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状闪电 出版 莫言首部科幻小说集 让余华耿耿于怀 比刘慈欣写得更早

莫言曾分享过自己的一个充满幻想色彩的梦——报名移民火星的志愿者。

莫言的想象力曾被诺奖评委会称赞为“飞跃于整个人类的存在状态之上”。近期,由莫言亲自编选的科幻小说集《球状闪电》出版,收录了《球状闪电》《天才》《你的行为使我们恐惧》等具有莫言独特气质的科幻小说。

虽然刘慈欣也曾写过《球状闪电》,但莫言写得更早一点,在1984年,莫言就关注到了球状闪电这一自然奇观,并创作了中篇小说《球状闪电》,他以非凡的想象力和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诸多科学幻想元素融入小说,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尝试。小说随后发表于《收获》,令余华羡慕不已,“我就是看了莫言的《球状闪电》,才暗暗发誓我也要上《收获》的。”

在莫言的科幻小说里,始终都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当科学的边界被打破,理性与恐惧共存,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个世界?在另一篇小说《天才》里,书写了一个既有些奇怪又有些可爱的“天才”蒋大志。蒋大志曾是村里公认的最聪明的孩子。小学时,他发表了一篇题为《地球是颗大西瓜》的科幻文章,引起全村轰动。然而,这个村里唯一考上了名牌大学的天才却退学回家,在瓜田里研究着宇宙的奥秘。《你的行为使我们恐惧》是莫言自认最出色的中篇小说,讲述的是一名歌星的故事,当主人公面临来自媒体和同行的巨大压力时,他企图借助科技力量,让自己在娱乐圈里的地位再也不会被人取代。

红星新闻记者 毛渝川 任宏伟 苏静


刘慈欣的全部作品

刘慈欣的全部作品:

一、长篇科幻小说

《中国2185》

《超新星纪元》完全版

《超新星纪元》实体书版

《三体Ⅰ地球往事》

《三体Ⅱ黑暗森林》

《三体Ⅲ死神永生》

《球状闪电》

《魔鬼积木》

二、中短篇科幻小说

《圆》

《不能共存的节日》

《黄金原野》

《鲸歌》

《微观尽头》

《带上她的眼睛》

《坍缩》(宇宙坍缩)

《乡村教师》

《流浪地球》

《地火》

《纤维》

《微纪元》

《命运》

《全频带阻塞干扰》(俄罗斯版)

《信使》

《梦之海》

《西洋》

《中国太阳》

《混沌蝴蝶》

《天使时代》

《朝闻道》

《白垩纪往事》

《人和吞食者》

《诗云》

《光荣与梦想》

《地球大炮》

《思想者》

《圆圆的肥皂泡》

《镜子》

《赡养上帝》

《赡养人类》

《欢乐颂》

《山》(海水高山)

《2018年4月1日》

《太原之恋》

《人生》

《时间移民》

《月夜》

三、其它小说

《茅台与岳父》

《烧火工》

四、科幻评论

《混沌中的科幻》

《SF教——论科幻小说对宇宙的描写》

《筑起我们的金字塔》

《消失的溪流——八十年代的中国科幻》

《谈〈珊瑚岛上的死光〉》

《天国之路——科幻和理想社会》

《无奈的和美丽的错误——科幻硬伤概论》

《在2001年银河奖大会上的讲话》

《〈东京圣战〉和〈冷酷的方程式〉》

《掐头去尾看本届雨果奖》

《我们是科幻迷》

《科幻与幻想的对决》

《快乐的科幻》

《三维的韩松》

《我们需要的科幻——〈黑太阳〉书评》

《〈超新星纪元〉后记》

《第一代科幻迷的回忆——写在〈超新星纪元〉出版之际》

《被遗忘的佳作》

《峡谷中的旅程——读王晋康的〈类人〉》

《〈球状闪电〉后记》

《从双奖看美国当代科幻》

《从大海见一滴水——对科幻小说中某些传统文学要素的反思》

《科幻边界上的诸神复活——〈光明王〉书评》

《小木屋中的星空——〈开阔的前庭〉后记》

《太空中的西部世界——〈外星稽查行动〉后记》

《文明的返祖——〈最后的城堡〉评论》

《科学的淡出——〈赌一把〉评论》

《纳须祢于芥子——从〈死鸟〉看科幻的宗教感情和宏大叙事》

《机器的征途和人的复活——〈悲剧之歌〉评论》

《道德的迷雾和生存的真相——〈狩猎月亮〉评论》

《玻璃箱中的思考——〈沙王〉评论》

《君子报仇,万年不晚——〈斗篷与棍棒〉评论》

《泽拉兹尼的轮回——〈独角兽棋局〉评论》

《你会爱上吸尘器吗?——〈血孩子〉评论》

《生态女性主义、盖娅和人格放大——〈永久冻土〉评论》

《为〈科学文化〉杂志所写的常见科幻电影介绍》

《写在〈三体〉第二部完成之际》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科幻小说年度选集前言》

《传统文学要素在科幻小说中的变化(节选)》

《当科普的科幻尝起来是文学的》

《西风百年——浅论外国科幻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影响》

《超越自恋:科幻给文学的机会》

《重返伊甸园——科幻创作十年回顾》

《〈流浪地球〉:寻找家园之旅》

《中国科幻划时代的理论建构——〈科幻文学论纲〉》

《〈水晶的天空〉序》

《评韩松〈火星照耀美国〉》

《科幻阶梯阅读荐书榜》

五、散文随笔

《电子诗人》

《文明的反向扩张》

《宇宙随想》

《远航!远航!》

《技术奇点二题》

《当前航天技术与科幻预测的对比》

《AI种族的史前时代》

《太空移民:200年后我们也是外星人》

《拥抱星舰文明》

《城市,由实体走向虚拟》

六、访谈录

《小π访谈》

《开辟想象天地的人们:初识刘慈欣》

《〈科幻世界〉访谈》

《回答〈小作家〉杂志的采访》

《起点FANS见面会实录》

《〈科幻大王〉特约采访》

《〈成都日报〉访谈:刘慈欣握住现实的科幻狂人

《〈三联生活周刊〉关于目前科幻状况的的采访

《为什么人类还值得拯救?——刘慈欣与江晓原对话录》

《道德的尽头是科幻的开始——〈南方都市报〉访谈》

《本土科幻任重道远——〈沈阳晚报〉访谈》

《网络贴吧见面会实录(整理版)》

《科幻拷问道德——〈北京青年报〉访谈》

《中国科幻文学的“异类”——〈新京报〉访谈》

《中国科幻文学需要大师——〈山西晚报〉访谈》

《北京理工大学3月29_大刘见面会问答全纪录》

《如果•刘慈欣》

《〈人民日报•海外版〉关于科幻的采访》

《欢迎进入“三体纪元”——〈南方都市报〉访谈》

《我们走的,是一条全新的路——〈文学报〉访谈》

《影像时代,科幻文学在衰落——〈东莞时报〉访谈》

《大刘成都签售活动微博速记》

《〈三体〉读者见面会大致情况》

《〈新京报〉刘慈欣、韩松同题问答》

《给力中国科幻——〈现代快报•博客周刊〉访谈》

《〈看天下Vista〉:刘慈欣让中国科幻进入“三体纪元”》

《〈中国青年报〉:一边柴米油盐一边星空灿烂》

《读者的认可是唯一的希望——〈都市消费晨报〉访谈》

《梦想的力量——〈中国日报〉专访》

《我知道,意外随时可能出现——〈城市画报〉访谈》

《精英化只会害了科幻——〈南都周刊〉访谈》

《宇宙的铁幕——〈晨报周刊〉访谈》

《对宇宙的敬畏是科幻文学的动力——〈文艺报〉访谈》

《〈城市画报〉刘慈欣、韩松访谈》

《每一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手——〈南方周末〉专访》

《只有科幻能对人性“严刑逼供”——〈华商报〉江晓原、刘慈欣问答》

《让我们仰望星空吧——〈南方人物周刊〉访谈》

《〈东方早报〉:刘慈欣谈科幻世界与人类命运》

《科幻,百岁的孩子——〈北京青年周刊〉访谈》

《我对用科幻隐喻反映现实不感兴趣——搜狐读书频道访谈》

《宇宙比道德更宽泛——〈经济观察报〉访谈》

《用科幻的眼睛看现实——刘慈欣7月22日香港书展名作家讲座实录》

《老外看中国科幻,好比我们看外国人写武侠——〈南方周末•读书周刊〉访谈》

《世界上有两个我——〈钱江晚报〉访谈》

《中国原创科幻,前景仍不明朗——〈北京日报〉访谈》

《〈三体〉并不适合拍电影——〈大都会科幻评论〉访谈》

《科幻故事一生讲不完——香港〈文汇报〉访谈》

《专职写科幻没安全感——〈华西都市报〉访谈》

《刘慈欣:月亮与六便士》

《〈三体〉不是里程碑——〈科学时报〉访谈》

《刘慈欣:“理科男”的世界观》

《北京晨报:中国的科幻之路还有多远?》

《〈新京报〉:科幻小说返〈人民文学〉》

《〈山东商报〉专访:科幻小说正在走出边缘》

《〈环球企业家〉:我们为什么读〈三体〉》

《刘慈欣:有限生活,无限三体》

《刘慈欣:我只会写科幻》

《伦敦书展专访:奥威尔的〈1984〉给我很大启发》

《〈华商晨报〉:在各国,科幻小说都不是主流文学》

《〈生活晨报〉专访——在科幻世界,人类是一个整体》

《科学松鼠会刘慈欣专栏访谈(三篇)》

《刘慈欣:生活在平行宇宙中》

《对话科幻作家刘慈欣:好的科幻小说让人们仰望星空》

《〈小崔说事〉科幻作家专访——都有一颗好奇心》

《〈厦门商报〉专访刘慈欣:我只担忧科幻失去灵魂》

《在科幻世界里思考人类命运——〈文汇报〉专访》

《刘慈欣:现代科学让科幻失去神奇》

《这是人类的落日——对话刘慈欣》

《刘慈欣作品研讨会纪要》

《腾讯读书:听“大刘”聊三体说科幻》

《刘慈欣: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也有科幻》

《刘慈欣:很少喜欢谁,莫言算一位》

《〈乌鲁木齐晚报〉专访“中国科幻第一人”刘慈欣》

《关于科幻的十问十答(刘慈欣×刘宇昆)》

《刘慈欣谈末日》

《刘慈欣:我的世界观并不残酷》

《〈中国科学报〉科幻“教主”刘慈欣》

《科技越进步,科幻越艰难——〈环球时报〉访谈》

《刘慈欣:写一本给中国人看的科幻小说》

刘慈欣的创作特点

刘慈欣承袭了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中节奏紧张,情节生动的特征,并且在看似平实拙朴的语言中,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科学和自然的伟大力量。

刘慈欣擅长将工业化过程和科学技术塑造成某种强大的力量,作品中洋溢着英雄主义的情怀。 例如小说《流浪地球》,该作品综合了自然灾害、技术进步和人类生存的宇宙困境等宏大的主题,地球因为太阳的毁灭而必须进行逃离太阳系的悲壮远征。

刘慈欣还擅长使用“密集叙事”和“时间跳跃”的手法,在作品中无限加快叙事的步伐,使读者的思维无法赶超的思维,并在叙事过程中留下大量的时间空缺,将未来发展呈现到读者面前的机会,产生一种独特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的历史感。

如在《地火》《吞噬者》和《梦之海》等小说中,密集化的叙事提高了作品的可读性,还增加读者对大自然瞬息万变的感受,增加了读者对科学技术应付危机的信心。

莫言谈文学未来,我国有哪些经典的科幻小说?

首先肯定是《三体》,其次《猫城记》,还有一本是《卫斯理系列》。 很多人都特别喜欢看科幻小说,其实在刘慈欣获奖之前,我国的科幻小说一直处于被网络小说掩盖的局面,甚至有一些人觉得科幻小说就等同于玄幻小说这种网络小说。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不要提起科幻小说来就想到国外大神写的神作,我国很多人显得科幻剧也是非常不错的,比如说以上提到的这三本,各有各的特点。

首先是《三体》,相信很多人在上学的时候每天冒着被老师的发现,都要在课堂上偷偷的看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实在是太厚重了,全部可能有几百万字,即便是囫囵吞枣的看完,也要一个星期的时间。 更别说这本书的场面描写是那么壮观,其中提到的哲学理念也非常深厚,如果不逐字逐句读完,根本就不知道这本书写了什么。

我高中的时候有很多男生就在看这本书,有个男生本来特别不喜欢物理这门学科,每次考试都不及格,把这本书看完以后,他好像忽然就开窍了。 我们都处于一种为了做题而解题的状态,然而他好像已经上升到了高于高中物理的阶段,所以后来我也特别想把《三体》看完。

事实证明,这种书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完的,比如说我这种明显是文学生思维的人。我看完全书以后,连这个故事等前因后果都不知道,更别说里面包含的一些物理知识了,这也更说明了这些书有多么优秀!

科幻大神刘慈欣《球状闪电》泛读概要

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刘慈欣的《球状闪电》,又花了一个下午整理出一个故事大概,我的目的只是为了给我家胖子说书的时候方便些。 扶额,以上。 雷雨中的生日之夜 男主小时候父母为他过生日,在生日时,有一个球状闪电在他父母的头顶爆炸,他父母瞬间被炸成了雕塑,男主手一碰,化成了灰。 除了男主父母,当时冰箱里的食物,还有男主穿在外套和内衣之间的一条背心都化成了灰,但是,其他地方都没有留下痕迹。 事情太过匪夷所思,男主从此迷上了球状闪电。 大学校园时光 男主大学主修大气科学,但发现这门专业里有很多东西是自己不需要的,通过泡图书馆,男主自学了数学、电磁学、流体力学和等离子体等物理学科,走上学霸之路。 在一次专业课上,学霸男主向主讲大学电学的副教授张彬讲起球状闪电,张彬告诉他曾有人在泰山玉皇顶上亲眼见到过球状闪电,但张彬非常反对男主沉迷于对球状闪电的研究,称这项研究没有意义。 男主在研究生期间虽然听从了张彬的建议搞了一个计算机中心防雷项目,但是依旧没有放弃对球状闪电的热情。 泰山的雷雨和星空 博士生期间,他的博士生导师是高波,高波鼓励男主继续研究球状闪电,在正式开学前,男主想到了张彬说起的曾有大气物理学工在玉皇顶目击球状闪电的话,他便去了泰山,在那里遇到了女主林云,还有男主大学时的同学赵雨。 赵雨此时是气象站的副站长,老友相见,一起吃饭,此间,男主向赵雨打听球状闪电的案例,从站里老炊事员口中得知,当年有一工的腿被球状闪电击中,就此残疾,原来这位残疾的物理工就是张彬,张彬当年受伤后展示出对球状闪电的热情,张彬当时说他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研究那东西。 那张彬为什么又阻止男主研究球状闪电呢,因为张彬研究了大半辈子都没搞清楚球状闪电是个什么鬼,所以我们张教授受伤了,他认为这个球状闪电不值得研究,这是后话。 初遇林云 饭后,男主在气象站遇到了女主,通过赵雨口中得知,女主正计划用直升机向山顶运装备,背景貌似很强大。 这里为女主的军事背景埋了个伏笔。 在一次雷雨天,男主,女主在气象站的走廊里相遇了。 女主告诉男主她是国防科技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专业是防空武器系统,他们正准备研究人工造雷,并准备用雷作为武器。 女主漂亮聪明又胆识过人,男主已经不知不觉沦陷了,就在当天晚上,男主把他心底那个噩梦般的生日之夜告诉给了女主林云,男主表示不恨球状闪电,反而被球状闪电迷住了。 两年博士研究生期间,男主建立了一个球状闪电的数字模型,答辩时引起了很大争议,但是同是评委的张彬没有发表太多意见。 事后,男主去了张彬家,张彬给男主展示了整整一个房间的研究材料,男主答辩时提出的数学模型张彬早就研究过,并指出了这个模型的错误。 放置研究材料的房间里有一张张彬老婆的遗照,张彬告诉男主,他和她老婆都曾是球状闪电痴迷的研究者,他的老婆更是彪悍到直曾用手举着磁钢仪拦截火球,火球从磁钢仪中穿过,转了几圈后再她的头顶爆炸,爆炸结束后,她最后站的地方只剩下雨衣和一堆白色的灰。 拿回实验室的磁钢仪在测定中显示完全没有剩磁。 在这次拜访中,男主得到了张彬手上一本笔记本,笔记本是张彬夫人遇难时候放在雨衣里的,笔记本单数页都烧没了,但其他部分都保留完好。 男主从张彬家里带回了笔记本和整箱整箱的研究材料。 高波找到男主,让男主随他一起去大气研究院雷电所工作,在就任途中,高波得知男主认识林云,高波高教授的脑子多活络啊,立马想到通过林云和军方取得合作,于是敦促男主立马和林云联系。 一通电话后,林云邀请男主到国防大学新概念武器开发中心参观,并提出与他和他所在单位的合作意向。 男主对林云是有好感滴,在新概念合作时,他发现林云是有男朋友滴,林云滴男朋友是航空母舰舰长,后来打仗了,她男朋友牺牲了,这都是后话。 新概念中心的研究并不顺利,他们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他们需要一台大型计算机,手头没有,他们就把脑筋动到了一个搜寻外太空文明的巨大实验中去,林云偷梁换柱,把自己需要的计算数据移花接木偷偷放到这个实验的服务器上,利用他国项目资源为自己手头的项目做计算。 好景不长,很快他们就被这个项目的主管发现了,偷偷窃取服务器计算能力的事儿黄了。 风雪中的西伯利亚 正当男主为此沮丧时,林云告诉他,在这个项目的留言薄上增加了一条来自俄罗斯的留言,留言告诉他们,让他们别浪费生命了,球状闪电的事情可以去找他。 于是,林云又带着男主赶到西伯利亚,见到了给他们留言的男人格莫夫,格莫夫带他们参观3141项目,早在三十年前,3141项目就开始通过建造巨型雷电模拟器的方法去研究球状闪电,偶然激发球状闪电后,即使在相同的实验参数下,球状闪电却无法复制,实验给国家带来了巨大消耗,却给球状闪电蒙上了更深的谜团。 男主的研究热情被格莫夫狠狠的泼了一盆冷水。 回国后,男主打算放弃对球状闪电的研究,但一个月后,他接到了林云男友牛叉闪闪的航母舰长江星辰上校的来电,在江上校的游说下,男主回到了新概念研究基地。 林云为此邀请男主去她家里做客,这里交代了林云的家世背景,林云爸爸的军服肩章上是三颗将星,三颗将星有多牛,欢迎网络。 林云的妈妈在边境战争中被一种毒蜂攻击,然后牺牲了。 林云告诉男主,3141基地的失败正好告诉他们一个解释,球状闪电的产生与人工闪电的参数根本没有关系。 球状闪电应该是一种本身存在于自然界的东西,他们要做的不是创造它,而是发现它。 夜空中的长长的电弧 回到基地,他们首次用探杆收集到一颗球状闪电,收集球状闪电时夜空中长长的电弧给男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期间男主还联系了他的老师张彬,张彬此时已身患重病,研究中心使用张彬早年发明出的防雷涂料优化了飞机本身,使得收集工作更加安全。 张彬在男主身上看到了球状闪电的研究进展,张彬非常乐意参与到研究中去。 研究中心的飞行员管收集到的球状闪电叫雷球,张彬意识到,这颗雷球应该不属于大气物理学,他们应该去找基础物理学领域的牛人。 丁仪放在空炮中的棋盘 一次会议中,物理院领导向他们推荐了丁仪。 丁仪站在量子物理学的角度解释球状闪电是一种漂浮在空中的电子,在没有激发时,球状闪电看上去应该像一个肥皂泡,只是没有肥皂泡的衍射现象。 基地开始捕捉这种想肥皂泡一样的空泡,捕捉过程还是很危险的,搞不好就像男主的父母一样化成灰了,好在,被称之为‘空泡‘的未被激发的球状闪电还是被捕捉到了。 研究他的基本特性,证实了男主苦苦追寻的球状闪电确实为一种电子,一个足球那么大的电子,称之为宏电子。 然后丁仪给不明真相的群众描述了一副宇宙图像,宇宙是几何的不是物理的,宇宙中除了空间之外什么都没有了,电子是一个自封闭的弯曲空间,是宏观尺度的基本粒子、电子的波粒二象性等一系列不明觉厉的问题。 研究开始收集宏电子,对宏电子的需求越来越多,林云通过光学定位,建立了一套收集未激发状态下宏电子的系统,大大提高了宏电子的收集数量。 通过在实验室对空炮的激发就能产生球状闪电,在高速摄像机下,他们目睹了球状闪电目标物体的波粒二象性,并明确了球状闪电本身具有一定的目标性。 他们大量动物实验,发现球状闪电对能量释放的选择十分精确,有些宏电子释放的能量专门烧毁动物的骨骼,甚至气化动物的血液,而不伤及肌肉组织,受到这种攻击的动物,其死状是十分恐怖的。 丁仪发明了一项发现,结束了这种残忍的实验,通过微波查找出宏电子的不同频谱,识别频谱特征能找到同一类宏电子。 后来造出了一批球状闪电武器。 这里交代一下男主的老师,张彬。 张彬身体已经很虚弱,但是得知球状闪电武器已诞生,还是来基地参观了一天,并表示唯一的愿望是死后能用球状闪电火化。 接下来,用球状闪电武装了一只部队,取名晨光部队,在士兵训练过程中,丁仪肯定了球状闪电的量子效应。 然后引入了量子力学概念,士兵们称球状闪电为雷球,雷球一旦没有人观察,就进入了量子云状态,一旦被人观察,就塌缩为经验事实,我们永远看不到概率云。 这是量子物理学的内容,有兴趣的可以看曹天元写的科普书《量子物理学史话 上帝掷骰子吗》。 一方面在训练武装部队,一方面基地发现了球状闪电武器是可以被有效防御的,只要球状闪电磁场被加速,它就能被偏转,使敌人可以用反向磁场来防御球状闪电。 就是只要有电磁场的干预,球状闪电武器就没办法打击目标。 基地开始试图找出电磁场防御的办法,球状闪电武器的打击目标也从人员转向了装备。 基地开始收集能够烧熔各种导线的宏电子,因为想得到更多的资金投入,基地领导人决定开展一场演习,演习大获成功,参与演习的打击目标,废旧坦克的主板上三分之二的芯片消失了。 书写到这里开始插播恐怖故事了,书里讲在一次男主、林云、丁仪的晚间散步时发生了一件异象,以前做实验时的那个仓库里传来了羊叫声,时隐时现,他们打开那个实验室的大门,羊叫声就消失了。 之前也描述了两次异象,第一次是男主读书回家,发现一根疑似她妈妈的白发。 第二次是男主在张彬的研究资料里发现了几处张彬老婆的笔记,研究资料是在张彬老婆死后才写成的。 几个异象看着都挺恐怖的,一本科幻小说,不时来点恐怖小说的影子。 核电厂中那副由孩子的灰烬构成的抽象画 在一次演习后,球状闪电武器要开始真正应用了,被球状闪电武器武装的部队,晨光部队接到一个任务,核电厂反应堆被恐怖分子占领,这群恐怖分子拥有很高的科技素质,它的很多成员原来都是一流的科学家,但是这个组织认为是科学把世界搅得复杂起来的,组成物质的基本是金木水火土而不是原子。 最后,为了防止核反应堆被破坏,使用雷球机关枪进行攻击,反应堆里的恐怖分子和被劫持的小朋友都变成了一堆堆灰烬。 战争 卵 事后,男主的小心脏受不了了,他一回到基地就提交了辞呈,回到高波那里,开始研究预报龙卷风。 男主把捕捉球状闪电空泡的那套光学探测系统拿来用,探测出大气的扰动,识别出有可能生成龙卷风的扰动,后来管这个扰动叫‘卵‘ 一年后,因为这个发现,男主还获得了号称气象界诺贝尔奖IMO奖的提名,虽然没能最终获奖,但他的成果引起了气象学界的注目。 男主还出国展示了下他的研究成果,国外专家根据男主的发现研制了人工消灭龙卷风的方法。 男主回国后不久,战争爆发了。 男主参加了一次会议,会议中得知,林云的男友牛逼舰长江星辰上校在执行任务时牺牲了,江星辰所在航母遭遇了三个超级龙卷风,三个龙卷风形成了一道长达八公里的死亡栅栏,顶天立地紧逼航母,最后航母主甲板折断,沉没。 激发这三个龙卷风的正是男主角之前发现的‘卵‘,有人能根据卵人工消灭龙卷风,自然也有人能根据卵人工孵化龙卷风。 男主表示这种孵化龙卷风的技术是可以防御的,男主回到雷电研究所后开始投入使用大功率微波防御龙卷风的研究中。 宏核聚变 战争继续,男主的研究继续,突然有一天,男主感到上衣口袋中的手机发烫,拆开一看,芯片被烧掉了,陆续拆开周围的几台电脑,发现主板上近三分之一的芯片变成灰了。 男主和同事从一台老式晶体管收音机中了解到这次的芯片破坏区波及了三分之一的国土。 由于没有电和电脑,男主无事可干,这时丁仪找到了他,告诉他最近都发生了什么事。 任务失败 丁仪告诉男主,在男主离开基地后,由于核电厂行动的成功,球状闪电武器得到重用,他们搜集了5000颗专门攻击电子芯片的宏电子,航母沉没以后,大大削弱了我军海上力量,林云和基地同事都认为球状闪电武器能一路狂澜,扭转海上局势,不久后,基地和晨光部队接到命令,将对进入近海的航母舰队进行一次试探性攻击,他们决定让士兵持球状闪电武器,依靠小渔船靠近敌舰队。 可是任务失败了,敌战舰武装了屏蔽磁场。 渔船被敌战舰炮轰,炸成碎片。 林云在返回基地后想用球状闪电武器把自己烧掉,让自己成为量子战士,被丁仪喝止。 丁仪告诉林云,假设他被球状闪电烧掉,会变成一团概率云,在这团云中,林云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林云不能随自己的意志出现在他想要出现的地方。 如果她出现的时候处于活的状态,又出现在海里,她就死了,那她的概率云里就没有活的概率了。 就算是真的到了敌人舰队的致命部位,林云处于活的状态下能呆多长时间也是不确定的,而且,如果有一个敌人,或者一台敌人的摄像机看到他,她就立即塌缩了。 丁仪这段话就是在宏观世界里解释了围观粒子的状态。 让人感觉匪夷所思,不明觉厉。 林云大概想通了,没有用球状闪电烧掉自己。 这次任务失败后,球状闪电武器的研究和部署取消了,张彬就是这个时候去世的。 张彬如愿被球状闪电武器火化。 丁仪和林云去他的墓碑上看他,放下花后发现墓碑上密密麻麻刻满了小字,全是方程和计算公式,而且在变淡,在消失。 丁仪让林云转过身去别看,少一个观察者,它就塌缩得慢些,丁仪读完所有小字后,林云看到墓碑最后有一行非量子态的汉字 ‘彬,引起F的速度只有426点831米每秒,我好怕。 ‘林云认出这个字体是张彬老婆的。 丁仪告诉林云,墓碑上刻的是一个数字模型。 通过这个模型的启发,丁仪解开了卡住他的几个点,他们能找到宏原子核了。 宏原子核不带电,外形和空泡差不多,但是样子是根弦的形状。 运用张彬墓碑上出现的那个数学模型,通过对这种跃迁运动各种参数的复杂计算,他们确定了原子核的位置。 如果宏原子核互相缠绕会引发宏核聚变。 只需要426点831米每秒的速度就可以让两根宏原子核缠绕在一起发生聚变。 基地向上级打了报告,上级做出了基地迁移等一系列举措,基地从国外进口了大量电子废品,准备开始宏核聚变实验。 基地的人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一直到一个特别领导组抵达,大家以为这是宏聚变实验即将进行的最准确无误的信号,但是,这个领导小组的组长杜玉伦将军当天就宣布了立刻停止宏聚变实验的一切准备工作,封存实验设备,严格把它限制在纯理论范围,把大部分宏原子核释放回大气层中,除少量留守人员外,全体项目组人员立刻撤离,回京待命。 总之,整个项目取消,实验取消。 林云不甘心实验取消,于是她强行进行宏聚变。 前方高能前方高能,本书最精彩的地方来了。 杜玉伦请示了林云的爸爸林将军,林将军三秒内做出了大义灭亲的决定,下达了摧毁聚变点的命令,在导弹即将毁灭聚变点,林玉启动了宏聚变。 宏聚变是无声的,整个宏聚变过程看上去就是一轮蓝色太阳的升起然后落下。 整个聚变点塌缩,变成透明。 蓝太阳在最大的状态维持了约半分钟,它是一个冷太阳,半分钟后,蓝太阳的内部开始发射状得飞出一些小星星,星星一飞出光球的边界,立刻变成一个个物体,大小不一,仔细一看,就是聚变点所在的那个大蓬,这是一个大蓬的概率云,这些处于量子叠加态的大蓬在观察者的目光中迅速塌缩成毁灭态,蓝太阳也在这团概率云中,通过观察者最终抑制了它的膨胀,这时,周围预先准备的芯片全部被摧毁,形成了一个个量子叠加态的碎片,碎片数量巨大,但是在人们的目光中不断塌缩消失。 蓝太阳也急剧缩小,最后消失。 人们到聚变点,那里的大蓬和里面的一切都不见了,留下了一面半径两百米的大镜子,大镜子是瞬间融化又瞬间凝结的砂石组成的。 宏聚变的能量向四面八方传播,最后摧毁了三分之一国土面积内的芯片,直接把三分之一的国土拉回到农业时代。 还有更高能的事情。 父女对话 宏聚变的第三天,林将军来到了宏聚变点,来到了那面巨镜边缘,就在这个时候,林云出现了。 林云在宽阔的镜面上行走,最后站在她父亲林将军面前,开始了一段父女间的对话。 林云告诉爸爸,小时候知道妈妈牺牲,她就想报仇,渴望发明一种武器去战胜敌人,后来陆续有了机会,发明了液体地雷等,机缘巧合,她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同样对武器着迷的俄罗斯女士,他们从网上聊到见面,后来,一次酒后,这位俄罗斯女士和她讲了她曾经发明培育的一种毒蜂,并给她看了这种毒蜂虫卵,林云意识到就是这位女士发明的毒蜂把她妈妈给蛰死的。 林将军让林云把肩章和领徽取下,让他去承担责任,林云抬起右手抚摸肩章,站在一旁的丁仪看到她抬起的手拖着一条尾迹,她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然后,量子态的林云消失了。 林云通过镜子成为量子态自己的观察者。 战事结束 丁仪的故事讲完了,天也亮了,他们下楼,得知战争结束了,敌军联盟瓦解了。 男主很好奇丁仪是怎么预料到战争会结束的,丁仪说是林将军预见的,道理很简单,芯片大毁灭灾难的真相被外界披露后,敌国意识到了他的能量,假设在相同的位置上发生第二次宏聚变,由于第一次聚变已经摧毁了周围地区的芯片,第二次聚变的能量将不能被衰减,它将越过第一次被摧毁的地区,摧毁这个区域外更大范围的芯片,直到被所遇到的芯片完全衰减。 以此类推,在同一个位置不断进行宏聚变,聚变能量将传遍全世界,就能把全世界暂时拉回到农业时代。 明白了这点,敌军投降了,很快,敌我双方进入谈判阶段。 故事快结束了,在结束前还浪漫了一把。 紫色水晶花瓶 男主和大学同学结了婚,丁仪送给男主一个紫水晶花屏,在一个深秋夜晚,男主伏案工作时闻到一股花香,他猛一睁眼,看到了一朵量子态的玫瑰花。 但是当男主完全清醒后,就看不到那朵玫瑰花了,只有背对着他时,能闻到他的花香。 从量子力学角度讲,人的死亡过程是一个强观察者变为弱观察者再变为非观察者的过程,当男主变成弱观察者时,玫瑰的概率云向毁灭态塌缩得速度就会慢一点,他就能看到那朵量子态的玫瑰了。 书最后这段是刘大神的浪漫主义爆发了吧,这朵玫瑰花就是一个我思故我在的存在啊,但是,据说,嗅觉也是观察的一种,在男主闻到玫瑰花香味的时候,这朵玫瑰花就该塌缩了。 林云和林将军的对话也挺突兀的,林云通过自我观察保持自己不塌缩,那男主的父母、张彬的老婆、还有核反应堆里的恐怖分子和小朋友们是不是都可以通过镜子还魂啊,身为学渣表示看科幻小说还是有点费脑子的,云里雾里中。 。 。 。 。 。

考研英语长难句 Day98
阿里巴巴 突发!摩根大通单日增持超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