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冯靖雯 张煜
初秋的河北邯郸
夜晚气温已降至十度左右
晚上7点
几十名学生围坐在一起
专心致志地上着书法课
而他们的老师
正是被网友亲切称为“书法爷爷”的李贵江
一盏灯
一块黑板
一支粉笔
靠着这样的“标配”
李贵江每天在小广场“摆摊”上课
在李贵江这里
没有毕业,也不结业
“我的学生,
大学毕业了照样还来。”
9年来
他义务带出2000多名学生
在当地政府的协调支持下
李贵江有了一间临时教室
他说,
“我们是来者不拒
谁都可以学,妇幼老少都可以”
李贵江是一名热爱书法的退休职工
2007年开始学习书法
3年时间学会了6种笔体
曾将邯郸成语典故写成1千多米长卷
他说
写字是为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一开始
李贵江喜欢到公园旁边的地上练字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有家长请求他教孩子书法
李贵江一口答应
开始了免费的书法教学生涯
每天晚上七点多
学生们会自带小板凳
陆续赶到滏一社区的一个小广场上
一支钢笔
一个垫板
一张小板凳
书法课八点准时开讲
“从点横撇开始
我按照字典编写了一套教材
总共189个偏旁部首,9320个字”
学生们跟着小黑板认真书写
课堂上的李贵江
教起书法一丝不苟
用家长的话说
“他很严厉”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不少家长也逐渐加入练字的课堂
晚上九点半左右
书法课上完了
学生们拿着本子
排着队等候李爷爷逐个批讲
“好,很好,特别好,非常好”
为了鼓励孩子们
李贵江通常用各种好来批改书法作业
但遇到不认真的
撕掉重写也是常事
“现在的学生们
好像都是自己的孙子孙女
来到后都特别亲热
我的学生没有喊我老师的
都喊爷爷”
9年来
写书法上瘾的李贵江
为了教孩子们练书法
常常没时间自己书写
“怕太累没法教学生了”
晚上十点多回家是常态
平时没时间回老家或者出去旅游
今年唯一一次给孩子们请假
是去北京录节目
他说,
“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了
(自己)也离不开了
除非自己躺着不能动了”
“我们就是义务教育
来者不拒,妇幼老少都可以学
医生、银行职员,老师特别多”
已经73岁的李贵江仍在坚持
他说
“如果身体允许
就一直坚持下去
能坚持一天就多教个学生
我再坚持10年
又教2000多个学生出来。”
朱自清资料谁知道?
朱自清(1989—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海州。 现代散文家、诗人、教授。 1925年到北京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不久任系主任。 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抗战胜利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学生运动。 1947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名。 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 1948年6月,在京参加了反对美国扶持日本的游行,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国面粉宣言》上签名。 1948年8月20日,因贫病在北平逝世,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配旁卜、《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记雅俗共赏》等。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 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 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 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 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 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 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 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在大学读书后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写新诗,一直继续到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当中学教师的时期。 1926年任清华大学教授,转而从事散文创作,成为名噪一时的散文作家。 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葡欧洲,次年回国,仍至清华大学任教授。 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促使朱自清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 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 该年8月在北平逝世。 对此,毛泽东给予高度评价:“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 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 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启扒背影》《绿》等。 朱自清先生一生中,写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他自己就是珍惜时间培穗的典范。 我们也应该做珍惜时间的人。 朱自清当衣买书朱自清先生虽然以散文名世,但他后来长时间在大学任教,讲授“诗选”(以《古诗源》为教本)、“歌谣”、“陶渊明诗”、“新文学研究”等课程;出版有《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经典常谈》等文艺批评。 其学术研究著作,有着很深的学术造诣。 这种厚实的为文积淀,似乎是那一代学人所共有。 这种积淀的得来,自然与他们读书、爱书有大关联。 朱自清在上中学时,就极喜欢读书。 当时家里每月给他一元零花钱,他大部分都交给家乡一家广益书局了,而且还常常欠账。 引发他对哲学兴趣的一部《佛学易解》,就是从这家书局得到的。 后来到北京大学读书,专业就是哲学,朱自清就更喜欢佛学书了。 当时佛经一类书多在西城卧佛寺鹫峰寺一带,他曾到寺里面买了《因明入正理论疏》、《百法明门论疏》、《翻译名义集》等书。 当时是一个阴沉的秋天的下午,街上就朱自清一人,后来他在文章中回忆时还说:“这股傻劲回味起来颇有意思。 ” 1920年,是朱自清在大学最后一年。 一次,他到琉璃厂去逛书店,在华洋书庄见到一部新版的《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要14元。 这钱对这部大书说来虽不算太贵,可对一个念书的学生却实在不是个小数目。 自己手头没这么多钱,可书又实在舍不得,思来想去,就自己的一件皮大氅还值点钱了。 这件大氅,是父亲在朱自清结婚时为他做的,水獭领,紫貂皮。 大氅虽是布面,样式有点土气,领子还是用两副“马蹄袖”拼凑起来,可毕竟是皮衣,在制作的时候,父亲还很费了些心力。 可当时实在舍不得那本“大字典”,又想到将来准能将大氅赎出,便在踌躇许久后,毅然将它拿到了当铺。 当铺在学校后门,转身就到。 朱自清并没有过多考虑。 因为想到将来赎回,便以书价作当价:14块。 大氅当然不止这个价,所以当铺柜上的人一点不为难,即刻付款。 拿上钱,朱自清马上去把那本《韦伯斯特大字典》抱了回来。 不料那件费了父亲许多心力的大氅,却终于没有赎回来。 大学毕业后,朱自清在江浙一带中学教书,后来被聘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有一年冬天特别冷,朱自清没有力量缝制棉袍,便到街上去买了一件马夫用的毡披风。 这种披风有两种,一种式样较好且细毛柔软,但价贵,朱自清买不起,便买了一种粗糙但便宜点的。 这件毡披风由于太过显眼,成了教授生活清贫的标志,以致后来多次出现在回忆朱自清的朋友的笔下。 但它却为朱自清进城上课拦挡了风寒,晚间又铺下当褥子,虽然说起来颇叫人心酸。 此时,再想想那件当出而不能赎回的皮大氅,叫人更感到读书人痴迷于书的程度。 朱自清的读书方法朱自清关于读书的理论和方法的论述颇丰。 他不仅重视读书的数量和质量,更注重读书方法,在读书方法上极力主张通读的方法,强调“读”的功夫。 在《论朗读》一文中,他推崇清人姚鼐“放声疾读,久之自悟”和曾国藩“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大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的观点。 读古文如此,读白话文也是。 他认为,读书当然是为了理解,“读”字本作抽出意义解,“包含着了解的程度及欣赏的程度”(《怎样学习国文》)。 因此,必须注重读,“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 他指出:“熟读的工夫是不可少的。 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 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 ” 朱自清把诵读作为理解与欣赏原著的重要方法,主张不仅阅读诗词等文学作品需要吟诵,而且对经典著作也需要反复熟读。 他在《论百读不厌》一文中指出:“经典给人知识,教给人怎样做人,其中有许多语言的、历史的、修养的课题,有许多注解,此外还有许多相关的考证,读上百遍,也未必能够处处贯通,教人多读是有道理的。 ” 朱自清一生刻苦读书,勤奋写作,流下著述近30种,200余万字,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文艺论集《诗言志辨》和《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等。 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99页)我对这件事特别感到亲切、悲愤。 事隔十几年了,现在读到这几句话,当时情景还历历在目。 所谓“救济粮”是这么一回事:1948年6月间,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法币像大江东下一样,时时刻刻在贬值,买一包纸烟要几万块钱。 教授的薪水月月在涨,但法币贬值更快,物价涨得更快,原来生活比较优越的教授们,此时也和广大人民一样难以生活下去。 特别是家口众多的人,生活更为困难。 国民党政府也知道人民的怨恨,特别是高等学校知识分子,他们更是对这种情况忍受不下去。 于是便耍了一个手法,发了一种配购证,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美援的面粉”。 也正当这个时候,美国政府积极扶助日本,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发出诬蔑和侮辱的叫嚣。 一面是廉价收买,一面是扶植日本,侮辱中国人民。 我们一些人商量了一下,要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 声明是这样的: 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与的。 下列同人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特此声明。 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也和往常一样,决定每人负责联系若干人,年纪大一点的教授多半是归我跑腿的。 我拿着稿子去找朱自清先生。 当时,他的胃病已很重了,只能吃很少的东西,多吃一点就要吐,且面庞瘦削,说话声音低沉。 他有许多孩子,日子过得比谁都困难。 但他一看完稿子,便立刻毫不迟疑地签了名。 他向来写字是规规矩矩的。 这次,他还是用颤动的手,一笔不苟地签上了他的名字。 于此,也应该交代一笔,1946年从昆明回到清华园以后,他的态度有了显著的改变,不再沉默了。 他反对内战,讨厌国民党。 对共产党的看法也开始改变了,他曾在公开集会上朗诵解放区的诗歌,有时候还和学生们一起化装扭秧歌,弄得满头是汗。 在反对美国反对国民党的一些宣言、通电、声明等等的斗争中,我总是找他。 他一看见我,也就明白来意,“是签名的吧?”看了稿子,就写上自己的名字。 就我记忆所及,大概十次中有八九次他是签名的。 也有不签的时候,原因是文字的火气大了一些。 这次,我也曾找了另外一些教授,都是平时比较熟的,或是住在附近的,大多数签了名,但也碰过钉子。 有个教授只有三个孩子,但他的答复很乾脆:“不!我还要活!”朱自清的胃病是饿出来的,家里人口多,要他养活。 在昆明的后期,有人算过帐,我们这类人的薪水折合战前的银元仅约十几元钱。 朱自清对政治是关心的,但不大发表意见,可说是温文尔雅,没有火气。 抗战时期,消息被国民党封锁了,对于国民党对日本帝国主义消极抗战,对共产党却积极摩擦,掀起几次反共高潮的真实情况,大后方的人们是不清楚的。 他认为只要抵抗,生活过得苦一些也应该,很少发牢骚。 昆明的许多政治活动,他虽然同情,但很少参加。 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暗杀了闻一多,他感到极大愤慨。 复员回到北平以后,又看到美帝国主义帮助国民党发动内战,大打特打,他的态度变了,在美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除了很少几次的例外,他参加到我们的行列里来了。 有几件事值得提出,一件是他对编纂《闻一多全集》的努力,我在全集的跋文中曾指出: 佩弦先生是一多十几年来的老友和同事,为了这部书,他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搜集遗文,编缀校正。 拟定了目录……一句话,没有佩弦先生的努力,这集子是不可能的。 在当时,编印一多全集这一举动,就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抗议和谴责。 相反,和有些人相比,这些人曾经是一多的同班或者旧时同学,有二三十年的交谊,但在一多后,却从来没有关心过这件事,也没有写一篇纪念的文字。 另一件是他对青年学生的爱护。 举一个例子,有一回他系里的两个学生打架,一个是民主青年同盟的,一个是国民党三青团的。 打架的原因当然是政治性的,两人都到老师面前告状。 自清先生怕民青这位同学吃亏,背地里劝他让一点。 我在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便写一封信提出意见,请他要考虑政治上谁对谁不对,大概措辞的口气尖锐了一些。 第二天他就到我家里来了,非常认真严肃地说明他的用意,春秋责备贤者,他说了进步的学生几句,目的是为了保护他,免遭三青团的报复,同时,他也同意我的意见是正确的。 事后我把这情况告诉了民青的同学,这个同学也很感动。 他对国民党特务统治的反对,虽然没有大声疾呼,却也可以从我亲身接触的一件事看出来。 这时候,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挽救濒于亡的命运,加强了对高等学校的特务控制。 为了抗议,我写了一篇学术论文《明初的学校》,说的是明初,骂的是国民党反动派,送给学校刊物《清华学报》发表。 学报的有些是国民党员,他们当然不肯发表,认为这不算学术性文章。 我和自清先生谈起,他也是学报的委员,写信给,极力主张发表,终于发表了这篇文章。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由于他被胃病长期折磨,身体过度衰弱,但他也明白天快亮了,乌云就要过去了,好日子要来到了。 他感到欣慰,在自己的书桌上玻璃板下,写了两句诗:“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是从唐人李商隐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套来翻案的。 这两句诗十分贴切地表达了他当时的心情。 7月23日,在清华大学工字厅举行“知识分子今天的任务”的座谈会,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的政治活动。 我亲自到他家请他,和他一起漫步从北院走到工字厅。 他走一会儿,停一会儿,断断续续地对我说: “你们是对的,道路走对了。 不过,像我这样的人,还不大习惯,要教育我们,得慢慢地来。 这样就跟上你们了。 ”开会时他也发了言,主要一段话也还是这个意思,他说:“知识分子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帮凶帮闲,向上爬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有这种人。 一条是向下的。 知识分子是可上可下的,所以是一个阶层而不是一个阶级。 要许多知识分子都丢开既得利益,是不容易的事。 现在我们过群众生活还过不来。 这也不是理性上不愿意接受,理性是知道应该接受的,是习惯上变不过来。 ” 自清先生在理性上知道要丢开既得利益,要过群众生活,他又进了一步了,这是大踏步前进的一步。 他拒绝购买美援面粉,在签了名以后,这天的日记记了这件事:6月18日,此事每月须损失600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定签名。 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应直接由己身做起。 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决心。 不止如此,在逝世前一天,他还告诉他夫人:“有一件事得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自清先生是旧时代知识分子中的典型人物,他曾经是自由主义者,他不大喜欢参加政治活动,特别是比较激烈、斗争性较强的政治活动。 但是,他具有正义感,随着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奴役、压迫的加强,和向中国人民的武装挑衅、屠杀、镇压,他毕竟忍受不住了。 他说话了,行动了,通过文化生活、朗诵诗歌和扭秧歌,表明了他的态度。 另一方面,他坚决不走中间路线,第三条道路,当时有人要他参加国民党办的中间路线刊物《新路》,他坚决地拒绝了。 但是他却带病参加了我们的座谈会。 他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在衰病的晚年,终于有了明确的立场,抬起头来,挺起脊梁,宁肯饿,坚决拒绝敌人的“救济”,这种品德,这种气节,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毛泽东选集》第4卷,1499页)毛泽东同志赞扬了闻一多、朱自清的骨气,说“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这是我们未者,特别是一多先生和自清先生生前战友的责任。 这种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颂歌,还有待于未来。 这一篇文字,只能算是重读《别了,司徒雷登》一文所引起的一些回忆罢了。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 原籍浙江绍兴。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 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 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 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 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 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 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 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 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 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 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 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 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 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 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 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 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 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毕,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小舱中的现代 “洋糖百合稀饭, 三个铜板一碗, 那个吃的?” “竹耳扒,破费你老人家一个板; 只当空手要的!” “吃面吧,那个吃饺面吧?” “潮糕要吧?开船早哩!” “行好的大先生,你可怜可怜我们娘儿俩啵--- 肚子饿了好两天罗!” “梨子,一角钱五个,不甜不要钱!” “到扬州住那一家? 照顾我们吧; 有小房间,二角八分一天!” “看份报消消遣?” “花生、高梁酒吧?” “铜锁要吧?带一把家去送送人!” “郭郭郭郭”,一叠春画儿闪过我的眼前; 卖者眼里的声音,“要吧!” “快开头了,贱卖啦, 梨子,一角钱八个,那个要哩?” 拥拥挤挤堆堆迭迭间, 只剩了尺来宽的道儿; 在溷浊而紧张的空气里, 一个个畸异的人形, 憧憧地赶过了--- 梯子上下来, 梯了上上去。 上去,上去! 下来,下来! 灰与汗涂着张张黄面孔, 炯炯的有饥饿的眼光; 笑的两颊, 叫的口, 捡点的手, 更都有着异样的展开的曲线, 显出努力的痕迹; 就像饿了的野兽们本能地想攫着些鲜血和肉一般, 他们也被什么驱迫着似的, 想攫着些黯淡的铜板,白亮的角子! 在他们眼里, 舱里拥挤着的堆叠着的, 正是些铜元和角子!--- 只饰着人形罢了, 只饰着人形罢了。 可是他们试试攫取的时候, 人形们也居然反抗了; 于是开始了那一番战斗! 小舱变了战场, 他们变了战士, 我们是被看做了敌人! 从他们的叫嚣里, 我听出杀杀的喊呼; 从他们的顾盼里, 我觉出索索的颤抖; 从他们的招徕里, 我看出他们受伤似地挣扎; 而掠夺的贪婪, 对待的残酷, 隐约在他们间, 也正和在沙场上兵们间一样! 这也是大战了哩。 我,参战的一员, 从小舱的一切里, 这样,这样, 悄然认识了那窒息着似的现代了。 细雨 东风里 掠过我脸边, 星呀星的细雨, 是春天的绒毛呢。 赠友 你的手像火把, 你的眼像波涛, 你的言语如石头, 怎能使我忘记呢? 你飞渡洞庭湖, 你飞渡扬子江; 你要建红色的天国在地上! 地上是荆棘呀, 地上是狐兔呀, 地上是行尸呀; 你将为一把快刀, 披荆斩棘的快刀! 你将为一声狮子吼, 狐兔们披靡奔走! 你将为春雷一震, 让行尸们惊醒! 我爱看你的骑马, 在尘土里驰骋--- 一会儿, 不见踪影! 我爱看你的手杖, 那铁的铁的手杖; 它有颜色,有斤两,有铮铮的声响! 我想你是一阵飞沙走石的狂风, 要吹倒那不能摇撼的黄金的王宫! 那黄金的王宫! 呜---吹呀! 去年一个夏天大早我见着你: 你何其憔悴呢? 你的眼还涩着, 你的发太长了! 但你的血的热加倍的薰灼着! 在灰泥里辗转的我, 仿佛被焙炙着一般!--- 你如郁烈的雪茄烟, 你如酽酽的白兰地, 你如通红通红的辣椒, 我怎能忘记你呢? 2005-12-13 20:49:12 騲莓oO尐菟 头衔:~绣気寳唲~ 等级:黑侠 文章:778 积分:420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12月1日第 9 楼 QQ --------------------------------------------------------------------------------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 原籍浙江绍兴。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 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 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 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 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 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 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 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 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 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 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 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 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 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 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 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 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 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 原籍浙江绍兴。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 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 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 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 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 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谢孔宾人物生平
谢孔宾,字卓伦,号明心斋主,是一位享誉学术界的多面才子,他在菏泽学院担任教授,以书法家和教育家的身份备受尊敬。 生于1930年的山东单县浮岗镇王堂村,他的早年生活并不顺利,家境贫寒,少年时期就因贫困而辍学,生活充满挑战。 然而,他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坚持学习,毕业后拒绝追求名利,坚守内心,致力于教育事业,奉献四十余载。
谢先生不仅在教学上尽职尽责,业余时间更是对书法艺术有着深厚的热情。 他潜心研习,不断汲取古人的精华,通过广泛学习和实践,他的书法技艺达到了超凡的境地。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行书尤其出众,既有淳朴自然的韵味,又不失大胆创新,形成了一种自成一格的艺术风格。
谢先生的学识广博,文学功底深厚,对文史、诗词歌赋都有独到见解,他的字外功夫扎实,做学问深入细致。 他的书法理论著作丰富,如《书法教程》、《中国书法原理》等,多次在书法大赛中获奖,并被选入作品集。 他的成就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如一九九三年的广东天马山庄征联大赛中,他拔得头筹,其书法作品广受赞誉。
谢孔宾先生的团桐派影响力不仅限于国内,他的艺术成就也塌贺得到了国际认可,菲律宾商报艺廊曾两次为其专版介绍,他的传略和作品被收录于《当代书画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等多部权威辞书。 他的艺术生涯充满了磨砺与成就,轮唯堪称教育与艺术界的瑰宝。
扩展资料谢孔宾,字卓伦,号明心斋主,菏泽学院教授,书法家,书法教育家。 1930年出生于山东单县浮岗镇王堂村。 现任山东省高校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菏泽市书协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在任高校书法教育课十几年中,有《书法教程》、《中国书法原理》、《谢孔宾书法集》、《怎样写章草》等专著问世,多次发表书法论文,文学作品。
读于永正老师的《写字.育人.做人》有感
昨夜子时翻开同事帅郭借给我这本《于永正:我是怎样教语衡冲文》一书,读到了第一辑中的这篇《写字.育人.做人》,这其中的很多对于写字的观点,让我对我一直对练字的错误思想狠狠的180度的纠正。 我出身于理科数学系,我对数字的敏感度是我在数学领域行走的游刃有余,也可以说我对数学的热爱也超出了其他学科,那么当然我对字的书写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在我的潜意识里,我觉得有那么多练字的时间,我还不如多刷几道题,多看看有关数学的证明题去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 练字或者字的纠正那应该是语文老师的事,然而,我的潜意识是狂妄自大的,在教书这近十年的时间里,已经充分证明了,我的自负。 在于老师这篇文章中,从徐州卷烟厂招工人,再到岳飞练字,再到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案例,无一例外都是练字、写字所带来的好处。 俗语说:字如其人。 现在想想我的字,每一个字都是像一个急性子,每一个都是那么没有骨架,更别说是否有形有力度来了,虽说学科与学科之间是有壕沟的,但是更多的是有联系的,每一个字写好了,在大脑中识记就很清楚,那么在理解方面也是清晰的,在解题过程中,思路也是清晰清楚的。 特别是读到于永正老师引用郭沫若在1962年《人民教育》的写字题词: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 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 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启拦亩是容易误事的。 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于先生在起初教学过程中,也是未在意写字的教学,直至在30年后,遵循写字的教学规律,经过一段时间,取得巨大效果。 此时,我想我是幸运的,前辈们早已发现写字的好处,于先生用实践去验证了,并把它写了出来,而我又是那么幸运,在此时遇到了身边的贵人,也有幸拜读了这篇文章,相信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写悄森字,育人,做人,将是我作为教师的另一领域的修行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