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有什么心理 或引出沉重话题 大学生在口算APP上碾压小学生

一款辅导小学生功课的软件,因为无数大学生涌入,最近的动静还闹得挺大的。

某口算软件,主要用户是小学生,用口算、比大小,背古诗词等方式,用1对1PK的方式,用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小学生的快乐很简单,能战胜对手,上了榜单。就要高兴上一天,

不知什么时候,也许是在教室听着教授讲高数,听得稀里糊涂的大学生,习惯性地拿出手机,刷到了该软件,进入一看,这题太简单了,高数我不会,低数还不会吗?刷刷两下,完虐对面一位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心满意足地关上手机,对面的小学生蒙圈了?我还是班上学习成绩第一名吗?

后来,这个寻求快乐的方式被更多大学生发现了。毕竟,在大学生课堂上,严厉的老教授讲干巴巴的高数,吸引不了心思活跃的大学生,玩手机的大学生有很多。于是,这款口算软件就涌入了更多大学生,包括那些学软件开发的,随手写了几段程序,争取霸上PK榜。

于是,一个很公平的小学生VS小学生的辅导软件,变成了大学生完虐小学生取乐,变成了大学生和机器人VS小学生、大学生,完全乱套了。甚至有的高校计算机系,也将其纳入编程大赛。

小学生被虐得哭哭啼啼,有小学生甚至抱怨,妈妈要我每天胜20场才能睡觉,现在我还没有开始就输了。

惊动了家长,家长不服气,也加入进来,结果也被大学生和机器人程序完虐。家长和小学生不服气,到评论区给软件打1星好评。1星好评的软件,居然成了某月软件下载第一名,可见其火爆程度。

此时惊动了该软件的东家,东家发布声明,给大学生另辟了赛道,想让大学生玩大学生的,小学生玩小学生的。不过效果如何,还有待继续观察。因为,保不准大学生中的技术人才,会想办法破坏规则,以完虐小学生来取乐。

这件事反映了现在大学生怎样的心态?有人总结说,“现在的大学生是和老年人比体力,和小学生比智力”,整个一个比较无聊,寻找乐子。或者叫躺平,不思进取。

为什么大学生会有这种心态?

读了4年大学,要想不毕业就失业,必须争取保研。要保研就要绩点靠前,还要参加进入学生会,入党,这三样没有一样是容易的。

退而求其次考研。考研有人大二就开始准备了,10月15研招报名,据说2025研究生扩招,一看各大高校通知,不少高校研究生名额增加了,可是增加的是保研的名额,考研的名额反而减少了,大学生更焦虑了。

秋招要拿得出手的履历和成果,大厂去不了,能走到也是班上前10名。算了吧,躺平,走一步看一步。

很现实的处境,保研保不了,考研考不上,大厂去不了,毕业了干啥?种种焦虑和压力,

索性将标准降低,降到小学生水平,潜意识就是,既然努力上不去,干脆将标准降低,获得安全感。

总之,大学生跑到口算软件上去和小学生PK,本质上是一种自我减压的方式,无法在高校无法争取到前10名的时候,在努力争取向上通道失败的时候,降低标准,干脆躺平,稀里糊涂地过。

就像我们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既然进不了北上广,干脆回到家乡谋一个职位;海外留学、获得一长串光鲜的学历,因为发现大厂太拼,职场太累,干脆回到乡镇去考公务员,过平安稳定的日子。

当然,解决大学生躺平的做法,需要各方面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大学生们看到希望,愿意在大学4年不被就业压力压倒。

你怎么看待大学生和小学生在口算软件上PK这件事?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

这份数据是个重要参考 四川最强的高中有哪些
上新!限时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