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午, "十二木卡姆地心之旅"沪上行非遗交流活动第二站,在虹口区北外滩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与非遗民乐相伴,美好而温馨的氛围洋溢,让人沉浸其中。
作为维吾尔族的一种大型传统古典音乐形式,十二木卡姆将歌唱、诗歌、乐器演奏、舞蹈、吟唱和演奏融为一体。它是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被誉为 "中华瑰宝"、"丝路明珠"。2006年,十二木卡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莎车县作为十二木卡姆的发源地,一直以来都致力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当天活动现场,十二木卡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于苏甫·托合提带领团队,为大家献上了《且比亚特木卡姆》和《纳瓦木卡姆》节选,并分享了不同的乐器特点和木卡姆文化内涵。与表演者们的近距离交流,让在场的观众们被深深感染。随后,北外滩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陈开元主任介绍了社区江南丝竹民乐团队,乐团献上曲目《紫竹调》、《花欢乐》和《民歌合奏》。
"我不是用耳朵在听,而是用心来听你们弹的音乐,非常荣幸也很感谢能听到北外滩街道社区的团队给我们送来这么精彩的演出,长江水和叶尔羌河水在一起,我有那样的感觉。" 于苏甫·托合提感叹。接下来,十二木卡姆表演者们又献上了《麦西莱普》,大家随着欢快的乐曲翩翩起舞、热情相拥。临近尾声,两支团队又即兴合作一曲脍炙人口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许多人不由自主地唱起来,热烈的气氛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本次活动主办方莎车县旅游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和莎车丝路驿站,还为市民们带来艾特莱斯、芦苇画、沙画、维语书法等作品,多维度介绍和展示了当地非遗和人文特色。现场的文艺爱好者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领略到了十二木卡姆的独特魅力,还近距离感受到了莎车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希望将这次难忘的赏鉴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并期盼未来有机会能够去当地深度体验新疆非遗。
作为"2024非遗在苏河系列活动"的第一场,本次活动得到了虹口区北外滩街道的大力支持。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期待着更多的非遗交流活动能够如火如荼地在社区开展起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爱上非遗,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李婷
十二木卡姆申遗成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5年11月28日这一天,由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北京向中国文化部长孙家正颁发了证书,表彰中国入选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其中包括两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
在11月25日的巴黎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这一重要决定,中国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成功列入名录。 这些音乐遗产的广泛分布展现了其历史影响力,木卡姆音乐现象跨越了中亚、南亚、西亚和北非的19个国家和地区,而新疆作为这些区域的东部边界,因其地理位置独特,使得维吾尔木卡姆成为了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珍贵产物。
维吾尔木卡姆作为“丝绸之路”这一古代陆上交通大动脉的见证者,记录了不同民族乐舞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被誉为“华夏瑰宝”和“丝路明珠”,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扩展资料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所作的重大贡献,它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反映了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喜怒哀乐。
十二木卡姆的申遗成功
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申遗”成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2005年11月28日在北京向中国文化部长孙家正颁发中国入选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的证书。 两个项目分别是“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登榜上。 木卡姆音乐现象分布在中亚、西亚、南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新疆处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最东端。 得益于横贯欧亚的古代陆上交通大动脉——“丝绸之路”,维吾尔木卡姆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 因此,“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人们赞誉为“中华瑰宝”、“丝路明珠”。
木卡姆的荣誉
木卡姆音乐现象分布在西亚、中亚、南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新疆处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最东端。 得益于横贯欧亚的古代陆上交通大动脉--丝绸之路,维吾尔木卡姆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 因此,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人们赞誉为“中华瑰宝”、 “丝路明珠”。 1986年,木卡姆还首次走出国门,走进了英国BBC广播节目,引发了世界对它的关注。 2005年,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5月20日,十二木卡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成功发射升空的“嫦娥一号”搭载了31首歌曲,《十二木卡姆》选曲名列其中。 2012年6月7日新疆十二木卡姆交响音乐会在北京举行。 本场交响音乐会由文化部艺术司与新疆文化厅共同主办,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和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共同演奏,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参与合唱。 交响乐与新疆民乐的合奏时而悠扬、时而热情,传神又准确的表达了新疆十二木卡姆的音乐精髓。 音乐会共演出了《赛乃木》、《古乐情怀》、《雪莲》、《且比亚特木卡姆·太孜间奏曲》、《潘吉尕木卡姆“第一达斯坦间奏曲”》、《木卡姆印象》和《乌扎勒木卡姆》等7支乐曲。 每当乐声结束,现场都会爆发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2010年7月2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现场出现了罕见的一幕:所有参会的人员都为一部地方法规投了一票,使它成为全票通过的条例。 这部条例就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它是新疆改革开放以来,第四个一审通过的地方性法规,也是新疆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后的第二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以及我国专就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行省级地方单项立法的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