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木版年画艺人康英勤设计的《十二生肖·蛇》。 康英勤供图
科技赋能,彩墨描绘新时代
六块正方形木板组成纵向打开的折叠书,木板正反两面都贴有京剧脸谱年画。提起最上面的一块,轻轻一抖手腕,木板从上至下一块块向下翻转,转眼,脸谱年画被十二生肖年画替代。
这件“会变戏法”的工艺品叫“张搭”,是武强木版年画(以下简称“武强年画”)的古老技艺。
10月17日,衡水武强,作为“张搭”的发掘和改进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武强年画博物馆原馆长郭书荣在他的家中,向我们展示它的魅力。
它不靠磁力、不靠机械,只依靠六块木板两根丝线,就能展示出22个年画画面,妙趣横生。
“在全国年画领域,‘张搭’都是独一无二的。”郭书荣说,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就在“抢救”这件濒临失传的年画“宝贝”。
二十多年后,武强年画老艺人韩满堂复原了这项技艺。郭书荣在此基础上对制作材料进行改良,让木板翻转更顺滑,并申请了设计专利。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武强“张搭”年画走进奥运村,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代表对外展示。
“学古不泥古。”武强年画“复古”的同时,也在探索如何和时代贴得更近。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强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康英勤,在传统年画《六子争头》基础上改创出“京津冀”版《六子游戏图》。
武强木版年画艺人康英勤设计的“京津冀”版《六子游戏图》。 康英勤供图
三个娃娃肚兜上分别写着京津冀,手中各举一面小旗,旗上有代表三地的北京天安门、天津海河摩天轮、河北山海关长城等地标元素,中间“赢”字被一圈金色小字包围: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京津冀的关系,正如《六子争头》里的娃娃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康英勤说,他在设计时,还重新刻画了娃娃的眼睛,让娃娃更有精气神。
把传统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时代主题元素结合起来,古老非遗文化焕发出强劲生命力。
北京冬奥会前夕,康英勤指导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学生设计了冬奥系列年画,其中的精品,由武强刻版师刻制成年画木版,回赠给学校收藏保存。
凭借科技的力量,新一辈年轻设计师,正在让武强年画挣脱2D的束缚,跃然纸上,使文化传承有了新的路径。
11月10日,衡水学院美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讲师高原拿出一张3D微立体小狮子图画,这是她以武强年画动物、人物、植物等为蓝本,为“抖音平台直播打赏礼物”场景设计的系列主题形象之一。
狮子的主色调是浅红、浅黄、浅蓝等低饱和度的马卡龙配色,造型是温暖柔软的泥塑风,呆萌可爱。
狮子,还是武强年画里那只滚绣球的狮子,但高原将数字文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相结合,借助AI技术和电脑绘图软件,设计出了更符合现代审美的新形象。
在高原手中,武强年画里的门神也摆出了更“酷”的姿势——一只手拿剑向前,另一只手反手持剑在背后,更接近网络游戏中的“战神”形象。
“现在,买年画、贴年画的人越来越少,年画已经脱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我们希望通过数字文创,让年画中的核心形象以数字产品的形式,再次融入人们的生活,让大家在发表情包、给平台主播打赏时,熟悉、亲近非遗。”高原说。
“抖音平台直播打赏礼物”系列作品,今年获得了第18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二等奖。
衡水学院美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讲师高原提炼武强木版年画元素设计的数字文创产品。 高 原供图
年画的研究者、传承人,专业的美术设计者,正从年画的形式、内容、载体等不同侧面向内挖掘,让年画这一传统表达以新的形象、形式再次走进人们的生活,使非遗文化在新时代不仅“活”起来,也能火起来。
跨界融合,文创打开新空间
11月12日21时,衡水武强古韵斋店主、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强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辛彦军正忙着印刷年画。
古韵斋不大,前面售卖,后面刻版、印刷。年画销售的季节性很强,过年前的这几个月,辛彦军总是很忙。
辛彦军打开一个精致的长条锦盒,这是古韵斋为一家国际奢侈品品牌定制的客户伴手礼——年画手工上色体验装,里面装着未上色的年画《三鱼争月》墨线稿,还有毛笔、颜料和上色参考图。
武强木版年画艺人和设计公司合作推出的《三鱼争月》年画产品。李宏震供图
“这个订单给我很大启发,我们不一定要销售成品年画,把给年画上色的环节留给消费者,让他们在一笔一笔涂画中和年画建立感情,这个形式更受欢迎。”辛彦军说。
辛彦军是武强县第一个在淘宝上卖武强年画的艺人,他的网店已经经营了17年。但多年来以售卖传统年画为主的古韵斋,销量一直维持在每年几万张,很难增长。这笔订单,是辛彦军的转型尝试。
眼下,辛彦军正和相关文化公司进一步合作,开发年画非遗制作体验项目,提炼出年画印刷这个普通人最容易上手操作的工艺步骤,把印刷的“案子”搬到了北京、上海、香港、青岛等地的文化展览活动中。
“武强年画套色印刷的工艺,很受年轻人喜欢,我们的活动台经常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游客说这是博物馆流行的套色打卡印章的XXL版。”辛彦军认为,年画作为非遗项目,是一套技法,而不只是一张画。
和辛彦军一样,非遗产品的设计者、销售者,在不断打破固有观念的“墙”,挖掘武强年画与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结合的更多可能。
11月12日,武强年画博物馆的年画文创设计展厅上了新展品——猫别墅。这是衡水学院师生从《老鼠娶亲》传统武强年画中汲取灵感,与水木生家居衡水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鼠影猫舍”宠物猫家居系列文创产品,包括猫别墅、猫抓板、猫抓柱、猫窝等。
衡水学院、水木生家居衡水有限公司、武强年画博物馆根据传统武强木版年画《老鼠嫁女》合作开发设计的“鼠影猫舍”系列文创产品。吴军伟供图
一米多高的猫别墅,屋顶立面就是那只“娶亲猫”,别墅内,两只“宾客鼠”恭迎侍奉。猫抓板上,“铜锣鼠”举着麻绳材质的“铜锣”。猫抓柱形似“乐队鼠”吹的喇叭,猫窝的外形是“抬轿鼠”抬着的大花轿……
衡水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吴军伟指导了“鼠影猫舍”文创产品设计。他说,这款产品拓展了武强年画的应用场景,将年画从平面延伸到了立体空间,使年画融入到家居生活中。
今年5月起,水木生家居衡水有限公司把这款趣味横生的猫别墅量产,并放到网上销售。今年9月,这款产品获得第六届河北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银奖,在第八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展出时,许多参观者现场就下了订单。
吴军伟说:“这样的融合,给非遗项目的活化、市场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破圈”是武强年画创新的举措。最近,这一传统工艺还和广西桂林的非遗“圆竹剖丝团扇”玩在了一起,实现了一次跨越时间、地域、技法、载体的融合。
精致的松木礼盒里,一把狮子滚绣球手工圆竹剖丝团扇,一个竹扇架,一幅狮子滚绣球木版年画,还有一组为年画准备的磁吸实木挂画夹。
这个狮子滚绣球手工团扇套装,是北京月山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武强年画、桂林圆竹剖丝团扇的非遗传承人碰撞出的新设计。
“我们从武强年画《狮子滚绣球》中,框选出刻画最精彩、冲击感最强的狮子头部作为扇面,之后刻版印刷后寄到桂林。”北京月山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宏震说,由于年画宣纸薄,裱糊容易掉色、破损,他们特地找了桂林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制作,每天只能做二十多把。
今年年初,这些“新国风”团扇作为礼物,送给了加拿大、日本、奥地利等国的友好交流使者,武强年画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媒介。
没有过时的非遗,只有过时的思维。武强年画,正是在这样一次次再提炼、再设计、再创造中,获得了新的、更加持久的生命力。(河北日报记者 李冬云 马 路 焦 磊)
相 关
最好的传承,是让年画融入当代生活
在武强木版年画(以下简称“武强年画”)中,有一类“高中状元”的传统题材年画。画中,状元身着锦衣,头戴红花,器宇轩昂。
北京月山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宏震想对这类题材进行开发,创新成面向考生和家长的“考神”年画。在阐释年画内涵时,一个问题难住了他——状元头上戴的究竟是什么花?
李宏震为此请教了很多人,大家都说那是桃花,因为状元名单一公布,王公大臣们就到榜下捉婿,预示着状元郎要走“桃花运”了。
然而,这个解读是错的。这朵花,其实是杏花。
杏花,是唐代科举的“及第花”。唐代科举考试在春天揭晓结果,恰是杏花盛开的时节。杏园,也是唐代给新科进士赐宴的地方。
“人们对年画中一朵花含义的误解,反映的其实是年画内涵在普通人知识体系中逐渐弱化的现状,现代人看不懂年画,年画就很难传播。”李宏震认为,应该把年画解读接续上,让人们看到年画背后所附着的传统文化,比如年画里的门神,那代表的是每一个普通人对“家”的守护心愿。
读懂武强年画的文化内涵,既需要讲好这项技艺故事的专业人才,也需要培养这项技艺和普通人的感情。
今年春节期间,武强年画博物馆策划了“年画一条街”互动体验活动,来自县里几所小学的孩子们,在博物馆里沉浸式体验年画的制作和售卖。博物馆为活动拍摄的短视频,在网上点击量过百万。
“我们想通过活动拉近孩子们和年画的距离,让他们在参与中建立起和年画的感情。”武强年画博物馆馆长李丽说,在孩子们年少时种下一颗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静等未来它的发芽开花。
武强年画博物馆还策划了“赏年画 品民俗 博物馆里过端午”等众多体验活动,推动非遗进校园,与衡水学院动画专业《实验短片》课程组开发“让年画动起来”美育大思政课程,将博物馆打造成美育教育第二课堂,让更多青年人感受武强年画非遗之美。同时,博物馆与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衡水学院等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年画专业人才。
从长远来看,对武强年画最好的传承,是让它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武强年画要“活”起来,就不能只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应该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以贴合时代话题、时代需求的产品思维,去思考非遗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将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落脚在产品本身,融入生活之中,是解决武强年画传播力不够、经济效益不高的重要路径。”衡水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吴军伟说。(河北日报记者 李冬云)
河北传统文化有哪些
1、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大约诞生于1820-1850年之间。 河北梆子的音乐唱腔,高亢激越,悠扬婉转,具有浓厚的抒情韵味。 大慢板善于表现人物的抑郁、愁烦、缅怀、沉思等情绪。 正调二六板如行云流水,从容舒展。 而反调二六板则哀怨缠绵、凄楚悱恻。
河北梆子的演员中有一批全国知名的杰出的人士,如田际云、魏连升、侯俊山、何景山,赵佩云(筱香水)、王莹仙(金刚钻)都以唱腔高亢优美、变化多端而为广大观众所热爱。
这批演员是河北梆子舞台上的明珠,他们精湛的表演艺术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也使观众更加喜爱河北梆子这个剧种。
2、曲阳石雕
曲阳盛产质地优良的各色大理石,早在汉代,曲阳一带的石雕艺人就用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石果、碑文、龙凤、雄狮、观音、佛像等各种工艺品。 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兴建大都(北京),召集各地能工巧匠。 曲阳石雕艺人杨琼因雕技精湛,被任命为总管。
据记载,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就是由杨琼设计监造的。 清代,曲阳石雕曾在巴拿马国际艺术博览会上展出,荣获世界石雕艺术第二名。
3、竹板书
竹板书产生于河北省中部平原。 起源年代比较久远。 据老艺人马兰月、王来恩(艺名“舍命王”)等谈,一百多年前,他们的师爷就是唱竹板书的。 七、八十年前,南皮县老艺人张福堂等初去山东,后来又有尹福盛、王来恩等到相继而去,竹板书从此流入山东。
清末明初,又有潘福恒、王福义、余来荣等到在京津辽沈等地演唱,狄来珍去山西太原等地演唱,竹板书的活动区域逐年扩大。 王来恩还到西安、扬州、香港等地演出过。
4、评书
流行在河北省的评书,是由唐代“变文”和宋代“说话”艺术演化而来的。 一般由一人表演,只说不唱。 演出时坐在案前,以一块醒木为道具。 表演中,既有娓娓的叙述,也有琅琅的朗诵。 传统书目大都是长篇,内容以历史故事和武侠故事为主。
5、皮影人
是皮影戏的人物造型。 流行于唐山、乐亭一带。 以驴皮刻染,吸收了当地民间剪纸的特点,更以雕镂精细、造型夸张、富有装饰性见称。 清代已在京津、东北一带流传。 老艺人王玉宏刀法犀利多变,并对古法进行了改革。 邯郸有牛皮影人,线条苍老古拙,意趣淳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