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称小米明年可能会有一套新的跨端交互

IT之家 12 月 19 日消息,博主@数码闲聊站 今日爆料称:“小米明年可能会有一套新的跨端交互,新旗舰耳机上了 5.1GHz WIFI,明年摸到的新旗舰平板和新旗舰手机都有 硬件级交互设计 ,这套硬件方案的可交互空间非常大,但愿澎湃不要浪费这套组合”。

IT之家注意到,伴随着澎湃 OS 2 的正式发布,小米HyperConnect在互联方面已新增全面支持苹果生态。 用户安装“小米互联服务”即可实现文件图片互传 ,可直接查看iWork办公文档,同时Mac还支持使用妙享桌面、可显示小米手机镜像画面,此外还支持电视画中画、跨设备剪切板2.0、双摄合成、可穿戴设备控制、智能家居终端控制一致、电视便签等功能。

本月 9 日,博主 @数码闲聊站 暗示即将发布的一款新机将支持 UWB(超宽带)技术,可用于手机车钥匙功能。根据评论区网友的猜测,这应该是小米的一款新机,可能是小米 15 Ultra 或小米 15S Pro。

关于小米“新的跨端交互”更多消息,IT之家也会持续关注并带来跟进报道。


巨量引擎、小米、B站、云上曲率、在BIGC大会上的分享内容

近日,在BIGC2020北京国际游戏创新大会上,巨量引擎、小米、B站、云上曲率等企业嘉宾在分享会上进行了主题演讲,以下为四家企业嘉宾的精简分享内容:主题:《立足长远目标,引领释放休闲游戏创新产能》Ohayoo发行工作室负责人-李聪Ohayoo背靠着整体的平台流量优势,发行了一系列的爆款产品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高筛选标准导致很多开发者的产品难以入局并错失了部分好游戏。 所以,陪开发者立项和产品调优成了重中之重。 Ohayoo如何帮助开发者做好休闲游戏的?从发行本质着手,将产品商业价值最大化。 在用户获取成本合产品立项、调优、发行的阶段为开发者赋能。 从吸量测试、吸量表现及吸量解决方面为开发者解决根本性问题。 之后通过调优解决变现和留存的难题。 以品牌、驱动等全方位营销手段,提升产品价值。 主题:《“零”负担出发,共话休闲游戏国际化业务新未来》Ohayoo海外发行负责人-肖柏林我们有80%的下载量的游戏是来自于休闲游戏,这是值得去探索的市场。 而目前一些知名的中国厂商主要聚焦在动作,或者是重度的品类,并没有真正去发掘。 海外用户本身关注更多的游戏核心玩法,核心玩法本身是具有普世性的。 那么怎么样去把海外游戏做好?立项、调优、增长的营销成为了必备的基本功。 基于Ohayoo的大数据平台定期去梳理,监控,基于游戏投放的数据,沉淀给到开发者,帮助开发者立项成为走向爆款的第一步。 精细化的调优提升收入成为走向爆款的第二步。 再通过贴近本地的文化的宣传增加买量,成为重要的第三步。 创意基础也成为合作的关键,激励政策成为更好的支持。 希望更多开发者能够加入并尝试出海。 主题:《打造良性生态,赋能休闲游戏创新》Ohayoo中国区商务负责人-李凯旋得益于我们字节过往的经验,Ohayoo一度寻求用广告变现这种非常新的商业模式,重新激发了整个休闲游戏的市场,除了接近80%商业化率,我们还惊喜的发现,以广告变现为主的游戏,真正将游戏的趣味和商业化完美的统一在一起。 Ohayoo在做移动原生休闲游戏:这些游戏完全是为移动端研发的游戏,并且具备竖屏的设计,碎片的时间,挂机元素的一些特点。 Ohayoo相比于其他平台或者发行方的优势为以下几点:第一,Ohayoo背靠的是行业第一的内容平台,拥有大量富有创意的创,再加上极致的算法分发,都为我们的游戏宣发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第二,Ohayoo对于广告变现商业化的理解,在行业内还是比较领先的。 无论是巨量引擎和海量的客户预算,还是穿山甲广告变现平台,我们认为都是创新休闲游戏商业模式最好的合作伙伴。 第三,Ohayoo以数据驱动的方法论。 我们在游戏立项,调优过程中都引入了数据驱动的研发方法。 从实际出发,通过最基础的玩法视频就可以判断出玩家对于游戏的兴趣度。 Ohayoo还致力于帮助开发者升级抗风险能力,提升留存率,为玩家提供更有内容深度的游戏,带来更持久的快乐。 主题:《助力智慧经济新发展,打造游戏行业新基建》穿山甲海外游戏商务负责人-钟乐日益爆发增长的休闲游戏市场成为行业内的挑战,第三方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超休闲游戏月活用户只有1亿,但自2017年后,超休闲游戏的用户规模爆发,月活用户达到8.6亿,用户规模增长超过了700%。 伴随着穿山甲平台在2017年上线,2018年休闲游戏广告变现收入相比2017年翻了三倍。 TOP100游戏中,利用广告变现的游戏数量也提升了50%,休闲游戏常年位于下载榜的前列。 正是因为穿山甲平台进入市场,整个中国休闲游戏行业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近期,中国市场用户规模趋于饱和,手游收入增速也在放缓,这就使得应用商业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做到用户体验和商业化收益的完美平衡,最大限度提升游戏的价值,是开发者面临的现实难题。 我们可以看到过去一年里整个游戏行业面临众多的挑战,但穿山甲平台逆势上扬,依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在穿山甲,游戏开发者分成比例平均提升了200%以上。 在增长和数据的背后,还形成了更大,更健康的良性生态。 穿山甲通过高变现的收益和精准获客双引擎帮助合作伙伴带来了良好的成绩,也让开发者获得了最大的回报。 未来,平台将从预算、产品、服务、市场四个角度出发,为开发者提供更好的广告变现服务。 希望和所有开发者一起激发创新,为全球玩家带来欢乐,也助力开发者走向下一个量级。 主题:《多元营收渠道,助推游戏生态正循环》穿山甲国内游戏商务负责人赵莹莹穿山甲的解决方案之一是实现游戏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运营,即在进行游戏的选品、广告交互,变现等各个方面都做到流量价值的最大化,并帮助用户规模持续健康增长。 如何最大化的流量价值呢,穿山甲基于收入=广告展示×eCPM/1000的公式,为游戏开发者提供广告展示的机会和广告主的素材。 一方面探索能提高游戏内广告展示的高质量交互形式,从开屏到激励视频等,平衡用户体验和收益。 另一方面不断优化推荐技术,提升广告的转化率。 同时基于流量诊断工具,洞察所有不同用户群组的变现收益,获取到不同维度的报告进行下一步买量和变现的指导,帮助游戏在各个渠道ROI优化,实现全渠道的买量和闭环。 主题:《游戏,是内容,是文化》bilibili高级副总裁-张峰bilibili高级副总裁张峰在游戏产业创新峰会上的演讲内容:如今95到09年出生的Z时代,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是审美的觉醒,他们不再被动接受审美上的教育,而是知道想要什么。 第二,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物质文化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时代,所以版权意识,为内容付费意识非常强烈。 第三,他们愿意为自己强烈的情感付费,同时也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 所以Z时代最需要的游戏是内容型的产品。 内容型游戏的关键指标有三个:第一,内容质量,包括它的世界观、美术风格、角色设定,数值平衡,技术稳定性等。 第二,内容型游戏的生命周期,需要靠不断的高质量的内容投放,不断更新版本,不断投入新的角色、新的剧情、新的关卡来延长。 第三,是游戏的受众规模,能否出圈成为爆款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文化兼容性。 B站是如何做日常运营的:第一,B站用IP化的思路去做所有游戏,我们认为IP才是长期的价值,IP能够跨越硬件、时间,所以一个公司能够持续、长久的成功,IP基本上是一个很难绕过的要素。 第二,B站持续的签单机、主机、独立游戏的产品,我们认为内容型产品会在未来中国游戏行业占领非常大的份额。 第三,B站认为内容型产品高度依赖创意,即使规模化的大厂也需要中小团队来提供足够多的创意,所以B站持续不断的和各种中小团队开展合作。 游戏由于它的多种形式表达方式,将是未来内容生产和文化输出最重要的内容场景和文化载体。 相信中国很快就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内容生产国和内容输出国。 主题:《杨帆出海与米同行》小米游戏海外游戏发行负责人-王巍发展全球游戏的机会,可以分两个角度看:第一我们看用户在哪,第二我们看钱在哪。 用户最多的国家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日本,用户群体的发布,基本上跟全球的人口分布是等比例的。 值得一提的是,当你在一个收入比较低的国家里面,如果占到了非常高的DAU,整个营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营收部分最大的是中国、美国,接下来是日本和韩国,再接下来是欧洲各国。 中美日韩的特点是本土研发实力强,而欧洲市场的头部CP较少。 小米手机在全球大概五十个智能手机市场中排名进入了前五,二十五个国家进入了前三。 随着市场占有率强劲增长的还有小米APPStore的分发量,2019年9月达到2800亿,2020年的将拥有将近4000亿分发量。 小米商店是怎么扩展用户的呢?第一,对于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用户来说,他们很可能是第一次购买智能手机,所以我们在新机安装时就会告诉用户这个APPStore,里面可以找到最新最热的应用和游戏。 第二,小米商店支持无账号下载,在很多国家很多人是不太愿意,或者不太会注册账号,我们可以为小米手机用户提供非常方便和便捷的下载。 第三,小米也着重产出游戏评测文章和视频。 第四,小米会针对不太活跃的玩家进行定期推送。 第五,小米会逐步将游戏中心扩展到全球,游戏中心承载游戏有关的评测以及视频。 第六,小米也注重在海外的浏览器中的信息流部分。 第七,预装,分为出厂预装以及应用推荐两种方式。 第八,线下体验店及小米粉丝团。 小米有专门的发者网站,厂商可以在网站找到所有跟海外相关的法律法规、资源,以及接入的条件,以便厂商利用好小米这个平台。 未来希望与各厂商建立联系合作。 主题:《技术创新助力中国游戏出海》云上曲率副总裁-裴延萌全球的网络环境比较复杂,不同国家的网络发展状况不同,在国与国之间数据传输的时候就会作为数据延迟,丢包等问题。 云上曲率自研了一套RTM系统,这套系统是全球的时实消息服务,系统的国内平均送达时间为20ms,全球消息送达时间为100ms。 游戏还承载着文化,翻译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时翻译系统是云上曲率基于千万级的游戏语料与最新的神经网络技术架构搭建的一个模型。 翻译系统支持23种语言互译,并且会收集大量的玩家用的网络用语,连玩家的错拼都可以准确翻译。 翻译系统还支持20多种语言的语音转文字以及语音翻译功能。 游戏内容安全以及审核一直是游戏厂商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自研了一套内容审核系统,内容审核系统就是以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相结合去处理智能识别,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中的涉黄,涉政,宗教,种族,色情,辱骂,歧视,恐怖主义广告。 首先它会进行语种识别,再进行相应的一些处理。 现在游戏越来越讲究研运一体化,针对于研云一体化我们自研一套数据分析平台。 这套数据平台是能够支付研运一体的。 主要是让游戏策划、游戏运营、游戏研发、游戏客服,甚至相关的算法同学很好地,很便捷地使用数据。 云上曲率希望服务更多的客户,服务更多的行业。

小米自研泰坦合金突破大压铸材料技术壁垒,国内第一

12月28日,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在国家会议中心盛大举行,正式披露了小米汽车五大核心技术的进展突破,并迎来平台首款产品小米SU7的首次亮相。 作为小米“人车家全生态”的底层架构之一,“摩德纳”架构五大核心技术包括小米超级电机Xiaomi HyperEngine、小米自研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小米超级大压铸 Xiaomi HyperCasting、小米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Xiaomi Pilot以及小米智能座舱Xiaomi Smart Cabin,在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关键领域实现了众多全球第一、中国第一,为用户带来无所不在的先进智能生态。

(小米SU7 海湾蓝)

小米超级电机Xiaomi HyperEngine:刷新行业性能天花板

小米自研HyperEngine V8s、HyperEngine V6/V6s三款超级电机,采用双向全油冷散热、S型立体油路设计、阶梯式错位设计等多项创新技术,以媲美燃油时代大V8、大V6动力总成的性能刷新行业天花板。

(Xiaomi HyperEngine V6/V6s)

其中,转速高达rpm的HyperEngine V8s超级电机,功率密度达到10.14kW/kg,超过了Tesla当前最先进水平的60%以上。 小米为这款电机申请了155项专利,其中已授权60项。 凭借底层技术创新,HyperEngine V8s超级电机不仅拥有令人瞩目的425kW高功率输出、635N·m的峰值扭矩,还在强度、散热和做功效率上达到了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和国创中心双认证的“国际领先水平”。

为匹配远超行业标准的rpm转速,HyperEngine V8s超级电机采用业界首发960MPa最高强度特种硅钢片,强度达到行业主流产品两倍有余。 为了实现这一突破,小米与首钢建立了技术联合实验室,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进行了108个批次的试验,共同解决了硅钢强度、磁性能和生产等多方面的问题。

散热设计层面,HyperEngine V8s采用双向全油冷散热和S型立体油路设计。 定子部分通过双循环立体油路,散热面积增大了100%,实现了最高20度的降温;转子部分则利用专利S型油路,散热面积增加了50%,达到了最高30度的降温效果。 此外,定子硅钢叠片还采用了“阶梯式”错位设计,使有效散热面积再增加7%。

(转速高达rpm的HyperEngine V8s超级电机)

与此同时,HyperEngine V8s材料创新与工艺革新双管齐下,实现了98.11%的电机效率。 其定转子硅钢片的差异化厚度设计,将0.2mm的定子超薄硅钢片与0.35mm的转子超高强度硅钢片相结合,强度与效率齐头并进。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54槽6极设计专利封锁,采用了8层Hairpin扁线绕组,槽满率高达77%。

小米自研的HyperEngine V6/V6s超级电机,则以rpm的转速位居行业第一梯队,实力超越全球最强量产电机(Tesla Model S Plaid rpm )。 其中,HyperEngine V6超级电机的最大功率为299PS,最大扭矩为400N·m,而HyperEngine V6s超级电机的最大功率则达到了374PS,最大扭矩为500N·m。

为实现这一高转速目标,小米创造性地采用了AI仿真技术优化转子应力。 历时8个月、20万次电磁和结构耦合AI仿真迭代以及多轮样品试制,终于获得最优解。 与此同时,小米在追求效率极致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将定转子气隙极限缩减至1.3mm,进一步提升了电机的性能。

(电机转子激光固化缠绕工艺)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还拥有间隔式断磁桥+套筒方案的专利。 同时小米公布,已经成功预研下一代超级电机,通过碳纤维「激光固化缠绕工艺」,在实验室中转子已经成功实现 转 最高转速。 充足的专利技术储备,展示了小米在电机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和深厚积淀,也为其未来产品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提供了更多可能。

自研CTB一体化电池技术:打造全球最优秀的电池系统

小米自研全球首个倒置电芯的CTB一体化电池,不仅聚焦于纯粹的续航里程,电池容量最高可达150度,理论CLTC续航里程高达1200km+,还通过一系列创新设计、128项电池领域专利(其中65项已获授权)全面提升电池的集成效率、安全和散热性能,为用户打造世界一流电池系统。

(为用户打造世界一流电池系统)

小米汽车CTB一体化电池采用地板上盖二合一、电芯倒置、多功能弹性夹层以及极简线束等设计,使得集成效率达77.8%,整体提升24.4%,并释放了17mm的高度。 其中,车身地板和电池包上盖合二为一,不仅释放了10mm的高度,还将集成效率提升了9.1%。 首发电芯倒置技术则实现了多模块共享底部空间,进一步释放7mm的高度,集成效率提升5.8%。 与此同时,小米还引入了多功能弹性夹层,这一设计既是液冷板也是结构件,将隔热板、水冷板和横纵梁三合一,从而提升了6.5%的集成效率。 此外,通过减少91%的线束,集成效率又提升了3%。

为确保续航里程稳定性,小米采用行业一流标准安全设计。 泄压阀朝下的设计可在极端情况下快速向下释放能量,最大程度保证乘员舱安全。 而14层硬核物理防护,包含3层顶部支撑、3层侧面防护和8层底部防护,让安全如影随形。

行业顶级的散热、隔热设计也是小米电池技术的一大亮点。 双大面强冷却方案,确保电芯两大面都有散热板,冷却面积达到了7.8m²同级最大,实现行业4倍平均水平的冷却效果。 电芯侧面采用共计165片的气凝胶隔热材料,可抵抗1000°C高温,让电池的隔热性能再上新高。

(小米电池管理软件全栈自研)

电池管理方面,小米汽车搭载了ASIL-D最高功能安全等级的全栈自研电池管理系统,具备3重独立热失控冗余监控和报警策略,以及“全天候”精确预警功能。 电池云安全技术的应用,能够实时采集数据并通过专网加密云端进行分析和预警,在必要时实现4ms内主动断电。 经过全球最严苛的电池安全检测,包括1050+项安全测试验证和96倍国际耐久测试时长,每一块小米电池都拥有行业领先的可靠性。

自研9100t超级大压铸技术:塑造移动智能空间的可靠倚仗

小米凭借自研9100t超级大压铸技术——Xiaomi HyperCasting,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自主研发「大压铸设备集群」和「压铸材料」的汽车厂商。 Xiaomi HyperCasting不仅体现了小米汽车在技术和材料研发上的领先地位,更展示了其在汽车制造中对环保、效率和安全性的不懈追求。

(9100t大压铸设备集群)

设备创新方面,该集群设备占地面积840m²,总重量1050t,相当于两个篮球场之大,锁模力达到行业之巅的9100t。 小米自研视觉大模型质量判定系统,可在2秒内完成检测,拥有10倍于人工的高效率、5倍于精英的高精度。 该技术的运用,使得小米汽车的后地板实现了72个零件合一的壮举,焊点减少840个,整体重量减轻17%,且生产工时大幅减少45%。

材料研发方面,小米自研高强高韧免热处理环保压铸材料「泰坦合金」,国内第一。 通过自研的「多元材料性能AI仿真系统」,小米从1016万种配方中,精选出最优的合金配方,确保强度、韧性和稳定性的完美结合。 值得一提的是,「泰坦合金」中含30%循环铝,使每个零件碳减排352.53Kg,峰值产能相当于每年多种植488万棵树。

(三段式后地板设计)

除技术与材料的创新,小米汽车克服传统大压铸弊端,采用三段式可维修设计:「一体压铸后地板 + 中高速溃缩区 + 低速溃缩区」。 中低速碰撞中,无需更换大压铸件;而在高速碰撞中,这一设计能满足90km/h的后碰标准,超过了全球的最高标准。

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2024年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自动驾驶技术已成为智能移动领域的突破重点。 在这场技术攻坚战中,自适应变焦BEV技术、道路大模型以及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构成了小米智能驾驶的三项关键技术。 其中,自适应变焦BEV技术为行业首创,它能像人眼一样变焦,能够根据不同场景自适应调用不同的感知算法。 其感知网格最小可达0.05m,最大可至0.2m,识别范围从5cm延伸至250m,泊车场景更加精准,城区场景看得更宽,高速场景看得更远。

(小米智能驾驶三项关键技术)

与此同时,小米行业首发的道路大模型正在颠覆传统智能驾驶对路况识别的认知。 该模型不仅能识别实时路况,智能调节行驶轨迹,还能在复杂的十字路口工况下,不依赖高清地图也能顺利导航。 通过学习复杂路口工况和老司机驾驶习惯,它能制定更合理的行驶轨迹,并针对突发状态进行动态绕行。

而在障碍物识别方面,小米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实现了异形障碍物识别种类的无限制。 相较于传统占用网络依靠自然语言模型将障碍物描述成方块的方式,小米创新的超分辨率矢量算法可将所有可视物体模拟成连续曲面的立体物,从而将识别精度提升至0.1m,达到行业水平的2倍,特斯拉的3倍。 此外,小米自研的一键降噪功能更是完全消除了雨雪天气对识别的影响,大大降低了误识别的概率。

在硬件方面,该系统配备了顶级的配置,包括两颗英伟达Orin高算力芯片,综合算力高达508TOPS。 感知硬件则包含1颗激光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3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超声波雷达(Max版车型)。

(感知硬件)

在部分场景下,该系统的底层算法能力甚至领先行业两代。 其中,自研的全球首个可量产的端到端「感知决策大模型」在机械库位等应用场景中展现了惊人的实力。 传统感知在停车时误差大于10cm,无法停进与车同宽、左右仅剩5cm的车位,而小米的「感知决策大模型」通过感知和决策算法的二合一设计,可实时观察并动态调整泊入超高难度车位。

小米全栈自研的智能驾驶技术不仅将助力小米在2024年跻身行业第一梯队,更将在全场景下展现更聪明、更安全的辅助驾驶能力。 从关键技术的创新到硬件系统的升级,再到部分场景下的领先应用,这一切都预示着智能驾驶的美好未来已触手可及。

“以人为中心”的智能座舱:打造先进的移动智能空间

智能座舱,作为「人车家全生态」的最后一环,正式将汽车转变为一个先进的移动智能空间的关键载体。 基于小米澎湃OS,小米构建了一个统一的视觉交互体系,实现了从软件到硬件的全面共享生态。 通过智能座舱等一系列底层重构,小米为汽车的进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人为中心”的智能座舱交互架构)

这个智能座舱采用“以人为中心”的交互架构,配备了16.1英寸3K超清中控屏、56英寸超大HUD抬头显示以及7.1英寸翻转仪表屏。 遵循小米澎湃OS的视觉统一设计语言,小米对字体、图标和动效进行了精心设计。 多任务柔性框架允许桌面应用随意拖拽、改变大小,并自动适配各种设备。 行业首发的五座五音区交互功能支持多设备稳定协同唤醒,几乎所有的操作都可以通过「小爱同学」语音控制完成,核心功能均支持离线使用。

与此同时,车机启动速度达到了惊人的1.49秒,小米更是行业首发座舱系统流式OTA升级技术,实现了边下载边升级。 此外,智能座舱还拥有超级强大的生态应用拓展能力,包括Pad APP共享、手机APP共享以及生态硬件共享。 比如,手机应用可以直接投射到车机桌面上使用,手机视频会议可以共享车外摄像头,车内阅读灯可以调用手机的光线传感器等。

(像在智能家居中一样控制车)

在「人车家」的生态屏中,车就像是一个移动的家。 你可以像在智能家居中一样控制汽车。 在「米家APP」里,车以房间的形式呈现,通过「融合控制中心」的快控卡片,你可以一键控制汽车。 同时,小米Pad也可以挂接上车,成为第二块、第三块生态扩展屏,实现五块屏联动交互。

基于这种万物互联的底层逻辑,米家设备还可以无感上车。 目前小米智能座舱已支持1000+米家设备,自动发现、免密接入,并可以设置自动化场景。 小米还开放统一标准化接口和丰富标准协议,打造了最强的专属CarIoT生态。 内置CarIoT扩展基座支持一系列设备的百变接入,包括智能香氛等。 四组Pin点供电通信设计可扩展物理按键。 为满足苹果用户的需求,小米全面支持无线CarPlay车载,并在后排扩展屏上提供iPad专属配件和专属应用。

凭借从软件到硬件的全面共享生态、以人为中心的交互设计、强大的生态应用拓展能力,智能座舱将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人车家全生态」体验。

纵观世界汽车发展史,每一次技术领域的跨越式突破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坚定的技术长期主义理念。 在小米看来,汽车工业虽然非常复杂,但只要真干、真强、真先进,从底层核心技术开始投入,就能开拓移动智能空间的无限可能。

正是基于这种长期主义思维,小米毅然决然地召集了3400名工程师,埋头苦干超过1000天,投入上百亿资金,终于为“人车家全生态”愿景带来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也正因如此,从小米超级电机Xiaomi HyperEngine到小米智能座舱Xiaomi Smart Cabin,每一个核心技术都不断突破传统智能纯电汽车的行业上限,让无缝连接链接全球超六亿设备,囊括包括小米汽车在内的200多个品类,助力“以人为中心 主动服务于人”的超级智能生态成为现实。 未来,以小米 SU7首款车型为代表的先进“移动智能空间”愿景势必将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覆盖用户95%以上的生活场景,让智能可以细致入微地服务每一个人。

小米造车再出新进展,将于9月进入软模车下线阶段

小米造车再出新进展,将于9月进入软模车下线阶段

小米造车再出新进展,将于9月进入软模车下线阶段,雷军对小米汽车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只要在小米科技园办公,几乎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待在小米汽车单独所处的办公楼里,小米造车再出新进展,将于9月进入软模车下线阶段。

小米造车再出新进展,将于9月进入软模车下线阶段1

自从小米去年3月宣布进入造车领域,相关信息一直被大家关注。 不仅是米粉,还有不少车友都非常好奇小米造车造到什么程度了。 7月28日晚,媒体报道称,小米汽车项目将于9月进入软模车下线阶段,后续将如期进入场测和冬测周期。

新浪科技表示,综合相关方面人士透露的信息得知,小米汽车已锁定相关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部分最新稀缺工艺零配件供应资源。

小米汽车将于9月进入软模车下线阶段

同时,小米汽车项目在小米集团内,已从小米汽车团队研发端延展至集团内相关业务部门,包括中国区销售运营相关筹备立项已开始推进。 在此之前,小米自动驾驶测试车的路测信息已被频繁目击。

去年9月,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 在投资者日上,雷军宣布预计小米汽车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今年4月,小米汽车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新城的造车基地开工建设。 按计划,工厂一期将于2023年6月竣工;二期项目则将于2024年3月开工,2025年3月竣工。 一期、二期工厂的年产量均为15万辆。

据悉,在不久前小米汽车内部的会议上,雷军还曾点名表扬小米汽车工程研发团队。 来自小米内部的信息显示,小米汽车团队人数已超过1600人。 对于造车,雷军称这是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小米造车再出新进展,将于9月进入软模车下线阶段2

从相关渠道获得了小米汽车的最新进展,小米将于9月进入软模车下线阶段,后续将如期进入场测和冬测周期。

据悉,小米汽车已锁定相关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部分最新稀缺工艺零配件供应资源,同时,小米汽车项目在小米集团内,已从小米汽车团队研发端延展至集团内相关业务部门,包括中国区销售运营相关筹备立项已开始推进。

根据此前消息来看,雷军对小米汽车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只要在小米科技园办公,几乎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待在小米汽车单独所处的办公楼里,目前小米公司不少员工对此感到兴奋。

自2021年3月宣布造车以来,小米汽车动作频频,包括去年宣布小米汽车落户北京,项目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将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

此前,网络上曝光了小米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图片。 可以看到,测试车辆车顶搭载激光雷达,车内外也配有相关测试设备。

3月22日,小米集团发布2021年全年业绩称:“2021年3月宣布造车计划以来,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进展超预期。 截至目前,汽车业务研发团队规模已超1000人,未来继续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领域拓展研发,预计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

小米造车再出新进展,将于9月进入软模车下线阶段3

雷军宣布小米造车已经有两年左右的时间,“小米汽车”在最近又迎来了新进展。

据企查查APP显示,上海晶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晶合光电)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3.%,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据了解,晶合光电成立于2011年,目前约有250名员工,业务遍及全国6大汽车企业,主要与主机厂同步研发设计、生产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车灯。 晶合光电的主要产品为光学模组、驱动器、控制器(ECU),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车灯全套电子软硬件架构方案。

据晶合光电官网显示,公司的产品已经实现规模前装量产,已经在小鹏汽车、比亚迪、一汽红旗、广汽埃安等十数家车企的二十多个车型上搭载。 2022年,公司还将与威马、哪吒、高合等新客户展开合作。

最近一年,随着各个巨头纷纷跨界造车,汽车供应链就成了“香饽饽”,而晶合光电正是其中之一。

在小米入股前,晶合光电已在去年12月完成了A+轮融资,而当时的领投方是网络风投。 此前,网络已经和吉利成立了“集度汽车”,后者已在今年7月发布了首款量产概念车“ROBO-01”。 两者的分工为吉利负责汽车制造相关的内容,网络负责自动驾驶和智能化,各取所长。 而网络投资晶合光电的逻辑和小米一样。

从IoT行业的生态链式发展算起,小米已经是投资圈的老人了,自从雷军宣布造车后,投资也是小米造车的一大落脚点。 仅在2021年,小米产投就投资了47家芯片半导体与电子领域企业,比如纳芯微、黑芝麻智能等。

在入股晶合光电之前,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还投资了英乐飞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后者专注汽车半导体。

就在投资晶合光电、英乐飞的同时,小米新基金的主体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还在储备弹药,计划募集总规模为100亿元,其中首次募资63.3亿元。

其投资方向包括集成电路及上下游领域(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 新材料、人工智能、显示及显示器件、汽车电子,同时包含消费类移动终端及智能设备的上下游应用及供应链)的非上市企业。

短期来看,小米如果像蔚来、理想等第一批新势力那样从零起步,那产品研发、交付无疑会因此被推迟。 而造车的时间窗口正在关闭,这意味着小米有可能会失去窗口。 这对强调“顺势而为”的小米和雷军来说,是极其危险的。 因此,复制在IoT行业的生态链战略,是更便捷的选择。

但是,这个选择还带来一个问:如果小米的核心技术不够强,可能又要面对在手机行业已经面对的事情,那就是内卷,同时品牌提升也会遇到阻碍。

对于未来投资计划,小米产投管理合伙人孙昌旭表示:“接下来就要看新一轮智能电动车和新能源汽车带动下,扶持一批更高端的芯片企业发展起来,包括高端的汽车智能驾驶芯片,以及在汽车领域比较容易被忽略的高端功率芯片和模拟芯片,在这些领域将出现很多优秀企业。”

中国科学家发现关键分子 12月19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 少吃为
才是初冬的标配!中年女人这样穿大衣有气质 大衣 美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