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出最丧的一代 一个扎心的事实 问题出在哪儿 最好的物质条件

可能很多家长都发现了,这一代孩子越养越不接地气,真实生活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远。不识人间百态,不懂生活疾苦,感受不到生活的多元与复杂,所以孩子越来越脆弱,越来越难养。

:立正妈妈,蓝橡树专栏。国家人社部高级儿童情商管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 儿童阅读推广人。 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点击卡片,预约精彩直播

提起这一代的孩子,父母总忍不住皱眉。

好好的孩子,生活上用心养着,学业上严格的抓着,心理上小心翼翼的护着,殊不知,却养着养着就废掉了。

为什么?

分裂的一代:

懂得最多,失去最多

这一代的孩子是最博学的。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五六岁的孩子,嘴上就挂着自转、公转、宇宙、黑洞等抽象名词;七八岁的孩子,就能眉飞色舞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典故说得头头是道;十来岁的娃做的奥数题,爹妈已经看不懂,英语口语飚起来,只会听得你一头雾水。

可以说,论知识储备,这一代娃,分分钟碾压成人!

但这一代孩子,又是最无知无用的。

六七岁的孩子,还要大人帮着背书包;八九岁的孩子,还不会自己系鞋带;十来岁的孩子,吃鱼都还得父母帮着挑鱼刺……

他们不知道父母的工作具体是做什么,只知道买东西扫码就能付款;不知道食物从哪里来的,只知道手机一点外卖就送到了;不知道“粒粒皆辛苦”的背后,真的有人会因为吃不起饭而饿死;更不知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并非所有事情都有人能兜底……

他们的生活感觉衣食不缺,却自私、任性、不识人间疾苦,禁不住一点挫折,对人生感到无望,空心病比比皆是,稍不如意就容易走极端……

这是一个分裂的时代。

孩子拥有最富足的关怀,最好的物质条件,最博学的知识储备,却体质最弱,自理能力最差,心理问题高发,如同活在真空里的瓷娃娃,一碰就碎。

警惕“附近的消失”,

导致孩子活在真空世界里

学校-家-培训机构,三点一线,这是许多城市孩子的常态化生活。“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不识人间疾苦”更是无数孩子的真实写照。

有一位资深的名师教书育人多年,却越教越困惑,这一代的孩子怎么那么“无知”。他曾记录下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时刻”,并疾呼——“别让我们的孩子活在真空里。”

有一次,上课时谈到厦门的地域,班里孩子只知道岛内分了思明和湖里两个区,但再细致一点的地名,就完全不知道了。因为, 他们天天上课,除了家、学校、培训班、老家这几个熟悉的地方,他们很少有机会去除了生活学习以外的地域探索。

有一次,我请孩子们分享自己很喜欢的一种植物,并且说明原因,现场沉默了很久。他们最后从嘴里迸出来的词语,大都是他们听来的花名,比如玫瑰、百合、康乃馨。要问为什么喜欢,他们答不上来。接着我请他们看看窗外的行道树,凤凰木、鸡蛋花树、香樟、羊蹄甲,他们没有一棵树是认识的。 每日行色匆匆的学子,没有精力停下来看一眼路边的风景。

有一次,我让孩子们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道菜,那道菜必须是家里做的。报菜名的时候大家非常踊跃。但当我问他们知不知道这道最喜欢的菜要怎么做时,大家都开始支支吾吾起来。

自己从没有动手做过可以理解,但是难道从来没见家人做过吗?有一个男孩回答我:“厨房油烟那么大,我才不想去呢。 就算我想待在那里,我阿嬷也会让我快点走开。”

牛津大学的社会人类学家项飙就曾在《十三邀》的访谈中提到一个21世纪的新现象——“附近的消失”。

指的是, 人们越来越不关注生活周边的事物场景,在我们和真正触手可及的世界之间,树立起了一个看不见的隔离带,让我们产生了“真空感”。 尤其在在互联网冲击之下,“附近”会被折叠,人们趋于凡事信息化的同时,也在斩断与“附近”的联系,愈发成为一座骄傲的孤岛。

项飙教授对此举例,那些我们不以为常的“寻常”,在孩子的眼中早已“视而不见,闻所未闻”——

如果你问年轻学生,父母的工作是干什么?你居住的这个小区,有几个认识的邻居?周边的菜市场在哪,各种生活用品在哪里买?这个小区在你的城市里面,社会意义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他们描述不清楚,因为他们觉得这些问题有点无聊、有点不重要。他们觉得更为重要的是“超越”这些,比如他们对要实现考好大学相关的世界排名、托福GRE怎么考这个系统很清楚。

这一代父母有多用力,早已不言而喻。

但当父母倾尽全力报课、辅导、补习,希望给孩子的大脑里塞入更多的知识时,却也用繁忙得无暇透口气的日程表,剥夺了孩子了解、摸索、感知生活的能力。

孩子很少有机会能真正从一方书桌中抽离,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多彩和复杂。 当与真实世界的联结越来越少,存在感越来越薄弱,一种难以言说的“真空感”就会将他们裹挟。让他们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越活越空虚。

看到过太多太多的孩子,在最朝气蓬勃的年纪里,却活成了千篇一律的模样,前面那位名师忍不住哀叹道——

“曾经我是教培大厂里的老师,当我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把教育变成单向灌输,用标准化的考试成绩来评定一个孩子的时候,那时,我并不快乐。

我没办法忽视他们在机械上课刷题的过程中散发出来的情绪,被妈妈的沮丧、跟朋友吵架的愤怒、没时间睡觉的烦躁、青春期时莫名的忧伤……

考卷背后是一张张鲜活的脸,每个人都不一样。

我们时常说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却在挤独木桥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将孩子培养成了流水线上相似的成品。

温室里的花朵,

缺乏心理养分易枯萎

“我时常感觉自己是一台学习的机器人,父母按下开关启动键,对我的唯一指令就是学习。除了学习,我的生活再也接收不到其他任务。”这是一位13岁女孩在遗书中对自己短暂人生绝望地回顾。

生命明明如此丰富多彩,奈何他们能碰触到的除了学习,别无他物,以至于枯竭感笼罩心头。千篇一律“抬头读书,低头刷题”的生活,使他们磨灭了生机,扼杀了期待,找不到生命的价值感,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只要轻轻一击,就容易陷入深渊。

“对生活的满足感,自尊和使命感”,是美国国家学校心理学家协会推荐的防御自杀机制必不可少的一项。

为什么这一代孩子轻易就会浮现“求死的欲望”?

因为长期体验“累赘感”,缺乏归属感。

当孩子唯一的成就感只能来自于学习,生活的价值感就很难在别处体现,只要学习不如愿,强烈的累赘感和负担,会击垮他们的自尊。而长期只围绕着学习的生活,也让他们与周边世界的链接稀薄,难以产生归属感和使命感。

儿童心理学家陈默老师就曾抨击鸡娃教育对孩子身心的伤害:

“当今都市孩子现实感非常弱。从小到大一切现实事务都被替代了,他们只知道好好学习。这代孩子的特质,就是在现代化的电脑世界里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虚拟感。”

与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找不到归属感,让轻则沉迷网络、游戏,重则逆反、摆烂、走极端,成了这代孩子自暴自弃的特征。

其次,长期缺乏真实世界的体验,也会让温室的花朵活成了仿真花。看似花繁叶茂,实则枝干空心,独独一株如同摆设,找不到根系相连的同伴,感受不到亲密关系的链接。

在同个小区住了多年,却没有青梅竹马的玩伴;同窗多年,毕业后却没有继续往来的同学;成长到十几岁,也没几个交心的好友。

“情感与归属感”的缺失,让许多孩子从“弱社交”到“心理宅”,变得人情冷漠,生活仅限于自己在意的那几件事,别的事情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有位妈妈曾在微博上提到了自家孩子的真实经历——

因为英语成绩优秀被选为课代表的儿子,却愁眉苦脸,原因居然是——“班主任老是让我给同学讲题,这不仅耽误我的学习时间,而且我教给他,他成绩不就超过我了吗?”

那一刻,这位妈妈猛然意识到自己平日里的教育缺失—— 只告诉了他怎么好好学习,却忘了告诉他怎么和大家一起学习。

当孩子的视野仅限于书本和教室时,当孩子的心胸仅局限于在意自己时,他体会不到别人的感受、困难和需求,缺少同理心,以至于他眼中的世界只会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窄。

不懂感恩父母,不懂尊重师长,不懂和同学和睦共处,不懂悲悯周边的弱势群体,对他人的付出心安理得,对他人的疾苦视而不见,对生活的酸甜苦辣无法平常心看待。

活在真空里的孩子,如同温室里的花,心理养分太稀薄,没有见识过世界百态,体会过人情冷暖,所以人生维度只围绕着自己而活。

万维钢就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春藤的绵羊》中提到——

中美两国的顶尖大学都在培养同一类知识精英: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都颇为淡薄,也不愿为社会活动多付出,自顾不暇,“根本没时间管自己生活以外的事情”。

这些年被诟病的“高分低能”、“有知识,没思想”、“有文凭,无担当”、“懂考试,不懂悲悯”等问题,无不揭开“伪精英教育”背后,教育倒置带来的丑陋后遗症。

让孩子接地气,

焕发生机,有烟火气

生活并不总像童话故事一样简单而美好,从小被捧在手心的小王子小公主,总有一天需要落入凡间去独自生活。

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一片五彩斑斓的花圃,一个乐观积极的孩子,无不需要真实世界的滋养,需要阳光,也需要风雨;需要被呵护,也需要去付出;需要被爱,也需要学会爱人。

正如《中国的道德和宗教教育》一文中,陶行知先生说过:

一言以蔽之,必须将他们置于博爱、服务、牺牲的社会温床中,教育他们自发地去献出爱心、参与社会服务、自我牺牲。

只有引导孩子走出教室这一方小天地,才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广阔和多元。只有看到了世界的不同面,才能打破固有的认知桎梏,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来接纳生活,理解他人,面对世界。

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食神”蔡澜,每到春节前一个月,微博就会开放评论,并且回答网友提问。有意思的是,很多人的提问下,蔡澜都会回复三个字“麦当劳”。

众人疑惑不解,蔡澜解释道—— “才知人间疾苦”。

只因在麦当劳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边捶腰边拖地的服务员、盯着手机屏幕,守在出餐口,时不时催促一句的外卖小哥、埋头书海奋笔疾书的考试族、深夜还抱着手提做方案的打工人,无家可归只能蜷缩在角落过夜的流浪汉……

见识过人间百态后,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和生活的复杂性,才会更珍惜当下。

仅仅通过书籍、纪录片、网络资源、旅行,得以窥见略微广阔的世界,孩子看到的往往是经过精心筛选的、美好精致的一面。这种被架空的,被别人解构又重构过的世界,获得的体验和感受是间接的,很难让孩子感同身受。

还是应该多推一把,帮孩子建立与社会的真实联结,让他真正地融入其中,真听、真看、真感受,活得接地气,环绕烟火气,生命里有“真实感”。

真正的教育从不局限于课堂,而是源于生活中的碰撞。

社会化的学习过程也会让孩子增长出很多笃定和勇气,增加对人生的掌控感。

顶级豪门郭晶晶和霍启刚夫妇,即便坐拥亿万财富,却依旧会带着孩子在路边摊给淘打折的衣服,买一百来块的鞋子,出入骑自行车,坐地铁,一家人去小餐馆吃饭,也会在假期带上孩子去乡下,和孩子一起种田插秧,身体力行地让孩子感受粮食来之不易。

只因他们深知温室里养不出苍天的大树,只有切实去体会真实的世界,才能为孩子塑造更广阔的眼界和心胸,打造一身坚韧的盔甲, 找到“自我”以外的价值,书写真正的“人”字。

点击卡片,预约精彩直播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


为什么在脸上砸了那么多钱护肤,身体任何一块皮肤却都比脸上好?

关于这个问题,要说的点会比较多,我在这大概的做一个总结。

1、防晒问题!只要是护肤的问题,我都会把防晒问题放到第一位,至于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有多大。 我们身上其他的部位,大多数都被我们的衣服包裹,这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达到了硬防晒的标准。 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是不可逆的,而且是日积月累的,一天可能看不出什么效果,但是一年呢?十年呢?而且这里我要强调的一点,任何防晒产品,都比不上我们的一把太阳伞。 所以,学会做硬防晒,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 下面的图片,是一位司机师傅,因为长时间一边脸被太阳晒,导致了两边脸截然不同的皮肤状况。

2、过度保养,每一个年龄阶段,我们的皮肤都有不同的诉求,而过度保养,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比喻,就好比我们很多小伙伴吃多了发胖,是一个原理。 脸上堆各种精华,各种滋润型的护肤品,甚至一层还不够,还要好几层。 其实,护肤品的吸收本来就有限,而且护肤品里面的有些成分,对皮肤是有刺激的,比如香精,防腐剂,以及一些功效类的成分。 都有可能刺激皮肤。 皮肤的保养,也要讲究一个度。 如果你用了太多太多护肤品,可以考虑做一做减法。

3、喜欢混搭护肤品,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女孩子,他们一套护肤品里面,可以涵盖七八上市十个品牌的东西,不同的品牌的防腐体系都不一样,而且正常来说,同样护肤品一般是同样的防腐体系,在我们本身不是很专业的情况下,去混搭护肤品,就有可能在脸上用了几种不同的防腐剂,这样增加了皮肤过敏和受刺激的概率。 还有一种,那就是用了一些三无品牌或者小作坊里面出来的品牌,里面添加重金属,激素,也不是不可能,尤其是在一些三四线城市的小店里面,这种情况尤为常见。

总而言之,护肤是一个理性的事情,我们在护肤的时候,一是要了解本身的肤质,二是要掌握一定的护肤知识,能够对护肤品有自己的判断,这样也不至于别人推荐什么你就用什么。 更何况每个人的肤质都不一样,别人用了好,你不一定好。

皮肤不好用更多的护肤品

很多童鞋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自己皮肤出状况了,她觉得是自己没有好好保养,所以各种面膜、精华一起就往脸上怼,结果脸越作越烂。

其实当你皮肤出问题了,比如 长痘、过敏、泛红 等等。 这个时候护肤反而要 精简 ,一般只用做好基本的 清洁、保湿 工作就好。

也可以选择 局部 使用针对肌肤问题的产品,千万不要各种超营养的护肤品往脸上糊。

有些童鞋急于将美白,祛痘,祛斑等几大问题一起解决,其实这并不合理,应该先排出解决问题的优先度和关联度,依次或者合并解决, 而不是奢望所有问题同时得到解决。

优先考虑的是是: 防晒、抗炎、修复皮肤(这个时间段应该是肌肤维稳,做好补水保湿工作) ,使其稳定

而后是解决 痘痘、黑头;最后针对性解决色斑、暗沉(肌肤稳定以后,再慢慢叠加精华使用,精华可以叠加使用,但是有的精华考验皮肤的耐受性,新手同一时间不要使用超过两种功效的精华,最好逐一叠加)

每天都敷面膜,敷完面膜就化妆

面膜可以作为护肤的一种补充,但是每天敷面膜容易造成皮肤过度水合,防御能力降低,并且很多人喜欢听“护肤达人”友情建议,上妆前敷一片面膜可以让妆容更服帖、不起皮、不卡粉。

其实刚敷完面膜就上妆,对皮肤的伤害是超级大的。 我们刚敷完面膜以后,皮肤的角质层充满了水分,一个个细胞看起来是“丰乳肥臀”。

但是这个时候皮肤的 防御能力是非常差的 ,彩妆里面的色素、香精和防腐剂很容易渗透到皮肤里。

频繁去角质

定期去角质好处很多,可以帮助护肤品吸收,可以预防黑头、粉刺、痤疮、毛孔粗大!

怕就怕在你们知道去角质的重要性以后,就过度去角质,活活把自己的 健康 肌作成了敏感肌。

一般来说,像是磨砂膏这类产品,对于油皮、混油皮可以一周一次。

如果是干皮你们2、3个月去一次角质,或是完全不去角质也是完全OK的。 而对于敏感肌,并不建议你们去角质,风险太大。

不注意防晒

任何皮肤问题防晒都是第一步要做的。 因为紫外线中的UVA不管春夏秋冬阴雨天都能穿透玻璃伤害我们的肌肤,所以一年四季每一天都请做好防晒。 防晒霜一定要涂够量+及时补擦,不建议用隔离或者带有防晒指数的粉底等代替防晒霜,因为通常都涂不够量,最好使用防晒霜,如果是敏感肌可以选择物理防晒(比如常备一把防晒伞,晴雨伞不能遮挡紫外线, UPF值是判断防晒伞防晒能力的标准,通常选择UPF50就够了 )。

频繁使用保湿喷雾

很多人因为脸干,经常使用保湿喷雾来喷脸,但是喷完后是需要使用保湿产品锁水的,不然容易降低皮肤对外界的免疫力,造成肌肤敏感。

护肤品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贵越好,多做功课,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作死才是最好的。

我已经差不多到中年了,从我自身的经验来讲一讲,年轻的时候,也就是二十五岁之前什么化妆品都没用过,皮肤挺好,就是爱长脂肪粒,从十几岁的时候开始长,一直都在眼睛周围长,因为我是油性皮肤。 去医院看过,医生也没说出个一二三,就只知道必须要用针挑出来才行,后来二十多岁去化妆品店,人家说用眼霜吧,买了几十的,几百的,刚开始有点用,后来怎么都没用,继续疯长,每隔一两月就要去挑一次,那个痛呀,眼睛周围的皮肤特别薄,挑起来痛的流眼泪。 大约在三十岁过后开始对自己的皮肤重视认真起来,开始化妆,也就开始注意护肤的各种消息起来,有一次在一个化妆的小知识里看见有些美女达人说,现在的面膜有荧光剂,有些又太营养不吸收,甚至还有很多假货,觉的说的特别有道理,而且科普知识里说过,皮肤是吸收不了什么营养的,为什么敷了面膜会变白,那是因为皮肤的最外面一层吸收了水份,它看起来饱满了就白些,之后我就一直用矿泉水,纯净水,蒸馏水来敷面膜,可以每天敷,不用担心营养过剩,假货,荧光剂,现在我再也没长脂肪粒,皮肤也比以前白净,嫩多了。 这就是我一个步入中年的女人给大家的经验,希望能帮助各位。 还有就是一定要防晒,身上的皮肤不受风吹日晒,所以脸上的皮肤会提前衰老,这很重要。

先上总结:主要因素有三——脸上可能是过敏性皮肤、用了不好的护肤品、不正当护理。

一、过敏性皮肤

其实脸上和身体上的皮肤没什么差别,最大的差别就是通常情况下我们的脸是外露的,不像身体,时常穿长衣长裤,不露太多。 而且大家喜欢在脸上抹各种东西,什么都敢抹,也不管后果。

我几年前不会护理皮肤的时候,买了一个很贵很有保障的强力清洁的洗面奶,因为自己那天练习化妆,化了两遍,所以就卸妆卸了两遍,一天下来又拿清洁洗面奶洗脸,我以为第二天我脸马上就过敏了。 那是我这几年中脸最不好的几天。 后来这几年我好好护肤,再没过过敏。

二、用了不好的护肤品

市面上很多护肤品都不是真品,也许,你信赖的某宝或者代购给你发货的都不是真品。 你用了不明成分的护肤品,脸上会泛红,过敏,出各种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买正品,具体有哪些渠道呢,可以海淘,找信赖的好代购,和朋友帮带。 希望你用不刺激的产品,调理好皮肤。

三、不正当护理

你有没有看见别人用什么你就用什么的情况?你有没有看到某个明星代言产品就冲过去一试的情况?你有没有一天洗3遍脸,用肥皂洗?脸上都是油,但是还喜欢抹霜

以上都是不正当护理,包括盲目护理,过度护理,使用方法不当等。

这个时候你需要看自己是干性肌肤,还是油性肌肤,还是混合型肌肤,还是敏感肌肤来针对性调理,选择温和护肤品。 不要用大肥皂啦,选用不刺激成分简单的洗面奶吧。

最后总结:

为什么花了很多钱在脸上,身体上的皮肤更好,主要是过敏性皮肤、用了不好的护肤品、不正当护理所致。

啊,这个问题真是扎心了

其实有几个原因啦~~

1、护肤过度,导致皮肤屏障受损,于是就红血丝啊,脱皮啊,过敏啊,一起来,想好就很难了~这种情况首先就是要注意不要过度清洁,精减护肤步骤,比如早上起来就不要用洗面奶了,用清水就可以,洗脸用温水,冷水比较刺激之类的~~

2、风吹日晒啊!!!我们的脸是露在外面的啊,特别是紫外线真的真的会让皮肤出现各种问题,老化啊,晒黑啊,晒斑啊,暗沉啊,所以要做好防晒啊~

最后,其实没啥好办法,该保养保养,找到正确的属于自己的方式和产品,伤害已经造成了,要恢复就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了啊~~~

要保养到和身上皮肤一样是真的蛮大难度的!

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其他部分的地方受到的光照时长没有脸部皮肤长。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防晒的重要性。

对于防晒,建议三点。

戴口罩,撑阳伞,涂防晒霜。

口罩,最好选择有防晒指数的口罩,uv100家的就很不错,颜色很多,遮盖的面积也很大。

阳伞,建议选择蕉下的。

防晒霜,油皮,敏感肌建议使用薇诺娜清透防晒乳,清透,适合敏感肌,干皮建议使用安耐晒,网红爆款,红有红的道理,防晒能力确实不错。

在脸上花钱多,但方法和产品都没选对的话那当然皮肤是不会好的。

常见的几种护肤误区:

过度清洁

常见于油性皮肤和痘痘肌,误以为皮肤出油和长痘痘是因为没洗干净。 不分季节天气,每天都用皂基洁面洗脸,而且有时候还会一天洗好几次。 洗完后不用任何保湿产品也不用防晒,认为这是给皮肤自由呼吸。 其实这样做不但不会改善皮肤出油情况,还会令皮肤暴露在紫外线和外界所有污染下。 长期使用皂基洁面,有可能会损害角质层,令皮肤屏障受损。 受损的皮肤因为无法保护自己也无法抵御外界刺激,会变得敏感且易发炎,于是外油内干、泛红、又脱皮又长痘痘等情况就都出现了。

保湿不当

保湿是护肤的基本功课,应该做到合理且到位,但很多朋友对保湿都存在误解。 比如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皮肤出现问题就以为靠保湿能解决,又或者不理解保湿的真正含义做了一些看似保湿实际上对皮肤有害的操作。 其实保湿只是护肤最基本的一步,做不好皮肤会出现问题,但做好了也仅仅是做好了其中一步而已。 并不是什么问题,都靠保湿就能解决的。

关于保湿最常见的错误操作就是把温泉喷雾当保湿产品试用,喷完之后不擦干拍拍拍以为这个能补水保湿。 实际市面上大部分的温泉喷雾,都是非等渗水且没有添加任何保湿剂,非等渗水无法被皮肤吸收,蒸发的时候带走更多水分。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朋友拼命地用喷雾,皮肤却还是觉得干甚至出现越喷越干的原因了。

另外,有些朋友以为面膜很保湿,实际上面膜提供的只是即时保湿。 过后还是需要使用精华乳液或面霜提供一定封闭性,才能给皮肤提供长效的滋润。

不防晒

有些朋友自认为非常注重皮肤保养,水精华乳液面霜面膜一样不落下,每天恨不得涂18层保养品。 但却偏偏不愿意防晒,要么是认为防晒产品都黏糊糊不舒服,要么是根本不知道防晒的重要性以为自己肤色还算白净就不需要防晒。 其实防晒可以说是护肤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步,如果不防晒,基本可以说所有护肤都是白费的。 因为紫外线会带来光老化,而光老化是会累积且不可逆的。

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上了年纪多少会出现色斑皱纹松弛等现象,但紫外线会加重和加快这些现象的出现。 所以一个人越早开始防晒,皮肤里累积的光损伤就会越少。 那么到他年龄增长到一定程度,他的皮肤就会比其他不防晒的晚出现衰老现象。

美丽的代价不需要太高,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的护肤管家。 但是,现在很多女性为了美丽花了很多大价钱,市场的网红护肤品,各种先进的仪器,包括整容等等,不断压榨你的钱包。 美丽,似乎迟迟不来。

随着年龄增长,护肤花了越来越多的钱,但是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实,这是因为你没有知道自己的护肤需求,烂脸也是这样子“作”出来的。 任何护肤问题其实都是护肤不当,要么护肤过度,要么缺乏护肤。 我们的脸部是日常接受外部环境的,并且是油脂分泌较旺盛,脸部还有很多面部神经,这些就决定了脸部皮肤跟其他皮肤的不同。

每个人的肤质都不同,但还是有通用的护肤方法的。

护肤不外乎三步

洁肤产品选择贴士: 要 了解自己的肤质属性 ,到达即平衡皮肤酸碱性,又保护皮脂膜。

补充营养就不能忘了这些

身上穿衣服啊!!!!!你脸上天天蒙块布,什么太阳紫外线、灰尘、雾霾各种污染都不直接接触肌肤,当然好啦!

就像许多人夏天,露出来的皮肤会晒黑,但过一个冬天就白了,因为包裹严实了嘛。

常年暴露在外的皮肤,手、脖子、脸都会老的比其他地方快,所以才要保养啊。

原因非常多,大致总结几个:

1、面部雄性激素受体分布比身上多

2、面部长期裸露,接触到的灰尘,污染物,紫外线等物质比身上皮肤更多

3、过度清洁

最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脸上皮脂腺丰富,分泌皮脂较多,容易堵塞毛孔,进而就造成黑头、痘痘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是痘痘的演变阶段,可以看到痘痘的成因就是毛孔角质化,性激素会使皮脂腺增大,变大的皮脂腺会分泌更多的油脂,导致毛孔入口的PH和钙离子的浓度发生变化。

这样的变化会导致毛孔附近的角质不正常增生而引发过角化现象,最后这些增生会堵住毛孔,毛孔被堵住后,皮脂无法排除,而以皮脂为主食的痤疮丙酸杆菌,就会大量开始繁殖。

这也就是我们腿上胳膊上不长痘的原因,皮脂腺少啊

至于背部好和胸前也是皮脂腺的,分布比脸部要少很多很多,作用是一样的。

王鸥、王子文、阿娇的原生家庭之痛,你了解多少?

王鸥估计是娱乐圈第一个公然谴责父母的女明星。 在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中本来观察室里坐着的是“闺女”们的父亲或母亲,通过观看女儿独居生活的视频,了解平时女儿的独居生活状态。 可她打破了规则,她自己就来到了观察室,代替了父母的角色。 对此她的解释是:她三岁时父母就已经离异,后来父亲病逝,母亲另外组建了家庭,生下和王鸥同母异父的妹妹。 相对王鸥来说,母亲和妹妹更亲密。 所以与其让一个不够熟悉自己的母亲坐到这里,倒不如让她做自己的“观察者”。

3岁父母离异,在姑妈家、邻居阿公阿婆家还有父母的朋友家借宿。 13岁上艺术学校学习跳舞,自己在外独立生活。 15岁,已经可以养活自己,甚至还有钱寄回家给不再工作的母亲。 21岁,获得第四届CCTV模特电视大赛全国总决赛最上镜奖。 32岁,凭借《伪装者》汪曼春成为观众关注和喜爱的女演员。 但这样优秀耀眼的女孩,却难以得到来自妈妈的一句赞美。

她原本以为是自己不够优秀,因为妈妈总说她“又黑又丑”,所以即便其他人夸赞她美丽她一点也不敢认同。 她就这样憋着一股劲儿往前走,发誓要站在更高的舞台上,让所有人看见,最重要的是,让妈妈看见。 《伪装者》和《琅琊榜》让她名声大噪时,身边所有朋友都来告诉她“你演得很好”,妈妈还是没有说一句话。 她的所有情绪在这时爆发,写下一万字的长信发给妈妈,里面“控诉”了她所有的过错。

电视剧《庆余年》“范闲”的扮演者张若昀曾在深夜发过一条微博,随后秒删。 这段话里描述的是他与一人把酒闲聊其乐融融的画面,但结尾却是一句冰冷的转折——“可惜你不配”。 虽然他没点明那人是谁,但大家都猜得出他说的是他父亲。 张若昀的原生家庭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乱。 一两岁时父母就离异,他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 妈妈一直生活在国外,直到31岁,他和妈妈的见面次数不超过15次。 逢年过节给妈妈发祝福短信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打扰了对方。

爸爸呢,结婚离婚结婚离婚,最后找了个比张若昀还小的90后姑娘,还给他生了个小弟弟。 原生家庭越乱,越渴望长久和唯一。 张若昀和唐艺昕的恋爱,一直被称作爱情范本。 九年长跑,终于步入婚姻殿堂。 只是一张幸福的婚礼合照上,他的父母依然还是缺席,和从前很多个场合一样。 演员王子文,在《欢乐颂》里饰演明媚张扬的“曲筱绡”,私底下的性格却和角色完全相反。 在一个综艺节目中,她坦言自己很羡慕另一对嘉宾——演员秦沛和他女儿姜丽文。

王子文透露,她没见过父母两个人在一起,爸妈从不主动联系她,不会问她冷不冷累不累开不开心。 因父母而生的敏感和自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她性格的底色,她说,“原生家庭这个创伤,我这辈子都带着的。 ”她所羡慕的姜丽文,也是单亲家庭长大,但却生长成了另外一个样子。 她信任恋人,和男朋友说:“一定要先爱自己,你才能爱别人。 ”她也不为年龄焦虑,“我很为我的33岁而感到骄傲。 ”

这样的自信和健康,是父亲秦沛用足够多的爱和陪伴滋养出来的。 演员工作很忙,秦沛也会抽空陪伴女儿,一年至少要回去六七趟,每次在家待上至少一周。 对女儿关心却不控制过度,在女儿的婚姻问题上,他表示尊重并支持女儿每一个决定,不管是婚姻还是生育,只要她幸福就可以。 用爱包裹你,却不束缚你,拥有这样的父亲,又怎么会没有安全感呢?王子文所缺失的,就是这样的爱。

有人问过女星阿娇一个问题,你是否愿意把时间倒回到10年前?阿娇回答说她只想回到20年前。 “想改变家庭,想从头成长过,我好像没有童年一样,我希望有一个开心的童年。 ”Twins组合两个成员,论美貌论才华,阿娇都并没有比阿sa差。 但两个人出现,你总会觉得阿sa更讨喜一些。 相比阿sa的大方从容,阿娇总是表现得太过于小心翼翼,安静疏离。 她说:其实我从小到大,都没有有太多的自信。

父母离异,居无定所,在各个亲戚家里辗转寄养,被人欺负了回家告诉母亲却没有获得保护,于是索性什么都不说,谁都不信。 即长大后所有的所得,都换不回一个开心的童年。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来自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 世界上没有任何别的角色,可以代替父母。 这种事情也是一辈子不能磨灭的伤痛。

扎心的心理学事实:为孩子付出越多,他越不感激你反而埋怨你?

文|CC爸妈

公众号:CC爸妈 ID:CC-bama

最近有粉丝私信说:

自己6岁的孩子特别不懂事,感觉全世界都应该围着他转,在家啥事不帮忙,还净提要求。

昨天就因为我没有马上帮他找出(很久没玩)积木,跟我发火。 我跟他说“妈妈现在很忙,你自己找一下好吗”,他大喊着“就要你找,就要你找,你是坏妈妈,不要你了”。

当时真的是委屈极了,为了照顾他,我辞掉了工作,衣食住行哪一样都没放过手,平常也跟着 育儿 文章学习,照顾他情绪,生怕他受一点委屈。

我这样全心全意的爱孩子,甚至是胜过爱自己,结果养出一个把我做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完全不知道感恩的孩子 。

难道是我错了吗?

看完我的心情也变得微妙且复杂。

毕竟谁不是无数次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帮娃做某件事,人家不仅不领情,还嫌你事儿多?谁没有过因分身乏术而顾不上他,被发火的苦涩瞬间?

虽然为人父母养育孩子,不求回报,只求孩子将来长大自立自强,自己能整明白生活就好。

但,没所图并不影响当你看到孩子不耐烦或嫌弃的眼神时,失望、难受、复杂。 并不影响当孩子将你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甚至视为你该做也必须做的事情时,震惊、难过甚至是自我怀疑。

自己将最大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养育孩子中,不奢求收获一枚优秀懂事的宝宝,但也接受不了精心养出自私冷漠的“白眼狼”呀。

为什么你做了那么多,孩子丝毫不感激?

感恩也需要动机,孩子觉得理所应当,他不会感激

如果你让这一切成为了理所当然,孩子认为你的所做所为本就是你应该做的——“你就是应该给我做饭、叫我起床、监督我写作业、帮我收拾玩具,料理烂摊子”,他凭什么要感激?

从孩子出生起,只要他一哭,在场的无论男女老少,全都围过来或温柔或焦急地询问“怎么了?饿了么?哪里不舒服?…”一家人围着他团团转。

母爱的天性也让我们心甘情愿不断压缩自己的生存时间,饭要吃得快,觉要零碎着睡,几乎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

随着孩子长大,这种凡事以他为中心的习惯依旧,依然以满足孩子需求为主,陪玩、陪学习、上辅导班,恨不得一个人分成三个人。

当我们以孩子为中心久了,孩子自然而然地认为,在家里自己就是最重要的,大家都是应该为我服务的。

我的要求你们必须满足,而你们的要求,关我什么事?

当你掏心掏肺、无微不至地为孩子着想时,孩子可能早就习惯了你的付出,视你的辛劳为自己享受的义务和责任。

很多妈妈孩子养到这一步觉得心寒,其实,这还真不是孩子白眼狼,不懂得感恩,这在心理学上是有依据的——一个人感恩需要动机:

为什么陌生人举手之劳我们都感恩戴德,反倒是对亲近家人的付出熟视无睹,因为前者不欠你的,多给你一分,都值得感激。

而家人的付出,孩子认为是理所当然,天天叫他起床,某天忘了还会埋怨你;天天给她做饭,某顿不合胃口了,还要数落你。

虽然很扎心,但这确实是人性的客观规律。

当然,我们无法跳出这种命定角色,但是就算不图感恩,也应该让孩子学会感激:

少越俎代庖,不要为孩子做太多

不必面面俱到,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做。 如独立完成会做的作业,洗自己的小袜子等。 多让体验一下,如果某些事父母不代劳,交由他自己做的辛劳与艰难。

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庭责任

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扫地、洗碗等,家庭值日表也要偶尔轮到孩子。孩子总是跳过承担责任直接坐享其成,他就只能看到“得到”的容易:沙发乱了又怎么了?你一下不就收拾好了!地脏了又怎么了,你分分钟不就擦干净了!真那么简单?你试试呗!

经常请孩子帮忙

孩子需要父母去主动提供一些换位体验的机会,从父母做的日常中体会到他们的辛苦和不易,孩子也会通过这种被需要感,确定自己的价值,进而更愿意付出。

孩子觉得你的所作所为对自己没好处,他不会感激

就拿看动画片这件事,我们出发点是为了孩子眼睛好,每周限制她只能看几集,为此弄得亲子关系鸡飞狗跳,你也气到肝颤。

但在孩子看来,这完全就是扼杀自己的兴趣爱好呀。 让自己不开心,对自己没啥好处的事,他又怎么会感激你?不埋怨咱就谢天谢地了。

相反,如果孩子知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将来)更好,他才会感恩。

想要孩子配合并懂得感恩,逼迫和讲大道理都只会引起反感,你其实只需要让孩子明白这么做对他的好处。

我们就对CC讲:如果看的太多,眼睛太疲劳,很容易近视,爸爸妈妈都近视。你知道戴眼镜有多不方便吗?

我们最羡慕的就是不需要戴眼镜的人。

别人一睁眼就能看清世界,我们一睁眼,先到处找眼镜在哪?

别人去泳池,戴上泳镜就开游了,我们没了眼镜,就跟半瞎一样,进男女浴室都得走进了才能看清不走错。(嗯,她暂时不需要知道泳镜可以有度数,哈哈)

你长大了还会化妆,想画好看的妆,也会被眼镜挡住,如果不想戴,就得戴隐形,天天得抠眼珠子(此处有夸张成分)。

总之,近视眼方方面面都会有不好的影响,能不近视,不是更好吗?

这时候,孩子就会从大人的限制,转变到行为对自己的好处。 不仅更配合,也会更积极的看待他人的行为动机。

虽然这一点很势利,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催着孩子刷牙、写作业、练琴、限制孩子吃糖、看电视。

这些“好事”,如果孩子不能明白你这么做对他有什么好处,他就是不会感恩,反而会反感。

另外,如果孩子觉得这件事对她没啥价值,也不会感激。

我拿我自己举例吧。

C爸特爱干净大家知道吧。 我们家擦地的事儿全他干,按说在这一点上,我至少应该适当感激吧,事实上,我还经常因为他过分干净而反感。

我觉得擦一遍已经干净了、可以了,你非擦两遍干嘛?当我get不到这件事对我的价值,我就会觉得“你费这事干嘛?”

脑补下,你撅着屁股帮孩子收拾玩具、整理书柜、给她变着花样做爱心早餐,她完全不感激,也许是因为,这些完全不在她的价值考量范围之内。

如果孩子觉得施恩者付出的代价太小,他不会感激

一项调查显示,家庭贫困的孩子,比家境富裕的孩子,更懂得感恩父母。 原因之一,就源自这个理论:受恩者是否会感恩,取决于他认为施恩者付出了多少代价。

可是这一届孩子呢,衣服是洗衣机洗的,地是机器人扫的,就连挣钱这件事,好像也是风吹不着雨打不着,坐在电脑前打打字就完成了。

如果孩子认为养育自己的代价对父母来说轻轻松松、不值一提,她就不太会感激。

所以, 不必掩饰你的辛苦、我们可以让孩子看到我们的付出。 让他知道:我原本不必做这些、或者不必做这么多,是因为爱你,所以愿意。

当然这种让孩子看到,不是抱怨、絮叨、道德绑架。

我记得DD出生后,第一次我单独带着两个孩子去超市,结完账我一手抱着DD,一手拎着两大包东西。

太沉了,C爸也不在,我自然而然想让CC帮我分担。

结果,给她一袋小的,她都喊妈妈好重呀,我不想拎。

那一刻我想脱口而出的是,我还抱着弟弟,还拎着一大兜吃的,还大部分都是给你买的,我不比你累吗!

但我马上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我们之前太任劳任怨了,从不叫苦,所以,她根本不知道我们看似轻松背后的咬牙坚持。

于是,那天我什么也没说,但我一个劲儿的“哎呦,我的胳膊要被勒断了”,期间还差点拿不住把兜子弄洒(对,我故意的)。 CC一看,妈妈,你好难啊 我帮帮你吧。

是啊,如果孩子看到的永远是左右开弓双手拎10个兜子还一脸轻松的妈妈。你那么能干、又丝毫不累,她为什么要主动帮你分担呢?

再比如对父母赚钱辛苦这件事的认知上。

平时我跟C爸跟对方交谈时,也不会刻意掩饰自己工作的劳累。

比如昨日C爸值夜班回家,晚饭饭桌上我们交流各自的状态。

我会说:哎,昨天 伺候两个小的睡下,我才开始改一篇文章,资料查到12点,写完都1点多了,早晨DD6点就又醒了,艾玛,我昨天才睡了4个多小时,我今天差点困死。你昨天夜班怎么样,睡了吗?

哎,别提了,昨天半夜2点接了一台急诊手术。 手术还没做完,病房护士就打电话说病房有个病人突然心衰,我折腾到4点才合了会儿眼。

我知道CC都在听着,这些东西原本也没刻意瞒她。

我们不冲孩子抱怨,不去道德绑架,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粉饰太平,让孩子活在真空。

当孩子看到父母的辛苦,明白父母付出的代价,知道很多事父母都是在尽全力而为,倾所有相授。 他才会更珍惜当下拥有的,也更能对父母的付出心怀感激。

其实写完这篇,我也释怀很多,孩子不感恩,其实不是她的错,许多时候,是人性劣根性使然。 但是,只要我们引导得当,还是能发挥出人性光辉的那一面啊。

所以,遇到问题,别抱怨,找方法,寻答案。 希望我找到的答案,可以帮助你一二。

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三甲医院医生;C妈-报社 育儿 ,《家长好脾气 才有好教育》。

小米公司成功流片国内首款3nm手机系统级芯片
江苏江阴一男婴被以15万元价格卖出 孩子已在外省被找到 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