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发烧也会得肺炎?@家长们 这种疾病处于感染高峰)
冬季
呼吸道疾病高发
不少家长表示
孩子从10月开始“感冒”不断
上一轮肺炎刚好
没两天又开始咳嗽发烧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
副研究员彭质斌表示
从第45周的监测数据来看
14岁及以下儿童的
门诊、急诊流感样病例数
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数
出现上升趋势
肺炎支原体和鼻病毒
为主要病原体
肺炎支原体阳性率较高的省份
主要集中在 北方
△11月16日晚上10点多,北京儿童医院分诊屏幕上已经叫到590多号。图源:北京日报
肺炎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病原体, 肺炎支原体是其中一种 。
△图源:深圳卫健委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 呼吸道飞沫传播 ,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
肺炎支原体的名字中虽然有“肺炎”,但 肺炎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 。当肺炎支原体 侵入下呼吸道 ,才可能出现支原体肺炎。
及时识别是关键
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普遍病程较长, 初期 可表现为轻微呼吸道症状,如 咽痛、头痛、发热、咳嗽、乏力、食欲不振等 ,后续 咳嗽逐渐加重 ,且以 夜晚 为主,可能会有 黏痰 。整个急性病程大约持续2-3周。
为什么不发烧也能得肺炎
有不少家长表示孩子 没有发烧,咳嗽也不剧烈 ,但是一查胸片已经是 肺炎 了,这究竟是何原因?
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症状与其他呼吸道病原菌感染差别不显著。
其明显的症状是 咳嗽比较剧烈,干咳少痰 ,血常规结果也许正常或轻微升高,没有什么特异性,但胸部影像学通常会有提示,表现为 网状结节状的阴影,或是斑片状的实变 等。
如患儿出现持续 体温大于38.5℃、高热不退,精神弱、睡眠多、纳食明显减少,呼吸快、喘息、胸痛 ,在治疗过程中出现 病情反复或加重 等情况,家长应提高警惕,及时带患儿到医院就诊。
一生病就吃抗生素或阿奇霉素?专家:别盲目自行服药
由于肺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因此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 抗生素(如青霉素)对其治疗效果无效 。此外,部分患儿对 阿奇霉素 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
耐药支原体的用药策略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与探讨。今年10月,我国专家发表了首部《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提出将 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新一代四环素作为 8岁及以上患有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儿童 的一线用药,而不是阿奇霉素。
医生建议:
注意:处方药应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服用。
日常防护要做好
1.勤洗手,注意卫生,咳嗽时捂住口鼻;
2.增强体质,注意营养均衡,提高身体抵抗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空气流动不畅的密闭场所;
4.减少接触出现呼吸道症状的人员,接触时注意个人防护;
5.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做好室内通风换气。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日常出行请注意防护
如出现持续性干咳
请及时就医
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
应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用药
咳嗽不发烧会是肺炎吗
咳嗽不发烧有可能是肺炎,但要根据不同的病因来判断。 因为肺炎是由多种病源菌引起的肺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渗出性病变。 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但咳嗽不发烧也可能是感冒引起。 当病毒侵犯支气管,使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从而出现咳嗽的症状。
肺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很多人觉得咳嗽就是肺炎,其实这是不确定的。 咳嗽是一种呼吸道常见症状,是由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异物、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 要根据不同的病因来诊断是不是肺炎。 那么,咳嗽不发烧会是肺炎吗?接下来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咳嗽不发烧会是肺炎吗
咳嗽不发烧有可能是肺炎。 但要根据不同的病因来判断。 因为肺炎是由多种病源菌引起的肺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渗出性病变。 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但咳嗽不发烧,也可能是感冒引起。 当病毒侵犯支气管,使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从而出现咳嗽的症状。 此外,还有可能是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天气变化等因素影响。 所以要通过不同的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观察、治疗较好。
知识拓展: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1、咳嗽
咳嗽是肺炎患者中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 早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咯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随着病程的进行,会逐渐演变成咯出黏液血性痰、脓性痰,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 此外,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等。
2、高热、寒战
肺炎的典型症状就是高热、寒战。 因为受到细菌等致病因素的感染,而引起的体温升高。 还会突然寒战,并且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软、纳差等症状。 可以采用温水的擦浴、冰袋等物理降温的措施,来有效降温。
3、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肺炎常见的症状之一。 因为肺实变致通气不足、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而导致的发绀、胸痛、呼吸困难的症状。 少数患者还会伴有其他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症状,重症时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等。
既往不发烧不咳嗽会成为无症状感染者吗?
因为无症状感染是新冠肺炎病毒携带者。 无症状感染是指没有发热、鼻塞、流鼻涕、咽痛、咳嗽、胸闷等临床症状。 ,但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无症状感染者免疫力强,感染病毒后14天内可不发病。 病毒在他们体内存在三周以上,就有感染的可能。 如果不及时发现和隔离,会有社区传播的隐患。 第一,目前有研究结果显示,主要传染源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 无症状或轻度隐性感染也可能成为传染源,因为无症状感染具有相对隐蔽的临床症状,使得新型冠状病毒中的感染难以控制,容易造成传染源在社区的积累。 第二:如果无症状的感染者有新冠肺炎的症状怎么办?如果出现发热、咳嗽、鼻塞、流鼻涕、胸闷等新冠肺炎症状,就会成为确诊病例,说明体内的病毒浓度会很高,也就是会成为新冠肺炎的携带者。 因此,对无症状感染者必须严格隔离观察。 有症状确诊病例的处理:1。 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热量充足;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 2.监测血常规、尿常规、CRP、生化指标(肝酶、心肌酶、肾功能等。 ),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可能的话细胞因子检测,复查胸部影像。 3.及时给予有效的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鼻腔大流量氧疗。 4.抗病毒治疗:目前没有确定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试试雾化吸入α-干扰素(成人500万U或等效剂量,注射用无菌水2 ml,一天两次),一天两次2片洛匹那韦/利托那韦(200 mg/50 mg,每片),或者利巴韦林!推荐剂量有误,具体修改请看留言顶。 成人首剂为4 g,隔天每8小时一次,每次1.2 g,或每8小时一次8mg/kg静脉注射)。 应注意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5.抗生素治疗:避免盲目或不当使用抗生素,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 总结: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没有症状不需要刻意治疗,需要隔离14天,注意体征变化。 对疑似潜伏期患者要严格隔离,接受专业医学观察,积极接受治疗。 说到“预防措施”,什么都不会变。 请普通人做好最基本的预防。 减少外出次数,外出时严格戴口罩,与人保持至少一米的距离,勤洗手(回家后、饭前饭后、接触其他物品后洗手),家中消毒通风。 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患者都是感染者,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临床表现和疾病变化。 2.确诊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管理上同等对待,要隔离观察,医学上要观察其密切接触者。 确诊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采取的治疗方法肯定是不一样的。 每个患者的治疗情况不同,会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不会,因为两个人的症状有些不同,所以要区别对待。 我觉得应该是一样的。 毕竟大家感染的都是同一种病毒,原理都是一样的,所以治疗过程不会有很大的不同
不发烧就一定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吗
早在抗击疫情之初,就有很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并无发热,或者发热咳嗽症状不明显,这也使得我们在鉴别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时的难度增加了。既然新冠病毒感染者并不一定发热,但目前仍然是以发热病人作为重点排查对象,包括笔者在内的所有国人,几乎每天进出小区门口,都要被测体温,这是为什么呢?
发热并不是唯一的鉴别标准
首先,并没有说不发热的患者就可以完全排除新冠病毒感染,而且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目前仍是以发热、干咳和乏力为主,不发热的患者毕竟是少数,监测体温目前仍然是初步鉴别感染与非感染者最方便快捷的方式。
其次,发热并不是唯一的鉴别方式,可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并不是所有发热病人都是新冠病毒感染,所以还要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学来判断,对于符合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才会被判断为疑似病例,要对疑似病例确诊需要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确诊患者需要隔离治疗,而对于排除了新冠病毒感染的普通发热患者,在普通病房进行对症治疗即可。 所以从病例发现到确诊,需要经过严格的鉴别步骤。
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对每一个人都进行筛查,最好都能做病毒核酸检测,但在目前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也不支持我们这样做,所以我们只能以占绝大多数的发热患者来作为筛查人群。
如何看待不发热的新冠病毒感染?
出现这种情况,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们都非常头痛,更别说普通群众了,因为这说明病毒的隐蔽性更强,感染患者更难被发现。 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投降,目前这部分患者毕竟还是极少数,他们有可能因为不知道自己被感染了而传染给他人,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与时间赛跑,尽最快速度去发现已经被感染或者疑似感染的人,把他们都隔离起来,只要我们发现的速度超过病毒传播的速度,终有一天病毒就会被我们彻底消灭。
而作为普通群众,应尽可能的在家休息,减少与其他人接触,并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只要大家都减少接触了,那么新冠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途径就会被切断。
最后,关于发热测体温,到底多少度才是发热?这里不妨科普下:体温其实只是个参考数值,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注意有时测量的体温计不准,也可能让我们虚惊一场,注意不同工具测得的发热标准不同,从精准度上,水银温度计最准确,其次是电子温度计/耳温枪,最后是额温枪,但额温枪方便,快速。 另外,不同部位,温度正常临界的标准不同:口温:37.2℃,腋温:37℃,肛温:37.5℃,耳温:37.6℃、额温:37.7℃。
总之,虽然额温枪不是最精准,我们还是要配合物业管理或保安,因为对于中度发热或高热的人来说,肯定可以检测,这样就能最大程度找到那些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从而尽快隔离或治疗。 我们共同的目标是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只要我们全国人民的积极配合并参与,相信我们不久就能渡过这个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