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干了一件大事 一条运河颠覆东南亚格局 柬埔寨举国沸腾

| 无疆

| 剑书

智谷趋势出品 | ID:zgtrend

最近柬埔寨举国沸腾,中国又干了一件大事,对东南亚格局影响深远。

1600多万柬埔寨人民苦盼已久的德崇富南运河,开工了!

为此,柬埔寨有多高兴?全国锣鼓喧天、烟花齐放,甚至还放了一天假,像过节般庆祝。

开工典礼上,超过2万名民众自发聚集,见证着这项“历史性工程”。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和第一夫人碧占莫妮,亲自主持仪式。

洪玛奈说, “有了这条运河,柬埔寨人终于可以用自己的鼻子呼吸了”

事实上,该运河被视为柬埔寨 近十年来最重要的国家项目 ,也被柬埔寨人民称为 “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建造”的运河 ,重要性堪比苏伊士运河对于埃及,或是京杭大运河对中国的影响。

推动运河的开工建造,光靠柬埔寨是万万不行的,其中当然少不了中国的参与。

不过这样一来,湄公河下游的越南却破防了,德崇富南运河的修建让柬埔寨“重获新生”,却让越南如鲠在喉。这条运河的出现,有可能 调转两国的话语权 ,甚至 改写两国的国运

为什么千呼万唤的德崇富南运河,选在这个微妙的时间节点开工?

在东南亚的这片肥沃而神奇的土地上,又在出现怎样的格局演变?

德崇富南运河,对柬埔寨的重要性可能远超你的想象。

因为,它将帮助柬埔寨真正打通湄公河与西哈努克港,让这个国家获得真正的“出海权”。

让柬埔寨又爱又恨的湄公河,从中国境内发源,流过了老挝、缅甸、泰国,经过柬埔寨,却转身从越南境内奔流入海。

这样一来 ,柬埔寨 有海岸线, 却无法与湄公河水运联通。

柬埔寨苦心经营的西哈努克港,和经济中心金边之间还隔了一座最高海拔一千多米的豆蔻山脉,就算是修铁路也是难上加难!

柬埔寨的困境,归结到底还是一个“穷”字。

要知道, 柬埔寨 2023年全国经济总量 仅有 332亿美元 左右,经济体量跟西藏差不多 人均GDP只有西藏的1/4。

修通德崇富南运河项目的提出,光靠柬埔寨自己,肯定是万万不行的。既没有钱,也没有技术。

这时,中国出手了,“一带一路”合作铺到了柬埔寨。

2023年10月,柬埔寨政府与中国路桥公司签署德崇富南运河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说起来,德崇富南运河全长180公里,其实是 一个内河疏浚项目 ,有大约170公里都是利用既有河道或者疏浚一些小河道。

对于“基建狂魔”中国来说,这工程量和技术难度,不过是 小菜一碟

但对柬埔寨而言,可就是雪中送炭了。

整个德崇富南运河项目,计划建设3个运河交通导航站、11座跨河桥梁。建成后,整条运河的宽度大于100米,可以走3000吨级的货轮,成为贯通柬埔寨全国的交通货运命脉,极大地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这条运河,横跨四个省份,直接在柬埔寨人工造出第二个出海口,打通首都金边的内河港,以及该国唯一的深水海港西哈努克港。

最重要的是,柬埔寨将一举摆脱对越南港口的依赖,贸易运输不再受制于人,迈入出海新时代!

据官方预测,运河将 使柬埔寨经由越南的航运量减少70% ,每年为国家带来8800万美元的运输收益,到2050年,这一数字有望攀升至5.7亿美元。

由于不必再向越南人缴纳过路费,柬埔寨的航运成本将直接降低1/3。

甚至,局面将彻底反转,变成了柬埔寨“卡”住了越南的脖子。德崇富南运河 相当于一个水量调节器

丰水期就打开运河的挡水坝,加大湄公河下游流量,让洞里萨湖的积水尽快入海;枯水期就关闭挡水坝来调节洞里萨湖的水位。

如果河道进一步拓宽,船舶通行量和通行吨位将进一步提高,柬埔寨还有可能从越南的手里抢走一部分江海联运份额,躺着收过路费。经济腾飞不是梦!

事实上,柬埔寨与中国西南地区、老挝、泰国北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距离,都比越南更近,从哪里出海,主要是一个成本问题。

对中国来说, 西南地区的出海物流 ,也多了一个出海通道,避免 被“卡脖子”的 问题

你看,一条运河,背后的形势是多么微妙。

从东南亚的整体格局来说,修建德崇富南运河这件事,越南可能是少数感到不高兴的国家,但毕竟这属于柬埔寨的内政,它也无可奈何。

甚至,运河的正式动工,也跟越南的动向有千丝万缕的微妙关联。

7月31日,越南中央理论委员会主席阮春胜率领代表团,对美国进行访问。

8月1日,柬埔寨宣布德崇扶南运河工程正式启动;

8月4日阮春胜带着越南代表团带着越南代表团从美国返回;

8月5日当天,柬埔寨举行德崇扶南运河开工仪式。

巧了!时间也卡得不多不少,刚刚好,背后显然有着意味深长的信号。

要知道,越共前总书记阮富仲去世后, 新当选的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 ,首访国家是中国,访问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果。

苏林先是到访广州,明确表示:

“在越南对外政策当中,中国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是我们的头等优先。”

事实上,苏林的访问也是对去年中越关系重新定位后的一种推进。去年12月,国家领导人在访问越南时,双方宣布中越两党两国关系新定位,在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 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

而前一脚访问美国的越南中央理论委员会主席阮春胜,就没有取得像样的进展,甚至还遭遇了“当头一棒”。

就在8月初,美国商务部刚刚决定,“不予认可越南市场经济地位”。显然,越南代表团火急火燎地“激情访美”,并没有捞到什么好处,所谓的“市场经济地位”,也只是美国拿捏在手中的一个筹码。

对越南来说,在中美两个超级大国中间搞“平衡术”,也是相当不容易。此次访华,苏林有一句话可谓说得耐人寻味:

越南人民描述友好邻邦关系也有类似的表述,如“远亲不如近邻”。

谁是远亲,谁是近邻?孰轻孰重,这句话很有意思。

8月19日苏林访华当天,越南媒体就报道,河内计划到2030年投资146亿美元用于城市铁路建设。

要知道,越南铁路标准冗杂,存在法国殖民时期的窄轨、苏联时期援建的宽轨、中国援建的标准轨三类铁路。跨境铁路合作,被认为是中越合作的关键领域,而铁路基建恰恰是中国的强项。

这是要送订单来了?你品,你细品。

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是,德崇富南运河建成后,东南亚的格局将形成更复杂的平衡,新的变数也出现了。

曾经,湄公河上游 所有 国家的出海“咽喉”, 被越南死死地卡住。

越南躺着就能赚钱,其他国家每借用越南的港口装卸一个集装箱,就需要缴费300美元。

正因如此,越南可以尽情施展,面对其他国家形成竞争关系的出口产品, 在转口和清关领域进行政策和制度限制 ,为自己的竞品出口创造有利条件。

这个出海口,在关键时刻还会成为越南的 政治筹码。

比如,1994年,柬埔寨国内亲越和反越的政治力量发生了矛盾,越南立即封锁了湄公河航运,禁止柬埔寨的货物使用越南出海口,帮助亲越力量取得了胜利。

而柬埔寨,对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早已深恶痛绝。

用柬埔寨派驻东盟的代表纳罗的话来说,“我们对越南没有任何负面看法,但 我们不喜欢过那种整天都被人卡着脖子的日子 ”。

然而,德崇富南运河的修建让柬埔寨“重获新生”,却让越南曾经引以为傲的优势成了过眼云烟。

毕竟,运河修在湄公河的上游,建造好水利工程后,即可控制水流大小,相当于加了一个“水龙头”。

极端情况下,德崇富南运河甚至能让湄公河改道、海水倒灌、湄公河三角洲盐碱化......

更别提越南的通航和粮食产量了,通通被狠狠拿捏。

如果让柬埔寨通过运河抢走大量的江海联运份额,越南南部最繁华的胡志明市经济区,也有可能受到冲击。

如何应对,考验的就是越南的智慧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一条运河,真的是能改变国运,改写地缘格局,这就是大基建的力量。

事实上,中国在东南亚的“一带一路”布局,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枢纽也是运河—— 泰国克拉运河

这条运河更牛,它直接把安达曼海与泰国湾之间的克拉地峡凿穿,最窄处仅50余公里,却能一举颠覆整个东南亚的交通格局,瓦解马六甲海峡的绝对控制权。

比起长度180公里的德崇富南运河,克拉运河虽然短一些,只有102公里,但宽度却达到400米,水深25米,投资规模也要大得多。

早在几年前,其投资预估金额就达到250亿美元,相当于德崇富南运河的近4倍。

克拉运河 一旦建成,整个东南亚的局势, 甚至 全球的海上运输格局都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上海、广东出发的的海船,可以直接进入泰国湾,通过克拉运河直达安达曼海,进入印度洋,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航运成本大大降低。

可以说,克拉运河和德崇富南运河是一组“王炸组合”,能够帮助中国解开“马六甲海峡之困”,降低海上咽喉被扼住的风险。

中国西南地区和整个东南亚的货物,都可以通过铁路和德崇富南运河抵达柬埔寨海港,再经过克拉运河发往全世界。

这条运河什么时候动工,将是全球关注的标志性大事件。

地缘关系的格局,既有先天地理基础,也是后天经济、政策与外交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 ,正凭借着经济崛起和强大的 基建 能力,打开“地图器”功能,不断巩固自身的战略,夯实国家的硬实力。

德崇富南运河、克拉运河等基建大手笔,在不断调整区域关系的同时,也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基建狂魔”的硬核实力,从来不是停留在纸面上,而是重塑山河,改变世界。

中产必须要调整预期了。楼市救市、地缘关系、整个社会的变化,都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决策。

加入 智谷趋势年度会员 ,每周收获一次对世界资讯的认知与独到判断,胡润TOP10的智谷趋势 三十多位研究员 辅助大家,去理解资讯背后的趋势和本质变化。

中文互联网正在消失,千万别让自己成为那个代价。

现已涨价至299,前50人减免100元

参考资料:

远方青木:越南新政府首先访美,中国立即和柬埔寨修建运河

九万里:越南最高领导人访华,与这条运河有关?

大伊万频道:越南直接破防!中国柬埔寨德崇-扶南运河项目正式开工,网友:想收“过路费”?没门!

小楼在:第三轮大基建来了!


柬埔寨运河宽度多少米

柬埔寨正在建设的德崇扶南运河宽度将达到100米。 德崇扶南运河是柬埔寨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项目,计划由中国政府援助建设。 它的全长为180公里,宽度达到100米,水深为5.4米,可通行排水量3000吨的船只。 这一项目不仅对柬埔寨本土的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也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德崇扶南运河的建设预期可以解决柬埔寨长期以来的对外贸易困境。 作为一个临海国家,柬埔寨却因为内陆交通不发达和越南控制出海口的问题,导致其外贸受限。 商品进出口多依赖于河运,而湄公河虽然流经该国,但其出海口却在越南,使得越南对柬埔寨的经济命脉有了较大的控制。 德崇扶南运河的建设,将会使柬埔寨拥有另一条直接通向海上的通道。 该运河建成后,将会大幅降低运输成本,并提升柬埔寨出口货物的效率。 根据设计,运河将能容纳排水量达3000吨的船只通行,这对于提升货物吞吐量有显著作用。 同时,运河对于本地就业的促进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将带来正面效应。 据预计,工程耗时四年,投资总额为17亿美元,至2028年完工。 然而,任何大规模的工程项目都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德崇扶南运河的建设可能会改变当地水体的流向和生态系统,对此需要进行周密的环境评估,确保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此外,项目的推进也需要考虑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与越南的关系,毕竟这个新出海口的建设可能会触及区域内部的利益协调。 总的来说,德崇扶南运河的建设对于柬埔寨而言,将是一次重大的经济革新机遇。 它不仅将提高柬埔寨的基础设施水平,还将有助于该国摆脱地理限制,提升自身的外贸能力。 这条宽度达100米的运河,将成为柬埔寨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地区落地生根的又一实例。

秦始皇得知秦军在百越受挫后做了哪一件泽被后世的大事

一切准备就绪后,公元前218年,始皇命赵佗和屠雎率领五十万秦军扑向百越。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对于此次战争,各类史书的记载都语焉不详,《淮南子》的记载如下。 “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 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 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 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 ”根据这段话的记载,当时的五十万秦军是兵分五路,向三个方向出击的,五支部队的战况,可用“三长两短”来形容。 先说“三长”。 秦军中路由今湖南南部出发,顺北江一路南下,顺利攻占了今广州一带,并在那里驻军防守。 东路两支军队的目标是今浙江南部和福建一带,这一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越人没有什么防守的依托,秦军却补给便利。 当时该地区不像现在这么富庶,战国时代那里还是未开发的蛮荒之地,技术落后,粮食产量也很少。 那里的兵力薄弱,装备落后,秦军没有遇到多大抵抗,就顺利平定了那里,并在那里设置闽中郡,派兵驻守。 西路两支秦军的目标是今广西和越南北部,与另外两路秦军相比,西路秦军的遭遇十分悲惨。 在屠雎等人的率领下,秦军一路猛攻猛打,烧杀抢掠,并不懂得安民。 这一错误的做法激起了越人极大的反抗,当秦军深入越地后,补给也变得越来越越困难,天气也变得越来越热。 越人深入丛林之中与秦军周旋。 不久,越人利用对地形的熟悉,趁秦军不备,夜袭秦军大营,秦军死伤极其惨重,主将屠雎也被杀死。 秦军只得停止了对这一地区瓯越人的攻击。 主帅的被杀和将士的大量伤亡,使南征的两路秦军受到了重创,占据桂林、象郡等地的秦军不得不日夜守在城墙上,防止越人偷袭。 在后勤补给困难的情况下,秦军不得不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以保存实力,择机再战。 这一守就是三年,始皇用这三年时间,又做了一件泽被后世的大事——开凿灵渠。 当始皇得知秦军受挫的消息后,立即意识到了补给对于秦军的重要意义。 为了解决秦军的后勤问题,始皇下令由一个监御史负责此事,史书上没有留下此人的姓氏,只知道名字叫“禄”,后人因其官职是监御史,就称其为史禄。 史禄组织了十万军民开凿灵渠,与阿房宫、长城等工程相比,灵渠算不上大工程,但他的设计和构思却是非常巧妙的。 灵渠沟通的湘水和漓水,都发源于兴安县,距离约有三十多公里。 史禄就是利用这一点,开凿了连通两条河流的运河。 他运用两河之间的地势落差,将湘水导入漓水,使原本属于长江水系的湘水与原本属于珠江水系的漓水连接了起来,沟通了两大流域,便利了两大流域间的交流。 灵渠最精巧的设计在于,它是世界上第一条船闸式人工航道运河。 为了保证船只的安全航行,他在运河上设置了三十六个水闸拦水,以提高水位,即使载重万斤的大船也可以顺利通过。 这是世界航运史上的创举,代表着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平。 灵渠开凿成功后,大量的军需补给源源不断地运往岭南。 于是,始皇决定再次对瓯越开战。 公元前214年,始皇任命任嚣和赵佗两位将军为主帅,再次发动了对瓯越的进攻。 任嚣和赵佗吸取屠睢的教训,每前进一步都注意保境安民。 为了配合秦军的行动,始皇“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前往瓯越地区。 秦军每占领一个地区,就将发来的民众安置一部分,这就保证了秦军有稳定的后方。 大批“贾人”的到来,有利于加强秦人和越人的经济往来,既有利于社会稳定,也能为秦军的粮饷供应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没有了后勤补给的制约,加之两位将领吸取了以往的教训,秦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击溃了瓯越的反抗力量,其首领在战斗中被杀死,秦军顺利占领了广西地区。 随后任嚣、赵佗乘胜继续向南进击,击溃了那里的雒越,占领了今越南北部地区。 至此,秦军彻底征服了岭南地区的越族,始皇很快就在那里设立了桂林、南海、象郡,把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 秦军南平百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首先,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 在秦统一之前,百越虽然与中原王朝有有接触,但从来未曾有过相互间的行政统属。 秦军占领这一地区后,始皇在这里设立了三郡,纳入秦王朝的行政管辖之下。 此后的历代中央政府,都把这里视为中华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旦有叛乱发生,立即出兵平叛,维护国家统一。 所以说,正是这次征服,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南部疆界,为历代王朝树立了疆域标杆。 其次,大大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发展。 秦军到达岭南之前,这里还是处于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的状态,秦军平百越后,在这里设立了郡县,大大促进了这里的社会发展进程。 随秦军进入岭南的大批商人,将岭南的特产贩卖到中原,又将中原的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带到岭南,他们架起了中原和岭南经济交往的桥梁,提升了这里的经济水平和生产能力。 后来,始皇再次向岭南移民,“谪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 这次迁到岭南的多是被贬的官员,他们本身有着较高的文化和法律素养,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那里的行政水准。 除了这两次移民外,始皇还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妇女移民。 当时,征伐百越的士兵大多就地安置,在那里成家立业,相对于秦军的数量来说,当地的妇女数量有限。 因此赵佗向始皇上书要求迁移三万名妇女,以解决秦军士卒的配偶问题。 后来始皇答应调集一万五千名妇女,这批人不久之后就到达了岭南。 经过前后三次大规模的移民,大批的商人、农民、手工业者和官吏定居在岭南地区,再加上五十多万秦军,整个岭南地区的秦人数量约有百万之多,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经营方式、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大大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再次,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上文说到,几次迁徙之后,约有百万秦人进入了岭南与当地的越人杂居共处,这其中的大多数都是未婚男子。 他们安置下来后,就在当地娶妻生子,通婚后的各族,心理、文化、习俗上的隔阂都大大减小,这就大大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到东汉时期,当地的越族大多已融入汉族,成为中华民族血液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总之,南平百越是始皇统一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历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岭南从此之后正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越族也正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这次征服对促进汉越民族的融合、促进岭南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从地域、文化等方面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

秦朝的统一,强盛和灭亡对我国现代建设有何启示?

‍《三国演义》开篇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简单明了的十二个字,概括了世间万物的规律。 纵观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再到秦始皇奔七世之余烈,完成华夏一统,绵绵更替无不蕴含这个规律。 秦始皇也正如《左传·庄公十一年》中所说,“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大意为,禹和汤为政的时候,事情办不好就责备和怪罪自己,从自身找原因,所以国家兴旺,势不可挡。 而桀和纣怪罪他人,不好的事情都让别人承担,国家衰败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 这也是即“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原意。 时至今天,常常会有人问我,我们学习历史还有什么必要吗?一不治国,二不搞研究,对今天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帮助?其实,我要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历史,重温与学习历史,虽然不能直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但一定会让我们在穿透历史的尘封中,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知兴衰、明得失,以史为鉴,并寻找破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规律,对今天治国、齐家、修身都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启迪效果。 今天,我们就从这个角度,一起来侧重探索一下曾经在中国历史上,虽昙花一现,却又光彩夺目的三个短命王朝,这三个王朝虽然留下了历史千古遗憾,但却因此而奠基了后世的不朽江山,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三大盛世王朝,也不失为一种安慰,一种延续。 这三个悲壮而又雄魂的王朝是:秦朝、隋朝、后周。 绵亘而生的是三大盛世王朝:汉朝、唐朝、宋朝。 为什么说这秦、隋、后周是三个悲壮而又雄魂的王朝呢?为什么这三个王朝却奠定了后世三大盛世王朝的基业呢?最后结合这三个短命王朝的遭遇,又能给当今国运带来什么样的可比较性的启示呢?接下来,我们就分三个段落进行层层递进阐述.一、三对孪生王朝;二、为什么强势王朝短了自己的命;三、当今国运可比较性启示与推测。 秦帝国组织结构一、三对孪生王朝本段我们就具体分析、对比三对孪生王朝,为什么会相杀、相生?天然形成中国历史上一道蔚为大观的独特景观。 (一)第一对王朝:灭秦入汉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公元前221年,39岁的嬴政称帝,史称“秦始皇”。 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他首先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 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等,这些政策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 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朝的建立,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 虽然秦朝只存续了15年,“秦二世而亡”,但其影响之大,是中国以后任何王朝所不能比拟的。 如果把中国二千年的历史比作一个国家,秦朝就是以一朝之力完成了国家的初创,其后的所有王朝只是不断地强大国家。 紧随其后的汉朝,基本上的政治制度与经济体系就是遵照秦制。 大家所熟知的汉朝遵黄老学说,主张“无为而治”的本质,其实就是沿用秦朝制度。 《全后汉文·四十六卷》记载:“汉承秦制,遵而不越。 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乃赦,示不废旧章而已。 ”鉴于秦朝的灭亡,汉朝创立初期,从刘邦到文帝、景帝,统治者们深刻反思秦朝法家思想,严厉批判“专任刑罚”、“重刑轻罪”的主张,确立了“与民休息”、“宽省刑法”的指导思想。 汉朝也正是经过汉初七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开创了“文景之治”。 以至到了汉武帝时期,封建统治已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汉武帝决心改“无为而治”为“有为而治”,推行推恩令,采纳了儒家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将“礼法并用”、“德主刑辅”作为法制指导思想,加强中央集权,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中原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开辟丝绸之路,北击匈奴,东并朝鲜,攘夷扩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设立西域都护府,将西域纳入版图,又开创“孝宣之治”。 汉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 两汉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蒙古,国土面积约达609万平方公里。 也正是因为有了汉朝的强大,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今天我们才被称为汉人。 (二)第二对王朝:因隋转唐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南征北战,又修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大业盛世”。 在张掖的万国大会上,更是一展中华文化的光辉。 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 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改革政治,兴建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 军事上继续推行完善府兵制,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 当时周边国家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东突厥等国皆深受隋朝中国文化与制度的影响,以日本遣隋使最为著名。 然而内外举措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从而一个雄图霸业的帝王匆忙与历史相别,他治下的大隋江山转眼成了李唐江山。 享国38年。 唐朝盛世隋朝虽然国祚时短,却做了很多影响后世大事,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留下了一大笔丰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遗产。 比如“三省六部制”,虽然源于汉代,但是真正将其制度化、规范化的却是隋文帝杨坚。 还有影响后世1300多年的“科举制”,它堪称是人类千古文明的奇观,被西方学者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科举制度不仅是古代中国,而且还是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可以说正因为隋朝的成熟政治体制,才铸就了后世唐朝在政治格局上的稳定,造就了唐朝盛世。 《新唐书·百官》记载:“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唐朝疆域(三)第三对王朝:代周建宋说起后周,很多人可能感到陌生,但如果我们看过《水浒传》,知道梁山好汉中有一人物叫柴进,沧州人氏,后周皇族后裔,人称柴大官人。 他仗义疏财,喜好结纳四方豪杰,被誉为当世孟尝君。 家中因有太祖皇帝御赐丹书铁券,世袭皇恩,握有免死金牌。 就知道柴进的祖上原是后周皇族,宋太祖赵匡胤正是夺了有恩于他的柴家江山,才会对柴氏后裔进行优抚。 虽然小说有所不实,但宋太祖留下的“太祖碑誓”及有宋一朝政治的开明与仁善,足以论证其真实性。 而宋太祖之所以开创这样的朝代,正是与后周政治清明分不开的的。 后周是中国五代时期中原最后一个王朝,享国虽然只有十年,但对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法律等方向影响深远。 开国皇帝郭威登基后减免徭役,整顿军纪,打击腐败,使朝野清明,军心稳定,为后周之后的征战打下基础。 养子柴世宗柴荣即位后,更是勤勉治国,从整饬军队,平均赋税,发展生产,整顿吏风等方面入手,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文治武功堪称一代明君。 《旧五代史·世宗本纪》这样评价他:“世宗顷在仄微,尤务韬晦,及天命有属,嗣守鸿业,不日破高平之阵,逾年复秦、凤之封,江北、燕南,取之如拾芥,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 从955年到958年,柴荣三次南伐南唐,迫使南唐取消帝号,割让长江以北地区。 959年柴荣北伐辽朝,收复三州三关。 而他整饬军队,提拔年轻将领,宋太祖赵匡胤正是这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通过改造枢密院,安排文官执掌兵权,以加强文人官僚制度。 此后也由宋朝所继承之。 宋朝盛世其实,宋朝的很多模式都是遵照后周而来。 如显德元年(954)年后周世宗令大臣们进行整理,唐律条文难解的,加上注释,格敕繁杂的,加以删除,汇编为《大周刑统》二十一卷。 北宋初年所编的《宋刑统》即就此书略加增删而成。 可惜天不假年,39岁的周世宗柴荣驾崩,其幼子柴宗训登基。 960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后周灭亡。 虽然后周灭亡,大宋耸立,但在我看来,宋不是打烂一个旧世界,然后建立一个新世界,它只是按照后周的框架继续建设,不过到最后成为了后周成年后的样子而已。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有人推算,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时期,儒学复兴,出现程朱理学,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 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980年的3710万增至1124年的万。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亦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期。 最为可贵的是,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于外患,而不是内乱,这也是封建王朝二千多年来以来,唯独没有直接亡于内乱的王朝。 二、为什么强势王朝短了自己的命无论是强秦、强隋、强后周,为什么到最后成为人们口中的暴秦、暴隋,找不到影子的后周呢?为什么这几个这么有影响力的朝代,这么快就被灭亡呢?秦历二世、隋历二世、后周历三世,江山基业已在,帝王版图却做别人嫁衣,这样的结局,让历史研究者莫不唏嘘。 其实,道理很简单。 先说后周,它既不是暴政,也不是穷兵黜武,而是英主壮年去世,即位之君成为孤家幼子,被有实力的窃国之人钻了空子,导致国灭。 至于秦秦与强隋,就值得说道。 原因无非有四:1、一统天下,国虽立,但王朝并未立稳,社会矛盾复杂,故要“治乱用重典”。 即原来的势力关系并未彻底清除与臣服,所以必须用铁腕来治政,就会打击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 这样一来,势必会造成这些固有势力与属地老百姓的震荡与反感,暴秦、暴隋之名随之而来。 尤其是秦朝,只是七国之一的秦朝,如今一雄灭六强,一统华夏,然而旧秦之法制却并未改变,同时还全区域推广,是引发农民起义的导火线。 一个大泽乡起义虽然是因为迟到了要被砍头,这种不人道的法令显然有悖常理,导致大秦朝引发“蝴蝶效应”,不可收拾。 2、要做一个有伟大作为的帝王,开疆拓土,自然就会倾国之力,兴师动众,付出巨大牺牲,而一方臣民在还未得到帝国眷顾,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却要落得个丧父失子、妻离子散的下场,这样的帝国太强大与我们百姓何益、何干?埋下老百姓不满的隐患。 如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无非就是对外长年征战。 隋炀帝作为一个有抱负的帝王,不断征伐周边政权,灭吐谷浑、征讨契丹、大宴突厥、远征琉球,而隋炀帝所有对外征伐中,最消耗国力和民力的当属三征高丽,而三征高丽的结果,最终导致了农民起义的大爆发。 3、有抱负的封建帝王,既要开疆拓土,又要防患侵略,还要发展民生,大兴土木,而这一切,处处离不开天下百姓的参与与担当。 如兴修水利,开拓航道,修筑长城等。 这样势必一来又得劳财伤命,百姓从何理解。 秦朝修建了秦直道、阿房宫、长城、秦皇陵等耗资巨大的工程,给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与伤亡。 如修秦直道是个非常庞大的工程,是从公元前212年开始的,所动用的人力不计其数;修阿旁宫,“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 史料记载动用了70余万人等。 隋朝兴修大运河,消耗大量人力财力,为人民带来很多负担。 掘河的民夫,经久不息地劳动,加上疾病侵袭,死亡人数占全部一半以上;后又开凿通济渠、驰道、修筑长城等等,无不在征用老百姓身上作文章。 而这些利国利民的大好工程,如果不给老百姓灌输家国天下的大道理,老百姓会认为这些工程就是劳民伤财,不给老百姓留活路,只会增加他们内心的反抗,到最后一旦风吹草动,便会揭杆而起。 如秦末农民起义、隋末各路豪雄起义莫不如此。 这一点,封建帝王不可能像后世的共产党一样,真正能做到与老百姓鱼水情深,国家政策老百姓能自动自发,积极参与,想一想新中国刚成立那几年,百业待兴、抗美援朝,哪一项压力不与强秦、强隋时一样,可新中国不仅没有垮掉,反而愈发强劲。 4、针砭时弊,改革制度,当然是一个新王朝的使命,是帝王兴亡的开始。 但如此这一切在新制度还没有夯实根基的情况下,那些被直接革掉了的命的原有贵族阶级,一旦发现有隙可钻,就会卷土重来,翻云作浪,从而颠覆朝政。 如“科举制”虽然是一项创新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 但它却革掉了门阀士族的命,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 还有隋炀帝大业年间围绕封爵勋官制度而推行的政治改革,势在打破北周宇文泰以来实施的“关中本位政策”,通过限制、削弱关陇集团的强大势力和影响,以整饬吏政,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但其政治改革的方案未尽成熟及过急地推进,未能与建立民生顺遂、团结安定的政治局面相结合起来,最终爆发严重的统治危机。 这样制度的改革后患就是,一旦出现国基不稳的现象,这些受打击的阶层就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成为破坏王朝的最大破坏势力。 强秦、强隋、强后国,这三个强势的短命王朝,虽然在中国历史上过眼云烟,却光耀千古。 为开创后世江山提前作了各种制度上的探索,三个王朝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一并被后世充分吸收,从而避免了后世执政者的执政弯路,所以可以这样说,这三个强势的短命王朝奠定了后世国治久安的基石。 三、当今国运可比较性启示与推测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在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也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国家,即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尤其是中华民国孙中山时期对国家命运的探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立,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中华民国,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统治,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 中华民国的建立,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国内经济取得了较大的提高,只可惜后来军阀边年混战,老百姓看不到希望,民怨沸腾。 中华民国坚持共和制政体,初期颁布临时约法,后以三民主义和《建国方略》为背景,国民政府实施军政期,训政期,宪政期,抗战后召开国民大会,确定了总统制。 民国时期外交呈现了一个国际化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遵循国际规则与维护国家利益、法理上的独立与事实上的自主等。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主政中国,史称“北洋政府”,北洋政府分崩离析后政局动荡不安,其间还闹出了“袁世凯称帝”的笑话。 孙中山只得南下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建立黄埔军校随而建立国民政府,促成国共合作后的一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不久病逝。 1928年,国民党的北伐军攻克北京,进入国民党统治时期。 1926年蒋介石继承孙中山遗志领导国民北伐,意欲统一中国,到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政府从形式上统一中国,蒋介石成为继孙中山之后的国民党领袖。 统一之后,民国进入了所谓的“黄金十年”建设时期。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国内统一统一形成,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举成为美英中苏四大国。 为国民党统治获得了极大的声誉,如若不是后来,蒋介石发动内战,国共进行彻底合作,中国会早在1949年之年驶入历史的快车道上。 可惜事与愿违,蒋介石为他这场豪赌彻底赔光了身价,成为了又一届短命政府。 1949年,败退台湾,偏安一隅,如果不是美帝的帮助,连台湾都不是他的栖身之地,恐怕最终要落得个客死他乡的命运。 但当改造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落到中国共产党的身上时候,这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前所未有的大改变。 1949年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与新中国相适宜的政策,随后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中华民族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取得了一系列的建设新成就,无论经济、科技、军事,都与旧时的中国天壤之别,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中华民族复兴的良机到来了。 而这一切的改变,莫不与中国共产党这一伟大的政党息息相关。 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经过岁月的洗礼与成长,早已成长于一个“执政为民”、代表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为天下老百姓谋幸福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忠实地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 深谙历史的一代伟人、中国共产党的掌舵者毛泽东,曾因历史兴亡更替,与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有过一段精彩的对话,史称“窑洞对”。 毛泽东问黄炎培,对延安的感想如何?黄炎培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 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图了解到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毛泽东稍作思考后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能跳出这“周期率”。 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而这个著名的“窑洞对”,后来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之一,跳出历史“周期率”,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牢固基石,以致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权利来自于人民”等等成为了与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政党最不一样的政治纲领,异样夺目。 也正因为这样的政治纲领,中国共产党70多年来,共产党人通过流血牺牲,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实践了自己的纲领,谋取了各族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根本利益。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只有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 尤为难得可贵的是,这个政党的一代又一代的领导者都在践行此使命,不忘初心。 如今,中国共产党治下的中国,已经驶入了历史发展的快车道,走上了繁荣、富强的强国之路。 过去那个积贫积弱、任人欺凌的中国,早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早已成为了世界各国崇敬、探索的世界之核。 70年的风雨峥嵘风雨,100余年的革命先行探索,如今的中国,不仅国富民强,而且万众一心,拥护政府,过去民族的不自信,过去民族文化的不受待见,如今在华丽的国度正日益受到重视,绽放光彩,让中华民族重拾了可贵的民族之魂、文化之魄,这将是千年难遇的国运之兆。 这也是我们可以期待的盛世: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局稳定,社会久安,国力强大,文化昌盛。 而这一盛世必将福泽绵延、光大复兴。 【】谷新光:湖南岳阳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深圳市科技专家库专家、经营治理专家、红色文化传承者。

钢铁实习生 它们是人形机器人进入现实的关键 车企招了一批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