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胜选后,日本经济新闻社发表了驻纽约和华盛顿记者所写的一篇文章,《企业需应对“内向的特朗普”》。
主要观点是:特朗普倡导美国优先,注重实际利益,在其领导下,把保护本国产业放在首位的“内向型”政策将再次启动。他计划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20%的关税,并加强对每种商品的额外关税。他还可以在紧急事态下扩大总统权限,不经国会批准即提高关税。
文章说,丰田汽车最近宣布在墨西哥增产面向美国的新一代战略车型、皮卡“塔科马”及其混动版。特朗普曾“威胁”要对从墨西哥进口的汽车征收更高关税,这可能使丰田的增产计划变得复杂化。
文章还指出,特朗普有可能鼓励化石燃料的增产和新开发,扩大液化天然气出口;他也暗示美国将再次退出《巴黎协定》;他还可能减少移民入境。
美日是同盟关系,日媒尚且提醒日本企业“必须为多种情况做好准备”。美国对中国充满战略性、竞争性的紧张和压力,中国该如何应对呢?
何为特朗普的“内向”?
特朗普的“内向”非自今日始,上世纪八十年代即已形成。
1987年9月2日,41岁的特朗普掏钱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波士顿环球报》以整版广告形式刊出了给美国人民的公开信,标题为“美国外交防御政策中的错误,稍微有点骨气就能解决”(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America's foreign defense policy that a little backbone can't cure.)。
信中说,美国对日本、沙特的保护价值数千亿美元,如果美国迫使这些盟国偿还债务,就可以摆脱赤字。不能让这帮人占美国便宜了。
1989年,他在电视上呼吁对从日本进口的商品征收15%到20%的关税。“我们是一个债务国,我们必须征税,必须征税,我们必须保护这个国家。”
40年后,他终于有了机会,真正践行当初的呼吁。
2016年4月27日,即将赢得共和党初选的特朗普在演讲中首次系统阐释了“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的外交理念,宣布“我的外交政策永远将美国人民、美国安全放在首位。这将是我做每个决定的基础。我带领的政府,‘美国优先'将是主要也是永远的主题”。
2017年1月20日,他在总统就职典礼上说,“几十年来,我们以牺牲美国工业为代价,发展外国工业;以消耗美国军队为代价,援助外国军队;以破坏美国边境为代价,保护着外国边境。我们在海外倾尽所有,但美国的基础设施却年久失修,陈腐破败”。
2017年4月18日,他发布《买美国货、雇美国人行政令》,要求采取措施让政府采购更多国产货,并对移民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只有那些最具竞争力的人,才能到美国工作生活。
2018年9月,他在联合国大会上说,“我们拒绝全球化意识形态,我们信奉爱国主义信条”。
总结特朗普的施政倾向,他反对过度透支美国的资源,主张内向,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国内。他认为浪费性开支、巨额债务、低增长、巨额赤字及开放性边界已经拖垮了美国,“美国在不断重建其他国家,而自己却在下滑”。
他同时相信,“内向”最终会促进“外向”。他说,当我们在国内重铸美国的力量和信心之际,我们也会在海外恢复我们的力量和地位。
在特朗普重返白宫之际,在贸易方面,谁会将他的“内向”具体落实呢?
很有可能是罗伯特·莱特希泽。他是特朗普上个任期的美国贸易代表,也是1985年美日签署《广场协议》时的美国副代表。
去年7月,莱特希泽出版了回忆录《没有什么贸易是自由的:改变政策方向、应对中国挑战、帮助美国工人》。他坚持“美国优先”不仅是在美国利益和外国利益之间“让美国优先于外国”,而且要让美国的生产者优先于消费者。即使美国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外国商品受益,如果美国的生产者、工人受到冲击,也必须优先保护他们。
莱特希泽反对自由贸易,反对“通过政府干预,树立贸易壁垒,鼓励出口,积累国家财富”的重商主义,主张公平贸易。他认为,贸易是好的,贸易多一点更好,公平贸易是根本,贸易平衡是必需。所谓贸易平衡,就是要消除赤字。
在该书中,莱特希泽主张和中国“战略性脱钩”,具体措施包括:平衡贸易;使美国公司更容易地对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采取行动;降低相互依赖,包括降低从中国的药品、原材料的进口;降低两国之间的相互投资;实施强有力的出口控制;停止技术上的相互依赖,包括停止在安全和军民两用技术领域的一切合作;在市场准入问题上坚持全面对等原则;立法应对中国“试图影响美国政治和社会的行为”。
显然,特朗普和莱特希泽们不仅是“关税爱好者”,也准备了更多脱钩工具,如实体清单制裁、针对性调查、促进制造业回流和供应链本土化、对本国实体产业进行补贴,联合多边力量对中国共同施压,等等。
既高度重视,也自有底气
特朗普的“内向”注定会对外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地时间11月13日在有关欧洲竞争力的一个小组会议上警告说,下一届美国政府“将继续非常有力地保护市场,冒着拆解欧美之间价值链的风险”“我们显然正在进入一个‘关税战’的世界”。
高盛预测,特朗普提出的保护主义政策,包括高额关税,将损害欧洲的经济地位,预计欧元区明年的GDP将增长0.8%,低于此前预测的1.1%。
在经贸领域,中国是特朗普的第一关切。摩根大通评估认为,以特朗普在竞选中声称的“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60%的实际关税税率”为假设,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因对美出口大幅下降而减少近2个百分点,还可能打击商业信心和投资,并进而影响到消费。如无关税影响,预计2025年中国GDP增长率为4.6%,如有,则降为3.9%。
但摩根大通也指出,在2018年贸易战中,尽管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份额下降,但由于中国有意识地扩大了在美国以外的市场份额,其出口/GDP总量实际上上升了。
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奇渊指出,根据不同机构的测算,特朗普对中国加征60%的关税,将导致中国GDP下降1.6个到2个百分点。据他所在的国际贸易政策模拟团队测算,中国GDP会下降1个百分点。
但他指出,如果美国贸然加征60%的关税,对其自身的通胀影响将非常大,可能大幅超过0.9%。(注:美国有经济学家认为,2018、2019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导致美国通胀上升0.3%,以此简单类推,如果加征60%,会引发通胀上升0.9%。)
这是因为,美国虽然可以抑制从中国的出口,但东南亚、拉美国家的生产目前已面临突出瓶颈。在越南,大量工人被吸引到电子行业之后,原来的纺织服装等行业随之出现用工难,这些产业被迫二次外迁;墨西哥劳动力效率较低,用工和基建也存在诸多困难。他们短期还无法填补中国制造的空白。
不让中国供,别的地方也供不上、供不好,美国通胀的抬升就难以抑制。
财通证券的研究则认为,特朗普的加税“口号”水分很大。上轮竞选时他表示“对中国输美产品征收45%的关税”,4个落地的清单中加征的税率最低仅为7.5%,最高也不超过25%,最终对中国的关税税率为19.3%,不到45%的一半。
他们预计,此次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更可能的情况是分批次地对我国特定商品加征关税,而加征的税率极小可能达到60%,更可能是其目前口号的三分之一左右,大概15%”,预计这将使中国对美出口减少29%,使中国总出口减少3%,分别为1300亿美元和1100亿美元左右。
我的观点是,对特朗普的出招要高度重视,中国对美出口必定也会朝着更平衡的方向走,但中国制造和出口的强大竞争力不可能在短期终结。中国有底气,也有时间窗口,实现向着更加注重内需、消费和创新的经济体的转型。
我用两组数据来说明。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8年中国对美出口额为4784.2亿美元,贸易顺差为3233亿美元。2023年,中国对美出口额为5003亿美元,贸易顺差为3361亿美元。从贸易战开打至今6年,中国对美出口的绝对值并未减少。
再看美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的情况。从2012年到2024年上半年,历经奥巴马、特朗普、拜登三任任期,美国从墨西哥进口的汽车零部件的占比,从28.4%逐步上升到41.1%,中国从2012年的11.3%升至2016年的14%,然后一路下降,目前为10.6%。确实在下降,但8年间仅下降3.4%,非常平滑。
从2017年特朗普上任,中国对美直接出口就受到各种限制,但中国企业也通过转口贸易、将组装环节外迁等方法在应对,同时大力扩展新的贸易伙伴。去年东盟首次超越美国和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去年中国出口份额占全球的14.2%,高于中美贸易战爆发前的12.8%(2017年),也高于前期高点的13.7%(2015年)。
这些数字说明,只要自己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天下总有饭吃,就连一直希望少吃中国饭的美国,少的程度其实也有限。
中企的转换力
中国企业的韧性和灵活应变能力很强,值得信赖。
上一轮贸易战,很多中国企业采取了向东盟、墨西哥、印度和中国台湾等地区进行转口贸易的方法。接下来的贸易战,美国可能对从墨西哥与东盟的转口商品施加额外关税。
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均来自中国企业),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取消关税豁免,可能对它们征收重税。
但中国企业的转换能力惊人。他们转向了能避开美国关税的印尼、老挝等地。
美国联邦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印尼对美太阳能产品出口几乎翻番,达2.46亿美元;老挝对美太阳能产品出口为480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为零。中国光伏企业在中东的投资也在加速。
也有不少中国企业选择在美国直接投资,彻底本土化。近期天合光能发布公告,与美股上市公司Freyr Battery.Inc达成资产置换和联合经营协议,天合光能将自己在美国全资拥有、刚刚建好的5GW组件工厂售于Freyr,获得1亿美元现金、面值为1.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以及Freyr的19.08%股权:第一阶段先获得9.9%的股权,第二阶段将在有关审批通过后获得增发的股份,如审批未通过,该部分将获得Freyr约8000万美元的优先票据作为补偿。
双方将共同执行多阶段战略合作计划,Freyr产出的组件仍将使用天合光能品牌,并和天合光能合作对外销售。同时,天合光能将通过委派董事、首席运营官、首席战略官等方式更深入地参与Freyr的日常运营。
天合光能美国工厂的重组,我认为是在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不断出台严格法令后,中企采取了一种最安全的方式,即找一个美国本土的“壳”,装入资产,成为本土公司,中企的股权比例较低,但仍深入参与运营。例如,Freyr第一大股东持股16.8%,第二大股东持股8.2%,均为美资,但两者间没有一致行动关系。如果天合光能最终能获得19.08%的股份,将是单一最大股东。如果不行,凭借9.9%的股权也是第二大股东。
在正常贸易环境中,我相信天合光能不会“委身于人”。但目前情况下,这是最保险且可行的方法。为什么第一步的股权是9.9%呢?可能与去年12月美国共和党众议员卡罗尔·米勒联合参议员马可·卢比奥提出的《保护美国先进制造法案》有关。根据该提案,如果中资在企业的股权占比超过10%,就无法获得IRA(拜登政府2022年8月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补贴。
11月12日天合光能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就此次交易解释说:“仅仅拥有海外产能,做不好本土化,还要有优质的合作方、合理的经营合作甚至股权合作模式,在不同规则体系下与更多伙伴合作,才能实现风险、收益的最佳平衡。”
中企为何千方百计要做美国市场?答案再简单不过,美国市场不仅大,而且肥,且总能找到进入的办法。
关税之外的竞赛
基于我对中国制造、出口的多年调研,也考虑到美国开打贸易战要付出的代价和中国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我的判断是,美国对中国一定会加征关税,但60%很难实现。从现在开始,中方大概就在准备谈判了。
在谈判桌上多谈谈,硝烟再浓,也是一种更文明的沟通。博弈中,坚持和退让都有可能,在商言商应是主基调。换位思考,如果中国长期背负对美国的巨大逆差,舆论也会给政府造成很大压力。
相比关税战,我更关注特朗普政府的另外三件事:
一是特朗普已经宣布,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将和另一位企业家拉马斯瓦米领导新设的“政府效率部”,“共同为我们的政府废除官僚机构、削减多余的监管、削减浪费性支出以及为重建联邦机构铺平道路”。特朗普将这一部门的工作比作“曼哈顿计划”。如果马斯克这位“全球效率狂魔”,真的能和特朗普一起提升政府的效率、透明度,对美国的治理将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从目前已经宣布的侯任官员名单看,有相当多是八零后。特朗普已经78岁,但有一支对其忠诚的有活力的团队,加上参众两院的控制权,应该能解决不少多年解决不了的问题。年轻人更有勇气对现实进行变革,像万斯,是《乡下人的悲歌》的,对美国存在的问题是有切肤之痛的。
三是美国极为严重的分裂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弥合。物极必反,美国撕裂到一定程度,也会有复归平衡的要求。大选以对抗性角逐的方式揭开了美国的各种问题,都暴露出来了,现在人民就等着看看能不能解决问题。最近特朗普与拜登已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握手,其乐融融,承诺将于1月份顺利交接权力。
所以我的看法是,如果说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更多是为了让他个人“伟大”,他的第二个任期有可能真正朝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方向展开。他的“内向”,有可能带来美国内部的改革和超越。
去年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国的很多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真正解决。光靠出台一些增量政策并不足够。
因此,展望未来四年,中美之间不仅会有贸易战、关税战,也会有内部改革、自我更新的竞赛。看谁能把自己改得更好。这可能是一个大看点。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谁更能超越自己,谁就能更伟大。
美国会发动对伊战争吗
叙利亚那还耗着呢,俄罗斯在那光靠欧洲那帮子根本架不住,美国不可能不管不顾任由俄罗斯在叙利亚做大。 朝鲜半岛上的北朝鲜也不省心,美国在这块也不是能放得下哦。 最重要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继任后的国策明显是内向,国内的经济不搞起来那还有太多的精力管外面的闲事。 所以,伊朗这个大火坑美国才不会跳进去。
怎么和内向的女孩聊天 这些聊天技巧可以帮到你
在社交场合上,外向的人,往往会给人非常健谈的感觉。
相反,内向的人,由于习惯沉默寡言,或者不善表达,所以在聚会当中,很容易成为被“忽略”的那一群人。
当然,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并没有性格上的优劣之分。 如果你觉得在社交场合上,保持一个沉默低调的形象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就没必要改变自己了。
但如果你觉得,身处社交场合,应该要适当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敢于展现自己的个体价值,那么说话就是其中一个比较直观的方式了。
对于内向的人来说,他们并不是不会说话,而是不知道怎么去说话才适合。
他们总觉得,突然开口说话,会给人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对于某些话题,更是无从插话,硬是插嘴,就会担心别人投来异样的眼光。
究其原因,就是在于他们已经习惯了不说话的姿态和形象,所以对于“主动说话”这个姿态的转变,会有一种“拿捏不准”的感觉,不知道怎么去搭话,怎么开玩笑,怎么反驳别人才恰当。
因为思虑太多,所以就一直无法冲破心理关口,说出要说的话语了。
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并不是让内向的性格变得外向,没必要。 只需要掌握和运用某些交谈技巧,就能够很好地改善这一局面了。
聊天的基本时机
内向的聊天者,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不知道什么时候要说什么话。
所以让他们找到聊天的“突破口”,才能让他们化被动为主动,敢于开口去跟别人搭话。而这个“突破口”,就是懂得识别三个谈话的时机:
1,聊天冷场时,运用问题发起交谈;
2,别人说话时,通过关键词引出话题;
3,别人发问时,懂得构建论证表达观点;
这三个“时机”,在我们日常的聊天活动当中,经常都会遇到。 一个会聊天的人,都会交错把握这些时机,针对当下的场合,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但对于内向的人来说,当然很难这么主动地创造出这些时机。
所以只要能够在被动聊天的过程当中,一旦识别到这些时机的出现,稍微运用其中的谈话技巧,让自己适当地参与到话题里,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这四个时机,也有相应的聊天的技巧。 只要运用得当,内向的人,也可以跟别人自如交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那这些技巧具体怎么运用呢?
运用问话发起聊天
我们跟别人聊天,一般都是从“问话”开始的。
好比熟人之间,简单一句“你最近忙什么”,都可以打开对方的话匣子。 所以提问不难,难的是,你提出的问题,对方是否乐意回答。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往往更愿意去回答那些跟自己有关,却又不太涉及到自身隐私的问题。
尤其在社交场合,能够拿上台面说的话题,都会有一定的限制。 在可谈和不可谈之间找到平衡点,就可以构建出聊天的“安全区”。
内向的人,由于找不到这个平衡点,不是怕说出来的话得罪别人,就是担心自己的言论说得不合时宜,所以很容易导致自己思前想后很久,最终只好保持沉默。
其实,只要你的问题,能够切合当下的情况,而不涉及到对方太多的隐私,这样就不用过于担心了。
例如你坐高铁,你一上来就问女生有没有男朋友,别人肯定不会这么乐意去回答你。 因为这个问题在那个环境当中,并没有一个合理的理由,而且又涉及到对方的隐私,很明显会引起对方的抗拒心理。
相反,如果你问对方在哪里下车,再给出你这样问的原因,说自己去旅游,想了解一下那个地方有什么好玩的,那么别人就很乐意跟你聊天的。
所以,发问是构建谈话的第一步。想要跟别人形成良好的互动,你的问题一定要符合以下这些特质:
1,是别人感兴趣、擅长、想聊、能聊的;
根据对方的兴趣爱好、工作经历、生活方式等,选择最恰当的问题。
而衣、食、住、行,一般每个人都有相关的经历和经验。 什么餐厅好吃,什么电影好看,去哪里玩等等,都可以构建出话题。
2,问题足够具体,有对方能够回答的点;
问别人问题,最忌讳的就是问得空泛,即便是“你最近怎样”这么简单的问话,也问得别人难以捉摸。
你到底是问工作、生活、感情还是其他事情呢?别人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简单回答一句“还行”,就打发过去了。
所以你一定要把问题“具体化”,针对一个点去问,如“你近来工作怎样?忙不忙?”,这样就有别人回答的点了。
3,不会引起对方尴尬、难堪等负面情绪;
这个就不用细说了,你的问题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揭别人的短。 只要懂得尊重别人的隐私,其他的就放心大胆去聊天吧。
当你觉得不知道要聊什么的时候,按照这些特质给对方问出一个问题,那么你们就可以打破沉默,构建聊天态势了。
用关键词引出更多的话题
内向的人,由于不懂得主动发起话题,那么从别人的言谈当中,找到某些关键词,加以引申,就能够起到构建话题的作用了。
这个技巧,不需要好像那么口才好的那样,有能力随时随地发起话题,只需要通过倾听对方的话语,“伺机而动”找到可以扩展话题的“关键词”,这就足够了。
例如别人说,昨天我经过邮政局的时候,发现有一家甜品店开张了,看到这家店铺的门面,装修得挺时尚的,不知道里面的甜品好不好吃。
这句话的主要关键词有哪些呢?当然就是“甜品”了。
作为内向者,对方主动抛出一个话题后,你根据对方话语的内容,运用关键词引出聊天话题就行,剩下的就留给对方慢慢说吧!
运用关键词聊天,你可以从对方的话语当中挖掘聊天话题,不用自己去思考聊什么,一切都顺其自然。
这也是“插话”的其中一个时机。
在关键词的帮助下,插话会有三种形式:
1,请教式插话。如:
朋友:特朗普又向中国加征关税了,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升级,想要我们的经济不受影响,我们要减少对美国出口商品的依赖才行。
这句话的关键词,你可以选择“依赖”,那么你请教朋友插话说:“为什么减少对美国商品的依赖呢?这对我们经济会有什么好处?”
这样把话题抛给朋友,就算你不了解这个话题,你的提问起到了一个过渡的作用,不至于发表不了意见而无话可说。
2,补充式插话。如:
朋友:特朗普又向中国加征关税了,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升级,想要我们的经济不受影响,我们要减少对美国出口商品的依赖才行。
同样根据“依赖”这个关键词,如果你熟知这个话题,那么就可以补充说:“对啊,例如美国的大豆对中国的出口占美国全部出口大豆的62%,而且我国大豆消费大量依靠进口,对外依存度非常高,只要逐渐减少这种依赖,我们才能赢得这场贸易战。”
3,反驳式插话。如:
朋友:特朗普又向中国加征关税了,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升级,想要我们的经济不受影响,我们要减少对美国出口商品的依赖才行。
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你就可以根据“依赖”这个关键词,进行相关的反驳:“我不觉得美国这一做法会对我们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他们征收关税清单当中,都是一些常用的物品,很多东西美国人不得不买,到头来关税转嫁到美国的消费者而已,而我们进口美国的商品,不买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大。 ”
运用关键词,你就能够识别某些谈话时机,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了。
懂得构建自己的观点
内向的人,之所以不敢说话,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构建表达的结构,让想法完成地表达出来。
最简单的例子,你问他们“这部电影好看吗”,他们的回答往往非常简短,不是“还不错”,“还行”,就是“一般”,至于为什么是这样觉得,就说不出个所以然。
由于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表达想法,习惯了用短句去说话,最终让他们说一大段话的时候,脑海就一片空白了。
诚然,想要有话可说,足够的知识储备和个人阅历,对于说话而言也是很重要的。
但平时日常生活的交谈,说到自己的看法时,也需要有一种“论证”的过程。 有了这个过程,那么自己表达的观点,才会更有力度。
这时,一个构建即兴说话的表达结构,就能够派上用场了。
P. R.E.P是沟通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每个字母代表一个意思。
P代表Point,观点,主张;
R代表Reason,理由,原因;
E 代表Example,例子,事例;
P 代表Point,再次强调观点;
简单来说,我们在表达的时候,可以先表明观点,然后再说结论。 在这个过程当中,通过深度解释去说明这个结论的可信程度,用一个例子强化大家的印象,最后再重复一遍你的核心论点,完成一次完整的表达。
这个原则分以下四个步骤:
1. 结论先行。
这是沟通时的第一个黄金原则。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之所以能够针对某个话题进行讨论,原因就在于我们对于事情都有各自的结论。
你认为事情是这样,他认为事情是那样,所以每个人说话都在表达一个明确的观点。 即便你观点还不够成熟,这也是你自己得出来的一个的结论,而不是思维混乱地口出狂言,浪费时间。
在你说话之前,一定要了解到自己要表达的观点。
如:
人生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任何努力都只是徒劳。
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学会活在当下。
中国的发展就是被它们这种没思想的人拖了后腿。
2,提供充足的理由支撑你的观点。
你看完一部电影,你觉得好看,这是你的观点,那么你能够说出其中的因由,支撑你这个观点吗?
提供充足的理由有两层含义,一是清楚说明你得出这种观点背后的逻辑推导,有没有存在合理的成分;二是让听众更加理解你这个观点背后的真实意思。
否则你觉得中国人不应该跑到外国旅游,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说出来的理由又不合情合理,别人只会觉得你是在无理取闹而已。
3,用相关的例子加深印象。
当然,空口说白话的解释,一般会给人比较枯燥的感觉,如果你能够用一个例子把你的发言形象化,那么大家对于你发言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了。
在人类所有表达方式里,我们对故事的接受度是最高的。 加上一个或多个生动的例子,你的结论就同时有了数据和事实的支持,发言变得很饱满。
4. 最后重申一遍你的观点。
最后的总结陈词,让听众更好地了解到你要表达的观点。
重复强调一遍你的结论,可以让大家把思维重新聚焦在你的看法上面,从而进行下一次的互动交流。
如:
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要学会活在当下。 (观点)
想一想从你出生到现在,你经历过多少个大大小小的障碍和困难?数不胜数,但我们都熬过去,或者不在意它们,所以我们才能够继续前行,一直好好活到现在。 (解释)
我在六年前得了癌症,这是我人生里遇到过最大的困难。 我以前我的生命将要走到尽头了,任何伤心和悲痛,都已经无补于事。 你猜我怎么做?就是活在当下,每一次都过得好像没事一样,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该睡的就睡,上医院只觉得是普通的例行工作,而不是对我生命的最终审判。 我没有别的办法帮助自己,我只能尽量乐观去生活。 结果怎么样?我奇迹地击退了癌症。 (故事,例子)
所以不是一帆风顺的生活,才是我们人生的常态。 但只要懂得活在当下,用心努力过好每一天,什么事情都会过去了。 (强调观点)
这就是PREP法则的运用。
内向的朋友,平时只要懂得这么去练习说话,在聚会场合想要融入到谈话的氛围当中,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当然,还有一个聊天时机,就是大家在开玩笑的时候,懂得放开心胸,调动思维,发挥自己的幽默感,融入其中。
只要对自己要充满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内向的你也能够变得很能说!
特朗普mbti人格
特朗普mbti人格自担任美国总统以来,特朗普的言行举止一直备受争议。 很多人都对他的人格特点产生了疑问。 其中一个普遍被研究的方向是他的MBTI人格类型。 MBTI是一种基于荣格心理学的人格评估工具,它可以帮助了解人的个性和优点。 那么,特朗普到底是哪种MBTI人格类型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MBTI的各种类型。 根据MBTI,个人的人格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维度:内向(I)- 外向(E),直觉(N)- 感觉(S),思考(T)- 情感(F),感知(P)- 判断(J)。 根据这些维度的不同组合,可以得到16种可能的人格类型。 在特朗普的这些维度中,他的外向倾向是最明显且最为广泛所知的。 他在公共场合十分活跃,时常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 他也常常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涉及国内外政治的言论,引起一些关注。 感性的方式似乎并不适合他,因为他往往偏重于逻辑和理性,这也就意味着,他的思考方式倾向于思维(T)。 特朗普的小心翼翼情感外露的情况也比较少。 他对一些事情做出的决定往往基于其利益和目标,而不是情感上的考虑。 因此,T型的定义适合于他。 然而,要确定特朗普到底是T型还是J型并不容易。 J代表了判断,而P代表了感知。 如果说一个人倾向于P型,那么他更可能是一个随遇而安、纯真无邪的人,因为他会重视直觉和感觉。 另一方面,J型则通常是有目标、计划和组织的人。 从特朗普的行为中来看,他更像是J型人格,因为他似乎更加倾向于计划和组织,而不是凭感觉行事。 简而言之,根据MBTI分类理论,特朗普可以被归为一个ENTJ型人格。 其中,E型代表外向,N型代表直觉,T型代表思考,J型代表判断。 ENTJ型的人通常是精力充沛的领导者,喜欢看到自己的愿景变为现实,喜欢通过积极行动来达成目标。 他们也经常会优先考虑自己和自己的成功。 在NBC新闻2018年的一篇报道中,引援了心理学家Abigail Brenner的评论:特朗普在很多方面都符合ENTJ的特点,他的决策基于逻辑和目标,然而,他也会让情感和周围环境的反馈影响自己的决策。 这表明,特朗普的人格类型只是他作为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他整个人生的完整真实反映。 总之,特朗普的MBTI人格型号是一个有争议和广泛讨论的话题。 根据他的外向、思考和判断,我们可以判断他是一个ENTJ型的人。 然而,在各个角度上对一个人进行准确和全面的评估是非常困难的,最后得出概括性的结论毕竟只是特朗普这个人复杂性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