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什么是中小学校和家长最为关注的教育话题,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肯定能冲进话题的前三名。
人才是科技进步的第一资源。 当前,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已深入人心,教育本身的战略属性也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近年来,围绕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高水平科研、跨学科的创新人才,包括 北京海淀凯文学校 在内的部分国际化学校,正在探索属于自己的答案。
海淀凯文学校李永远校长发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一
牛津学子“不一样”的成长故事
今年申请季, 海淀凯文的胡同学收到了来自牛津大学数学专业的offer 。这对胡同学来说,有些“超乎所料”,但也是情理之中。
5年级的时候,胡同学的家长因为想从海淀的“内卷旋涡”中逃离,把他从公立学校转到了海淀凯文,成为了学校当年的建校生。
在与海淀凯文共同成长的8年里,胡同学渐渐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数学专业。学校为他开设一对一数学课,并提供了数学相关研究及论文辅导。
高中时期,胡同学给自己制定了明晰的时间规划:从9年级开始,参加大量的活动,如加入校辩论队、数学竞赛俱乐部;10年级、11年级,深入完成科研项目,其研究不同股票市场的板块的文章还发表在了“经济发展与商业文化国际学术会议”期刊上;到12年级,通过老师的指导,再加上前期明晰的规划和深度的积累,胡同学最终顺利拿下了牛津大学这个顶尖名校数学专业的offer。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对于在某一学科领域有天赋的孩子,海淀凯文向来十分珍惜。
作为去年申请季北京唯一一所同时收获美国前10和英国牛剑录取的民办国际化双语学校, 海淀凯文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实践: 所谓“拔尖” ,无外乎承认并正视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并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课程选择,同时努力做到不浪费特定人才在某些方面的天赋;作为国际化学校, 海淀凯文在“创新”培养上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注重学生创造力培养和个性化培养更是全校中外教的共识。
海淀凯文的孩子面对未来方向选择时所拥有的从容和底气,正是得益于学校对于个性化教育理念的持守和实践。
二
“赋予代码以温度”,
他拿到了国家专利
在中小学阶段发现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是重中之重。 为此,海淀凯文学校在日常课程和活动安排中,会特别关注孩子的创新意识。
该校2024届优秀毕业生朱同学,今年获得了 杜克大学计算机科学和社会学双专业录取 。
因为“自由”,他可以在他喜欢的计算机学科领域中大显身手。朱同学在校学习了AP CSA课程,并在计算机学科李老师的带领下,从0到1搭建了信息学奥赛社团。
在学校里,对计算机着迷的他时常沉浸在产品设计之中。当赋予代码以温度和情感之后,计算机世界变得不再枯燥,而是在不同领域和学科的交叉中变得绚丽多姿。他把一拨对程序设计感兴趣的同学们聚集在一起,一起为脑瘫小朋友设计 放大版键盘 。为了帮助上肢残疾和截肢人士用上互联网,他还发起并主导了 “嘴控鼠标”项目 ,甚至拿到了 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 。
“嘴控鼠标”电路板(控制软件代码)
在科技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不容忽视的今天,培养拥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科创人才,是海淀凯文始终持守的育人使命。 正如朱同学,当看到真正有需求的人,可以通过自己设计的工具更有尊严地享受这个世界上的便利时,对“学习改变世界”的感触就会更真实。这份对创造力的关注和推崇,正是凯文学校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解的应有之义。
三
有个性的孩子,
在体验中思考未来
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是冯同学从小以来的梦想,在海淀凯文学校毕业典礼的前一天,她成功收到了伦敦时装学院的offer。
在冯同学申请伦艺提交的作品集中,有一个单元的作品是围绕自闭症展开的。她说, 启发她创作这些作品的正是学校的心理课 ,“我在心理课上学习了一些精神病理的知识,了解到自闭症患者这个群体,这些孩子其实内心有一个自己的小世界,在他/她们的世界里,并不会觉得自己跟别人有什么不同。”
她通过自己的作品,向这类人群表达了关切。这是她在申请伦艺的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环。对冯同学而言,服装设计不再仅仅是学校一门喜欢的课程,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已然成为了她未来的职业目标。
冯同学作品集部分作品
海淀凯文的理念是“全人教育”,力主打造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为了让学生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学校除了 学术课程 ,还开设了 丰富的艺术和体育课程 。另外,海淀凯文搭建了 全学段200+课后课 ,开创个性化成长路径。涵盖艺体类、科技类、益智类和学生社团等多个门类。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组建的 交响乐团、蓑羽鹤合唱团等艺术团体 ,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 校运动队 也为同学们在课后发展个人体育特长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多样化的课程、活动和比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兴趣乃至志趣的种子,并助力他们在个性化的体验中培养探索未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
景润数学班,
12年贯通培养“新载体”
景润数学实验班的建立,是海淀凯文的又一次创新探索。 以“ 数学特色、外教英语、国内出口 ”为特色, 学生既能在国内参加中高考,又可以转轨国际,实现国内国际“两条腿走路”。
在海淀凯文的数学课上,孩子们从来不觉得沉闷无聊。
比如在Emily老师的课堂上,当讲到两位数加法运算时,老师会用同学们都喜欢的玩具熊举例子,不断引导他们了解哪个是部分,哪个是整体,怎样进行加法运算,并通过线下教具和线上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发散学生们的数学思维。
“数学是能够很快收获快乐感的学科。”海淀凯文学校小学部数学学科组长范怡秋老师谈及自己的数学教学经验时,这样说道。
为了满足学生对数学深度学习的需求,景润班数学课除了有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之外,还有一门学校老师自己编排的 创新思维课 。另外, 信息技术课 也是景润班的一大亮点,在这门课上,会学电脑软硬件相关知识,以及随着年级增加的编程内容。
在景润班,海淀凯文正在发力拔尖创新人才12年贯通培养的整体设计和落地实践。
众所周知,从2024年9月新学年开始,全国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始正式落实新课标。然而像海淀凯文学校这样一流的国际化学校早在若干年前就已经开始实践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学科素养目标的达成,坚持 “有温度、无边界、个性化” 教学方式,探索实践跨学科融合教学,并且很早就转变了教学和学生评价标准。
在海淀凯文看来, 孩子的成长规律是需要被尊重的。 纵向来说,学校十分重视培养的连续性,按照学生年龄,学科的难度逐步递进。例如计算机类课后课,小学开设的Python编程、机器人编程等课程,与初、高中阶段的计算机挑战赛、FTC机器人编程挑战赛可以形成有效衔接。
孩子对兴趣的摸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横向来说,学校的学科设置范围十分广泛。除了基础课程外,学生的兴趣会在课后课的体系中得到发展。低年级的孩子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就多探索多体验;对于高年级且对某一领域十分优秀的孩子,学校推出的“精英计划”中,跨年级选课和独家资源支持就是特意为这类孩子提供的选项。
五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
首次接收高中生校园研究项目
今年10月,美国地球物理学会2024 年会接收了海淀凯文高中生的一项研究——“湖心岛”湖水生态治理课题。
学校科学组教师董老师说:“ 据数据显示,这是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历史上首次接收高中生在高中校园进行的此类研究。 ”
对于这个项目,高中部主任不仅非常支持,还找到董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专业指导,并鼓励他们:“不做抱怨者,积极成为问题解决者”。另外, 学校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无论是课后课还是化学、生物实验室的各类研究仪器。
董老师和同学们在湖心岛进行实验
今年7月, 海淀凯文学校正式发布与昆山杜克大学、北京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等单位的战略合作计划 ,整合更多顶尖学术资源和平台,为学生在课程、科研、升学、竞赛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学术助力。 最近刚公布的丘成桐中学科学奖获奖名单中,海淀凯文上榜了化学单元二等奖。
学校学子的家长,也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同盟军,加入到这项伟大的工程当中来。 2024届毕业生朱同学的家长向北京海淀教育基金会捐款20万元人民币。 此笔善款将定向用于支持北京海淀凯文学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助力更多海淀凯文学子开启通往梦想的大门。
李永远校长与捐赠家长共同出席捐赠仪式
学生的成才是学校最好的名片,孩子的成长更需要学校的精心栽培。
在北京海淀凯文学校,我们看到了国际学校教育更多的方向和可能。这条新赛道,也许将是孩子受益一生的改变之路。
|京教君
今日推荐视频
欢迎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们要是不给京城教育圈加星标,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亲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标!
重要的话说三遍!
然后,多点在看、多点赞、多分享,
不然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
亲们,快加星标,风里雨里,
京教君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