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了 第四轮化债

点击上方" 米筐投资 "

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一切皆为一个“稳”字。

上周六,财政部新闻发布会上官宣:

“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

这标志着第四轮化债启动。

所谓的化债,其内核就是将地方欠的钱由短期变为长期,由上不了台面的“暗债”变成可监管的“明债”,用时间换空间的方式控制债务风险。

从2009年开始,地方卖地创收搞基建、修花坛迅速地积累了大量债务,伴随着经济增长放缓,相当于收入增速放缓,债务越来越成为地方不能承受之重。

这就好比早年你拿着工资并借了许多笔短期小额贷款买房,如果你的工资增速能够盖住小额贷款的利息支出,并且房价没有下跌,那么你就没有风险。

可如果伴随着经济增速下滑,你的工资也下滑,并且父母知道你之前瞎搞借了很多小额贷款现在管着你不让你继续借了,那么此刻的你会怎样?

疲于奔命,应付随时到期的债务,这就是近10年地方的现状。

怎么办?

总不能一直让孩子不干正事儿天天愁着怎么还钱吧?也不能任由孩子瞎借钱乱搞,突然崩盘吧?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化债运动便从2014年开始了。

先后共进行了三次,分别是:

2015—2018年,允许地方走正规程序发地方债借钱,然后把原来自己从“小额贷款公司借的”(以下成为“隐性债务”)12万亿给还咯;

2019年,允许债务压力大的地方再发行1500多亿把隐性债务给平咯;

2020—2022年,将范围扩大,允许北上广等部分地方走正规程序把隐形债务给彻底消灭咯。

从前三次的化债节奏看,从“规范地方借钱”到“隐性债务再减量”再到“部分地方隐性债务清零”的节奏看,这次很有可能将范围放大,并尽可能将所有地方的隐性债务彻底清零。

这也是昨天外媒爆料将在2027年前发行6万亿来化债的逻辑。

可以说,这次化债已经彻底摆上台面。

那么这会对我们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又会对我们关心的股市产生什么影响呢?

经济方面:利好,但也远远谈不上“方向级别的转变”!

股市方面:留下了想象空间,却很模糊。

先说对经济的影响。

之前也曾在文章和直播中多次说过,在企业和居民不愿意投资和消费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化债和房地产将直接决定眼前的经济形势。

而这一切的关键要看地方能否腾出手来扩张——毕竟财政政策有近80%是通过地方实现的。

只有地方扩张了,才会有活水,才能疏通堵点,水才能往下流,流向企业和居民,改善他们的资产负债表,让情况好转。

现如今,当爹的把儿子的部分债务抗下来或者允许儿子“走正规程序”借新钱还旧债(目前方式不明、额度不明),无疑能够让儿子腾出手来好好工作,不用天天陷在债务的漩涡里一顿瞎折腾。

而之所以说远远谈不上“方向级别的转变”是因为 这件事儿的内核依然是“稳风险”而非“扩张”,依然是缓解地方压力之后依靠地方搞投资扩张刺激经济的老路。

要知道眼下“扩张”是指财政今年花的钱要比去年多很多,甚至远远超出年初的预算。

而如果只是将今年打算花的钱的一部分,抽出来帮助地方借新还旧(隐性债务),无非是整个家庭原本花在别处的钱花在此处,这就算不得扩张。

这次新闻发布会财政多次提及“当爸爸的有借钱的空间”,却没有正面回应究竟打算额外多发多少债、筹到钱,然后打算花多少钱帮儿子,这就难免会让人认为这次化债跟前三次一样:

你借钱的空间我给你打开,但自己借的钱自己还!

那么这对地方财政扩张的空间就相对有限了。

然后是股市。

之前靠央行的流动性支持,股市的估值提高了。但经济复苏、上市公司靠利润增长走出慢牛的格局还需要财政扩张来实现。

这次财政依靠“中央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吊足了很多人的胃口,让市场认为接下来财政会花很多钱来支撑经济。

可是,除了帮助地方化债明确之外,具体花多少钱、多长时间花完、花在什么地方都还没有提。

这也导致 最近两天资本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先是国内,只有城投债、房地产相关的大宗商品(如玻璃)涨,股市等其他根本不买账。

其次是国外,伦敦铜跌上海铜涨、大连铁矿石弱于新加坡,突出一个国内投资者买账,国外不买。

有人说“不是一次性‘喂饱’,而让你的‘味蕾’时时刻刻想着它。对预期反映的资本市场而言,这是最好的政策管理。”

我只能说,利好产生的空间就那么多,赶紧释放完把信心搞起来,让大伙手里早点有钱比什么都重要。

“隐而不发”只会透支刚刚燃起来的信心!

地方化债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与财税息息相关, 限于篇幅只能说这么多,对这一方面感兴趣的朋友, 可以扫下方二维码 ,找后台小姐姐要资料 ,保管让你一文看清化债的用意和对我们投资的影响。

:和卿

请注明来源及侵权必究


美国QE开始与结束时间表

2008年开始,美联储先后实施了4轮QE。

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首次公布将购买机构债和MBS,标志着首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开始。 2010年4月28日,联储的首轮量化宽松政策正式结束。

美联储2010年11月4日宣布,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计划,计划在2011年第二季度以前进一步收购6000亿美元的较长期美国国债。 QE2宽松计划于2011年6月结束,购买的仅仅是美国国债。

2012年9月14日凌晨消息,美联储麾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结束为期两天的会议后宣布,0-0.25%超低利率的维持期限将延长到2015年中,将从15日开始推出进一步量化宽松政策 (QE3),每月采购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现有扭曲操作(OT)等维持不变。

2012年12月13日凌晨,美联储宣布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每月采购450亿美元国债,替代扭曲操作,加上QE3每月400亿美元的的宽松额度,联储每月资产采购额达到850亿美元。

扩展资料: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

美国及英国经济受定量宽松政策的影响可能最大,因为它们的经济不像日本以及瑞士那样依赖出口。 它们的央行买入政府债券将增加流动性,这应该会帮助解冻信贷市场,刺激消费者以及企业增加支出。

美国财长盖特纳就称,为摆脱衰退,我们需要银行再次冒一下风险为企业提供信贷。 如果信贷门槛降低,房屋市场可能筑底,这将刺激需求,结束房价下跌的局面。 另外,清除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有毒资产将帮助缓解市场担忧,并且应该会增加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刺激风险偏好。

美股近期在美国财政部宣布有毒资产清理计划後升至6周来的高点就说明了这一点。 房屋市场以及股市反转将提升消费者信心,后者已经开始改善,3月密歇根消费者信心自56.6升至57.3就说明了这一点。

如果市场的乐观情绪上升,国内需求增加,企业可能会结束裁员,重新增加人手。 这对美国经济将是一个利好消息。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13日,美国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正式出台。量化宽松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

美国历史有几次加息?

美国历史一共有6次加息。

分别是:

第一轮:加息周期为1983.3—1984.8,基准利率从8.5%上调至11.5%。

当时,美国经济处于复苏初期,里根政府主张减税帮助了经济的复苏、制造了更多工作机会。 1981年美国的通胀率已达13.5%,接近超级通胀。 1980-81年间经济处于极端的货币紧缩状态,试图积压通胀,而通胀率从1981年的超过13%降至1983年的4%以下。

第二轮:加息周期为1988.3—1989.5,基准利率从6.5%上调至9.8125%。

当时,当时通胀抬头。 1987年“股灾”导致美联储紧急降息救市。 由于救市及时、股市下跌对经济影响不大,1988年起通胀继续上扬,美联储开始加息应对,利率在1989最终升至9.75%。

此轮紧缩使经济增长放缓,随后的油价上涨和1990年8月份开始的第一次海湾战争相关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经济活动,使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第三轮:加息周期为1994.2—1995.2,基准利率从3.25%上调至6%

当时,市场出现通胀恐慌。 1990-91年经济衰退之后,尽管经济增速回升,失业率依然高企。 通胀下降令美联储继续削减利率直到3%。

到1994年,经济复苏势头重燃,债券市场担心通胀卷土重来。 十年期债券收益率从略高于5%升至8%,美联储将利率从3%提高至6%,使通胀得到控制,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 此次加息也被认为是导致此后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第四轮:加息周期为1999.6—2000.5,基准利率从4.75%上调至6.5%。

当时,互联网泡沫不断膨胀。 1999年GDP强劲增长、失业率降至4%。 美联储将利率下调75个基点以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后,互联网热潮令IT投资增长,经济出现过热倾向,美联储再次收紧货币,将利率从4.75%经过6次上调至6.5%。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和纳斯达克指数崩溃后,经济再次陷入衰退,“911事件”更令经济和股市雪上加霜,美联储随即转向,由次年年初开始连续大幅降息。

第五轮:轮加息周期为2004.6—2006.7,基准利率从1%上调至5.25%。

当时房市泡沫涌现,此前的大幅降息激发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 2003年下半年经济强劲复苏,需求快速上升拉动通胀和核心通胀抬头,2004年美联储开始收紧政策,连续17次分别加息25个基点,直至达到2006年6月的5.25%。

直至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再次开始降息至接近零的水平。

第六轮:2016年12月15日凌晨3:00,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25个基点,美联储利率决定上限为0.75%,下限为0.5%。 美联储在声明中表示,考虑到实际和预期的劳动力市场、通胀状况,因此作出加息决策。 这意味着美联储认为劳动力市场接近充分就业。

扩展资料

美国加息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跨境资本可能再次外流。 从今年三季度以来,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形势出现好转。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由逆转顺,银行代客结售汇和涉外收付款也全部转为顺差,结汇率也超过了售汇率。

美联储再次加息后,叠加缩表和减税措施,美元将继续处于牛市周期,美元资产收益率上升,我国境内逐利资金和热钱将流出,资本外流形势将再次恶化。

第二,人民币短期仍有调整压力。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的内容,两国利率的差额等于远期兑换率与现货兑换率之间的差额。 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流向高利率国以赚取利差,但由于牵扯到不同国家,还要考虑汇率变动风险。 这是传统利率平价理论的内容,并没有考虑预期的作用。

自2015年12月美国重启加息政策以来,美联储连续释放加息信号,市场对美联储加息具有较大预期。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很容易受惊吓。 年内人民币汇率虽有所回升,但贬值预期依然存在,受突发事件冲击,短期内波动可能加剧。

第三,国内资本市场价格承压。 美联储加息将导致我国跨境资本外流加剧,跨境资本流动中的很大比重是热钱和短期流动资本,主要以套利投机为目的。 这部分资本流入我国后一般不会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而是进入股市、楼市等虚拟经济领域,推高资产价格,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在资本外流和房地产市场加强调控背景下,这部分跨境资本将率先流出,对我国资本市场价格带来巨大冲击,加剧股市、债市和房地产市场的波动。

第四,国内企业美元融资成本和存量债务负担增加。 美联储加息导致全球市场利率中枢上移,同时美联储货币正常化将在中期促使美元流动性趋紧,国内企业境外美元负债成本上升。

参考资料:网络百科-美联邦储备系统

锦绣安宁 张晚意又赌对了! 紧抓人眼球 44岁女N号一出场
含对策 教师课堂秩序混乱的19个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