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6日,第二十四届唐山中国陶博会展出的机器人施釉工作站。 陈汝健摄
市场思维,拓展产业新空间
今年8月下旬,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一经发售,迅速火遍全球,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等历史名窑所在地纷纷推出“陶瓷+西游”的各种“破圈”新玩法。
作为游戏取景地之一的井陉同样不甘人后。苍岩山景区向游戏通关者发放通关通行证,持证可免费游览,而各大社交平台上,已不断有网友自发推出“悟空带你游陶瓷水镇”的井陉窑游览路线图。
陶瓷水镇,位于井陉县南横口村,距离石家庄市区车程1个小时,是井陉依托南横口古村落、井陉窑南横口遗址开发的文化旅游小镇。
它的出现,本身就是井陉窑的一个“破圈”新玩法。
进入新时代,我们看到河北陶瓷寻找新路径、奋力焕发新魅力的不断探索。以陶瓷文化为核,以创意创新为翼,河北正在推动陶瓷产业不断孕育新经济、释放新动能。
7月19日,在斯罗米克智能机器(唐山)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查看设备运行情况。河北日报记者 赵 杰摄
眼下,南横口村的“黄金匣钵墙”,已成为游陶瓷水镇必到的网红打卡地。如今,在这个常住人口500多人的小村里,半数以上的村民拥有制瓷手艺。烧制瓷器废弃的大量匣钵,成了建筑材料,被村民砌成院墙、围栏、花坛。
2023年“五一”前夕,石家庄开通了市区通往陶瓷水镇的定制公交网约巴士,许多游客通过这条旅游专线认识了陶瓷水镇。
在网红咖啡馆喝咖啡,逛井陉窑博物馆长知识,再到陶瓷工坊里学拉坯,井陉窑非遗文化润物无声,渗入新一代消费人群的脑海心田。
陶瓷是重要的文化元素,也是河北宝贵的文化资源。如何保护好、利用好陶瓷文化,赋予其新的发展内核,是一个重要课题。
20世纪80年代,各级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古窑口技艺恢复。在国家的培养下,几代非遗传承人倾力于古代技艺恢复和研究工作,将原料的配制、成型、烧成、装饰等传统制瓷工艺进行传承和恢复,使河北历史名窑窑火重燃。
如今,随着时代发展,无论是邢窑、定窑、磁州窑,还是其后发现的井陉窑,在恢复重建和初步再发展之后都赫然发现,自己又一次来到了全新的关口。
河北博物院里,取材于汉代彩绘陶盆纹饰的“摸鱼抱枕”成为年轻游客的心头好,许多年轻人一见就要先抱抱。
七夕之夜,邢台七里河同心岛上,一场《瓷韵泉音》演出,邢台学院“红蓼花”乐团用邢白瓷乐器精心演绎“我们的节日”曼妙主题。网友直接留言问起了票价。
定窑绿釉装饰的国潮风小饰品在定州博物馆一经推出,就迅速成为最受年轻游客欢迎的旅游纪念品。
物换星移,当新一代消费者成为市场主力,当陶瓷文化变得越来越脱离单纯的瓷器器物,历史名窑如何面对现代消费者有效地传达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
突破界限,走出手艺与作坊带来的小小舒适圈,全方位面向现代人的生活,从历史到地域,从文化到产业,一切皆可“联名”,一切皆可“破圈”。
国家级非遗项目邢窑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志忠提出,抓住磁州窑、邢窑、井陉窑、定窑沿太行山东麓一线排开的特点,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古瓷窑文旅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遗项目定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庞永辉建议,整合邢窑、定窑、磁州窑以及中国骨质瓷最大的生产基地唐山,像珍珠一样串联起来,形成河北的文化旅游品牌。
当陶瓷已经进入工业时代,整个河北陶瓷产业同样需要打开视野、海纳百川,需要更多、更多样的发展舞台。
2023年,在万豪旗下的上海静安瑞吉酒店,唐山亚洲时代陶瓷有限公司与国际著名车企玛莎拉蒂,首次推出了联名款下午茶。
唐山,工业时代的“中国北方瓷都”。这里诞生过中国第一件卫生洁具、第一件骨质瓷、第一块内墙瓷砖、第一件贴花瓷器、第一件釉中彩瓷、第一套雕金茶具、第一件高温化学瓷“坩埚”等7个历史性的第一。
亚洲时代,就是诞生在这样氛围中的一家陶瓷企业。
纯粹的现代工业血统,让致力于高端日用瓷的亚洲时代,在诞生之初,就把设计的核心定位在中国文化与西方设计理念的融合上,目前已与全球超七成的顶级酒店集团建立合作,为迪拜帆船酒店等一系列超五星酒店提供定制产品。玛莎拉蒂、梅赛德斯-奔驰等国际知名车企都是与他们合作多年的商业伙伴。
跳出“作坊”思维定式,投身市场经济海洋,传统陶瓷文化与当代生产要素“破圈”融合,正是如今河北陶瓷产业的核心竞争之所在。
唯其如此,河北陶瓷才能在文化创意与业态创新中找到新的发力点,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2022年8月18日拍摄的唐山惠达卫浴智能化生产线。 孙立忠摄
科创破圈,挺进未来新赛道
把一枚薄薄的长方体瓷片,送入热机械分析仪。
在唐山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先进材料研究部高级经理杨晖正在继续一项特殊的研究。
2023年,以杨晖为第一,惠达卫浴与河北工业大学合作,在国际陶瓷领域权威学术顶刊《欧洲陶瓷学会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传统三元陶瓷各向异性烧结收缩的动力学机制》的论文。这是国内建筑卫生陶瓷企业,首次在这一业内享有极高声誉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它想要解决的,是一个从陶瓷诞生之日起就困扰着从业者的难题——收缩变形。
一个产业最为核心的竞争力,是科技。信息化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突破,给陶瓷创意创新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它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技艺创新和技术进步。
制胎在工艺前期赋予陶瓷工艺前期柔若无骨的超级可塑性,烧制又赋予它质比玉坚的硬度。这是陶瓷的魅力所在,却也带来了如影随形的收缩变形问题。
甚至,就连有“代表当时世界最高科技水平”之誉的国宝级文物定窑白釉刻花龙首净瓶,颈部也稍有偏斜。即便是利用科技手段已实现了“控温自由”的今天,现代成熟工匠对它的仿制成功率也只有三到七成。
杨晖团队要做的,正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陶瓷烧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形变化进行物理化学的定量分析,这也为深入研究其规律奠定微观理论基础。
“灰白之间”系列高端骨质瓷。唐山亚洲时代陶瓷有限公司供图
而这一基础性研究的出发点,基于一个更深层次考虑——推动陶瓷产业数智化转型。
如今的传统陶瓷产业,已开始进入5G智慧工厂机器人生产时代,从制泥到制模、成型、烧成的各道工序,要真正实现全流程数字化仿真设计和制造生产,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孪生”,就必须对烧结过程有一个精确了解和控制。杨晖团队的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
加强基础研究、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优化创意创新环境,是促进陶瓷产业重塑辉煌的有效助力。
面对减排这一绕不过的坎儿,今年8月,高邑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企业汇力瓷业有限公司在投资4000多万元进行全面整改后,向有关部门提交了环保绩效创A方案。
9月4日,唐山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专业设备正在进行数据检测。杨 晖摄
科技创新,可以为陶瓷生产解决千年难题,也可以开辟全新赛道,打造陶瓷新质生产力。
5月4日,总投资10.1亿元的河北汇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高精密电子陶瓷产业化项目,在河北赞皇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未来,其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在与此相距不远的石家庄市鹿泉区,一个专门从事电子陶瓷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大规模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正在形成,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光通信、无线通信、工业激光、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
科技创新不仅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更是激发经济新动能、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我们发现,科技正引领着河北陶瓷产业向更加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唐山,晶玉功能陶瓷制品有限公司只是一家小小的新兴企业。
该企业在王守平博士带领下,已开发出多款国内空白产品,其中他们开发的半导体吸盘,作为加工高端半导体芯片装备的核心部件,已被国内主要芯片制造商采用;其纳米雾化器,也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新型环保及新能源等领域。
2月21日,燕山大学科研团队一项关于合成高强度且具有高室温变形能力氮化硼陶瓷的相关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未来,这一成果可广泛应用于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
我们无法预估,陶瓷这一中国人的古老发明,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究竟能带给人们多大的想象空间。但我们可以期待,曾经承载千年辉煌的河北陶瓷,定能焕发新时代的璀璨荣光。(河北日报记者王育民、周洁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系列在采写过程中,得到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博物院、河北省陶瓷玻璃行业协会、河北省煤田地质局大力支持,特此鸣谢。
相关
这些河北地名蕴含陶瓷记忆
2024年上半年,以一条叫“大盈里”的步行街为主阵地,内丘夜经济“燃”了起来,带动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性地提高到9000万元以上。
内丘是邢窑故地。大盈里,得名于邢窑进奉唐朝宫廷“大盈库”的“盈”字款精品瓷器,和内丘的邢瓷大街、定州的定瓷大街、峰峰矿区的磁州窑路一样,是今人为纪念名窑荣光而命名的现代地名。
地名,是写进大地和人心的文化基因,是打开大好河山深层秘密的钥匙。
在这片名窑辈出的土地上,还有着众多世代相传、与陶瓷相关的古老地名。它们不仅诉说着民间对名窑名瓷的记忆,也往往成为后人寻回曾失落在时间长河里的古窑口的重要突破口。
磁窑沟,一个位于今天内丘与临城交界的村落。一条西沟街把磁窑沟分成东西两村,两村又分属内丘和临城两县。20世纪30年代,著名历史学家、邢台新河人傅振伦正是受这个地名的启发,把寻找邢窑遗址的思路,由文献记载中语焉不详的“内丘”二字,具体引向了这一带。
在这一线索的指引下,经过几代人半个多世纪的苦苦寻找,邢窑遗址之谜终于全面破解。结果,又恰如磁窑沟这个“一村两县用”的地名一样,绵延百里的邢窑遗址,正是主要分布于内丘、临城两县境内的太行山东麓丘陵和平原地带。
巧合背后,是千百年窑火的历史积淀,是深入人心的岁月记忆。
涧磁村,位于曲阳县北部灵山镇,又一个名字中带“磁”(古通“瓷”)的村庄。1934年,陶瓷大家叶麟趾在对定窑遗址的实地考察中,也正是由这个村名才前往并找到关键物证,从而为后人扭转定窑“有瓷无址”的尴尬局面、开展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
而“磁州窑”之“磁”,干脆在民间成为“瓷”的通假字,一直使用了数百年。
缸窑路一带,是唐山陶瓷的源起之地,新中国成立后还孕育了唐山骨质瓷等著名的唐山陶瓷品种品类,见证了“中国北方瓷都”的崛起和辉煌。近年来,唐山正依托缸窑路等陶瓷地名和文化资源,加快陶瓷小镇、陶瓷公园建设。
井陉陶瓷水镇则依托井陉窑快速“出圈”,已成为当地新地标。
这些与陶瓷有关的地名,讲述着过往的辉煌,也启迪着今人的思路,焕发出全新的光彩。(河北日报记者 朱艳冰)
那里有关于黄帝和蚩尤时期的故事啊
1.《国语·晋语》四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 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按照这个说法,黄、炎两族是从互通婚姻的少典氏和有蟜氏繁衍出来的。 黄、炎两族最初居住在今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后来逐渐东移。 黄帝族的迁徙路线偏北些,东渡黄河以后,沿着中条山、太行山的山边地带直到今冀北地区。 炎帝族的迁徙路线稍偏南,顺着渭水和黄河两岸发展到今河南以及冀南、鲁东北一带。 他们在迁徙过程中曾与所迁地区的土著部落发生过斗争,《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族曾经“北逐荤粥”,《逸周书·尝麦》说炎帝族和原居于鲁、豫一带的蚩尤族发生激烈冲突,并被蚩尤族打败。 黄帝族应炎帝族的请求而与蚩尤族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 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蚩尤族曾和少昊族关系密切,所以黄帝族亦和处于东方的太昊、少昊两族作战,并赢得胜利。 黄帝族打败蚩尤族以后,和太昊、少昊两族修好关系,在中原地区扩大了影响,但炎帝族却图谋与之争夺在各个部落间的主导地位,于是黄帝便“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①。 阪泉之战先后进行了三次,炎帝族战败并归服了黄帝。 此后,黄帝族与炎帝族联合,在我国广大的中原地区占据了主导地位,影响日益广泛。 新石器时代后期,黄帝族的影响更加扩大。 战国、秦、汉期间,人们对黄帝族的发展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司马迁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在《史记·五帝本纪》里叙述了这样一个系统:我国上古时代,人名、族名和地名常常合而为一。 上面这个系统里的名称绝大多数都不应当视为某一个人的名字,而应当作为族名来认识。 相传黄帝25子,实即由黄帝族繁衍出来的25个氏族。 我国古代文献里,几乎众口一辞地盛赞黄帝的巨大影响,很可能在那个时代已经形成了以黄帝族为核心的部落联盟。 在我国上古时代的历史中,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被尊称为五帝,是最有影响的部落联盟首领。 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国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 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以及蚩尤部落。 黄帝部落的发祥地在陕西北部,后来向东北迁徙,最后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 炎帝部落的发祥地在陕西渭水中游一带,其东迁路线是沿着渭水东下,顺着黄河南岸到达山东。 蚩尤部落的活动范围大致是北自山东南部,西至河南东部,西南至河南南部,南至安徽中部,东达海边。 炎帝部落东迁的结果,是在山东、河南一带与原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蚩尤部落相遇,发生了冲突。 经过长期的斗争,炎帝部落被打败,逃往河北涿鹿投靠黄帝部落。 这两个部落联合起来与蚩尤在涿鹿进行了大战,蚩尤败后逃到冀州一带,被黄帝部落杀死。 这就是史书上有名的“涿鹿之战”。 关于这次大战,有许多神话式的传说。 据说黄帝平时驯养了熊、罴(音pí)、貔(音pí)、貅(音xiū)、貙(音chū)、虎六种野兽,打仗时把这些猛兽放出来助战。 有人认为,传说中的六种野兽实际上是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 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但是遇到黄帝和炎帝强大的同盟军队,也抵挡不住,纷纷败逃,黄帝带领兵士乘胜追杀。 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助战,一时间天昏地黑,浓雾迷漫,狂风大作,雷电交加。 黄帝也不甘示弱,请天女帮助,驱散了风雨,终于打败了蚩尤。 也有一种传说,说是蚩尤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 黄帝用“指南车”来指引,带领兵士,依着蚩尤逃跑的方向追击,结果把蚩尤捉住杀死。 战后,黄帝对蚩尤部落采取了安抚政策,这样留在北方的蚩尤部落成员就加入了炎黄部落。 不久,炎、黄为争做霸主,也发生了冲突,大战于阪泉(今河北涿鹿县东南的蚩尤村),炎帝被打败,这就是“阪泉之战”。 战后,炎帝部落彻底归服了黄帝,加上蚩尤部落留在北方的成员,进一步结合起来。 黄帝在今涿鹿县矾山镇建起历史上最早的一座都城--黄帝城(遗址今仍保留)。 涿鹿和阪泉两次大战后,炎黄后裔从河北一带向南发展,打败了其他部落,一直进到黄河流域一带定居下来。 中原地区的那些原来不同祖先的居民,不管是炎黄蚩部落的后裔,还是夷人、羌人部落的后裔,都自认为是黄帝子孙,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繁衍,互相融合,共同组成了我国中原地区的远古居民,自称“华夏族”。 西初周年,周公营建洛邑,称之为“中土”,而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又是华夏族,所以古代人称为“中华”。 后来,由于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的不断融合,“中华”逐渐成为代表整个中国的名称,中华民族成为我国各民族的总称。 “炎黄子孙”随之带有更广泛的含义,成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共同称谓。 2.黄帝时期的发明创造风后和他的指南车谁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特别是指南针,至今还是世界航海上广泛运用的仪器之一。 那么,最原始的指南针--指南车是谁第一个发明的呢?这个问题还得从5000年前黄帝大战蚩尤的时候说起。 传说黄帝和蚩尤作战三年,进行了72次交锋,都未能取得胜利。 在一次大战中,蚩尤在眼看就要失败的时候,请来风伯雨师,呼风唤雨,给黄帝军队的进攻造成困难。 黄帝也急忙请来天上一位名叫旱魃的女神,施展法术,制止了风雨,才使得军队得以继续前进。 这时诡计多端的蚩尤又放出大雾,霎时四野弥漫,使黄帝的军队迷失前进的方向。 黄帝十分着急,只好命令军队停止前进,原地不动。 并马上召集大臣们商讨对策。 应龙、常先、大鸿、力牧等大臣都到齐了,唯独不见风后。 有人怀疑风后是不是被蚩尤杀害了。 黄帝立即派人四下寻找,可是找了很长时间,仍不见风后的踪影,黄帝只好亲自去找。 当黄帝来到战场上时,只见风后独自一人在战车上睡觉。 黄帝生气地说:“什么时候,你怎么在这里睡觉?”风后慢腾腾地坐起来说:“我哪里是在睡觉,我是正在想办法。 ”接着,他用手向天上一指,对黄帝说:“你看,为什么天上的北斗星,斗转而柄不转呢?臣听人说过,伯高在采石炼铜的过程中,发现过一种磁石,能将铁吸住。 我们能不能根据北斗星的原理,制造一种会指方向的东西,有了这种东西就不怕迷失方向了。 ”黄帝一听笑着说:“原来你躺在这里就是想的这个。 ”黄帝把风后的这个想法告诉众臣,大家议论了一番,都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 然后,就由风后设计,大家动手制作。 经过几天几夜奋战,终于造出了一个能指引方向的仪器。 风后把它安装在一辆战车上,车上安装了一个假人,伸手指着南方。 风后告诉所有的军队:“打仗时一旦被大雾迷住,只要一看指南车上的假人指着什么方向,马上就可辨认出东南西北。 ”从此,黄帝的军队再也不怕蚩尤的大雾了。 人人勇敢善战,个个奋勇争先,终于战胜了蚩尤,把他一直追到涿鹿之野杀死。 黄帝打通了中原的道路,控制了黄河中游一带。 不久,风后因年迈体弱,经常疾病缠身,黄帝为他寻了很多名医名药,都没有把他的病治好。 在他死后,黄帝和大臣们都非常悲痛。 为了不忘风后的功绩,黄帝亲自为他选了一块坟地,把他埋葬在黄河以北的赵村。 后世人又把赵村改名为“风后陵”,意思是,这是风后的陵墓。 “风陵”也就是现在陕西东潼关的“风陵渡。 ”常先蒙鼓的故事千百年来,不论是在两军对垒的战场上,还是在艺术表演的舞台上,都离不开鼓。 甚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鼓。 鼓,能振奋人的精神,激发人的斗志,鼓舞人们奋勇前进!可是,第一面鼓是谁制造出来的呢?传说黄帝身边有个大臣,名叫常先。 他发明了很多狩猎工具。 有一次,常先捕杀了一头野牛,把剥下的牛皮随手搭在一个木墩上。 这个木墩是空的,有一搂粗。 时间一长,常先竟把此事忘了。 野牛皮经过长时间暴晒后便收缩了,把空木墩裹得紧紧的。 有一天,王亥正在驯马,有个名叫贾齐的年轻人,无意发现一张野牛皮蒙在木墩上,手随便拍了一拍。 谁知这一拍竟发出咚咚的响声。 贾齐用劲再一拍,声音更大。 贾齐觉得好玩,便寻来两根木棒,双手使劲擂了起来,结果发出声音像雷鸣一般。 王亥的马听到这声音,一受惊,冲出木栏,全部跑掉了。 王亥气冲冲地赶来,一把抓住贾齐就打,边打边问贾齐敲的是什么。 这时,常先赶来,把两人劝开,问明了情况,才恍然大悟。 原来,贾齐敲的就是他早先晒的那张野牛皮。 常先叫贾齐赶快帮他把木墩倒过来一看,原来里面是空的。 他也用手拍了拍,同样发出咚咚的响声。 常先又找来一张大鹿皮, 把木墩的另一头也蒙住,再用木棒一敲,响声比原来更大、更好听。 他觉得这是个有用的东西决定再做一个。 他选择了一棵木质较好的空心树,把里边掏大,做成圆形,然后把鹿皮和 野羊皮蒙在两头,用一只手就可以拿动。 又让仓颉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作“鼓”。 哪知,鹿皮和野羊皮都不结实,用劲一敲就打破了,只好改用野牛皮。 然而,捕捉野牛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野牛是一种异常凶猛的动物。 怎样才能搞到野牛皮呢?常先躺在一棵大树下,想了又想。 不知不觉便睡着了。 就在这时候,玉皇大帝派九天玄女给黄帝送《兵书》,路过这棵大树时发现常先正在树底下睡觉。 再一看,知道他原来是为蒙鼓没适合的皮子而发愁。 她本想叫醒常先,但又一想自己不能随便和凡人说话,只好托梦给常先:说东海有个流坡山,山里有种怪兽,形状如牛,却没有长角,只有一只足;身子大得出奇,平时不太活动,但一出现,海洋上不是刮风便是下雨;两只眼睛射出的光芒,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一怒吼,比雷声还大,这种怪兽名叫雷兽。 它整天在海里无忧无虑,喜欢仰面躺卧,以爪击腹为乐,而每拍一下肚皮,就响起一声巨雷。 九天玄女还说:“用夔牛皮蒙鼓,用雷兽的骨作为鼓槌,一敲起来,地动山摇,威力无穷。 ”常先醒来,忙把梦里的事告知黄帝。 黄帝听罢,命应龙、大鸿派几个会水的能手,入海捉拿怪兽。 不几天就将夔牛和雷兽捉拿回来杀掉,然后按常先的设计,50天就蒙成夔牛大鼓800面,做成雷兽鼓槌160根。 传说地涿鹿大战开始前,黄帝就已把800面夔年大鼓埋伏在暗处,当蚩尤的军队冲向黄帝军队的前沿阵地时,黄帝把手一挥,80面大鼓一齐擂动,蚩尤的军队还未交战,就被鼓声震得人仰车翻,耳聋眼花,个个东倒西歪,溃不成军。 黄帝军队乘着鼓声,起总攻,一举把蚩尤消灭在涿鹿之野。 从此,鼓就成为我国古代战争中不可缺少的用具,人们以后就把它叫作“战鼓”。 这种鼓至今还在黄陵县民间沿用。 王亥驯马的故事马,原是一种野生动物,最早叫“火畜”。 在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人们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 传说有一次,黄帝的部下捕获了一匹野马,每当人们接近它时,它就前蹄腾空,昂头嘶鸣,或把后腿崩起,但它并不伤害人和其它动物,只以草为食。 当时人们都还不认识这种动物,便把黄帝请来辨认。 黄帝观察很长时间,也未能认出是什么动物,只让大家不要杀掉,派驯养动物的能手王亥用木栏先把它圈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王亥发现栏杆外边又来了几匹这种红色的野马,它们对着栏杆内的那匹野马叫个不停,不肯离开。 过了一天,王亥把木栏门打开,不料外边的好几匹野马一下子都冲进木栏,和圈在栏内的野马混在一起,互相嘶叫了一阵,然后又都卧了下来。 王亥把栏杆门关住,用割来的草喂它们。 过了不长时间,其中一匹马突然生下了一只小马驹。 王亥高兴极了。 消息传开,人们也都纷纷前来观看。 这些野马和人接触的时间一长,好像发现人类并不想伤害它们,所以在人面前也不惊慌,变得十分温顺。 特别是小马驹,很喜欢和人在一起玩耍。 有一天,王亥喂过马后,牵出一匹性格温顺的马,纵身跳上马背。 马一受惊,猛地四蹄腾空飞奔起来,把毫无精神准备的王亥一下子抛下来跌了个仰面朝天。 等王亥从地上爬起来,马已跑得很远了。 王亥站起来望着越跑越远的马,心里十分着急,以为它再也不会回来了。 正要往回走,不料,这跑得很远的马,又扭头跑回来了。 王亥高兴极了,忙把马引进栏杆内圈好。 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桑树皮拧成一条绳子,把马头绑好,慢慢牵出来。 然后又跳上马背。 马仍像头一次一样,四蹄腾空,飞奔起来。 这回王亥吸取了上次教训,一只手紧紧抓住绑在马头上的绳子,另一只手又紧马鬃,任凭马怎么飞跑,王亥总是不松手。 跑了一阵后,马的速度减慢下来,直到马不再跑时,王亥这才勒过马头,缓缓地骑着回去。 王亥骑马成功后,一下子轰动了许多人,风后、应龙、常先、大鸿等前来观看,很快黄帝也知道了。 应龙是黄帝身边的一员大将,对骑马当然更感兴趣。 他积极协助王亥驯马,练习骑马。 就在这时,一件不幸的事发生了,一天清早,王亥、应龙起来练马,忘记把栏杆门关上,一只老虎乘无人时闯进圈里,把可爱的小马驹咬死,正张口要吃的时候,被人们发现了。 老虎来不及吃掉小马驹,跳出栏杆逃走了。 王亥和应龙一见小马驹被老虎咬死,气得快要发病,立刻带上弓箭,骑上马向老虎逃去的方向追去。 他们一口气奔跑了几十座山。 终于找到了这只老虎。 两人看准目标,连发几箭,把老虎射死在山谷中。 在返回路上,王亥、应龙又骑在马上顺便射死了几只鹿。 不料他们的行动,引起了风后的注意。 风后一向智多谋广,他脑子一动,便对黄帝说:“既然骑在马上能追老虎,能射杀野兽,那么,打仗时能不能也骑在马上,追杀敌人?”风后建议黄帝下一道命令:“各部落所有打猎的人,今后出外打猎,一律不许射杀野马。 凡能捉回野马者,给予奖励。 ”黄帝不仅同意这个建议,而且自己也开始练习骑马。 他命应龙、王亥对捉回来的200多匹野马要精心饲养,进行训练。 应龙专门挑选200多名精干的小伙子,每天从早到晚,既驯马,又练人。 经过两年多的训练,中华民族最早的一支骑兵就这样诞生了。 这支骑兵在后来的涿鹿大战中起了重大作用。 共鼓造船的故事黄帝手下有很多名臣和能人,他们每人都有发明创造。 其中有一个名叫共鼓和一个名叫狄货的人,教民造屋,制造生产工具,很受黄帝赏识。 有一年,祸从天降,山洪突然暴发。 洪水像一头猛兽,横冲直撞,滚滚而下,把半山坡上群民的房屋、生产工具和食物冲得一干二净,连正在山上伐木造房的共鼓和狄货,也被洪水卷走了。 臣民们失声痛哭。 黄帝也十分悲痛,命大家分头去寻找。 却说共鼓和狄货被洪水一直冲下山,卷进一条大河里。 他们两人抓住漂浮在水面上的一棵大树,始终没有放开。 当他两缓过气来发现洪水不论怎样上涨,这棵大树始终浮在水面上沉不下去。 这时他两也顾不上弄清是啥道理,只知道紧紧抓住大树不放,任凭洪水推着前进。 忽然一个浪头打来,把大树带人全部打翻在水里。 共鼓和狄货奋力从水里钻出来,又扒上这棵大树。 原来,这棵大树半面子都是空的。 大浪击来,只把大树翻个过,仍照样地浮在水面上,始终没沉下水去。 共鼓和狄货坐在空心树的两端,把树身稳住,就这样听天由命地漂呀,漂呀,不知漂了几天几夜,也不知漂到了什么地方。 由于没有东西吃,他两饿得昏了过去。 当他们苏醒过来时,洪水不知啥时候已经退了,他们乘坐的大树已被夹在河边一块巨石缝里,他两又饥饿又疲劳,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时幸亏有一个部落打猎的队伍经过这里把他两救了出来,当听说他两是黄帝身边人时,对他两格外热情和照顾,把随身带来的肉食分给他两吃,使他两很快恢复了健康。 共鼓和狄货问当地的群民:“这是什么地方?距离桥国有多远?”当地群民告诉他们:“这里是黄河东岸,离桥国很远很远。 走旱路得半年时间,走水路得等到冬天封冻后才能过去。 ”听他们这么一说,共鼓和狄货的心 都凉了。 他两望着眼前滔滔黄河水,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沉默了很长一段 时间,共鼓突然对狄货说:“咱两既然能扒着大树漂流到这里,难道就不能扒着这棵树再漂到黄河西岸?”狄货觉得他说的话很有道理。 于是,他两便动手把夹在石缝里的大树使劲拖出来,又用树皮拧了一条长绳,先把大树一头拴住,然后把大树使劲拖出来,又用树皮拧了一条长绳,先把大树一头拴住,然后把大树推进河里,共鼓牵着绳子的另一头往前走,大树也顺水移动,共鼓又让狄货坐上去,自己牵着绳子走了一段路,同样证明大树在水里不会沉下去。 两人这才借来了刀、斧等工具,把大树两头修理了一番,又从当地群民那里讨了一些吃的东西带在身边。 一切准备停当,他们便告别了当地群民,冒着生命危险,登上了这棵空心大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横渡黄河,到达西岸,回到了桥国。 黄帝和桥国臣民听说共鼓和狄货安然回来了,都赶来问长问短。 共鼓和狄货向大家讲述了他们的遭遇,大家都很敬仰和佩服。 黄帝专门为共鼓和狄货举行了一次庆祝宴会。 在宴会上,共鼓对黄帝说:“我们两人虽然遭受了这次灾难,但在灾难中又发现了水上的交通工具!”接着,他两便把“凿木为舟”,打通水路的设想,详细地向黄帝作了汇报。 黄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连说了三个“好”,并对大臣们说:“看来,世上有很多事物,都是从艰险中创造出来的。 也有一些东西是无意中发现的。 我们作大臣的,今后做事都应该处处留心,多动脑子。 ”大臣们都很同意黄帝的看法。 从此“凿木为舟”的这一设想终于实现了。 它开拓了水上的交通,现代各种船只也许就都是从共鼓、狄货乘坐空心树这个原理上发展起来的。 宁封制陶的故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陶瓷制品,就是养一盆花,也需要有一个陶制的花盆。 那么,第一个发明制陶的人是谁呢?据古籍载,他名叫宁封子,是黄帝身边一个能工巧匠。 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制陶的故事。 传说黄帝时期,人们虽已懂得用火烧熟食物吃,但却没有锅、盆、碗、罐等,只能把猎获的食物用明火烧熟后双手抓着吃。 口渴了,就到河边爬下用双手掬水喝。 这对老年人和小孩特别不方便。 有一次,宁封子从河里捕回很多尖尾鱼放在火堆上烤,结果全烧焦了,宁封子一气之下,把剩下的几条尖尾鱼用泥封住,放进火堆里。 就在这时,黄帝派宁封子出外办事,他一走就是三天。 回来后,有人问起烧鱼的事,宁封子这才想起他临走时放进火堆里的尖尾鱼,急忙跑到火堆去刨。 谁知,刨出来一看,鱼早已没有了,只剩下一个泥外壳,能看不能吃;再用手一敲,还发出当当响声。 周围看的人都笑了,有人挖苦他说:“宁封子本事大,把软鱼烧成硬鱼了。 ”宁封子毫不在意,只把烧过的泥壳拿在手里,左看右看,然后对大伙说:“你们别笑,鱼虽没吃上,可烧出了一个有用的东西。 ”说着,他把泥壳拿到河边,盛满水后,详细地观察了很久,发现装进泥壳里的水点滴不漏。 宁封子很喜欢用脑子,他想,假若把泥封在其它东西上,用火烧后,会是什么样子呢?他看到河滩上有些被砍过的树墩,灵机一动,就把河边的泥沙用手刨出来,糊在一个树墩上,然后架起大火一连烧了三天四夜。 等火熄后,他刨开火灰一看;眼前已不是泥湖的半截树墩了,而是一个土红色的硬泥筒。 宁封子用兽皮袋把河里的水灌进硬泥筒里,直到灌满为止,也没有发现有漏水现象。 宁封子高兴得忘记了一切,想把硬泥筒连水一起抱回去向大家报喜。 谁知用力过猛却把泥筒弄破了。 水流得满地都是。 宁封子并不气馁。 他坐在地上一直在想,泥土经过火烧,能变成硬壳,既能装水,又能盛食物,为什么不多烧一些呢?可是,到底怎么烧制,他还是心中无数。 他把两次试烧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向黄帝作了汇报,又把打碎的泥壳请黄帝看。 黄帝看后非常高兴,认为这项发明太有用了,于是就任命宁封子为桥国的“陶正”(官员)。 不知又经过多少次的实验和失败,中华民族的第一批陶器终于烧制成功了。 陶器的出现,解决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难。 考古工多年来从西安半坡,黄陵的桥山,河南的仰韶、龙山等地发现的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陶碗、陶盆等,都充分证明制陶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而制陶 最早的发明者-宁封子,传说在一次烧陶时,不慎失足掉进炉里,不幸被烧死了。 人们为了纪念宁封子,把他称为“仙人”。 帽子和鞋的来历一顶帽子,一双鞋,在现代人看来,是极普通的日用品。 可是在远古时代,人类哪里懂得穿鞋戴帽,更谈不上制作了。 黄帝带领他的群民,在长期的劳动中获得了不少经验,有过很多发明创造,解决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难题,如帽子和鞋的发明就是其中一例。 有一年冬天,黄帝打算举行一次庆功大会,事前派胡巢和于则两人进山打猎。 胡巢和于则准备好工具,挑选好人员,便兵分两路进山了。 这年冬天,气候特别严寒,这些狩猎的人个个腰缠兽皮,赤脚露头,每天在山林里和野兽搏斗,获得了大量猎物。 当他们准备返回的时候,气候突然变得更加寒冷起来,尽管他们燃起熊熊篝火,但仍然抵当不住严寒的袭击。 胡巢带领的50多名打猎的人,一夜之间,就有20多人把耳朵冻掉。 于则带领30多人,有一半人把双脚 冻烂,无法行动。 在一望无际的深山野林里,怎样才能避免更多人被冻伤呢?胡巢正为此着急时,发现眼前的一片树林里,树杈上架着不少鸟窝,冬天来临后,他们又飞到温暖的地方去了,现在树杈上的鸟窝都是空的。 胡巢随手拿起一块石头,看准树上的一个鸟窝用力甩去,一下子就把鸟窝打下来了。 他拾起来仔细看了看,又用手在鸟窝里外摸了摸,发现鸟窝虽然是用柴草垒成的,但却又软、又绵、又暖。 他随手就给身边一个冻掉耳朵的人戴在头上。 周围其他人看到后也纷纷上树去摘鸟窝,不大工夫,人人头上都戴上了鸟窝,再也不怕掉耳朵了。 于则带领的另一路打猎队伍,遇到了大风雪。 他们光着脚板站在深雪里,已经冻得麻木,不能继续前进。 于则坐在一棵大树下,心急如火,他自己两只脚也冻得快要失去了知觉。 为了活动取暖,于则两只脚不停地向一棵大树上蹬进,蹬呀,蹬呀。 不知蹬了多长时间,他感到自己的脚似乎蹬进树身里,开始,他还不相信,人的脚怎么能蹬进树身里呢?但他仔细一看,用手摸了摸 ,原来这棵树的木质是软性的。 于则灵机一动,马上动员大家一齐手,把这种软木树砍倒,截成二尺长的短节,每人根据自己脚的大小,用刀将木节掏空,再往里边塞些干草,穿在脚上,既松软,又暖和。 走起路来虽然有些不便,但毕竟比光着脚在雪里行走要好多了。 不到半天时间,30多名打猎人脚上都穿上了这种用软木做的木屐。 他们再也不怕在冰天雪地里冻坏双脚了。 当胡巢和于则带领的两支打猎队伍,抬着大批的猎物,胜利回到桥国的时候,黄帝亲自带领臣民远道迎接。 当人们发现打猎回来的人,有的头戴鸟窝,有的脚穿木屐,腰缠兽皮,显得格外威武时,连黄帝也觉得很奇怪。 胡巢和于则便把他们进山的经过一一向黄帝作了汇报。 黄帝听后,大加赞扬,立即把嫘祖、嫫母、风后、仓颉、常先等大臣召来,决定给胡巢和于则各记一功,又叫仓颉刻字留名。 从此以后,人们就把头上戴的鸟窝叫帽子,把木屐叫鞋。 黄帝对嫘祖说:“我希望桥国臣民在大庆的日子里,人人头上都有帽子戴,个个脚上都有鞋穿。 ”人类穿鞋戴帽也就从这时开始流传下来。
西南联大行思录佳句赏析
1.湘行散记好句摘抄及鉴赏一定要鉴赏
(1) 这时真静,我为了这静,好像读一首怕人的诗。 这真是诗。 不同处就是任何好诗所引起的情绪,还不能那么动人罢了。 这时心里透明的,想一切皆深入无间。 我在温习你的一切。 我真带点儿惊讶,当我默读到生活某一章时,我不止惊讶。 我称量我的幸运,且计算它,但这无法使我弄清楚一点点。 你占去了我的感情全部。 为了这点幸福的自觉,我叹息了。
【赏析】静:心静,宁静,沉静一切都与自然之中开始,融于自然的声息,感受到自然的宁静,自我的心如止水,万物的沉寂安静,一切哦度是如此的祥和随意!随之飘逸的情感思绪,是那么的温馨!
(2)倒茶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白脸长身头发黑亮亮的女孩子,腰身小,嘴唇小,眼目清明如两粒水晶球儿,见人只是转个不停。
【赏析】
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写出了倒茶的女孩子的外貌特征。 用比喻修辞和动态描写写出了眼睛的明亮,灵动。
(3) 他那言语比喻丰富处,真像是大河流水,永无穷尽。
【赏析】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他”想象力丰富,经常大量运用比喻修辞。
(4) 船是只新船,油得黄黄的,干净得可以作为教堂的神龛。 我卧的地方较低一些,可听得出水在船底流过的细碎声音。 前舱用板隔断,故我可以不被风吹。 我坐的是后面,凡为船后的天、地、水,我全可以看到。 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 我快乐,就想应当同你快乐,我闷,就想要你在我必可以不闷。 我同船老板吃饭,我盼望你也在一角吃饭。
【赏析】水乡的特色。乘船出行的惬意,就是随时都可以在朦胧中感受水流的声息,那丝丝不断的流水,似乎是无声却又是如此的清脆!在如此的行进中,对爱人的思念是如此的真切
(5) 二十年前澧州地方一个部队的马夫,姓贺名龙,一菜刀切下了一个兵士的头颅,二十年后就得惊动三省集中十万军队来解决这个马夫。谁个人会注意这小小节目,谁个人想象得到人类历史使用什么写成的!
【赏析】简单的几句话描写出了一个将军的生涯,从一默默无闻的马夫,冲冠一怒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而他的人生由此展开了轰轰烈烈
的剧情,成为了纵横沙场令敌人胆寒的将军,革命的队伍就是由无数这样的优秀的勇敢的人凝聚成!
2.《湘行散记》内容概括,五句优美句子赏析,300字的读后感
读《湘行散记》,我感受到对历史的感悟静静流淌而过。 文字虽如水,过儿无痕,却沉淀下了,太多叹息。
书中描写的背景是湘西。 在这里有流淌着的清澈的河水,有听过之后一生也忘不了的橹歌,有爱说野话却勇敢有力的水手;有可爱纯朴却沦为妓女的妇女;在这里你还能见到古老的西兰卡普织锦;品尝到地地道道的苞谷烧酒和糯米粑;听到粗犷纯朴的情歌和号子声;能赶上哭嫁的媳妇背亲的队伍;见到热闹非凡的赛龙船到底是古镇,一些古老的土家族习俗还没有被现代文明迅速地淹没到无处寻觅踪迹的地步。 镇上人家有在沿河居住的,也有像星星一样散居在沿河山上的,河岸两边的吊脚楼高高低低,错落有致。 沈老先生真是擅长用极为精简的笔墨勾勒出湘西的山水人物。 在他的笔下,人是鲜活的,景是生动的,物是立体的。
字里行间,我能够感觉到沈老先生那份热爱生活的情感。 沈先生年少即投身行伍,随军队辗转川黔湘边境,吃过苦,也阅尽了社会的黑暗。 然而他对生活还是如此热爱。 而7afee5aeb3630我们呢,天天在工作学习中忙忙碌碌,只知道叫苦叫累,我们或许忘记了去发现身边一切美好的东西,所以,我们失去了太多。 因此我们得端正生活态度,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 敞开自己的心灵,虽然我们对于漫长的历史只是毫不起眼的一部分,但我们却是自己生活的的主人。 我们可以选择热爱生活,在自己习惯的生活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追逐理想。
3.湘行散记好句摘抄加赏析
湘行散记好句好段: 你大仙,你大神,睁眼看看我们这里人! 他们既诚实,又年轻,又身无疾病。
他们大人会喝酒,会做事,会睡觉。 他们孩子能长大,能耐饥,能耐冷。
他们牯牛肯耕田,山羊肯生仔,鸡鸭肯孵卵。 他们女人会织布,会唱歌,会找她心中欢喜的情人!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够诗意的笔触,朴实的土地,温柔的人情,一个简直像神话一样美丽,静静地发生在世外桃源的故事。
“豪华落尽见真醇”,《边城》以充满山林乡土气息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古朴醇厚的山水长卷。 围城1 我的快乐都是微小的事情。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 容易伤害别人和自己的,总是对距离的边缘模糊不清的人。
渴望占有愈多而愈脆弱。 没有欲望只能说是麻木不仁。
短暂的瞬间,漫长的永远。 鸟的翅膀在空气里振动。
那是一种喧嚣而凛冽的,充满了恐惧的声音。 一种不确定的归宿的流动。
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用语言表达。 总是需要一些温暖。
哪怕是一点点自以为是的纪念。 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情。
和任何人无关。 爱,或者不爱,只能自行了断。
伤口是别人给与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 我大概是一只鸟。
充满了警觉,不容易停留。 所以一直在飞。
痛彻心扉的爱情是真的,只有幸福是假的。 那曾经以为的花好月圆……爱情只是宿命摆下的一个局。
我的世界是寂静无声的,容纳不下别人。 像我这样的女人,总是以一个难题的形式出现在感情里。
我们可以失望,但不能盲目。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
我总是以为自己是会对流失的时间和往事习惯的。 不管在哪里,碰到谁。
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
但是快乐太单纯,所以容易破碎。 我从来不自欺欺人。
我只看真实。 聪明的女子值得同情。
一个女子的寂寞就是这样的不堪一击。 如果一个男人对我伸出手。
如果他的手指是热的。 她是谁对我其实已经并不重要。
我会惧怕孤独吗?我只是偶尔会感觉寂寞。 爱情是容易被怀疑的幻觉,一旦被识破就自动灰飞烟灭。
快乐的流泪。 在她的心里潜伏着一个深渊,扔下巨石也发不出声音。
喜欢的就要拥有它,不要害怕结果。 很多人一旦分开也许会永远都不再见面。
有些人是可以被时间轻易抹去的。 犹如尘土。
我仿佛被一个极熟的人喊了又喊,人清醒后那个声音还在耳朵边。 我看一切,却并不把那个社会价值搀加进去,估定我的爱憎。
我不愿问价钱上的多少来为百物作一个好坏批评,却愿意考查他在我官觉上使我愉快不愉快的分量。 我永远不厌倦的是“看”一切。
宇宙万汇在运动中,在静止中,在我印象里,我都能抓定它的最美丽与最调和的风度,但我的爱好显然却不能同一般目的相合。 我不明白一切同人类生活相联结时的美恶,另外一句话说来,就是我不大能领会伦理的美。
接近人生时,我永远是个艺术家的感情,却绝不是所谓道德君子的感情。 二十岁后我“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这份性格的形成,便应当溯源于小时在私塾中逃学习惯。
那个烟馆门前常常坐了一个年纪四十来岁的妇人,扁扁的脸上擦了很厚的一层白粉,眉毛扯得细细的,故意把五倍子染绿的家机布裤子,提得高高的,露出水红色洋袜子来。 见士兵同火夫过神时,就把脸掉向里面,看也不看,表示正派贞静。
若过身的穿着长衣或是军官,他便很巧妙的做一个眼风,把嘴角略动,且故意娇声娇气喊叫屋中男子,为她做点事情。 我同兵士走过身时,只看到她的背影,同营副走过时,就看到她的正脸了。
这点富于人性的姿态,我当时就很能欣赏它,注意到这些时,始终没有丑恶的感觉,只觉得这是“人”的事情。 我一生活下来太熟悉这些“人”的事情了。
比城市里作“夫人”“太太”的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 时间使一些英雄美人成尘成土,把一些傻瓜坏蛋变得又富又阔 “小畜生明不明白只能在这个世界上活过十天八天?”明白也罢,不明白也罢,这小畜生是为了过年而赶来,应在这个地方死去的。
此后固执而又柔和的声音,将在我耳边永远不会消失。 我觉得犹豫起来了。
我仿佛触着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看明白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心里软和得很。 “有时听到堡子里的锣鼓声音,或是甚么人接亲,或是甚么人做斋事,‘娘,带我去看,’又象是命令又象是请求的说着;若无甚么别的理由推辞时,娘总得答应同去。
去一会儿,或停顿在甚么人家喝一杯蜜茶,荷包里塞满了榛子、胡桃,预备回家时,有月亮天,甚么也不用,就可以走回家。 遇到夜色晦黑,燃了一把油柴,毕毕剥剥的响着爆着,甚么也不用害怕。
若到寨子里去玩时,还常有人打了灯笼火把送客,一直送到碾坊外边。 三三觉得只有这类事是顶有趣味的事情。
在雨里打灯笼走夜路,三三不能常常得到这机会,却常常梦到一人那么拿着小小红纸灯笼,在溪旁走着,好像只有鱼知道这回事。 ”。
4.沙与沫 句子赏析
读罢此句,脑子,一闷;再读此句,心灵,一颤;又读此句,灵魂,一震!此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余音绕梁,感触颇深啊![这是感受]是啊,生活中,学习上,谁能真正一帆风顺,直达荣誉与胜利的殿堂呢?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磕磕碰碰,踉踉跄跄,甚至摔个人仰马翻。 但不先经历这些,何来成功何来光明?俗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之母。 古人说得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故,要想到达黎明必经黑暗之路,要想收获成功必先隐忍奋斗。
呜,好久没有写这样的话了,呵呵,竟然宝刀还在啊。拿去吧小孩儿,这可是俺亲自花脑筋的原创哦~
5.谁给赏析一下
1、五朝宫阙……指北京。辽,金,元,明、清5个朝代都以北京为都城,辽代
称上京,金代称中部,明、清两代都称北京,宫阙,古代帝王居住的宫殿。《史记
高祖本纪》:“高祖还,见宫阙甚壮,怒。 ”阙,宫门两边的望楼。
2、衡山湘水……衡山即南岳(今衡阳),湘水指长沙,都是长沙临时大学所
在之地。
3、绝徼……绝,远;徼(音叫),边界,边睡。 绝激指遥远的边疆云南。
4、桢干(或干桢)……桢(音真),坚硬的木头;干(音赣),树干。桢干
古时筑墙所用的木板和立柱,喻具有真才实学,能胜重任的人才,比栋梁更优。
5、九州……《尚书、禹贡》称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为九州
这里的九州泛指中国。
6、黎元……黎,众多的;元,人类;黎元即黎民百姓。
7、尽 弦诵……尽(音紧),纵然,尽管;筋,即胡笳,古代塞北和西
流行的管乐器,笳吹,泛指音?活动或文化生活;弦诵,古代学校里用弦乐器和
唱配合学生朗诵诗词,泛指学校的教学活动。
8、山城……当时系指昆明。 解放后才称昆明为“春城”,称重庆为“山城”。
9、情弥切……弥,更加;指联大师生虽然生活在环境安定的昆明,但报国之
情更加迫切。
10、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便,即使。 成,古时称方十里之地为一成。 三
户,犹言只有几户人家。此句的意思是:即使战斗到只剩几里土地,几户人家,我
们打败日寇的雄心壮志仍不折服动摇。
11、多难殷忧新国运……殷,深切的、深情的;殷忧,即深优。新,更新(动
词)。 此句含义是:祖国灾难无穷,忧患深重,我们一定要更新祖国的命运。
12、动心忍性希前哲……动,打动,激励,振奋;动心,激发理想,振奋精神
忍,克制;忍性,行事时能控制情绪,不任性,喻目标坚定。动心忍性,情神振
奋而行事坚定。 希,通 ,仰慕,崇敬;哲,志士仁人,才能识见超常之人。 此句
含义是:值此国家危亡,人民多难之秋,必须振奋精神,坚定方向,学习前辈志士
仁人,踏着他们的足迹,踉敌人斗争到底。
13、复神京……复,收复,光复;神,神圣的;神京,指北京。
14、燕碣……燕(音烟),北京附近的燕山;碣,天津附近的碣石山。燕碣,
代表京津地区。
6.冯至的《思量》赏析
人生路途多坎坷,更有白石千万磨。 活着是一阵风,眨眼而过。 在这世上,经历最多的便是一波又一波的暴雨。
你问我生命的起源,我不知道,可是在河边的淤泥里,或许就能出土精致的瓷器。 一切总有原因,正如我们相见,相识,直至别离。
我们的距离如此近,却又如此远,是两株古树,彼此接近,却不能彼此进入。 然而我们共同携手,为树下的人挺起了那么大的一方晴空。 我们紧紧抱住对方的躯体,害怕别离,还是共同得到永生?生命不言而喻的秘密,只有等到风停雨息,一切结束,才会明了。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 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 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 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 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 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 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十四行二十七首
章安详细资料大全
章安街道地处台州市椒江北岸,东邻前所街道,南与椒江城区隔江相望,西与临海市涌泉镇相接,北接临海市溪口乡,街道办事处驻地华景村,距区 驻地5公里。 全街道下辖40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地域面积62.9平方公里,人口7.8万。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椒江大桥横跨南北,省道“83”线穿境而过,75省道复线即将动工兴建,规划中的台缙高速公路东延段的入口处,是椒江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街道。 章安历史悠久,东汉时由回浦改为章安,东汉至唐朝一直是台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宋朝改为保乐乡,清代设浦章镇,民国时称章安乡,建国后建区属黄巖县,1984年改设椒江市章安区,1992年并梓林、杨司两乡入章安镇,2001年和黄礁乡合并成为章安街道。 而成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以古郡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旅游资源,充分显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