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电商GMV增超四成 程一笑 快手三季度经调整净利增两成

快手披露了AI商业化的最新进展。

11月20日,快手科技(01024.HK)发布2024年三季度业绩,总营收同比增长11.4%至311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4.4%达3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外界关注的短剧业务方面,据快手CEO在电话会议中披露,短剧行业的营销预算大幅增长,第三季度,快手短剧的营销消耗同比增长超300%,近期单日消耗峰值则突破4000万。

“根据第三方数据预测,2027年短剧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随着短剧供给生态的逐步丰富,现有超5亿短剧人群仍有进一步商业化的基础。”程一笑表示。

可灵单月流水超千万元

分业务来看,三季度快手线上营销服务、直播和包括电商在内的其他服务对收入的贡献占比分别为56.6%、30.0%和13.4%。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在用户规模方面,快手整体DAU(日活用户)突破4亿,平均日活跃用户同比增长5.4%达4.08亿,平均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4.3%达7.14亿,二者均创历史新高。

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谈到AI大模型“可灵”的前景,程一笑介绍,可灵AI自今年6月问世以来,升级迭代十余次,目前服务用户已超500万,累计生成5100万个视频,超1.5亿张图片。

近期,可灵AI正式推出独立App,加码移动端AI创作布局 。程一笑提到,9月发布的可灵AI1.5模型,在9月实现月活超150万。

在商业化变现上,程一笑在电话会上介绍,可灵AI自7月底陆续向国内和海外的用户推出会员付费体系。目前可灵AI的商业化单月流水超千万元,进展符合预期,未来还将探索更多元的变现模式,有信心在明年实现可灵收入规模的快速增长。

除了视频生成大模型,程一笑表示,在第三季度,快手还在持续优化基座大模型的性能,深化大模型在内容理解、内容推荐、内容生产及用户互动的应用。在基座大模型方面,快手正在研发的快意大模型MoE模型,在总参数量仅数百亿规模的情况下,模型预训练阶段的多个指标超过快意1750亿模型,大幅降低模型训练推理成本,也能更好适配快手现有的业务场景。

短视频电商GMV同比增长超过40%

从电商业务来看,三季度电商GMV同比增长15.1%达3342亿元。

程一笑在电话会议中表示,快手正在加强短视频、图文、二创切片等多体裁电商生态建设,短视频电商GMV同比增长超过40%,直播切片的增量贡献也明显增加。

在双十一的成绩方面,据程一笑披露,内容场单场GMV超去年双11 单场GMV峰值的商达数超5.7万个,GMV成交破百万的直播间数超2500个。作为内容场的重要增量场景,短视频带货以及短视频与直播联动,成为商达提升生意规模的重要抓手。今年双 11 期间,快手挂车短视频发布量同比增长10倍。

在泛货架场域,快手电商泛货架商品卡GMV同比增长110%,搜索GMV同比增长119%,泛货架单日GMV超去年双11峰值的商家数超8.4万个。程一笑表示,今年双十一大促相对超预期的表现,也进一步坚定公司对于立足直播间、突破短视频、稳步建设泛货架的电商发展策略的信心。未来相信在国补等政策的助力下,通过持续丰富电商供给和生态,快手也将持续魏消费升级做出贡献。


各大厂纷纷开启大裁员

各大厂纷纷开启大裁员

各大厂纷纷开启大裁员,互联网企业的规模与裁员比例几乎呈一种正相关关系,即规模越大的企业,越倾向于采取裁员举措。 近三成被裁受访者司龄不足一年。 各大厂纷纷开启大裁员。

各大厂纷纷开启大裁员1

其实,大厂裁员的消息,在 10 月下旬就透出风声了。

10 月 18 日,“字节裁员”话题登上了脉脉热搜。 综合多方爆料,当时其裁员重点为游戏业务,主要集中在 Ohayoo、以及“绿洲计划”旗下个别在研发项目。

据 Gamelook 报道,10 月 19 日,字节跳动回应裁员信息属实,称裁员为公司正常业务调整。

11 月 24 日,@晚点Lastpost 报道称,字节教育旗下瓜瓜龙、清北网校、学浪等多个业务都开启了「裁员模式」,据不完全统计,有近 2000 人被裁。

如果说游戏和教育行业的“裁员”是大厂因为游戏政策收紧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那么其他一系列裁员动作,则真的能说明地主真的在“节衣缩食”了……

11 月 30 日晚,字节跳动旗下的房产交易平台幸福里,“通知北京部分新房销售员工裁员”的消息在网上传出,离职员工可以获得一个月薪资作为补偿。

对此,幸福里回应称,近期因为「业务需要」对部分城市的新房直销团队进行了调整。

随后,12 月 7 日,有网友继续爆料,字节跳动将撤销其「人才发展中心」。

对此,不少用户表示,“没想到这波裁员,裁到最后,连 HR 都裁掉了”。

事实上,字节跳动的裁员,似乎只是年底这波裁员动作的开始。 进入 12 月以后,互联网大厂裁员的消息,就没有断过。

12 月 1 日,爱奇艺将裁员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 据网友爆料,爱奇艺裁员比例达到 20%-40% ,其裁员范围涉及多个业务线:短视频、文学、动漫、游戏和智能硬件均有裁员现象。

随后,爱奇艺裁员的消息很快被多方证实,但官方对此的解释是“加快盈利步伐,聚焦内容、技术,精细化成本管理”。

据新浪科技报道,此次裁员中,中层(总监级别)、司龄较长、年龄较大、薪水较高的用户,多在被裁之列。

和爱奇艺一样从“中层”裁员的还有快手。

12 月 7 日,快手在脉脉上被爆料将裁员 30%,“国际业务部分已经开始,且裁撤员工多为年薪 100w 以上的中高层”,爆料人透露。

不少网友补充爆料,除了中高层以外,快手还会将绩效为 C 的员工一并优化掉。

据了解,快手将绩效分为 S、A、B、C 四个等级,C 为最低绩效。

截止到目前,快手还没有做出任何官方回应,但是 12 月23 日,不少用户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收到的公司单方面接触劳动合同的消息,公司在邮件中要求这些用户在 12 月 24 日前配合完成离职交接手续。

发展大潮回落,大厂迎来减速期

大规模裁员,反映出大环境下互联网企业的生存困境——增长乏力。

很多人将过去十年认为是互联网公司的黄金时代。

一方面,对于那时的“大厂们”来说,日活月活尚未见顶,只要通过跑马圈地,圈住足够多的流量,就能够通过“卖流量”大赚一票;

另一方面,当时的互联网赛道还没有被开发完毕,任何看似「格局已定」的行业,都有着「从细分赛道突围」的可能,只要公司准确切入,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容得到超高的回报率。

比如,在 2015 年时,国内电商被淘宝和京东二分天下,但是谁也不会想到当年成立的拼多多能够依靠下沉市场和顶级的社交玩法,在 3 年后叫板淘宝和京东。

退一万步讲,在这种大环境绝佳的风口中,即使暂时不能盈利,互联网公司也能够借助有利的外部形势给投资人信心,进而完成融资,实现持续扩张。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爱奇艺的「苹果园计划」。

在 2016 的年爱奇艺世界·大会上,爱奇艺的创始人龚宇向用户展示了一棵苹果树,树上的每一颗苹果都代表了爱奇艺的一个细分业务,包括影视、网络小说、直播、游戏等。

可以说,爱奇艺画的这个“饼”给了资本无限遐想,所以即使是上市以后一路亏损,爱奇艺仍然通过发债融资近 30 亿美元,进行更进一步的业务扩张。

据报道,在 2019 年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龚宇一口气揭幕了旗下 21 款产品矩阵,其业务范围覆盖VR、短视频、文学、动漫、直播、体育、游戏等众多领域。

在当时,爱奇艺的员工数量已经高达 8889 人,较三年前(2016 年)的 4794 名员工数,涨了 85.42 %。

但是,从目前的大环境上看,这样的黄金时代似乎已经过去。

根据网信办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到 2020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9.89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70.4% ,较 2020 年 3 月仅提升 5.9 个百分点。

可以看见,流量触及天花板,大多互联网赛道进入“红海状态”,大厂不可避免地迎来的.发展减速期。

关于这一点,大厂们最新的财报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大家不是净利润下降,就是亏损扩大。

首先,已经盈利的上市互联网企业,利润均有所下降。

比如,阿里巴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为 285.24 亿,同比下降了 39%,成为头部大厂中利润跌幅最大的公司;

再比如,腾讯的净利润下降了 2%,虽然这个数字远远好于阿里巴巴,但却是腾讯十年来,第一次净利润下滑。

此外,虽然拼多多跻身「盈利大厂」行列,但是“增长故事”也没有那么动人了:

根据海豚投研测算,第三季度,拼多多的营收为 215 亿,远低于市场预期的 256 亿;GMV 同比增长 30%,远低于市场预期的 45% 左右。

其次,没有盈利的上市互联网企业,亏损范围还在持续扩大。

比如 B站,虽然在第三季度营收达到 52.1 亿元,同比增长 61%,但是亏损却在持续扩大,净亏损为 26.9%,同比扩大了 67%,亏损幅度显然大于营收增长速度。

再比如快手,季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快手调整后净亏损为 145.11 亿元,去年同期为72.44 亿元,同比扩大 100.3%。

最后,没有上市的互联网企业,虽然外界对其具体营收无从得知,但是从整体市场行情看,也不难发现其难处。

根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过去半年,字节跳动的国内广告收入停止增长,这是其自 2013 年开启商业化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

增长放缓之下,资本市场也给出了及时的反应:比起峰值,腾讯股价下跌 20%,阿里巴巴下跌 40%,拼多多下跌 60%,快手下跌了 80%。

连年亏损的爱奇艺股价已经跌去了 83%,可谓“脚踝斩”。

裁员,是大厂“降本提效”的无奈之举

在互联网发展大潮来临时,大厂们可以持续烧钱,搞“军备竞赛”;但是,当“增量空间有限,效益显著下滑”时,精简人员其实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快手CEO程一笑说:“快手对降本增效一直抱有很大的决心,并已从第三季度开始付诸行动。”

拉勾招聘数据研究院的数据报告显示:“从 11 月以来,互联网大厂的人才需求指数整体下降了 26%,对比去年 11 月 中旬开始的上涨趋势,今年的招聘需求已经出现拐点开始下降。”

显然,大厂的招聘工作变得更加谨慎。

此外,还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这波裁员除了和「员工冗余」有关,其实也受大厂调整组织架构的影响。

“在面临营收压力的时候,那些「边缘性的战略业务」难免被裁撤掉,员工们也自然变成了架构调整下的牺牲品。 ”一个相关从业者告诉运营社。

「边缘性的战略业务」往往指那些现在不赚钱甚至可能烧钱,但是在未来可能是风口的业务。 面对这种类型的业务,在扩张时代,很多大厂的选择是“即使我不赚钱,但是我要先入场,占上位置”。

比如快手的「出海业务」。 由于快手在海外大规模“烧钱拉新”,其营销成本高居不下。 据 @晚点LatePost 报道,在半年狂烧 55 亿后,快手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其具体表现为:将原有的三个海外 App 进行合并,将运营重点从获取新用户转为留住老用户。

再比如字节跳动和网络的游戏业务。 游戏业务虽然是公认的赚钱业务,但其竞争压力也异常激烈,且被腾讯和网易把持优势地位,因此也成了大厂们需要大量烧钱,但是短期内难以收获利润的包袱。

于是,今年 10 月,字节跳动对其游戏部门 Ohayoo 和“绿洲计划”下的个别项目进行裁员。

此外,还有爆料称,网络的游戏部门裁员比例高达 80%-90%,但目前网络并没有给予正面回应。

虽然多数公司都对外回应,这是正常的「架构调整」,但是在当前「流量增量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放慢发展速度显然是大势所趋。

据成瘾财经报道,在 Q3 财报电话会议上,马化腾展望未来时表示:“我们每年员工都以超过 30% 、40% 的比例增长,至少在 2022 年,会更加温和”。 快手相关负责人更是直接表示,明年没有大幅增加人数的计划。

04 结语

当一个行业的红利正在褪去,获客成本不断提高,核心收入开始收缩的时候,很多企业只能不停调整、不停试错,从而寻找新的突破口。

每一次调整和试错以后,裁员都在所难免。

从2010 年开始,中国共经历了 4 次大的裁员潮:2012 年全球范围电子和金融行业大裁员,2016 年的 O2O 裁员潮,2019 年的互联网裁员潮,以及 2020 年的疫情裁员潮。

虽然每一次裁员都意味着很多用户不得不「再就业」,但是裁员背后往往孕育着新的希望。

比如 2020 年疫情裁员后,线下经济萎缩,但是私域的东风却乘势而起。

这次裁员或许也能够变成一道新的分水岭,让互联网大厂从过去的「跑马圈地」走向「降本增效」,进而探索出崭新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毕竟,虽然现在互联网“大厂”的营收有所波动,但是好在他们的现金流依旧充沛。

各大厂纷纷开启大裁员2

智联招聘29日发布《2021互联网行业人员流动情况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显示,49.9%的受访者表示所在企业有裁员行为,教育、房地产、电商三大领域受影响更严重;裁员原因上,超四成企业称“经营困难”。

近半数受访者称所在企业有裁员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49.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的企业有裁员举措,受访者本人在2021年经历裁员的占比达到25.1%。

互联网企业的规模与裁员比例几乎呈一种正相关关系,即规模越大的企业,越倾向于采取裁员举措。 58.6%的万人以上企业受访者表示所在企业有裁员;企业人数规模在1000-9999人的大型企业,有50.3%的受访者反映企业在2021年裁员,比例均远高于同行业中其他规模的企业。

分业务领域看,从事教育方向的受访者被裁员的占比最高,达到69.1%;房地产、电商的从业者被裁员占比也高于其他业务领域,分别为50%和47.8%。

《报告》提到,近三成被裁受访者司龄不足一年。 数据显示,有被裁员经历的受访者中,28.6%表示在该企业工作不足1年,36.2%受访者工作1-2年,23.2%工作3-5年。

“经营困难”成裁员主因

《报告》提到,尽管九成以上的企业会在裁员时对员工进行补偿,但高达66.7%的被裁受访者表示对企业的补偿方式并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达到三成。 补偿方式上,有33%的被裁受访者表示收到“N+1”补偿,有25.7%没有收到任何物质补偿。

此外,智联招聘数据显示,仅43.8%的被裁受访者表示企业与其进行了充分沟通,19.9%表示沟通“很充分”,有25%受访者表示企业与被裁员工无沟通。

裁员原因上,智联招聘调研数据显示,43.4%的被裁受访者反映企业给出的裁员是“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其次是“企业进行组织结构调整,进行人员优化”,占比37%。 全体受访者中,有61.3%认为大规模裁员的原因是“互联网行业流量见顶”,占比大幅高于“企业效益不好”(38.8%)、“企业想招聘年轻员工”(25.2%)等其他选项。

受访从业者中,有55%表示对行业已经失去信心。 不过,有57.8%的从业者愿意选择继续从事互联网行业,原因有“已经有了一定积累”“看好行业前景”等。 表示有转行意愿的占到25.4%,对于想进入的行业,选择进入文娱传媒类行业的比例最高,为21.2%。 还有16.8%的受访者表示对于是否继续从事互联网行业持“观望”态度。

各大厂纷纷开启大裁员3

1月4日消息,据界面新闻报道,阿里本地生活即将开启一轮大幅裁员,裁员涉及饿了么口碑几乎所有业务线,包括地区分公司人员,不包含第三方骑手。

针对裁员及业务缩减问题,1月4日下午,阿里本地生活回应红星资本局称:“消息不实,我们既没有所谓裁员计划,更对下一步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规划。”

阿里本地生活的主要业务为饿了么与口碑。 2015年,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各出资30亿人民币成立了口碑公司。 2018年4月,阿里以95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同年10月,饿了么与口碑合并,构成了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去年10月12日,支付宝在APP内发布《口碑搬家公告》,宣布支付宝APP底端中间入口由“口碑”改为“生活”,而“口碑”则被放在支付宝首页的宫格处,支持用户自行排序或删除。 有市场分析称,口碑从“C位”被换走,也意味着其被降权。

2021年7月,阿里宣布了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将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三大业务,即高德、本地生活和飞猪,组成生活服务板块,由俞永福代表集团分管,向张勇汇报。

阿里巴巴集团(;)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的三个月,阿里本地生活服务营收为95.13亿元(约14.76亿美元),较2020年同期的88.39亿元增长7.6%,占总营收比例则降至5%。 该部分收入主要来自饿了么的平台佣金、提供配送服务收取的服务费及其他服务费。

快手拿到了最“难”的明牌

文 | 孙静

「降噪NoNoise」最近对财报有点上头。 当年股神巴菲特花13亿美元重仓可口可乐,一个决策依据便是看财报,研究公司最近10年资产收益率的变化。 后来,可口可乐让老爷子大赚120亿美元。

当然我们的兴趣点不在于投资。 拆解财报最有意思的地方,有时不是数据语言本身,而是管窥包裹在层层话术之下的战略动向、组织情绪。

比如在3月29日发布的快手2021年Q4及全年财报,除了超预期的核心数据,字里行间一改半年前的「低气压」,取而代之的是重新找回「道路自信」的松弛。

在业绩电话会上,快手CEO程一笑先后9次提到「差异化」。 「差异化定位」、「差异化内容」,还是「差异化价值」,通过这些提炼和诠释,潜台词其实都指向同一个关键词:做自己。

快手似乎急于告诉外界一点:我有底气做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在崇尚「唯快不破」的二元对立评价体系之中,抖音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抖音依托算法的爆发式增长,让快手的「慢」成为众矢之的。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之中,不断被外界“拴对”比较的背景下,快手的成长节奏也一度被解读为战略摇摆。

2021年下半年是个转折。 通过加强社交属性、扩展独特及沉浸式内容和组织重组,快手获得超过行业的增长速度。 这种「快」,叠加数字经济新环境的变化,又把选择自由重新带回到自己手上。

快手不再纠结

最新公布的财报,对于快手来说,是成绩单,也是渴望已久的胜仗。

对中国短视频行业来说,2018年12月是个分水岭。 在此之前,快手沿着创始人立下的普惠价值观原则,不疾不徐地发展。 直到2018年12月底,一组DAU数据对比刺痛很多人的神经。 成立9年的快手,当年年初DAU是1亿,年底1.6亿;上线两年的抖音,年初DAU3000万,年底2亿,反超快手。

尽管短视频只是载体,抖音快手的产品底层逻辑本不相通,却并不影响外界把两家公司放到一起对比,核心参数简单粗暴——用户增速。

这就像学校评价学生,只看奥数分数,其他诸如素质教育、愿景抱负,统统置于脑后。 身处「海淀区」的快手能怎么办呢?为了符合资本市场的期待,它只能先去报个「奥数班」,用一番苦读证明自己的「学习潜力」,之后再去追寻内心的星辰大海。

产品端,程一笑让快手从双列点选变成兼容单列、上下滑动,以效率更高的方式获取用户增长;组织架构上,2021年6月,快手将分散到四个中心的增长业务整体划归统一负责人管理;9月,以事业部模式替代职能型架构,设立主站产运线、电商事业部、商业化事业部、国际化事业部、 游戏 事业部。 10月,两名创始人调整分工,宿华辞任CEO,负责战略和新方向 探索 ,程一笑接任CEO。

一番调整之后,效果立等可见。 在本次业绩电话会上,程一笑说,四季度达到 历史 新高的3.23亿DAU,进一步加强了快手实现中长期4亿DAU目标的信心。 面对亏损收窄的问题,CFO金秉则明确表示,今年快手要实现季度国内业务调整后净利润转,「路径也是非常明确的」。

看得出,快手正在重拾自信,并找回自己的节奏。 程一笑将此归因为快手对差异化的强化,以及对自身组织效率的提升,「社区平台的定位是快手区别于其他软件平台的首要优势,这是由我们底层价值观和流量分发逻辑所决定的,这点非常难以复制。 」

快手的底层价值观是什么?如果从产品Slogon来看,抖音是「记录美好生活」,快手则是「拥抱每一种生活」。 后者更为强调包容和普惠。

反映到财报中,2021年四季度,中腰及长尾创的内容,贡献了平台80%以上的vv(视频播放)消费,而且这个比例还在持续提升。

快手平台生态内的163亿对互关用户,某种程度上已经构建了基于短视频的一种全新社交方式。

快手在当下强化「差异化」的潜台词无非两重意思:底层逻辑上,继续坚持普惠战略;表层产品中,打造和强化基于社交属性的信任体系。

总之,这家公司在战略上应该不会再像被外部解读的那般纠结和摇摆。

一场关于信任的临床试验

如果说产品逻辑决定商业模式,那么快手强调的「信任」,是赚人际关系的钱,交易大多自然发生,在私域形成闭环;抖音强调的「兴趣」,则是赚人性的钱,利用算法洞察人性,主动把货品推送到潜在消费者面前。

关于「信任」,程一笑曾在快手官方出版物《直播时代》序言中,分享过他的思考。 「我们的平台不仅仅是 娱乐 的社区,而且正越来越深地介入交易的环节,渐渐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无论是买东西卖东西,还是本地生活服务。 我在想,用户信任我们的主播吗?如果他们相信,我们的交易循环也好,未来也好,就会打得特别开。 」

在经济学中,信任是人们为追求长期利益进行重复博弈的结果。 换言之,信任是对长期主义者的褒奖,为他们的持续性经济活动充当资本,也就是程一笑期待的「打得特别开」。

在数字经济领域,最先意识到这一点的其实是马云和刘强东。

为解决交易中的信任建设问题,阿里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引入第三方担保,由此诞生了支付宝。 鲜为人知的是,支付宝刚开张,上来就是一笔跨国交易。 2003年,一位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把自己700元的二手相机,转卖给一名西安大学生。

京东则走出另一套亚马逊模式,通过设立自营、自建繁重物流,让用户与电商平台本身建立信任关联。

不过对于第一代传统电商而言,信任建设的角色更像是机场跑道,是基础设施中的一环,目的是促成陌生人之间的线上交易。

进入直播电商时代,信任升级为「航油」,决定平台这架飞机在起航后能够飞多久,以及飞多远。

这个阶段的信任,直接转化为GMV的一部分。 在GMV=流量 转化率 客单价 复购率的公式里,复购率最能体现一个平台的信任程度。

以快手为例,在2021年3月的引力大会上,快手电商负责人笑古提到,“快手上80%的复购都来自主播自身的私域流量,私域流量可以带来长期价值与复利效益,快手电商买家平均月复购率达65%,84%的用户愿意接受快手主播推荐商品。 ”到2021年第四季度,快手重复购买率同比增长超过5个点。

这种高复购信任电商模式,在2021年帮助快手电商GMV取得78.4%的增长,规模达到6800亿元。

因为沉淀了「差异化」的私域流量,快手比其他平台更容易衍生信任关系。 但这种交易信任原本可能只是无心插柳之举。

程一笑此前解释过,「从感性的视角来看,虽然算法特别强大,但我不觉得未来一切的事情都由算法决定,人和人之间的感情还是非常有力量的。 我非常相信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或者感情的连接,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

不过在2021年打出「信任电商」的标签后,快手开始有意识地围绕「信任」做文章。 比如综合影响消费者信任的80多个动态评估指标,提炼出一个全新的概念模型——「信任指数」。

在财报之后的业绩电话会上,程一笑明确,信任指数在未来将决定商家流量的分配。

这种对机器算法的主动优化尝试,在行业竞争环境中无异于主动给自己戴上「紧箍咒」,当然,你可以当作一场公开的 社会 「临床试验」。

信任变现

说实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投入成本真正让消费者参与商家信用的评估,是否敢于让有巨大变现价值的流量真正与商家的信任值挂钩,是否愿意让渡部分“挣快钱”的机遇为未来做布局建设,对每一个平台来说,都是一场灵魂拷问。

快手为何要把「信任」作为一张明牌,摆上台面?这或许是因为,信任除了影响交易复购率,更深远的价值在于反哺社区。

快手投资人张斐曾说,希望快手生态这就像亚马逊河一样,万物丛生,繁荣不息。 「降噪NoNoise」认为,通过用户的人际传播、社交推荐,信任可以净化社区内容生态的「水质」,从而提升内容粘性以及用户互动频次,拉动整个社区的活力。

对于众多内容社区来说,信任原本也是衡量其商业价值的那只「看不见的手」。

另外,从平台治理层面看,「促进算法应用向上向善」正式写入《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3月起实施。 让流量为信任服务、用算法构建数字信任关系,是大势所趋。

从财报数据看,快手也在享受信任带来的红利。 其广告业务同比增95%,总营收占比已达52.6%。 程一笑在回答分析师提问时提到,广告主对大体量且流量持续增长的视频化平台还是有预算倾斜的。 2021年第四季度,快手的总流量获得同比接近58%的高速增长。 这离不开信任的支撑。

程一笑很早就洞察到这一点。 他曾在内部提醒,「我们和用户之间的信任度,是不是通过交易变得越来越深了,这才是我们未来真正的大机会。 」

犯法的国信副总裁 法学博士 干了18年法务工作 年薪200万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发声 安理会加沙停火决议草案再遭美国一票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