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杜燕飞
在云南,中缅国际铁路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大理至瑞丽铁路建设持续推进,全线控制性重难点工程高黎贡山隧道井下拌合站已建成,缓解了井下混凝土供应压力;在广西,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项目,广西石化全密度乙烯项目重点装置挤压造粒框架三层封顶已完成;在湖北,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20个工作面正在不间断施工,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在扩内需、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随着增发国债、灾后恢复重建等项目建设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平稳增长。1至8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4%,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2.6%,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20.3%,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6.1%。重大项目投资发挥“压舱石”作用。1至8月份,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7%,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8个百分点。
“一大批重大工程开工建设、稳步推进,对于经济稳增长具有推动作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有利于提振发展信心,加快潜能释放;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推动经济持续稳步回升;有利于拉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稳定经济发展基本盘;有助于发挥工程项目投资建设对于稳增长的持久拉动力。
推动项目建设,政府投资发挥着引领带动作用。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7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全部下达,用于“两重”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和“两新”工作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经全部下达到项目和地方,目前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支持项目开工建设。
除了政府投资,民间资本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苏社表示,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已经向民间资本推介1635个重大项目,其中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项目441个、总投资3448亿元。民间资本参与核电、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其中,在核电领域,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局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今年8月国务院核准的5个核电项目,有10家民营企业参与,且民营企业参股比例首次提高到了10%。此次入股核电的民营企业大多是实体经济领域的头部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好的潜在经济效益,能够满足核电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支撑、资金支持。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统筹扩大有效投资的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促进投资平稳增长。”刘苏社说,抓紧提前下达2025年部分“两重”建设项目的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加大“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的推进力度,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谈及如何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刘苏社表示,加快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重点是持续做好优质项目的推介,推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铁路、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筛选形成新一批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同时,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机制,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深化投贷联动试点合作。
业内人士表示,能源、铁路等重点领域的某些环节逐步开放给民营企业,是打通市场进入壁垒的重要举措。民企的高灵活性、高创新激励与对市场的高敏感度,能够促进民企和重点领域双方的共同发展。
各地陆续召开会议部署经济工作,有哪些高频词?
新春伊始,2023年“全力拼经济”的号角就已吹响。 多地召开会议部署经济工作,让大家看到了新一年各地全力“拼经济”的决心。 开年“拼经济”,拼什么?怎么拼?这些“开工动员会”有哪些高频词?传递什么信号?新华网思客推出系列策划,邀请智库专家解读。 截至1月30日,已经有广东、山东、河北、湖北、浙江、江苏、上海、福建、甘肃、重庆、陕西等23地召开会议部署经济工作,思客通过梳理相关会议和政策文件内容发现,“高质量发展”“扩大内需”“营商环境”等成为地方经济工作部署的高频词,展现了新年的开局势头,释放了全力拼经济、奋战开门红的强烈信号。 高频词一:高质量发展经济大省广东于1月28日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把目光锁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将其视为“根本出路”。 同样在1月28日,重庆召开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明确提出把双城经济圈建设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来谋划推进。 天津在召开会议部署经济工作时表示,要扎实实施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 山东、甘肃、南京、大庆等地也分别围绕高质量发展做出重点部署。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高惺惟表示,高质量发展成为多地会议高频词,这表明地方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找到了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各地普遍对高质量发展和营商环境建设等进行详细安排,提出明确要求,有助于进一步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本地区节前召开的“两会”精神落到实处。 高频词二:提振消费围绕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多地陆续提出应对方案。 例如,山东提出要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以稳就业、促增收解决“不敢消费”问题,以提品质、强引导解决“不愿消费”问题,以创场景、优环境解决“不便消费”问题,大力提振消费信心,加快推动消费复苏。 今年年初,多地出台了具体方案提振居民消费,例如《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对个人消费者今年6月底前置换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给予每辆车1万元财政补贴。 提振消费在今年各地“拼经济”的大背景下居于重要位置。 董希淼认为,社会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经验表明,一国经济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居民消费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是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高惺惟表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我们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内需的潜力远远没有被释放出来。 通过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定能够实现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高频词三:投资围绕投资,多地加紧谋划布局。 河南省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火热启动,3325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总投资超过3.1万亿元。 福建、陕西、云南等多地也盯紧重大专项。 新的一年,各地新老基建齐抓共进,一批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浮出水面。 推进经济运行稳步回升需要充分发挥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表示,投资需求是内需的一部分,投资需求扩大了,老百姓的收入就增加了,消费也就增加了。 从长期看,投资扩大会带来经济的生产能力增强,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认为,基础设施加码会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 从现在地方对今年经济发展的部署情况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的正向拉动作用并没有弱化,各地都在落实促增长的举措,扩投资火热开局,重大项目加速推进,这对经济发展将起到正向拉动作用。
抢抓“金九银十”黄金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加速,再加速!”成都市沙西线(西华大道)改造工程施工一标段中最重要的工程难点——货运大道转体桥建设正如火如荼。 作为连接成都市中心城区与郫都区、彭州市、都江堰市的一条重要快速通道,复工以来,该项目迅速开展全面作业,抢工期赶进度。
施工现场热火朝天,上市公司基建大单不断,投资数据稳步回升??
近期,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撬动作用持续显现,保障重大项目用地用能措施接连推出,一系列综合举措正协同发力,促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凸显。
业内人士分析,得益于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全面加强,未来基建投资与制造业投资将合力拉动投资持续增长,扩大国内需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自9月19日零时成都市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以来,成都城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立即部署各项目逐步复工,开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跑”。 据介绍,含沙西线(西华大道)改造工程施工一标段在内,目前公司22个在建项目已全部复工。
“金九银十”是传统施工旺季。 眼下,各地正抢抓项目施工黄金期,以扩大有效投资为抓手,加紧回补疫情造成的损失,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势头。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9月以来,深圳、上海、成都等多地宣布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超1.9万亿元。 9月20日,上海“潮涌浦江”活动成果总结暨重特大项目发布活动举行,活动现场宣布启动8个重特大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8万亿元。 9月22日,成都市东部新区2022年第四批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涉及24个高能级项目,总投资418.3亿元。
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建筑公司大单不断。 基建通大数据显示,8月基建项目中标总额超5435亿元,比7月增加748亿元,环比增长16%,较去年同期增长28%。 今年前8月,基建中标金额已达亿元。 中国中铁9月16日公告显示,近期公司中标38个项目,中标价合计约912亿元。
“稳投资政策持续加力,各地积极推进‘两新一重’等大项目开工建设,新开工项目个数和计划总投资均保持较快增长。 ”信达证券建筑建材首席分析师任菲菲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基础设施新开工项目数达5.2万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2万个。 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8%,比前7月增加0.1个百分点。 今年前8月,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10.0%、8.3%,比前7个月分别增加0.1个、0.9个百分点。
要素保障全面加强
连日来,江苏旭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现场车来人往,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项目建设高效推进。
今年,旭腾新材料公司签署投资协议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将该项目确定为首批“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项目之一,仅用一天时间,就给企业办理完成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图审合格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比正常办理“五证”节约了半年时间。
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先决条件。 为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及早开工建设,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此前介绍,国家发改委协调有关方面,加快办理各项审批手续,做好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速度明显加快、投资规模显著提升。 去年前8月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9个、总投资4052亿元;今年前8月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4个,总投资达亿元,金额同比增长167%。
项目资本金到位困难,一度成为制约项目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6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 从政策确定到8月20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首批3000亿元额度不到两个月时间即完成投放,此后又获追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
同时,专项债资金加快使用、盘活5000亿元以上结存限额政策出台,银行贷款、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基础设施REITs等积极跟进,汇聚成项目建设资金保障的强大合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基础设施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7.4%,比今年前7月增加1.7个百分点。
用地、用能、环评等要素保障也同步加强。 8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重点项目继续采取集中办公、并联办理等方式,提高审批效率,强化要素保障;地方政府可根据职责权限对用地、环评等办理作出承诺,项目落地后按规定补办手续。
不难发现,投资增长提速的背后,是从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到加大各项要素保障再到推动加快开工建设的一系列综合举措的鼎力支持。
力挺经济恢复发展
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和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扩大有效投资,进而支撑经济大盘的工作重点。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荫凯近日表示,国家发改委将督促各方面抓住施工黄金期,加快项目建设实施,尽快发挥投资的效益,推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协调配合,共同发力。 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投资稳定增长,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
“目前基建项目有储备,资金支持有保障,项目落地情况有望改善,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水平料维持高位甚至创出新高。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说。
扩大有效投资,不只是基建投资在发力。 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制造业投资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近日,有关方面进一步提出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和延长制造业缓税补缴期限两项增量政策。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制造业投资有望成为今年最大的“预期差”,预计全年增速有望达11.1%。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1年全国资本形成率平均每年为43.9%,2021年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有效发挥了对经济平稳运行的支撑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在一系列政策举措的综合推动下,基建投资与制造业投资有望形成合力,拉动投资持续增长,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加快恢复。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预测,随着疫情冲击减弱,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经济恢复基础将得到进一步夯实,三季度经济增速将有所回升,四季度会进一步加快。 “三季度经济增速将反弹,下半年经济增速将明显超过上半年,我国全年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会保持在较高水平。 ”中泰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说。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理财新闻,欢迎关注我们。
就我国当前形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正确的财政支出结构政策是国家调节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强大杠杆。 针对我国当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财政支出结构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其核心是解决财政支出“越位”与“缺位”的矛盾,力求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着力建立起一个支出合理增长、内部结构有保有压、能够有效地规范支出行为、管理方式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支出运行机制。 一、加大改革力度,改变国家财政包揽过多的分配局面 我国现有的财政供给范围和支出分配结构是从建国初期的大财政、供给制发展而来的,是建立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上的,其最大特征是国家包揽的面过大,财政支出范围过宽,几乎复盖到整个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各个方面,一些本应由市场解决的问题被纳入财政分配范畴。 这种供给制的分配滞后于当前整个经济分配格局形势的变化,也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进行改革。 特别需指出的是,现在国家每年的新增财力有限,而财政的增支压力相当大,经济结构调整、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科技教育发展等都需要财政加强支持力度。 这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但如果不对现行财政支出分配格局进行调整,该减的减不了,那么,财政就无力承担和满足上述政府的重点支出要求,改善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就会是一句空话。 这方面主要应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大力削减对城市居民的有关福利性补贴。 现行城市居民的福利补贴制度是在过去高积累、低收入、低消费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有其一定的必然性。 现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增长相当快,政府不必也没有能力再去承担对居民的庞大补贴了,必须彻底改革。 有些补贴如近年来由国家统一出台的肉食、副食品、粮食等价格补贴,已经成为职工收入的组成部分,要结合工资改革将这部分“明补”改为工资。 二是治理和规范事业单位的财政经费供给范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事业单位并不都具有公共需要性质,财政不可能也不应该对其经费开支进行统包统揽,要将市场机制进入事业单位,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财务管理办法。 一般地讲,事业单位按其服务性质,可以分为三类:即公益性的、准公益性的和经营性的。 其中: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如基础教育、基础科研、图书馆、计划生育、公共性防疫等事业单位,其进行的活动属于典型的社会共同需要,财政应保障其经费供给。 准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广播电视、医疗保健等,这些单位提供的服务介乎于社会共同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是属于现代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所必需的,也基本属于政府公共预算的供给范围,然而要由享受服务的对象承担一部分费用,因此,财政对其可采取资助的形式。 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如开发性的科研单位、职业化的体育运动项目、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所和社会中介机构等,这些单位提供的服务一般说不属于社会共同需要,应与财政供给脱钩,逐步走向市场。 三是对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制度进行改革。 对一些特殊行业(如属于社会公共公益事业的水、电、城市交通、环境保护等)的价格和收费仍需由国家进行管理,还有一部分国有企业承担着政府特殊的责任,由此产生的亏损仍应由财政给予补贴。 其它大多数属于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其亏损补贴则应随着企业改革的推进予以取消。 二、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行政人员和经费的膨胀 从理论上讲,财政分配是为政府履行其各项职能提供财力保障,其中确保政府机器的正常运转是财政分配最基本的职责。 但由于政府机器隶属于上层建筑,纯属非生产领域和消费性质,因此,无论是政府机器本身还是经费供给,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总量控制。 当前的问题在于,行政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改革,政府机器庞大,机构臃肿重叠,财政养人过多,行政管理费呈现出加速膨胀的态势,大大加重了财政负担。 资料表明,我国财政支出中的行政管理费1996年已达1040.80亿元,比1980年的66.79亿元增长了14.5倍,而同期的财政总支出只增长了5.46倍。 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六五”时期为6.8%,“七五”时期为8.8%,“八五”时期上升为11.9%,到1996年进一步增加到13.1%。 因此,今后在经济体制的转轨中,为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增强财政的调控能力,必须从多方面采取过硬措施,从严控制行政人员和行政经费。 具体建议: 一是在财政内部全面实行“下管一级”的管理办法,也就是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行政经费总量限额、行政人员编制及人均行政支出综合定额提出控制指标,进行动态考核,辅之以一定的奖罚措施。 其目的和作用在于建立一种制约和控制机制,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的管理格局,使行政费支出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实现行政费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是下决心推进行政改革,精简机构,这是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和压缩行政经费的治本之策。 1998年国家机构改革已在中央这一层次率先进行,迈出了重要的改革步伐。 下一步要按照总体规划,不失时机地在地方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这方面的改革。 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直接管理的范围将会缩小,但社会中介机构(包括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等)的职能和作用将会日益上升,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按照市场经济规则,社会中介机构是靠实力、靠竞争生存的,必须与政府部门脱钩,这不仅仅是为了减轻财政的经费供给压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独立、公正的职能作用。 三是建立有效的政府公务员系列的竞争机制。 这不仅包括公务人员的公开考试录用制度,而且要逐步推行机关干部的辞退制度,改变行政机关人员只进不出的现象,这样就把动力和压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这实际上是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 三、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财政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共性开支 社会公共性开支涉及的面很宽,包括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是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支出,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支出结构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支出。 在传统体制下,虽然国家财力比重较高,但财力分配的大头用于经济建设,社会公共性支出比重较低、社会发展的欠帐较多。 改革以来,随着国家财力的大量分散,不仅导致财政投资急剧下降,而且连社会公共性支出的最低需求也难以保证。 这种状况如果继续维持下去,最终对经济发展也将会形成很大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将是一句空话。 因此,从宏观角度考虑,今后我国的财政支出政策必须切实强化社会公共性开支。 教育投入属于社会性开支,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财政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家财政要继续把支持教育作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比重。 目前财政性教育投入约占我国教育投入总量的80%左右,显然,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是增加教育投入总量的关键。 再一个重要思路是,需要改变国家财政统包教育经费的传统做法,动员全社会力量走多渠道筹措资金的路子。 实践证明,以政府办学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多种形式办教育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发展模式。 首先要研究建立规范的教育成本补偿机制。 对于9年义务教育,国家应该着力抓好,财政经费也应首先向这方面倾斜。 对于非义务教育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国家无疑也要给予支持,但应根据国外经验,采取向学生合理收费的做法,这是改变国家对学生包揽过多的局面和拓宽教育经费来源的重大改革举措。 社会保障是事关中国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全局问题,需要纳入国家财政政策规划统筹考虑。 为此,必须针对当前的问题,调整财政支出分配结构,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完善养老保障、失业救济及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这是社会保障的三道防线,与国家财政都有密切关系。 特别要看到,未来中长期随着老龄人口和失业群体的扩大,社会保障的资金需求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这无疑将对财政收支运行和分配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 为此,财政必须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进一步调整现行支出分配结构,尽快使财政资金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同时相应削减行政经费和一般事业经费支出,从而真正把社会保障支出作为财政预算的一个重要内容。 四、着力强化国家重要产业和领域的财政投资,增强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后劲 在我国未来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仅仅重视社会公共性支出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政府财政的经济建设投资。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在揭示投资与经济增长内在联系的同时,还深刻地论述了政府投资在整个社会投资中的特点和作用。 首先,政府居于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而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政府投资项目的建成,如社会基础设施等,能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第二,政府资本雄厚,而且资金来源一般是无偿的,可以从事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的投资。 第三,政府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 这说明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政府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仍是一个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工业化任务十分艰巨。 如果没有政府统一的工业化战略规划和强有力的政府投入,要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实现工业化任务,顺利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 今后的财政投资应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做法,集中财力,用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宏观调控最急需的方面。 我认为,中长期财政投资的方向和重点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一是支持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载体和基本要素,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产业地位和战略地位。 国家财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既能有效刺激国内需求,迅速带动经济发展,又能避免重复建设,有利于调整改善投资与经济结构,而且投资风险小,长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能为闲散资金找到出路,为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增加城乡居民消费,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长期稳定发展。 二是着力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市场竞争中的弱质产业,世界各国大多都把农业作为政府的保护对象,而财政是政府保护农业的一个重要手段。 财政对农业投资的重点在于:支持那些风险大、投资经济效益低、对农业发展起着保护性、开发性或有示范效益的项目,如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研和新技术推广、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投资,这是其它农业投资主体所难以承担的,也是政府财政保护农业的重点所在。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科技进步与发展的支持力度。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加速社会生产力发展,增加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今后必须采取措施,切实有效地强化科技投入力度,从而真正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首先,要继续发挥财政科研投入的主渠道作用。 在国家重大科技发展计划的实施、科技工程的运转以及重点科研院所的发展上,财政科技投入起着主导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产业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必须予以重视。 从今后一个时期看,国家财政对于科技投入的重点应包括:一是继续增加国家重大科研计划经费,如科学基金、“863”高科技、攀登计划和知识创新工程等专项投入,支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单位和超越部门界限、集中学科优势的基础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为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优先发展创造条件。 二是对农业科技投入实行重点倾斜政策,尽快改善农业科研条件普遍落后的状况。 三是优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医药卫生和信息等方面的需要,促进重点社会发展领域的发展。 四是关于促进国有经济发展的财政投资政策取向。 国有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始终占居主导地位,而且它是财政的重要支柱性财源,因此支持国有经济发展将是国家财政面临的一项长期性任务。 特别是入世后国有经济面临新的压力和冲击,由此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加强财政的支持力度,而且要有紧迫感。 其一,应该积极支持国有经济进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着力培养资本技术、人才和组织高度集约化的大公司、大集团的成长。 其二,要支持国有经济的技术改造,提高国有经济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 这方面,财政投资支持的重点在于,积极引进先进技术,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速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的开发和利用,并按国家产业政策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从而真正推动和促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上水平。 其三,进一步落实并完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改组、改制的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增加企业积累,这是国家财政投资政策的一个重要间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