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谢湘南 10月26日晚8点,备受瞩目的2024第十二届深圳钢琴音乐季在深圳大剧院音乐厅启幕。这场音乐盛宴将持续至11月30日,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内外的杰出钢琴家们,将为深圳这座“钢琴之城”带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钢琴主题活动,让悠扬的琴韵再次在城市上空回荡。
开幕式音乐会无疑是本次音乐季的重头戏。香港钢琴音乐协会主席蔡崇力携手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盛原,与香港爱乐室乐团强强联合,共同为观众献上了一场震撼心灵的音乐之旅。
在开幕式音乐会上,蔡崇力同时肩负起钢琴演奏与指挥的重任。他以高超的技艺和别具一格的艺术感染力,率先奏响了莫扎特的《降 B 大调第十五号钢琴协奏曲 K450》以及《D 小调第二十钢琴协奏曲 K.466》。在他的精彩演绎下,这两首经典之作宛如绚丽多彩的画卷徐徐展开,又似空灵悠远的诗篇娓娓道来。现场观众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牵引,穿越时空的隧道,步入了古典音乐的辉煌殿堂。莫扎特音乐中那种朴素的纯真、典雅的气质与深沉的情感,在蔡崇力的指尖下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如痴如醉地沉浸其中,尽情感受着古典音乐那无穷无尽的魅力。
紧接着,钢琴演奏家盛原闪亮登场,与蔡崇力指挥的香港爱乐室乐团配合得天衣无缝。在他们的精妙诠释下,贝多芬的《降 B 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焕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展现出贝多芬音乐的宏伟磅礴气势和深邃丰富内涵。随后,舒曼的《引子与热情的快板 - 钢琴与乐队 Op.92》以及肖邦的《辉煌的大波兰舞曲 Op.22》依次奏响。盛原的演奏激情澎湃、充满力量,将这两首作品中的情感诠释得淋漓尽致。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音乐世界,尽情遨游,领略着钢琴艺术返璞归真的魅力。
整个音乐厅宛如一片浩瀚无垠的音乐海洋,观众被这场历时两个小时的历史钢琴协奏曲之夜深深折服。他们在莫扎特、舒曼、贝多芬与肖邦的经典乐曲中,深切感受到了古典音乐的广博深邃与源远流长。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架诞生于 1862 年的历史钢琴,他们仿佛触摸到了音乐的历史脉搏,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这场音乐会无疑是一场文化交流的盛宴,它以灵动的琴键叩响了文化交流的华丽乐章,为深圳的音乐文化发展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场音乐会使用的是由深圳龙华国际钢琴博物馆提供的极其珍贵的1862年生产的历史钢琴。这架钢琴品牌为1862年产自德国柏林的贝希斯坦大型音乐会钢琴。在已知存世的同时期同款钢琴中,仅有三台。其中一台曾为李斯特所用,现珍藏于德国贝希斯坦总部;另一台则曾是瓦格纳的挚爱,如今陈列在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博物馆。而当晚,这架承载着历史厚重感的钢琴,在深圳大剧院音乐厅的舞台上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随着开幕式音乐会的成功举办,2024第十二届深圳钢琴音乐季正式拉开帷幕。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更多精彩的钢琴主题活动将陆续上演,相信这场音乐盛宴将为深圳市民带来一次难忘的音乐之旅,也将进一步推动深圳钢琴音乐事业的发展,让“钢琴之城”的美誉更加深入人心。
南都记者了解到,深圳钢琴音乐季是深圳在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和“钢琴之城”建设进程中,推出的国际化、民族化、多元化、普及化并举的钢琴艺术盛事。十几年来,汇聚了国际、国内顶尖钢琴大师和国内外青年钢琴家、少年钢琴新秀以及深圳本土优秀师生,先后邀请了来自20个国家60多位海内外钢琴大师、著名钢琴家,和数百位国内优秀钢琴家、青少年才俊和本地优秀钢琴师生,举办了超过350场活动。
俄国民族乐派如何发展壮大起来的? [历史话题]
19世纪,仍处于奴隶制的俄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先后经历了贵族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世纪末又进入无产阶级革命时期。 19世纪俄国的文学艺术获得了重要发展,其中“12月党人”诗人的思想、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现实主义倾向的民族文学、果戈里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民主主义的文艺思想理论都深深地影响了俄国19世纪的精神生活,也影响着音乐的发展。 俄国虽然有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宗教音乐的传统,但是在上层社会艺术音乐舞台上,长期演出的是意、德、法等国家的音乐。 19世纪俄国出现了一批具有民族觉醒意识的作曲家,使3俄国的音乐艺术有了较大的发展。 到了19世纪末,欧洲音乐舞台上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已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 格林卡(Mikhail Glinka ,1804~1857)无论在音乐创作的思想理论和实践上都为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发展指引了道路。 格林卡24岁开始正规学习作曲,他先后几次到意、德、法游学,曾与柏辽兹密切交往。 在米兰时,由于怀念祖国,产生了创作一部真正的民族歌剧的想法,于是创作了《伊万·苏萨宁》(原名《为沙皇献身》),作品描写了一位普通俄型梁罗斯农民,将波兰军队诱入茫茫森林,为国捐躯的故事,歌剧音乐采用了民间音乐素材,曾被讥讽为“马车夫的音乐”,然而最终还是被公认为第一部俄罗斯歌剧。 他的第二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取材于普希金的同名叙事诗,格林卡为这一古老民间传说谱写的音乐已具有典型的俄罗斯风格。 格林卡的管弦乐以民间生活、节日场景为主要内容。 交响幻想曲《卡玛林斯卡娅》是用两首对比性格的俄罗斯民歌,以双主题变奏和俄罗斯衬腔的手法写成的。 格林卡在创作中大胆借鉴了西欧作曲家的风格和技法经验,同时他又以十分虔诚的态度和民主主义的思想对待祖国的民间音乐资源,他有一句名言:“人民的音乐是作曲家创作的基础,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是把它编成曲子而已。 ”强力集团(或称“五人团”)是俄国19世纪60至70年代出现的一个作曲家小组,由俄国音乐评论家斯塔索夫在报刊文章中的称谓而得名。 他们多数不是以音乐为专门职业,而是在业余时间里从事创作,时常聚会在一起集体研讨作品,交流艺术思想和创作经验。 他们主张走格林卡的道路,书写俄国的历史、现实和民间传说,提倡创作要真实而富于人民性,音乐要体现民族的个性。 巴拉基列夫(Mily Balakirev ,1837~1910)在音乐艺术上民族主义理想曾受到格林卡的鼓励。 作为一位作曲家,巴拉基列夫虽然作品不多,但他具有较全面的专业音乐知识。 从1861年起他成为强力集团的核心人物,他热心地为强力集团成员分析西欧大师们的作品,同时又鼓励他们创作时自由表现俄罗斯音乐的特性。 他不仅为同行拟定创作方向,还细致品评他们的作品。 居伊(Zesar Kjni ,1835~1918)是军事工程学扒租圆家,他岁创作歌剧和艺术歌曲,但主要在音乐评论上发挥影响,热情宣扬“新俄罗斯乐派”的思想。 鲍罗廷(Alexander Borodin ,1833~1887)是一位有机化学教授,出版有科学论文。 1862年结识巴拉基列夫后,业余学习和创作音乐。 主要作品有歌剧《伊戈尔王》,第一、第二交响曲,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他不直接引用民歌,然而音乐中却弥漫着俄罗斯民间音乐的气息和东方色彩,艺术上具有独创性。 穆索尔斯基(Modest Mussorgsky ,1839~1881)是强力集团中最富有个性和创造力的作曲家。 他出身贵族,但竭力支持农奴解放,放弃自己的财产,使农民不付赎金而获得土地。 1857年结识巴拉基列夫后辞去军职,加入强力集团。 他的音乐才能的充分发挥,许多作品都未完成。 然而他的音乐中所显现出来的非凡的独创性,对欧洲音乐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是穆索尔斯基的代表作,它的内容具有现实主义倾向,在艺术上对角色有深刻的心理刻画。 歌剧中,忍受屈辱和痛苦的俄国人民成为震撼历史的巨人,以罪恶手段位的沙皇鲍里斯所受到的心理春塌折磨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穆索尔斯基的歌曲有的同情农民悲惨境遇(《孤儿》、《老乞丐之歌》等),有的讽刺了宗教、沙皇的虚伪与腐朽(《神学院学生》、《跳蚤之歌》等)。 他主要器乐作品有钢琴组曲《展览会上的图画》、交响幻想曲《荒山之夜》。 穆索尔斯基反对因循西欧的传统风格技法,在音乐的民族性上,他也未停留于表面的追求民歌风格的音调,而是注意从俄罗斯语言的音韵中去挖掘民族风格的旋律,运用俄罗斯调式和声而无视欧洲传统功能和声。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Nikolay Rimsky-Korsakov ,1844~1908)是强力集团中年龄最小、音乐修养最全面的一位成员。 他在海军士官学校毕业后,曾作为海军尉官在海上航行。 加入强力集团后开始创作,1871年被聘为彼得堡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后,对和声学、对位法、曲式学和配器法进行刻苦有效的顽强自学研究。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十几部歌剧大多取材于古代童话、寓言故事,如《雪姑娘》、《萨特阔》、《沙皇的新娘》和《金鸡》等。 管弦乐作品有交响曲组曲《舍赫拉查达》、《西班牙随想曲》等。 他的音乐以清晰、色彩绚丽的管弦乐配器著称。 他先后对鲍罗廷的《伊戈尔王》和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都诺夫》进行整理配器,形成完整的演出本。 他著有《和声学实用教程》、《管弦乐原理》等教科书。 他的学生中有格拉祖诺夫和斯特拉文斯基等。 柴科夫斯基(Pyotr Tchaikovsky ,1840~1893)生于乌拉尔的沃特金斯克。 早年学习法律,后在司法部任职,23岁入新成立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从安东·鲁宾斯坦学习作曲,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 1877年一次失败的婚姻使他的身心处于严重崩溃的边缘 。 喜爱柴科夫斯基音乐的富孀梅克夫人的慷慨资助,使他以避开世俗生活的烦扰专事作曲,他与梅克夫人约定永不见面,他们留下的上千封通信成为研究柴科夫斯基的珍贵资料。 从1885年起,柴科夫斯基重又积极参加音乐社会活动,当选俄罗斯音乐协会莫斯科分会主席,作品在国内和欧洲各国受到广泛欢迎,然而个人生活中忧郁情绪日益加深。 1893年在彼得堡指挥《第六交响曲》首演,数日后突然逝世。 在同时代的俄国作曲家中,柴科夫斯基是涉猎西方音乐体裁最广泛的一位作曲家。 不像强力集团对西方传统的谨慎甚至排斥的态度,他倾向于更多地继承西欧古典、浪漫音乐传统。 柴科夫斯基的歌剧虽然也选用俄罗斯题材,他在作品中也运用了俄罗斯民歌,但他未刻意追求民族化的艺术处理。 与强力集团从民间神话、传说、历史中寻找创作灵感不同,他注意“我所经历过的或看到过的,能使我感动的情节冲突”的题材。 在1877年以前的第一个创作时期里,他在强力集团的影响下写了一些爱情主题的标题性作品,如: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暴风雨》、《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等,同时还有舞剧《天鹅湖》、《第一钢琴协奏曲》和前三部交响曲等作品。 1877年以后柴科夫斯基进入创作的成熟时期,他从“标题性”、“情节性”内容转向个人体验的主观性表现的内容。 他在交响曲中找到了自己最为合适的艺术天地,在第四、五、六交响曲中他确立了自己浪漫主义交响曲的风格。 他以这种宏达的器乐体裁形式表达一个普通人主观体验到的精神历程,命运的重压、痛苦、欢乐、憧憬以及难以排解的忧郁等一系列情绪的对照、冲突构成心理的戏剧,像是哲理性的人生思考。 这些虽然出自对社会及个人生活体验的概括,却不失其具有的典型 意义。 柴科夫斯基的交响曲结构庞大,布局富于戏剧性,旋律亲切具有语调般起伏的特征,他善于用乐队化的手法,从细致入微的乐句一直发展到磅礴的戏剧性高潮。 音乐中的那种热情、坦诚和浓重的忧郁感人至深。 柴科夫斯基的歌剧《奥涅金》和《黑桃皇后》;以细致的人物心理刻画见长,旋律具有俄罗斯抒情浪漫曲的特征,乐队以交响性手法烘托戏剧高潮。
交响乐家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ter Ilitch Tchai-kovsky,1840-1893), 俄罗斯拆胡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 十岁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 1862年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毕业后赴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 他的音乐基调建立在民歌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所以乐曲中呈现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民间特色,他惯于采用起伏的相对主题,利用音乐形象来表现生活中各种心理和感情状态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主精神贯穿着他全部的创作活动,他主张音乐的美,是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基础上的,因此他的作品一向以旋律优美,通俗易懂而著称,又不乏深刻性,他的音乐是社会的真实写照。 透过他的艺术珍品,人们不难发现他不仅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而且是一位擅长以音乐描绘心理活动的大师,探索着人生的奥秘。 他的作品中,很多都是极其优秀的世界名曲,如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等,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和交响曲《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悲怆(第六)交响曲》、《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交响诗《罗密欧竖滚与朱丽叶》,音乐会序曲《1812序曲》等等。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维也纳乐派最后一位,也是最伟大的代表人物。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离法国国境不远的小城市--波恩。 父亲是个宫廷乐团的男高间歌手,母亲是个厨娘。 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 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很早已洞察儿子的音乐天份,为了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四岁即开始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贝多芬十一岁便辍学,专心在家学习音乐。 十二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 十三岁贝多芬已受雇于波恩剧场担任大键琴演奏者,正式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 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 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 贝多芬的正规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 贝多芬到余御余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 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常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 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交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地位。 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 贝多芬一直在莫扎特与海顿的音乐中成长,以致开始创作时风格也酷似两位前辈。 作为维也纳的自由职业音乐家,他比莫扎特的处境顺利,但因个性关系备受痛苦。 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 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迅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出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 他曾说:“一年的自由比一百年的专制主义对人类有用得多。 ”法国大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深深地打动了他,使他初步确定了当时最先进的资产阶级人生观。 他曾在自已的札记中写道:“自由!!!能有什么东西比它更是人们所需要的呢?”“我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在王座面前也不会背弃真理!”“在艺术界里,如同在一切伟大的创造里一样自由前进就是目标。 ”这就是贝多芬创作的誓言,他的创作实现了这些誓言,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篇章,实现了他的“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革命英雄主义理想。 这集中地表现在他的《小提琴协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第五钢琴协奏曲》等作品里,特别是《第九交响曲》宣告了贝多芬理想的目的——全人类的团结友爱。 乐圣贝多芬是最富于独创精神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也是最重要的作品是交响音乐,其中又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 贝多芬的创作构思宽广、形象宏伟、感情深邃、对比鲜明,这使他偏重于采用并扩充奏鸣曲式;同时由于创作的形象丰富多样,运用在各作品中的奏鸣曲式又各有特点。 贝多芬的其它管弦乐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五部钢琴协奏曲,两首序曲、钢琴乐队、合唱幻想曲、两首小提琴与乐队浪谩曲等。 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于同一个时代。 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 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种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 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 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 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一1802)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 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努力探寻的目标。 1802-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合唱曲有两部弥撒(C大调和D大调)、清唱剧《基督在橄榄山》、《第九交响曲》等。 戏剧作品有歌剧《菲德里奥》、戏剧配乐《爱格蒙特》、《斯泰芬王》、《雅典的废墟》、芭蕾舞剧《普罗米修斯的生民》等。 室内乐有七重奏、钢琴和管乐五重奏、弦乐五重奏、弦乐四重奏十六首及《大赋格曲》、弦乐三重奏四首,长笛、小提琴、中得琴小夜曲,钢琴三重奏六首,单簧管、大提琴、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奏鸣曲十首,大提琴奏鸣曲五首和圆号奏鸣曲以及很重要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等。 歌曲有声乐套曲《致远方爱人》,女高声和乐队场景《啊!不忠的人》以及其它声乐与钢琴曲等。 从乐派归属来说,贝多芬基本上是古典的,但其后期明显具有浪漫因素,因此似该归为浪漫派。 其代表作:第三、五、六、七、九交响曲(Op.55、67、68、92、125),序曲《爱格蒙特》(Op.84)、序曲《林利奥兰》(Op.62)、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Op.7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61)、C大调第九弦乐四重奏第三号(Op.59-3)、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Op.27-2)、F大调第五钢琴奏鸣曲《春天》(Op.24)、F大调第二浪漫曲(Op.50)。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 出身于萨尔兹堡宫廷乐师家庭,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岁即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获得了成功,被誉为“神童”。 1773年任萨尔斯堡大主教宫廷乐师,1781年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厉管束而愤然辞职,来到了维也纳,走上了艰难的自由音乐家道路。 莫扎特的全部作品中洋溢着他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并迸发出在巨大社会压力下的明快、乐观情绪。 他广泛采用各种乐曲形式,成功的把德、奥、意等国的民族音乐和欧洲的传统音乐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赋予它们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形式,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其创作手法新颖,旋律纯朴优美,织体干净细致,配器注重音色效果,发挥了复调音乐的积极作用,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 他在短促的一生中共创作了七十五部作品,留下了《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后宫诱逃》、《魔笛》等著名歌剧,使歌剧成为具有市民特点的新体裁。 并作有大量交响曲、协奏曲、钢琴曲和室内乐重奏。 翰·施特劳斯(1825-1899)奥地利作曲家。 其父与其同名,被称为老约翰·施 特劳斯(1804-1849),而他则被称为小约翰·施特劳斯。 老约翰·斯特劳斯也是位作曲 家,曾写过150余首圆舞曲,被誉为“圆舞曲之父”。 他跟写过100多首的约瑟夫·兰纳 (1801-1843)一起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 直至二十世纪的今天,圆舞曲仍方兴 未艾,保持着一定的影响。 小约翰·施特劳斯继承了先父和兰纳等前辈的传统。 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小约 翰。 施特劳斯的成就比他父亲大,他是一个多产作家。 作品编号达到479号,其中圆舞曲 168首,波尔卡舞曲117首,卡得累舞曲73首,进行曲43首,马祖卡舞曲和加洛普舞曲31 首和轻歌剧16部。 1844年他十九岁时,正式登台首演他创作的作品《寓意短诗圆舞曲》 (作品1号)及其他三首舞曲(2-4号),而《寓意短诗圆舞曲》在“再来一个”的 喝采声中,竟连续重奏了十九遍,获得巨大成功,打响了第一炮。 由于小约翰·施特劳 斯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圆舞曲,因而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l899年6月3日, 他因患肺炎在维也纳逝世,维也纳入民为他举行了据说有十万人参加的盛大葬礼。 他的 遗体被安放在维也纳公墓里,在勃拉姆斯墓的旁边,舒伯特墓的对面。 弗伦兹·李斯特 (1811一1886)天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 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学钢琴,曾先后作为萨里埃里、车尔尼、雷哈、巴埃尔的弟子。 他十六岁时定居巴黎,受雨果、拉马丁、夏多布里昂等浪漫主义文艺家思想的影响,向往资产阶级革命。 在音乐上他主张标题音乐,首创了交响诗体裁,作有《塔索》、《前奏曲》、《匈牙利》等交响诗共十三部。 李斯特还受帕格尼尼的影响,创作了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和十首钢琴练习曲。 他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习气相对立的新的浪漫主义原则,并支持阿尔贝尼斯、斯美塔那、柏辽兹、瓦格纳等作曲家的创作。 相传贝多芬听了他的演奏后,非常赞赏他的天才,曾上台拥抱亲吻李斯特,这成为李斯特音乐成长的佳话。 1848年起他常住维马,并定期回匈牙利。 他创建了布达佩斯国立音乐院并任院长。 李斯特创作活动的进步的民主主义的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匈牙利的民族解放运动相联系的。 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是和李斯特的名字分不开的,正如圆舞曲和施特劳斯、交响曲与贝多芬的名字分不开一样。 它的钢琴曲已列入世界古典钢琴曲的文献宝库。 李斯特所创作的十九首钢琴曲《匈牙利4狂想曲》,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这些作品不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而且,为狂想曲这个音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 这些作品部是以匈牙利和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民歌和民间舞曲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和发展而成的,因而都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这些乐曲结构精炼、乐思丰富活跃,音乐语言与音乐表现方法同匈牙利乡村舞蹈音乐和城市说唱音乐有密切联系,乐曲的形式虽然不时的变化,可是音乐形象始终鲜明而质朴,体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统一。 波兰作曲家,有一半的法国血统。 他的父亲从法国移居华沙,教贵族子弟学法语。 肖邦在孩童时代就显示了音乐天才,并就学于新成立的华沙音乐学院。 在校期间,他恋上了年轻的歌手康斯坦西娅.格拉特科芙斯卡。 十九岁时他写下了《f小调钢琴协奏曲》,据说就是这位少女激发了肖邦的创作灵感。 1831年9月,肖邦来到巴黎,他的余生便和这座城市的艺术生活联系在一起。 肖邦在沙龙中与许多杰出的艺术家来往,如音乐家李斯特、柏辽兹,文学家雨果、巴尔扎克、乔治?桑、海涅,画家德拉克洛瓦。 通过李斯特,肖邦结识了“有一双忧郁的眼睛”的奥罗尔?杜德旺夫人,也就是闻名于世的小说家乔治.桑。 肖邦对她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但不久就被她的魅力征服。 在一种他从未经历过的激情支配下,他的音乐想象力达到高度兴奋的程度。 其后的八年中,每年的夏天肖邦都是在诺昂乔治.桑的别墅里度过的。 这些年也是肖邦创作最旺盛的时期。 但他的健康逐渐变坏,他和乔治.桑的关系也走向破裂。 在他最后的信件充满了孤独的绝望。 1848年他在英国演出,返回巴黎后几个月便逝世了,时年三十九岁。 他的葬礼在莫扎特的《安魂曲》和他自己的《葬礼进行曲》中举行。 他被安葬在拉雪兹公墓,一位朋友在他的墓上撒下了波兰的泥土。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风格完全是他自己的,绝不会把他的风格与其他人的相混淆在第一流的艺术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创作生活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 从一开始,他的想象就献给了键盘,他在这狭窄的结构中创造出了一个世界。 他的天才甚至把钢琴的局限性也转变成美的源泉。 不能演奏任何时间长度的持续音当然是钢琴的主要局限,肖邦却巧妙地克服了这些局限。 对于现代钢琴风格的形成,他的功绩是不下于任何其他音乐家的。 肖邦用踏板把低音部相隔很宽的和弦持续下去,形成萦绕着迷人旋律的音群。 他告诉学生:“必须让每个音符都歌唱起来。 ”在他的音乐中,精致的装饰——颤音、装饰音、轻盈的过渡句——魔术般地把那些单音延长了。 所有这些总是安排得很顺手的,音乐几乎像是自己演奏出来的。 在肖邦的身上,母亲的血统占着优势,他是在自己的音乐中强烈地突出斯拉夫民族因素的第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从此以后,斯拉夫民族因素归入了欧洲音乐的主流。 在肖邦的战争气氛的波罗涅兹中,波兰民族的血液沸腾得格外有力,它们那矫健勇猛而拱起的旋律犹如折弯的钢条。 那骑士般的玛祖卡闪烁着火热而辉煌的姿态;甜蜜的柔情和风趣的卖俏贯穿在圆舞曲之中。 除了这些精神化了的舞曲形式之外,肖邦还写了幻想曲、谐谑曲、叙事曲、即兴曲、前奏曲、奏鸣曲。 他抒发感情有时象魔鬼般地神秘莫测,有时又象水妖般地令人销魂,但却永远是心血温暖而慈祥的。 通过他的抒情而成为一种普遍语言的灵性在他那些光辉灿烂的练习曲中庆祝着最大的胜利,而那些夜曲则是他在孤独中的梦幻,他向静夜倾诉着一个人的最恳切的渴望。 他虽然在表面上是幸运的宠儿,但实际上,却和他那浪漫主义的许多同代人一样,也是一个饱经生活苦难的人。
俄国革命时期音乐界“五人团”的贡献及对后世都有什么影响?
在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音乐界,则出现了以巴拉基列夫为首的“五人团”(亦称“强力集团”)。 他们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高扬格林卡的旗帜,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大力搜集、整理和改编民歌,从俄国的历史、现实和民间传说中选取题材,创作具有民族性的、人民性的作品,体现了当时的先进思潮。 五人团的成员有巴拉基列夫、居伊、穆索尔斯基、鲍罗廷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他们活动于彼得堡,人员有专业的,有业余的;有平民,有贵族;但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即为发展俄罗斯的察伍段民族音乐文化而奋斗。 1867年由当时的音乐评论家斯塔索夫首次使用“五人团”的称谓。
巴拉基列夫(1837~1910)原在喀山大学攻读数学。 后在彼得堡以演奏钢琴名噪一时,成为专败誉业音乐家。 1855年结识格林卡和达尔戈梅斯基后,立意从事音乐工作,60年代初,与居伊、穆索尔斯基、鲍罗廷、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结成小组,以探讨如何发展俄罗斯的民族音乐,并为之奋斗。 1862年他建立义务音乐学校,演出五人团的作品。 1866年赴俄罗斯各地搜集民歌。 1871年后脱离五人团。 1883~1893年任宫廷教堂乐长。 1897年主持俄罗斯地理协会民谣出版委员会的工作。 作有两部交响曲、交响诗《塔马拉》(1867~1882)、钢琴幻想曲《伊斯拉美》(1869,亦称“东方风格幻想曲”)以及《以三首俄罗斯民歌为主题的序曲》等。
居伊(1835~1918)是位领有将军衔的军事工程学家。 父为法国军官。 曾从莫纽什科学习音乐。 业余从事音乐创作。 其创作不同于其他四人,多为仿效西欧音乐之作,在取材方面鲍罗廷亦多为外国文学家的作品,如以德国诗人海涅的长诗《威廉•拉特克夫》改编为脚本的同名歌剧,以雨果戏剧改编的歌剧《安哲罗》等。 但他却以音乐评论宣传五人团的音乐思想和创作成就,从而在推进俄罗斯新音乐的发展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鲍罗廷(1833~1887)生于彼得堡,为格鲁吉亚公爵格德阿诺夫和俄罗斯平民安东诺娃的私生子。 他在母亲的抚养下长大。 曾入彼得堡外科医学院学习。 终生从事化学研究,业余从事音乐创作。 1862年结识巴拉基列夫后,加入“五人团”。 曾在巴拉基列夫的建议下,创作了根据俄罗斯古代文学名著《伊戈尔王远征记》改编成脚本的四幕歌剧《伊戈尔王》。 其音乐虽很少直接引用民歌,但却具有浓厚的东方民族色彩,有的则具有俄罗斯史诗般的风格以及俄罗斯所独有的抒情特色。 如他所作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即可听出那迷人的东方风味,致使该作广为流传。 还作有交响曲3部,2首弦乐四重奏曲,以及钢琴曲、歌曲等。
穆索尔斯基(1839.3.21~1881.3.28)出生于卡拉伏一地主家庭。 6岁从母学钢琴。 1852年入帝国近卫军士官学校,1856年毕业后服役于军界。 穆索尔斯基(1839~1881)1857年结识巴拉基列夫,并在其指导下从事音乐创作。 1858年决心专事作曲,遂辞掉军职。 其父去世后,家道衰败,又适逢60年代初的农奴制改革,濒于破产,只得先后任职于交通部、林业部,长达18年。 虽如此,但他却始终同情农民,与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人的思想产生共鸣。 1868年在“五人团”的理论指导者、评论家斯塔索夫的建议下,于翌年完成他最大的杰作——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 他在橘凳军界染上的酗酒恶习,不规则的生活,内心的苦闷,使工作常常停滞,多在友人处寄食。 晚年生活潦倒,终以精神病逝世。 死后其遗稿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为之整理和修订。
他为普希金的著名诗剧而作的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和取材于俄国历史的歌剧《霍凡希那》(1880),都突现了人民群众的形象,是现实主义艺术的典范之作,深刻再现了俄罗斯的生活。 《图画展览会》中的第五曲“未出壳小鸡的舞蹈”。 此图为身穿芭蕾舞服装的、未出壳小鸡的形象。 其音乐语言新颖独特,和声、配器别具一格,不受西欧音乐语言的束缚,而大力从俄罗斯语言中发掘出“湿宣叙调”风格,从俄罗斯民间调式和中古调式上建立起自然和声体系,大胆运用远关系和弦的并置以得到戏剧性的和声效果等(见刘经树《简明西方音乐史》),对后世的音乐创作,特别是对德彪西的印象主义技法的确立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旋律写作,也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加以艺术提炼,形成更精致的音乐构造。 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1874),堪称他的另一杰作,将音乐与绘画极为艺术地融为一体,使音乐本身具有唤起听觉和视觉通感的力量。 还作有管弦乐幻想曲《荒山之夜》,以及歌曲《跳蚤之歌》(为歌德诗谱曲)等60余首。
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1844~1908)
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1844~1908)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1844.3.6~1908.6.7)出身于梯契汶一贵族家庭。 其家世代为海军军人。 6岁开始学习钢琴,10岁尝试作曲。 12岁入彼得堡海军士官学校学习,得以在首都广泛接触到艺术音乐。 1861年,与巴拉基列夫相识,并在巴拉基列夫的指导下业余进行音乐创作。 他从远洋航海东方归来后,于1865年完成《第一交响曲》,同年由巴拉基列夫指挥在义务音乐学校演奏会上首演,迈出作曲家辉煌的第一步。 1871年任彼得堡音乐院的作曲、管弦乐法教授,1874年又兼任和声、对位法教授,终生任教于此。 斯特拉文斯基等人均出自其门下。 晚年,因支持学生罢课、倡导音乐院的机构改革而一度被解职。 日俄战争后复职。 曾以大量精力续作、修订“五人团”其他成员未完之作。 其创作集俄罗斯民族乐派音乐之大成,继承和发扬了格林卡的传统,并以华丽的东方色彩、海洋情景的描绘见长。 他是位卓越的管弦乐法大师,1888年所作具有东方绚丽色彩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以及《西班牙随想曲》等均充分发挥了管弦乐队的诸种乐器的色彩和扩充管弦乐队的表现力。 他是位作曲技术高超的客观作曲家,擅长于以旋律、和声、调式、配器等手段描绘客观事物。 他还作有歌剧10余部:《普斯科夫姑娘》(1872)、《五月之夜》(1880)、《雪姑娘》(1881)、《萨尔丹沙皇的故事》(1900)、《金鸡》(1907)等,以及交响曲、合唱曲、室内乐、钢琴曲、歌曲等。 著有《和声学实用教程》(1884)、《管弦乐法原理》(1911)以及自传《我的音乐生活》等。
柴科夫斯基(1860)柴科夫斯基(1840.5.7~1893.11.6)生于沃钦斯克,父为矿山工程师,母原籍法国,善歌与钢琴。 1848年迁居彼得堡。 1852年遵从父亲的意愿入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1859年毕业后即供职于司法部。 1862年入带有西欧派倾向的安东•鲁宾斯坦刚刚创办的彼得堡音乐院学习,对音乐的喜爱越来越深,终在1863年去职专从安东•鲁宾斯坦学习作曲。 1865年毕业于该院。 翌年,应安东•鲁宾斯坦之弟尼古拉•鲁宾斯坦之邀,在他创办的莫斯科音乐院任和声教授,并从事创作。 1877年与其学生安东尼娜结婚,婚后数周即因不合而离婚,同年得到富孀梅克夫人的资助(年金6000卢布),遂辞去教职,居住乡间,专事作曲。 亦曾遍游欧洲各大城市,甚至远渡重洋至美国。 1893年赴英归国后,发表第六交响曲《悲怆》。 同年11月突然逝世(死因说法甚多)。 享年仅53岁。
他的作品数量很大,几乎涉及音乐的一切领域,其中亦多名作。 其实他还算不上西欧派,在“五人团”与鲁宾斯坦之间,可说他是“折衷派”。 在他所作的有标题或无标题的音乐中都体现了鲜明的标题性,都浸透着他个人的心理气质,故而褶到广大听众的喜爱。 这主要体现在其如歌的旋律、具有活力的节奏、极富表情的配器以及直白情感中,尽管其音乐技法深受西欧音乐的影响。 在他所作的6部交响曲中,以第四、第五、第六,尤以第六交响曲《悲怆》最为著名,堪与交响曲中的经典之作齐名。 柴科夫斯基不愧是浪漫主义交响乐大师,所作3部舞剧音乐(《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也是芭蕾舞音乐的经典之作。 著名的作品还有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管弦乐曲《一八一二序曲》、管弦乐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朗切斯卡》、《意大利随想曲》、《斯拉夫进行曲》等,以及《第一钢琴协奏曲》、《弦乐小夜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曲(其中有著名的《如歌的行板》)、钢琴套曲《四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