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随笔丨增量政策 读懂是用好的第一步

(原标题:经济随笔丨增量政策:读懂是用好的第一步)

读懂一揽子增量政策,需要用心,也需要耐心。读懂,才能用好。

围绕事关中国经济全局的一揽子增量政策,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部署,9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具体落实举措。在部委层面,则呈现“一总+多分”的政策介绍与阐释格局——

在国新办的发布平台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宏观管理和经济综合部门,统揽性地介绍了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各个方面。这个是“总”。

之前一行一局一会的发布,重点是金融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提振资本市场。财政部的发布,重点是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再之后的、由多部委参加的两场,包括即将在17日举行的这场,分别聚焦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当然,发改委也结合自身职能,讲了一些属于“分”的内容。

至此,一揽子增量政策的五大方面,都有了“分”的阐释。

讲好“一揽子”,“总分结合”的安排是合适的。这也是我国宏观经济治理框架的一种直观反映。渴望了解新政策的人们,有时候难免心急,看一场就评说全部,听“总”之时想听“分”。这些心态和期待,值得相关部门重视与适应。

此次系列发布期间,讲者与听者形成了热烈互动。这反映了全社会对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暖起来”“好起来”的热望。对于在社交媒体时代如何讲好公共政策、做好预期管理,也有新的启示。

带着数字的政策往往格外吸引人,“多少千亿”“多少万亿”听上去特别带劲。

而实际上,给力的政策,不是都能量化的。读懂一揽子增量政策,不妨再多几个视角:

——针对性里有含量。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绕着问题矛盾走,这是衡量政策有没有力度的一个关键方面。这次的一揽子增量政策,针对性很强。经济下行压力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还有楼市股市的问题,各界关心的、也比较揪心的情况,政策制定者都没有回避,都提出了马上要动手做的关键举措。

——制度变革里有含量。推动经济往上走,投入“多少万亿”等增量资金要素是必要方式,但远不是全部。中国经济屡闯难关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用改革来增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300多项重点改革举措中,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有利于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改革举措,已在来的路上。比如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等。每一句里都没有数字,但每一句里都有着很浓的改革味道、并不低的政策增量。

——加法里有含量,减法里也有含量。增量,是针对存量而言的。提出并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整体上看,是集中做了一次政策加法。而具体看,既有一目了然的加法动作,也有内涵丰富的减法动作。比如消化存量商品房、严控增量,畅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及时调整或暂停执行与宏观政策取向不一致的政策等。此“减”,亦是“增”。

——环境里有含量。企业发展,需要机遇、资金,也需要环境。一揽子增量政策,很多是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法治环境的。比如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不能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等。把这些要求落实好,其发挥的作用,不亚于“多少千亿”“多少万亿”,且会持续得更长久。

(文丨总台特约评论员 杨禹)


如何学好经济学?

一、入门教材: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 梁小民教授翻译。 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 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 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 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 推荐入门首选阅读。 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2、 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 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 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 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 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 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 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 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 可谓博大精深。 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 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 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 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 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 习。 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 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 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 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3、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 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 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 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 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 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 然皆远逊外国教材。 说明: 1、越基础性之教材越需深入浅出,将复杂抽象的道理联系到生活实际上,才讲的透彻,又能调起初学者之兴趣。 国外教材,形成一竞争市场,多极高明之著作,教材之撰写也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之便利,如曼昆之教材,以完全不带数学式而著称,又或更新换版本极快,以及时吸收新知识,如斯蒂格利姿《经济学》之增加不对称信息部分。 低手所写教材自然被市场淘汰。 故市面之基础教材,多为大高手所写就。 2、国内教材,建国以来,除商务系列丛书初期之100年前古典学派部分,政府同意翻译以作为马克思批判之反面教材得以出版外,80年代以前,近50年间国外经济学研究学问之成就,国人皆不得见。 80年代末期,邹至庄先生力倡西方经济学,邓大人首肯之后,国内始渐有〈西方经济学〉之类教材出现。 此类教材,多为新出道之老师,为进阶升职,凑出版物之数而编抄西人著作而成,机制所限,不敢添加“反动”之知识,又无竞争机制,购买者多为其听课学生。 故质量甚差,若非特殊目的如考研指定者,慎勿购买。 3、按经济学有入门低、中级、高级之分。 高级乃指其运用之数学工具及阐述观点之纷争更多而言,并非此学问高人一等。 一如高等数学未必高初等数学一等之意。 越是高级,则越多分歧,也越追求数理逻辑之严谨,反不如低级来的实用。 初级的入门教材一般是针对初学者,所以大多举案例和现象,加以文字解释,偶尔插加二维图案,高级教材注重数理逻辑,而二维图案及文字已难以表达、解决所说明之问题,故多用数学证明或代数方程,夹杂现代数学工具。 中级教材则介乎其中,界定甚为模糊。 教材难度不同,跨度也相差很大。 二、中级微观教材 中级教材一般以微观、宏观两科为主,兼修其他应用科目。 传统经济学,本无宏观、微观之分,自凯恩斯针对名义变量进行宏观经济分析之后,始有宏观一科。 故历来次序,先修微观,再修宏观,后及其他。 微观经济学为各科之基础。 其分析,乃基于马歇尔的一般均衡分析及边际效用学派之边际分析,而后由萨谬而森发展数学方法及框架而成,涵盖范围甚广,大致包括: 基础部分:传统厂商理论(技术、利润、成本)、传统消费者理论(效用、偏好、选择、需求)、局部均衡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之稳定性)、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二大定理、交换方框图) 分支部分:寡占市场理论(寡头、定价、市场细分)、博奕论(纯策略均衡、混合博奕、广延型结构、厂商博奕、颤抖的手)、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税收制度设计、投票、外部效应)、不确定性经济学(风险、博采、保险、投资)、信息经济学(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信号)、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法和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企业性质分析、法律)、拍卖理论(拍卖机制设计)、匹配理论等。 学习者可根据上述容,与教材所列提纲比较,则可知教材侧重点之所在. 6、《管理经济学》,有版本数种,特点各不相同。 此类教材多为mba系列教材。 其目的针对生产过程决策而设,故与经济学之中级微观教材相较而言,减少少量分支部分理论,增加回归分析及计量统计部分。 目前数种版本中,以人大版〈工商管理经典译从〉难度最低。 机工版哈耶所写之〈管理经济学 -战略与决策〉与标准中级教材难度大致相当,内容也接近。 唯其中也已采用函数表达式。 机工版莫瑞斯(有英文版及中文版,中文为陈章武所译)〈管理经济学〉难度最高,其侧重内容与中级教材大不相同,除回归分析已采用大量数据,要求建立模型,内容接近计量预测外,内容涉及对偶理论、不同代替效应之图解,附录采用微分法,难度较高。 此类书籍,侧重经济学中与管理交叉管理。 7、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人大版,此书乃标准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 在美国多个大学供mba采用,国内英文版有清华版,中文版有人大版。 此书内容适中,主题广泛,均是各部分理论之要点,不旁及其他分歧内容,其中定价部分较为详细。 图形清晰,语言流畅。 所采用数学工具甚浅,有函数但不涉及微分,只用差值。 曲线只用标准严格凹性曲线,不及拟凹部分、线性仿射内容,成本函数也均为线性。 建议此书应通读,可作进阶之用。 8、曼斯非尔特《微观经济学》人大版,内容、难度、书价与平狄克相仿,唯编排次序不同。 体系稍显庞杂,不如平狄克之明晰,然也为一国外通行教材。 若修习平狄克有不明之处,则可先参照此教材或先修学其他国内出版之书籍。 如北大系列教材之周惠中〈微观经济学〉,北大版朱善利之《微观经济学》等。 此书不属必读。 9、《国外经济学教材库》系列之《应用微观经济学》,32开,经济科学出版社。 此书有大量案例及微观经济原理之运用,所用数学甚少,读此书,可补充平狄克教材之案例。 加深对经济学之了解。 10、〈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美] 范里安 (Varian, Hal R.)著,费方域翻译。 据美国W.W.诺顿图书公司 1990年版译出,三联版。 此书是极规范之经济学专业的中级微观教材。 美国MIT,哈佛、伯克利经济学本科指定教材。 32开,800多页。 易懂而深刻。 本书为第二版,内容除论述了市场、消费者偏好、需求、技术、利润、生产等问题,还增加了两章, 分别论述了要素供给和信息经济等。 内容上相当关注技术细节问题,比平狄克要更深一些。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与数学造诣极深。 然此书乃其为学生所写之中级教材,刻意避免数学之应用,大部分数学推导放于附录,微分运用相当少,适宜学完平狄克后重点阅读。 可作平狄克中各部分理论内容之拓展。 三、中级宏观教材 若无意进一步学习高级微观经济学,则可同时学习宏观经济学。 微观的特点是精深,宏观则是驳杂。 因为宏观流派很多,观点各不相同。 11、《宏观经济学》曼昆,人大版。 中文翻译。 此书秉承曼昆〈经济学原理〉之优点,以简单,浅显为特点。 虽只有很少量的数学,但对原理及内容均提炼得甚为简洁。 前半部分写得相当清晰。 可读完萨谬而森《经济学》并略懂一点微观后直接学习。 适宜一个循环学习,即以书入手,修完《全球视角》后,再回头重修此书,有提纲挈领之用。 缺点是似乎限于门户之见,对真实周期学派、奥地利学派等其他学派提得很少。 建议阅读。 12、《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 人大版中文翻译,东北财大有影印英文版。 此书是标准的中级宏观教材,属正统教材。 体系清楚,描述准确,通行于美国各大学多年。 采用凯恩斯IS-LM体系为框架,对各个流派评价及描述相当公平。 推荐必读。 13、《宏观经济学》人大版,中文翻译。 罗伯特霍尔,整本书显得有点凌乱,适宜读过其他中级宏观再做印证之用,内容比上述两本教材略深。 不属必读范围。 14、《宏观经济学》巴罗。 清华,影印英文版。 巴罗宏观经济学造诣很深,主要研究领域在经济增长理论。 但写的书却销路很差。 学这本书可作为对上述教材所属凯恩斯学派的一个补充。 不属必读范围。 15、《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三联版杰佛里萨克斯,32开,1000页。 萨克斯成功处理了南美高通货膨胀的问题,但书一样写的相当好,整本书注意细节而有条理。 很适宜读完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后进一步阅读。 以拓展知识。 上述5种教材所用符号各不相同,对学习者实在甚为不便。 16、《国际经济学》 保罗克鲁格曼,今日之宏观经济学,已很难讨论封闭的宏观经济,此书可谓进一步拓展的宏观经济学,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个部分,渗透克鲁格曼的经济思想,所采用框架为AS-AD框架,可作IS-LM框架的补充。 推荐阅读。 17、《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与反思》及《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 -各思想流派分析》及《与经济学大师对话》此系列三册,前两册为商务版。 此书乃对各不同流派经济学大师的采访和评论,对各个流派的异同可以有清楚的了解,而且是直面经济学大师,可以看到各个大师之间彼此的观点不同,甚至成见立场,互相抨击之处,实在有趣。 推荐阅读。 四、其他教材 18、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之其他大多数教材:《经济思想史》、《财政学》、《公共部门经济学》、《人事经济学》、《金融学》(博迪)、《投资学》、《货币银行学》(米十金)等等实务应用之科目。 适当补充阅读〈公共选择理论〉、奥地利学派、哈耶克、剑桥之争、非瓦尔拉斯均衡分析、等等内容。 19、三联丛书黄皮书系列,其中显要者如《公共经济学》(Lectures on public economics)(阿特金森(Atkinson, Anthony B.) [美] 斯蒂格里茨(Stiglitz, Joseph E.)著)、〈政治与市场: 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货币、银行与经济》(Money, Banking, and the Economy)〔美国〕托马斯·梅耶(Thomas Mayer)、〈法和经济学〉等等。 可对经济学之应用领域获得一个深刻视角。 三联丛书,推荐全部阅读。 20、张五常《卖橘者言》、《佃农理论》、《经济解释》。 张老先生近年是国内焦点所在,也写了几本〈随笔〉,发表不少演讲,大体而言,〈随笔〉不堪一读,其中论书法、摄影部分,不关主旨,且水平甚低,多属偏颇之见,今不论之。 唯上述专著中之〈佃农理论〉,见解独到,尤有过人之处。 建议修完中级微观后仔细阅读。 《经济解释》则为论文集,然其中也有不少过激之言论及偏见,不可以教材视之。 其中“合约理论”部分,可以一读。 论“共产主义”部分,则未必有理。 21、杨小凯〈经济学原理〉〈新兴超边际古典经济学〉,杨先生气魄甚大,欲以一己之力重写传统经济学体系,与汪丁丁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谓经济学之异端,读之可开阔视野。 推荐阅读。 22、〈波斯纳文集〉苏力翻译。 老先生以法学专才,写〈法之经济学分析〉,实一极高明之人士,于此不可不提。 推荐阅读。 23、商务丛书《汉译世界名著》系列:此丛书系列,自二十世纪初商务王云五先生主持,与是事者不计其数,除文革中断十余年外,每年陆续出版,涵盖哲学(红皮)、历史(黄皮)、政治(绿皮)、经济(蓝皮)、语言学、人类学(未成),所翻译者,非经典不收,皆大师之精华,所主持翻译之人,多博学鸿儒或一代大师。 单经济一门,翻译之著作,至今已近百种。 百年间,传播知识无数,可谓功德无量。 读完蓝皮经济类之全部,则可通晓经济学之来龙去脉。 至此,无意于经济学一门谋生者,已然足够。 然上述书籍,常人阅读,少者耗时约需1、2年以上。 多者3、5年。 且其中论著,多高明之作,或有一读再读之需,而读完,也或有“屠龙之技”之感也未之定,一笑! 五、数学工具: 即所谓数理经济学一科。 若数学水平较高,有意进一步玩弄经济学之数学智力游戏,则可参读以下数学工具:中国大学本科考研究生之数学三(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必修之基础课,其他之数学工具则包括拓扑学初步(凸集、凹集、微分方程稳定性)、线性规划(代数理论、几何理论、对偶理论)、非线性规划(不等式约束规划)、变分法(欧拉方程、泛函函数、收敛问题、可变端点、横截条件、勒让得必要条件、相图分析)、最优控制理论(最大值原理、汉密尔顿函数)、连续时间优化规划、离散时间优化规划(不动点性质、值函数)、时间序列分析、非线性混沌系统、随机变量等等。 24、 《经济学中的数学》(入门水平) 25、 蒋中一《数理经济学基础》(基础水平) 26、 《动态优化基础》(进阶水平) 27、 高山成(takayama)《经济学中的优化方法》(推荐阅读) 28、 龚六堂《经济学中的优化方法》(推荐阅读) 29、 《经济学中的动态递归方法》(推荐阅读) 30、 〈数理经济学手册〉人大版(重点阅读) 六、中高级微观经济学: 下文书籍,未必尽是高明著作,然国内此类教材甚少,下述书籍,聊胜于无。 31、平新乔的《微观经济学18讲》,北大出版。 内容属于中高级微观经济学,涉及微观领域较多,引入大量的数学运算,除文字内容外,强调逻辑推理。 惟书中有不少印刷错误,且理论内容跳跃太快,不利学习理解,数学运用庞杂,不够明快清晰。 在国内中高级教材中属中上之作,接近国外大学本科高年级水平。 最大的优点是书后付有大量需要运算的习题,均需花时间读书和思考才能解决,很适宜学习训练。 对从中级到高级过渡有帮助。 不属必读范围。 32、张定胜《高级微观经济学》。 武大出版。 此书属于中高级内容,因涉及主题较少,故比平新乔之〈18讲〉显得清晰。 适宜找不到其他中高级教材,而高级教材又甚困难,可以此书做过渡。 33、 Nicholson < Microeconomic Theory>>。 国内中文翻译出版。 此书微积分运用、数学运算简洁明晰,全书难度、体系一致,排版清楚、内容重点突出,主题有深度,实为一极佳之中高级教材。 书后之参考书目适宜进一步学习参考,为中级教材之中,最适宜和高级教材接轨者,唯书价稍贵,习题难度不深,习题量稍显不足。 此书似乎出版发行量不多 ,除北大、复旦等处书店有少量可见外,其他大学及城市似甚少见。 推荐阅读。 34、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此书主题基础部分已达高级水平,难度甚大。 至博奕论以后部分,则难度甚浅。 或与日本经济学之教授方法有关。 对传统的价格理论的数学描述相当清楚。 数学证明部分清楚。 推荐阅读。 35、张维迎〈高级微观经济学〉,此书张教授5、6年前在香港做访问学者时已准备出版,张五常之论著中,多处注释引自此教材,多种丛书翘首以待,均将此书名印于丛书之中,以待出版。 然数年一去悠悠,至今未见面世。 张教授微观造诣甚深,想来此书必也不错。 估列于此处,他日或可望出版,若有见张教授者,也可代问此书出版之日。 呵呵。 36、范里安《高级微观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这是范里安在《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的基础上的标准高级教材。 每一章均相当简短但精要。 阅读时需要对中级教材有比较深入的学习。 但翻译质量不佳。 建议直接读英文版。 接近研究生一年级水平。 推荐阅读。 37、武康平《高级微观经济学》,清华版。 进一步学习数理经济学之用。 不属于必读范围。 38、《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theory》-colell Green等,社科院,中文版,北大翻译。 110元。 经典中的经典目前所见,顶级教材,研究生一年级水平。 推荐阅读。 七、高级宏观经济学 39、 《高级宏观经济学》戴维 罗默。 商务版。 推荐阅读 40、 布兰查德《高级宏观经济学》 41、 萨金特《动态宏观经济理论》 42、 龚六堂《高级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 推荐阅读 八、其他教材: 43、《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金融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泰勒尔)。 属于研究生初级教材。 44、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哈佛剑桥经济学著作译丛》:《经济理论的进展》(上下)、《公共选择理论》、《治理机制》、《不确定性与信息分析》、《经济学中的制度》推荐全部阅读。 45、社会科学出版社〈国外经济学名著丛书〉系列:《企业经济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速水右次郎)、《同意的计算》(布坎南)、《货币数量论研究》(佛里德曼)推荐全部阅读。 46、经济科学出版社《国外经济学教材库》系列:此系列水平介于本科与研究生之间,若学完上述其他教材,此系列可不必阅读。 聊记于此。 47、邹恒甫:〈金融丛书系列〉:以让拉丰〈激励理论〉为最高水平,其他尚可。 4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当代经济学教科书译丛》系列:目前国内所见最好教材系列,学完这个系列,建议找老师报考研究生进一步学习。

请帮忙写篇元明清时期的论文,什么都好,有关这个时期的就行啦

分类:资源共享 >> 文档/报告共享 问题描述: 又来这里求助了,各位有资料的奉献一下吧,谢谢谢谢 解析: 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忽视的一个历史作用 在中国古代,通过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明代正式形成,一直沿用至清末。 对这一制度的评价,今人几乎都持否定甚至全盘否定之见,认为在历史上它从来没有起过积极作用。 如有的学者说:“八股的考试制度……残酷地愚弄了和腐化了中国的聪明和智慧的学者至五个世纪的久长。 ”它“是专制君主愚民的政策”[1]。 关于这一问题,笔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全面论述,容俟他日,本文仅就这一制度一个不容忽视而又并非小小的作用,略陈己见,作为献给尊敬的何兹全先生九十大寿的一份薄礼。 我以为评价八股文取士之制,除着眼于立法意图、制度利弊、直接作用外,还不应忽略一个视角,即将这一制度与明清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 毫无疑问,我国古代的平民,绝大多数是文盲、半文盲,文化为极少数贵族、官僚、地主及其子弟所垄断,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十分低的。 可是在明清几百年中,却出现、发展了一个突出现象,即广大平民中的一部分人拼命识字、读书,读《四书》、《五经》,逐渐摆脱了文盲、半文盲境地,转化成为士人。 关于这一可喜的进步,远的不说,将宋金元的士人数目与明清的士人数目加以比较,便可了然。 据《文献通考》卷三一《选举四》,北宋仁宗年间行“四年一贡举”之制,全国各地经府州解试,贡举至京师者“恒六七千人”;英宗改为三年一试,贡举名额减少,“四分取三”,当为四五千人[2]。 同书载欧阳修“上言”,当时解试“东南州军……百人取一人,……西北州军……十人取一人”。 由于东南文化发展,西北落后,如全国取人按高比例计算,平均八十取一,则可推知当时应举士人约40万[3]。 金朝占领北方,士人数量大减。 据《金史》卷五一《选举志一》,金朝中期最下级的乡试等于虚设,后且罢去;其上府试、会(省)试录取比例多为5:1,而每次会试中试者五六百人。 由此可以算出:参与会试者每次2500人至3000人[4];则参与府试者仅有1.5万人。 当然,如考虑到北方经长期战乱,一些汉族士人隐居不仕,士人实际数量应多一些,但不会有很大变化,也是可以肯定的。 南宋情况则不同。 由于未经大的战乱,北人大量南下,文化又比较发达,士人数量显著增加。 据《文献通考》卷三二《选举五》,南宋省试为17人取1人。 每一次录取名额据学者研究平均当为474人[5],则参加省试者约8000人。 府州试录取如全按北宋“东南州军”百人取一比例计算,全境应举士人当有80万[6]。 也就是说,南宋与金之士人比北宋约增加一倍多一点。 元朝士人数量回落。 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四四《选举考·举士二》:自元仁宗行科举至元亡50多年,开科16次,每科取士多者百人,少者35人;“旧例……会试三分内取一分”,则取士百人,参加会试者只有300人。 其乡试(等于宋之府州试)比例即使按百人取一计,全国投考士人总数也不过3万人。 再看学校。 同上书卷六○《学校考·郡国乡党学》:元世祖末年司农司上报全国学校2.13万余所。 这或可被引作元重儒学之证。 其实情况并非如此。 一是所上学校绝大多数应是设于农村,属于启蒙性质的“社学”,远非宋金以来培养、提高士人以应科举的府州县学,所以才由掌农桑等包括“立社”以劝农桑的“司农司”而非礼部上报[7]。 二是即使就少数的府州县学包括书院言,实际生员人数也很少。 如据一史料记载:元成宗大德年间在文化发达的建康路,除路学达64人外,涉及的明道书院、南轩书院、上元县学、江宁县学,其生员多者14人,少者7人,4学一共仅40人[8]。 而且同一时期的郑介夫上奏更说“今内而京师,外而郡邑,非无学也,不过具虚名耳”。 学校已为虚设[9]。 其所以如此,是整个蒙古统治集团重吏轻儒政策所决定的[10]。 所以虽元仁宗一度重儒,元朝后期社会风气依然是“时人翕然尚吏”[11];“今学者仅能执笔,晓书数,其父兄已命习为吏矣”。 苏天爵以为这是“天下之通患”[12]。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无论是行科举,或是设学校、书院,都很难收到多大实效,元朝士人数量回落的大势是无法改变的。 由此推定其总数应远少于南宋与金之和——80万,当无大误。 可是明清两代的情况就大不同了。 顾炎武曾估计:明末“合天下之生员(秀才),县以三百计,不下五十万人”[13]。 清朝秀才,据近人研究,太平天国前任何一个时期大体为52万余人[14]。 比秀才数量多若干倍的士人,还有参加童试然未考中的童生。 清朝太平天国起义前童生之数,据近人研究,一个县在1000至1500人,全国总数“可能达到近二百万”[15]。 清末童生,康有为估计为300万人,“足以当荷兰、瑞典、丹麦、瑞士之民数矣”[16]。 梁启超也估计:“邑聚千数百童生……二十行省童生数百万”[17]。 早于清朝的明末童生,总数无考,但从其秀才数与清朝秀才数大略相等推测,童生数纵使略少,也不会相距甚远[18]。 这样,明清两代任何一个时期的秀才加童生,亦即一般士人的总数,按保守估计,也有二三百万[19]。 这是一个什么数字呢? 我们知道,宋金元地方上科举考试,实际上只有一级,相当于明清的乡试,录取后即为举人,所以其应试者总数,本应与明清应乡试的秀才,以及为取得秀才资格而应童试的童生二者总数大体相当,或后者略高一些[20]。 可是,如上所考,元代士人总数当远低于80万,而现在明清秀才加童生的总数竟有二三百万,后者增加了三四倍或五六倍。 原因何在?我以为主要当从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中去探寻。 众所周知,明清科举制度和宋金元相比,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地方上乡试前,增加了童试,以选拔进入府州县官学读书的秀才;而和乡试、会试一起,考试内容是八股文,则是另一大特点。 这两个特点,共同构成八股文取士之制,影响巨大: 第一,自宋以来,府州县官学一般多非考试入学[21],直到明初,秀才依然“听于民间选补”[22],实际上由官员决定,选补的多是官僚、绅士子弟,平民子弟对之不抱多大希望。 大体从明英宗起,渐行“考选”之制[23],后又发展为童试,通过考八股文,实行平等竞争。 这一基本制度在与以下措施结合之后,就对平民子弟也企盼读书应试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这首先就是录取名额大增。 宋金元的第一级考试,如前所述,是选拔举人。 全国每次录取总数,最多的如南宋,也只有8000人;而明清第一级考试——童试,全国每次录取秀才总数,一般达到2万多人[24]。 而且宋金元按制度这一考试是三年一次,而明清童试则是三年两次,曰岁试、科试[25]。 这样,作为一个同样是参加第一级考试的士人,在明清,录取的可能性显然增加了好几倍。 当然,秀才资格不如举人,特别是不能直接参加会试,但是仍享有若干特权:一是秀才需入府州县官学读书三年,由学官教授经史和八股文体。 一般来说,只有秀才方能参加高一级的、选拔举人的乡试。 换言之,凡获得会试资格,有可能中进士,飞黄腾达的举人,一般必须从秀才中选拔。 这样必然提高秀才的社会地位。 二是对秀才生活,国家给予补贴。 明代“……月廪,食米人六斗,有司给以鱼肉”;后有所增加,“廪馔月米一石”[26]。 而且“生员之家……除本身外,户内优免二丁差役”[27]。 清代对秀才“免其丁粮,厚以廪膳。 ……一应杂色差徭,均例应优免”[28]。 秀才还享有免笞杖,见县官不下跪等特权。 用顾炎武的话说就是:一为秀才“则免于编氓之役,不受侵于里胥,齿于衣冠,得以礼见官长,而无笞捶之辱”[29]。 所有这些,也就必然有利于秀才发展成为地方绅士[30]。 这样,一方面和过去的第一级考试相比,如参加明清童试,录取的可能性激增了数倍;另一方面如考中秀才,又可享有若干民间十分羡慕的特权,甚至进一步发展成为地方绅士。 平民子弟中稍有条件的一部分人,对读书应试怎能不动心呢? 第二,以上只是就“硬件”而言,如果没有良好的“软件”配合,这一制度仍然不能发挥作用。 所谓“软件”,是比喻考试内容。 如果新制度仅具备上述诱惑力,但考试内容,特别是童试内容很难,平民望而生畏,则还是无法促成他们真正投身于读书应试的潮流之中。 然而在明清,事实上是这一“软件”出现了,这就是内容改用八股文,从而形成八股文取士之制。 这一变化对平民来说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考试难度下降,不是高不可攀的了。 下面略作阐释。 八股文考试,其答题要求包括三方面:经义、代圣贤立言、八股对仗[31]。 三者之中,经义是实质内容,代圣贤立言是阐述经义的角度,八股对仗是阐述经义的文体。 故其核心仍是宋以来科举所考的经义。 但是明清又有不小的发展,这就是除《五经》外,沿元制加考《四书》;而且经过摸索,逐渐演变成以《四书》为考试主要内容,所谓“专取‘四子’书”[32]。 《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六《经部四书类二·四书大全》提要便说:明成祖时编《四书大全》,“尊为取士之制,……初与《五经大全》并颁。 然当时程式以《四书》义为重,故《五经》率皆庋阁。 所研究者惟《四书》,所辨订者亦惟《四书》。 后来《四书》讲章浩如烟海,皆是编为之滥觞”。 清朝康熙时依然以“《四书》艺为重”[33]。 乾隆时“士子所诵习,主司所鉴别,不过《四书》文而已”[34]。 特别是童试,在乾隆中叶以前很长一个时期明定“正试《四书》文二,复试《四书》文、《小学》论各一”,竟不考《五经》[35]。 乾隆自己也说:“国家设科取士,首重者在《四书》。 ”[36]和上述措施紧密相配合的是,明清全都明定:阐述《四书》义,必须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否则不予录取[37]。 所有这些同样是考经义而发生的重大变化,从明清统治集团的指导思想看,主要在于以此进一步宣扬程朱理学,培养合格的统治人才,更好地维护新形势下的王朝利益[38]。 可是对于一般平民,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这就是考试难度的显著降低。 过去主要考《五经》,内容艰深,文字晦涩,加上汉唐诸儒烦重的训诂注释[39],平民子弟基础薄弱,不能不对之望而却步,心有余而力不足。 现在换为重在《四书》,分量减少,内容比较浅显[40];特别是朱熹《四书集注》,摈弃旧的注释,注意“略释文义名物,而使(即引导)学者自求之”[41],被评为“很讲究文理”,和其他宋儒解经一样,“求文理通顺”[42]。 由此平民子弟就不难读懂其内容,领会大义了。 再加上阐述经义的角度要求代圣贤立言,不许涉及后代史事[43],客观上减轻了平民子弟应童试的负担[44]。 至于文体八股对仗,虽麻烦一些,但毕竟只是形式问题,一般经过一定时期的揣摩、练习,便可驾驭[45]。 这样,总体上说,考八股文便为平民子弟读书应试,首先是童试,打开了方便之门。 他们不但心羡秀才,而且敢于参加童试,为一领青衿而拼搏了。 故清初杨宁曰:“入仕之途易,则侥幸之人多,而读书又美名,此天下所以多生员也。 ”[46] 一方面,如果只行童试,而所考内容艰深,不是八股文,则平民子弟不敢应试,也不会关心读经书,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但另一方面,八股文虽比较浅显,如不以之取士,平民子弟同样也不大可能有读经书、以提高文化素质的积极性。 清雍正时,“有议变取士法,废制义(即八股文)者。 上问张文和(廷玉),对曰:‘若废制义,恐无人读四子书,讲求义理者矣。 ’遂罢其议。 ”[47]而只有将二者结合,实行八股文取士之制,平民子弟才真正会为摆脱文盲、半文盲境地而行动起来。 试举二例: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明代山东汶上县薛家集百十来户“务农”人家,其所以要“做个学堂”,请老童生周进来教“像蠢牛一般”的孩子读书,不就是因为他过去教过的顾小舍人“中了学”(考中秀才),希望自己子弟也能“进学”吗?而“进学”,在他们心目中,其预兆竟会是正月初一“梦见一个大红日头”落在头上,可见分量是何等之重[48]。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清代“彭雪琴(玉麟)侍郎,先世务农,贫无田,佃人之田。 其先德鹤皋赠公,幼读书,年逾弱冠,府县试屡居前列,而未得入学[49]。 其伯叔父及诸昆弟啧有烦言,曰:‘吾家人少,每农忙时,必佣一人助作。 此子以读废耕,徒费膏火资,又不获青其衿为宗族光宠,甚无谓也。 ’”这事再次证明,务农之家不惜全家劳动,勉强供一人读书,目的就是要他“青其衿”,即考中秀才,“为宗族光宠”。 八股文取士制在推动平民子弟读书应试,提高其文化素质,使之转化成士人上的巨大作用,是再明显不过了。 当然,无可否认,明清两代确有不少尖锐抨击八股文取士制的言论,甚至认为它是明代灭亡、清代官员愚昧无能的罪魁祸首[50](近人对此制持全盘否定论者,也不乏引此作为佐证),但那是因为他们全都从造就、选拔合乎规格的统治人才——官员的角度,以比较高的标准来衡量全体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翰林,来要求、评价八股文取士之制,再加上涉及情况复杂,看法很容易出现片面、极端[51]。 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将留诸他日。 本文立论角度则不同。 如前所考,主要由于实行八股文取士之制,明清社会增加了数倍士人,涌现了几百万童生,几十万秀才。 如完全按或基本按合乎规格的统治人才——官员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绝大多数的确难以达标[52]。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从明清社会的实际出发,将他们去和未行八股文取士制以前,原来的亿万文盲、半文盲相比,成绩便十分明显,因为他们毕竟都是不同程度上读过《四书》、《五经》,至少能撰写八股文,文化素质大为提高的知识分子。 梁启超便赞誉数百万童生“皆民之秀也”[53]。 他们的存在,构成由宋金元最多80万士人,到现代“为旧社会服务的几百万知识分子”[54]这一梯链中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 这些童生、秀才,除一小部分后来成为官员外,绝大多数以其参差不齐的知识,默默地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不同程度地发挥着亿万文盲、半文盲所发挥不了的作用[55],从而使整个明清社会的文明程度得到相当大的提高,推动着历史的进步。 追根溯源,八股文取士制的这一功绩,是明明白白的,是不应被抹杀的。 最后再补充一点,这就是据先辈学者研究,八股文逻辑性强。 钱基博先生便说:“就耳目所睹记,语言文章之工,合于逻辑者,无有逾于八股文者也!”还认为近代“纵横跌宕”、“文理密察”的文章,多源于八股文的基础。 他说:“章炳麟与人论文,以为严复气体比于制举[56];而胡适论梁启超之文,亦称蜕自八股。 斯不愧知言之士已!”[57]如果这一见解不偏颇,则八股文取士制在促成明清士人注意逻辑思维上还有一功[58]。 正确理解顾炎武八股文取士“败坏人才”说 多年来,提到八股文取士,有关论著几乎是一片否定声,而且是全盘否定;作为全盘否定的重要佐证,又几乎无不引用顾炎武这样一段话,见于《日知录集释》卷十六“拟题”条: 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可是,顾炎武果真全盘否定八股文取士之制吗?否! 1.顾炎武此话是针对同篇上文“今日科场之病,莫甚乎拟题”云云,而发的激愤之语。 所谓“拟题”,指的是下述弊病:从明初以来,科举所考经义(由于后来文体要求八股对仗,俗称八股文),《四书》是全文,但字数不多;《五经》内容多,但只考其中一经,后来还削减了一些篇章。 由于整个说来可出的有意义的考题不过一二百道[1],渐渐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富家巨族”预先“延请名士”,将这些可出之题各撰成一篇八股文,令子弟“记诵熟习”。 因为“入场命题,十符八九”,将所记之文抄誊一过,便可中式,结果导致“天下之士,靡然从风,而本经亦可以不读矣”[2]。 顾炎武把这叫做“成于剿袭,得于假倩”之风,并说“卒而问其所未读之经,有茫然不知为何书者”。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接着抨击“败坏人才”云云。 类似的话亦见于《亭林文集》卷一《生员论中》:“国家之所以取生员,而考之以经义、论、策、表、判者,欲其明六经之旨,通当世之务也。 今以书坊所刻之义谓之时文[3]。 舍圣人之经典、先儒之注疏与前代之史不读,而读其所谓时文。 时文之出,每科一变,五尺童子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 ……故败坏天下之人才……夫然后寇贼奸宄得而乘之,敌国外侮得而胜之。 ”显然,所谓“败坏人才”,只就“今日”流弊立论(坊刻时文约“兴于隆、万间”[4],自亦属“今日”范围)。 所以在另一地方顾氏又说:“盖救今日之弊,莫急乎去节抄剽盗之人”,如能成功,“科场亦自此而清也”[5]。 既然清除“今日之弊”后科场可“清”,则自亦意味出现此弊以前的明代前、中期科场是“清”的。 这是逻辑之必然。 且有下证。 2.《亭林文集》卷三《与彦和甥书》曰:“万历以前八股之文可传于世者,不过二、三百篇耳,其间却无一字无来处”;希望其甥集门下士“将先正文字注解一、二十篇来……除事出《四书》不注外,其《五经》、子、史、古文句法,一一注之,如李善之注《文选》,方为合式。 此可以救近科杜撰不根之弊也”。 注释这些“八股之文”,竟要求如李善之注《文选》,此顾氏视其内容充实,用典渊源有自之证。 顾氏对“八股之文”的类似看法还有:“前辈时文无字不有出处”[6];“夫昔之所谓三场,非下帷十年,读书千卷,不能有此三场也”[7]。 这些看法也有顾氏同时学者言论为之呼应。 如黄宗羲便说:“科举之弊,未有甚于今日矣。 余见高、曾(祖)以来,为其学者,《五经》、《通鉴》、《左传》、《国语》、《战国策》、《庄子》、八大家,此数书者,未有不读以资举业之用者也。 自后则束之高阁……”[8]。 也是将流弊定在“今日”,而与“高、曾”之时大量读书对比。 3.对“今日”流弊,顾炎武无一字涉及文体八股对仗。 相反,在断言这一格式“盖始于(宪宗)成化以后”,接着具体介绍明世宗嘉靖以前八股对仗的形成过程及破题、承题等作法。 对这一文体,顾氏不但未表示鄙弃反对,而且引《孟子》语,视之为“规矩”;并对“嘉靖以后,文体日变”,略有微词,称“问之儒生,皆不知八股之何谓矣”;顾氏甚至认为“今之为时文者”是在走向“裂规偭矩”。 在介绍文体的最后一个环节“大结”时说:“篇末敷演圣人言毕,自摅所见,或数十字,或百余字,谓之大结。 明初之制,可及本朝时事,以后功令(指有关科举等法令)益密,恐有藉以自炫者,但许言前代,不及本朝。 至万历中,大结止三、四句”。 接着发出感慨:“于是国家之事罔始罔终,在位之臣畏首畏尾,其象已见于应举之文矣”[9]。 从其语气可以看出,顾氏仅不满于万历以后的文体。 这和上述他对流弊出现前后八股文内容的不同评价,也是一致的。 4.顾炎武《蒋山佣残稿》卷一有两封《与李霖瞻(书)》,其一曰:“小儿……衍生,亦颇谨饬。 本经《毛诗》已完,令节读《五经》,兼诵先辈八股文百篇,意不在觅举也。 ”[10]人所共知,顾氏大义凛然,坚决拒仕清朝。 此信又反映他不许儿子“觅举”。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衍生诵读八股文百篇,并与节读他最尊崇的《五经》同时进行呢?只能有一个解释,即顾氏对这些“先辈”的八股文十分欣赏、尊重。 这和上引他的话“前辈时文无字不有出处”,也是相呼应的。 或许有人怀疑:这会不会是顾氏早年的看法呢?肯定不是,证据就在此两信中:第二信称衍生原是顾氏“犹子”,后“立以为子”;第一信称“从弟子严今将六旬,连得二孙,今抱其一为亡儿之嗣”[11]。 由此可见:第一,从弟已将六旬,则顾氏自已年六旬左右或六旬以上。 信中还自称“老身尚健”、“桑榆末景”云云,均证两信乃晚年之作。 第二,顾氏本有一子而亡,至晚年方立犹子衍生为子;后又以从弟之孙为“亡儿之嗣”,则衍生年纪不大[12],刚读完《毛诗》亦可理解,这与两信乃顾氏晚年之作,并不矛盾。 以上情况表明:赞许“先辈”八股文乃顾氏晚年定见,不容置疑。 综上四证,可以肯定,顾炎武所谓“败坏人才”云云,仅针对明代后期的科场流弊而言,并无全盘否定八股文取士制之意。 如果这一看法不错,则人们常引用顾氏的另一些抨击八股,时文之语,也就不难正确理解: 1.《日知录集释》卷十六“经义论策”条:“此法不变,则人才日至于消耗,学术日至于荒陋,而五帝三王以来之天下,将不知其所终矣”。 这段话是接着上文及原注宋代“以经义为在外准备之文”,或“窃袭人之语,不求心通者相半”(相当于明代“节抄剽盗”坊刻时文或名士所撰之文),导致不读经史而言的。 自与明代前、中期士人能“读书千卷”,所写八股文“无一字无来处”之制无干。 故梁章钜《制义丛话》卷八引胡燮斋解释顾炎武其所以“痛诋时文”的心理曰:“彼盖疾夫藉圣贤之言为梯荣钓宠之术,转相摹仿,愈趋愈下,遂发此过激之论耳。 ” 2.同上条:“赵鼎言:(王)安石设虚无之学,败坏人才。 ……若今之所谓时文,既非经传,复非子史,展转相承,皆杜撰无根之语”。 这里指的是另一种流弊,即一些科场八股文虽非“节抄剽盗”,但因未读经史,学无根柢,其代圣贤所立之言[13],只能是随意捏造,信口开河,而无经史之依据,此即所谓“杜撰无根之语”。 但这种流弊同样有时间限制,因为紧接上文顾氏便出一“原注”说:“前辈时文无字不有出处。 ”据此,这种“杜撰无根之语”非指明代前、中期的时文或八股文,是很清楚的。 3. 《日知录集释》卷十六“十八房”条:“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廿一史》废”。 这里的“八股”,切不可误会为泛指明代八股文取士制之八股文。 据上下文可知,它仅主要指明代后期万历年间开始,由考官十八房(如《诗》五房、《易》四房等,分阅《五经》试卷)所选定、刻录的八股范文,即程文。 这些程文,有的是“主司(考官)所作”,有的是“(中式)士子所作”[14]。 它们和前述坊刻时文一起流行,目的原想以此范文指导士人学习,使之写出高水平的八股文来[15]。 但结果相反,由于“天下之人惟知此物(程文)可以取科名,享富贵;此之谓学问……而他书一切不观。 ……举天下而惟十八房(程文)之读”,导致经史之学,“文武之道,弃如弁髦”[16]。 正是针对这一弊病,顾氏发出前举两句感慨。 其“八股”与“十八房”,涵义是互补的。 意谓十八房所刻“八股(程文)”兴盛,导致人们惟此之读,治国安邦的经史之学反而无人过问了。 很显然,这一感慨或抨击,也有着时间限制,而不可能是指向明代前、中期之制的。 总之,如何评价明代八股文取士之制,对它究竟应不应该全盘否定,这可以讨论;但举顾炎武“败坏人才”说作为全盘否定的重要佐证,根据以上小考证,则似应认为是不符合顾氏原意的。

《背影》,朱自清的介绍。看题、跪求答案。高悬赏

朱自清生平简介 朱自清(1898-1948) 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原名自华。 字佩弦,号秋实,笔名余捷、知白等,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县。 出身书香门第。 其祖父朱则余,号菊坡,原籍绍兴,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姓朱。 祖母吴氏。 父亲名鸿钧,号小坡,母亲周氏。 六岁时随全家定居扬州。 少年时即不苟言笑、学习认真、沉着倔犟、洁身自尊,品行与学业俱优,喜欢看小说,颇有志向,曾自命“文学家”。 在扬州十三年的生活和那里的湖光山色,使他的情怀里永远洋溢着诗情和画意。 1916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同年底与武钟谦女士完婚。 1917年夏,迫于家庭经济状况恶化,为减轻家庭负担,乃改名“自清”,因自感性情迟缓,感于《韩非子》中“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之语,乃字“佩弦”以自警策,提前一年投考北京大学本科,被哲学门录取。 1919年,他加入《新潮》诗社,开始创作新诗,其新诗处女作《睡罢,小小的人》于同年2月问世。 他积极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并就此走上文学道路。 在三年内,他修完四年的课程,于1920年提前毕业。 此后,他曾在杭州、扬州、上海、台州、温州、宁波和上虞等处中学任教,同时从事新诗和散文创作。 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共同创办《诗》月刊(该刊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 他的诗呈现出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风,或热切地追求光明,憧憬未来,或有力地抨击黑暗的世界,揭露血泪的人生,洋溢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1925年夏,赴北京任清华大学教授。 1928年8月,出版散文集《背影》,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并以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 同年11月26日,其夫人武钟谦在扬州病逝,对他打击很大。 1931年4月,结识陈竹隐女士,同年8月赴欧洲进修和游历。 1932年7月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仍任清华大学教授,同年8月与陈竹隐结为伉俪。 1934年后参与《文学季刊》杂志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长沙、昆明、蒙自、成都,任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教授。 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文影》,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抗日战胜利后,积极支持昆明学生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不顾个人安危,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 1946年10月,他从四川回到北平,11月担任“整理闻一多先生遗著委员会”召集人。 1948年6月18日,他身患重病,仍签名《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 8月12日11时40分,病逝于北平,享年51岁。 毛泽东曾称赞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言。 遗著编入《朱自清集》、《朱自清诗文选集》等。 朱自清病逝后,安葬在香山附近的万安公墓,墓碑上镌刻着“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先生之墓”。 1990年,其夫人陈竹隐去世,与先生合葬在一起。 朱自清的高风亮节,赢得了人民的敬仰,赢得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 他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 朱自清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到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 1928年后,主要从事文艺批评和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 1931年到英国留学,次年回国,继任清华大学教授。 他的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简洁,结构严谨精巧,具有清新、委婉、隽永的艺术风格。 《背影》是他前期散文的代表作。 他后期的散文文字更加洗炼和成熟,更加接近口语,但是缺少他前期散文动人的情致。 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内迁,任西南联大教授。 现实使他逐步确立了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胜利回京后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群众运动和学生运动。 他在贫病交加的处境下不买美国“救济粮”,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国人所尊敬。 朱自清是毛泽东同志称颂的“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 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作家 写作背景 本文是追忆八年前的事。 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 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 段落大意 全文分成三大部分: 1.第一部分(第一段): 思念父亲,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 开篇点题。 2.第二部分(从“那年冬天”到“我的眼泪又来了”): 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的真挚感情。 第一层(从“那年冬天”到“我们便同行”): 交代这次父子分别时的家庭情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从到南京时”到“……太聪明了”): 写父亲送行前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从“我说道”到“……又来了”): 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抒发真挚的感情。 3.第三部分(最后一段): 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 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直接抒发深切怀念之情。 主题思想 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 文章写的是1917年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25年写的。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 不是吗,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 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 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 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 在这一背景上,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 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背影》记写的事情非常简单,一个丢了差使的小官吏送儿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送别。 在军阀统治的旧中国,这种事情是很平常的,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即使这种小康之家,也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打击。 文章记写了家庭的不幸和当时的灰暗世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这种社会虽然早已不存在了,但记写的情景,对我们今天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依然有着历史的认识作用。 写作特点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 “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 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 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这篇作品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 为什么这样处理呢 这同的家境和心境都有密切关系。 因为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 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 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儿子的心境也不好。 那么,抓住父亲这样一个“背影”集中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也正因为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 1.民族化: 《背影》的语言非常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 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和《背影》所表现的民族的精神气质,和《背影》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 没有《背影》语言的明丽典雅、古朴质实,就没有《背影》的一切风采。 2.简洁: 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 除了夹入了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非常简洁。 3.朴实: 《背影》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 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但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 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 文中用词造句都经过认真考究,绝不随便。 如送行那一段:“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 “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 “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点疏漏;“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末节都提到了。 这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4.感人 语言平实简洁,却能传达出无限深情是文章语言又一特色。 全篇文字平平实实,但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 话都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特别,读者都有这种生活经验,因此也容易引起联想,由此发现人世间普遍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给人以性情的陶冶,增进人们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5.文白夹杂: 文中出现文言的原因:有很深的文言基础,当时的语体文中常有夹入文言词句的情况,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文章中使用文言词句,可能也与当时的思想感情有关, 例如不说“失业”或“丢了差使”, 而说“赋闲”,似乎“赋闲”不象“失业”那样刺耳和使人难堪,有失体面;最后一节既因父亲来信是文言,引用原句,更见真实,也因所表达的尽是家庭和父亲的困境和沧凉的心情与复杂的感受,所以也用了许多文言词句,这也笼上了一层时代赋予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殊语言色彩。 在写法上,《背影》的主要特点是白描,写父亲的背影,描写那买桔子时过铁道的场面,完全用白描的手法。 所谓白描,照我的理解,就是不 设喻,不加形容和修饰,用质朴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记写出来,给读者以身临目击之感。 换句话说,白描是用叙述的方法进行描写,达到再现实景的艺术效果。 《背影》中白描的技巧很高。 请读下边的文字: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父亲的背影,儿子是太熟悉了。 但这次要描写的,却不是那常见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场合下,使他极为感动、终生难忘的那个背影!不施浓墨,不用重彩,而是白描。 记写了当时父亲的穿着打扮体态动作,特别着重描绘了过铁道的情景。 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下,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我们当时也在场,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 没有什么形容的笔墨,也不去渲染它,用极朴实的文字,却生动地勾画了父亲的形象。 那父亲送行的一幕,是发生在八年前。 用白描的文字,极为传神地把当时的动人情景再现出来,我们不能不佩服朱自清的描写技巧。 这种笔墨,乍看似“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起笔似觉平淡,实际上却在平淡中显露新奇: 为什么“我”最不能忘记的不是父亲的音容笑貌,而竟是他的“背影”呢?这就造成了悬念,使读者急于要追读下去,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下文的追叙。 “不相见”三个字也颇具深意,读到后面就会明白。 第一次流泪,是悲哀。 因为怀着沉重的心情,从北京赶到徐州跟父亲一起奔丧,见到那“满院狼藉的东西”,触目伤怀,才不禁潸然泪下。 一般而论,人若处在贫困潦倒和无可奈何之中,往往寄幻想于外力的恩赐,希望化险为夷,又重新踏上坦途。 父亲被生活所逼迫,故怀着“天无绝人之路”的侥幸心理,要到南京去找差事。 实际上,由于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封建主义的残酷压迫,又加上军阀的连年混战,使得广大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 在饿殍盈野、难民云集的时势下要想找个差事,比登天还难! 在这篇文章中,先交代了这次分别时的家庭境况: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变卖典质还旧债,又借新债办丧事,在这祸不单行的日子里,父亲出外谋事,儿子离家读书,真是一次悲伤的离别。 这些交代讲明了这次父子分别的背景,为写“背影”,渲染了悲凉哀愁的气氛。 对深化主题起到了成功的铺垫作用。 在文中这样的铺垫还很多。 如描绘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之前,先写父亲亲自送儿子到车站,照看行李、拣定座位、嘱托茶房,写这些细心照料为下文具体描绘“背影”作了铺垫。 南京“勾留”不是本文所要叙写的主要内容,况且本也无心“游逛”,因此只一笔带过。 到了浦口车站,父亲忙着为“我”照看行李,又为“我”雇请脚夫,还亲自送“我”上车,并拣定一张座位。 已经照顾得如此细微周详,父亲还有点牵肠挂肚,于是又不厌其烦地向“我”嘱咐一大堆像叮嘱从来未出过远门的稚童那样的话语,以致“我心里暗笑他的迂”,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如此细针密线地描绘父亲的行动、语言、性格,突出了父亲对“我”的体贴和关怀,把一个慈父的形象真真切切地树立起来了 对父亲爱子的至情,“我”当时竟未能领悟到,以为都是平凡琐事,“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 现在省悟到父亲待自己的许多好处,这才自责“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自责,说明真正理解了父亲的爱。 表现一种恨自己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的内疚之 父亲已经送我上车,什么都关照到了,我也劝父亲“你走吧”,父亲又有要事,但还要去买几个橘子,父亲就是这样疼爱儿子。 买橘子为什么感人? 因为父亲穿行铁道爬上爬下相当费劲。 行文至此,在平实中又见曲折,把文章推向抒情的高潮。 “我”的第一“看”,从看中担心父亲的艰难,是预示着下一步的“看”。 “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我”边看边想:走到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爬上,父亲是个胖子,自然费事。 这样,既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又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以便烘托其困难辛苦。 父亲买桔子为什么费劲?先作了交代。 句句都是必不可少的。 为什么一定要穿过铁道?因为卖东西的是在那边月台的栅栏外。 为什么穿过铁道费事?一则“须跳下去又爬上去”,二则父亲是一个胖子。 重点描写,细致刻画。 写看见的父亲的服装,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 语句不多,但饱含深情,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在这父子即将远别的特定情境下,父亲那熟悉的穿戴,才那样引起的注目;他那劳碌奔波的背影,才那样感人至深,给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我”的第三“看”,是饱含着热泪,热泪欲滴和热泪下落的“看”。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这是泪眼模糊中的背影,这是爱子敬父感情升化的背影。 这里,对前面具体观察作了简要概括,是储积力量带有深厚感情的落笔点题。 这里,用视觉中的背影和触动中的泪下,表现我的心理活动,以此烘托父亲买桔行为的特殊效果。 第二次流泪,因为感动。 父亲的形象最为感人的地方,表现在他老态蹒跚地为“我”来回买橘子,那真挚而灼热的感情达到了最高点。 人非木石,怎能不为之流泪? 这个背影写得所以感人,还因为写出了自己的感情。 当时是20岁的人了,上文又几次写到自己对父亲的行事不以为然的心理,而现在“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正是因为这背影太感人了。 这种父子间的感情是十分动人的。 用亲子的感情最能有力的烘托父亲的爱。 这一笔特别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当时想到的一定很多,但是一概不写,只用眼泪烘托这感人的背影。 “怕”:怕父亲见了伤心;怕别人见了呢?难为情吧。 在写父亲返回时,对于过铁道、爬月台的情景不再详述,代之以父亲“散放”、“抱起”橘子的动作,来表现上下月台的过程,父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下,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他把橘子放下又抱起,一点也不怕麻烦。 这样写使文章富于变化,避免了重复。 用“抱起”和“散放”,还表明所买橘子之多。 他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父亲用几番辛苦买来的橘子,连一个也不品尝,全部留给儿子受用,并因此感到很轻松。 在父亲的心目中,儿子就是一切了!这里,慈父爱子的至情,被揭示得淋漓尽致。 这“衣上的泥土”又补充了前面爬上爬下时的形象。 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这一句又道出了为什么父亲不肯让我去偏要自己去的道理: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感觉踏实满足。 同时,不是通过对话而是通过动作刻画人物心理、感情,表现父亲虽说心情沉重,但因为怕儿子难过,只得强抑离愁,“扑扑衣上的泥土”故意显出“心里很轻松似的”。 最后的告别主要用语言描写,写直到分手时,父亲又对儿子叮嘱:“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最后又几步一回头,嘱咐我:“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时还一直为儿子在旅途上的安全而分心。 叮咛的话语,虽朴朴实实,但感情深沉。 “混入”,准确,因为车站来来往往的人很多。 这样一位至情至善、爱子如命的父亲,当他的背影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时候,当然潸然泪下了。 末了再提背影,对父亲已有了深切的理解,这回的分别就感到特别的怜惜、怅惘、依恋,以“我的眼泪又来了”结束这一段,更增添了背影的感人力量。 淡淡的哀愁,此处可见一斑。 少年,即现在说的“青年”。 父亲外出谋生,东奔西走,结果家中光景还是“一日不如一日”,“老境却如此颓唐!”据在《笑的历史》一文中说:当时家里负债累累,“连利钱也不能够按期付了,大家便都不肯借了;而且都来讨利钱、讨本钱了”。 由此可以看到当时在中外反动派压榨下的小有产者虽屡经挣扎仍不免破产的可悲境遇。 “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 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 这几句照应开头,父子俩虽相隔千山万水,但心有灵犀一点通。 特别是父亲,不仅惦记着儿子,而且还惦记着孙子。 读到这里,我们才了解父亲百般爱“我”的全部用意。 近两年来父亲之爱“我”,除了人的本性之外,社会给他无情的压力和磨难,也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 父亲在贫穷拮据之中,回顾自己一生的坎坷历程,原来尚能“独立支持”的小康之家,随着时间的流逝,竟“一日不如一日”以至破产了,这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书呀!痛定思痛,既不敢回首往事,又不敢瞻望前途。 希望在哪里?光明在哪里?饱尝人生痛苦与目睹世态炎凉的父亲,只得靠儿孙们出人头地,寄殷切希望于未来了。 儿子第三次落泪,是伤心之泪。 以在晶莹的泪光中再现的父亲的“背影”结篇,与文章开头回环呼应,进一步突出父亲的“背影”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表达了对年迈的父亲无限思念的感情,写得凄切动人。 收束全文,余音如缕,情长绵绵。 很平淡,甚至过于拙朴,但细细品味,却感到质朴中含着真情,其中蕴含着一股感人的力量。 朱德熙先生说朱自清的散文,“于平淡中见神奇”,我们从《背影》的描写中可以得见。 白描的核心就是“真”;实际上,真也正是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本质特点。 现在分析散文,常常分析它的意境,这是不错的。 但对《背影》却不能如此分析。 在一九四七年,当《文艺知识》的编者向朱自清提出这个问题时,他回答说: 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 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 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 (《文艺知识》连丛,第一集之三) 这几句话,不仅告诉了我们《背影》写作的契机,而且说明这篇散文是完全写实的,说不到意境上去。 以白描的文字,表现的真情实感,是本文取得成功的原因。 朱自清对父亲的爱,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激,都在具体的叙述和描写中表现出来。 这感情真挚、强烈,又表现得恰到好处,父子间的至情被记写得那么动人,激发起读者的共鸣,这怕是《背影》长久不被忘记的原因。 我们分析《背影》,用不着去探求它的意境之类,抓住内容的真实和感情的真切,就能深入了解本文的好处。 一个“真”字,是把握全篇的一把钥匙。

浓 成绩单 科技味 秋收秋种 晒一晒大国粮仓
沃特斯空砍32分14助攻 11 上海男篮两连败 王哲林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