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1 月 20 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印尼工业部周三称,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已向印尼提出了一项 1 亿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7.24 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用于在该国建设一家生产配件和零部件的工厂。
此前,由于苹果未能满足印尼对零部件本地化的要求,该国政府禁止了 iPhone 16 在该国的销售。 印尼要求在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必须包含至少 40% 的本地制造零部件 ,印尼还以类似原因禁止了谷歌旗下智能手机的销售。
印尼贸易部发言人 Febri Hendri Antoni Arif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部将于周四召开会议,讨论苹果公司提议在西爪哇建设的工厂。“通过在周四举行会议,这意味着工业部长欢迎苹果的投资承诺,”他说。
苹果目前在印尼没有制造工厂,但自 2018 年以来,该公司已在该国设立了应用开发者学院,总投资额为 1.6 万亿印尼盾(当前约 7.17 亿元人民币)。
制造业回流美国,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美媒根据《美国制造业回流指数》笃定:美国将在2025年实现超84%的美国企业部分或者全部回流其制造业务。 我个人认为,大选将至,美国现任总统又拿前任总统的业绩来画饼了。
美前总统为制造业回流做了啥?
美前总统上台后,致力于重振美国制造业,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计划。 围绕着推动制造业回流,在贸易、税收、监管等方面进行调整,希望重新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引回美国。
他采取各种手段保护本土生产者,比如惩罚中国进口货物加征关税,谈判美墨加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及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等等。 此类行动助力美国的制造业变得更具吸引力,并使本土公司不再仅仅只考虑成本优势去外包生产。
他枪枪打中我们中国的痛点,比如:禁止华为购买芯片、禁止华为使用安卓系统、导致华为在市场占有率短暂位列世界第一后,急剧下降。 画饼让台积电等芯片代工企业赴美建厂,让世界所有芯片代工企业都捏在美国手里。 禁止先进光刻机对华出口,导致中国芯片设计发展,止步3纳米。 惩罚中国高校,让中国高端制造业人才无法出国留学和正常回流。
他提出减少企业税负、疏解运营及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阻碍,同时使企业更容易获得财政资金支持。 这不仅让美国企业将制造业回流国内,甚至还吸引了一部分中国企业赴美建厂。 他提出政府采购美国优先,这又促使一部分产品的生产在美国形成完整供应链。
所谓制造业回流有局限性
美国的所谓制造业回流其实本身就是一张大饼,有很大的行业局限性。 在美国制造业中,一些高技术含量或高附加值的产业相对容易回流,如航空、汽车、芯片、计算机等行业。 这些行业具有技术密集性、创新能力强以及对资本、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需求大等特点。
而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例如轻工业、纺织业等,则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这是因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成本过于依赖于廉价劳动力,如果要回流,成本将显著上升,难以维持当地竞争力。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供应链、设施建设等问题,以及长途跋涉可能引入风险和延迟等问题。
选民之所以支持制造业回流,是希望能够获得工作岗位,但是美国搞的所谓制造业回流,产生的岗位其实和大多数学历水平一般的美国人没有任何关系。
现任总统拿前总统的业绩来画饼
美国现任总统在制造业回流上几乎没做任何事,他采取的行动几乎没有任何的创见,就是躺在前任总统的业绩上。 他的“1.9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实就是因为出现通货紧缩,不得不向市场投放资金。 因为通货紧缩,美国的就业岗位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因为企业经营困难而有所减少。
他提议的“提高公司税率和加强打击假冒伪劣货物等措施“号称是保护本土制造业,其实就是一个口号,美国正常法制运行下,这些工作本来就要进行。 但是,加税的做法,让很多赴美建设工厂的企业大呼上当。
所以,这个时候美媒说制造业回流取得成效,歌颂美现任总统的业绩,其实是前总统的。 为了选票,拿前任的业绩来画饼和前任总统,继续竞争马上来临的选举,也是有点滑稽。
英文版:Over 80% of US manufacturing will return in three years? The achievement of the former president is now being boasted about by the current president.
According to the US Manufacturing Reshoring Index, U.S. media is convinced that over 84% of American companies will partially or fully reshore their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by 2025. Personally, I think that with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approaching, the current U.S. president is boasting about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former president again.
What did the former U.S. president do for the reshoring of manufacturing?
After taking office, the former U.S. president was committed to revitalizing American manufacturing and propose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plans. He made adjustments in trade, taxation, regulation and other areas aimed at promoting reshoring of manufacturing, hoping to bring competitive industries back to the United States.
He took various measures to protect domestic producers, such as imposing tariffs on Chinese imports, negotiating the USMCA free trade agreement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Mexico, and Canada, and withdrawing from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hese actions helped to make American manufacturing more attractive and led domestic companies to no longer only consider cost advantages when outsourcing production.
He hit the pain points of China, such as prohibiting Huawei from purchasing chips and using the Android system, which caused Huaweis market share to decline rapidly after briefly ranking first in the world. He invited TSMC and other chip foundries to build facto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ought all chip foundries in the world under Americas control. He prevented advanced lithography machines from being exported to China, causing Chinas chip design to stagnate at 3 nm. He punished Chinese universities, making it difficult for top-notch talent in Chinas high-e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study abroad and return home normally.
He proposed reducing corporate tax burdens, eliminating various obstacles in the operation and production process, and making it easier for businesses to obtain financial support. This not only allowed American companies to reshore manufacturing domestically, but also attracted some Chinese companies to build facto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He proposed government procurement with Buy American priority, which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a complete supply chain for some product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so-called reshoring of manufacturing has limitations.
The so-called reshoring of manufactur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actually a big pie with significant industry limitations. In the US manufacturing sector, some industries with high technology content or high added value are comparatively easy to reshore, such as aviation, automotive, semiconductor, computer and other industries. These industries hav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echnology intensity, strong innovation ability, and large demand for capital, talent, technology, etc.
However, in some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such as light industry, textiles, they face greater difficulties. This is because the production cost of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is too dependent on cheap labor. If they want to reshore, the cost will significantly increase, which will be difficult to maintain local competitiveness. In addition, supply chain, facility construction and other issues need to be considered, as well as risks and delays that may be introduced by long-distance transportation.
The reason why voters support reshoring of manufacturing is to obtain job opportunities, but the jobs created through the so-called reshoring of manufactur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ctually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most average-educated Americans.
The current president is using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former president to boast.
The current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has done almost nothing to bring back manufacturing, and his actions have been largely uncreative, relying on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former president. His $1.9 trillion economic stimulus plan was simply a response to deflationary pressures that required market intervention. However, due to deflation, employ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not only did not increase but actually decreased due to ongoing difficulties in business operations.
His proposal to raise corporate tax rates and strengthen measures to combat counterfeit goods is purportedly designed to protect domestic manufacturing, but is actually just a slogan. These are works that should have been carried out under normal legal procedures in the United States. However, the practice of raising taxes has left many enterprises that intended to build factories in America feeling deceived.
Therefore, when the American media praises the effectiveness of bringing back manufacturing, they are essentially singing the praises of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former president, not the current one. Claiming credit for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previous administration in order to win votes and compete in the upcoming election is somewhat ridiculous.
为什么人民币升值,就会提高中国产品的价格,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下降?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看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的一个浓缩性指标就是:GDP。 GDP=C+I+G+(X—M),简单来说,GDP高,就意味着经济发展好;GDP低,就意味着经济发展不好。 因此,目前我们国家一直在追求更高的GDP。 我们就从GDP的这个角度开始分析叶老师提出的问题。 从叶老师的问题中,我猜测叶老师似乎也是赞成人民币升值的,但又害怕人民币升值会不利于我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这个担心实际上是担心:假如人民币升值确实影响了产品出口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影响我国的GDP,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上面的那个等式用语言可以表示为: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 在这个等式中,因为消费函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从而造成了消费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特别是在我们国家,固有的消费习惯很难发生改变,从而使得我国的消费一直相对稳定不变,这也是我国多年来刺激内需的政策频频出台,而又频频失效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国家通过刺激消费没有办法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因此这几年开始通过刺激后三项来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和提高。 宏观经济学中说道:住房支出属于投资,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三年来住房价格一直上涨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同理,国家为了刺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一直大力促进出口。 即,如果出口增加较快,就意味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和提高;如果出口减缓或下降,就意味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减少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 而人民币升值就有可能造成出口竞争力下降,从而有可能减少国内生产总值。 这恐怕是叶老师担心的根本原因吧!人民币升值是否会造成我国出口竞争力下降,还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人民币升值会造成我国出口竞争力下降。 但是,我们不能忘了这是有着严格前提条件的。 然而事实却表明了自从我国人民币缓慢升值以来,我国的出口并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是相关的媒体报道的。 即:目前事实情况表明(而不是证明,因为毕竟时间还较短)人民币升值没有造成我国出口竞争力下降。 此外,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在需求约束型的经济中,如果进口需求弹性和出口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小于1,则本国货币升值反而会促进出口,改善该国的贸易收支。 退一步讲,即使人民币升值暂时导致了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降低,我认为也不是什么坏事。 原因如下:1 我国目前的出口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技术匮乏的产品,用一句不太好听的话,是低级产品。 这样的方式迟早是要被淘汰的,从长期来看,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换句话说,在出口方面,我们不能在低级产品领域与东南亚其他国家进行竞争。 毕竟我们是泱泱大国,毕竟国与国之间竞争的重点在高技术产品上。 2 如果人民币升值真的导致了我国出口低级产品企业的倒闭,那也是好事情。 因为这样有利于我国出口产品的升级换代,有利于我们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 毕竟我们不能把我们国家的资源都消耗在这些低级产品上吧!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降低还暗含着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其他国家的人们都喜欢低价产品。 因为其他国家的人们都喜欢低价产品,所以我国人民币升值后,以外币表示的产品的价格会上升,所以外国人们会减少对我国产品的购买,从而造成我国出口竞争力的下降。 其他国家的人们真的都喜欢低价产品吗?换句话说,低价真的会促进产品的销售吗?低价真的会有利于企业总收益的增加吗?高价真的不利于促进产品的销售吗?高价真的不利于企业总收益的增加吗?答案是:未必。 先从实际情况来看,就我们个人而言,大多数人的观点是:产品的高价等于产品的高质量(当然事实未必如此)。 所以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人们是不愿意购买低价产品的,因为他们担心产品的质量问题;在这些国家和地区,高价的产品反而会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关于这个道理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来体会一下。 从理论上来说,降价和提价是否有利于产品的销售,是否有利于企业总收益的增加,还和产品的需求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价有利于总收益的增加,即‘薄利多销’,这些产品如金属、机电产品、家具、汽车和专业服务等等;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提价反而有利于总收益的增加,这类产品如石油、饮料、食物、衣服、农产品等等。 据中国海关网站海关统计(网址)中的内容表明我国出口的产品大多属于缺乏弹性的商品。 那么对于这些产品提价后,虽然销量可能减少,但是销售额却会增加(即出口额增加),这样何乐而不为呢?不过,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我国进口的产品大多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又因为人民币升值后,以本币表示的外国产品价格下降,所以也会引起进口额的增加。 总之,人民币升值后,出口额增加,进口额也增加,谁增加的更多一些,还有待实际情况来说明。 但是,就最近几个月海关统计的数据来看,出口是大于进口的。 另外,我国出口产品不能和其他国家在价格方面进行竞争,因为这是比较初级的竞争方式,也是非常不利于我们国家和我们国家企业长远发展的方式。 我们应该把我们与他国竞争的重点放在品牌竞争、技术竞争和质量竞争之上,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一旦我国转向了品牌竞争、技术竞争和质量竞争,那么人民币升值就不存在导致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降低的问题了。 补充:前面是从经济和金融方面进行了一些分析,这些分析归纳为一句话就是:人民币升值和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之间很难找到密切的关系。 实际上,前面的分析也从理论和实践上说明了人民币升值后在一定的程度上反而促进了出口和进口的同步增长。 下面我试着从营销的角度再来分析一下。 一些人认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降低,其原因是:人民币升值会使得以外币表示的我国产品的价格上涨,从而才使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降低。 即:他们认为价格高会降低产品的竞争力,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从企业内部来讲主要来自于企业产品的本身(产品的质量、技术、服务)、价格、分销和促销(主要为广告、公共关系、直接销售和销售促进)等四大方面;从外部来讲主要受到消费者行为、政府和企业竞争对手的制约。 举例来说明,即使你的产品很次,但你对手的产品更次,那么你的产品就有竞争力;如果你的产品好,但对手更好,那么你的产品也就失去了竞争力。 即,竞争力也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价格仅仅是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方面,它不可能对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更不可能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力。 但是,有一点我还不得不说明,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或很多人不懂得、或没有深刻理解、甚至轻视营销学的情况普遍存在,所以,我国企业之间以及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竞争的时候,大多只会采取价格竞争的手段。 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讲,人民币升值就可能会使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下降。 因此我们可以说,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的高低最重要因素在于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或这些企业的人们,而不在于人民币升值或贬值。 总之,从整篇文章的分析我们至少可以断言:1 人民币升值和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之间很难找到密切的关系;2 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的程度上会促使我国的出口额和进口额都有所增加。
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平等条约一览表南京条约 1842年8月 英国主要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银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影响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2.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3.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4.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5.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1844年 英国主要内容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权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1844年 美国和法国主要内容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天津条约 1858年夏 俄美英法主要内容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2.增开沿海沿江是10处商口岸3.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4.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5.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经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常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北京条约 1860年 俄国主要内容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天津条与北京条约的共同影响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北京条约 1860年 俄国至19世纪80年代 ,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马关条约 1895年4月 日本主要内容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4.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影响1.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再一步遭受受严重损失2.此后帝国主义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3.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4.新通商口案的开辟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5.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拓展了其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6.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 1901年9月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主要内容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2.赔偿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做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3.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届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地驻兵保护4.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5.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和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6.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影响这样的使馆界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地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列强可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国政府或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不平等的条约。 中俄蒙协约(民国4年(1915年)6月7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外蒙古,恰克图)民四条约(二十一条)(民国4年(1915年)5月25日,中国与日本,签约地点:北京)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北京)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广州湾;中国与法国)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 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北京;中国与德国)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中俄密约(1896年(光绪22年)6月3日,莫斯科)马关条约(1895年(光绪21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光绪16年)3月17日,印度加尔各答;补充修订:1893年12月5日,大吉岭)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2年)烟台;中国与英国)中日北京专条(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咸丰11年)9月2日,天津)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北京)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北京)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天津)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天津)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天津)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丰4年)7月5日,上海)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与法国,黄埔)望厦条约(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与美国,望厦)虎门条约(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与英国,虎门)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与英国,南京)1917年,德国和奥匈帝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而被废除不平等条约。 1917年苏联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事后未完全兑现,亦无退还条约中获得的领土)。 1943年,美国和英国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 意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失去他们的特殊地位。 1946年,法国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后,不承认以前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