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普京批准新版俄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 外交部回应)
财联社11月20日电,在11月20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俄罗斯总统普京19日签署总统令,批准新版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文件称,俄罗斯视核武器为一种威慑手段,使用核武器是极端情况下被迫采取的措施。同日,俄布良斯克州遭到乌军6枚美制导弹袭击。俄国防部的通报称,经确认,乌方使用的是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6枚导弹全部被俄军防空系统拦截,导弹残片落入布良斯克州一处军事区域内。中方对这两件事情有何评论?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我们注意到了有关报道。当前形势下,各方应当保持冷静克制,通过对话协商共同推动局势缓和,减少战略风险。林剑强调,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中方希望各方推动缓和局势、致力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没有改变,并将继续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90年代后期俄罗斯国内的重大事件
第一节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概况1、独联体成员国与东欧国家经济、政治的转型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历史性变化之后,它们先后都走上制度转轨的道路。 经济上从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现在各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已经基本完成。 政治上从原来的共产党一党执政向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原则为基础的西方式民主政治体制过渡。 多党制、三权分立、议会民主、民族分离等主导了社会思潮,全盘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历史。 因此,社会政治领域的矛盾、冲突异常激烈,许多国家发生政权不稳。 特别是在东欧、中亚部分国家政治转型引发民族矛盾,民族分离主义盛行,有的酿成多年的战乱。 目前,东欧中亚各国向资本主义民主制的转轨大体趋于完成。 政治多元化、三权分立原则也通过宪法得到贯彻,新的政治体制框架初步确定。 东欧国家大多选择议会民主制,而独联体较多地采取总统制建国。 自由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为该地区的有影响的社会政治思潮。 很大程度上这三种思潮及其政党力量的消长决定着这些国家的前途与发展。 2、独联体及东欧国家的对外政策冷战结束后东欧中亚地区的战略地位和地缘政治发生很大变化。 转型之初,各国一度奉行全面倒向西方国家的政策。 但事实证明此路不通,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口惠实不至。 于是大多数东欧中亚国家不得不对其政策做出调整。 在保持优先发展同西方国家关系的前提下,更注意保障本国的利益,对外关系趋向于多元、务实。 不过,同西方国家的合作仍是这一地区绝大多数国家对外关系的重点。 他们希望“回归欧洲”,以此作为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 他们积极申请要求加入北约和欧盟,力争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尽快与西欧实现一体化。 现在这些国家与西方的合作也全面启动。 本节小评此节内容系对独联体成员国和东欧国家在剧变后经济政治外交的简略介绍,只需一般了解即可。 第二节俄罗斯的经济、政治与外交1、俄罗斯经济、政治的转型1992年俄罗斯开始从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转轨。 初期由于相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万能,以为融入西方经济体系就能实现繁荣,所以采取了激进的方式即西方国家推荐的“休克疗法”,使得俄罗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俄经济大幅滑坡,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几年下降,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失业者众多,占国民总数70%的居民处于最低生活水平线以下。 直到激进的“休克疗法”失败之后,俄才开始被迫采取比较稳健的办法,但经济总体上在衰退与危机中徘徊。 另外,俄国内的政治斗争和苏联解体后造成的原有经济关系的断裂也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经过多年的努力,俄罗斯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向资本主义混合型所有制经济的过渡。 21世纪以来俄经济开始出现增长、发展的势头。 俄罗斯的政治转型经历了不少波折。 自俄罗斯独立开国以来,实行三权分立制度,但各派政治力量始终围绕权力分配问题明争暗斗,多次发生全国性重大事件。 1993年12月,举行公民投票通过新宪法,确定国家的新体制。 宪法规定总统享有很大权力,集内政外交大权于一身。 议会的权力和作用缩小,在权力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 政党活动逐渐纳入法制轨道,党派斗争受到法律制约。 虽然总统、议会和各政党之间的斗争仍未停止,但俄罗斯国内左、中、右三派基本保持了平衡,政动荡逐渐趋于平静。 多党制进一步向西化方向发展。 苏联解体之后,俄国内另一政治动向就是地方主义膨胀,极端民族主义泛滥,中央权力受到削弱。 它造成地方各行其政,中央权力被架空。 直至1999年末,普京上台执政,这一趋向得以控制,加强了中央权力,政局趋于稳定。 2、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调整独立之初,俄罗斯一度实行亲西方的政策,以争取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 但西方的援助是虚多实少,并不可靠。 在政治上不把俄罗斯视为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反而乘机蚕食俄罗斯传统的势力范围,削弱和限制俄罗斯的国际作用。 1993年大选后,俄罗斯决心从实行向西方一边倒的方针,调整为“全方位”的外交政策,被称为“以西为主,东西兼顾”的“双头鹰外交”。 总的目标是,复兴俄罗斯,重新确立俄的大国地位,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为本国的改革和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具体政策是:加快独联体一体化进程,巩固俄在这一地区的盟主地位。 与西方国家关系强调“利益均衡”,既合作又抗争。 在北约东扩问题上采取软、硬两手的方针,一面在政治上强硬反对北约东扩,另一面在实践上又进行有条件的妥协,允许东欧国家加入北约,但反对北约军事向东扩展。 外交上力争在亚太地区有实质性的突破,以发挥欧亚大国的作用。 积极发展对华关系,着手建立和完善面向21世纪的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加强同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以带动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 有重点的恢复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特别是与南亚和中东国家的关系。 经过几年的调整,俄罗斯在国际上争得较大的迂旋空间。 1998年,俄国成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正式成员。 二战后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俄日关系有了较大的改善。 俄国同中国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997年俄国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 普京政府致力于振兴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和提升大国地位的全方位外交。 2000年3月26日,普京顺利当选俄罗斯总统,这标志俄罗斯社会进入一个“以稳定经济为头等任务”的新阶段和俄罗斯“民主改革尝试阶段”的结束。 几年来,俄罗斯在经济上由降转升,国家财政状况不断好转,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虽然世界油价高涨使俄外汇收入大增,但俄罗斯把经济工作置于首位功不可没。 政治上,几年来俄罗斯进行了系统的行政改革和司法改革。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事务的调控能力,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在对外关系上,普京上台以后更多地体现了全方位、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基本特点。 他强调“务实外交”,总的原则是最大限度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为俄罗斯国家复兴服务。 在做法上重视“内部目标高于外部目标”,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取决于俄罗斯能否成功地解决自己内部的问题。 突出俄罗斯外交政策中的经济色彩,把经济领域里的国家利益看做是最重要的利益。 强化俄罗斯的核威慑能力,强调俄罗斯拥有“足够的力量”捍卫主权与安全、维护国家利益。 调整与大国的关系,特别是“9·11”事件后,与美国关系大为改善,并加入北约20国委员会,积极融入国际社会。 视独联体为“战略利益范围”,把发展与独联体国家关系作为其对外政策的“绝对优先方面”。 加强与中国、印度、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关系。 经过几年的努力,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大国地位有所恢复,俄罗斯将是构筑未来多极化世界的重要力量之一。 不过,俄罗斯目前虽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要全面振兴俄罗斯,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本章是2003年新增的一章,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俄罗斯的认识与了解。 俄罗斯是当前“一超多强”世界格局中的一个重要力量。 经过十余年艰难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转型过程,目前终于走出混乱、动荡、冲突的时期,基本完成了经济政治体制的转型,进入了一个平稳的发展期。 俄罗斯潜在的巨大能力正在逐步的得到恢复与实现,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将充分显露出来。 我们对这一变化应有大致的认识与了解,应认识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及在国际舞台的新面貌。 本章从命题的角度来看,有两个要点值得注意:(1)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俄罗斯在对外政策上的重大转折及其原因。 (2)普京时代俄罗斯的对外政策的基本特色。 不过,正因为本章内容较新,还不很成熟,单独出分析题的可能性不大,而与其他章的内容联在一起命题的可能性较大。 课后训练1. (分析题)下面是关于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有关材料:材料1 种种迹象表明,最近同西方,首先是同美国的关系发生转折,这并非只是常见的态度摇摆,而是对形势加以认真考虑的结果,也是出于自卫。 不过这绝不意味着,俄罗斯外交部门会来一个180度大转变,用对抗代替昔日同西方合作的方针。 政策依旧,只是做了必要的修改,俄罗斯再也不想替人受过,毫无所获地做单方面让步了。 摘自俄国《俄罗斯报》文章《俄美关系蜜月已经结束,今后如何发展?》(1996年4月28日)材料2 俄罗斯国徽中的“双头鹰”仿佛正在密切地注视着俄罗斯的东西两侧。 叶利钦总统之所以强调“国徽象征着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中生存的道路”,是因为作为连接欧美与亚洲之桥梁的欧亚大陆国家,俄罗斯要扩大在外交上的决定权,防止在冷战后的国际政治中政治地位的下降。 由于北约东扩,被欧美国家疏远并处于孤立之中的俄罗斯开始将外交政策的重点转向东方,首先与中国接近。 两国提出建立战略性伙伴关系,并多次牵制了美国的一极控制。 摘自日本《东京新闻》文章(1998年1月3日)材料3 华盛顿对俄罗斯的过渡情况的幻灭正在促成一个相互失望且不耐烦的恶性循环。 在俄罗斯,有下述看法的人不仅仅是日里诺夫斯基。 他们说苏联的垮台是西方策划的,西方希望俄罗斯虚弱无力、不稳定,经济上依靠西方的投资,并要靠廉价出售人才、科学、石油、木材和天然气过日子。 因为在莫斯科的西方人和西方产品剧增,所以他们认为迄今西方市场给俄罗斯带来的主要是投机、犯罪和公开的腐败现象。 而感到不满的俄罗斯人不仅仅是共产党人,人们常常可以听到中间派人士、工业家,甚至还有感到失望的民主派人士发表上述批评性意见。 摘自美国《纽约时报》文章《俄罗斯的反西方之风日趋强劲》(1994年5月17日)请回答:(1)20世纪90年代初期俄罗斯对外政策做了哪些重大调整?(2)调整后的俄罗斯的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是什么?(3)说明俄罗斯为什么要调整其对外政策。 2. (分析题)现在俄罗斯的主要问题不是民主将是什么样的,而是新资本主义将是什么样的。 确切地说,是国家将在经济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最近几个月发生的事件使人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经济基本上仍在私人手中,但国家将加强监督。 在对外政策中,俄罗斯会尽量利用与发达国家的友好关系,把它看做是现代化的资源,同时在原苏联地区开始经济扩张,将来有可能提高莫斯科对新独立国家的影响。 俄罗斯仍将留在北约和欧盟这样的一体化政治、经济和军事组织之外,它将努力保持自己在其他方向上(中国、印度、中东)的自由。 换句话说,在可预见的将来,俄罗斯仍将留在西方社会之外,这一趋势是早就形成的,俄罗斯没能突然变成“另一种国家”。 摘自俄罗斯《莫斯科时报》试评析以上材料,说明2004年俄罗斯总统大选及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基本走向。 参考答案1. 【答案要点】(1)俄罗斯改变曾一度实行的向西方“一边倒”的方针,在对西方政策上趋向强硬,并重视发展同伊斯兰世界和中国等国家的关系,努力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争取恢复它的世界强国的地位。 (2)调整后的俄罗斯的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是:以西方为重点、东西兼顾,简称为“双头鹰”战略。 (3)促使俄罗斯调整其对外政策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俄罗斯一度实行的向西方“一边倒”的方针,使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显得无所作为,国际地位日趋下降。 第二,俄罗斯希望通过外交战略支持西方国家,来获取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援助,但结果却令俄罗斯人感到失望。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援助往往是口惠而实不至,实际上西方国家仍害怕俄罗斯的强大,希望俄罗斯继续保持虚弱无力、不稳定的状态。 这引起了俄罗斯国内越来越多人的反对,对西方不满的情绪日益加强,他们强烈要求奉行独立的对外政策。 第三,俄罗斯国内政局发生变化,民族主义势力抬头,迫使俄罗斯政府修改其对外政策。 2. 【答案要点】(1)自从2000年3月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以来,俄罗斯国内外的形势和景况大为改观,它标志延续10年的动荡与贫困时期的结束,一个新的时期的开始。 几年来,普京对内力求稳定,高举秩序法治、社会公正的旗帜;对外强调维护国家利益,力争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政绩。 2004年3月俄罗斯举行总统大选,普京再次在没有悬念的情况下当选为总统。 正是苏联解体后的10年震荡使俄罗斯人民分外珍惜普京执政所带来的稳定、增长与希望,真诚支持普京的连任。 (2)在对外政策上,普京政府将继续致力于提升大国地位的全方位外交,以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在具体政策上,视独联体为俄罗斯“战略利益范围”,把俄同独联体国家发展关系作为其对外关系的“绝对优先方面”;重视内部目标高于外部目标,突出外交政策中的经济色彩,强化俄罗斯的核威慑能力;调整、发展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关系,保持密切合作,以争取有利于俄现代化进程的外部条件;加强同中国、印度、中东等国家的合作关系。 总之,在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俄罗斯将继续奉行东西方兼顾的全方位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使俄罗斯作为大国,成为构筑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的主要力量之一。
6月2日普京批准俄罗斯核威慑政策!普京为何敢这么强硬?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6月2日签署了总统令,批准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且该命令于当日生效。 一时间在世界上引起了一阵热议,毕竟任何人都会谈核色变,俄罗斯也不会没有事情找事,在这样的情况下,批准核威慑也是有一定原因和俄罗斯实力的。
一、俄罗斯核威慑的实力
苏联是二战后的世界两极之一,当时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和当是美国为首资本主义国家阵营相抗衡,当时苏联的军事实力强横,还拥有核武器。 虽然最后苏联解体了,但是它的大部分实力都被苏联给继承了,也就是说俄罗斯完全继承了苏联的核武器,这也使得俄罗斯完全有能力实施核威胁,毕竟手里有货。 如果手里没有这些东西,那你说核威慑也没有用呀!
二、为了俄罗斯的利益
在此重申一点,一个国家无论做什么的决策都是从它本国的利益出发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俄罗斯这样做也是为了本国的利益,俄罗斯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谁都不要惹我,惹恼了,大不了日子不过了,反正我不好过,谁也不要好过。
这样还不放心,我先来个核威慑直接让你们闭嘴,而且不仅而是俄罗斯本身,其俄罗斯的盟友如果说到威胁的话,俄罗斯也认为是在挑衅它。因为那也关乎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你以为他吃饱了没事干了吗?
三、俄罗斯领导人的强硬
普京这一位俄罗斯总统,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选定的接班人,这一位总统,一上任就是强硬的作风,根本不理会外界的声音,强硬到底,在外面给人一副硬汉的形象,俄罗斯这一头北极熊在世界上也几乎没有国家敢去惹,这多多少少受到普京的影响。 这一次俄罗斯签署核威慑的命令,也延续了普京的一贯作风。
有人称呼普京为帝,对他各种赞扬,不可否认他十分有能力,但是要明白普京是俄罗斯的总统,他是为他国家服务的。 哪个国家要是损害俄罗斯的利益,普京敢对它亮出来獠牙你信不信。
泽连斯基:不相信普京会动用核武器
#泽连斯基:不相信普京会动用核武器#在头条热榜看到泽连斯基:不相信普京会动用核武器一事,据悉,针对普京发表的全国讲话,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不相信俄罗斯会使用核武器,也不认为世界会容许他使用这些武器。 怎么说呢,就和俄乌冲突爆发前,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这场仗不可能打起来一样,如今谁还有100%的信心扬言“俄罗斯不会使用核武器”?毕竟“黑天鹅事件”之所以令世人感到震惊,就是因为其发生得太突然,且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谁知道在是否使用核武器一事上,会不会也有“黑天鹅事件”呢?况且仅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扎波罗热、赫尔松、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通过公投的方式成功并入俄罗斯领土版图,即意味着这四地被纳入了俄罗斯核反击策略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关于俄联邦在核威慑方面的国家政策》内容可知,俄罗斯会将一切射向俄本土的导弹都视作核导弹,并启动相应的核反击。 毕竟在导弹落地爆炸前,谁都难以判断其究竟是常规导弹还是核导弹,故俄方的政策就是只要有导弹射向俄本土,一律视为核导弹。 至于乌克兰军队,其会不定期使用“圆点-U”战术导弹打击俄控区,但倘若这四地经由俄罗斯宪法承认,成为俄罗斯领土,那乌军的行为极有可能就此引发俄方的核反击。 而乌克兰还不是北约成员国,即便俄军动用了核武器,北约也没有足够的理由下场对俄实施同等规模的报复。 所以说,泽连斯基的信心还是不要太充足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