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博士生分流退出! 中央发文

焦虑、心理压力大、抑郁……不是每个人的博士道路都一帆风顺。不少人在读博之后才发现自己似乎并不适合走这条路。

10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持续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其中强调 优化培养过程,强化分流退出和多向选择

毕业不一定是最终出路,不能继续读博的学生依旧还有其他的人生路径可以选择。

按时毕业,遥遥无期

博士生分流是指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术表现、研究能力和职业规划等因素,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进行分流,引导他们转向其他发展路径,如转硕、就业等。

2020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就指出要“ 加大分流力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分流 ”,“畅通分流选择渠道,分流退出的博士研究生,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可授予硕士学位”。

博士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其毕业难度和学术压力尤为显著。青塔对2018年到2023年全国博士预计毕业人数和博士实际毕业人数进行了统计对比,每年的博士预计毕业人数和博士实际毕业人数都有非常大的差值, 超5成的博士生不能按时毕业

毕业要求高、教育环境不适应、屡碰研究瓶颈、心理状态不佳……延毕对于博士生来说早已不是鲜事。

今年11月份,成都理工大学发布了《关于对2024超最长修业年限研究生拟给予退学处理决定的公告》,将5名学制3年的博士生退学。

9月份,华北电力大学对13名超最长学习年限全日制研究生给予退学处理,其中包含10名博士研究生;7月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拟对超过最长修业年限且不符合结业条件的25名双证研究生作退学处理,其中包含7名博士研究生……2021年1月份,河海大学研究生院曾一次性对125名博士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

对于很多博士研究生而言,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并获得学位,本身就是一种成就。

扩招之下,挑战依旧

近几年,我国博士持续扩招。2023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其中, 招收博士生15.33万人,比上年增长10.29% 。2013年,研究生招生61.14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增长3.68%,其中,博士生招生7.05万人。从2013到2023, 10年的时间,招收博士生数量翻了一倍

博士的数量增多不代表培养标准降低, 扩招之下,博士生的求学之路或将面临更多挑战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李锋亮教授称随着博士生数量的增加,学术资源和就业机会的竞争可能会变得更加激烈;随着学位授予单位加强对博士生教育质量的控制,博士生在各个培养阶段都将面临更为严格的考核。这些因素无疑会增加博士生的心理负担、学业压力、学术压力、经济压力,以及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就业压力。

“读博就是一场和不确定性的斗争。” 齐威是北京某“双一流”高校计算机专业的2018级直博生,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时,他这样说道。5年制的博士,齐威已经读了7年。最新一篇被接收的论文,他写了三个月,投稿却投了一年。实验结果不确定、导师意见不确定、论文发表不确定、还有未来就业不确定。他每天能确定的,只有离毕业还差多少篇论文,以及手里的横向课题还有多少字的方案要写。

像齐威这样苦于毕业的博士研究生还有很多,不管是基于为读博困难的学生提供其他发展路径的考量,还是基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需求,博士分流的必要性日益显著。 建立灵活、人性化的博士分流机制,为博士生提供更多样化的人生选择,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分流探索,直面阻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洪捷在《科学网》的采访中提到,要提高博士生质量,就要让有能力、动机强的博士生继续攻读,让能力差、动机较弱的博士生离开读博的轨道。近年来,博士生分流制度在中国逐渐受到重视,部分高校开始探索实施分流机制。

不难看出大部分高校最多都给予博士生2-3次考核机会,不通过者将面临延期、博转硕、转专业、换学科、专业学位、肄业、结业或退学等分流选择。

分流制度在不断完善,但目前国内高校实行博士生分流制度时仍会遇到很多阻碍,陈洪捷提到过有学生主动提出分流转为硕士,但是导师不同意放行,原因是学生读博士周期长,能够为导师的课题产出作出贡献。 在导师将博士生视为科研劳动力的情况下,博士生的分流面临来自导师的阻力

此外,李锋亮指出, 分流制度目前单就制度的文本而言是闭环的,目前的堵点还在实施上 ,而之所以实施不通畅,主要是分流博士生的选择项不多。很多博士生认为如果自己不继续攻博,仅拿一个硕士学历将大大降低就业市场竞争力。因此, 接下来的探索重点是增加被分流博士生的“多向选择”

对于这场和不确定性的斗争,策略和结果不仅受学校博士培养机制的影响,也取决于个人的坚韧与智慧。期望各高校日后能推出更加合理多元的分流机制,完善对博士和导师的培养方案,同时鼓励每位博士生在面对挑战时,能够理性地评估自身的学术进展和职业规划,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大路走尽还有小路,只要不停地走就有数不尽的风光。


破除文科博士生评价“CSSCI”至上

破除文科博士生评价“CSSCI”至上

前段时间,科技部会同财政部研究制定《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力图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论文“SCI至上”的不良导向。

事实上,不仅在科技评价内部,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中,“唯论文”、论文“SSCI”和“CSSCI”至上的导向也亟须破除,这种单一化的评价导向无孔不入,渗透至博士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2020年,博士招生总规模将达到10万人,博士生扩招不仅仅带来显性层面上规模和人数的持续扩张,更会在培养质量、教育和学术生态等一系列隐性层面产生难以预估的影响。 学术评价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过程的重要指挥棒,也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预警器。 对文科博士生的学术评价进行改革和完善,也是破除学术评价单一化较为实际的一个突破口。

唯“CSSCI”异化学习秩序

当前,多数高校都要求文科博士生在C刊上至少发表两篇文章,方可毕业。 不可否认,C刊是当前高校学术质量和学术产出力的重要观察指标,C刊发文数量直接体现了高校的科研竞争力。 然而,对博士生的学术评价直接套用C刊评价体系,值得商榷,一定程度违背了学术逻辑和人才培养规律,或许体现的是学术管理者在制度设计上的一种“懒政”,也不排除有学校将C刊论文GDP指标排名的“魔咒”转嫁给博士生的可能。

能够入选CSSCI评价体系的期刊数量本就稀少,在期刊竞争总体越来越“白热化”的语境下,一些期刊为了提高引用率和用稿效率,不仅在减少用稿、发稿的数量,在选稿上也偏好学者的知名度和职称等考虑。 博士生只是刚刚走进学术殿堂的初级修炼者,于这个群体而言,其总体学术论文质量还无法与成熟的学者相抗衡,他们在学术规范、学术质量、学术方法等方面,都还有待于在三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内,进行综合训练和系统打磨。

当下,在以CSSCI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中,博士生人才培养的秩序和目标难免发生了实质性偏移,由于C刊资源的稀缺性,供求关系出现了严重不平衡,不少学生不能在C刊上发表文章,就没有办法毕业,这导致学生读博的直接动机和主要精力都花在了C刊资源的争夺战中。 毋庸置疑,博士生扩招会再次加剧这种资源竞争,相当一部分导师也被裹挟其中,不得不绞尽脑汁,甚至动用各种关系和力量,只为学生能够早些、顺利毕业。

改变唯C刊导向评价方式

唯C刊论文的导向,实质上是一种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博士生人才培养的过程性评价,只看重论文发表最终结果,只要学生将文章发出,就等于获得了学位论文答辩的“入场券”,而学位论文答辩又多是流于形式化、走过场。 对博士生的人才培养和学术评价,不应该神话CSSCI评价的地位和作用,这并不是对CSSCI价值的否定,也不意味着完全不看CSSCI指标,但是,其重要性并不代表应该合理与合法化为“唯一目标”,而是应该以多元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来完善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监督和保障。

当前,唯C刊导向的.单一化评价方式,也是造成博士生延期毕业率较高的影响因素。 如何在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上,缩短学业优秀的博士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年限,这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弱化C刊的评价导向,也是提高博士生毕业率、保障博士生在正常学制内毕业的重要举措。

采取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价,并不必然意味着评价标准的降低,相反,在尊重学术逻辑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前提下,更有可能是在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针对博士生的学术评价,事关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实际上指涉的是人才培养的大系统和全过程,这就需要高校给予各学科、各专业一定的培养自主权,既立足于现实基础之上,也要借鉴国外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经验,以系统性和综合性的视角,对现有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人才培养过程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审视和探索,从而对诸多环节进行合理化调整和优化。

重视博士生培养过程性评价

首先,改革单一化评价方式,朝着多元化评价引导。 博士生扩招,必然会引发新一轮的C刊资源“通道堵塞”,学术成果的评价更应该转向多元化,以缓解这种资源紧张的形势和发表压力。 除却C刊论文,在权威报纸、重要媒体等发表思想、理论文章,以及智库文章、调查报告、政府决策报告等,已成为不少高校学术评价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纵深发展,一些高校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也投向网络,人文社科的学者通过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渠道向社会发声,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也可以认作是学术产出的成果。 如此背景之下,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学术成果,应该上升为一种趋势,这就要求确立多样化成果的认定标准、严格专家评审等一系列程序和制度上的探索、创新和规范化。

其次,尊重学术逻辑,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性评价。 总体而言,我国博士生培养的过程考核偏弱,甚至形同虚设,博士生评价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工具性导向色彩浓厚。 从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培养的经验来看,更注重的是基于一套完整、严谨的学术逻辑和链条,采取过程性考核与评价,强化淘汰机制,强调学位论文的高质量,而非仅仅看重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 具体而言,严格的过程考核实质上涵盖了导师遴选、课程学习、指导方法、学术训练、资格考核、分流淘汰,以及论文选题、设计、撰写、评阅与答辩、学位论文评审等系统性环节,每一环节都应该设定严格标准和规范程序。

比如,在课程设置上,国内不少高校文科的课程系统设置单一,只局限于本专业内部研究方向的狭窄领域,跨学科性并不强,缺乏合理的专业化引导,而课程考核相对轻松,只需要上交一篇简单的课程论文即可。 与之相应的结果是,学生的学术训练不足,博士生培养的淘汰机制不严格,淘汰率偏低,究竟该如何淘汰,就需要完善相应的标准、流程和机制。 再如,博士生培养更应该注重学位论文的质量,通过弱化C刊论文的发表,并辅之以配套的激励机制,引导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位论文的撰写,专注于高水平、创新性的学术研究。

(胡波系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董晓波系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责编:丁玉冰 ]

中国矿大的孙越崎学院

成立孙越崎学院是中国矿业大学本科教育优质工程的主体内容之一,旨在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国矿业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和学科优势,通过实施通识教育、创新教育和个性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拔尖人才。 进一步完善中国矿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为拔尖人才培养、个性化教育建立又一条绿色通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本科与研究生水平,增强学科实力。 目录[隐藏]学院概况弹性学制 滚动淘汰自选专业 本研连读自我管理 自我发展[本段]学院概况中国矿业大学孙越崎学院成立于2008年7月3日。 中国矿业大学自办学以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师资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A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理工提高班等。 2008年7月3日,为纪念近代工矿泰斗、名誉校董孙越崎先生为中国矿业大学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的重大贡献,中国矿业大学下文(中矿委[2008]28号)以孙越崎先生的名字命名成立二级实体性学院—孙越崎学院。 2008年10月16日上午,在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会第十七届颁奖大会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孙孚凌,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会副主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濮洪九为中国矿业大学孙越崎学院正式揭牌。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介绍了孙越崎学院概况和学院有关机构组成名单。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会主任何鲁丽向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会第十七届颁奖大会发出贺信。 何鲁丽在贺信中勉励获奖者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她希望大家以孙越崎先生精神为动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为祖国的能源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她强调指出,这次颁奖大会在中国矿业大学举行具有特殊的意义。 孙先生生前创建的焦作工学院,后成为北京矿业学院,是今天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 中国矿业大学为扩大孙老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自2007年开始筹备成立的“孙越崎学院”,2008年正式招生,这次颁奖大会同时举行揭牌仪式,在此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孙越崎学院办出特色,为我国能源战线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孙越崎先生的女儿孙淑涵宣读了孙老家属致中国矿业大学的一封信。 信中说,中国矿业大学为积极推进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决定成立孙越崎学院。 作为孙越崎家属,他们完全赞同、支持并表示祝贺,相信孙越崎学院定能办成“第一流学院,培养第一流人才”的典范。 “第一流学院,培养第一流人才”也是孙越崎先生在世的时候给中国矿业大学的题词。 2008年11月7日中共中国矿业大学委员会发文(中矿委[2008]39号)成立孙越崎学院党支部。 这是以近代工矿泰斗、学校前身——焦作工学院的名誉校董孙越崎先生的名字命名、组织本科教学的实体性二级学院。 2008年9月,首次面向全校2008级新生进行选拔,90名优秀新生已经进入孙越崎学院学习。 建立孙越崎学院,旨在充分利用和发挥我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学科优势,通过实施通识教育、创新教育和个性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拔尖人才。 孙越崎学院也是我校实施本科教育优质工程的主体内容之一。 [本段]弹性学制 滚动淘汰孙越崎学院将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学生在完成学院的培养计划,修完规定的学分后即可毕业,修业年限可在3至5年内弹性调整。 但每年学院将淘汰一定比例不能适应孙越崎学院学习的学生,退回原学院学习,并补充选拔相应比例的其他学院的优秀学生转入孙越崎学院学习,真正从根本上保证“精英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本段]自选专业 本研连读学生在该学院前两年学习基础课,由学校最优秀的教师授课,外语将由外教任课,部分课程还采用双语教学。 两年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专业,并且每位学生都配备一名专业导师,由本校或外校选聘的优秀教师担任,帮助他们制定个性发展的培养计划。 学生可直接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提前进入学术研究领域。 凡被选拔进入孙越崎学院学习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学分后,均可获得免试硕士研究生资格,其中优秀者可以本、硕、博连读或出国留学。 学校对于进入孙越崎学院学习的学生,在奖助学金、科研训练项目、科技竞赛、出国留学选拔等方面都将给予政策性倾斜,以激励拔尖人才成长。 [本段]自我管理 自我发展孙越崎学院不同于其他学院。 还在于该学院将不再设立专门的学生辅导员,学生成立自我管理委员会,自主处理学习、生活中的相关事务,真正体现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孙越崎学院虽然是以近代工矿泰斗、名誉校董孙越崎先生的名字命名,但学院的招生并不限于煤矿专业,主要集中在理工科专业,也有少部分文科专业。 孙越崎学院的成立,是中国矿业大学转变教学管理模式的一次全新尝试,该学院将成为培养优秀拔尖人才的特区。

医生失业了 医院妇产科迎来 生孩子的少了 关停潮
太平洋的风 慧榕下感受 会昌戏剧季002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