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展 巨物移动 9位艺术家的作品亮相 身体失重

inner flow Gallery于2024年5月4日推出群展「巨物移动,身体失重」。此次展览将把画廊的建筑结构视为一个整体,呈现包蓉、胡佳艺、金佳辰、李泽韬、王婧、谢堃、周皞、张婕、赵宇共9位艺术家的作品。展览模拟一种面对无法撼动的巨大体系所产生的思维幻觉,和肉身对抗自然规律带来的极端生理反应。希望通过9位艺术家的创作和思考,触发我们本能层面最原初的感受。本次展览由陈羽丰策划,将于五四青年节开幕。

这个巨大的沉默物体有很多面目和潜在形态,它会在既定的时刻展现出其中一面,又在另一时刻显现出隐藏面,无人能站在一个全然开阔的视角看到这个神秘生物的全貌。它只是静止地伫立在原地,却让人感觉到匀速逼近的压迫感,奇妙、诱人、充满危险,如沼泽坍缩。

飞机行进在一条闪着微光的隧道里,长时间的黑暗使他的视线和意识变得模糊,无效的抵抗只能让他选择放弃控制,精神主体像困兽般需要去应付那些陌生的情绪。瞬间的一场颠簸让他重新感受到了身体,如清醒梦,他意识到赤裸的灵魂从被让渡的肉身中分离出来,从和谐回归到了混乱。

故事由此开始......

“巨物”所指代的突兀视觉奇观常常在科幻电影中作为超自然的造物出现,体现出一种携带恐怖气息的崇高之美,当下的技术加速、生产过剩、激素泛滥,同样也催生出许多寓言式的新巨物。我们沉浸在这些被怪诞填充的现实中,人类固有的动物性开始蜷缩。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一个出神状态中,精神以一种“失重”的方式抽离出来,压抑的内在情感试图挣脱肉身寻求超越性的维度,用迷狂的激情直视恐惧和惨淡。

对待“新异化”和“赤裸生命”的态度决定了当下社会的样貌,而穿梭于这复杂结构中的艺术家亦成为衡量和批判社会思想的重要指标。作为个体的艺术家固然不能以全知者的视角俯瞰全貌,但珍贵的是,他们能用经验和直觉的方式突破原有叙事,剖析和审判。

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6月9日。

巨物移动,身体失重

策展人:陈羽丰

艺术家:包蓉、胡佳艺、金佳辰、李泽韬、王婧、谢堃、周皞、张婕、赵宇

展期:2024.5.4 - 6.9

开幕:5.4星期六16:0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98东街,inner flow Gallery

展览现场

关于艺术家

包蓉

1997年生,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和伦敦。2023年硕士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雕塑专业,本科曾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空间艺术系并获得新生入学奖学金,2021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获得纯艺术学士学位以及杰出奖学金。2022年包蓉被中国尤伦斯艺术中心评选为十大新锐艺术家之一,并于同年入围英国New Contemporaries。2023年获得了来自The COLAB/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英国约克郡雕塑公园共同颁发的毕业生奖,同年还获得了来自英国文化协会颁发的文化连线基金。2024年包蓉获得了来自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颁发的Gilbert Bayes大奖,并成为了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会员。2024年她在英国萨奇美术馆的个展“RONG BAO IS ME 包蓉是我”,是该著名国际美术馆历史上首次为中国女性艺术家举办个展。并于同年受到英国泰特美术馆Tate Collective委托创作。包蓉参与的艺术项目Design for Non-Human Kinds:Toys for Elephant于2019年受到了美国NBC新闻的采访报道。2022-2024年受邀成为苏富比艺术学院,美国犹他大学,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南泰晤士大学,英国创意艺术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做客艺术导师,并在2022-2023任英国Walkative Society Project联合主席。

近期部分群展包括:Buffer 2, Guts Gallery,伦敦,2023;A New Day, A New Dawn, The Bomb Factory Art Foundation,伦敦,2023;Middlesbrough Art Week,米德尔斯伯勒,2023;Enigma Garden, The Artist’s Garden,伦敦,2023;情境嘉欣,棠美术馆,广东,2023;北京黄松峪大地艺术节,北京,2023;原创在天…上/下,马刺画廊,北京,2023;伦敦,2023;Hung,Drawn &Quartered, Standpoint Gallery,伦敦,2023;EXPO CHICAGO,芝加哥,2022

胡佳艺

1993年生于新疆吐鲁番。她的作品所使用的材料或者说她的行动,非常自然、真诚,带有强烈的直觉,她通过行为、影像、摄影、装置、绘画等媒介进入日常社会的不同领域。作为个体的胡佳艺常被人用不善言辞、冷酷等词汇来形容,作为女性,她身上从未贴上过柔弱的标签,这与她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力量有直接关系。

胡佳艺的作品曾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等各地展出,她的近期展览包括:铁蒺藜,胡佳艺个展,澳门牛房仓库,澳门,2023;Living in the New Century:1989年以来的中国媒体艺术,Ulsan美术馆,蔚山,韩国,2022;美好生活,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中国,2022;未名河,三影堂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22;水体-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2021;开放的身体媒介牛房仓库,澳门,2021;亲密,威尼斯利奥凡提电影节,意大利,2020;本色出演,奕来画廊,美国,2019。胡佳艺曾获2015年、2018年两届罗中立奖学金;第七届新星星艺术节新星星奖,新星星十周年青年艺术奖;SAYA菁英国际青年艺术家计划2016年度成都当代美术馆特别奖;2018年约翰莫尔绘画奖入围;2021年华宇青年奖入围。胡佳艺于2015年受邀参加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与韩国光州市立美术馆主办的驻留项目,在韩国驻地创作;2017年参加501序空间与英国曼彻斯特华人艺术中心主办的驻留项目,并于英国举办展览。2023年受邀参加澳门牛房仓库的驻留项目。

金佳辰

1993年出生于甘肃。2022年硕士毕业于日本爱知县立艺术大学油画与版画专业,2015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油画专业。目前工作生活于日本。其创作媒介以丙烯、色粉、棉布为主,通过颜料与水、棉布的融合渗透,捕捉灵魂与物质接触时产生的图像。

个展包括:An elephant in my heart,弥金画廊×BACKSTAGE ART,上海;

ママ、私の心臓の中には小さな象がいる,Gallery 美の舎,东京;走る獣,Hidari Zingaro,东京;目之盐、耳之海,Prime Studio、名古屋。入选及获奖:古川美术馆F Award入选,2022;Gallery美之舍,选拔展,亚军,2022;第7回星乃珈琲优秀赏2022;GEISAI 22审查员Madsaki赏、荷尔拜因赏,2023

李泽韬

199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201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2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重庆。他近期的研究主要从一种“精疲力竭”的症状入手,通过处理相关的场景和事物,试图明晰这一症状背后的原因:是惩罚机制,还是奖励机制?是系统的规训,还是绩效的考核?这个社会让人产生一种精疲力竭的状态,会一直循环吗?在某种状态下能停止吗?

近期展览包括:折叠·覆盖,鸿坤美术馆&绘画艺术坏蛋店,北京,2022;我也在想 What i’m thinking is,OUTSIDER GALLERY,郑州,2023;动态刷新: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作品集Ⅱ,ARR GALLERY 杭州,2024

王婧

1996年出生于山西。2018年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22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现工作生活于重庆。作品通常以自然为基础,同时开启对生活与诗歌的第二次觉察。截取朦胧的感受与断片式的瞬时记忆,并与情感勾连,不止于图式与色彩。而脱离于形象之外的的细微线条和色块锋利地形成难以定义的抽象形式。尝试以自身的私密视角触及非理性的深处,延长着极度日常状态中的复杂思绪。

近期展览包括:田野笔记field notes,新氧艺O2ART,北京,中国,2024;不太纯粹理性批判,SIMULACRA拟像,北京,2023;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ARCH GALLERY拱形画廊,长沙,2023;动态刷新——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汇报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2023;罗中立奖学金,芒果美术馆,长沙;青年艺术100,嘉德艺术中心,北京,2022;第五届中国青年版画展,中国版画博物馆,深圳,2019

谢堃

1989生于河北,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她的作品擅长用不同媒介反思固化印象对人个人身份的塑造。作品的力量一部分来自于尺寸与颜色的不协调,一部分来自于解构重组日常平庸所带来的荒诞感和诱惑感。谢堃的作品在抓得住的现实与另一个幻想与象征的世界徘徊。呈现出一种自我消亡的象征。作品展览于威尼斯军械库、俄罗斯民族文化宫、中国美术馆、太庙、特拉华当代艺术馆等艺术机构。作品被白兔美术馆,湖北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多个机构和个人收藏。

个展包括:你说的都对,叁拾空间,北京,2022;尼采说的超人,悦美术馆,北京,2022;Non-existence,Take Ninagawa,东京,2018;让我们说说话吧,站台中国droom,北京,2017;重要群展包括:永昼,美成空间,深圳,2024;捕捉,站台中国,北京,2023;语言之蛊惑,槐轩,北京,2023;洛德世界2,野松画廊,深圳,2022;我与我的赋格曲,艺术仓库当代艺术中心,重庆,2022;不一定 ,幻艺术中心 ,北京,2021;开人器,爱慕美术馆,北京,2021;青年艺术图景, HARVEY GALLERIES,悉尼,2019;间隙,特拉华当代艺术馆,美国特拉华,2019;拉古纳国际艺术奖,军械库,意大利威尼斯,2019;何论东西,湖北美术馆,武汉,2017;走出牡丹亭,俄罗斯民族文化宫,俄罗斯圣彼得堡 ,2016;2017年获得威尼斯拉古纳国际艺术奖。14年获韩国E.LAND奖。2018获得桃葡湾最具人气艺术家奖。

周皞

1995年生于陕西西安,201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周皞的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生活,作品中蕴含着幽默、诙谐及自嘲来表达艺术家对世界认识,呈现他对社会、政治、文化和人性问题的思考。绘画是一种传播媒介,链接着周皞与世界、与观众的关系。他擅长通过描绘简单直接的画面直击问题的本质,哪怕是一些丑陋肮脏的现象,在艺术家的画作中也展现了它们充满趣味的讽刺视角,从而引发观众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近期展览包括:玩偶之家,hiart space,北京,2024;油罐里的12幅画,油罐艺术公园,上海,2022

张婕

1993年生于新疆喀什,分别于2021年和2016年在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取得了硕士以及学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重庆。张婕的作品以具象绘画为主,通过对日常生活片段的提炼,不断探索具象绘画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她的作品充满或浓或淡的情感变化,以绘画的痕迹将其凝固保存,情感的真实与有效表达通常是她绘画的目的。

近期展览包括:终端,半径画廊,西安,2023;我的眨眼举重若轻,开始画廊,贵阳,2023;黄盒子开放展,黄盒子美术馆,青岛,2021;离地100米艺术节,北京,2021;走草,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重庆,2019;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年展,CAEA美术馆,重庆,2020;暗礁,华人当代美术馆,重庆,2018;香港出炉,香港中环香港大会堂,香港,2016;2021年毕业作品“身体系列”获得四川美术学院保时捷研究奖,2015年获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第22届学生作品年展文献库提名奖。

赵宇

1993年出生于云南,现工作生活于重庆。分别于2020年和2017年在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取得了硕士以及学士学位。赵宇的作品倚重图像及其内在的语义。一方面,这些图像脱离了原有语境,图像与图像之间出现了一种错位感、断裂感,于是,一种分散的、非线性的叙事开始出现。另一方面,图像的形状成为画面视觉结构的重要因素,因为并置、解构手法的使用,使其打破单一的视觉与空间关系。赵宇曾入选多个绘画奖项以及艺术家驻留项目,包括2018年参加荷兰阿姆斯特丹 “记忆三角洲”青年艺术家驻留项目,2020年四川美术学院驻留项目,2023年华泰青年艺术家驻留项目等。

近期展览包括: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年展30周年文献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2023;百川归海—海南疍家博物馆开馆展,疍家博物馆,海南,2023;中国表现,泰艺术中心,上海,2023;向墙壁发问,颂艺术中心,北京,2023;宇宙为你闪烁,泰艺术中心,上海,2023;白天的房子,协力空间,北京,2023;骄阳之下,Fir Gallery,北京,2022;冬季失眠症,索卡艺术中心,北京,2022;莫涅莫辛涅,屿庐青年,十点睡觉艺术中心,北京,2022;美术馆之眼,成都美术馆,成都,2022;罗中立奖学金获奖作品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2021;光鲜世界,时代美术馆,重庆,2021;釜山青年艺术节,釜山,韩国,2020;重置,CAEA美术馆,重庆,2020;BE-CAUSE OF PAINTING, 首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象山艺术公社,杭州,2019;特别质感, CAEA美术馆,重庆,2019;The Delta of Memory,记忆三角洲,SVB艺术中心,阿姆斯特丹,荷兰,2019;杭州东方来信,Inter Youth国际青年绘画巡展,罗中立美术馆,重庆,2019;在地与间离,首届重庆油画双年展,重庆美术馆,重庆,2018;年轻的潮,学院本色历届获奖者个案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2018;思想的形式,第八届新星星艺术奖,德基美术馆,南京,2017;杏林撷英,中华艺术宫,上海,2017;中国新现实艺术欧洲巡展,瑞士卢塞恩大学美术馆,瑞士,2017;抗体—新视觉艺术节,华美术馆,深圳,2017;获得重要奖项包括:罗中立奖学金,2020;国家奖学金,2019;在地与间离,首届重庆油画双年展优秀奖,2018


上海艺术展2023年7月时间表

1、世博淞园有维市集黄浦滨江半淞园段(苗江路、望达路)鼎博大厦东侧第二期:7月1日-2日“世博淞园 Weekend Park”市集第一期6月21日-6月24日在黄浦滨江开市,市集有六大精彩板块,餐饮区、舞台互动区、城市户外运动区、艺术书市、生活方式区、宠物友好区,多种惊喜供你选择,还有在各个摊位,商家们也精心安排了不同的互动活动,7月还有第二期等你来现场体验。 2、朵云轩艺术馆朵云轩藏及春拍精品展上海站:7月15日-16日3、宝龙美术馆闵行区漕宝路3055号弗洛伦泰因·霍夫曼:欢聚!共享喜悦2023/7/1-10/8展览将反映人类庆祝行为的叙事交织在一起——从动物和玩具、娃娃和人体形象、到互动和节日象征。 霍夫曼通过重新诠释日常生活的词汇来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新视觉和空间体验。 4、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金珠路111号2023第二届当代雕塑·油画青年推介展2023/7/2-7/305、上海外滩美术馆黄浦区虎丘路20号托什·巴斯科:没有天空2023/7/1-10/15展览“没有天空”(No Sky)是菲律宾裔美籍艺术家托什·巴斯科(Tosh Basco)的首个作品回顾展。 巴斯科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2010年代在旧金山的变装舞台上崭露头角。 最初以艺名boychild活跃,她在舞台表演中对肢体动作的运用受到广泛关注。 本次展览将带来艺术家过去十年间创作的逾60件作品,涵盖纸本绘画、油画和摄影,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展出。 在各种层面上,这些作品都可视作一种“触觉再现”,邀请观看者思考其他的再现形式,挑战眼与心、模仿与观念范式的主导。 6、上海外滩美术馆黛安·塞弗琳·阮2023/7/29-10/15越南裔美籍艺术家黛安·塞弗琳·阮(Diane Severin Nguyen)现生活和工作于纽约,创作媒介覆盖摄影、电影和装置。 作为艺术家在亚洲的首次个展,展览 In Her Time 将展出由上海外滩美术馆委托创作的一件影像和一件装置作品。 通过模糊纪实与虚构的界限,艺术家试图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下探讨创伤、不可知的过去和继续前行时无可避免的丧失感。 艺术家尤其关注流行文化中图像生产者表达、被看见和影响他人的欲望,以及权力和历史对这种欲望的塑造。 7、SGA 沪申画廊往昔即异乡即日起-2023/8/6艺术家:林科,项恺阳,谢其,张银亮群展“往昔即异乡”集合了林科、项恺阳、谢其、张银亮四位来自不同地域和代际的艺术家近年来的创作。 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回应往昔所带来的挑战,从媒介的历史变迁到存在的欲望塑形。 这里,往昔不再聚焦某个特殊的历史时刻,而是审视个人在今天多重桎梏下剩余的活力。 8、阿尔敏·莱希黄浦区虎丘路27号2层泽维尔·丹尼尔斯「失重」2023/6/30-8/12来自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艺术家泽维尔·丹尼尔斯(Xavier Daniels),希冀启发观众去思考,如果没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和预设立场,生活会有怎样的不同。 即将于阿尔敏·莱希 - 上海开幕的展览《失重》中,艺术家聚焦探讨,黑人男性能摆脱刻板印象自由地做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 此次展览的核心主题,围绕着关于自主权、兄弟情谊和内心脆弱展开。 9、阿尔敏·莱希埃里克·林德曼2023/6/30-8/12埃里克·林德曼对绘画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绘画和雕塑中融入各种纹理,从捡回来再利用的金属板和胶合板,到织物和玻璃珠。 在我们的一次谈话中,林德曼用“救赎”一词来描述他的创作形式,但也很快接着解释说,应该避免将其作品解读为废弃物的升华。 林德曼的作品与重生或将废品变成黄金的炼金术过程无关;而是关于精通工艺技巧,达到能够灵活地操纵运用材料的程度。 当艺术家作品的组成元素屈服于整体时,当所有材料的纤维像肌肉一样总体运动时,新作品就完成了。 10、赛麟空间黄浦区汉口路309号申报馆402-403室形象逻辑2023/6/29-8/15艺术家:孟阳阳、杨威、谢天卓、邵丰田11、阿拉里奥画廊徐汇区龙爱路7号芒果广场D栋一层蒂姆·加伍德 / 黛西·帕里斯双个展2023/6/30- 8/31此次展览是两位艺术家在中国大陆的首次呈现。 黛西·帕里斯的创作使用文本和明朗的笔触来表达情感,而蒂姆·加伍德则巧妙地融合了玻璃与霓虹灯等多种创作媒介,创造出令人着迷的架上装置作品。 展览将呈现两位艺术家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以及不同艺术媒介之间相互碰撞的独特魅力,引领观众踏上一次多维艺术之旅。 12、阿拉里奥画廊徐汇区龙爱路7号芒果广场D栋一层卢相镐:畅销故事书2023/6/30- 8/31展览将涵盖艺术家的展览同名代表作《畅销故事书(THE GREAT CHAPBOOK)》系列,以及《HOLY》系列新作品。 卢相镐的作品所呈现出的当代性是毋庸置疑的,他每天都会浏览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搜集图像素材,运用其标志性的创作语言,记录大众流行文化和社交网络的时代剖面。 13、赛森艺术空间“感知与意象”上海当代艺术群展2023/7/1-8/31《感知与意象》赛森群展将目光引向“绘画的个体认知与独立性格”以及“与未知的外界或他者的关系”等具“启示性与清晰感”的全新视角,从侧面反映上海艺术家创作中“含蓄、敏感、纯粹、深邃”的整体格调与超逸品位。 14、没顶画廊静安区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负一层1号刘成瑞:终极社畜2023/7/8-8/25刘成瑞以身体为支点,通过极具仪式感和象征性的表演,迂回反复地对冲当代地缘政治和消费主义语境下的总体性秩序。 展览期间,刘成瑞将进行现场行为表演,以此串联其展出的诗稿、摄影和绘画作品。 艺术家将自己的身体放逐为仪式、神话、消费和生命意志的角力场,来重塑关乎人类精神力量的宏大叙事,探寻介于个体与秩序、妥协与抵抗、日常与崇高之间,晦暗不明却可赋权的场域。 15、没顶画廊静安区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负一层1号莫少龙:黑客,伤员,乞丐,信徒2023/7/8-8/25莫少龙的肖像画是对数字时代群像的描摹,他提取情感的主要载体——面部进行刻画,述说个体在数码强权中的迷失与撕裂。 本次展览中,艺术家将画幅统一锁定在真人面部等大,发起一场对人类现实-虚拟交互状态的凝视仪式,呼唤感性本能的回归。

马修·巴尼人物简介

马修·巴尼马修·巴尼(MatthewBarney),美国先锋艺术家/导演,1967年生于美国旧金山,是美国九十年代后期走红的新一代艺术家,现在纽约居住。 马修·巴尼是一位幻想与捏造大师,这在他的混合装置、行为艺术的照片和风格特立的录像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 艺术化的化妆、着装华丽的模特、难以确定形状的合成物质、由凡士林做成的油腻腻的物体、呼啸而来的赛车更有那头上长着角的色情狂。 中文名:马修·巴尼外文名:MatthewBarney国籍:美国出生地:美国旧金山出生日期:1967职业:艺术家/导演主要成就:混合装置、行为艺术代表作品:《悬丝》系列,《95水面涟漪》等作品个人简介经历马修·巴尼生于196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199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医学专业,他的艺术生涯开始于纽约的BarbaraGladstone画廊,并很快获得成功。 自1990年至今几乎参加了全世界所有重要的国际艺术展,1996年获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当代艺术大奖。 1994年到2002年,巴尼创作了一部五段式艺术电影《悬丝/玄思性与死》。 获奖他最近的实验电影《DrawingRestraint9》曾在去年威尼斯电影节上亮相,主演是他的妻子比约克。 其实在九十年代里他就已经在世界各大展览上露面了,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92年的卡塞尔文献展,第十届悉尼双年展等等。 1996年获得了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颁发的雨果大奖。 评价马修·巴尼是美国九十年代最有创作活力的艺术家之一。 他的作品混合了表演、摄影、录像、装置和电影等语言形式,他的作品一般以极其漂亮、时髦的视觉构图和色调为风格,是继安迪·沃霍尔、杰夫·昆斯之后又一位使用新潮视觉的天才。 但和前辈相比,马修·巴尼的视觉多了一层神话色彩。 在他众多的作品中,他广泛使用了各种艺术媒介手段,但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他从九四年开始拍摄的电影短片系列《悬丝》。 其中最出色的三部是《悬丝4》(1994)、《悬丝1》(1995/96)、《悬丝5》(1997)。 这个电影短片系列每集半小时左右,没有完整的故事和对话,只有一些怪诞的情节片断、意象、声音和臆想的化妆、道具、场景和人物的造型。 个人作品作品广泛2002年底的时候在巴黎的展览,TheCremaster系列1-5,在巴黎市立现代艺术馆,那是一次马修·巴尼近十年作品的回顾,他从1994年开始进入到利用人类身体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艺术家行列里,直到2002年他才结束了这5部电影的创作(到现在不知应该怎么称呼这类艺术,国内没有一个准确的译法,姑且字面翻译,叫身体艺术bodyart)。 5部电影只是展览的一部分,展览在当时的欧洲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当时我的感觉就是,他的作品涉及到很多领域,电影,雕塑,video,绘画,摄影,舞蹈,行为,化装,表演乃至医学里的,假肢,精神病理等领域,一句话,几乎现代艺术所存在的所有表现手段,他都有所涉及到,而且做了很好结合和运用。 你会觉得高科技对艺术影响力是很大的,另外就是如果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完成不了象这样的作品的。 马修·巴尼一举成为世界现代艺术的宠儿。 悬丝系列一个曾经是医学院的学生在几年间给美术界带来如此奇特且变化多样的视觉冲击,其意义是重大的。 以“悬丝(Cremaster)”为标题的系列作品(包括电影、剧照、装置)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他的代表作。 《悬丝》系列的场景总是具有象征性。 《悬丝1》的场景在一个有两个空气飞船大的足球场;《悬丝5》则把人们带到布达佩斯过去的锁链桥、巴罗克歌剧院和“新艺术”运动的浴缸;《悬丝3》、《悬丝2》的场景分别在加拿大的北极圈和纽约的克莱斯勒(Chrysler)大楼;《悬丝4》的场景借用了一个叫IsleofMan的欧洲岛屿,那个地方自六十年代起每年举办汽车越野赛的庆祝活动,正如批评家杰姆斯·林伍德所说:作品中人类之岛的神话和形象源自于他高度成熟的仪式、行为和象征的语言,这构成了影片中那个虚幻的世界。 《悬丝4》既是关于海岛和在岛上的这位艺术家的一个故事(或者说一幅图画),同时也是艺术家本人发现的一种叙述形式。 《悬丝》从胶片的角度说是一部前卫电影,但从当代艺术概念说是一部用胶片作为手段的观念艺术作品。 事实上,这种前卫短片也是被当作作品收藏的。 这部电影的拍摄由一个艺术基金会赞助,代表当今前卫艺术的最高水平,但却很难流通。 马修.巴尼解决前卫艺术创作和流通之间矛盾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将数小时长的电影Video在公共电影院放映,然后把电影Video中的图像制作成装置、物体、摄影和素描在美术馆和画廊展出,同时,出版包括电影图片的书籍。 赏析马修·巴尼在画面上也刻意堆积和融会一些矛盾、分裂的视觉经验:机器赛车和自然的原野;怪诞的妄想和现实的失重,等等。 虚无和压抑在一波一波漂亮、妄想、离奇和酷到极致的广告电影画面般的视觉冲击下迎面扑来,让你禁不住要为这酷得不能再酷的画面流泪、伤情。 Cremaster一词来源于医学界,是男性生殖器官上的一处肌肉组织的名称,用于在睾丸受到外界刺激时,本能保护人类生殖,生命机体的分裂和维护其必要的平衡空间。 马修·巴尼通过对这种人类生命本质的,原始机能的思考,来隐喻人类潜在生命,能力,极限,束缚等问题。 同时他也暗喻美国社会现存制度社会下潜在的危险和种种奇诡的现象。 马修·巴尼喜欢“无序”,他利用“无序”创造了他的个人幻境,只有完整的审视他的这套系列作品,仔细注意每一件雕塑,每一部电影,每一张绘画作品后,我们才能够体会“无序”是怎样通过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现实生活里的?马修·巴尼描绘了一种虚构的痛苦,这种痛苦不像在资本主义早期有具体的敌对对象:资本家、商品、机器和金钱。 现在,这些象征在伦理上已经很难去明确批判了。 一切会使人痛苦,但一切又找不到痛苦的根源。 而且,在当代全球化时代,这种痛苦是与美丽的视觉消费文化和身体的感官舒适相伴的。 马修·巴尼的作品反映了九十年代后期国际当代艺术的一个代表倾向:时髦漂亮的色调、虚构的视觉形象和精神分裂的表现内容。 体现了个人在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深受消费文化、国际资本主义体制和虚拟信息社会的影响。 马修·巴尼简历1967年生于美国旧金山1989年获耶鲁大学学士学位目前在纽约生活和工作个展1988年“痂的行动——纽约录像展”,美国纽约1991年美国纽约、旧金山1994年“悬丝肖像展”,美国洛杉矶1997年“悬丝5”,德国法兰克福1998年“悬丝5”,西班牙巴塞罗那1999年“悬丝2”,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群展1990年素描展,美国纽约1992年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德国卡塞尔1993年第四十五届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威尼斯1995年“’95水面涟漪”,日本东京1996年第十届悉尼双年展,澳大利亚悉尼1998年“伤痕——在当代艺术民主与拯救之间”,瑞典斯德哥尔摩1999年卡内基国际艺术展,美国匹兹堡2000年新近摄影作品展,美国纽约

亚洲拍卖史上最大南瓜亮相保利香港五周年秋拍

本次秋拍,保利香港拍卖将再度呈现日、韩现当代艺术的联合专题,从草间弥生、藤田嗣治、Mr.、朴栖甫到由嶋本昭三领衔的一系列具体派艺术家,为各位藏家带来一个色彩、题材皆丰富的视觉飨宴!保利香港五周年秋拍现当代艺术专场将于2017年10月2日上午11:00在香港君悦酒店举槌。

草间弥生 富士山(QPWE) 2005 年作 压克力 画布 91 x 116.7 cm.

《富士山(QPWE)》、《圆点和圆点(QASTOL)》两件作品皆延续无限的网系列单一色调构图,以铺天盖地的网眼或圆点,实践草间弥生无限反覆与增生的幻觉艺术。 《富士山(QPWE)》沿袭单色构图,以红色作为画面中唯一的色彩,草间弥生突破过去以网线完全覆盖画布的抽象表现,进一步增加了点、线、面的元素架构具象的风景。 她屏弃色彩间的组合,仅以红白两色营造出视觉冲击,掌握几何形状疏密分布的差异,呈现单色下景物多重层次的次序关系。 画面中网纹的构造不再单纯地仅是纤细线条编织的网状,而是发展成类似显微镜下有机细胞结构的复杂排列,网纹与网点有机性重复与繁殖的延伸,反映草间弥生观察大自然后的想法,她藉由创作发出对人类的省思,感悟宇宙的浩瀚,自身不过是渺小的存在。

草间弥生 圆点和圆点(QASTOL) 2007 年作 压克力 瓷漆 画布 145.2 x 145.2 cm.

创作于2007年的《圆点和圆点(QASTOL)》延续1990年代的球面圆点,黑色圆点有些采取不透明的厚涂,有些环绕极稀薄的颜料,同时暗示光线的穿透性。 大小不一的圆点非规整的排列,肆意地填充空间的安排,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在画面中自由交织与扩张,大小不一的聚集创造明灭晃荡的错觉。 《圆点和圆点(QASTOL)》黑银对比的色调,幻化对宇宙物无数光点的想象,草间弥生集结了数十年对于圆点的琢磨,在单纯的色调中,圆点彷佛潜伏在潜意识里的光点,铺展出一个大宇宙的空间。

草间弥生 南瓜 2011 年作 聚氨酯涂料 玻璃纤维强化塑料 雕塑 175 x 180 x 190 cm.

早在40年代草间弥生的学生时期,南瓜就作为符号出现于她的作品中。 然而直到1981年草间弥生正式创作第一件鲜黄色带有黑色小圆点的南瓜油画作品,南瓜才开始成为草间弥生的代表标志。 1993年草间弥生被选为代表日本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家,她搭建一个《镜屋(南瓜)》,由于镜子的反射使得观者产生四面八方被南瓜包围的错觉。 从此草间弥生将平面的南瓜,感官提升至实境中,开始一系列大型尺寸的南瓜雕塑创作。 超过人视线范围的巨大尺寸《南瓜》,使观看者产生如同草间弥生幻觉中被圆点完全覆盖的世界,艺术家企图藉由作品呈现自我的视觉经验,邀请观者一同体验将自己消弭在此无终点与起点的符号的感知世界。

《南瓜》以草间弥生标志性的黄底黑点搭配,硕大饱满的外型,表面覆盖着草间弥生因疾病所产生幻觉的一颗颗徒手绘制的圆点。 黑黄相间的圆点随着凹凸的褶曲在表面渐层性排列,凸出面以较大的黑色圆点与宽松的密度强调其立体性,而瓜瓣凹陷处则是相对较小且密集的圆点,暗示其向内退缩的空间思维,圆点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层次的循环演进,勾勒南瓜有机性特征,强化了南瓜瓜瓣的立体度,同时象征草间弥生关注的无限繁殖力,透过立体雕塑可说是总结术家毕生执着的艺术观点,对于艺术的追求和执念。

藤田嗣治 旺多姆广场 1951 年作 铅笔 纸本 66.3 x 48.8 cm.

《旺多姆广场》作为相同构图的油画与版画作品最为初始的素描创作,充分显现了艺术家的直观想法和构图,以及当藤田最初预设构图创作时珍贵的发想时刻。 画面中强烈几何形的线条和弧度更加成熟和风格化,《旺多姆广场》更同时结合了两项艺术家最钟爱的元素:猫和城市景观。 猫作为他作品中的重要存在,有时在他作品中与雪白裸女搭配,有时独立成为画中主角。 在此,猫卧在半开窗户旁的古典扶手椅上,背景即是著名的景点旺多姆广场。 对于艺术家来说,猫的善变、无法预测和独立个性象征女性,他在创作中体现了对于猫的爱与热情,不断为他的生活带来欢乐和活力。 可爱的打盹猫咪作为前景的焦点,吸引着观众的视线。 猫躺卧的柔软曲线、椅子和拱形窗户和与背景中建筑物的几何形状和交叉线条相对比,以丰富的元素构成创造了层次感和景深。

Mr. 真我 2012 年作 压克力 画布(四联作)

每件:291 x 181.8 cm 四联作:291 x 727.2 cm.

日本的御宅文化深深影响了各个生活层面,《真我》正是御宅族文化的代表之作。 Mr.以萌为概念,并在作品中加入西方街头的涂鸦元素。 作品依循其创作脉络,画面主体依然是可爱的卡通萝莉人物,水汪汪的大眼睛,飞扬的粉红色头发和绯红的脸颊,手中举着麦克风,表现小女孩在舞台上起舞歌唱表演的俏皮可爱模样。

作品背景为粉蓝的条纹形状及圆点状,艺术家经常在其画面中加以错综复杂的象征性物件来完整整幅作品之主题。 《真我》中吉他、键盘,鼓等乐器,以及其他几个小女孩有如处于失重空间围绕着主角。 艺术家笔下的小女孩总是有着梦幻双眼和孩童般的身体,而为了区分每个角色之不同,Mr. 赋予每个小女孩不同发色和发型,并且身边围绕不同的乐器,以此各自赋予她们生命力。 画面可理解为是由一群充满活力的萝莉组成的乐队在舞台上表演,粉红色头发的女孩是主唱,其他在空中飞舞的女孩则是乐队成员为她伴奏,正是Mr. 希望通过幻想式的画面传达出天马行空、缤纷的空间国度。

朴栖甫 描法 No. 2006 年作 综合媒材 韩国纸 画布 160 x 260 cm.

《描法 No. 》创作于2006年,此时期艺术家的创作已由黑白基调的创作转化为基于彩色词汇的创作。 艺术家以水彩浸透韩纸,然后一层又一层的贴到画布上,在韩纸尚未干透前,用手指或工具在表面细心压出重复的直线皱褶凹凸图案。 韩纸被折叠的方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其创作行为的方式及过程。 艺术家尽量舍弃机械化而采用重复的手工行为进行创作,将周而复始的单一重复动作视为修行的过程,一如手敲木鱼修炼之僧侣,在手与身体重复运动过程中身心得到由内到外的淬炼,使得作品充满禅学意味。

嶋本昭三 无题 2010 年作 压克力 玻璃碎片 画布 228.3 x 200.5 cm.

1954年吉原治良在大阪附近的芦屋市发表了具体派的正式命名,具体此名源自于嶋本昭三的建议,具体这名字来自日文,具解作工具;体解作身体,两个元素组成,意指用身体呈现。 1956年的第二届具体户外展览中,嵨本昭三首次发表投掷绘画,舍弃传统绘画技巧,将装有颜料与碎石的玻璃瓶,放置于炮台中,发射后使其碰撞于画布爆裂并溅散开,伴随玻璃碎片与碎砂石的流淌,嵨本昭三认为:颜料不从画笔解放出来就不会有生命。 我们要向颜料灌注生命,让它活起来。 透过颜料流淌的强烈偶然性,创造出多层次的视觉触感。

在《无题》中,嵨本昭三将装满颜料的玻璃瓶朝画布投掷,随着油彩不规律喷溅与挥洒,呈现超越艺术家制约与控制的图像,嵨本昭三藉由创作过程尝试讨论物质从固体转变成液态的形态变异的瞬间,如同吉原治良的话:把爆炸的形态固定在颜料中。 《无题》中的色彩因投掷的先后次序,产生堆栈的层次差异性,最底部深色之上堆栈的是明亮的橘色与黄色,嵨本昭三将颜色透过喷溅的表现方式,强化色彩经投掷的生气盎然,激荡出超越平涂色彩所激发的视觉效果。

鹫见康夫 作品 SY-49 1963 年作 油彩 水墨 画布 155.8 x 125 cm.

井上有一 花 1968 年作 水墨 黏着剂 和纸 裱于木板 160.3 x 146.3 cm.

元永定正 些微变形的红色四边形 1984 年作 压克力 画布 46 x 38 cm.

松谷武判 波动50-86 1986 年作 综合媒材 画布 116 x 89 cm.

保利香港2017五周年秋拍

预展及拍卖

时间:9月30日-10月3日

地点:香港君悦酒店

折叠屏要卷三折了 余承东 别人做不出来这样颠覆性的产品
白月光将我送进监狱后 她们追悔莫及求我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