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不足400万 戴假发的人 上映5天 黄晓明新片又亏惨了!

上映5天, 黄晓明 新片《 戴假发的人 》的 票房 还是未能突破400万,而单日票房更是跌至20万,预测总票房也已经跌到了500多万,可以说惨不忍睹。

此时,黄晓明的内心必然是复杂的,但更是无奈的。

即使上一部影片《最后的真相》也是表现一般,但好歹也拿到了超5000万的票房,可是到了如今的《》却是如此惨淡,连零头都不够。

对于黄晓明来说,这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而在 首映礼 上,黄晓明也是早已料到票房的惨淡,再次回应了关于女友叶珂的争议,但不像上一次那样乐观幽默,而是直接低头深鞠躬道歉。

在新片上映这样的一个节点之上,黄晓明显然不想因为自己的私事而耽误影片,他是选择了道歉。道歉自然是对的,但不对的是他并未发现问题。

如今新片票房的惨淡,倘若是女友风波造成的,那自然很容易挽救,但显然不是如此,而是这部 电影 本身就有着严重的问题,这才是最为致命的。

近日,黄晓明做客樊登直播间宣传电影时,他又说了一番话登上了热搜。

在直播间中, 他说道自己40岁之前很傻,而在40岁之后才逐渐明白,追求流量或利益不是他人生的最高目标,而是要留下一些作品,为走过的人生留下个脚印。

这样的一番话对他来说确实很是关键,因为可以看到这些年他的又一次转型,尤其从这部新片《戴假发的人》开始,不管是影片类型,还是角色类型,这些都是和以往完全不同的。而在这部新片拍摄之后,才有了《最后的真相》,以及还未上映的《阳光俱乐部》。

黄晓明确实变了,他想要留下一些作品,但是还是心急了些,只追求形象上的颠覆和类型上的突破,忽视了作品最为核心的内容。

对于黄晓明而言,尽管他想要在40岁以后留下一些作品,但在过往他早已经留下了不少作品,诸如《大汉天子》《中国合伙人》等。虽然在过去追求较为肤浅,但并不代表就一无是处。反倒是如今更为清醒理智了,但却有些草率了。

单单如今这部《戴假发的人》来说,从故事层面来说确实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也是足够精彩的,可是最终的拍摄呈现来说出现了不少问题,直接影响到了票房的高低。

为了这部影片,黄晓明确实做了很大的牺牲。

从造型上来说,原本导演建议的是梳个背头造型就行了,但是黄晓明却坚持要秃头造型,而且不贴头皮,直接剪稀头发。

为此,执行经纪人很是担心,毕竟黄晓明还有很多节目要参加,尤其《乘风破浪的姐姐》,秃头造型必然会影响到形象,但最终黄晓明还是选择了秃头造型,在节目中他始终都戴着假发,在当时也是引起了一定争议。

除此之外,为了贴合角色人物,黄晓明还要瘦身,最终就又通过一个月的时间暴减了30斤。

这才有了如今成片中前后巨大的反差。

从角色层面来说,黄晓明做到了反差,做到了贴合,但是表演上又出问题了。

整体来看,黄晓明的表演是用力过猛的。不管是年轻时的角色,还是人到中年时的角色,黄晓明总是很用力地演绎。加上整个设计感很是明显的造型,让角色人物显得不够真实,黄晓明的表演也不够自然,总是憋着一股劲在演绎和呈现。

在影片中,青年时的角色人物显然是压抑的,而中年时是挣扎纠结的,这些特征被黄晓明采用了更为外化的表演手法,尤其设计的造型抢了戏,让观众将重点都放在了外在之上,忽视了人物内心的情感情绪起伏。

在整部影片中,不管是哪一时段,黄晓明所饰演的角色人物总是显得很是另类,与周遭是格格不入的,也就说黄晓明只做到了外形的贴合,没有做到气质的贴合,完全成为那一个角色人物,让观众信服。

除了角色人物和表演的问题,整个叙事层面更是炫技式的故弄玄虚。

原本很是简单的一个故事,却被拍得主次不分,乱七八糟,甚至强行反转,加入惊悚元素,看似很是精彩,很是丰富,但都只是浮于表面的表达,没有展现和挖掘出更为深层次的东西,都是设计感明显的形式。

这就是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影片,视听技术上花里胡哨,内核表达空洞凌乱。

这些方面,自然不是黄晓明能够掌控的,但却是可以选择的,就像上一部影片《最后的真相》一样,可以说两部影片都有着相似的问题。或许黄晓明就是喜欢这样的类型片,自认为这样的影片就是深刻优秀的,能够留下脚印的。但显然,他错了,就像他选择的新女友叶珂一样,徒有外表,而且还是微DO出来的。

所以,新片票房的惨败,也并不意外,站在新起点上的黄晓明,要走得路还有很远,但他的目标已经变了,那么一切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这部最好的明史电影,票房却不足500万,导演至今无新片

前几天一个朋友问我:国产电影为什么和中国男足一样臭?

我竟一时间无言以对

电影和足球我都爱,可我却 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他又问:真的没有 严肃、深刻、有内涵 的国产电影吗?

我说有,比如2013年的片子 《大明劫》

他说:诶?为什么我没有听说过?是在电影院上映的吗?

我说:是,因为这部影片的 票房仅仅只有 452万 ,你没有看到是正常的

这就是现在 国产电影的现实 ,在同期的第一部《小时代》一天就能收回一个亿的情况下,《大明劫》452万的票房实在有些上不了台面

所以,今天我想将这部《大明劫》郑重的推荐给每一个人

因为这是每个人都不应该错过的 真正的国产好片

这是一部历史题材电影,讲述了明朝大厦将倾之际的一段 医人医国 的故事

崇祯15年,也就是明朝灭亡前两年,闯王李自成包围开封

本是阶下囚的明朝大将 孙传庭临危受命 率兵前往潼关抵御李自成

同时,怀有济世救人理想的 医官吴又可 前往潼关投奔自己的恩师

正在此时,军中遇上了 十年不遇的瘟疫

城内城外一时间死人无数

就连吴又可的恩师也在军中治病时感染了瘟疫而死

吴又可临危受命为孙传庭的军队 治疗瘟疫

最终,吴又可成功的控制了瘟疫的蔓延、但率兵出征的孙传庭却 没能挽救明朝的颓势

孙传庭死,则大明亡

而吴又可则留下了名著 《瘟疫论》 ,早于西方近200年提出了 病毒学说及病毒的传播方式 ,奠定了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基础

影片的剧情并不复杂

一个是医者吴又可 救人 ,一个是兵者孙传庭 救国

熟悉明史的朋友一定都知道,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著名人物,只是并没有交集,只是影片将他们的时空汇聚在了一起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汇聚,让 医人和医国 的内涵更加凸显

对于救人者吴又可来说,他所要面对的是打破传统的勇气

这些传统来自于传统的经典、恩师的教诲、病人的质疑

要敢于用药、用猛药、剑走偏锋,才有可能在死亡中挽回生命

而孙传庭,则是崇祯皇帝用来救国的这一剂猛药

可 救人容易救国难

病入膏肓的大明早已坏死到了骨子里

看看孙传庭要面对的问题吧:

军队缺乏操练、军心涣散、军饷装备严重不足

乡绅联合军队内鬼盗领抚恤金、大搞腐败

孙传庭深刻的明白这其中的原委:

杀乡绅、收屯田、征军饷、治瘟疫、定军心,他做了几乎所有正确的努力却也阻挡不了失败的命运

得民心者的天下,可明朝已经失尽人心

民众一要面对沉重的赋税,二要面对乡绅土豪的剥削、苦不堪言

自己空怀救国大志却注定无力回天

正如孙传庭对吴又可所言:

乱世难为,我能信你,可谁又能信我呢?

这时旧时代的军人的 命运归宿 ,也是世道人心的 自然规律

也许一百个孙传庭也救不了明朝,战死沙场才是最光荣的结局

但是医者吴又可的命运中则有着自己的道理

朝代更替是福是祸谁也说不清,每个人都是时代大潮中的一粒微尘,各有执着的宿命

学医多年,为的是什么?这是吴又可真正得到的 科学之道

朝代更替是福是祸谁也说不清,每个人都是时代大潮中的一粒微尘,各有执着的宿命

学医多年,为的是什么?这是吴又可真正得到的 科学之道

而且鉴于成本所限制,许多方面自然也比不上豪华的大片,但正是这么一部看上去波澜不惊、叙事平缓、甚至有些电视电影感的影片

却拍出了那些大片所不可比拟的 厚重感 、拍出了真正 史诗的味道

这种厚重感并不是请多少明星、砸多少投资可以拍的出来的,这其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对于 历史的尊重和理解 、是 严肃又真诚的电影态度

说到这,就不能不提到这部影片的 导演王竞和编剧谢晓东

其实许多观众对他们都不熟悉,但是他们却被誉为内地电影的 “ 业界良心”

前面的两部小成本电影《我是植物人》《万箭穿心》都是难得的小成本口碑佳作

就是这部《大明劫》1800万的投资也不能算多,但是452万的票房,实在是让我 觉得不服

也可能是因为这部影片票房惨败的原因,导演王竞至 今都没有新作问世 。不免让人长长的叹息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

现如今国内大多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都被 严重的娱乐化了 ,其本身深刻的内涵和历史的厚重感却早就被抛到了一边,让我甚至数不出几部真正能留存的经典

也许商业娱乐化的大潮在所难免,我只是希望真正的好导演、好作品不要就这样被历史掩埋

《我心飞扬》上映4天票房不足500万,日票房低至5万,什么原因导致的?

徐峥新片《我心飞扬》上映后不仅没有取得亮眼的票房成绩,上映4天的票房更是不足500万。 不夸张地说,这应该是徐峥第一次在院线折戟,也是第一次被影迷“抛弃”。

《我心飞扬》是徐峥监制的一部以冬奥会为主题的励志电影,也是曾打算在春节档上映的题材大片,但没想到躲开了《长津湖之水门桥》却依旧不受待见,哪怕有徐峥监制作为噱头,但上映4天的票房却不足500万,日票房更是低至5万,上座率也只有0.1%。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徐峥的新电影折戟,票房更是惨不忍睹?

男主和女主都撑不起票房

演员阵容方面男主请来的是影帝夏雨,拿过得奖很多,知名度也很高,演技方面也着实不错,但唯一不足的就是票房号召力不够,毕竟很多时候不是演员的演技不行,而是他们的号召力不足以撑起一部电影的票房数据。

女主则更显儿戏,虽然孟美岐这几年的发展不错,知名度也尚可,但毕竟是选秀出身,跳舞唱歌可能还行,但演戏就没那么合适了,更别说还是在大荧幕上。

孟美岐担任女一号显然不能服众,就演技而言已经无法让人满意,况且《我心飞扬》还是一部为国争光的大女主电影,孟美岐显然和这个角色相差甚远。 选用孟美岐做女主是因为她的拼搏精神和长相与人物原型相似,但现在看来都成了笑话,哪怕有徐峥监制兜底。

剧本质量其实不差,虽然很多元素中规中矩,感情戏也略显尴尬,但夺冠路上的曲折艰险和赛场的拼搏精神依旧让人感到振奋,夏雨的演技更是定海神针,也是片子绝对的加分项。 但无奈的是电影的票房和排片非常拉胯,徐峥的号召力也好像彻底没了优势。

仔细分析,其实也就3点不足

第一点是孟美岐担任女主减分;第二点是电影上映时间太迟,毕竟错过了冬奥会期间的最佳流量,再上映真就没那么合适了;第三点则是徐峥的不参与。

徐峥电影出色的地方在于徐峥能很好地把控角色和剧本方向,他当导演和主演的电影都有保障,但是一旦他和电影脱节严重,那么电影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况且没有徐峥主演的电影本身就处于劣势,这可不是一个挂名监制就能补救的事。

2016十大亏损电影出炉,什么是压垮国产电影的最后一根稻草

016年虽然已经过去,但影视行业的多项年度盘点才刚刚开始,比如,近日新鲜出炉的2016年度电影票房。 从各项数字来看,2016年电影市场遇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仅去年初许下的600亿票房目标远未达成,甚至连年度票房增长率都未能突破5%。 日前,有媒体根据去年电影行业的多项数字,总结出了年度亏损最多的几部电影。 从这份表格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去年电影市场的亏损数字从数千万到数亿元不等,而其中亦不乏大制作、大导演、重磅明星加盟的影片。 何以这些曾经的“票房灵药”惨变“票房毒药”?而除了票房之外,发行、营销渠道是否也应背负亏损的锅?去年票房亏损的原因究竟在哪里?高成本动画?观众不买账从这些电影中,首当其冲的一类就是以《摇滚藏獒》《小门神》和《精灵王座》为代表的高成本动画电影。 这类电影都打着画面精良的旗号,将大把制作费用投入了前期的制作公司。 无论是由美国好莱坞团队斥资6000万美金打造的《摇滚藏獒》,还是由7000万人民币支撑了三年漫长制作期的《小门神》,在这些漂亮的投资数字背后都是后期上映时巨大的回本压力。 然而,国内观众却似乎并不愿意为这类电影买账。 几部高成本动画电影在上映后,无一不是票房低迷,最终惨淡收场。 如此低回报率的影片,也就注定了前期高昂的制作费用付诸东流。 重金并没有砸出水花,亏损也是在所难免。 合拍科幻动作片:披着“洋”皮的国产片而另一类在中国电影市场遇冷的就是中外合拍的科幻动作片了,前文榜单中出现的《勇士之门》和《蒸发太平洋》都属于这一类型。 这类电影在投资、演员、上映地区等方面通常是由中外联合,电影类型无一不是故事格局大、后期特效要求高。 然而这类中西合璧的产物却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显得水土不服,东方元素与西方科幻的结合差强人意、缺乏诚意,观众自然不买账。 《勇士之门》预算4800万美元(折合约3.3亿人民币),然而国内上映后票房仅有2283万,净亏损预估超过3.2亿。 《蒸发太平洋》票房收益3500万,但和900万美元(折合6000万人民币)的投资相比,也损失了至少3700万。 对赌or保底?投资与票房的较量近年来的国产电影市场,出现了“对赌”和“保底”两项新发行策略。 “对赌”往往是资本市场的概念,在电影行业里又被称为“保底发行”。 所谓“保底发行”,即制片方与发行方在影片上映前签订的一个对赌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确认一个数额,无论影片票房最终是多少,制片方都能提前锁定一笔高额收益,而发行方则在实际票房超出这个数额的部分,优先获得额外收入。 不过,保底发行虽然赢面大,但也是具有极高风险的,一旦失败,也需要承担巨额亏损。 《梦想合伙人》就是因保底亏损的一部典型代表。 该片由一众明星出演,然而上映后却因口碑不佳,最终仅获得票房8100万(投资方分账约3000万)。 这样一来,为这部电影花了3亿保底的福建恒业影业就损失了一大笔钱。 据悉该片电影投资9000万,预估净亏损6000万。 同样因保底而惨遭亏本的还有《叶问3》。 该片制作成本和发行等费用共计约3亿,保底票房为10亿,然而最终却仅收获了8亿票房,因此保底失败的快鹿投资集团将承担巨额亏损。 此外,《叶问3》上映期间还爆出了虚假排场(锁定座位、幽灵场等)的黑幕,涉及虚假票房3200万。 因此《叶问3》到底亏损了多少钱,除了投资方心中有数外,外人恐怕无法算清这笔糊涂账。 古装武侠IP:市场尽失,春天不再曾经风靡一时的古装武侠电影,近年来逐渐失去了其在电影市场的地位,《三少爷的剑》票房滑铁卢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部由博纳和尔冬升打造,原著为古龙的大IP电影,上映之后却因口碑不佳,最终票房收益不足1亿,净亏损达6300万。 而另一部同样命运的是《封神传奇》。 这部由中国星主控,博纳、阿里巴巴、爱奇艺等联合投资的影片,虽然众星云集,但无奈观众对这类噱头大却不会讲故事的电影早已失去兴趣,上映后口碑欠佳也是可想而知了。 最终电影票房仅以2.84亿草草收场,投资方能获得分成约1.1亿。 如果成本按4亿算,净亏损达2.9亿。 意外亏损:李安效应失灵、主旋律没市场李安的年度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意外反响不佳,最终以3093万美元的票房成绩收场。 虽然李安这面金字招牌在国内的影响力非同凡响,上映后在豆瓣和时光网的评分分别达到了8.6和8.0,但该片在美国本土的口碑欠佳,IMDb评分只有7.2分,烂番茄新鲜度45%。 因此在最终的总票房上,美国市场仅收益174万美元,占总票房的5.6%。 海外已经在中国两岸三地、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墨西哥、丹麦、挪威等地上映,票房2919万美元,其中中国内地1.63亿元。 另一部反响不佳的影片是去年代表中国参加奥斯卡外语片竞选的历史大片《大唐玄奘》。 这部影片在题材上贯彻了中央“一带一路”的主旋律,主演黄晓明也凭这部片连续获了意大利中国电影节和长春电影节两个影帝。 然而观众却对这类题材兴趣不大,豆瓣评分仅有5.2,票房也只有3300万,这让投资过亿的中影集团亏损预计达到8800万。 贺岁档:口碑票房双扑街眼看2016票房目标无法达成,不少人将目标盯紧了年底的贺岁档,期望能最终发力,让惨淡了一年的票房迎来最后一次爆发。 然而即便是祭出了国师张艺谋的大旗,《长城》依然没能让去年的电影大盘起死回生。 不仅如此,贺岁档上映的四部大片还尴尬“领衔”了年度票房亏损榜。 贺岁档集体亏损的首要原因,就是票房低迷造成的低回报率。 以《长城》为例,预算为1.5亿美元(约10亿人民币),如果仅算国内票房,要达到近26亿才能回本。 然而目前上映三周,票房才刚刚突破10亿,远未达到预期。 《铁道飞虎》也面临同样的窘境。 这部主打精美特效制作的动作喜剧,前期投资成本高达2.5亿,加上后期营销、发行等费用,总投资约3亿。 虽然微影时代总裁林宁曾信誓旦旦给《铁道飞虎》保底8亿票房,不过目前已上映2周,而且经过了圣诞和元旦两个假期后票房尚不足6亿,日后若要完成这8亿目标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亏损的另一方面原因则是来自电影口碑的集体扑街,无法激发观众贡献票房的意愿。 无论是万众期待的《长城》,还是明星云集的《摆渡人》,又或者是成龙领衔一众鲜肉的《铁道飞虎》,上映后豆瓣评分均在5分以下。 而唯一一部有口碑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却又因为其题材太过文艺、宣传缺少热度、排片率低等原因,大有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之嫌。 因此,《罗曼蒂克消亡史》总投资在1.5亿,最终票房落在1.19亿,亏损高达1亿。 综上而言,去年电影市场的大范围亏损与影片类型、天价投资额、保底分账形式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影视行业表面看似风光无限,不断有资本涌入,然而从这些亏损数字背后却也看到了市场的残酷。 若单从票房的角度看,观众逐渐回归理性、明星效应不断减弱、恶意炒作难以吸引眼球,因此,相较于五花八门的炒作和营销途径,拍一部真正好看的电影或许才是提升票房的正途。

国足表现为何提升 博主 伊万摸清国脚情况 技战术讲解更细致
小巷人家 40集大结局 我想说庄筱婷是最大败笔 满是痛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