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巴西驻上海总领事:对华关系将进入“更加紧密相连的阶段”)
巴西247新闻网10月19日文章,原题:巴西驻上海总领事表示,与中国的关系将进入“更加紧密相连的阶段”2024年中巴迎来建交50周年,两国正在经历合作伙伴关系的巅峰时刻,特别是在经贸领域。2023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1815.3亿美元,巴西对华贸易出口额1057.5亿美元,是对第二大出口国美国(369亿美元)的出口额的近三倍。良好的商业共存伴随着两国之间政治关系的加强,巴西驻中国上海总领事奥古斯托在接受巴西247新闻网独家采访时说:“也许从现在开始,两国关系将进入一个更加紧密相连的阶段。”
奥古斯托说,巴中双方都认识到两国关系对彼此的重要性。与中国的商贸往来对巴西意义重大且成果显著,巴西对中国的农产品供应以及在中国企业国际化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巴中关系已经硕果累累,接下来,两国将进入一个更重要的阶段,共同见证双边投资结出硕果。”
巴西希望在中国实现出口多元化的目标。奥古斯托表示,巴西的大豆、铁矿石和石油这三种产品占出口额的80%以上,巴西希望更多的产品能加入到出口名单中。“因为拥有14亿多居民的消费市场和巨大发展空间的中国,对于巴西企业来说,是一片具有无限潜力的蓝海。”
“巴中之间信息赤字非常大。由于地理位置相距太远,巴西人对中国知之甚少,中国人对现实的巴西也了解很少。”奥古斯托说,很多中国人对巴西的刻板印象还停留在“足球王国”上,因此,巴西外交部在中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让巴西的产品连同文化、人员一起被更多中国人知晓。
“我们所追求的投资增加也带来了非常积极的附加值,那就是人员流动的加强。江苏省以及徐州市与巴西的地方交往,徐工巴西工业园的成功,是双方共同努力结出友谊之果的最好例证。”奥古斯托还说:“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巴西人来中国旅游、学习、经商,也欢迎中国朋友去巴西。”
对将在下个月于上海举行的2024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奥古斯托表示,“充满期待。”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举办至今,巴西一直参与其中。“对巴西领事馆来说,我们将借助进博会为巴西初创企业提供一个平台,使他们能够与潜在投资者和其他中国初创企业进行互动。去年,这样的互动取得了不错效果,今年我们将保持这一势头。” (吉列尔玛·巴拉迪诺,肖攀译)
求初二上学期地理,生物复习提纲,越多越好 邮箱 542509350@qq.com
我只有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1、我国位置的优越性:半球划分: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经纬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 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最东端 东经135度2分30秒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最西端 东经73度40分 帕米尔高原乌兹别里山口(乌恰县)最南端 北纬3度52分 南沙群岛曾母暗沙最北端 北纬53度33分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漠河县)2、我国国土辽阔:陆地国土: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陆上邻国14个。 海洋国土:濒临的海洋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渤海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南海鱼类产量和油气产量均是最大的。 图见教材4页。 3、行政区: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图教材7页各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表教材10页。 4、人口: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基本国策: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 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9人)的3倍多。 人口分布不均。 以黑河—腾冲为界,东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各省区面积与人口的比较,图教材14页。 5、民族: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占92%。 少数民族中壮族人数最多。 人口在5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最多。 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一些少数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族的泼水节、孔雀舞;藏族的集体舞、藏历年;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6、地势和地形: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大。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 各阶梯概况,海拔、地形特征见教材22、24、26页,主要看各阶梯都有哪些主要山脉(走向)、高原、盆地以及平原,以及相对位置。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是四大高原中唯一位于第一阶梯的,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千沟万壑;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显著。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昆仑山与天山之间,其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纬度最高;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位于巴颜喀拉山与祁连山之间,海拔最高,也是四大盆地唯一位于第一阶梯的;四川盆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陆地面积的33%,加上高原,两者占60%。 山区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治理,见教材29页。 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的问题: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 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主要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7、南北气温差异: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漠河镇与海口市1月平均气温相差接近50℃。 冬季最冷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 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 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温度带划分,见教材33页。 8、东西干湿差异: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一个地方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我国降水量和干湿地区,见教材35、36页。 干湿地区景观、建筑以及农业的差异,见教材36、37页。 9、气候: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除青藏高原外,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见教材39页。 主要是降水的差异,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和地形。 我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高原山地气候,见教材42页。 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多旱涝灾害。 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 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10、河流和湖泊:内流河和内流区、外流河和外流区的分布,见教材44页。 内流区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3,但水量仅占全国的5%;外流区占陆地面积的2/3,水量占全国的95%。 内流区: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昆仑山、天山等高山冰雪融水。 内流湖一般为咸水湖(青海湖)。 外流区:河水来源主要靠降水。 有三大外流区(1)太平洋外流区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 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上游水能资源丰富,进行发电和灌溉(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以及河套平原)。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下游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水流减慢,泥沙堆积,河床升高—“地上河”。 流域水系,见教材48页。 上游建设大型水库,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黄河几字形与凌汛。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 它是我国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流域水系,见教材53页。 各段的名称和支流。 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洪水灾害:降水集中,中上游生态环境破坏(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长江河道弯曲,中下游湖泊萎缩(围湖造地)使得其蓄洪能力下降。 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元江—红河。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自北向南经过京、津、冀、鲁、苏、浙,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南水北调东线。 中国五大淡水湖(按面积大小排列)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苏浙交界)、洪泽湖(苏)、巢湖(皖)。 (2)北冰洋外流区(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3)印度洋外流区(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孟加拉湾)。 1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 (石油、矿产资源等)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我国的资源情况: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随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将会继续减少;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使得自然资源遭到不应有的破坏和浪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12、土地资源:根据土地的用途和土地利用情况,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 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 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但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见教材67页。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土地利用程度高。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土地利用程度低,未利用土地分布较广。 牧业在西部内陆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居主要地位。 土地资源类型分布表见教材69页。 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属可再生资源,如利用不当,或遭到人为破坏,就会引起土地资源退化,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我国土地利用中对土地的破坏有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和土地荒漠化。 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措施:依法用地、规划用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开展“保护土地、保护耕地、保护环境”宣传活动;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和环境治理的投入;禁止乱占耕地等。 13、水资源: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而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2.5%。 而淡水资源中,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第110位之后。 缺水状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 水资源时空分步不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配很不均匀。 从时间分配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易造成洪涝灾害,冬春季则降水少,易造成干旱缺水;从空间分配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南方水资源占80%以上,北方仅占不到20%,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比如三峡(长江)和小浪底(黄河),对防洪和水资源调配发挥重要作用,在洪水期蓄水,减缓下游洪水,在枯水期防水,增加下游水量,具有防洪、发电、灌溉及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益。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有效办法。 如南水北调引水工程,对于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有重要作用。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分东(扬州—京杭运河—津冀鲁)、中(丹江口—京津冀)、西(雅砻江、金沙江—黄河上游)三条线路。 引栾入津,是将滦河水引入海河水系,缓解天津缺水状况;引黄济青,将黄河水调入青岛。 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总体上看,一方面供应紧张,缺水状况仍在继续加重;另一方面利用率低,浪费惊人;此外水污染严重。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具体措施见教材81页。 14、交通:现代交通运输指的是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工具的运输。 交通运输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又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较小。 我国的交通运输网见教材89页。 其中注意哪些大城市所缺少的运输功能,也就是各城市属于哪种交通枢纽类型,比如是单一交通枢纽,还是铁路—公路枢纽,还是铁路—航空枢纽,还是多种综合枢纽。 我国高速公路始建于1984年,是上海—嘉定。 主要高速密集区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个地区。 这些地区城市和人口集中,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有修建高速公路的需求和物质需求。 主要高速公路分布见90页。 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主要铁路干线分布见91页。 掌握一些主要铁路线及铁路枢纽,各条铁路线起始点和终点各代表哪个城市。 南北向:京哈线、京九线、京广线、京沪线、哈大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青藏线。 东西向:京包线—包兰线、陇海—兰新线(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襄渝线。 主要铁路枢纽:北京、郑州(京广、陇海)、武汉(京广、襄渝、长江水运)、南昌(京九、浙赣)、徐州(京沪、陇海)、兰州(陇海、包兰、兰新)、宝鸡(宝成、陇海)、株洲(京广、浙赣、湘黔)。 选择交通方式要考虑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如速度、运费、运输量等,还要考虑出行目的、货物性质数量以及运输距离等因素。 15、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农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以及渔业。 图见教材98页。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是东部和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东西部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 图见教材100页。 东部主要是种植业、林业和渔业。 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于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西部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四大牧区: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 主要畜牧品种:三河马、三河牛、滩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第二大牧区,主要畜牧品种有:细毛羊、羔皮羊、阿勒泰大尾羊、和田羊、伊犁马等;西藏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畜牧区,主要畜种有藏牦牛、藏绵羊、藏马等;青海是我国第四大牧区。 南北差异主要是降水和热量的差异。 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南宜水稻北宜麦)、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南种甘蔗北甜菜)、棉花(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种植小麦、玉米和大豆、以及甜菜,受气候条件限制,一年只种一季;华北平原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还有花生和温带水果,大多两年三季或一年两季;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种植水稻、棉花、油菜和甘蔗,一年可收获两到三季。 图见教材101页。 因地制宜:考虑自然条件(地形、土壤、降水等)和社会条件(与城市的距离、市场需求、农业技术装备以及农民文化水平等)。 挑战和对策: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 适应国内、国际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防止滥垦滥伐、超载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 16、工业: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工业分布:特点为沿海、沿江、沿交通线。 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的工业基地;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工业分布见教材110页。 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特点: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 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不同的产业开发侧重点: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贸易导向型的产业;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图见教材114页。 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上海:优化调整了工业的产业结构。 (上海工业的变化);北京:增长速度快,促进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中关村对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互联网: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网络购物、SOHO族、网络社区等) 补充知识:1、说出下列地理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1)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特殊的“鱼米之乡”的景观得益于( 雨热同期的季风 )气候。 (2)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藏高原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上,但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地势(青藏高原海拔高 ))因素。 (3)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大体相同的纬度上, 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受(海陆位置 )和( 夏季风)的影响。 北京与乌鲁木齐纬度大致相当,但降水却有很大的差别。 (海陆位置、夏季风)。 (4)在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不同的果树;不同的温度带内熟制也不同;南北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也不同。 原因是(纬度因素、热量(温度))。 (5)东西植被不同;东西农业类型不同,东部以耕作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西部房屋屋顶的结构不同,东南部多斜顶房,西北部多平顶屋。 (降水量不同)2、气候复杂多样的影响:(1)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2)形成不同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3)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较阴冷潮湿爱吃辣椒;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 (4)人们的服饰也因为适应气候而多姿多彩,如:西藏的藏袍就是为了适应西藏日较差大的气候特征的(地形);(5)各地的建筑特点不同,北方的屋顶斜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的屋顶斜度较大(气温、降水)。 3、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气候趋于干旱;植树种草。 中游:水土流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 黄土高原的土层舒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下游:地上河;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 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加固黄河大堤。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01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我国实现现代化,面对六大挑战,其中就有生态环境仍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 我国环保事业正式开始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 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我国组团40多人出席了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紧接着1973年中国召开了第一次环保会议(北京:8月5日~20日),这次会议使得中国江河、海湾污染、工业污染、农药污染、城市污染、生态资源破坏等大量严峻事实得以披露。 随后几年国家治理了不少典型污染点、源。 十年动乱结束后,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被写进1978年国宪。 1979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公诸于世。 1983年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正式把环境保护列为中国基本国策之一。 中国环保事业起点是从法制着手的,30多年来取得了明显成就,制订了多部法规,解决了许多问题。 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发展观的主流。 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 [1]这个战略的成功取决于全社会的参与,因此需要启动全体公民的环境意识,可是这方面有很多工作没有做。 不仅如此,公民还应有相当于发达国家公民的高度的环境意识,因为经济全球化必将要求我国应对更多配套的世界性环境公约。 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历史学家从两个方面进行严肃的历史思考。 一方面深入开展我国历史上自然环境变迁和灾害问题的研究,像北京地区森林变迁和生态灾害、西北地区生态发展变化、历史上沙漠化现象以及地区经济文化与自然变迁等课题,由历史学家与农学家、林学家、气象学家、环境伦理学家、历史地理学家等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 毫无疑问,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必将推动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结合、渗透,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的社会功能。 人们期望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早日问世,从而推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 另一方面的历史思考,就是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去研究、了解20世纪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环境问题上的人文成果(不是技术成果),加深对环境伦理和自然哲学的认识。 目前我国迫切需要加强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和教育,确定人人遵守的环境行为规范,这样才能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自觉活动。 根据有关西方环境伦理的著作,环境伦理学的兴起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环境伦理意识的萌发阶段,大约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 1864年美国学者G.P.马什(,1801~1882)出版《人与自然》,开始反思技术、工业、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和自然的负面影响,尽管他的立场仍是人类中心和功利主义的,可是值得注意的是他认为人对地球管理不单纯是经济活动,还需要有伦理的态度。 进一步醒悟来自梭罗(,1817~1862),梭罗批判西方传统反自然的偏见和资本主义的人生价值观,热爱自然,以自然为友,追求简朴生活。 在他的眼中,自然是有机整体,万物是互相依赖的,自然是善、美和天堂,是健康、价值的来源,其代表作是《瓦尔登湖》。 [2]继梭罗之后,有被称为美国国家公园之父的J·缪尔(John Muir,1838~1914)。 1864年3月他进入加拿大荒野之中,在这一时期,缪尔被自然的神奇和优美感召,开始抨击人类自以为是的自我中心主义和践踏破坏自然的无知,最终成了一个自然主义者,为美国国家公园的开辟和保护做出了很大贡献,代表作有《夏日走过山间》[3]和《我们的国家公园》。 [4]梭罗和缪尔思想的特点是带有尊崇原始自然和返朴归真的倾向,开启了对自然之伦理感情和意识的先河。 第一阶段还有一位德国的重要思想家--施韦泽(AlbertSchweitzer,1875~1965),他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到50年代成为一套成熟的体系。 他认为:一、生命意志是普遍平等的,真正的哲学要从这个意识出发,我是生命意志之流中的生命;二、道德就是对一切生物的无限广大的责任;三、过去一切伦理学的根本缺陷在于认为伦理只处理人和人的关系;四、人类需要有道德意义的世界观和文明观。 [5](P1414-1436) 第二阶段是大地伦理和环境道德观或环境价值观的提出阶段。 其代表人物有福格特和李奥帕德等。 福格特(William Vogt)1948年出版了《生存之路》,提出了一套人类生存哲学,含人口伦理思想。 例如:1.我们--全体男女老幼必须重新调整我们与环境的关系,应该重写我们的哲学,使它脱离论争和“观念“的领域,而在大地上牢牢生根;[6](P269)2.人类肩负责任的重要性不论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 因为我们所面临的生物物理难题不可分割地也是个伦理问题。 [6](P3) 李奥帕德(Aldo Leopold,1887~1948)被称为现代环境伦理学之父、先知。 其《沙郡年记》被称为现代环境主义运动的一本新圣经。 尽管施韦泽、福格特的著作中类似环境伦理名词已呼之欲出,但是还是到李氏才首次提出了大地伦理,而他的大地伦理实际上就是一种建立在生态科学基础之上的典型的整体论环境伦理。 李氏首次在历史上明确地界定了一种共同体界限,他说:土地的伦理规范只是扩展了群集(Community,共同体)的界限,使其纳入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我们可以将这些东西称为土地;[7](P262)我们尚未有处理人和土地的关系,以及处理人和土地上动植物的关系的伦理规范;[7](P261)我们也应该从伦理和美学的角度,来考虑每个问题。 [7](P285)这些话正式标志着人与自然环境进入了伦理学的公正视野的正式开场。 第三阶段从60年代开始至今,是环境伦理学创立并呈现百花齐放、多元发展的时代。 环境伦理学作为独立新学科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 正是在70年代出现了《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深层生态学》、《伦理学与动物》等期刊,国际著名哲学杂志《伦理学》、《探索》、《哲学》开始大量刊登环境伦理学文章。 许多哲学家在大学里开设环境伦理学课程,不少以环境伦理为书名的教材陆续出版。 环境伦理学诞生以来,出现了很多有代表性的著作、观点,有些我国已有译介,我这里拣选几种作简要的介绍。 1.可持续发展伦理观。 可持续发展的明确定义首次出现于1987年。 1983年12月,联合国秘书长任命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成立了22人组成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要求制定出全球革新议程。 1987年WCED交出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称: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8](P52)从广义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8](P80)报告说我们已试图说明人类的生存和福利,是如何地有赖于把可持续发展提高到全球性伦理道德方面的成功。 [8](P404)报告建议全世界教育应广泛传授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同时要求各国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应包括并贯穿于各级学校正式课程表中的其它科目的教学之中,以便加强学生对环境状况的责任感,并传授给他们有关控制、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方法。 [8](P142)1992年6月3日至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召开。 参会者有183个国家代表团、10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另有不少国际组织和联合国机构代表。 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总方向,也标志全球环境问题决定下的全球伦理秩序的定向。 这种全球伦理有三个公平性原则,即:世界范围内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性,代际公平性,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公平性。 1997年5月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了康斯坦热()等的《世界生态服务的价值与自然资本》论文,产生过广泛而重大的影响,们强调了公平性的环境伦理观。 人与自然公平关系的原则已深入人心,成为一般经济伦理理论的基础之一,如德国彼得·科斯洛夫斯基()说:与自然界交流中的公平也不是一个特殊的公平问题,而是一个一般的本体论上的公平概念的问题。 依据柏拉图的观点,如果公正是与现实相结合,并贯穿于现实的,自然界也属于与现实相结合,并且是“正义“的公正范围,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也要确定公平。 [9](P253)可持续原则也正式成为新经济学的理念,著名的《自然资本论》[10](P4)--该书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的重要路标,人们将其与《国富论》相比--谓其将影响下一次工业革命,书中就把资源、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正式列入资本核算系统,这是环境伦理与经济学的结合。 2.自然的内在价值论理论。 美国人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 Ⅲ,1932~),是对环境伦理进行纯粹哲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参与组建国际环境伦理学协会(ISEE,1990~),担任过第一任主席(1990-1994)。 1979年他参与创办《环境伦理学》季刊并担任副。 代表作有《哲学走向荒野》[11]、《环境伦理学》。 [12]他曾于1991、1998年来华访问。 1975年罗氏在国际哲学权威杂志《伦理学》上发表《生态伦理是否存在?》,这篇文章的观点极富创新性,罗氏起初不敢投给《伦理学》,但几家次等杂志不愿发表,相反倒是《伦理学》竟以最快速度予以发表(该文收入《哲学走向荒野》)。 罗尔斯顿把价值分析作为环境伦理学的突破点,否认事实与价值的绝对界限,创立了自然的内在价值理论,这是当代环境伦理学在哲学层次上的重要发展。 罗尔斯顿归于更高层次的李奥帕德肇始的大地伦理,重视自然生态整体性和内部客观价值关系,主张原野有自存价值,批判人类中心论,但遵循的是人与自然统一的系统性思维。 3.深生态哲学伦理学。 1973年A.内斯(Arne Naess,1912~)发表了《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长期生态运动论纲》,所谓深层是相对于浅层而言,后者局限于人类本位,前者是对后者彻底的超越。 文章主张的8条纲领是:各种生物都有内在关联;原则上的生物圈平等主义;维护多样性原则和共生性原则;反对世界上的等级制;向污染和资源枯竭挑战;复合性而非复杂性;地方自治和非中心化等。 [13](P57-61)1995年在《深层生态学的8条修正》(编《面向21世纪的深层生态学》,Boston,1995)一文中他进一步向自然内在价值论伦理倾斜。 由于内斯是世界著名哲学家,并且其理论有政治潜力,所以其主张迅速得到回应,特别在美国引起了一种新的哲学思潮,它是美国绿党的成立及其理论形成的基础。 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不等于仅仅从伦理的角度看环境、生态问题,实际上环境伦理学与哲学各分支有广泛的联系,尤其是与自然哲学的复兴紧密相连,新兴自然哲学观往往交织在环境伦理认识中,在这方面典型的有卡普拉(,1939~)的生态世界观。 卡氏著有:1.《物理学之道》[14](1975),2.《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15](1982),3.《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1984)等。 上列三书在东西方有广泛影响。 卡氏认为笛卡尔--牛顿机械世界观是西方现代种种危机的根源,拯球危机要靠重建新的世界观,新的世界观是合乎现代科学的自然观--他还认为这与东方古代智慧相通,这个世界观的思维机制是非机械论、非二元性、非线性的系统思维。 卡普拉的世界观是对现代科学自然观、系统论、心理学、生态学、经济和政治制度、东方智慧等众多内容的一次综合尝试,也是身心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等的统一尝试。 他认为我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在自然之上,我们赖以进行交流的一切群众性机构以及生命本身,取决于我们和生物圈之间的明智的、毕恭毕敬的相互作用。 [16](P57) 以上扼要地介绍了部分西方环境伦理学说。 有些著作目前已翻译了过来,只是一直没有受到广泛重视,缺乏系统研究。 当然还有大量国外文献未能及时翻译介绍给国内读者。 21世纪中国环境伦理要创新,应对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起源、内容和趋势进行系统研究。 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有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就是探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环境思想。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已有这方面的研究著作出版。 例如,帕森斯(Howard Parsons)的《马克思、恩格斯论生态学》,[17]高支(André Gorz)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生态学》,[18]雷纳()的《社会主义和生态学》,[19]派卜(David Pepper)的《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20]莱斯(William Leiss)的《自然的控制》[21]等。 这些著作紧扣现代资本主义的环境问题进行探讨,尽管其中有些观点尚不成熟,但可以开拓人们的思维活动。 这里我介绍一下日本学者岩佐茂的《环境的思想: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这本著作可称之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研究的日本版。 这部著作至少可以引起我们研究马、恩著作中环境思想的兴趣,虽然笔者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和岩佐茂并不完全相同。 此书关注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应该如何回答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运动给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思想和理论问题,或者说通过这一回答,怎样深化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思想和理论问题,或者说通过这一回答,怎样深化马克思主义自身的思想和理论。 [22](中文版序)肯定马克思思想中本来就含有环境保护的思想,并认为马克思没有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上。 说:由于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由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下的人的活动引起的,因此在环境伦理学中,必须具有研究在以人类相互的社会关系为中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框架中,人的何种活动引起了环境破坏。 [22](P81)简单地说,全书的基调就是把人与环境关系问题很大程度上归结成社会关系使然,所以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要从社会关系及其伦理责任的规定入手。 笔者也认为马恩思想丰富,不能简单地否定其中有环保思想,正如弗罗洛夫指出的:无论现在的生态环境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情况多么不同,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他的方法、他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问题的观点,在今天仍然是非常现实而有效的。 [23](P153)马恩思想中有哪些有价值的环境思想? 首先,马克思认识到环境问题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来解决。 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马克思看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因而人与自然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他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 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然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 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4](P95)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24](P167-168)人类这部分的生存与自然界其它部分发生的是物质变换,但它不同于纯粹自然物质转化过程而是通过劳动自觉发生的。 [25](P56-57)劳动是社会性的,因此人和其对象化自然之间的冲突同时也是社会问题,社会又是有历史阶段性的,所以人与自然冲突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也就是社会历史问题。 马克思本意是批判19世纪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矛盾难以缓解,但是由于他正确把握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出发点--劳动中介,因而能把人与自然问题看成社会历史问题。 这里实际蕴含着通过社会伦理关系为中介去解决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逻辑命题。 这不失为当代人解决环境危机的一种可行方案。 它有助于消除我们行动上的误区。 事实上,科学、技术等都是社会的产物,环境有什么样的破坏根本上决定于社会,决定于社会伦理文化的水准和效用。 所以处理环境危机既要正确运用科学技术,更要改造我们自身和社会。 其次,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合乎生态人理念。 生态人是当代人文价值观的产物,它旨在超越和完善过去生物人、道德人、理性人、经济人等各式各样假说。 恶劣的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意味着人与人及人与自然健康关系的扭曲。 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立足点出发,就必须消除剥夺和破坏自然的错误行为,合乎生态规律,与环境友好,并确定对待自然的公正态度,因为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全面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全人类解放的基本标准之一。 再次,马克思、恩格斯都强调人类史与自然史研究的统一,在他们的思想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互为中介的,要认识一个就离不开另一个,他们说;历史可以从两方面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 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系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26](P20)这就要求我们重新深入开展自然史、环境史的统一研究,在这个基础上的工作,将有助于21世纪中国环境伦理理论的建立。 西方环境伦理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都有一个民族化的问题,这就是说,21世纪里,我们要加强中外环境思想比较研究。 还应提到,中国古代思想中有丰富的环境伦理思想,已引起许多国外研究者的重视,比如施韦泽、铃木大拙、池田大作、岸根卓郎、R.纳什、M.马斯洛、F.卡普拉、汤因比等等众多著名科学家或哲学家、思想家、学者都曾指出儒、道、释、禅等东方思想传统中包含生态与环境伦理智慧。 可是较长时间以来,国内学者对此有所忽视,直到目前,专门性的系统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一部比较完整的中国环境伦理思想史研究著作出版。 要建立环境伦理不能完全靠移植西方理论,应和中国的民族文化及现实相结合,特别注意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
论中美关系对当前及未来世界格局的影响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2010年即将过去,世界又经历了不平静的一年。 从地区形势看,美国政治、经济难题相互交织,欧盟重大改革开始启动,中东局势变数增加,朝鲜半岛局势堪忧……新华社海外7个总分社的社长以笔谈形式,对不断演变的地区形势展开评析。 亚太地区:地区关系因美国加快“重返亚洲”而复杂化新华网香港12月26日电 2010年,在亚洲国际舞台,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的身影颇为突出。 在美国总统的出访日程表上,到访亚洲的时间最长;浩浩荡荡的美国舰群,不断在亚洲海域炫耀武力。 这一年,亚洲地区的国际关系,因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强势向纵深推进而日趋复杂化。 “重返亚洲”的战略,由美国政府2009年7月公开提出,旨在重新确立和提升美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 奥巴马总统自喻为美国首位“心系太平洋的总统”,热衷在亚洲“发挥领导作用”。 希拉里国务卿深明远意:“美国的前途与亚太地区的前途紧密相连,而这个地区的前途有赖于美国。 ”美国的“重返亚洲”不仅是战略,更是落实到实际行动,而且是加速度。 翻阅美国今年的外交日历,从美国总统到外交国防官员,像“走马灯”一样穿梭亚洲。 外长和防长的“2+2”双边会谈机制,从美日之间向更多国家扩展。 美国已俨然成为亚洲的“常驻大国”。 奥巴马接连在亚洲出席国际和地区会议,长时间访问印度诸国,还在纽约召集美国—东盟峰会。 今年11月,奥巴马先后访问印度、印尼、韩国和日本,其中在印度逗留时间长达4天之久,苦心推动与印度的伙伴关系。 希拉里出入亚洲更是频繁有加。 就在奥巴马今年11月访问亚洲数国前夕,她率领人马踏步亚洲多国,推动美国“在战略、政治、多边、经济和贸易方面参与亚洲事务”。 几乎同一时间,国防部长盖茨也在亚洲活动。 有评论指出,美国总统、国务卿和国防部长兵分三路同时出现亚洲舞台,实为美国外交之少见。 美国“重返亚洲”言行并举,外交军事协同推进。 美国不仅在阿富汗增兵,巩固在亚洲盟国的军事存在,而且在亚洲地区大肆进行军事演习。 7月底,美国海空集群驶入韩国东部海域,举行美韩34年来最大规模的军演。 8月,美国航空母舰高调访越驶入南海,紧接着美韩军演又在日本海和黄海展开。 年终岁尾,4天的美韩军演刚一结束,8天的美日军演随即登场,规模是美韩军演的6倍。 12月初的美日军演,“乔治·华盛顿号”航母率领20艘战舰集群,加上号称“空中堡垒”的B—52战略轰炸机等150架战机,还有万余名美国官兵参加。 日本投入兵力超过3.4万人,出动舰艇40艘、战机250架。 日刊强调,这是和平时期日本最大的军事行动。 美国持续在亚洲军演,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战略图谋。 国防部长盖茨一言道白,美国“正在考虑重新调整美军的全球部署,其中一项是增强对亚洲的驻军”。 在加速“重返亚洲”进程中,美国直接插手亚洲国家间的争端。 无论是“天安号事件”、“钓鱼岛事件”,还是“南海争端”、“湄公河资源利用”等问题,美国都积极介入。 美国在亚洲的所作所为,自然有着深刻目的。 《纽约时报》评论说,美国正与日本和韩国恢复冷战时期的联盟关系,并在亚洲其他地区加强势力。 美国不仅要利用美日韩军事同盟,构建美国坐镇的东北亚军事板块,还试图通过介入南海争端加强与越南等国关系,形成美国主导的东南亚军事领地。 纵观亚洲今年的形势与美国的行为,与其说美国加快“重返亚洲”,不如说美国正在试图把亚洲更多国家拉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用奥巴马之言概括美国“重返亚洲”成果,就是“美国加强了既有同盟,深化了新的伙伴关系,重新密切了与包括东盟在内的地区组织的关系”。 (为新华社亚太总分社社长)欧盟:在阵痛中进入过渡期新华网布鲁塞尔12月26日电(记者刘江)2010年,欧洲的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 以主权债务危机为重要标志,欧盟在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阵痛”中,进入了由“后冷战”向“后危机”时代过渡的重大转折期。 今年年初以来,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不同程度陷入主权债务困境,导致金融市场动荡,欧元稳定受到冲击;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群众抗议、示威乃至社会骚乱。 危机最严重的希腊和爱尔兰分别于今年5月和11月被迫寻求外界救助。 目前,这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仍在蔓延,不排除加剧的可能。 欧元区“债务海啸”表面上看是债务和金融问题,但究其深层次原因,则是欧洲经济发展模式长期失衡的结果。 首先,欧洲经济一体化与货币一体化发展之间出现失衡。 欧元区虽然使用了统一货币,但缺乏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和纪律,在劳动力市场自由化和技术研发方面也相对滞后,致使欧盟地区劳动生产率多年来踌躇不前。 其次,欧洲经济一体化与政治一体化发展之间出现失衡。 欧盟经济一体化起步较早、进展较快,但政治一体化却举步维艰、一波三折,这大大制约了欧元区的治理能力。 再者,欧洲资本福利主义发展模式与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之间出现失衡。 长期以来,欧洲尤其是希腊等南欧一些国家片面强调“高工资、高福利、高补贴”,结果形成巨额财政赤字,导致政府债台高筑。 为了应对这场危机,欧盟“标本兼治”,主要采取了四方面措施:一是出台了1100亿欧元的希腊救助机制和7500亿欧元的备用救助机制,并从这套备用机制中拿出了627亿欧元救助爱尔兰;欧洲央行继续向金融机构补充流动性,并购买欧元区国家国债;二是欧盟各成员国尤其是债务危机国家大力紧缩财政;三是推行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强化财政纪律、新建宏观经济风险监测机制、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建立持久性危机应对机制等,完善欧盟尤其是欧元区经济治理;四是制定以“灵巧增长”、“可持续增长”、“包容性增长”为目标的10年经济发展战略,通过改变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以求加快经济复苏并促进新一轮增长。 尽管遭遇主权债务危机,今年下半年以来欧元区及欧盟经济仍出现了明显复苏势头,全年总体表现好于预期。 最近,欧盟委员会大幅调高了今年的增长预测,其中欧元区今年经济增长率由春季预测的0.9%上调至1.7%,欧盟由1%上调至1.8%,而去年欧元区和欧盟经济都是负增长。 不过,目前欧洲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截至今年10月,欧元区失业率已攀升至10.1%,创近10年来新高。 另外,欧盟各国复苏进展不平衡,希腊、爱尔兰和西班牙等国仍将是负增长。 去年12月《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但一年来欧盟政治一体化仍举步维艰,进展不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欧盟领导层及各重要机构以及各成员国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应对债务危机、消减开支、控制失业、促进复苏等紧迫经济问题上,政治一体化问题被“边缘化”。 第二,《里斯本条约》确定的“欧盟总统”与欧委会主席、轮值主席国领导人之间,欧洲议会与欧委会、欧洲理事会之间,欧盟及其下属机构与各成员国政府之间,权力再分配仍处于初始阶段,相互关系远未理顺;领导岗位和机构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影响了欧盟工作效率。 第三,在处理债务危机、金融改革和解决族群矛盾等重大问题上,德国、法国、英国等欧盟大国坚持本国利益优先、“主权让渡”有限,甚至与欧盟高官公开发生“口水战”,这在一定程度上毒化了欧盟政治一体化的氛围。 第四,欧盟力图“用一个声音说话”以提高其国际地位的努力没有取得明显成效。 在二十国集团、八国集团及其他一系列国际多边外交场合,英、法、德等欧洲大国的地位和话语权仍高于欧盟;美欧峰会一拖再拖,俄欧峰会虚多于实,热点外交进展鲜见。 在过去一年中,虽然欧盟一体化外交遇到各种困难,但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比如,欧盟“外交署”最近成立并正式运行。 “外交署”对分属于欧盟各机构以及27个成员国的外交权力和资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将有助于巩固和拓展欧盟的重大利益以及国际影响力。 2010年欧盟对外开拓的另一个亮点,是大力提升外交战略水平。 欧盟领导人认真反思了当前囿于战术而疏于战略的做法,认为外交战略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欧盟已明确将美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和南非等作为自己的“战略伙伴”;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主张将来把埃及、以色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乌克兰和韩国等也列为“战略伙伴”。 此外,欧盟还把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经贸合作以及移民和签证等问题明确界定为“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 2010年,欧盟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更趋活跃。 欧盟着力发展大国关系,与中、美、俄、日、印等分别举行峰会;强化地缘战略,巩固和发展“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继续向东南扩展,稳步整合“西巴尔干”,并积极推动与中东、北非等地区国家的战略合作;强调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分别与拉美及加勒比、非洲以及东盟等举行峰会或部长级会议。 欧盟在伊朗核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最近阿什顿代表“5+1”与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举行了会谈。 在最近发表的一些重要文件中,欧盟承认在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爆发后,这一全球最大的区域性国家集团进入了一个重要“过渡时期”。 过渡意味着不稳定因素乃至重大风险可能随时随地凸显;在危机中过渡,更使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欧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 在新的一年里,欧盟将面临各种新困难、新问题,欧盟也会进一步深化经济、内政、外交、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以尽早走出经济衰退,并加快政治一体化步伐,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本文为新华社欧洲总分社社长)中东地区:局势起伏跌宕前景难测新华网开罗12月26日电(记者李红旗)2010年,中东局势起伏跌宕,热点问题非但没有降温反而平添变数。 巴以和谈受挫、伊拉克民族和解和战后重建举步维艰、伊朗核问题久拖不决、苏丹南部公投前景坎坷。 国际社会对中东的关注一刻没有放松。 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4月和6月先后在伊斯坦布尔和开罗向伊斯兰世界示好,声称将竭尽全力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帮助中东地区人民实现和平发展的良好愿望。 之后美国高官频频出访中东,先是促成巴以间接会谈,后于今年9月初启动了间隔20个月之久的直接谈判,但两轮艰难交锋下来,边界划分、难民回归和耶路撒冷地位等棘手问题无一突破,犹太人定居点扩建问题更是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 为打破僵局,美国又提出向以色列提供20架先进战斗机和在联合国阻止对以色列不利提案,以换取以色列延长90天定居点限令,遭以拒绝。 美国日前不得不宣布,其打破定居点僵局的努力失败。 尽管美国声称不放弃中东促和的目标,但中东和平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 中东和平进程裹足不前的症结主要在于,美国对以色列的强硬立场继续采取迁就政策。 以色列右翼政府当政,对美国的促和压力软顶硬抗,而美国出于国内政治的考虑,不愿向以色列增压,屡屡从原持立场后退。 在以色列方面,总理内塔尼亚胡为维护右翼政府联盟,一方面不断表达与巴方恢复和谈的愿望,另一方面在定居点扩建问题上坚持强硬立场。 以议会最近通过的关于领土让步须经公投的议案,使和平前景更加黯淡。 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则饱受与哈马斯公开决裂的困扰,难以在定居点问题上做更多让步,指望美国通过向以色列施压帮助突破定居点障碍,但结果是冷水浇头。 面对僵局,巴方称有多种选择,包括单方面宣布建立巴勒斯坦国并寻求国际支持,但美国的态度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美国会置以色列的诉求于不顾而支持巴勒斯坦建国?令人怀疑。 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自8月底从伊拉克撤出战斗部队后,伊拉克安全局势并没得到彻底改善,爆炸袭击事件屡屡发生,民族和解进程接连受挫,战后重建荆棘载途。 今年3月伊拉克议会选举后,政府组阁僵局历时8个月之久,各政治派别最终于11月达成协议,新政府也于12月21日正式成立。 不过,伊拉克的的局势恢复稳定和经济复苏仍需时日,外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将使伊拉克百废待兴前景堪忧。 有分析家指出,美国当年发动伊拉克战争背上了沉重的政治和财政包袱,这应促使其重新审视中东政策。 2010年,伊朗核问题持续“高温”,使中东政局前景充满变数。 奥巴马上台伊始,向伊朗频摇橄榄枝,以经济实惠诱使伊朗放弃铀浓缩计划,遭到对美国充满疑虑的伊朗拒绝。 美国今年6月带头在联合国推出第四个制裁伊朗决议,但伊朗仍没有就范,依然坚持铀浓缩计划。 为缓解国际压力,伊朗先是同土耳其和巴西达成核燃料交换协议,但没有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积极响应,后又同意与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加德国恢复谈判。 日前在日内瓦举行的伊朗与6国的谈判传出积极信息,双方同意明年元月在伊斯坦布尔继续会谈,但人们普遍对会谈能否取得突破持谨慎态度。 在以色列计划突袭伊朗核设施的传闻屡见报端之际,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和平谈判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 而和平谈判成功的关键是增进相互信任,以良好的政治意愿和高超的政治气魄共同商讨双方的关切,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苏丹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热点。 今年4月,苏丹举行了24年以来的首次多党选举;明年1月,南部公投即将举行。 随着公投日期的临近,各政治势力博弈日趋激烈。 公投将决定贫穷落后的南部是否脱离北方而独立,结果将对苏丹的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并对地区政治版图带来巨大变化。 尽管饱受连年内战之苦的苏丹北南双方都希望公投将公平、公正、透明,但双方在边界划分、石油资源分配和债务问题上的分歧依然难以弥合。 苏丹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石油资源丰富,在非洲大陆和中东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前这个关键时期,国际社会应该尊重苏丹人民的正当选择,为苏丹实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除以上热点问题外,中东大国埃及的政局动向也引人注目。 新近举行的埃及议会选举中执政党大获全胜,但由此可能引发的反对派反弹为明年总统选举增添新的变数。 此外,“包裹炸弹”事件凸显也门反恐形势的严峻。 与此同时,地区重要国家关系的改善为中东政局走向释放出一些积极的迹象。 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向阿拉伯国家靠近,7月同埃及就开启战略合作关系达成一致;叙利亚同邻国黎巴嫩实现关系正常化,双方同意在地区问题上加强协调;伊朗同黎巴嫩的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两国领导人实现互访,同意加强全面合作;海湾国家在新近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重申支持中东和平进程,支持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 这些变化,为中东和平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展望2011年,中东热点问题仍可能持续“高温”,各方博弈仍将继续,但为实现中东和平发展的努力也不会停止。 目前而言,各方已显示出解决难题的良好意愿。 但要实现中东地区和平发展的目标,需要各方体现出政治魄力和智慧。 尤其是美国,应该审时度势,采取更加公平、公正和合理的立场。 (本文为新华社中东总分社社长)非洲地区:政局更趋稳定 经济复苏稳健新华社非洲总分社社长王朝文:2010年,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多数国家局势更趋稳定,政治更加成熟;经济复苏稳健,整体形势向好;经济一体化步伐坚定,里程碑进展举世瞩目。 与此同时,个别国家局势依然十分脆弱,安全形势更趋严峻复杂,经济发展遭遇瓶颈困难。 2010年被非洲联盟(非盟)确定为“非洲和平安全年”。 非盟以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西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区域性组织针对困难重重的津巴布韦联合政府、久拖未决的马达加斯加政治危机和反复推迟的几内亚和科特迪瓦总统选举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 虽然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最终的解决,但这些国家的政局仍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今年非洲经济表现不俗,成为全球新亮点。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相关报告,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今年整体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5%,有望成功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 该组织认为,非洲经济的良好表现得益于危机前各国经济基础的稳步提升,包括相对稳定的增长、低通胀、外汇储备增加以及债务的逐渐减少等。 非洲国家经济一体化今年也取得重大进展。 东非共同体成员国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和布隆迪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共同市场。 这是继2008年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成立自由贸易区后,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上又一重要的历史性事件。 拉美地区:几家欢乐几家愁新华社拉美总分社社长潘国俊: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拉丁美洲整体经济形势比预期好,多数拉美人因前两年经济危机而紧锁的愁眉现在已经舒展。 但也在这一年,拉美天灾人祸奇多,数以百万计的家庭遭遇灾难冲击。 受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影响,拉美国家经历了两年的经济衰退。 但在2010年,拉美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 据多个国际机构评估,拉美地区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5.2%以上,贫困人口亦有所下降。 总体而言,美洲南部地区国家经济形势一枝独秀。 而墨西哥、委内瑞拉和古巴等国经济增长不尽如人意。 在政治方面,巴西劳工党候选人迪尔玛·罗塞夫当选总统对拉美政治格局意义重大,她的胜利稳住了左翼和中左翼政党在拉美占领大半壁江山的局面。 拉美地区今年遭受的自然灾害也比往年更多更重。 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几乎把首都太子港夷为平地,20多万人死亡。 上百万难民迄今依然住在简易帐篷里。 2月27日智利中南部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造成500多人死亡、数千人失踪,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 美国:民众怨声载道 超级大国今非昔比新华社北美总分社社长曾虎:2010年是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 这种发生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进而影响外交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化,集中通过11月初美国的中期选举表现了出来。 美国中期选举的结果,用总统奥巴马的话说,是民主党“遭受了惨败”。 不过,这一结果绝非意外。 由于金融海啸之后经济复苏举步维艰,执政已近两年的民主党难逃其责,选民自然要通过手中的选票向其宣泄不满。 表面看来,失业率长期徘徊在9.5%左右的高位,是美国政府和国民最头痛的问题。 然而,美国经济所面对的绝不仅仅是高失业率问题。 美国经济深层次的、根本性的问题很多。 其中一个是美国政府的超巨额债务。 与债务问题同样尖锐的是不断扩大的“财富鸿沟”,即社会财富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 美国虽然仍旧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但其所面对的种种挑战,尤其是难以挣脱的经济困境,使得这一超级大国的影响力已今非昔比。 亚欧地区:总体稳定 局部动荡新华社亚欧总分社社长张铁钢:2010年,亚欧地区局势可以说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特点是西“晴”东“雨”。 纵观全年,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处于俄罗斯和西方之间,一直受到双方不同程度的或“拉”或“打”。 今年,前者扭转了“亲西方”的外交路线,后者改变了“向俄罗斯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目前,两国政局基本稳定,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多方向对外交往非常活跃。 俄罗斯在梅普双重体制领导下,政局和社会总体稳定。 经济上,尽管今夏遭受旱灾和森林火灾,但仍然保持稳定发展,并以“现代化”为目标呈复苏走势。 内政方面,尽管首都莫斯科今春发生地铁连环爆炸,北高加索地区迭发恐怖袭击事件,但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外交上,俄罗斯虽然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互存戒心,但仍然努力推进“经济外交”战略,积极探索安全合作新途径。 同时,俄在独联体这个“特殊利益区”的影响力有所恢复。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这5个中亚国家,经济发展依然不平衡,贫富悬殊持续扩大。 特别是吉尔吉斯斯坦发生导致政权更迭的流血骚乱,政局迄今尚未完全稳定。 而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等外高加索3国,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 地处中俄之间的蒙古国,则继续在大国之间折冲樽俎,经济呈稳步发展之势。 展望2011年,发展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开展多方向务实外交,仍将是亚欧各国不约而同的主旋律。 虽然外高加索和中亚一些国家甚至俄罗斯还存在不稳定因素或恐怖主义威胁,但是亚欧各国人民向往和平稳定繁荣的努力必将奏出动人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