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汽解放拟将其持有的一汽财务股权全部出售给控股股东
中国基金报记者卢鸰
一汽解放10月21日晚公告,公司拟以非公开协议转让的方式,将持有的一汽财务21.84%股权,出售给控股股东一汽股份。
根据一汽解放披露的未经审计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一汽财务营业收入为32.82亿元,净利润为9.86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71亿元。
拟转让一汽财务近22%股权
一汽解放10月21日晚公告,公司拟以非公开协议转让的方式,将持有的一汽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财务)21.8393%股权,出售给控股股东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股份)。交易完成后,一汽解放不再持有一汽财务股权。
交易前,一汽财务的股权结构如下表所示,一汽解放的出资额达21.84亿元。
公告称,本次交易前,一汽解放的主营商用车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标的公司为一汽集团下属的财务公司,主要面向集团及成员单位、终端客户提供存款、资金结算、贷款、票据、即期结售汇等各类金融产品,同时为购买一汽集团各品牌汽车的客户提供汽车金融服务。
交易完成后,一汽解放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将继续大力发展主线产品,致力于成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绿色智能交通运输解决方案提供者。
国家制造业转型基金近期参股
目前,一汽解放已布局五大整车生产基地,形成“主辅搭配、柔性互补”的产能布局,总产能达41.8万辆/年。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6.02亿元,同比增长7.8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78亿元,同比增长19.16%;实现整车销售14.91万辆,同比增长13.4%。
2024年10月,一汽解放完成了定向增发。此次发行数量近3亿股,发行价格定为6.7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9.9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19.97亿元。
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吉林省股权基金投资有限公司、UBS AG等9家机构参与增发。其中,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认购金额约为4.5亿元。
10月21日,一汽解放股价以8.38元报收,市值为412亿元。
:舰长
审核:许闻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又一行业巨头玩跨界,汽车领域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这段时间,IT行业的大新闻是一波接一波。 先是硬件巨头英伟达考虑用400亿美金收购芯片技术公司ARM;紧接着半导体公司AMD发布最新一代游戏显卡,对英伟达的显卡市场造成威胁。
说到这里,你会发现最近IT行业的大新闻主角都围绕着一家公司,它就是由美籍华裔黄仁旭创办的图形处理器制造商——英伟达,面对AMD的显卡攻势,老黄会做出怎样的应对?
近日,老黄的英伟达终于有了新动作。 可谁也想不到,英伟达这次的新闻并没有对AMD的攻势作出回应,而是在汽车领域宣布与现代汽车展开合作,为现代提供基于人工智能(AI)技术的网联汽车服务。
事情好像越来越乱了,既涉及IT圈子又涉及到汽车领域,老黄心里到底打着什么算盘。 也有许多吃瓜群众吐槽说:“老黄这是怕了,不敢跟AMD竞争,只好跑去造汽车了。 ”
说出这些话的人,显然,太稚嫩了,因为车不是谁都能造的。
作为一个汽车小编又是老黄个人的粉丝,帮大家梳理一下老黄与英伟达这些年在汽车领域的布局,看到最后你可能会发现,或许自己早就用上英伟达在汽车领域的产品了。
传统车企抛出的橄榄枝
把时间拨回到2005年,那时的英伟达还在专注图形处理器(GPU)的研发与生产,旗下的GeForce系列游戏显卡在家用领域难逢对手,在性能和功耗上远远超过竞争对手ATI(后被AMD收购)。
同年,奥迪找到英伟达,向英伟达描述了未来的汽车技术,并指出以后的汽车将需要一颗聪明的大脑。 传统汽车制造业抛出的橄榄枝让老黄很心动,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所以老黄每次穿着皮衣发布一代又一代游戏显卡的同时,背地里早已成立汽车部门并进行车载芯片研发。
经过6年的研发,2011年奥迪在新款A8上采用了来自英伟达的3D导航系统显示芯片。 依靠英伟达芯片出色的图形处理能力,车载屏幕呈现出生动逼真的图形效果,而且能达到1280x600甚至更高的高清分辨率。
同年,奥迪的老对手宝马也与英伟达达成协议,宝马将要为旗下所有车型的车载屏幕换上英伟达的GPU。 有了宝马和奥迪的认可,英伟达随后收到越来越多传统车企的订单。 凭借着优秀的图形能力,英伟达正式进军汽车芯片市场。
与特斯拉的蜜月期
英伟达并不满足于为传统车企提供图形处理解决方案,它想给车企提供特别计算能力和图像处理能力支持,实现一个跨界融合效果。 2012年,特斯拉主动找到英伟达,它们都是新兴科技企业,战略目标高度一致,都将目光放在了自动驾驶领域,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年的蜜月期。
Autopilot系统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它的硬件由摄像机,超声波探头以及雷达组成,这些硬件会将所探测到的数据递交给名为“TeslaVision”的软件系统。 这些都需要一颗强大的GPU来提供算力支持。
2015年英伟达带来DrivePX芯片,算力(单精度浮点计算能力)2Tops,支持L2级自动驾驶,足以满足TeslaVision的运算需求。 英伟达对于GPU以及自动驾驶的决心不言而喻,特斯拉也坚定的和英伟达站在同一阵营,推动英伟达在自动驾驶研发和设计上继续前进。
2016年,英伟达发布DrivePX2,算力8Tops,支持L3级自动驾驶。 这颗芯片被搭载在特斯拉ModelX,ModelS,以及Model3这些车型上,为特斯拉解决自动驾驶需要的计算性能。
可惜在2017年,特斯拉开始自主研发汽车芯片,两家科技巨头的合作也宣布结束。 而老黄在听闻这个消息后表示:“如果特斯拉自主芯片的研发遇到什么麻烦没有成功,马斯克可以给我打个电话,我很乐意帮忙。 ”
从幕后到台前
虽然停止了与特斯拉的合作,但是英伟达还是继续在自动驾驶领域发力,先是在2017年发布DriveXavier,算力30Tops,支持L4级自动驾驶,最新一代则是在2019年发布的DRIVEAGXOrin,算力200Tops,支持L5级自动驾驶并兼容L2~L4级自动驾驶。
根据英伟达官方的资料,在2020年《自动驾驶汽车计算平台》报告中,英伟达(NVIDIA)在自动驾驶汽车平台领域位列榜首。
同时该报告也对开发乘用车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公司进行了排名。 在排名中我们能够看到使用NVIDIADRIVE生态系统的许多知名公司,如网络、戴勒姆-博世、福特、丰田等,这些公司都采用了英伟达的AI解决方案。
领先业界的自动驾驶汽车芯片是英伟达现在的杀手锏。 同时与特斯拉的合作也让它明白,与其只给别人供应芯片,不如自己芯片、软件一手抓,为车企提供完善的车内解决方案。 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英伟达与现代合作,为其提供一整套的NVIDIADRIVE车载信息和娱乐系统。
写在最后
梳理英伟达的汽车领域布局之后,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 老黄的英伟达第一次接触汽车行业是因为AMD的显卡太弱了,威胁不到自己的领先地位。 而英伟达这次正式成为现代汽车的合作伙伴则是因为AMD的显卡攻势太强了,想要避避风头。
当然这只是一种调侃,我们当然还是希望他的英伟达能够在自动驾驶领域做得更成功,这样就能为我们用户带来便利、安全、智能化的出行体验。
恒大为什么要选择进入造车这个“烧钱”的行业?
结合其之前恒大收购瑞典造车企业国能电动NEVS的消息来看,此款车很有可能就是NEVS9-3EV车型。 据悉,该车基于萨博9-3打造,搭载一套纯电动系统,续航里程达355km,最高时速可达140km/h。
恒大想要进军造车领域的决心不假,除了有可能即将上市的首款车型外,恒大从去年6月份宣布投资贾跃亭控股的法拉第未来之后,在短短几个月之内,挥舞着自己的钞票,将触角伸向全产业链。
据车云统计,截止目前,恒大共计对法拉第未来、NEVS、上海卡耐新能源、泰特机电有限公司、广汇集团等公司投资约282.1亿元。 与此同时,除了对外买买买之外,恒大还自己开设全资子公司,其注册资本超135亿元。 也就是说,恒大的车还没有造出来,就已经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砸了400多亿人民币。
虽说恒大豪爽,但这也同样引来外界的质疑。 毕竟,恒大从房地产转型至汽车行业,跨界幅度有点大。 并且,用钱是否能够把车堆出来,也有待商榷。
不过,在车云看来,虽然恒大所面对的压力和挑战都非常大,但也不是没有机会,其原因主要在于两点:
其一,恒大从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行业,到现在传出即将投入生产,仅一年时间,但在这一年时间内,恒大已经具备了世界顶级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能力,包括瑞典NEVS、柯尼塞格整车研发和制造技术,日本先进的动力电池技术,以及荷兰先进的轮毂电机技术等,这为恒大构建起强大的技术与产品优势。
其二,在于恒大所处的外部环境。 造车难,这是众所周知的一件事。 但恒大进军造车行业,并没有选择传统的造车行业,而是新能源阵营。
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将是汽车产业的未来产业,当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基于此,该行业尚未形成最终定居,任何玩家在该行业当中皆有可能。 恒大亦是如此。
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
许家印势必要造车的背后
还没造车,就已经花了400多亿,许家印为何如此执着于造车?
在车云看来,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房地产,并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因此,房地产企业势必要进行转型。
改革开放初期,巨大的市场化红利推动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崛起,催生出了一批时代淘金者。 但随着红利消失、市场需求迁移、政策管控和城市化进度见缓,房地产企业正面临着产业的转型。
房地产行业有两大缺陷,其一为房地产是强周期性行业,行情参差不齐,在周期变化中会有很多企业死掉,大企业不可能完全摆脱周期魔咒。 其二,则是房地产现金流不长远。
房子不是快消品,更新速度很慢,一个国家城市化率达到70%左右,房地产市场就会萎缩,企业数量就会减少。 而这也倒逼着企业纷纷探索转型之路。
其二,跟着政策走。
不管是最初的房地产行业,亦或是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政策利导,则成为其在国内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了解,2014年11月,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印发《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国办发[2014]35号),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发展的标志性文件,针对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市场准入,做出了指引政策。
2017年12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简称《公告》)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的相关事项做出了说明。 《公告》明确,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2018年4月12日,相关部门又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 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巨大,能够使我国现有汽车产业规模再扩大1万亿元,同时能够拉动5G、车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实现快速发展。
随着政策的逐步倾斜,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产业受到资本追捧,众多互联网行业巨头纷纷跨界,甚至格力董小姐也要跨界造车,这也给了许家印强大的信心支持。
为什么任正非坚决反对华为造车?
余承东敢赌,但任老爷子赌不起了。
华为员工20.7万,任老爷子没有办法把华为和20.7万华为员工的未来赌在华为汽车上。
余承东现在很愤慨,很悲壮,也很失落,很委屈。他甚至在华为心声社区上,公开喊话: “这个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若干年后,大家都会看明白的!留给时间去检验吧!”
为什么任正非要严厉地打压余承东,反对余承东在汽车领域使用“华为”品牌商标呢?在队长看来,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华为净利润下滑,现金流满足不了造车需求。 华为在2022年营收6423亿元,微增0.9%,但净利率大跌68.7%,只有356亿,净利率已经跌至5.5%,账上现金流下降26.9%至1763亿。
这个现金流看起来挺多的,可华为是一家不正常的企业,它的风险值很大。 美国多次炒作,要对华为断供所有芯片。 这不仅威胁的是华为手机业务,华为通信业务中的5G宏基站在功率芯片、FPGA芯片、信号处理芯片等方面,也高度依赖于美国博通、德州仪器、ADI等半导体公司。 华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依赖于美国英特尔和AMD芯片,手机依赖于高通的4G芯片,华为云依赖于美国英伟达的GPU。
可以说,如果美国对华为芯片全面断供,华为通信、华为云、华为手机、华为电脑等,都会面临重大风险。
华为寒冬还不能说完全过去。 在这种时候,豪赌汽车,任正非不敢冒险。 当前的华为,守业大于创业。
二是,中国汽车领域还需要一个华为汽车吗?还容得下一个华为汽车吗?如果华为汽车真的做起来了,会挤死多少家同行?汽车业内会不会风声鹤唳,群起而攻之?在美国制裁下,华为汽车不能出海,只能在中国内卷,华为汽车能走多远?
华为造车的风险不仅要经受市场的考验,更要经受美国的考验。
华为不造车,看似保守,实则稳健。 华为造车,看着蛋糕很大,可风险也很大。
三是,华为造车,合作伙伴怎么看?要抛弃赛力斯吗?已经谈好的江淮、奇瑞、北汽、长安都要放弃吗?难道华为要一次性背刺中国四大车厂吗?汽车行业看起来很大,但圈子很小。 全国就那么几家整车厂,华为要是一次性背刺赛力斯、江淮、奇瑞、北汽、长安,华为的智选车业务,HI业务和供应链业务可能就全都死了。 华为孑然一身,独闯天涯,高处可胜寒?
被华为深度捆绑的赛力斯也担心沦为华为代工厂,自己推出了新的蓝电品牌,一旦翅膀硬了,随时准备单飞。
汽车产业不同于手机产业。 湖北省政府可以拿出数亿元的财政来补贴东风汽车厂,存在极强的地方保护主义。 广东省已经有比亚迪、广汽、小鹏三大整车厂,还能投入多少资源去支持华为?
小米能够落地北京,是因为北汽新能源不够成功,可广东省的比亚迪、广汽、小鹏都已经是汽车领域中的一方诸侯。而今,中国新能源汽车格局大体已定,哪个地方政府还愿意支持华为汽车?愿意跟华为一起豪赌一个汽车产业的新未来?
造车,不仅要看市场,也要看各地的人情世故。
余承东想的是,华为不亲自下场,汽车业务就无法做大做强。 可任正非想的是,我宁愿在汽车领域少赚一些,只去给车厂做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活,我也不要把华为集团放到火上去烤。
任正非要守住华为已经取得的成功,而余承东想要华为汽车去豪赌一个更大的未来。 从造车角度来说,余承东的理念是正确的。 可华为并不只是一家车企,而是一家根植于通信业务的全球化科技集团。
华为有三大业务,一是通信业务,二是企业业务,三是消费者业务。 这三大业务构成华为的根基,而汽车业务只能算是华为的创新性业务,还属于孵化培育阶段,需要华为集团不断输血,远没到自负盈亏的地步。
蔚来董事长李斌说过,造车至少要400亿储备资金,这只能摸到造车的门槛,还不一定能成功。 强大如苹果公司,国内外环境比华为要好得多,却在今年初解散了汽车团队,8年造车,梦碎一地。 和华为比,苹果公司要钱有钱,要品牌有品牌,要人才有人才,要芯片有芯片,可为什么苹果公司迟迟不造车呢?
一个很大原因就是,汽车供应链太复杂了。 苹果无法对供应链实现如手机供应链一般的超强控制力,无法做到品控上的一致性,更无法在价格上获得完整的控制权。 除非苹果像特斯拉一样自建超级工厂,可投入成本太大了,苹果也怕陷进去,爬不出来。
可余承东为什么仍旧坚持想要搞“华为汽车”呢?这里面有一个很无奈的原因。
余承东放下了往日的大吹大擂,有点悲情地自述道: “华为HI模式原先有北汽、广汽、长安三家合作商,现在只有长安一家了。”
“国内合作伙伴中,新势力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上选择华为,因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追求,为了市值、控制点,不会选择华为。 而国际的巨头们,因为制裁的原因也不会选择华为,传统的车企如果怕失去灵魂的也不会选择。 ”
余承东特意提到,原来大众、奔驰、特斯拉都选择了华为作为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 但在美国制裁下,这些国际大厂全都终止了与华为的合作。
上汽、广汽、吉利、比亚迪、长城因不想失去灵魂,也拒绝了华为。 上汽选择了投资地平线,成为了地平线最大的机构投资方,以孵化自动驾驶技术。 在芯片上,上汽位于中国最强大的半导体创新中心——上海。 为了布局芯片,上汽投资了20多家芯片公司。 在车联网技术方面,上汽早就牵手阿里集团,也不太依赖于华为。
广汽选择的是全栈自研,利用广汽研究院的人才和技术积累,重金押注,走自研自产自销的道路。 在3月份,埃安销量都突破4万辆了,更加坚定了单飞的决心。 吉利汽车则是全资收购魅族,引入魅族人才,提升自己的软件技术。 比亚迪也是如此,全产业链自研,除了智能座舱芯片依赖于高通外,电池、电控、电驱、车规芯片均走自研道路,不需要华为。
长城虽然这两年卖得不太好,但技术底子深厚,三电系统均自研。 对这些大厂而言,华为只是一家普通的零部件供应商。
新势力中的蔚来、小鹏、理想都在美国上市,不可能把身家性命押注华为。
留给华为的合作伙伴还剩谁呢?赛力斯、长安、奇瑞、江淮。 其中,长安的亲儿子深蓝品牌已经独立,与华为合作的阿维塔只是干儿子。 在扶持力度上,阿维塔是比不上深蓝的。 华为在阿维塔汽车中不持有股份,话语权有限,理论上,阿维塔随时可以把华为踢出去,转为长安自研。
就像广汽一样,当埃安的翅膀硬了,就把华为甩开了。等到深蓝的翅膀硬了时,长安会不会把华为也踢出阿维塔呢?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谁家做中高端品牌,依赖于第三方技术的?
余承东正是看清了这些,才决心把华为品牌与合作商进行深度绑定,让这些合作车企深度依赖华为,不至于华为被先用后弃。
可现实很残酷。 余承东的个人奋斗还需结合华为的历史进程。 今天的华为是一家备受美国打压的大集团,相比于开疆拓土,任老爷子更希望守住家业,守住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