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音乐让观众感知中国文化

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作为全球最具声誉的演出团体之一已有500多年历史,演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2013年,合唱团迎来了首位华人指挥——曾智斌,这位出生于中国香港的指挥家和钢琴家,致力于让中国观众聆听西方古典音乐的曼妙,也让更多国际听众感受中国音乐的魅力。近日,曾智斌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讲述自己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以及对大湾区协同发展对艺术促进作用的观察。

曾智斌4岁开始学习钢琴,5岁首次登台演出。曾智斌在香港成长,之后前往欧美深造,先后师从多位世界级音乐大师,他的音乐学习旅程中融合东西方精髓。今年国庆期间,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在国家大剧院演唱《长江之歌》,他们身着经典的水手服,用古典唱腔演绎,令中国观众惊叹不已。在这之前,孩子们还演绎了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细腻与磅礴的对比相得益彰,深深打动现场观众。

在中国巡演的外国演出团体在常规的曲目外,往往会演唱中文歌曲。身为华人指挥家,曾智斌的选曲更有深思熟虑,他告诉《环球时报》,自己通常会根据巡演的主题,挑选能够传递文化内涵的中国民歌:“比如这次巡演,我就想到主题是‘从多瑙河到长江’,因此我选择了《长江之歌》作为代表性的中国作品。”他认为,这不仅是中奥两国文化的连接,更是一种让外国观众通过音乐感知中国文化的方式。

2015年,曾智斌第一次带领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来到中国巡演,在演出中融入中国本土音乐元素,除了演唱海内外观众耳熟能详的《茉莉花》,还用粤语演唱《月光光》,以及河北民歌《献花》,让观众十分惊喜。曾智斌表示,“我出生在香港,《月光光》就是我童年的儿歌。我妈妈在我一岁时就教会了我。”

2018年,曾智斌带领合唱团录制《我爱你,中国》,并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对于这首歌,曾智斌表示,它不仅表达了对中国的热爱,也彰显了中国音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他回忆道:“当时团员们虽然大多不会讲中文,但他们通过音乐真正感受到了歌曲背后的情感。”

今年9月和10月,曾智斌再次带领合唱团展开中国巡演,行程覆盖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十几个城市。十几年来,每次回到中国演出,曾智斌都能看到城市的变化,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城市面貌,他感叹道:“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中国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令人印象深刻。”

曾智斌还谈到中国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计划,认为这一地区在文化艺术交流中有巨大潜力。“香港有着丰富的国际音乐文化交流经验,这为大湾区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通过加强这一地区的合作,我们可以更好推动传统音乐的交流和发展。”

曾智斌告诉《环球时报》,西方的音乐教育注重创造性和表现力,而他则将亚洲的“刻苦训练精神”引入合唱团的训练。“孩子们的文化背景不同,但我希望他们能够在音乐中找到共鸣。对孩子来说,音乐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沟通和理解的方式。”作为一名在合唱和歌剧等领域都有建树的指挥,曾智斌相信,音乐作为一种跨越语言的艺术形式,是最好的文化桥梁。▲


外国交响乐团演奏西游记主题曲

外国交响乐团演奏西游记主题曲,这种跨文化的演绎是非常特别的。

一、文化融合的艺术表现

当外国交响乐团选择演奏《西游记》的主题曲,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融合的艺术表现。 通过音乐这一全球共通的语言,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典作品进行再演绎,展现了文化交流的可能性与魅力。 这种跨文化的演绎,不仅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并欣赏到《西游记》这一中国经典文化作品,也能让外国观众通过音乐感受到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西游记音乐的普及与影响

《西游记》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其音乐主题在全球范围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其主题曲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东方特色。 外国交响乐团选择演奏这一曲目,说明《西游记》的音乐已经跨越国界,成为世界各地人们喜爱的经典之作。

三、交响乐团的演绎赋予新意义

交响乐是西方古典音乐的代表形式之一,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当外国交响乐团用西方乐器演奏东方经典音乐,这种结合会产生独特的化学反应。 乐团通过精湛的演奏技巧,将《西游记》的主题曲进行再创作和演绎,赋予了这首曲子新的生命和意义。

四、音乐成为文化交流桥梁

音乐是无国界的,它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成为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交流的重要桥梁。 外国交响乐团演奏《西游记》主题曲,正是这种文化交流的具体体现。 通过音乐,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共同创造多元文化的和谐世界。

文化类节目有哪些

1. 传统文化知识类节目

2. 历史人文纪录片

3. 文艺评论类节目

4. 文化讲座类节目

传统文化知识类节目:这类节目以传播传统文化知识为主,如诗词、书法、音乐、戏曲等。 例如,《中国诗词大会》通过诗词的诵读和比拼,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还有《国家宝藏》等节目,通过现代手法解读古代文物背后的故事,普及文物知识,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人文纪录片:这类节目主要关注历史人物、事件和地域文化的记录与解读。 如《我在故宫修文物》通过记录故宫文物修复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展现了文物修复技艺的精湛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还有《河西走廊》、《大明宫》等,通过对历史地域的深入探索,让观众了解古代文明的辉煌。

文艺评论类节目:这类节目邀请文化学者、艺术家对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戏剧作品等进行评论和解读。 例如,《艺术人生》是一档深度探讨艺术与人生的节目,通过对艺术家的访谈和作品解析,让观众了解艺术背后的故事和思想。

文化讲座类节目:这类节目邀请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某一文化主题进行讲座和解读。 如《百家讲坛》是一档广泛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节目,内容涵盖历史、文学、哲学等多个领域。 这类节目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文化知识的平台。

民乐大餐是什么意思?

民乐大餐是指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主题的音乐会或表演。 这种演出不仅能让观众欣赏到传统音乐的美妙,也能让他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民乐大餐中,演员们会用传统乐器演奏出古老的音乐曲目,展现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民乐大餐不仅是音乐表演,也是文化体验。 观众可以通过观赏音乐表演,领略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品尝到中华传统美食。 有些民乐大餐活动还会配合着中华传统美食,让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品尝到中国传统美食。 民乐大餐是一种跨界的文化艺术。 它不仅是音乐和美食的结合,同时也具有了戏剧化的表现形式。 随着近年来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民乐大餐也在不断地创新表现形式。 音乐、美食、戏剧等元素的有机结合,让民乐大餐更具有文化特色和观赏性,成为了人们喜爱的文化娱乐方式之一。

芯联集成预计Q3毛利率将实现单季度转正 受益产能利用率提升
烟台剪纸研学活动顺利举办 孩子们学剪纸感受传统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