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摘要:1970年代火爆一时的南斯拉夫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一部抗德神剧。但影片里对德国军官的军服细节表现非常到位,军衔、勋章,臂章,帽徽,都非常真实准确还原了当时的情况。今天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图1:《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德国军官的军服细节非常到位1970年代火爆一时的南斯拉夫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一部抗德神剧。但影片里对德国军官的军服细节表现非常到位,军衔、勋章,臂章,帽徽,都非常真实准确还原了当时的情况。今天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影片一开始是德军在一处戒备森严的地下会议室召开军事会议,主持会议的德军将领介绍了战局,也就是这部影片的主线“劳费尔行动”的背景。这段背景介绍的台词,很多人都印象深刻:“诸位,向你们宣布一项重要的消息,我们东南军区司令莱尔上将已经接到了命令,A军团今天晚上开始按计划从巴尔干撤退。请坐吧,先生们!”大家坐下之后,他接着说:“贝尔格莱德的丢失,俄国军队从北方向我们推进,在南斯拉夫全国各地,到处都是游击队。我们在巴尔干的处境很危急。现在我们只控制了多瑙河以南的公路,如果在莱尔上将的部队撤退之前,敌人占领了这条公路的话,A军团就会被包围。这意味着,我们将要损失二十个师。目前保卫德国,就指望这二十个师了。”
图2:戒备森严的地下会议室里举行的军事会议,细节很到位,连笔记本上都有纳粹德国的帝国鹰图案这两段话在翻译上有些瑕疵,德军只有在国内才设有军区,占领区是没有军区的,东南军区应该是东南方面军,死了也不是劳尔上将。劳尔上将应该是亚历山大·勒尔空军大将(也有翻译为一级上将),劳尔勒尔是音译上的差异,他指挥的部队是驻扎在塞尔维亚和希腊,下辖22个师的德军E集团军群。德军部队编制中没有军团。德语中的字母E,音标是[eː],发音很像英语的A,所以出现了翻译上的错误。当时德军确实有A集团军群,不过当时驻扎在波兰南部和斯洛伐克,并不在巴尔干地区,和剧情对不上,E集团军群从主官名字、驻扎地点和兵力规模就完全对上了。至于这位主持会议的德军将领,从他的三片矢车菊图案的领章和红色肩章看,这可是陆军元帅的军衔标志。虽然在影片中没有出现他的名字,但应该就是当时担任东南方面军兼F集团军群司令的马克西米连·冯·魏克斯元帅。魏克斯是1943年1月晋升元帅,纳粹德国的第十九位元帅——这位演员的相貌和魏克斯元帅十分相似,有点特型演员的味道,所以他的身份应该可以确定了。
图3:德国陆军元帅军衔标志
图4:对比一下剧中这位德国军官的领章,确定是陆军元帅
图5:左为魏克斯元帅,右为剧中的演员,是不是挺像的?接着重点说说他的勋章,领口处是骑士十字勋章,历史上的魏克斯元帅确实也获得过骑士十字勋章。第二颗纽扣处是二级铁十字勋章的绶带,左胸口有两枚勋章,黑色十字形的是一级铁十字勋章,金色圆盾形的是金质战伤勋章。铁十字勋章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多赘述了。战伤勋章是1939年9月1日(正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日)设立,授予在作战和执行公务时负伤、致残的军人和公务员。战伤勋章外形为椭圆形,图案是橡叶圈花纹内M16铜盔与交叉的佩剑。战伤勋章分为黑色、银质和金质三种,一次重伤或两次轻伤,可获得黑色战伤勋章,获得黑色战伤勋章之后再受伤两次或因伤致截肢或失明,可获得银质战伤勋章。受伤达到五次或以上,或因伤重度伤残,可获得金质战伤勋章。 魏克斯元帅佩戴着金质战伤勋章,说明他的元帅军衔,确实是在战场上的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搏杀而来的。
图6:这位元帅领口处是骑士十字勋章,第二颗纽扣处是二级铁十字勋章的绶带,左胸口佩戴一级铁十字勋章和金质战伤勋章
图7:三种版本的战伤勋章,从左到右依次是黑色、银质和金质接着出场的是剧中的大反派,党卫军上校冯·迪特里希和他的副手党卫军上尉比绍夫。准确说党卫军是没有上校和上尉的,党卫军的军衔和国防军完全不同,标志和叫法都不一样,自成体系,冯·迪特里希的军衔是党卫军旗队长,相当于国防军的上校。军衔标志是两侧领章都是一片像树叶。党卫军只有旗队长以上,才会是两侧领章都是军衔标志,旗队长以下,都是右侧领章是两道S状闪电(SS就是党卫军的字母缩写),只有左侧领章才是军衔标志。比绍夫的军衔是党卫军二级突击队中队长,相当于国防军的中尉,所以他的领章右侧是两道SS闪电,左侧是两条银色饰边和三颗四角星。
图8:冯·迪特里希和比绍夫,请注意两人领章的军衔标志,冯·迪特里希的两侧领章都是像树叶,比绍夫右侧领章是两道S状闪电,左侧领章是两条银色饰边和三颗四角星,电影里将比绍夫说成是党卫军上尉,是个BUG,可能是翻译上的错误,党卫军的军衔比较复杂,不熟悉的人很容易搞混。党卫军里相当于国防军上尉的军衔是一级突击队中队长,领章上的军衔标志是两组共四条银色饰边和三颗四角星,和剧中比绍夫领章上的军衔标志还是有差异的。
图9:相当于国防军上尉的党卫军一级突击队中队长,领章上的军衔标志是两组共四条银色饰边和三颗四角星,和剧中比绍夫领章上的军衔标志还是有差异的
图10:这才是比绍夫的军衔标志,两条银色饰边和三颗四角星,党卫军二级突击队中队长,相当于国防军的中尉当然,如果说旗队长,一级突击队中队长,确实太拗口,普通人也搞不清级别高低,所以称之为党卫军上校,党卫军上尉,更容易让观众理解,也是可以的。虽然冯·迪特里希和比绍夫都是党卫军,却都穿着国防军经典的M36田野灰野战军服,只是帽徽上是党卫军的骷髅头标志。在中国人看来骷髅头是很恐怖的图案,令人不禁有些毛骨悚然,但是在西方骷髅头有两种意义,一是带给对手死亡,有震慑敌人的意思。二是表示自己不惧死亡勇于献身的意思。所以在西方国家有很多部队都会用骷髅头来作为标志,这种传统甚至一直流传到今天,现在还有不少西方军队采用骷髅头作为部队的标志。
图11:党卫军的骷髅头帽徽标志两人军服的左臂靠近手腕处,还有一条黑色袖标,这是帝国保安总局的SD袖标,表明两人不是一般的党卫军,而是帝国保安总局的军官。纳粹德国的帝国保安总局,在二战期间是个令人谈虎色变极其恐怖残暴的存在。其最早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32年由莱因哈德·海德里希创立的党卫队保安处,是纳粹党最早的情报机关。这个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清除反对纳粹党的政敌。随着二战爆发,逐渐负责肃清占领区反对德国占领的抵抗组织。1936年6月,纳粹德国对警察系统进行了全面调整,由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兼任全国警察总监,全国警察分成穿着制服的普通警察(缩写:ORPO)和没有统一制服穿着便衣的安全警察(缩写:Sipo)两大类。普通警察包括保安警察、农村警察和地方警察,安全警察则分为刑事警察和政治警察——也就是臭名昭著的盖世太保。1938年,在安全警察的基础上成立了帝国中央安全总局(也翻译为保安总局,缩写:SD),盖世太保成为安全总局的第4处,而帝国保安处(国内)和帝国保安处(国外)则分别是第3处和第6处,刑事警察则是第5处。安全总局的局长就是原来保安处处长海德里希。可见,帝国保安总局和党卫队的渊源非常深厚,所以党卫军(也就是武装党卫队)里负责情报和安全保卫的人员就自然九同时成为帝国保安总局第3处和第6处的人员。冯·迪特里希和比绍夫就是这样,所以他们都佩戴着帝国保安总局的SD袖标。
图12:帝国保安总局的SD袖标
图13:这张图可以比较清楚看到冯·迪特里希和比绍夫佩戴的勋章,还请注意两人左臂上的SD袖标冯·迪特里希佩戴的勋章,在第二颗纽扣处是二级铁十字勋章的绶带,左胸佩戴的是一级铁十字勋章和银质战伤勋章,左胸口袋上方佩戴的是银色近战勋饰。近战勋饰是1942年11月25日由希特勒亲自下令设立,授予多次参与近距离作战(通俗说就是肉搏战)的所有人员,近战勋饰大多数由优质锌材质整体熔铸(少量铝材质),还有一种高品质铜锌合金镀金的特殊版本,勋饰长约95毫米,高约25毫米。勋饰中心部分顶部是第三帝国的国徽鹰饰紧抓住万字饰,主体是一个交叉的刺刀和手榴弹图案,背景镂空。两侧和底部各有2片相对排列的橡树叶片装饰。左右橡叶饰框外侧由2枚对角排列带钩装饰,并有2枚橡树坚果点缀装饰。向外延伸各由4片完整橡树叶片菱形叠压排列组成翼型装饰,近战勋饰分为铜质、银质和金质三个级别,铜质授予参与超过15天近距离作战的人员,银质授予参与超过30天近距离作战的人员,金质授予参与超过50天近距离作战的人员.这种近战勋饰含金量很高,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军先后有1700万人参战,铜质勋饰办法了36400枚,银质勋饰办法了9500枚,最高级别的金质勋饰只办法了403枚,能得到金质近战勋饰的是在战场上九死一生,都被誉为“来自地狱的勇士”,是真正的“兵王”。
图14:近战勋饰分为铜质、银质和金质三个级别冯·迪特里希能够获得银质近战勋饰,说明他参加过30天的近距离战斗,很可能参加过1943年或者1944年东线与苏军的恶战,银质战伤勋章和银质近战勋饰,表明他是一位在战场经历过殊死战斗的真正军人。最后,冯·迪特里希左臂鹰徽上方还有一枚纳尔维克战役纪念臂章,这是为了纪念参加过1940年4月纳尔维克战役的人员而于1940年9月颁发,是纳粹德国颁发的第一枚战役纪念章。纪念章为长盾形,上部是一只雄鹰,双脚站立在一个纳粹花环上,中间有德语“纳尔维克”字样,主体由雪绒花、铁锚和螺旋桨构成X形状,代表这次战役参战的部队包括陆军的山地兵和海军、空军伞兵,还有“1940”则是表示战役发生的年份。纪念臂章分为一金两银三种版本,金色是海军版,授予参战的海军人员,陆军版和空军版都是银色的,区别就在于陆军版衬布为绿灰色,空军版衬布为灰色。
图15:冯·迪特里希左臂鹰徽上方还有一枚纳尔维克战役纪念臂章
图16:纳尔维克战役纪念臂章的三种版本,从左到右依次是陆军版、海军版和空军版为什么海军是金色版?因为在纳尔维克战役中,德国海军打得最为惨烈,进行了两场激烈的海战,总共有10艘驱逐舰被英军击沉,幸存的两千多德国水兵被迫弃舰上岸,利用缴获挪威军队的武器,组成一个“水兵陆战部队”,加入到德军第3山地师的战斗序列,参加了陆上作战。冯·迪特里希能得到这枚纪念臂章,显然他是参加过纳尔维克战役的。当然,他不会是海军,也不会是空军的伞兵,只能是作为陆军参战。看来冯·迪特里希和挪威颇有渊源,影片开头的军事会议上,提到冯·迪特里希时,就有人说他正在挪威执行一项重要任务,魏克斯元帅马上说:“上校冯·迪特里希上校已经到达萨拉热窝!”最后来说说比绍夫的勋章,他在第二颗纽扣处佩有二级铁十字勋章的绶带,左胸佩戴的是一级铁十字勋章、黑色战伤勋章和金质德国国家体能奖章。
图17:这张比较清楚看清比绍夫佩戴的勋章黑色战伤勋章级别要比冯·迪特里希的银质战伤勋章要低一个级别,说明他负过一次重伤或者两次轻伤,好歹也是上过战场见过血的,并不是只会在后方看家护院,忙着抓人的鹰犬。国家体能奖章也叫国家体育奖章,并不是战功荣誉勋章,而是一种能力的见证。这是1913年德国国家体能训练委员会所设立。最初只有金质和铜质两种级别,后来增加了银质奖章,1942年还增设了战伤版。铜质奖章授予在12个月里通过五项体能测试的18岁到32岁男女公民,银质奖章授予在12个月里通过五项体能测试的32岁到40岁男女公民,或者获得铜质奖章8年后再次通过五项体能测试金质奖章授予在12个月里通过五项体能测试的40岁以上男女公民;或者获得银质奖章7年后再次通过五项体能测试。战伤版则是授予负伤之后还能通过五项体能测试的军人。
图18:德国国家体能奖章分三种级别,从左到右依次是:金质、银质和铜质比绍夫获得金质体能奖章,说明他年纪已经是在40岁以上,不过这位演员看上去很年轻,没有40岁以上的中年大叔,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体能非常好,能够通过五项体能测试。所以尽管不是战功勋章,但比绍夫还是很得意地佩戴在胸前。相比冯·迪特里希,比绍夫确实要差了一大截,所以他来萨拉热窝一年多,对瓦尔特的抵抗组织毫无办法,但冯·迪特里希一来,就立即让瓦尔特感受到了巨大压力。下篇我们将顺着剧情发展,介绍出现的德军军官的军服以及相关细节。【未完待续,敬请期待】(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精彩视点
在中国,曾引起广泛关注的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以其强烈的战争氛围和深刻的情感冲击力,深受观众喜爱,尤其是那句“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至今仍被许多人铭记。 这部影片讲述了二战期间南斯拉夫的英勇事迹,对年轻一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角瓦尔特的扮演者沃伊诺维奇,以其壮硕的身材和精湛的演技,被赞誉为南斯拉夫版的“罗伯特·德尼罗”。 他在电影中的表现力十足,尤其是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形象,让观众对他印象深刻。 此外,沃伊诺维奇的另一部电影作品《桥》,在中国同样广受好评,被众多影迷列为经典之作。
电影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精彩的剧情,还有其对战争与人性的深度剖析,使得《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成为中国影迷心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而沃伊诺维奇的出色演绎,无疑为这部电影增添了更多的情感共鸣和艺术价值。 通过银幕,我们不仅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感受到了人类在困境中的坚韧与勇气。
扩展资料《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塞尔维亚语:Валтер Брани Сарајево,英语:Walter defends Sarajevo),前南斯拉夫电影名,1972年出品;1973年在中国上映;其主要情节为: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为了能体面地结束战争,德国集结巴尔干半岛的A军团北调,推出了“劳费尔计划”,掠夺萨拉热窝丰富的燃油资源供应装甲部队;党卫军上校被芬迪特里士派往萨拉热窝,他令间谍假冒瓦尔特,诱杀了众多抵抗组织成员;真正的瓦尔特凭借个人出色的谋略与众多英勇的游击队员终于让间谍现出了原形后,成功地挫败了敌人的阴谋。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经典台词
在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开头,国防军将军(中将)质疑党卫军上校冯·迪特里施是否能改变萨拉热窝的局势,暗示了纳粹对瓦尔特领导的游击队员的重视。 当得知冯·迪特里施已秘密抵达,电影名字和激动人心的配乐随之出现,紧张的斗争拉开序幕。
一句诗意的台词“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成了游击队的接头暗号,它预示着行动的临近,为电影增添了戏剧性。 在一次情报交流中,上校利用这个暗语部署了抓捕瓦尔特的计划。
“我要放大一张表妹的照片”作为另一接头暗号,显得幽默且引人注目。 而在油库车站,冯·迪特里施与比肖夫上尉的对话,揭示了国防军与党卫军之间的矛盾,党卫军作为纳粹的精锐,其暴行令人发指。
电影高潮处,冯·迪特里施在败给瓦尔特后,望着萨拉热窝,说出那句经典台词:“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这句话不仅是对瓦尔特的赞叹,更是对无法打败游击队员和萨拉热窝精神的无力反驳,标志着他的失败和纳粹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些台词和场景展示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坚韧与勇气,以及纳粹与抵抗力量之间的激烈冲突,影片通过这些对话,生动地描绘了战争中的复杂人性和坚定不移的抗争精神。
扩展资料《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塞尔维亚语:Валтер Брани Сарајево,英语:Walter defends Sarajevo),前南斯拉夫电影名,1972年出品;1973年在中国上映;其主要情节为: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为了能体面地结束战争,德国集结巴尔干半岛的A军团北调,推出了“劳费尔计划”,掠夺萨拉热窝丰富的燃油资源供应装甲部队;党卫军上校被芬迪特里士派往萨拉热窝,他令间谍假冒瓦尔特,诱杀了众多抵抗组织成员;真正的瓦尔特凭借个人出色的谋略与众多英勇的游击队员终于让间谍现出了原形后,成功地挫败了敌人的阴谋。
目不转睛看《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终于让我找到五处穿帮镜头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堪称那个年代 社会 主义阵营一部殿堂级的电影作品。 影片70年代在中国公映,其 社会 影响力几乎用一句话可以说明,你可能不知道南斯拉夫的总统是铁托,但知道南斯拉夫的人一定知道瓦尔特,一定知道那座城市萨拉热窝。 几十年后,“瓦尔特”的影迷们仍在津津乐道谈这部电影,他们在网络上建立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贴吧。 受到拥戴也必然会被严格审视,影迷们热衷给《瓦尔塔保卫萨拉热窝》挑瑕疵,这是挚爱的另一种体现方式。 被议论最多的一个瑕疵或穿帮吧,在道具坦克上,奉命撤退的德军A军团使用的不是德军的豹式坦克,而是苏军的T—34。 您可能知道这个话题,但此话题出现后的论战未必是你知道的。 军事迷们从专业角度证明,苏T—34虽然与豹式坦克外形十分相似,但道具师忘记卸下T—34车体后面两侧的副油箱,这是T—34的标志性设计,是其他坦克没有的。 T—34是二战中唯一能跑出540公里的坦克。 完美的证明。 但精通军史的影迷的话让另一派眼前一亮。 影迷们考证出1942年,德军装甲部队自身损失和缴获的苏军坦克都在激增,德军参谋部决定使用性能不错的苏军坦克,T—34的副油箱设计尤其适合长途奔袭的闪电战。 德军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修建了一座专门用于维修和改装T-34的工厂,因此1942年后,德军批量使用苏式T—34坦克是完全可能的。 还有影迷考证出,二战结束后德军的虎式豹式坦克大多毁于战火,存世的几辆豹式坦克也陈列在博物馆,根本无法开动,导演用T—34冒充实实在是无奈之举。 影迷的专业让人不得不佩服。 德军该不该用T—34坦克至今无结果,贴吧里还在争论,今天我们不讨论这个话题,说说影片中肉眼可见的5处穿帮。 穿帮一 影片一开始德军在地下室研究劳费尔行动的可能性。 “维兰德中校可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请吧,维兰德。 ”这时德军将军点燃了一支雪茄。 后面是维兰德陈述目前萨拉热窝的形式并不适合进行劳费尔行动的长镜头,将军接过了话:“在执行劳费尔行动之前,必须摧毁这股力量。 ”此时将军手中的雪茄只剩下了烟头,维兰德与将军的对话是紧密衔接的,德军将军烟瘾再大也不能抽得这么快。 可能的情况时,拍维兰德说话这个长镜头时,反复拍了好多条,扮演将军的演员一边抽着雪茄一边等,等上条通过,画面切换到将军时,忘记给将军换上一支刚点燃不久的雪茄。 穿帮二 瓦尔特手下的四名队员冒充德国兵搜查吉斯的照相馆,从烟囱中搜出一支没有弹匣的冲锋枪,小队长问吉斯,“这是什么?”吉斯幽默地回答:“这是放大机。 ”小队长恼火:“走,到盖世太保那去解释。 ”此时这支冲锋枪是拿在小队长手里的。 在街上,瓦尔特和吉斯打倒那四名假德国兵撒丫子跑了,这时影片用了一个全景镜头拍四个人躺在地上的狼狈画面,但那支没有弹匣的冲锋枪不见了。 穿帮三 假德军部队截住混入德军间谍的我方撤退人员,间谍头目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并在撤退人员名单上作了四次标注,记住只标注了四次,动作很清楚,间谍头目将名单交给瓦尔特:“除了这5个人以外,其他都是游击队员,你可枪毙他们。 ”瓦尔特:“党卫军少尉先生,我要做的正相反。 ” 5个特工,只标注了四次,看来还是有个特工混进了解放区啊。 穿帮四 医生为救出受伤的伊万,对看守手术室的德军军官说:“我去取血浆。 ”可到了值班室,他拿的却是透明的生理盐水,明显不是血浆。 穿帮五 瓦尔特假冒德军司机将装满燃油的军列开出油库,比绍夫乘坐第一节车厢,电影画面很清楚地显示,这节车厢是空的,供比绍夫和押运士兵乘坐。 当瓦尔特劫持车头,将火车车头撞向车厢的时候,比绍夫乘坐的这节车厢却发生了剧烈的爆炸,而且有油桶飞出。 谢晋导演说过,电影是遗憾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