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爱国音乐家波澜壮阔的一生 多媒体合唱剧 上演 聂耳的歌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0月14日-15日,由中国音乐学院出品,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实践中心制作的大型多媒体合唱剧《聂耳的歌》在中央歌剧院剧场上演。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指挥家李心草与指挥系教授金野携手执棒中国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将聂耳的音乐作品以全新的方式呈现给观众。本剧以聂耳短暂而波澜壮阔的一生为线索,以戏剧与音乐作品相结合的舞台手段为结构,是一部为凸显合唱艺术而创作的新型舞台剧;舞台从听觉、视觉等多维度建构特定的音乐历史情境,让观众沉浸式地感受聂耳的非凡经历。同时,本剧作为“‘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文艺行“戏聚高校 佳作有约”展演项目,推进“大戏看北京”与高校融合互动。

大型多媒体合唱剧《聂耳的歌》剧照。

《聂耳的歌》由中国音乐学院校长李心草担任总策划、艺术总监与指挥,国家一级编剧赵大鸣担任编剧,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艺术实践中心副主任胡廷江担任音乐总监、作曲与编曲,中国交响乐团作曲黄凯然担任作曲、编曲,中央歌剧院国家一级导演沈亮担任导演,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金野担任指挥。在“聂耳的音乐时空隧道”之中,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黄训国与来自声乐歌剧系的优秀师生们用音乐叙事,在光波流转中带领观众走进聂耳短暂一生的音乐创作和辉煌故事,聂耳的音乐创作在戏剧性地呈现之中焕发新生。

“与歌剧和音乐剧不同,《聂耳的歌》以合唱为主要表现形式,聂耳的生平故事作为辅助线索串联起整个剧目。”剧中聂耳的饰演者黄训国介绍说,虽然自己是一名歌唱演员,但在这部剧中并不需要演唱大量歌曲。其主要任务不仅要在舞台上完成大量的台词,个别部分也要演唱聂耳创作的歌曲。“塑造聂耳这个角色,对我来说颇具挑战性,因为并非话剧专业出身的,但为了完成这部以聂耳生平为创作背景的作品,我需要从话剧的角度去理解和演绎人物。”在黄训国看来,聂耳通过自己的音乐作品,为民族自由和解放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唤醒了民众的意识。如今当代的年轻人更应当继承聂耳的精神,拥有民族意识和青年觉醒的精神。“我们青年一代应当怀揣这种精神,无论是在文艺创作、学习还是工作中,这种精神都将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型多媒体合唱剧《聂耳的歌》剧照。

在整部作品演绎的曲目中,既有《卖报歌》《毕业歌》《金蛇狂舞》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旋律,更有慷慨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抒发了浓郁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气韵,其雄壮的旋律和坚定的节奏,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精神风貌,更激发了每一位在场者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本剧导演沈亮认为,这部作品的基本样式是一部音乐戏剧,其中音乐的戏剧性是内在的,蕴含在乐谱和听觉体验之中。对于导演来说,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深入解读这些音乐。在解读音乐的过程中,追溯聂耳的创作年代至关重要。再通过聂耳的作品,将他短暂而传奇的一生串联起来。

大型多媒体合唱剧《聂耳的歌》剧照。

众所周知,聂耳在23岁时便英年早逝,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却留下了丰富的音乐遗产。在沈亮看来,聂耳的音乐作品深刻描绘了人民的生活,那种来自泥土的真实感和生活的质感,以及他对社会各阶层人物的接触和表现,在当时的音乐作品中是相当罕见的。“聂耳是最早将艺术视角和音乐创作聚焦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关注了那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如劳工、歌女,以及《卖报歌》中所描绘的报童。这些作品之所以具有深刻的生活气息,是因为聂耳的生活经历和他对人民生活的深刻洞察。他的音乐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的组合,更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对人民情感的表达。通过这些作品,聂耳让那些普通人的声音和故事得以在音乐史上留下印记,这也是他音乐作品至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原因。”

全剧以聂耳生平首个作品《口琴曲》的旋律贯穿,经由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作曲家胡廷江与作曲家黄凯然采用交响化的作曲手法全新创编,使之既不脱离聂耳原作,又使其焕然一新。“在音乐戏剧作品中,我们通常将某个核心主题或旋律称为‘主导动机’。在这部合唱剧中,我们采用了聂耳生前创作的第一部器乐曲作为主导动机,这个动机被巧妙地贯穿在整个戏剧作品中,成为连接剧情发展的纽带。”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金野为此介绍说,这种表现手法在传统歌剧和其他舞台作品中非常常见。运用在这部剧中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聂耳的第一部作品作为一个线索,从他的创作起点一直贯穿到他的生命终点,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闭环。“通过这样的艺术处理,我们不仅展现了聂耳音乐作品的连贯性和发展脉络,还巧妙地展现了聂耳一生的旅程,使得整部戏剧在结构上更加紧凑和完整,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音乐性和戏剧性。”

徐美琳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臻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请问,<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以及作品新颖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冼星海是一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 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特别是《黄河大合唱》等不朽名作,在抗日战争时期,大大激发和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敌御侮的士气和斗志,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的音乐至今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对振奋民族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从渔村走进音乐的殿堂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澳门。 父亲冼喜泰曾做过水手,后以捕鱼为生。 冼星海出生时,父亲已经去世,他和母亲黄苏英寄居在外祖父家。 1911年,外祖父逝世,母亲带着他去了新加坡,靠做佣工谋生,并供他读书。 对母亲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冼星海铭记在心,永生不忘。 后来,他根据母亲口述的词,谱写了歌曲《顶硬上》,献给母亲,表达自己对母亲一生坚韧顽强的生活态度的歌颂。 从10岁开始,他先后在英国人办的学校学英语,在华侨办的学校读书,并接受了最初的音乐教育。 1918年,他到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学习,后升入大学预科,前后半工半读六年。 他酷爱音乐,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音乐,参加学校乐队活动,演奏小提琴和单簧管,担任过指挥,享有“南国箫手”的美誉。 1925年他只身来到北京,进入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学习,同时在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兼任图书管理工作。 1928年他来到上海,进入国立音乐院。 后来,他参加了田汉领导的“南国社”,田汉对冼星海的爱国思想和创作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29年7月,冼星海发表了《普遍的音乐》一文,提出“中国需求的不是贵族式或私人的音乐,中国人所需求的是普遍的音乐”,“学音乐的人”要“负起一个重责,救起不振的中国”。 因此,他号召学习音乐的人要“好好地用功”,要“做普通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而且要吃普通人所不能吃的苦”,“做一个真伟大的人,不是做一个像伟大的人”。 “普遍的音乐”、“救国的音乐”便成为他毕生坚持的音乐创作和社会实践方向。 1929年夏,冼星海因参加学潮而被迫退学。 当年冬天,他启程前往异国求学,靠朋友的帮助和在船上做苦工,于1930年春到达法国,实现了到巴黎学习音乐的愿望。 二、艰辛的异国求学之路在巴黎的最初几年,冼星海主要靠在餐厅等处做杂役维持生活。 经马思聪介绍,他曾随巴黎歌剧院乐队首席奥别多菲尔学习小提琴。 这位小提琴家得知冼星海靠做小工维持生活,便不收他的学费。 接着,冼星海又向巴黎音乐学院的著名教授加隆学习作曲理论。 加隆教授了解到他生活贫困时,也不收他的学费。 对在巴黎求学时的贫困生活情况,他自己有过这样的描述:我常常在失业与饥饿中,而且求救无门……在繁重琐屑的工作里,只能在忙里抽出一点时间来学习提琴、看看谱、练习写曲。 但是时间都不能固定,除了上课的时间无论如何要想法去上课外,有时在晚上能够在厨房里学习提琴就好了,最糟的有时一早五点钟起来,直做到晚上十二点钟。 有一次,因为白天上课弄得很累,回来又一直做到晚上九点钟,最后一次端菜上楼时,因为晕眩连人带菜都摔倒,挨了一顿骂之后,第二天就被开除了……我失过十几次业,饿饭,找不到住处,一切困难问题都遇到过。 有几次又冷又饿,实在坚持不住,在街上软瘫下来了……有过好几天,饿得快死,没法,只得提了提琴到咖啡馆、大餐馆中去拉奏讨钱。 忍着羞辱拉了整天得不到多少钱,回到寓所不觉痛哭起来,把钱扔到地下,但又不得不拾起来。 门外房东在敲门要房金,只好把讨到的钱给他,否则就有到捕房去坐牢的危险(其实,如不是为了学习,倒是个活路)。 有一次讨钱的时候,一个有钱的中国留学生把我的碟子摔碎,掌我的颊,说我丢中国人的丑!……我忍受生活的折磨,对于学音乐虽不灰心,但有时也感到迷惘和不乐。 幸而教师们帮助我,鼓励我……在困苦的生活的时日,祖国的消息和对祖国的怀念也催迫着我努力。 ……我想到自己多难的祖国,和三年以来在巴黎受尽的种种辛酸、无助、孤单,悲忿抑郁的感情混合在一起,我两眼里不禁充满了泪水,回到店里偷偷地哭起来。 在悲痛里我起了怎样去挽救祖国危亡的思念。 在这样痛苦生活的煎熬中,冼星海却成功地创作了《风》。 这首乐曲得到了他的老师们的赞誉。 由于他的作品和别人的介绍,冼星海结识了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并考入巴黎音乐学院杜卡的高级作曲班。 当时在那里学习音乐的中国留学生,只有他考取了这个高级作曲班,并获得了荣誉奖。 学校要给他物质奖励,问他要什么,他的回答是:“要饭票。 ”于是,学校送给他一叠饭票。 1935年5月杜卡教授突然病逝,冼星海不得不结束在高级作曲班的学习,加上他也急于回国,便在友人帮助下搭乘免费货船回国。 在法国的五年学习生活,冼星海深入学习了西方现代音乐的作曲技法,丰富了音乐修养,开阔了艺术视野。 三、回到民族危机深重的祖国1935年秋冼星海回到上海。 开始,他主要靠教小提琴维持生计,其间为电影《时势英雄》写了插曲《运动会歌》,这是他回国后创作的第一首作品。 当时,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后,正把侵略的战火燃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关头。 1936年,他参加了孙师毅和吕骥发起组织的“词曲联谊会”等进步组织。 他要让他的“音乐创作充满着各种被压迫的同胞的呼声”,用他的音乐做武器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我们要抵抗》等救亡歌曲,其中,《战歌》、《救国进行曲》和《运动会歌》被百代唱片公司灌制了唱片。 由于这些歌曲的销售量创造了该公司的纪录,他还被百代唱片公司聘请担任配音和作曲,开始成为一名职业作曲家。 然而不久,《战歌》的唱片和母版被当局没收销毁,他便辞职离开百代公司,仅靠给电影写些歌曲为生,义务给领导救亡歌曲运动的干部教作曲和指挥,到进步歌咏组织教唱。 不久,新华影片公司聘请他去担任音乐部门的负责人。 这个时期,他写下了不少救亡歌曲和进步的电影音乐,如《救国军歌》、《夜半歌声》、《热血》、《青年进行曲》等,这些歌曲在群众中广为传唱,得到了进步文化界的赞扬。 后来,他又从新华影片公司辞职,但仍在上海进步文化界、音乐界里,从事配曲、教唱等工作。 冼星海对教育和公益事业也非常热心。 他得知教育家陶行知在上海郊区为贫苦孩子办了“山海工学团”,便定期去该团做辅导,教唱救亡歌曲。 他在评价自己在上海这段音乐创作活动时说:“我的作品那时已经找到一条路,吸收被压迫人们的感情。 ”四、奔赴抗日救亡宣传工作第一线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后,冼星海参加了洪深领导的上海话剧界救亡协会战时移动演剧第二队,到苏州、南京、洛阳等地进行救亡文艺宣传工作,最后来到当时的抗日救亡文宣工作中心武汉。 在武汉,他与张曙等组织起几十个歌咏队,举办了许多歌咏大会,组织歌咏大游行,深入到学校、农村、厂矿、部队去推广、辅导群众歌咏,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救亡歌咏运动。 这个时期,他工作和创作的热情很高,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到达武汉前,为了深入生活,他来到汉冶萍煤铁厂,在矿厂里住了好几天,教工人们大合唱,与他们共同生活劳动。 他还下到煤矿井的底层,与矿工们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境遇和思想状况。 他感触至深,创作了歌曲《起重匠》。 在同广大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冼星海更坚定了走救亡音乐道路的信念。 这时,他创作了《保卫卢沟桥》、《保卫武汉》、《到敌人后方去》等不同形式的抗战救亡歌曲。 冼星海虽然比聂耳年长七岁,但他十分敬佩聂耳,充分肯定聂耳等人所开创的革命音乐道路的重要意义,并给以高度的评价,称聂耳为“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 他继承并发展了聂耳开创的救亡音乐的道路。 由于国民党的消极抗战和对救亡文宣工作的种种制约,使他的音乐创作和群众歌咏活动越来越困难,他萌发了离开武汉的念头。 这时他经常见到“抗大”、“陕公”的招生广告,又见到一些延安来的青年,他们非常刻苦、有朝气、有热情,使他深受感染。 他开始意识到:“中国现在成了两个世界,一个向着堕落处下沉,而另一个就是向着光明的、有希望的上进。 延安就是新中国的发扬地……”正当他注意打听延安情况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寄来音乐系全体师生签名给他的聘书。 不久,鲁迅艺术学院又给他来了两次电报,这样,他就决定去延安。 五、走进抗战救亡的新天地冼星海于1938年11月到达延安。 最初,他住在当时条件最好的西北旅社。 没过几天,日本飞机突然来轰炸,他刚走出房门,炸弹就从天上掉了下来,他赶忙卧倒,炸弹便在他面前炸响。 他幸运地躲过了这次劫难,亲身感受到了日寇的残暴。 冼星海受聘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并于1939年5月担任该系主任,还兼任延安女子大学的音乐教授,讲授“自由作曲”等课程。 1939年6月冼星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教学中,他十分重视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和研究。 他讲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有一次晚间上课,讲到深夜,本该休息了,但学员们听得很入神,毫无倦意,要求他继续讲下去,于是他一直讲到天亮。 由于他热情诚恳,找他请教和修改作业的学生众多,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常去拜访请教,而他总是有求必应。 李焕之、李凌等都曾受教于他。 冼星海十分热心群众的音乐文化生活,延安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都留下了他辛勤奔走的足迹。 最近,为详细了解冼星海的一些生平事迹,当我会晤或派助手拜访一些了解冼星海的老同志时,他们都对冼星海的为人称道不已,有人说到动情处竟至潸然泪下。 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冼星海为人的亲和力。 当时延安的音乐教学设施和条件很差,仅有的一架钢琴,后来被日本飞机给炸了,少数几把小提琴还是个人带来的,其他就是一些民族乐器。 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思想风貌、斗争意志,丰富的民间音乐素材,却激发起冼星海高涨的创作热情。 在这里,他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声乐套曲,还创作了《反攻》等歌曲,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六、赴苏执行任务竟成了与祖国的永别为完成延安电影团摄制的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的后期制作和配乐工作,冼星海受中共中央委托,1940年5月与电影导演袁牧之等一起,前往苏联莫斯科。 在苏联期间,由于苏德战争爆发,冼星海准备取道蒙古回国,但因在中蒙边境受阻,被迫折返乌兰巴托,在当地的中国工人俱乐部教授音乐。 1942年底,冼星海返回苏联的中亚地区,先后在阿拉木图、塔什干、库斯坦奈等地停留。 在那里,他同苏联的音乐工们结识,并协助建立库斯坦奈的音乐馆。 在蒙古和苏联的五年间,他不顾疾病缠身和战时的艰苦生活,坚持创作,不仅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交响伴奏总谱,还完成了《民族解放交响乐》的创作,并写下了《神圣之战交响乐》等四部管弦乐组曲以及许多声乐和器乐作品。 1945年,他因病重被送到莫斯科治疗,在病榻上还完成了管弦乐作品《中国狂想曲》。 冼星海的交响音乐作品,在他生前都未能付诸演奏,无法根据实际演奏效果修改定稿,这些已成了永远的遗憾。 然而,从这些作品的手稿中我们仍可以看出,他在运用交响音乐形式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革命斗争,在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群众化,以及在运用民族风格的音乐主题、结构形式和打击乐器等方面,都作了许多可贵的、大胆的尝试。 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在莫斯科病逝。 当年11月14日在延安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挽幛:“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七、救亡音乐的丰碑,时代精神的强音冼星海是一位罕见的多产而富有创造性的作曲家,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救亡音乐的里程碑式的代表人之一。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乐曲,可由于战乱,大多已散失,现存只有200余首。 在他的音乐作品中,有表现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的战斗性的进行曲形式的作品,如《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到敌人后方去》等;有具体展示同敌人战斗的场景,将抒情性、描绘性与鼓励性融于一体的作品,如《在太行山上》、《游击军》和《反攻》等;有反映群众的劳动生活、采用特定的劳动音调和节奏的作品,如《拉犁歌》、《搬夫曲》和《路是我们开》等;有为战斗中的妇女、儿童写的歌曲,如《做棉衣》、《战时催眠曲》、《三八妇女节歌》等;有以抒情手法创作的优秀电影歌曲,如《夜半歌声》、《莫提起》、《热血》等。 冼星海善于运用独唱、合唱、说唱等多种多样的歌曲表演形式,特别是在群众歌曲中广泛运用的二部合唱的形式,进行音乐创作。 这在当时的抗战歌咏中具有创新的意义,并具有广泛的影响。 冼星海在器乐创作中把重大的题材、深刻的思想性与鲜明的标题性相结合,开辟了一条交响音乐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道路。 冼星海在音乐创作上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开创了具有民族特点的大合唱套曲创作。 他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等四部大合唱,在题材内容的现实性、表现形式的民族化和群众化方面是相同的,但根据不同的题材和内容,又采用不同的艺术手法,使每一部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尤其是《黄河大合唱》,是大合唱创作的成功典范。 八、《黄河大合唱》的震撼《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杰出的代表作。 他很早就有一个宏愿:用音乐表现中华民族的苦难、挣扎和奋斗,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最终取得胜利的信心。 《黄河大合唱》的诞生,正是作曲家孕育已久的创作冲动的必然结果。 1938年10月,诗人光未然首次乘木船渡过黄河,奔赴山西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当他见到黄河的惊涛骇浪,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不禁被这大自然的奇观惊呆了。 万山丛中游击健儿的抗敌英姿,更强烈地震撼着诗人的心弦。 在这些震撼的感召下,1939年初,诗人开始酝酿创作一部长篇朗诵诗。 不久,光未然因行军时不慎摔伤,回延安住院治疗。 冼星海与他在上海时就认识,得知消息后前去看望。 见面后光未然谈起创作朗诵诗的构想,冼星海听后十分兴奋,希望他把它写成歌词。 稍后,光未然再也按捺不住创作的冲动,躺在病床上,一连五天口述了400多行诗句,经人协助笔录,终于完成了《黄河吟》,这也就是后来《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1939年春的一天,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在延安的一个宽大的窑洞里举行晚会,光未然和冼星海都应邀参加。 光未然带病一气呵成地朗诵了自己的这部新作。 冼星海听完朗诵后,一把将诗稿抓在手里,激动不已地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 我要把它写成一部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大合唱。 这将是中国第一部新形式的大合唱。 我有把握把它谱好!我一定及时为你们赶出来!”冼星海于3月26日开始了大合唱的创作,到3月31日,《黄河大合唱》的八首歌曲就完成了,仅用了六天时间!这虽然还只是歌曲旋律的初稿,但已为这部巨作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冼星海不愧为是作曲大师!在钦佩冼星海的才华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他为创作这部作品付出的艰辛劳动。 实际上,在拿到歌词后的一个多月里,他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不仅为收集创作素材作了细致的调查,而且为写作大型作品进行了先期的“练笔”——完成了第一部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的创作和排练演出。 他还多次要求人们讲述渡黄河的情景和感受,对很多细节都再三追问。 他还去学唱船工号子,后来用到了《黄河船夫曲》中。 在创作期间,他经受了疾病的困扰和夜以继日的辛劳。 为了尽善尽美,他支撑着病痛之身反复推敲,每写出一章,就请人试唱,再做修改,仅《黄河颂》就改了三次。 《黄河大合唱》创作完成后,在冼星海的帮助和辅导下,经过十余天的排练,于1939年4月13日首演,由抗敌演剧队第三队演唱,邬析零指挥。 紧接着,从4月25日起,冼星海又连续十次亲自指挥“鲁艺”的学员排练《黄河大合唱》,合唱队员从开始的60多人,陆续增加到100多人。 1939年5月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院一周年纪念音乐晚会”上,冼星海指挥100余人的鲁艺合唱团,成功地演出了《黄河大合唱》。 演出结束后,毛泽东等领导人都站起来热烈鼓掌,感动地连声说“好”。 以后,延安凡遇到重大的晚会,《黄河大合唱》都是主要节目。 1939年7月8日,周恩来听了《黄河大合唱》后也给予高度评价,并赞誉冼星海“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黄河大合唱》以其高度完美统一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不仅受到延安军民广泛的赞扬和欢迎,并迅速传播到包括国统区在内的各个战区,进而蜚声海外。 1940年,刘良模把《黄河大合唱》的乐谱带到了美国,1943年普林斯顿大学合唱团用英文首次在美国演唱。 从此,《黄河大合唱》逐渐在美国、加拿大、缅甸、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广泛演唱,成为我国最早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的音乐作品。 1941年春天,冼星海在莫斯科对《黄河大合唱》的简谱版进行修订,定名为“交响大合唱《黄河》”。 这次修订,在原来八个乐章的基础上,加写了整部大合唱的序曲,加写了说白和各乐章之间的音乐,重新编配了以交响乐队伴奏的合唱总谱。 由于冼星海当时远离祖国,生活动荡,总谱完成后没有机会试奏和修改,还有不尽完善之处。 1955年,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厅举行的“冼星海逝世10周年”音乐会上,《黄河大合唱》第一次被搬上了苏联舞台,由全苏广播交响乐团演出,用俄语演唱。 1956年,我国著名指挥家李德伦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厅,指挥俄罗斯合唱团和莫斯科爱乐交响乐团,用俄语演出了《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雄壮而激奋,深刻地反映了抗战时期的时代、生活和群众的革命精神,成为时代的强音、民族的心声,震撼着神州大地,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抗敌,夺取抗战的胜利。 《黄河大合唱》的成功之处,在于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融声乐、器乐、文学于一体。 就合唱而言,给人以音乐与文学“协奏”的感受;歌词与音乐意境高远,形式灵活多样,富于歌唱性和音乐性;贴近劳苦大众,雅俗共赏,富于普及性;注意用情节、戏剧性渲染刻画人物;从艺术借鉴上看,它还带有西方“康塔塔”的成份。 全曲由八首歌曲组成,既各成章节,又浑然一体。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高度概括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里程碑式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是我国音乐史上不朽的传世名作,在世界音乐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我看来,《黄河大合唱》产生的震撼,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相比拟。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近代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我国近代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 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洗星海作曲。 作品用感情饱满的笔墨,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 作品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一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人民音乐家洗星海以他不可遏制的创作热情,仅仅用了6天时间,就完成了这部巨作的初稿。 同年5月,《黄河大合唱》在延安演出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毛主席都跳了起来,很感动地说了几声‘好’。 ”(洗里海日记)《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全曲包括序曲和8个乐章,并由配乐诗朗诵和乐队演奏将各乐平连成一个整体。 各个乐章从内容到音乐形象又具打相对的独立性,乐章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品以抗日和爱国两个主题为中心。 从深厚的情感和感人的艺术形象上一步步展开,直至宏伟的终曲,激荡的感情浪潮发展到了最高点。 管弦乐队演奏的《序曲》概括地对全曲进行了极富特点的描绘.乐队效果色彩浓郁。 音乐刻画了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象征着崇高伟大的民族精神:几个主题经过发展后交织征一起,形成了序曲的高潮。 《黄河船夫曲》采用了劳动号子的体裁形式,展现了乌云满天.惊涛拍岸,船夫与暴风雨奋力拼搏的生动形象.表现了华夏子孙吃苦耐劳和一定能到达胜利彼岸的优秀品质。 九曲黄河上船大粗矿的号子以领唱、合唱的形式塑造出来,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作为大合唱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给我们展示了这一可歌可泣的史诗的第一幕。 男中音独唱《黄河颂》是一首以黄河象征祖国的热情颂歌,充满了搏大、豪放的情怀。 第一部分以平稳的节奏、宽广的气息歌唱了黄河的雄姿。 第二部分以热情、奔放的旋律赞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热情激昂地颂扬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配乐诗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后,是民谣风格的抒情叙事曲《黄水谣》,朴素的音调优美而又平易动人:第一部分描写了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和中华儿女美好安宁的和平生活。 第二部分主题深沉、痛苦,描写了日寇侵略后妻离子散天各一方的悲惨情景。 音乐在低沉的情绪中结束,使人久久难忘。 《河边对口曲》如民间小曲般亲切而富于乡土气息,通过叙事般的对唱形式,手法简练,效果甚佳,描摹了国土沦丧后日寇铁蹄下人民的悲惨遭遇。 《黄河怨》以低沉凄惨、悲痛欲绝的音调,哭诉了一个遭受日寇蹂躏、失去丈夫孩子、留下“把血债清算”的遗愿而投入滚滚黄河怀抱的妇女的深仇大恨。 齐唱、轮唱《保卫黄河》表现了游击健儿的英勇气概,是一有人民战争壮阔场面的战斗进行曲。 “龙格龙格龙格龙”的衬词此起彼伏,波澜壮阔的宏伟场面和乐观主义的民族精神跃然眼前。 混声合唱《怒吼吧,黄河》是整部大合唱的终曲,也是全曲的高潮。 前面出现过的几个重要基本主题得到了综合的展现,愤怒的情绪、战斗的号角、坚定的节奏、丰满的合唱以宏伟的气势使音乐达到了最高潮,作品在乐队全奏和八声部合唱气吞山河的的澎湃波涛中结束。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之生字词

1、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词语闪烁洋溢盎然浓妆淡抹云雾飘渺波澜壮阔绚丽天工巧夺傣家 屋脊巍峨哈密戈壁滩演奏硕果开拓恢宏二、课文理解1、《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歌,以饱含感情的笔墨赞美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全诗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 2、全诗分为三部分,开头歌颂祖国的(幅员辽阔)、总写(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部分从五个方面赞美了祖国,即(山河无比壮丽,物产闻名世界,民族风物迷人,文化古老灿烂,民族精神伟大)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学了课文,我想用这些成语来赞美祖国:地大物博、气壮山河、山清水秀、锦绣中华、万里河山。 2、郑成功一、词语荷兰侵略者奴役慷慨激昂横行霸道簇拥瞭望绵延风帆蔽空 军容整肃负隅顽抗惊恐万状乘势酋长慰劳融洽徭役驻军二、课文理解1、《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2、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岳飞郑成功林则徐戚继光3、郑成功是中国明清之际军事家、民族英雄。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 4、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 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从祖国内地来到台湾的,有不少爱国的读书人,郑成功让他们办起了学校。 他还规定高山族子弟读书可以免除徭役。 这样一来,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融洽了。 郑成功建设台湾的两件实事是:发展生产,兴办教育。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点明中心作用。 5、载歌载舞:载:又、且。 负隅顽抗:负,依仗、依靠;隅,角落。 6、背诵第5、9两小节。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词语欧洲欺凌深渊满怀悲愤弥漫雾霭城郊咏唱谱写溢满悲愤欲绝疾驰催人奋起倾注幽暗流逝概念黎明蜡烛 一腔热血旋律勉励忧愤肺结核弥留之际异国他乡与世长辞 二、课文理解1、《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讲了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对祖国强烈的爱。 2、肖邦: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作品有《革命练习曲》、《悲伤》。 3、中外爱国音乐家有: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冼星海、聂耳。 4、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5、课后第4题:a、埃斯内尔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为的是让肖邦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b、“弥留之际”指病重快要死的时候,肖邦对姐姐说的话,表达了他至死不忘祖国强烈的爱国情感。 6、悲愤欲绝:欲,将要。 绝死亡。 与世长辞:辞,告别。 4、古诗两首一、词语蓟北涕泪漫卷巫峡襄阳洛阳杜甫陆游元知家祭二、课文理解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欣喜若狂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2)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3)全诗体现了一个“喜”字,从“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却看妻子愁何在”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因听到大唐军队收复失地而欣喜。 2、《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诗中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1)爱国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2)爱国诗篇: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汀洋》3、背诵全诗及诗意。 4、带点字:△妻子:妻子和孩子。 △漫:随意胡乱。 △ 漫卷:随意地卷起来。 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 △青春:明丽的春天◇示:告诉◇元:同“原”,本来。 ◇万事空: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但:只。 ◇王师:这里指南宋军队。 ◇九州:指中原。 ◇同:全国统一。 ◇定:平定,收复。 ◇:家祭:祭祀祖先。 ◇:无:同“勿”,不要。 ◇乃:你的。 ◇翁:父亲。 5、诗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我的衣裳。 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的忧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在大晴天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美好的春光,我也好回我的故乡。 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一路顺流之下,一过襄阳,便直奔洛阳。 《示儿》:我本来就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只是为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等到宋朝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在祭祀祖宗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6、这两首诗的相同点: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不同点:第一首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后极度喜悦和急还乡的心情;而《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 练习11、《爱我中华》这首诗是著名词作家乔羽为第4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所写的会歌,这支歌真切地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爱我中华”的思想感情及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如、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蒙古族(那达慕)、回族苗族傣族(泼水节)、满族、朝鲜族、侗族5、负荆请罪一、词语府邸上卿廉颇蔺相如韩勃聚精会神避让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寸步不让若有所悟踱步负荆请罪宽恕侮辱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知错即改爽直磊落昏庸二、课文理解1、《负荆请罪》是历史小话剧,课文是根据历史故事将相和第三部分而改编的。 剧本共分为两幕;第一幕侧重写的人物是蔺相如,第二部分侧重写的人物是廉颇。 剧本开头先写明时间、地点和人物。 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剧中的内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剧本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受其侮辱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罚的故事,揭示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肷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爽直磊落的可贵精神。 “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背着荆条去请罪,现表示愿意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2、与之相关的成语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3、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廉颇:光明磊落知错就改6、最后的姿势一、词语洗漱穿戴大公无私尘埃短暂坍塌瞬间塌陷废墟震撼救援凹凸不平绘声绘色妙语连珠幽默诠释生死攸关二、课文理解1、《最后的姿势》是写的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个老师:谭千秋。 他在生死攸关的一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他用自己51岁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人民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2、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跑出去。 把这句话改成换一种说法: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不容得所有的学生都跑出去。 改后的句子是一个陈述句,语气平淡,原句是一个反问句,语气强烈,更能表现谭千秋着急的心理。 3、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这句话从感觉、听觉、视觉这三个角度描写了地震发生时的景象;为下文写谭千秋毫不犹豫地救四个学生埋下了伏笔。 4、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句中的动词表现了谭千秋在灾难来临时毫不犹豫地保护学生的决心和意志。 5、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曾是一个多么和善的人啊。 他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 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绘声绘色:本文中指谭老师讲时的叙述生动逼真。 妙语连珠:本文中指谭老师讲课时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2.“他生命最后的姿势”指的是张开双臂,护住学生;它蕴含了谭千秋舍己为人的精神。 (3.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赞语妙在既赞颂了谭千秋老师爱护学生、舍己为人的精神,又巧妙地把谭老师的名字“千秋”两个字融入其中,表达了他的精神千秋万世流传的意思;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谭千秋老师用生命呵护学生、舍己为人的精神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哪里?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7、船长一、词语笼罩 翘起 剖开 裸露 断后 维持秩序 机械 灵魂 井然有序 控制 调遣 穿梭 屹立 阴森可怖 凝视 忠于职守 履行 权利二、课文理解1、《船长》是一篇短篇小说。 这篇小说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后即将沉没时,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船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2、课文是维克多·雨果,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的世界》、《笑面人》、《九三年》。 3、课后第4题句子的含义:(1)人们被哈尔威船长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和先人后己、舍己救人的品德所感动,没有一个人再违反他的命令,全部听从他的指挥,有秩序地开展自救。 这句话蕴含着对船长忠于职宇、舍己救人崇高品格的讴歌与赞美。 (2)这句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德的赞颂,面对死亡的威胁,哈尔威船长作出了以身殉职的选择,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又一次表现他的高尚品格。 4、背诵25-30自然段。 5、做人之道:忠于职守、舍己救人、诚实守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尊敬长辈、宽容大度等等。 8、爱之链一、词语颠簸凄凉瘪了蹭破冻僵天经地义怀孕潸然泪下粗糙脸颊 矮小轮胎袜子餐馆亲吻发愣二、课文理解1、《爱之链》这篇课文是一首爱的赞歌,是美国作家杰尼·巴尼特罗依·李。 课文叙写了乔依帮助老妇人修车不计报酬,老妇人帮助女店主,女店主关爱丈夫乔依的故事,生动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爱的链条,赞扬了人间的友爱互助,告诉人们: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援助的手。 1、课文为何用“爱之链”作题目:课文中写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乔依帮助了别人,就是帮助了自己,只要你付出了关爱,也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关爱。 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中延续,这就是一根爱的链条,这就是爱之链。 2、乔依:助人为乐、无私奉献。 练习21、《我不期望回报》汪国真,他的诗集和小说集,多次获得全国图书“金钥匙”奖。 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尽量多地不求索取地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事情,努力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充实、美丽。 2、学了课文《爱之链》,使我们想起了汪国真写的《我不期望回报》这首诗中的一句话:人,不一定能使人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 也使我们想到了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3、采访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较高层次的互动活动。 采访的注意点:(1)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要明确需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要明确解决什么问题。 (2)确定好采访的对象,列好采访提纲。 (3)提问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 (4)记录重要的内容。 9、小草和大树一、词语:生词——著称于世艰辛撇(piē)下惴惴(zhuì)不安大名鼎鼎提携训诫发誓狭窄陡峭权衡枉(wǎng)费孜孜不倦圣殿陈腐锥心解词——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 指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要强好胜:好,喜欢。 事事不甘落后,愿意为了成功付出努力,喜欢胜利、成功。 大名鼎鼎:鼎鼎,盛大的样子。 形容名气很大。 脱颖而出:颖,尖子。 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 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 寥寥无几:寥寥,形容数量少。 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惴惴不安:惴,忧愁,恐惧。 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 指工作、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二、课文理解:1、《小草和大树》课文讲述了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坚持学习,尝试写作。 当她满怀希望得到大诗人指点时,却遭到了巨大的打击。 但她没有失去信心,而是从羞惭与痛苦中昂起头来,与两个妹妹一起发奋努力,改变方向,继续写作,三姐妹终于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作家,这个故事折射出夏洛蒂·勃朗特和两个妹妹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与不懈努力的坚强意志,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她们在保守观念与陈腐偏见盛行的年代,敢于破旧势力的勇气与胆识。 2、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安恩·勃朗特《艾格尼斯·格雷》3、课文为何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夏洛蒂为理想而奋斗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的抗争精神使自己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作家,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让我们感受并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4、课后第3题句子的含义:(1)将夏洛蒂·勃朗特比作“仙人掌花”,意在突出她不屈的精神和在恶劣环境中茁壮成长的顽强的生命力。 (2)从比喻中可体会出夏洛蒂·勃朗特姐妹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坚韧不屈的意志。 5、课后第4题。 从勃朗特三姐妹身上受到的启发有:要敢于和保守观念、偏见作抗争;要不畏生活的艰难,环境的恶劣,发奋努力;要具备顽强的意志,不怕挫折,才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6、《简爱》中关于平等的名言:“我们是平等的……至少我们通过坟墓,平等地站到上帝面前。 ”7、全文围绕两条线索展开叙述,一条是三姐妹的成长经历:贫苦中奋争——写作中受挫——思考中转型——努力中成功。 这条线索展现了夏洛蒂姐妹不屈的奋斗历程,表现了她们坚强的意志;另一条是三姐妹与保守、偏见相抗争的经历。 8、骚塞说:“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 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 ”句中的小草和大树的称谓是当时社会中保守和偏见的表现,小草喻指当时的社会中才华平平、低贱卑微的妇女,大树喻指当时的社会中身份高贵、有所作为的男子。 9、“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 ”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意志比作了钢铁,把成功前的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比作小草,把成功后的三姐妹比作大树,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三姐妹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句中的两个“硬是”突出了她们付出的艰辛努力。 像她们这样刻苦勤奋、逆境成才的人有:贾岛、李贺、谈迁10、熟练朗读全文三·课外积累:1、关于勤奋的成语:学无止境 废寝忘食孜孜不倦 自强不息 奋发图强 锲而不舍2、来自于历史故事的关于勤奋的成语: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囊萤映雪 闻鸡起舞 牛角挂书 韦编三绝3、关于勤奋的诗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唐)4、关于勤奋的名言:(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东汉) (2)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美)10、轮椅上的霍金一、词语:生词——撰写残酷肌肉萎缩瘫痪禁(jìn)锢肺炎龇牙咧(liě)嘴文献 诊断跻(jī)身众星捧月顶礼膜拜质疑魅力令人折服 唐突尖锐鸦(yā)雀无声恬静艰难叩击簇拥由衷彻底 震颤(chàn)剥(bō)夺悲悯(mǐn)景(jǐng)仰解词——景仰:敬佩,仰慕。 悲悯:哀怜,慈悲怜悯。 唐突:本课指莽撞、冒失。 静默:寂静。 顶礼膜拜:双手合掌,高举过顶,然后跪下,用头顶受礼人的脚。 原为佛教徒对佛最虔诚的礼仪,现多用来比喻对人无限崇拜(多用于贬义)。 众星捧月: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 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喜爱或尊敬的人。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 形容非常静。 二、课文理解:1、《轮椅上的霍金》课文讲的是被称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人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挑战命运,为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赞扬了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抒发了由衷的敬仰之情。 2、霍金: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被称为“宇宙之王”,科学著作《时间简史》3、像他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贝多芬、爱迪尔、张海迪、海伦·凯勒、桑兰4、说说霍金的非凡之处,从以下方面来组织语言回答:(1)在受到病魔的残酷折磨下,依然顽强地地行科学探索。 (2)取得的成就。 (3)忘我工作的事例。 (4)回答记者提问的事例。 5、第四自然段“飞出了……飞出了……飞出了……飞到了……飞向了……”一句以层层推进的排比句式,写出了霍金把自身的困境置之度外,任思维在宇宙中遨游,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突出他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 6、年轻的女记者认为命运让霍金失去的太多,可霍金却觉得自己依然拥有很多:手指还能活动;大脑还能思维;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亲人和朋友,有一颗感恩的心……从霍金的回答中,我们感受到了:面对残酷的命运,霍金没有抱怨,而逝为了自己所能拥有的一切而感到高兴。 霍金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真不愧是令人折服的强者。 7、熟练朗读全文。 三、课外积累1、成语积累:形容有学问的成语。 博古通今满腹经纶学富五车 学贯中西 博学多才形容有毅力的成语。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绳锯木断滴水穿石形容有名声的成语。 举世闻名驰名中外名震天下享誉世界誉满全球2、 名言积累:只有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 ——海伦•凯勒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海伦•凯勒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一、词语:惬(qiè)意抽屉(tì)粘补扉(feī)页历险小说触礁恶劣(liè)荒无人烟鲁滨逊(xùn)木筏栖(qī)身粗糙(cāo)俘虏(lǔ) 二、课文理解: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在阅读中,“我”懂得了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成为一个英雄。 故事告诉我们《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一本告诉我们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的书。 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概括起来,他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三方面:荒凉与孤独、食物缺乏、住宿困难。 2、《鲁滨逊漂流记》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 在书中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凶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陪。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一个具有大无罪冒险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课后习题2)3、课文杨红樱,儿童文学作家,作品有校园系列小说《女生日记》、《男生日记》、《五三班的坏小子》、《漂亮老师与坏小子》。 4、《鲁宾逊漂流记》告诉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 5、熟练朗读全文。 三、课外积累1、名言积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练习31、前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当我们的草稿写好后修改的好方法是放开声音去读你的草稿。 正如老舍先生说: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听不听由他),看念得顺不顺?准不准?别扭不?逻辑性强不?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 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看。 2、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 我国小学生的生命财产、合法权益随时都国家法律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就是专门为保护我们少年儿童而制定的法律。 我们经常提到的权利有:生存权、受教育权、隐私权、通信自由权等。 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要学会申诉,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启示我们:成才不光需要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亲人朋友的关心,因此,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12、姥姥的剪纸一、词语:生词——屯子啧啧赞叹慈祥广结善缘撩(liāo)起薅(hāo)草刁难(nàn) 无可挑剔(tì)熟能生巧吉利延长屋檐顽皮温顺生肖(xiào)啃(kěn)食缠着敦厚联结映现解词——刁难:故意使人为难。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 耍赖:使用无赖手段。 课文中指“我”的淘气与顽皮。 调皮蛋:是对调皮孩子的昵称。 二、课文理解:1、《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采用第一人称叙写了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围绕“喜鹊登枝”和“老牛兔子”的剪纸展开了“我”和姥姥间动情有趣的故事,表现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 2、课文为何以“姥姥的剪纸”为题目?“剪纸”不光指的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姥姥与“我”情感联结的桥梁,是寄托着“我”与姥姥情感的载体。 3、姥姥是个心灵手巧、勤劳善良、技巧高超的人。 她剪纸技艺高超、作品很受欢迎的原因有:剪纸逼真;姥姥心地善良,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第二自然段中的两个“普普通通”写出了材料的平常,“翻来折去”写出了方法的简单。 “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一句是从正面描写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邻居的赞叹是侧面表现姥姥的剪纸作品十分逼真,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姥姥剪的最多的作品是“喜鹊登枝”,因为它象征着吉祥、幸福。 4、课后第4题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长年累月的练习使姥姥技艺娴熟。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只要肯花时间,肯花功夫,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结合我们的练字实践来写)。 5、姥姥的剪纸题材广阔、栩栩如生、富含深意。 在剪纸中,老牛是姥姥,小兔是文中的“我”,草地是祖孙间浓浓的亲情。 两个“无论”突出了“我”对姥姥的思念。 其中:“小兔骑牛图”——姥姥爱“我”甘作牛。 “牛兔啃草图”——和谐共处亲情深。 “老牛望兔图”——姥姥对“我”的思念和期待。 6、熟练背诵12、13两个自然段,熟读全文。 三、课外积累含“手”的成语束手无策 眼疾手快 得心应手 手到擒来 心灵手巧 妙手回春 手眼通天 袖手旁观手忙脚乱顺手牵羊手不停挥手足无措13、牛郎织女一、词语:剩(shèng)饭舔舔 微弱循(xún)着彩锦装饰眼眶暴跳如雷 挣(zhēng)扎趁(chèn)机乘(chéng)机玉簪(zān)霎(shà)时间 隔河相望鹊桥衰老二、课文理解:1、《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 《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 还可以感受到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它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被誉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2、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3、《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道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亦如这样的诗句所反映的:“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秦观也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人物特点:牛郎——心气势大的成语人山人海 排山倒海 雷霆万钧 气势磅礴 气贯长虹 万马奔腾 气壮山河 千军万马 浩浩荡荡 风起云涌练习41、课外俗语:(1)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2)当家方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说一方话。 (4)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当自己被别人误会时,态度要冷静、诚恳,要心平气和地把事情的原委向对方说清楚。 解释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向谁解释,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2)解释什么,这是说话的主体部分,要针对误会说明原委;(3)怎样解释,也就是解释要注意方式方法,寻找适当时机。 3、背诵俗语及成语(练习四)15、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词语望而生畏伫立青石嶙峋深邃凝滞弥漫铁

求 咱们工人有力量 中的历史问题

本段歌曲概述《咱们工人有力量》,马可词曲。 作于1947年。 本段歌曲歌词咱们工人有力量, 嘿!咱们工人有力量! 每天每日工作忙, 嘿!每天每日工作忙, 盖成了高楼大厦, 修起了铁路煤矿, 改造得世界变呀么变了样! 哎嘿! 开动了机器轰隆隆地响, 举起了铁锤响叮当! 造成了犁锄好生产, 造成了枪炮送前方! 哎嘿哎嘿 嘿呀! 咱们的脸上发红光, 咱们的汗珠往下淌! 为什么?为了求解放! 为什么?为了求解放! 哎!嘿!哎!嘿! 为了咱全中国彻底解放!本段创作背景1947年初夏,音乐家马可在东北解放区的一个文工团里工作。 一天,马可同几位文工团员一起来到刚解放的佳木斯一座大工厂参加工人假日义务劳动。 他们长期战斗在解放区的农村,一进入工厂,就被熊熊的炉火、隆隆的机声所吸引,看到一块块火红的钢锭在工人手中化为产品,这一切深深打动着马可。 休息的时候,在女团员为工人演唱《翻身五更》以后,老工人问:“你们有没有工人翻身的歌?给咱们唱一个。 ”“这个……我们还没有编出来呢!”马可面露窘色地回答。 这时,一位老师傅唱起了自己编的《工人四季歌》:“……秋季里来菊花黄,工人翻身自己把家当。 成立了职工会,参加了自卫队,组织起来那么有力量。 ”老师傅唱歌的声音很朴实,嗓子还有点沙哑,可是他的歌声却很有吸引力,马可听了非常感动,他决心要为工人编一首战歌。 回到住所,马可用二胡拉起《工人四季歌》的曲调,团员们都围拢过来,静静听着。 马可想:“要做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不学习工人大公无私的品质不行。 应该编一首歌颂他们的歌,可怎么编呢?”马可一边拉琴一边思索,团员们也在思索着,议论着:“歌颂他们的生产热情。 ”“歌颂他们的坚决、勇敢、热情、乐观的精神。 ”“歌颂他们改造世界的气派。 ”“真是伟大!伟大的……力量!”“我看可以叫做《伟大的工人……伟大的力量》!”“不如干脆就叫《工人有力量》!”同志们的热情议论使马可进入沉思,《工人四季歌》的欢快曲调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热情的旋律。 先是用二胡奏出,接着小声哼唱,最后大家从轻声到强声唱了起来:“咱们工人有力量!嘿!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嘿!每天每日工作忙,盖成了高楼大厦,修起了铁路煤矿,改造得世界变呀么变了样。 ”就这样,一首富有时代强音的工人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诞生了。 《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具有代表性的工人歌曲,像长了翅膀一样,翻山越川,从关外唱到关内,唱遍了全中国,从1947年一直唱到今天。 [1]本段歌曲赏析歌曲的最后一个乐句,把后段的劳动呼号和前段豪迈的曲调综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概括力。 它是中国工人阶级迈向新中国时唱出的第一声高昂的战歌。 本段简介著名音乐家马可马可(1918-1976)出生在江苏徐州的一个信天主教的家庭里,他的名字就是从福音书上圣徒马可那里借用来的。 1935年17岁的马可在他家乡的一所中学读书。 当时的徐州正处于国民党黑暗统治之下,许多青年面对前途与光明彷徨着,马可也一样想着毕业后的去向问题。 就在这个时刻,一个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兴起了,它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激荡着每一个爱国者的心。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像火一样的战歌从亿万人民的心中爆发出来。 在这强烈的歌声里,马可全身热血沸腾,坚定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就在此时,他已经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和才能。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先后参加了河南抗敌后援会演剧三队、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抗敌演剧队第十队,负责歌咏指挥和音乐创作。 在此期间他创作了<<游击战歌>>、<<太行山的呼声>>、<<保卫洛阳>>及<<吕梁山大合唱>>等二百多首战斗歌曲,在群众中影响很大。 1939年底,在地下党的安排下,马可去了延安,这也是他早就向往的革命圣地。 在延安,马可进入了鲁迅文学艺术学院,从此他得到了党的亲切关怀和培育。 1943年春节,延安的文艺工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掀起了红火的新秧歌运动,在鲁艺秧歌队中,马可除了编写剧本、作曲外,还参加演唱和乐队伴奏。 他编的节目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受到了群众热烈的欢迎。 1944年,马可参加了歌剧<<白毛女>>的音乐创作,当此剧首场演出时受到了党中央的热烈赞扬。 <<白毛女>>的产生在我国歌剧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多年来也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 1945年底,马可告别了延安,随同鲁艺大队来到了东北新解放区工作,在三年的解放战争中,马可的那支战斗的笔,始终没有停止过,这期间他先后谱写了<<我们是民主青年>>、<<南泥湾>>、<<咱们的军队回来了>>、<<帮助军队打胜仗>>、<<咱们工人有力量>>等革命歌曲,同时还创作了<<荒火>>、<<血海深仇>>、<<夫妻识字>>、<<小二黑结婚>>等歌剧。 建国以后,马可长期担负着音乐教育、戏曲研究和发展新歌剧事业,同时还写出了百余篇音乐评论和理论文章。 如<<新歌剧和旧传统>>、<<从戏曲艺术的特点看戏曲音乐工作>>、<<戏曲唱腔改革中的几个问题>>、<<生活里少得了音乐吗?>>、<<冼星海是我国杰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音乐家>>和<<中国民间音乐讲话>>、<<时代歌声漫议>>、<<冼星海画传>>等。 直到他被四人帮长期迫害而卧病在床时,他还念念不忘为人民写新的音乐作品。 1976年7月27日,马可逝世。 这位革命的音乐家离开了我们。 他走了,可他的歌还在人们中间流传着,他走过的光辉路程,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明日在济南开幕
开始了 新一轮中西部产业大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