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家长意识到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很多家长也想尽办法改善与孩子的关系。到底怎样的亲子关系才是健康的?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001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4.6%的受访青年觉得近年来人们更加重视亲子关系了,63.3%的受访青年觉得 “不尊重孩子意见,独断专行” 是父母引起孩子反感的重要原因。从调查数据来看,改善亲子关系的首要任务是家长要尊重孩子。到底该如何尊重孩子呢?本期细说心语,我们来聊聊尊重孩子之道。
尊重需求的满足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家长尊重孩子,强调的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将其当成一个平等、独立、自主的‘人’来看待:他是他自己,不是家长的附属品。”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心理教师、汕头市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吴坤婵表示, 尊重孩子也意味着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孩子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婴儿期有婴儿期的需要,学前儿童有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青春期有青春期的发展特征,家长要理解之,共情之。尊重孩子也意味着理解孩子与他人的差异,认识到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个性特点,从而采用不同的教养方法,是蜗牛就牵着他散步,是羚羊就让他尽情奔跑。“总之,尊重孩子是父母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孩子平等对待,把孩子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尊重不仅是一种对他人的态度,更是一种内在的价值观。”
为何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尊重如此重要呢?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模型中,“尊重需求”是人类基本需求之一,位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之后。“尊重需求包括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个人希望在各种情境中感到自信、独立和有能力,即自尊;外部尊重则是指个人希望获得地位、威信和他人的尊重、信赖及高度评价。”吴坤婵强调,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尊重需求的满足有助于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当孩子感到被尊重时,他们会发展出更强的自尊感,会意识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是重要的,觉得自己每一件事情都受到重视,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这种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增强孩子心理韧性的重要元素,也是他们面对未来挑战、可能遇到的挫折时的重要心理支撑,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
吴坤婵进一步指出,尊重需求的满足还能激发孩子对社会的热情,学会尊重他人。通过在家庭和社会中受到尊重,孩子们会逐渐形成尊重他人的习惯,并且这种习惯会延续到他们的社交生活中。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时,他们更少表现出攻击性或消极的行为。“总之,孩子尊重需求的满足,有利于建立自尊、自信,提高社交能力的关键因素,促进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性。 父母和教育者应始终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吴坤婵说。
从小未被尊重的孩子在困难面前容易退缩
“长期在家庭以及社会环境中未得到尊重的孩子,可能会产生心理上的偏差。”吴坤婵指出,那些从小未被尊重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以下问题:
一是缺乏自尊和自信。 这些孩子往往自尊心较低,对自己缺乏信心,容易在困难面前退缩。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进而形成自卑心理和自信心缺失。这种缺乏自信的状态可能会持续到成年。
二是叛逆和反抗。 未得到尊重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情绪,特别是在青春期时,可能会全面反抗父母的行为。这种反抗可能是他们试图重新找回自我价值和自信的一种方式。
三是抑郁和焦虑。 长期的不被尊重感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他们会感到空虚、虚弱,孤独,甚至对生活失去兴趣。此外,这种心理状态也可能使他们在社交中遇到困难,难以与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感到孤独和被排斥。
四是自我中心和缺乏同情心。 由于从小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这些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变得自我中心,不懂得体谅他人。他们可能只关注自己的需求,而忽视他人的感受。
五是情绪管理困难。 未得到尊重的孩子可能难以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在社会交往中显得不够自信和放松。他们可能在情绪激动时不会主动寻求安慰或安全感,表现出依恋障碍的症状。
六是可能形成依赖性人格或控制性人格。 由于从小缺乏独立思考和作选择的机会,孩子长大后可能容易发展成依赖性人格。他们可能在生活中或工作中成为“老好人”,不敢拒绝他人,害怕让他人失望。由于从小没有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容易在亲密关系中过度索取尊重和自由,形成控制性人格。
别用家长有限的认知限制孩子无限的未来
既然尊重孩子如此重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呢?汕头经济特区林百欣中学专职心理教师谢敏给家长分享了几点建议:
“语言在尊重孩子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有些话能不讲就不讲,有些话要尽量少讲,有些话却要好好讲。”谢敏提醒道,家长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最重要的话术就是:不用反问句,少用或不用陈述句,多用开放式的疑问句。
谢敏进一步解释道,反问句就是不需要寻找问题本身答案的,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只是相较于陈述句情感更强烈,很多时候带着指责、评判的味道,容易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嫌弃,自己很差劲。陈述句更适合上级对下级的语言方式,代表的是一种权威和不容置疑,当观点有分歧时,会扼杀了孩子内心想表达的欲望。“在与孩子沟通中,尽量使用开放式的疑问句,例如:你是怎么做到的?这既表达了对孩子的肯定,也帮助孩子对成功经验进行归因,也给了孩子表达的机会,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心思,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这个过程在培养孩子思维的整合能力,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尊重≠放纵真正的爱是有边界的
谢敏特别提醒,尊重孩子不等于纵容孩子。尊重与放纵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没有边界,放纵是没有边界的,尊重是有边界的。“父母与孩子协商之后的规则,当孩子违反之后,孩子是否坚持约定,没有边界的父母可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妥协给孩子机会,甚至放弃约定;而有边界的父母会按照约定,该批评批评,该惩罚惩罚。教育应该是有底线的,如果孩子违背道德或者触犯法律时,尊重孩子的父母也会尊重他人和社会,不会纵容孩子的过错,会及时纠正孩子的行为;而放纵孩子的父母,孩子会不断去挑战父母的底线,对道德与法律也会缺乏敬畏之心,容易去触碰到红线。”谢敏说,纵容不是尊重,更不是爱,反而会害了孩子,真正的爱是有边界的。
同样, 尊重也是相互的,家长要尊重孩子,孩子同样也要尊重家长。 谢敏表示,要从小培养孩子尊重家长的意识,比如关心父母,感恩父母,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珍惜金钱,不攀比、不乱钱;爱惜自己的身体,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照顾好自己,不让家长担心;与家长意见有分歧时,尝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主动进行沟通。
心事问诊
您有任何心理困惑都可以发往邮箱:15820292586@126.com留言,我们将邀请专业的心理老师来为您答疑解惑。
本期答疑老师:
东莞市万江中学专职心理教师侯瑞灵
广州市真光中学专职心理老师蒋蔼瑜
问题是挑战
也是我们成长的机会
学生提问:我是一名初一男生,一直以来我都很期待住校的生活,上初中后,我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住校了。可是住校的生活远没有我想象中的美好,每天都要整理宿舍内务,我好几次没时间叠被子,被宿管阿姨记过了,还直接给了我停宿的惩罚。叠被子真的这么重要吗?我不适应住校生活就证明我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吗?我现在真的很纠结,到底要不要继续住校呢?
侯瑞灵:确实,自己那么期待住校生活,结果住校后因为叠被子等宿舍内务被扣分还被停宿,这真的太让人难受了。老师能感觉到你的落差、不适应及不理解,以及因为刚上初中就面临停宿惩罚给自己带来的困扰。
确实,住宿生活跟我们在家里的生活有很多不同。在家里,被子偶尔不叠问题不大,顶多被父母说一句,而且有时他们也会帮我们弄好。但在学校住宿,对于宿舍内务、日常作息等会有一些规定和要求。你有想过为什么要有这些规定和要求?我想你可能也思考过,住宿是集体生活,为了方便管理确实会有一些规章制度。而且,叠被子等整理内务的事情,虽然看起来是一件小事,可是它关系到我们个人习惯的培养,也是对集体生活的尊重和责任感的体现。通过这些日常小事,可以帮我们学会自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
不适应住校生活,当然不能说明我们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而且,你能在未上初一前就期待住校生活,说明你在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方面是很不错的,只是因为刚入初一,第一次住校,对于住宿生活还在慢慢了解和适应的过程中而已,这是非常正常的,其实用不了多久,绝大部分同学都会顺利适应。当我们适应之后,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也会迈向一个新高度。
那到底要不要住校,我们又该怎么办呢?老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给你多一个视角,帮助你更好地作出决定。
1.理解住宿生活适应是个过程。可以给自己一些时间,比如一个月或两三周来了解、熟悉住宿生活的各项要求,也可以根据这些要求调整下自己的时间安排。比如,你说到好几次因为没时间叠被子而导致扣分,那么可以通过提前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早上起床时间再提早几分钟、起床后第一时间整理床铺等来改善这一情况。
2.主动寻求同学的帮助。看看那些适应得比较好、没有被扣分的同学,他们是否有好的建议或者愿意在你忙不过来时及时给予你一些帮助。
3.积极与宿管沟通。如果对于宿舍生活有困难或者建议,可主动跟宿管老师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努力改善的态度,获得对方的理解与支持。
4.保持积极的心态。你遇到问题能及时通过平台求助,这说明你是一个遇到问题能积极面对和解决的孩子。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问题是挑战,也是我们成长的机会。相信住宿的这个困扰在你理清思路之后,也会带给你很多成长。
家庭的接纳和支持 能给予孩子“情绪”平稳的着陆点
家长提问:我儿子现读高二,他总是为了完成不了作业而情绪不好。我问他,是大部分完成不了还是小部分?还是只有你一个人完成不了?了解了情况后才知道,原来是他自己认为重要的就做,不重要的就不做,总认为老师是不对的,就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做。久而久之,老师就点名批评他,但他的内心又经不起老师责骂,觉得自尊心受伤。我们经常开导他,鼓励他,但是总有一个月来两次这样的闹情绪,我们家长也好郁闷。我们到底该怎样帮助孩子呢?
蒋蔼瑜:首先,孩子因为完成不了作业而感到心情不好,证明孩子内心是想做好这件事的,只是因为某些原因导致“行动卡壳”从而影响了心情。家长在洞察原因之前,可以先肯定孩子的学习初衷再和孩子一起寻找对策。
其次,家长了解到孩子对作业是有自己的预判的,只是这种预判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时,家长仍可对孩子进行肯定:“你对作业有自己的预判,证明你具备独立性思维以及希望做好相关的学习安排,这是值得肯定的。”
接着,家长可以进一步引导孩子进行“元认知”反思:“关于学习,你是否能明确学习目的(非功利化)从而辨别学习任务的难度?是否能正确对待目前遇到的学习障碍和困扰?是否能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做出调整?是否能客观评估自己是否达到学习标准和要求?”等等。这一做法,主要是引导孩子的预判回到学习的根本上,而非最开始的“是否重要”的问题上。
最后,关于因为老师点名批评而闹情绪的问题,学生没有按要求完成作业,老师点名批评是一种教育提醒。家长在理解和支持老师做法的同时,及时开导和鼓励孩子的做法是很正确的。家庭的接纳和支持,能给予孩子“情绪”平稳的着陆点。只要家长一分为二看问题,既看到孩子好的方面,也引导孩子反思自身认知层面的片面性,孩子通过认知重构(改变“非黑即白”的片面思维),便能够较好地改善学习行为。
家教小课堂
点燃求知之火,照亮成长之路
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心理老师 林伟鹏
碎碎念
求知欲是人类探索未知、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内在驱动力,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通过创设相关环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幼儿和小学阶段的孩子,喜爱通过实践体验获得知识,父母可以给孩子创设有趣的学习体验方式,例如到博物馆参观文物、一起种花养鱼、共同制作科学模型等,通过体验帮助孩子保持较高的探索兴趣,在实践中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中学阶段的孩子,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探索世界的方法,父母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参加课外实践、观摩高水平比赛、欣赏英文电影等方式,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欲望,保持源源不断的求知欲。
练一练
保持新奇促求知
1.每天解决一个新问题。让孩子每天在生活、学习中发现和提出一个问题,与父母一同解决,父母可以引导孩子逐渐发现背后的答案,提高其独立性。
2.每周发现一件新事物。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悉心观察,发现并了解身边的新事物,比如了解楼下一种昆虫的分布、楼顶鸽子的习性等。
3.每月体验一个新活动。与孩子一起在不同的活动中探索,可以是文明古都的博物馆展览、可以是热带植物的植物园观察、还可以是公园的爬山活动,在不同的活动体验中拓宽孩子的视野,提高求知的主动性。
4.每年到达一个新地方。带领孩子到不同的地方进行体验,可以是旅游的新景点、也可以是老家的田地,甚至是楼下不曾走过的小巷子,让孩子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知道、不了解的地方,通过好奇心产生求知欲。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许多“为什么”,父母需要保持耐心,悉心解答,避免伤害孩子尚待开发的求知欲,同时减少孩子使用手机快速搜索答案、缺少独立探索的情况。
:广东君
教师心语
导语:教师心语是教师执教多年总结的,每一个优秀的教师心中都一一个善良的小人儿。 我为答案及收集了教师心语锦集,欢迎大家阅读。 李旭东走上讲台,更要走下讲台!三尺讲台是神圣的。 走上讲台,意味着担当起为人师的重任,肩负着神圣的使命。 但讲台不能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壁障,所以,教师更要走下讲台,融入到学生中去,让教育教学的互动在平等融洽的合作中完成。 走下讲台,从教育的终身性而言,就更应让学生能在生活中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人。 16年教龄,中学一级教师。 多次获县委、县政府嘉奖,县优秀班主任,县教科研先进个人,县“学陶”先进个人,县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形神飞动 气韵流转》、《海阔鱼跃,择善而作》等20多篇论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中学生语数外》上发表。 邓荷蓉在三尺讲台上快乐地耕耘。 快乐来自外在的氛围,追求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开放活泼的课堂氛围。 师生在轻松快乐中共同成长,拥有自信开朗的积极心态和开拓创新的思维的乐趣。 快乐来自内心的体验。 一个个健全高尚的灵魂的铸造就是我们的成功,这样的成就感无法用物质衡量。 “桃李满天”的快乐是无可比拟的。 2年教龄,中学二级教师袁瑞华用知识开启科学之门,为事业献出挚爱之心。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准确地传授知识,及时解除学习过程中的存在问题,为学生将来开启科学之门奠定好坚定的基础。 教师从开始工作之日时起,就要为教育事业献出挚爱之心。 不仅要热爱教育事业,还要热爱自己的学生。 只要我们能做好的,就一定要努力把它做好!30年教龄,中学高级教师。 县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南通市先进工;多次获县委、县政府嘉奖;多篇文章发表于《语文周报》、《中学生学习报》。 周红如教育学生要有爱心。 “教育需要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 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有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爱。 16年教龄,中学一级教师。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要点和改进》等三篇论文在《南通教育》上发表。 葛志兵同样的技术在不同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下,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 教育信息化首先引发的应是教育观念的改变。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的讲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当前来说,这种方法仍然是简单、经济而有效的方法),教学媒体则成为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与手段。 新的媒体的介入使“书灌”变成了“电灌”,究其原因是教育思想和理念没变。 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对全体老师和学生的思想大解放,视野大开阔,是对目前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的大变革… …很遗憾,目前人们对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理解处于纯技术上的认识,尽管渗透了一些新的思想观念。 3年教龄,中学二级教师。 如东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如东县优秀团干部,如东县青年岗位能手。 主持省级教育技术课题《PBL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 《三峡建坝对长江河口咸潮入侵的影响》获南通市教学设计一等奖,江苏省二等奖。 《上海之旅》在南通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课评比活动中获二等奖,其教学设计被刊登在《沿海教育》上。 葛爱飞在新的学校,新的环境里,我希望有新的成绩,新的收获。 对每一双渴望的眼睛,同学们课堂、课后的每一个问题,使我想到,作为一名教师,就得自加压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使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时俱进,与日俱增,才能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给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予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而不是代替他们寻找答案,相信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善于发现。 什么叫“差生”,优点尚末被发现的学生叫做“差生”,我们要善于“发现”,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让中国的将来多出现几位“爱因斯坦”。 3年教龄,中学二级教师。 江苏省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蔡蓓蓓做育人之路的开拓者。 现代教育的主流是强调学生突现个性,创造性地学习,那么我们老师在教学方式上也要有所创新,有所开拓,让我们用独特的方式去关注这些学生,完善他们的精神品格,夯实他们的文化底蕴,使他们能够开出学会思想的花朵。 2年教龄,中学二级教师。 曹建军学会享受,从课堂中获得生命乐趣。 教师教学的主场所在课堂,享受课堂教学,陶醉于课堂生活,是教师身心健康的必需,更是教师身心发展的支点,学会享受课堂也就成了教师发展自我的能力要求。 也只有学会享受,才能真正融入课堂,融入学生,与学生产生共鸣,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课堂目标。 15年教龄,中学一级教师。 30多篇论文分别发表于《普教研究》、《教育科学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小学电教》、《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等刊物,有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引用或目录索引,被《教育文摘周报》和《国内外教育文摘》。 另有论文获国家、省、市奖励。 於国礼以心交心,才能赢得学生的一颗心。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新课程改革标准出台,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放下过去陈旧的师道尊严的架式,真正地从内心中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无论在学生的学习中,还是在其生活中,都要以一颗诚心去对待,在内心中去做学生的朋友,这样,学生才能在内心中将你做为真诚的朋友,在学习生活中才能更主动,更积极。 13年教龄,中学一级教师论文《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英语课外活动》在《英语新世纪》发表。 曹红建学习为主,做人第一。 虽然这句话算不上名言警句,但却说出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培养人,使人使为“人”。 学校强调的教学理念之一就是“以人为本”。 就是说学生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形成一个人成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并且两者要和谐发展。 所以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并且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但却要把做“人”放在首位、毕竟培养人才是我们社会的终极关怀。 4年教龄,中学二级教师邓 健教师只有教好学生的责任,没有嫌弃学生的权力。 教好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们教师的天职。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个学生的成长关系到一个家庭,一个班学生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 教师的工作是艰苦的,也是光荣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嫌弃那些品行、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而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学生的今后的人生道路,坚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材。 19年教龄,中学一级教师。 两次获县委、县政府嘉奖;获南通市中考命题比赛一等奖参与编著《突破课堂》(初二几何);参加市级课题“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系统性渗透”研究。 许明泉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便失败了。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应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互助的,融洽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应是共同研究,相互对话的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探讨,各抒已见,教师仅是课堂的策划者和主持者,学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知识,享受教育。 真正起到润扬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我们全体教育者都应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8年教龄,中学二级教师获县青年教师优课评比二等奖陈 辉几朵鲜花无法装扮美丽的春天,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意盎然。 初中阶段还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因而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绝不能只关注那“几朵色泽鲜艳,光彩夺目的鲜花。 ”只要我们教师耐心寻觅,深入挖掘,在每个学生身上都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如能充分调动,他们定能茁壮成长,百花齐放。 其实美丽的春天正是由那些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色彩缤纷的鲜花和绿叶装扮起来的。 3年教龄,奚训红用心聆听,用手呵护,给儿童雨露,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2年教龄,中学二级教师。 县优秀德育工,2002年指导学生作文获全国一等奖,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缪德和因循守旧的师傅只能带出墨守成规的徒弟。 32年教龄,中学高级教师徐新建如果说学校是一首乐章,那么教师就是它的五线谱,学生则是奏出的音符。 8年教龄,中学二级教师季红芳教师最大的成功在于能让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学习。 社会发展需要人才。 只有敢于创新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人才。 被动的,痛苦的学习只会使创新思维夭折于襁褓之中。 5年教龄,中学二级教师王 勇庄稼是别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学生每个都好。 父母的爱是人世间最广博的爱,师生的爱是人世间最纯洁最深厚的爱,教师要将每一个学生视为己出,包容他们的缺点,看重他们的发展,引导他们按个性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成才。 11年教龄,中学一级教师。 如东县骨干教师,县优秀教育工;获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评比江苏省二等奖、南通市一等奖,南通市初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二等奖;三篇论文在“金帆杯”、陶研会论文评比中获等级奖。 张 群爱心浇灌实验之花,智慧收获丰硕之果。 对于教育,爱心是首要的,实验中学的学生,更需要我们教师的爱心呵护!对于教学,智慧是首位的,在智与知爆炸与创新的年代,勤奋是必要的,但智者为师,慧及众生则更为重要!15年教龄,小学高级教师。 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评比中获奖。 王爱莲教师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教育是师生双方心灵的碰撞,教师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高尚人格的塑造者,教学生做学问,更要求学生学做人。 我将不断努力,勤奋工作,为人师表,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17年教龄,中学一级教师叶敬国学生的卓越不只有一种表现形式。 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充分的发展。 基于“人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们的学生观应当是允许学生在各方面有卓越表现,并欣赏这种卓越,而不只是欣赏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11年教龄,中学一级教师。 县嘉奖、记三等奖励。 县语文骨干教师,县优秀指导老师,县师德标兵,县优秀共产党员;获县语文优秀课评比二等奖。 有多篇论文获省、市级奖励。 有论文发表于《沿海教育》。 张玉蓉每个孩子都有他成长的权利。 每个孩子都有他成长的权利。 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拔苗助长。 就让他慢慢地长大,慢慢地成熟吧!让他们多体会体会这个年龄阶段的`生活。 5年教龄,中学二级教师。 周 平让班组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作为一个教师、一个班主任,我一直追求这样一种境界:在我们的班上,每一个学生都能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和欢乐;大家共同成长;对自己的班级都充满了一种感激之情,一种眷恋之情,让班级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家园。 在班级里,人人都享受着一份爱,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不带任何功利的色彩。 在班级里,我努力营造出一个宽松民主,开放多元的教育环境,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和权利,每个学生都有一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发展时空。 在班级里,每个学生心中的理想之火都被点燃,都能享受那人生中最大的快乐——追求的快乐。 我坚信,凭着我对教育、对孩子那份执着的爱,凭着我对教育的那份热情和不懈追求,凭着实验中学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氛围,我班一定能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 11年教龄,中学一级教师 县“优秀班主任”, 连续三年受县镇府嘉奖或记三等功,所带班级被评为“如东县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获如东县初中英语优秀课观摩评比获二等奖;指导学生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获奖;《课堂教学中英语听力的培养》等文章在《南通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 季新华要做学生的老师,更要做学生的朋友。 学生到学校接受教育,学习做人之理、科学知识,养成各种品质,这些都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所以老师之所以成为老师,就应有渊博的学识,良好的素养,同时教师与学生同为主体,就都有其独特的诠释生命的方式。 所以教师应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与之交流、沟通,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才可以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 21年教龄,中学一级教师吴 萍工作上踏踏实实,遵循以人为本,理念上敢于创新。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我认为在工作上不能好高鹬远,必须把学生变成能动的主体,尊重理解相信他们,在师生心田里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 以情感为基础的师生关系势必成为影响教育效果的主导因素。 教育者还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性的教师,教师因此应具备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完全的认识结构,还须具有特殊的能力素质,在当今也就是要具备筛选,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熟练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指导实践的能力,自身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能力。 11年教龄,中学二级教师。 吴功秀教师是园丁,那么我们在付出辛勤的劳动的同时,还要奉献出自己的真诚和爱心!教师像园丁一样辛勤地培养和浇灌着祖国的花朵——学生,对待学生,我们要平等,宽容,像对待子女那样。 对待一些特别的学生,我们要以心换心,真诚地对待他们,用爱心去感染他们。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相信用自己的爱心定会换来学生爱戴。 13年教龄,中学一级教师。 获南通市初中物理优秀课评比一等奖,江苏省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在南通市物理学术年会论文交流中多次获奖。 蔡 静只要付出真爱,就能得到学生的挚爱。 人类的爱是各种各样的,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高尚的爱,它是无私的;对学生只有付出,却不想得到;它是严厉的,没有严格的要求,又怎能育成参天大树;它有时像疾风,有时又像细雨,有时更像春飘微风,当你为学生付出了一份真爱,得到的回报必是学生的挚爱。 20年教龄,中学高级教师。 获省优秀课二等奖,市优课评比一等奖。 获市论文交流一、二等奖。 李艳春自信是成功之源,自卑是堕落之始。 有一个故事,两位旅者准备越过一座大山,他们一样强壮,装备相当,但一位成功,一位失败。 询问原因,成功者说:每越过一座山峰,在峰顶上告诉自己,我能登上这座山峰,必然也能登上下一座。 失败者言:爬上第一座山峰,觉得疲累已极,仰视另一座,再无信心去攀登,只得狼狈下山。 同样爬上第一座山峰,一个因自信而最终越山成功,一个因自卑而半途而废。 爬山如此,做人也是如此,学生学习更是如此。 7年教龄,中学二级教师。 《浅论现代教学方法的特点》获市历史教育年会二等奖。 秦 燕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比父爱更严厉,比母爱更慈祥,比友爱更纯洁。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任务,而且担负着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使命。 因此,教师在教学教育工作中,注意关心,爱护每个学生,给每个学生父爱、母爱和友爱。 新形势下,教师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所有的学生外,更能设身处地的像母亲一样呵护自己的学生,想为学生所想,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形成“互尊互爱”的创新教育氛围,只有这样,学生的人格,个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教与学才会有更多的平等对话和相互沟通,才会有更多的大胆争论和见解,才有助于创意的产生,为创新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2年教龄,中学二级教师。 获南通市初中思想政治课优质课评比二等奖。 吴一平愿我们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内心世界。
五一假期学生在家表现家长心语怎么写
教育孩子有妙方三(6)班张必莹家长 首先,我很是感谢“家长学校”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平台,让我们家长学到了更多教育孩子的方法,也明白了不能让孩子从小输在起跑线上的道理。 我们做家长的要起到帮助孩子少走弯路、使孩子能更有效地学习的作用。 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一、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多鼓励,多给孩子肯定,永远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 儿子以前是非常不听话的,让我也是无可奈何,失去耐心,只要他一犯错我就忍不住骂他笨。 在家写作业时,只要我一不注意,他就偷看电视,往往一点作业要拖上几个小时,而且字很潦草。 为了能让他写好作业,我把他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可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为此我很头痛。 可自从我参加了学校开办的“家长学校”后,接触到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理念,让我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当他做作业时,我会事先对他说;“孩子,你能写好的,只是你还不专心而已,只要你认真地写,妈妈相信你能行的。 ”即使他仍然写得不如人意,我也控制住心中的怒火,心平气和地指导他如何做,如何写。 就是这样一直的坚持,他的作业速度和质量终于有了起色。 这让我深深感受到对于孩子的错误,家长不能开口即骂,这样只会让他更快地就失去了上进心。 我想孩子做错事后更愿意听到的是家长鼓励的话,更愿意接受家长的耐心辅导与帮助。 二、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理解孩子。 记得有一次,正好是开学第一天,老师就找到了我说儿子在学校很不听话。 当时我一听心里很不是滋味,感觉很难为情的,而且当时有很多家长都在,真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 过后,我想到自己平时就是不顾场合,只要孩子不对我就骂呀,打呀,认识到我平时做得也太不对了,自己只会顾及到自己的感受,而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 其实孩子跟我们大人是一样的也是很要面子的,从那以后我不再对他非骂即打的了,特别当着别人的面。 相反,我还尽量给他争面子,有人的时候就夸他,回家再悄悄地提醒他学习要认真,多开导他。 现在孩子的表现好多了,学习也认真了许多!三、把孩子想象成你的客人我的性格不太好,只要孩子哪里不对我就会发火。 我总是想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呀,别人家的小孩就是很听话呀,你怎么就不能向别人家的小孩学习呀。 这样比来比去,越比越生气越比越灰心,比得我对他仅存的一点耐心也没有了。 可自从我学习了家庭教育的理念后,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我们要把孩子想象成客人,家里来客人了,客人再不好也不会去打骂他。 我们应该好好的给他讲道理,和他好好地沟通,知道了他的想法以后就能找到了问题所在,心里有了底,对症下药,心情也不会那么气急败坏了,对他的态度也自然会有所改变了,我相信孩子是明白道理的。 四、孩子自己能完成的事情,一定要孩子自己完成,但要给孩子足够的休息时间。 在家,我会让他自己洗脸、洗脚,自己穿衣服穿鞋子,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从小养成好的自理能力。 孩子的学习、休息时间,我也让他自己调配好,什么时候学习什么玩?让他有认真学习的心态,只有心态好了学习休息才会劳逸结合,相互促进。 父母不要给孩子做主,让孩子自己做计划。 但我们要帮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与孩子一起讨论浪费时间的坏处,使孩子明白做事拖拉是能误终生的坏习惯。 总之,我们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要用心,别催促,别报怨,别定格,坚持少批评多鼓励的原则,给孩子安全感,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愉快的成长。 谈谈怎样教育孩子 五(1)孙筱家长 教育孩子要注重实际,从现实出发,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去教育,而不是渺茫的幻想。 教育孩子要有一定的规律,同样的方式适合这个孩子,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孩子。 但你要让你的孩子时刻感受到在自己的父母的心里是最棒的。 我女儿刚上小学的时候,性格内向,胆子也小,在班级里是默默无闻的,上课时也不经常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一方面和老师进行沟通,争取让老师更多地注意到她,并在课堂上多点名让她回答问题,让她感觉到老师心里是非常重视她的,提升她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我回家再给她加油打气,告诉她错了也不要紧,重要是我们能及时认识到错误并改正错误,有勇气继续接受学习上的各种挑战。 这样不断鼓励、鼓励、再鼓励,增强她的自信心,她的表现欲终于被激发了出来,上课举手发言的次数逐渐增多。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孩子的成绩明显提高了许多。 学习不只是孩子的事,也是家长的事。 我们应该经常带孩子去书店,帮助她选择合适的书,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 可以给孩子和自己订上几本喜欢的书和报刊,陪孩子一起阅读,营造一种家庭阅读的氛围,让她在耳濡目染中体会学习的重要性,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一种乐趣。 孩子渐渐长大了,不仅生理上发生变化,思想上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个年龄,她开始萌生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了她自己的思想,渐渐地和我们疏远了,还产生了代沟,甚至矛盾和冲突。 家长在这时要放低姿态,不仅要带爱心,还要带着耐心、宽容心、童稚心和孩子交流,或者换种气氛和孩子一起做些游戏,如踢毽子、下象棋、跳橡皮筋,先融洽气氛,再告诉她哪些能为,哪些不能为。 孩子自己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则尽量不要插手,交给她自己处理,培养她独立性的同时也让她感觉到家长对她的尊重,而孩子也会越发尊重父母,对自己更加有份责任心。 教育,就是让孩子把握好努力的方向,培养良好的习惯,朝自己的目标去追求!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位家长都应重视。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时刻都在关注孩子的教育。 但家庭教育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因势制宜,不能千篇一律,家庭教育的方法也灵活多样,我个人总结有以下三点:首先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是家庭教育的前提。 一个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家庭成员之间要团结和睦,尊敬老人,孝敬老人,不讲粗话、脏话。 正如广告词说的那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下,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孟母三迁”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模仿能力很强,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其次,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的感性认识是有步骤的,只有先对某件事情感兴趣了,才能去认识它、研究它,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 学校开展的“亲子阅读”活动主是要引导促进父母和孩子共同看书、共同学习。 孩子从小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培养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比如我家逛超市时,首先带孩子去的就是书柜,在那里和孩子一起看看书,购物时边走边聊书上的内容。 久而久之,孩子便对书感兴趣了。 除此之外,我还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孩子听着着迷,反问我:“你怎么知道这么多?”“这还不都我从书中学到的。 ”孩子一听,似有所悟,书中蕴藏着远远超乎他想象的知识,自然对书产生好感。 当孩子还想向我了解更多知识时,我则故作糊涂,称不知道,指导孩子自己去看书、查资料,培养孩子主动看书的习惯。 好奇、好动、好问是孩子的天性,当孩子的想法与家长不一致时,我们不能去强制约束他人想法,而是要尊重他的天性,巧妙地引导,让孩子没有束缚感。 只有给孩子一片蓝天,他才能展翅翱翔。 最后,我们要和孩子平等相处,平等交流。 当孩子做好作业要父母检查时,必须认真对待,不能敷衍了事。 只有家长认真负责,才能培养孩子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也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内化为孩子的处事态度,终身都会受益的。 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虽然有辈分之分,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能随意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做错事时,应尽量心平气和地和他分析为什么会错,错在哪里,让孩子从心底感受到你对他的爱与理解,真正去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不问青红皂白的打骂,不仅没有给你认识错误的时间,还容易让他产生逆反和憎恶心理,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当然,以上几点只是我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几点肤浅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不足之处还望能和各位家长一同探讨、改进,期待我们的家庭教育能更好地为孩子的学习、成长保驾护航。 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4)班 张千家长就在前不久,我在检查儿子的作业时,无意中读到了他语文课本中的第12课——《母亲的谎言》。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感触颇深!特别是当我读到文中的那个儿子哭着告诉妈妈:我知道自己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世界上只有您能欣赏我……您说的话虽然都是假的,但我爱听,因为那是我学习的动力……这句话让我有一种顿悟的感觉。 这是一个孩子的心声,就是因为有了妈妈的那些善意的谎言,帮助儿子树立了自信,所以才让天资并不聪明的儿子最终学有所成。 想起我自己,同样是一个母亲,却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有过许多错误的教育方法,甚至伤及了他的自尊,打击了他的自信心,心中顿生了许多自责。 记得儿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考试后,他回到家跟我说:“妈妈,我今天考了95分,下次我也一定要向班长一样靠第一名,考100分。 ”可当我看到他的试卷上因为粗心把一道减法算成了加法题时,顿时怒火冲天,大声地训斥他:“像你这么粗心,永远考不了第一名!”儿子听了我的这番话,马上低下了头,再没有说一句话,直到现在,儿子不仅没有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并且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提过要考第一名的事,而当我提起时,他也只会沉默不语,我一直都在责怪他,越大越没自信,越大越不上进!可是现在想来,也许就是我的那些粗暴的言语,早就在无形中伤及了他的自信心与上进心。 回想起这些,我决定与儿子谈一次心。 于是那晚我与儿子进行了一次长谈。 我诚恳地跟他说:“读了这篇课文,妈妈很感动,也想了很多,我觉得自己应该向那位母亲学习!过去,妈妈在教育你的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对,现在我向你道歉,今后我也一定要努力学习好的教育方法,争取做你的好朋友,好吗?”没想到儿子听了我的话后,出乎意料的跟我说:“谢谢您,妈妈!过去我也有很多不对的地方,以后我也一定要向课文中的那个儿子学习,努力改正以前的缺点,认真学习。 ”听了儿子的话,我很欣慰,其实儿子已经慢慢长大,他真正需要的是欣赏、理解与鼓励。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欣赏与鼓励就是孩子自信的源泉。 反之,一味的指责与苛求,只会让孩子变得毫无自信、无所适从。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奠基石,有了自信,才可能获得成功,因此,请父母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分数的重要性儿子上小学了,免不了要考试。 三天一小考,一周一大考,今天考数学,明天考语文,后天又是英语测验,考试成了家常便饭,连我们也感到应接不暇。 有了考试就免不了有分数,有了分数就会有高分、低分之分。 而孩子每一次的考分都牵动着我们家长敏感的神经。 考试分数其实只是对孩子某个阶段学习情况的反映。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分数并不可能对他的一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但家长的态度却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绝对的影响,你的态度决定是否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要知道,没有学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 孩子考得不好,家长先别急着骂孩子,先反省一下自已。 平时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的工作做得到位,不怕孩子考不了好的成绩。 何况,分数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分数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考试过后,家长更应该做的是能和孩子一起分析试卷,看看哪里是孩子的薄弱环节需要补习、巩固的,哪里是不该犯的错误,下次要注意的,跟孩子一一分析,给孩子一个“对症”的引导,既不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也让他更明确了今后的学习重点。 在考试之前,家长的主要工作还是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孩子一些必要的学习方法,除了独立思考等好习惯,还应该引导孩子学会预习、认真听课、不懂必问、复习、再复习这样一个好的学习流程。 在这个“应试时代”还应该教孩子一些必要的应试技巧,将我们以前学习中所总结的经验、技巧也教给孩子,孩子掌握了这些方法,不愁学习成绩不好。 我儿子他现在就知道学习时要预习、巩固、复习,他能搞懂并运用这几个关键词,我觉得很欣慰。 我以前教育孩子有个误区,对孩子的要求太高,总是要求孩子能考到班上数一数二,希望能让孩子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但是我爸的一句话惊醒了我这个梦中人,我爸爸说,“十几年的学习,就好像是马拉松比赛,孩子们现在只是刚起步,没有必要让孩子处在领跑的位置,自古以来马拉松比赛的领跑者都很少得第一,第一名往往是那些刚开始处于第一方阵的选手,做领跑太累,到了关键时刻可能没有冲刺的力气。 ”我听了爸爸的话,不再对孩子要求那么苛刻,更多的考虑孩子的心里感受,我也轻松,我不再给孩子布置那么多课外练习,孩子照样能考到班上前几名,大家都很高兴。 不过话说回来,100分与99分的差异其实也是很大的,别看只差小小的一分,很多家长都觉得这是孩子粗心造成的,稍用心也可以考满分了。 其实,粗心即是注意力、观察力、反应力、判断力等能力方面的欠缺,家长在嘱咐孩子细心的同时,要注意培训孩子上述方面的能力,可以让孩子做一些拼图、迷宫等锻炼这方面能力的游戏,如果家里没有拼图、迷宫,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做一些口算(看算)练习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希望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能更关注孩子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
心理教育课如何让学生建立自信
一、 科学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 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就会愉快、积极,从而增强自信心。 反之,就会情绪低落、被动、缺乏信心。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的做法如下:1.多作肯定性评价。 学生的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 如果老师评价这个学生能干。 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平时老是讲他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就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 英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美国一所小学做实验,以18个班的学生,作了预测未来的测验,然后把具备“最佳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老师。 这种暗示坚定了老师对这名单上的学生的肯定。 使这些原本是随意指定的学生感到异样的自信、自尊、自爱,敢于提问、回答。 8个月后复试,这些学生进步快、活泼、可爱。 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肯定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为何不满足他呢?既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还能展示生命的原生态,何乐而不为呢?当学生的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已经努力但还不够理想时,要肯定其努力和进步。 比如可以说:“我知道你做这件事已经很努力了”、“我看得出来你花好多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看得出来你已经进步了”、“对于这次考试我知道你在用心准备”、“可能你觉得距离目标还好遥远,但想想你从刚开始到现在的进步,真让老师高兴”……2.多角度评价学生。 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是看各学科成绩来全面评价学生的。 这样一来,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因为在这方面有过许多次的失败,直接导致学生出现情绪、兴趣上的波动,影响学生的心理环境和学习效率。 长此以往,学生就缺乏自信心,缺乏了上进的勇气。 因此,我认为在评价学生学科成绩的同时,不要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评价,如学生的兴趣、工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计算能力、人际关系等等。 如对一个学习不够努力但劳动非常积极的学生,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他:有了你的帮助,大扫除做得又快又好。 或者:因为你的帮忙,使我的工作变得容易多了。 对学习马马虎虎但非常喜欢做手工的同学,可以这样评价他:我喜欢你的工艺作品,它看起来很有创意……这样进行多角度评价学生,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 运用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 ”对学生任何一点值得鼓励的地方,我们都应该加以肯定、赞扬,激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鼓励,使其持久地保存下去。 1. 信任激励。 巴特尔指出:“爱和信任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 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象……”就在学生产生心理自卑,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教师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 在每位学生身上,教师都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找出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 课文读错了,词语写错了,教师先表扬他不怕错的精神,再对他说:“下次还请你,老师相信你能成功。 ”在“下次”之前,教师为他创造成功的条件,那么,相信他的“下次”总会有进步的。 鼓励的话语有:“我相信你做得到的”、“我对你的有信心”、“这个虽然还没完成,但是我相信你会完成它”、“我知道你会处理好的”……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的实践告诉人们,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的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说一句信任的话语,帮助他成功一次,那么,他在课堂上发言的水平会更高,学习能力会更强。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在每位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2. 尊重激励。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越是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就越体会到这样一条真理: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损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心理学家威廉 · 杰姆士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 由此可见,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 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中的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以“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学生知识的不足,阅历的肤浅常常导致他们行为的盲目,产生“出格”的表现。 对此,教师不要只想到维护自己的尊严,对学生批评训斥,造成课堂气氛紧张而降低教学效率。 有关实验表明,年级越高、年龄越大,受到批评训斥后,学习效果就越差,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有经验、有成就的教师在课堂上始终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说:“某某同学,这个问题请你回答。 ”回答结束后,再说一声“请坐下”。 一个“请”字,就能“请”出学生的积极性,为课堂教学“请”出效率来。 3. 赏识激励。 人需要赏识,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更不例外。 他们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有发展前途,以为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好学生,因而产生自身增值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在被多数教师判为“不可造就之才”以后,另一位教师从他的“笨拙”之中找到了他的办事认真谨慎的性格特征并予以赞赏,让瓦拉赫学化学,终于使他成了“前程远大的高才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这就是“瓦拉赫效应”,它启示我们教师要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中多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对学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确的加以赞赏,这是“锦上添花”;错误的也可以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这是“雪中送炭”。 对答错的内容,教师可以用多种手段让其自己认识并纠正,只要纠正对了就要赞赏,让他看到自己的成绩,以利再学。 学生答题正确了,教师可用“很好”、“居然和我的看法一样”、“你的答案比我的更好”等语言予以赞赏。 三、感受成功,使学生获得自信心。 谬·詹姆斯说:“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 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 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 ” 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把握一切教育时机,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开发内在的动力,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树立自信心。 1.建立“值日班长制”。 儿童心理学给我们指出:儿童都有表现自我,期望成功的心理特征。 在以往的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中,那些能力较强,有特长的“好学生”往往占据了舞台,而那些所谓“差学生”似乎只有当观众的份儿,这样一来,能力强的学生机会也就多,能力也就越强;能力弱的学生机会似乎没有,因此他们对各种活动往往报以冷眼旁观。 为了增强他们的信心,我注意给他们创设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看到自己能行。 在班级管理中,作为班主任我既把学生看作是管理的对象又把学生当作管理的主体,以此提高他们的主人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 在学生升入四年级后,我班建立了“值日班长制”。 每日两名同学做值日班长,从早上7:15开始上岗直到最后一个离校(下岗)。 每一位值日班长都要制定自己一天的管理目标,处理一天内的大事小事,并且每天利用十几分钟对值日一天的情况进行总结,念“值日班长日志”。 每天总结当天的情况,在集体中起到了巨大的教育作用。 “值日班长制”的建立,给每一个学生创设了极具挑战的机会,学生在学习管理中品尝到了苦衷与乐趣,最重要的是他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一个体验成功的机会,帮助每一个学生增进了自信心。 2.班级诞生“闪光日志”和“成功卡”。 在班级管理中,为了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使他们的成绩、长处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我班创办了“闪光日志”,记录学生每一天的每一点成绩,每一个成功。 让每一个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长处,看到自已同样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从而激励他们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已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同时发给每个学生一张“成功卡”。 教师将学生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事件、内容和日期,及时用简明的语言记载在卡上。 定期在集体面前宣布,每月给家长看一次,鼓励学生争取再成功,提高自信心的水平。 “闪光日志”和“成功卡”的建立,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每一位当日的班长都在捕捉当天每一位同学的“闪光点”,因为它包含着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即使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和鼓励,也被学生看作是生命的闪光,永远珍藏在心头,成为他(她)们成功的动力。 学生在受到激励后,树立起了自信心,为他(她)们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3.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运用成功教育的活动性原则,以活动为中心,创设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在活动中使学生的潜能得以真正地展开与实现。 为了使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发展的空间,结合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班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科技月中,我班开展了“巧手创造”、“幻想小报评比”等活动。 每天中午,我班在当日值日班长的带领下开展“快乐午间”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注意面对全体学生。 带动全体学生结合自己的特点参加到活动中来,如:我们班有几个同学,学习马虎但喜欢手工制作。 他们新颖别致的作品展览在学校的实验室里。 “百词比赛 ”、“读书比赛”等活动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 吸引了更多同学的注意,使许多平时默默无闻的同学脱颖而出,使同学们对他们刮目相看。 这对他们无疑是莫大的鼓励与肯定。 这些鼓励与肯定,将成为一种动力,推动他们不断努力,不断地向新的更大的成功迈进。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 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小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