业内专家探讨音乐剧发展和机遇 天桥音乐剧盛典论坛在京举行

11月20日至21日,由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与中央戏剧学院共同策划发起的“2024北京·天桥音乐剧盛典论坛”在天桥艺术中心举行,涵盖“1主+2分”三场高规格论坛。来自音乐剧行业的核心领域、高等院校、创作一线等二十余位知名专家齐聚天桥,共同探讨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代,中国音乐剧的新发展与新机遇。

近年来,中国音乐剧市场展现出了强劲的势头,无论是创作数量、题材的广度还是观众的关注度都呈现出非常良好的态势。尽管如此,中国音乐剧仍然面临制作成本高、票房压力大、人才少等难题,论坛上,嘉宾们从讲好中国故事及重视文本发掘、电商与艺术结合、音乐剧教学和创作、产教研演一体化等思考角度出发分享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燕

音乐剧市场票房逆势上扬 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

论坛上,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燕通过分享2024中国音乐剧市场数据,对音乐剧市场进入多元发展的新格局进行了深度解读。今年1月到10月,演出场次1.36万场,票房13.96亿元,观众人次超过了580万。“和去年同期相比都是上升的,尤其是票房数据,上升达到了26%以上,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其实今年前三季度,整个剧场的演出票房是收缩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当中,音乐剧市场票房逆势上扬,足以可见音乐剧市场是有非常强韧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的。”

从原创的音乐剧、中文音乐剧和引进原版音乐剧的数量和场次上看,引进版音乐剧项目数量42个,中文音乐剧有225个,在数量上和场次上,中文音乐剧是遥遥领先。但是从票房来看,引进原版音乐剧票房占比50%,中文音乐剧49.8%,基本是两分天下。“这和疫情之前我们的音乐剧市场来比,特别突出的进步就是,中文音乐剧的市场票房已经和引进的原版音乐剧持平了。观众人次上,中文音乐剧遥遥领先。而近两年,原创音乐剧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的创作团队有了很大的进步,整个中文音乐剧的观众群体也在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新作品的推出也是非常踊跃的。今年1到8月,投入市场首演的原创音乐剧项目达到了68个,演出场次已经将近1400场,票房超过四千万。“尤其可喜的是,原创音乐剧中形式和题材也越来越多样,不仅有动漫IP改编音乐剧、街舞音乐剧、粤剧音乐剧等各种类型,这是市场非常可喜的变化。”

同时音乐剧市场的火热也催生了更多的演出类型,尤其是音乐剧版的音乐会。从2023年到今年10月份,音乐剧版音乐会已经超过了100场,票房收入超过了四千万。“这样新的品类,不光是能够在市场上获得好的反响,也培养了更多不同类型的新的音乐剧观众。”

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靳东

音乐剧承载着文化使命 要用音乐剧讲好中国故事

论坛上,嘉宾们为音乐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刻见解。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回望了中央戏剧学院在音乐剧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三十余年自主探索出的兼具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并表达学院愿为新型音乐剧交流互鉴平台建设和中国音乐剧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靳东结合自己长期对国内外音乐剧的观察研究和影视实践经验,展望了他对如何用音乐剧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如何构建中国文化自信的新语境的思考。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首届音乐剧本科班学生,到演员,再到文艺院团的管理者,靳东结合自己过去20多年的工作经历畅谈了自己对音乐剧的认识,“我深刻体会到音乐剧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承载文化使命和传递思想内核的独特载体。

在靳东看来,音乐剧绝不仅仅是简单的音乐、舞蹈加戏剧,而是一种多维度的情感交响,以极具冲击力的方式呈现复杂的情感和思想。靳东说,“过去30年,从引进原版,到中文版制作,再到原创制作,中国音乐剧正在展现出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尽管如今,中国音乐剧的人才、观众、市场、土壤都相对更成熟,出现了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原创作品。但靳东认为,如何将中国自己的题材、故事用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去呈现,还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中国音乐剧市场上出现了众多优秀的本土原创音乐剧,但同时许多音乐剧还是停留在技术技巧层面,或者过于注重形式上的创新和舞美表现上的精致,而缺乏对剧作内容和文化内核的深度挖掘。”

如何用音乐剧讲好中国故事?靳东认为,需要大力培养更高精尖的音乐剧人才,“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同行,与世界连接,从传统优秀文化中去汲取力量,在全球视野当中去寻找文化共鸣。”

音乐人三宝

音乐剧不能只追星 应该遵循商业规律形成良性循环

尽管近年来音乐剧市场呈现出了强劲的动力,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喜欢上了音乐剧。但中国音乐剧市场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现在走进剧场观看音乐剧的观众,跟我当年做音乐剧的观众完全不一样,我那时候做音乐剧的观众基本上年轻人也就占20%,而且以男性居多。而现在的观众,20出头的年轻女孩是主力观众。” 著名音乐人三宝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音乐剧相关的综艺节目有关。在三宝看来,一方面这类节目让观众了解了音乐剧为何物,另一方面,也让很多观众是冲着演员来看音乐剧的,而不是冲着这部剧本身。“明星效应无形当中让演员的薪酬水涨船高,有些演员的薪酬高得离谱,而音乐剧是一场有一场的成本,这样就导致音乐剧的制作成本越来越高。这对于音乐剧市场的发展非常不利。”

虽然音乐剧具有艺术属性,但三宝认为, “音乐剧的本质就是商品,只不过它里边可以有一些比较高级的艺术元素。因此必须要有商业模式的运作,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我特别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音乐剧这个行业中来,就会慢慢形成一个行规。最终能留在这个行业里的,一定是足够有品质、足够有力量,懂得市场运作规律的人。”

德语音乐剧《》音乐剧版音乐会在天桥艺术中心首演摄影/王小京

11月20日,论坛首日正值天桥艺术中心9周年的生日,当晚,德语音乐剧《蝴蝶梦》音乐剧版音乐会在天桥艺术中心首演,开启了该剧在北京的盛大巡演。此外,论坛期间,还发布了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及灯塔专业版联合精心编制《2024中国音乐剧市场年度报告》。

天桥艺术中心供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弓立芳


杜拉拉升职记的各界评价

《杜拉拉升职记》这个名字对于大众来说一定都不陌生,书迷们追看过这部小说、翻书翻到手软;影迷们也领略过时尚版杜拉拉的风采。 日前,由卞留念担任总监制、金兆钧担任总策划的音乐剧《杜拉拉升职记》悄然启动,并在北京进行了两轮演员选拔,尽管未进行任何宣传,依然有大批来自中戏、北影、北舞等专业类学校的学生前来应征,同时也吸引了许多社会各领域的音乐剧爱好者来一试身手。 目前主要演员选拔已结束,即将展开紧锣密鼓的排练日程。 据悉,该剧特邀来三宝、小柯、捞仔共同担任音乐顾问,将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目前流行的网络文化及时尚元素,誓要为观众奉上一部原汁原味展现当代中国城市年轻人生活、工作、爱情状态的高品质音乐剧。 中国音乐剧:先学习,再超越随着《妈妈咪呀》的火热上演,人们仿佛看到了音乐剧这块在国内尚待开垦的土地拥有美好前景,但同时也不禁追问:难道我们就只能翻唱国外音乐剧吗?何时才能开始欢唱属于自己的旋律?《杜拉拉升职记》就是中国原创音乐剧的一次勇敢尝试。 由北京多多愉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的这部音乐剧,80后青年歌唱家么多多担任制作人,由执导《我不是李白》、中文版《妈妈咪呀》的青年导演黄凯担纲导演,集合了国内一流制作团队,即将作为跨年贺岁大戏于今年年末登陆剧院。 该剧演员阵容则会采取国内一线演员加演艺新秀的混搭风格,令观众在倾心欣赏高水准表演的同时也能有新鲜感觉,这些80后、90后年轻血液的注入,将为观众打造一场青春洋溢的视觉盛宴。 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的么多多,曾成功制作并出演中国首部音乐剧主题演唱会《触摸音乐》,她的单曲《兵马俑》也一举斩获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最佳推荐歌曲大奖,她精湛的专业功底和艺术修养得到了历届春晚总导演朗昆、著名音乐人阎肃等业内前辈的赏识,这也让她在担起这次“杜拉拉”音乐剧制作人重任之时增添不少信心。 对于挑战这样一部热门作品的原因,她表示“其实从看到这本书开始,我心里就一直酝酿着想把它搬上音乐剧舞台的想法。 我看到身边的年轻朋友,他们忙碌工作认真生活执着于爱情,《杜拉拉》里的一个个角色鲜活地存在于我们周围,我希望有这样一部音乐剧,每个人都能在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戏里戏外,你在扮演谁?”明星助阵,打造原创音乐剧最强音目前杜拉拉音乐剧虽处在紧张的制作阶段,便已得到了音乐界、演艺界等众多大腕的鼎力助阵。 卞留念、金兆钧、三宝、小柯、捞仔、何琪、张江等业内顶尖人物一直致力于推动当代音乐文化,他们的加盟更无疑是给该剧打了一剂强心针,令观众们对这部剧的品质有了更高期待。 而著名演员蔡明、范明等“老戏骨”也纷纷寄语为《杜拉拉》音乐剧打气;曾担任《可可西里》电影全程音乐制作的捞仔,保持一贯的“火力”喊话相挺:“这是一件好事,必须全力支持!” 除了明星鼎力相助之外,在叙事方式上《杜拉拉升职记》更是作出大胆创新,关键的情节点“观众说了算”。 究竟怎么个算法,一切只有等观众亲自去揭晓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了。 看来,此次“杜拉拉”在音乐剧舞台上能不能“升职”,不是由玫瑰说了算,也不是由李斯特说了算,而是由观众做主。 杜拉拉势必会再次掀起一阵音乐剧风潮,制作团队也直言:“我们膜拜经典,但不想复制经典,我们希望能创造经典”。 大胆选新人:80后、90后挑大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杜拉拉,都有一个王伟、玫瑰或海伦,为了找到最符合观众心目中角色形象的人选,剧组展开了一系列的甄选活动。 上个月末刚刚在京举行的选拔活动中,大批年轻的85后、90后选手们表现优秀,举手投足间皆彰显个性,令评委们大为惊喜。 不少反串选手让评委们措手不及,外形阳光的中戏帅哥唱起王菲阴柔的歌竟难辨真伪,气质温婉的舞蹈学院女生却用强劲的街舞和海豚音震撼全场。 现场选手除了专业院校学生,更多来自社会不同领域,有刚进大学的在校生,有航空院校空服专业新疆小帅哥,还有教师、白领等等,充分显示了音乐剧在中国正在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关注。 在现场,该剧总策划金兆钧表示,“尽管很多选手表现并不专业,但他们积极参与的勇气和认真地准备值得我们尊敬。 我也很高兴看到这么多业余选手来参加选拔,这让我看到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希望。 ”对于这部剧的选角考虑,金兆钧称“杜拉拉的电影、电视剧、话剧这些版本我们都看过了,这次音乐剧我们想要做得不一样。 在一定程度上,音乐剧并不是靠名角来撑,我们相信好的剧本、好的创意、好的音乐和舞蹈表现力才是吸引关注的最佳方式。 而且,挖掘出音乐剧新秀、为这个市场培养新鲜力量才是当务之急。 ”不过制作人么多多也表示“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让更多人开始注意到音乐剧这个不算热门的领域,也会考虑找几位当红人气偶像来客串或出演本剧。 ”谈到具体名单,她表示目前已有一些人选,都在联系和洽谈中。 自2009年开始,杜拉拉就一直活跃于娱乐圈,想看时尚版的,有徐静蕾;想看无厘头版的,有姚晨;想看偶像OL版的,有王珞丹;观众们一直比较谁更贴近自己心目中的杜拉拉形象。 如今,“杜拉拉”又梅开四度,音乐剧版《杜拉拉升职记》即将在年底登录。 音乐剧“杜拉拉”将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目前流行的网络文化及时尚元素,誓要为观众奉上一部原汁原味展现当代中国城市年轻人生活、工作、爱情状态的高品质音乐剧。 记者来到位于北京亚运村的杜拉拉音乐剧排练场,在现场见到了该剧的制作人、青年歌唱家么多多。 这个单纯中带着股机灵劲儿的姑娘,工作时仿佛有用不完的能量,活生生一个“杜拉拉”,她精湛的专业功底和艺术修养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赏识,这也让她在担起这次“杜拉拉”音乐剧制作人重任之时增添不少信心。 对于挑战这样一部热门作品的原因,她表示“其实从看到这本书开始,我心里就一直酝酿着想把它搬上音乐剧舞台的想法。 我看到身边的年轻朋友,他们忙碌工作认真生活执着于爱情,《杜拉拉》里的一个个角色鲜活地存在于我们周围,我希望有这样一部音乐剧,每个人都能在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在现场记者了解到,这个年轻的主创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他们身上都散发着“杜拉拉精神”——执著、聪颖、永不服输。 由于舞蹈动作难度较大,每天排练强度也不小,演员们身上都有大大小小的瘀青。 但他们还是以专业的精神和干劲儿投入到每天的训练中。 制作团队也直言:“杜拉拉这部戏对于我们来说不像是工作,而像是在经营自己的生活。 或许现在职场生活中确实存在勾心斗角、潜规则等现象,但杜拉拉身上的善良、勇敢与不服输是解救这些现象的良药,我们想通过音乐的方式颂唱杜氏精神”。

“中小学音乐教育戏剧培养计划”项目启动了吗?

日前,中国音乐学院国家美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在京举行《音乐剧教育基础》编纂工作学术研讨会暨中小学音乐教育戏剧培养计划新闻发布会。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宋飞;中国音乐剧协会会长、作曲家王祖皆;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学学会会长、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美育研究会会长谢嘉幸参加了会议。

改进学校美育工作任重道远。 叶小纲在谈到当前我国美育工作中指出,“在我国美育得到了党中央、国家领导以及教育部的高度重视,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国家教育方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在现实工作中,改进学校的美育工作仍是十分艰巨。 首先,需要各级一线的学校教学单位领导对美育有深刻的认识和态度上的重视,真正地把改进美育教学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 同时,需要有一批高水平的、具有高强学术创新能力的学者专家、艺术家以及美育教育家扎根到这项工作来,通过协同创新、联合攻关,不断探索,总结美育实践规律,不断进行创作,推出美育艺术精品,形成我国系统的美育理论和教材教学体系。 显然,从政策出台到实践落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正如那在水一方的伊人,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宋飞认为,“改进学校美育教育是目前国民教育工作重点之一,是我国艺术教育学术科研领域重大国家攻关课题。 美育的改革的持续推动与发展离不开机构建设、学术队伍的形成、系统理论的构建和示范性项目的实施。 中国音乐学院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去年,学院党院办会议一致通过了成立“国家美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并把“美育中心”的发展纳入了学校“十三五”重点工作发展规划。 “美育中心”是学校协同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协同整合国内外优质美育学术资源,形成人才高地,完成国家重大课题攻关。 ”

学校美育中应大力发展音乐剧教育。 叶小纲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智慧的开启。 审美是一把开启人智慧的钥匙,它以人为目的,沟通感性与理性两个世界,把人引向至高的善。 ”“美育是一种德性的教育,因为审美的体验要同情地观照,审美的创造是情感的分享,这些,让人滋长了爱的能力,而爱,则是善的真谛。 ”“戏剧在美育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正如伏尔泰所说,‘戏剧与道德课本的唯一的区别, 即在于悲剧的教训完全化作了情节’”。 谢嘉幸指出,“在国际上,公认的中小学艺术教育核心课程有四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 我国学校美育工作中,戏剧是最薄弱环节,没有完整的体系、系统的教材、经典的剧目、固定的师资。 ”叶小纲认为,“音乐剧可谓戏剧中最活泼的形式,它综合了表演、声乐、舞蹈以及舞台视觉造型等各类艺术,深受学生们喜爱,是学校美育中全面提高学生审美、道德与人文素养的最佳选择之一。 ”

在谈到学校音乐剧教育发展时,王祖皆指出,“我国音乐剧教育也曾有很好的基础。 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黎锦晖以儿童歌舞剧的形式,创作了《小小画家》《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小羊救母》等,在当时的儿童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但,从上世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至今,音乐剧市场虽然格外繁荣,但在学校里却很难看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少年儿童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又普遍受欢迎的音乐剧。 ”“现行分科教育,培养了各类专门性人才,要发展音乐剧教育,需要我们将不同类型人才协同起来,包括编剧、作曲、表演、编舞、导演、舞美以及美育研究的学者专家等。 ”“《音乐剧教育基础》的编纂体现了这种协同性,这个项目的开展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

学术研讨会由中国音乐学院国家美育研究与发展中心秘书长丁旭东博士主持,来自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担任各章节任务的专家,分别就研究设计和写作计划等问题进行了发言、讨论。

《音乐剧教育基础》是中国音乐学院国家美育中心“中小学音乐剧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第一期由“珠江钢琴集团”首席赞助,为期一年。 会议期间,举行了该项目的正式启动仪式。

中小学音乐教育戏剧培养计划”项目更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

阿云嘎在《爱乐之都》激动的热泪盈眶,阿云嘎与音乐剧有哪些渊源?

阿云嘎在《爱乐之都》节目中激动的热泪盈眶,阿云嘎从小就在大草原上放羊唱歌,他在北京舞蹈学院学习的专业就是音乐剧,在毕业之后也担任北京歌剧舞剧院创排的原创音乐剧《天桥》到男一号,之后他的名声越来越好,而他也被导演看中,加入了北京歌剧舞剧团,成为一名正式的音乐剧演员。

一、大学学习音乐剧专业

阿云嘎是一个很有气质的人,人高马大,而且脸部轮廓比较突出,他的歌声非常动听,也参加过一些知名的歌手节目,尤其是在《声入人心》当中获得了年度首席之后,他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并且在歌手竞技节目《歌手2019》当中获得了第3名的好成绩。 他虽然是在北京舞蹈学院毕业的,但是却毕业于这所学校的音乐剧系。 自身的才艺技能也比较强,术业有专攻,他也被一些导演看中出演了音乐剧的男主角。

二、加入北京歌剧舞剧团

阿云嘎在2012年的时候,就出演了原创音乐剧《昆仑神话》,这个音乐剧的题材比较新颖,是以昆仑神话为主题,而且就是中国首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原创剧。 他在剧中饰演的是索朗和盘古。 接着他又被北京歌剧舞剧团的导演看中,他又成为了音乐剧《天桥》的男主角。 在2013年时他也在内蒙古青歌赛当中获得了通俗唱法,一等奖进入演艺圈。

三、中国首个国有音乐剧团团长

2021年的阿云嘎在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当中饰演罗密欧,2020年的阿云嘎参加了第3次中央春节联欢晚会,主演中文原创剧《在远方》。 加2022年,他出任中国首个国有音乐剧团团长。

叶圣陶家风展揭牌 传承弘扬优秀家风文化
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