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李文清
明确板块定位,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对拟IPO企业提出了“创新性”指标要求。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北交所下发了最新一期发行上市审核动态,对拟IPO企业的创新特征作出多项规定,涉及创新性量化指标、创新特征信息披露等。
北交所表示,在该所申报发行上市的企业,“应当具备基本的创新投入或产出,充分披露其创新特征,结合客观依据论证是否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及转型升级等创新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业绩增长,提升抗风险能力”。
明确“创新性”指标要求
上交所科创板、深交所创业板已分别有了明确的“硬科技”属性指标、“三创四新”指标,如今,北交所也对“创新性”指标给出了明确要求。
近日,北交所下发了最新一期发行上市审核动态,进一步明确北交所市场定位的把握标准,引导和规范上市申报行为,发行人申报在北交所发行上市的,可参照该期审核动态,充分论证说明发行人是否符合北交所定位,保荐机构应当充分审慎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审核动态还称,在北交所申报发行上市的,发行人报告期内应当具备基本的创新投入或产出,充分披露其创新特征,结合客观依据论证是否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及转型升级等创新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业绩增长,提升抗风险能力。
同时,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要求保荐机构在推荐企业申报北交所发行上市时,应当充分评估企业是否符合基本要求之一。对不符合基本要求的企业,北交所审核机构将通过强化问询审核、征询行业咨询委或主管部门意见等方式,就相关企业是否符合北交所定位进行严格把关,结合各方因素认定其是否符合北交所定位。
提出三项基本指标要求
该期审核动态显示,发行人申报在北交所发行上市的,就创新性量化指标方面,应当符合三项基本指标要求:
一是通过持续开展研发投入,维持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资金、人力等资源投入。比如,研发强度较高,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在3%以上;或者研发投入金额较大,最近3年平均研发投入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或者研发投入增长较快,最近3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达到10%以上,最近1年研发投入金额达到1500万元以上。此外,企业在研发人力资源方面应有相应体现,具体而言,最近1年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或者研发人员不少于10人。
二是通过独立或合作研发形成知识产权成果,并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具体来看,通常拥有I类知识产权3项以上或软件著作权50项以上。
三是积极参与标准研究制定并形成一定成果,通常参与制定过2项以上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北交所表示,在该所申报发行上市的企业,“应当具备基本的创新投入或产出,充分披露其创新特征,结合客观依据论证是否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及转型升级等创新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业绩增长,提升抗风险能力”。
此外,北交所还提到,申报企业在论证自身创新特征时,应结合技术、产品、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以及转型升级情况,进行论证。
五大方面规范信息披露
该期审核动态强调,发行人应当采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层次清晰的结构和内容,在招股说明书中充分、客观、准确地披露其创新特征,说明在技术水平、产品关键性能指标、业务模式竞争力等方面与主要竞争对手的比较情况。
从过往实践来看,一般涉及五个方面:第一,创新投入方面,包括前期持续研发投入情况,如研发支出、研发人员、研发设备、研发模式、科研激励机制、参与或承担省部级以上科技专项课题情况等;第二,创新产出方面,包括独立或合作研发形成的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及产业化情况等;第三,创新认可方面,包括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产品在国内或国际市场具备占有率,与国内或国际知名企业建立稳定合作的关系,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或资质认定等;第四,在研发设计、采购、生产与销售等环节借助技术突破、模式创新催生出新业态新模式的具体情况、盈利前景以及竞争优势等;第五,发行人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或新设备、新方法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的,还应当披露其在提升产品质量、产业链升级、降本增效,以及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等方面的情况。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北交所上市公司249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92.37%,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48.19%;最近3年平均研发投入3174.67万元,最近3年平均研发强度(剔除未盈利企业)为5.97%,最近3年平均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为16.44%;平均每家公司拥有90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17.52%;平均每家公司拥有22项发明专利。
IPO门槛大幅提高!三大交易所最新上市标准
2024年4月30日,中国证监会与三大证券交易所同步更新了上市标准,主板、科创板、创业板的准入门槛显著提高。 以下是具体修订内容:主板企业需满足以下条件:最近3年净利润连续为正,净利润累计不少于2亿元,且最近一年净利润超过1亿元,同时现金流量净额或营业收入需达到相应要求。 科创板的财务指标未调整,但更注重科技创新属性,要求企业研发投入高、员工结构合理、专利数量多,且营业收入增长迅速。 创业板的上市标准调整为最近两年净利润正且累计超过1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不少于6000万元。 北交所暂未调整理论上市门槛。 具体到三大交易所的详细市值和财务指标,主板、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有严格的规定,包括对净利润、营业收入、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等指标的要求,以及红筹企业的特殊条件。 这些新标准旨在筛选出更高质量的上市企业,强化市场准入门槛。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调整都是为了确保市场的稳健发展,确保上市公司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公司上市的条件和要求
在全面注册制改革下,企业上市的最新条件有以下几个关键点:1.各板块定位明确:主板突出“大盘蓝筹”特色,科创板突出“硬科技”属性,创业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主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 。 发行条件统一化: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基本适用统一的发行条件,但在实际控制人变更、股本数量等方面根据不同板块有所差异 。 3.财务指标的调整:主板IPO的财务指标进行了优化,提供了三套上市指标,均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取消了“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和“最近一期末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于20%”的要求 。 科创板的上市门槛得到提升,要求企业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达到8000万元以上,拥有7项以上的发明专利,并且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5% 。 创业板对未盈利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创业企业开放,采用“市值+收入”的上市标准,同时删除了红筹企业“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的要求 。 4.审核注册程序的优化:全面注册制下,审核流程得到简化,交易所审核和中国证监会注册的时间总计不超过三个月,同时取消了“连坐机制”,即中介机构被立案调查不影响审核注册程序 。 5.加强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监管机构将加强拟上市企业的股东穿透式监管,严打违规代持和利益输送行为,同时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 。 6.分红政策要求:企业在上市前需要制定上市后的分红政策,并对外充分披露 。 7.严禁过度融资:明确禁止以“圈钱”为目的的盲目上市和过度融资行为,优化发行承销制度,强化监管高定价超募现象 。 这些变化体现了监管机构对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视。
北交所申请什么时候通过
北交所申请一般两个月就通过。 北交所IPO上市条件定了,审核仅需2个月上市条件 一、市值不可低于2亿元,且同时满足: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 或同时满足: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二、市值不低于4亿元,且同时满足: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不低于1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三、市值不低于8亿元,且同时满足: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合计比例不低于8%;四、市值不低于15亿元,且需要满足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不低于5000万元。 拓展资料:大家不要把北交所IPO上市想得很复杂,其实过程跟A股的IPO完全一样,规范的要求也一模一样,需历经四个过程:第一阶段:财务顾问阶段,简而言之,中介机构会按照IPO的要求,对企业进行各种财务和法律规范。 在实际操作时,可能会遇到IPO整改,大概率会碰到以下问题:收入确认不准确、进销存账实不符、料工费分摊不准确、工程行业成本计量不准确、资金占用、银行卡流水异常等。 遇到这些问题要尽早调整,以免影响上市。 第二阶段:辅导阶段,企业需要通过中介机构帮助,在当地证监局辅导备案,辅导时间各地不同,一般在3-6个月之间。 第三阶段:保荐阶段,主要是中介机构跟进,需要走访、准备申报材料、制作底稿、内核、申报反馈等。 第四阶段:承销阶段并上市总的来说,北交所IPO的时间分为四个阶段:前期整改准备-申报材料准备-在会审核-发行上市。 前期整改会比较费时间,如果碰到比较大的问题,极有可能整年度都会作废 。 所以,前期整改越早越好,如报告期内第一年聘请中介机构进行整改,以此达到北交所IPO的申报要求。 申报材料准备的时间一般在半年以上。 敲黑板划重点:北交所IPO实行注册制,时间上看,北交所审核两个月,证监会注册20个工作日,不包含中介机构回复反馈的时间。 因此,从理论上计算,在北交所上市,从申报到上市的时间大致需要6-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