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行 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

学术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1日 第 06 版)

人权理念

本报长沙11月20日电(记者孙超)20日,“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国内外人权领域、国学领域的权威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围绕“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这一重要主题展开研讨,挖掘和阐发中华经典文献中的人权理念,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华典籍 长沙市

与会专家认为,人权理念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中也有着深厚的根基和独特的表达。中华典籍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和政治智慧。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在研讨会开幕式的致辞中,意大利中国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合作中心主席梅毕娜表示,意大利和中国都是文化大国,在两国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发展出了一些重要的人权观念。发掘和利用好这样的历史和文化基础,两个文化大国就可以共同工作、共同努力,推进人权事业的共同进步。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鲁广锦说,中华传统文明所提倡的人本、民本、仁爱等理念,重视人的生命价值、重视人的尊严、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理念,对人之为人的价值和人之存在的意义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和思考,建构起风格独特的人权思维逻辑体系。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介绍,包容开放的儒家思想对现代人权理念是敞开的。强调社会意识和责任观念的儒家文明,为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人类人权文明形态,提供了有益的多元视角和智慧源泉。

研讨会还设立了主论坛和平行分论坛。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印度、巴基斯坦、日本等国家的200余名专家学者与联合国国际机构代表,以及国内有关部门、高校和社会组织代表参会研讨。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权研究会、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大学主办,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大学法学院、湖南广播电视台承办。


请问为什么要学国学,目的是什么?急!!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 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国学”之名,始之清末。 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国学奠基人——孔子像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 国学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 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 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 国学,可译做“guoxue”(音译)、“Sinology”(意译,指中国学或汉学)。 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范畴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 国学指学问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 它兴起于20世纪初,1920年代始盛;在中国大陆,文革结束后思想学术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扩大,1980年代后“国学”复起至今。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 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 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 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章太炎在其《国学概论》中称: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治国学之方法为辨书记的真伪、通小学、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及辨文学应用。 传统国学《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 “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当代文化中的精华相融的学术精髓简称。 它是新一代应该了解的知识之一。 大国学概念的衍生“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 秦砖汉瓦,非秦(有英语China为证)即汉(Han Studies),自汉代以降,国力鼎盛,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考据学虽然证实“汉学”一词至迟在南宋已较常见,狭义所指为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于训诂,后世因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或者又可理解为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尤特指关于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六艺五术范畴。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五术指:山、医、卜、命、相等五术。 (以上文章摘录自《南柯舟:国学热中谈国学》) “国学“,更有宽泛的解释。 如把百家之术,如儒、释、道、兵、法、墨等百家之说统统收于国学囊中,如此,则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都能统称为“国学”,其中除了佛教是外来宗教,基本全是诞生于中华本土,所以,国学又称为“中国学”、汉学。 (以上文章摘录自《南柯舟:国学热中谈国学》) 《史地学报》阐释国学:“国学之为名,本难确定其义。 在世界地位言之,即中国学。 分析为言,则中国原有学术,本可分隶各种学科”。 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 国学教育在大学里设立国学学位,有人说“国学学位”的定位本身就十分模糊,其实,国学包括哪些领域和范围本身并不模糊。 国学分为小国学圈与大国学圈,小国学圈仅仅限于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大国学圈则囊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 国学随着西学渐淫东学式微之际经波澜起伏而日渐风起云涌,走到今日实属不易,国学是伴随中国传统文化而生长的、伴随中国历史而发展的。 在21世纪的今天,国学教育除了传统的吟诵践习之外,以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为代表的国学机构,采用了更多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充了国学的内容,丰富了国学的表现形式,使国学教育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国学是专供上层贵族子弟入学的学校,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 王室和诸侯各国所办的小学,其名称和规模大小,都差不多;而所办的大学,不但名称各不相同,而且规模大小也相差很多。 首先,在名称上,王室京畿的大学,是天子之学,由王室直接管理,叫做辟雍;诸侯国都的大学,是诸侯之学,由国君直接管理,称为泮宫(或頖宫)。 其次,在建筑规模上,辟雍修建在形似圆璧的土台上,四周有水,如同在一个小岛上建起一座学校;泮宫修建在形似半壁的土台上,东、西、南三面有水,如同在一处半岛上建起一座学校。 泮宫的规模只有辟雍的一半。 吕思勉曾说:这是表明辟雍乃天子独家拥有的学校,诸侯得杀其制,以其半以示诎于天子①。 国学招收的学生,自元士以上的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学。 《礼记·王制》说:凡入学以齿。 郑玄注释:皆以长幼受学,不用尊卑。 粗粗一看,好像西周的国学,凡是贵族子弟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能入学,毋需再分尊卑等级。 其实,这条入学以齿中的齿字,却很有讲究。 恰恰是在这一齿字上,严格区分出尊卑贵贱,维护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西周王室的宗族,有大宗和小宗之分,此外还有迁宗(分支)的规定。 在臣属之间,又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等层层严格的等级关系。 这些人的子弟虽然都有资格进入国学,但是子随父贵,在入学的年龄上,也得按照等级差别,有早有晚。 最低的元士一级,其嫡子和余子(妾所生之子)上小学的年龄,也要相差两岁。 这是奴隶制教育的特殊现象,也正是齿字的实际含义。 贵族子弟入学年龄,分为三种情况:王太子,8 岁进入小学。 7 年读完小学,15 岁升入大学。 公、卿的长子,大夫、元士的嫡子,13 岁进入小学。 7 年读完小学,20岁升入大学。 嫡子以外的诸子,包括大夫、元士妾所生之子,即余子,也称众子,15岁始进小学,7 年读完小学,23 岁升入大学①。 西学东渐诞生国学“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 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 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 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国学与西学的论战。 深究国学的本名原意,原指国家学府,如古代的太学、国子监。 单纯的说国学,乃独指经、史、子、集部的语言文字经典训诂学问。 自西学东渐、文化分流转型以来,为区别于西学,时人把我国的“六艺、五术”“诸子百家”统统称之为“国学”,西学繁衍于东土,东学式微,现代自五四以来的新青年运动前后,一些国学大师们,为保护国学而开始和西学论战,西学派认为全盘接受西学,而国学家们则誓死保卫祖宗们留下的五千年菁华文化。 (欢迎但请注明转摘自南柯舟博客)国学与西学在国内分流的发展国学本为我国之独有,但在中华近代历史时期,由于中西之学的分野,国学与西学在国内开始逐渐分流发展。 在中国大陆,国学曾因破除四旧而遭涂炭,文革结束的改革开放以来后,国人的思想学术文化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繁衍扩大,枝盛叶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国学”复起至今。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 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欢迎但请注明转摘自南柯舟博客)在中国国学中有丰富的哲学内涵虽然国学不是哲学,但是国学的发展史囊括着中国几千年来的哲学发展脉络,国学无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单一的拣出来,设立学位要找基本依据,全面复兴中国的国学文化,实行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复兴包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文化,才是真正的国学复兴之日。 国学的现代化就是把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中的文艺、文化知识科学化的复兴起来、现代化起来。 (欢迎但请注明转摘自南柯舟博客)中华国学其宗旨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国学”应包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 其中诸子百家,包括“儒、释、道、刑、名、法、墨”等等各家,乃是“为天地立心”之学;其中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在古代,“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贵族子弟在太学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所需之术,是在古代“小学”阶段的必修课,乃是“为生民立命“之术;其中五术,乃是 “为往圣继绝学”、“究天人之际”关系的学问,包括“山、医、卜、命、相”等。 被今人疵垢为“迷信”,那些轻易否定一切“究天人之际”关系的学问的人,其实他们很少站在与人生存在状态息息相关的终极关怀的立场上,去认真的探究天人之际的真切意蕴与内在价值,去拉近生命存在与天人之际之间的间接和直接联系,在传统与时代、学问与生活中架设一架沟通的桥梁。 (以上文章摘录自 董斌《何谓“大国学”及其宗旨和意义?》)大国学论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有鉴于此,今年3月,国宝级学术泰斗、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接受采访,高瞻远瞩的提出“大国学”的概念。 他说:“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 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 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 ”是一种大一统式的“文化调和”。 因此我想,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学,东西南北凡吾国域内之学,都可称为“国学”,即中华民国之学皆可称为“国学”。 在国际上,近似的名词称谓汉学(Sinology)或称中国学(China Studies),现代“华学” 学者针对在当前国际社会上,西方学者把藏学、满学等排除在汉学(Sinology)之外,有意故意的造成破坏中国大统一之嫌的历史时代之际,把国学称谓“华学” (China Studies),包括中华汉学和古代三皇五帝包括炎帝、黄帝、蚩尤帝所有后裔民族之学,均列为中国之“国学”。 。 (以上文章摘录自 董斌 《何谓“大国学”及其宗旨和意义?》) 一切反对中华民族文化大整合的的言论和舆论,都是对民族文化的践踏,都是极端不负责任的。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大国学论,有利于中华大民族的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有利于五千年来积累的的民族文化大整合,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有利于中华民族大团结。 (以上文章摘录自 董斌 《何谓“大国学”及其宗旨和意义?》)观点人文“大国学”论应与现当代西方科学思想和谐共生。 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博导陈思和教授提出“海派文化可以容纳各种文化,并且保持各种文化之间的和谐与平衡”,我想把它借用到这里,人文“大国学”论不排斥科学,应与现当代西方科学思想和谐共生。 实现陈思和教授所说“多元与规范文化的通体生存”状态,五术六艺与诸子百家之学可以和谐共生,彼此之间应互不排斥。 (以上文章摘录自 董斌 《何谓“大国学”及其宗旨和意义?》)五术、六艺与诸子百家之学可以和谐共生五术六艺从诞生开始与就诸子百家连体共生,如果没有五术六艺,也就没有中国文化,没有中国哲学,否定五术六艺等于否定中国哲学,将中国哲学拖入虚无主义泥潭沼泽万劫不复。 这是一种繁荣与腐朽共生的文化现象。 如果把五术和六艺取缔,中国民间信仰和伦理将失去土壤与根基,秦始皇焚书坑儒都没有烧掉的《易经》能生存发展到现在,很能说明问题。 陈思和教授提出“只有包容各种文化形态的存在,这个文化自身才可能变得多元和丰富”。 这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 只有是更加的中国的,才更加是世界的。 (以上文章摘录自 董斌 《何谓“大国学”及其宗旨和意义?》)经典著作经部——儒学经典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 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重要书目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等。 集部——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闺阁类”,重要书目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等。 本段国学大成——《二十二子》[1] 《二十二子》一书,由先秦两汉魏晋二十二家典籍合集而成,书目分别是:《老子》《庄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尸子》《孙子》《孔子集语》《晏子春秋》《吕氏春秋》《贾谊新书》《春秋繁露》《扬子法言》《文子缵义》《黄帝内经》《竹书纪年统笺》《商君书》《韩非子》《淮南子》《文中子中说》《山海经》。

赵荣光人物简介

赵荣光赵荣光,亚洲食学论坛主席,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从事中国饮食史与食学研究及教学工作四十年,是中国大陆饮食文化与食学研究的开拓人。 学术论文300余篇,学术专著18部,中国饮食文化专题史、区域史丛书约50部;主讲的“中华饮食文化”课为教育部首批精品视频课,编写的教科书被数百所院校使用。 学界称其理论、方法与成果为“赵氏理论”。 自1968年始执教,刻意理论、方法、艺术。 创作古体诗首,已出版古体诗集10部。 法书自成风格。 中文名:赵荣光外文名:ZHAORongguang别名:诚公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齐齐哈尔市出生日期:1948年职业:教师信仰:普世价值代表作品:《满汉全席名实考辨》、《〈衍圣公府档案〉食事研究》、《中华饮食文化史》性别:男个人简介赵荣光(1948-),男,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同时任亚洲食学论坛主席、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国家一级)副会长。 自1968年执教,1980年代开始从事中国饮食史与食学研究与教学工作,是中国大陆饮食文化与食学研究的开拓人,学界称其理论、方法与成果为“赵氏理论”,在学界有“食学泰斗”、“亚洲食文化研究三大家”、“中国饮食文化对外代言人”之称。 1999年,作为第一位“引进人才”的教授,赵荣光调入浙江工商大学。 2012年,由他主讲的“中华饮食文化”课为教育部首批精品视频课,他的教育理念、理论、方法研究与实践,演讲艺术追求,师德、师范的刻意修为,均成独到。 入选民间评师网全国高校著名教授100人名录。 其编写的教科书长期以来被数百所院校使用。 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教学与研究,侧重中国饮食史与饮食文化,研究工作已近四十年。 开授课程: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史、中国饮食文化典籍、中国饮食民俗学、民俗学、旅游文化等。 作为食主题博物馆的首席设计师,已由其担纲设计了中国箸文化博物馆、中国酱文化博物馆、中国杭帮菜博物馆。 另有古体诗创作和书法自成风格。 赵荣光创办并担任主席的亚洲食学论坛(AsianFoodStudyConference)是亚洲范围内最高水平的食物历史研究与饮食文化推广的公益性学术论坛。 论坛实行年会制,在世界知名文化城市轮值举办。 历年已成功举办“留住祖先餐桌的记忆:2011杭州·亚洲食学论坛”、“调和文化、科技、产业:2012曼谷·亚洲食学论坛”、“健康与文明:2013绍兴·亚洲食学论坛”、“丝绸之路饮食文明:2014西安·亚洲食学论坛”,“夫礼之初始诸饮食:2015曲阜·亚洲食学论坛”,“饮食文化的交流——过去、现在与将来:2016京都·亚洲食学论坛”。 2017年11月的论坛将在韩国首尔举办,正在筹备中。 历届会议汇集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法国、英国、瑞士、荷兰、丹麦等近四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两百多位知名学者,已出版四卷学术论文集,得到了海内外相关研究所、实验室和知名餐饮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强力支持,极大地推动了食学研究的发展。 该论坛发布了一系列彰显普世价值与时代文明的饮食理念,诸如“食品安全是21世纪人权保障的底线”;“三拒——拒烹、拒食、拒售野生动物”;“健康饮食与文明进餐”;“文化有根,文明无界”;“礼之用,和为贵:21世纪的人类餐桌文明”;“餐桌文明,谦敬斯文:当代中国人进食礼仪修为倡议”等,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与认同,在中国餐饮业界取得逐步实践与推进。 主要荣誉研究成果已发表有专著18部,4部50册,学术论文300余篇,省部级课题5项。 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部级优秀专家”(92·103)、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进人物”、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中国食文化突出贡献专家”等省部级以上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3·)。 曾被评师网评为“浙江省十大名师”、“全国百大名师”。 曾有《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文汇读书周报》、《中国食品报》、《社会科学报》、《朝日新闻》、《韩国日报》、ChineseRestaurantNews、FLAVOR&FORTUNE等海内外数十家报刊对其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予以报导,中国中央电视台对其采访十余次,日本国NHK、韩国MBC、韩国KBS、法国UnionMediaInternational&Lyon电视台均专程来华对其专访。 主要著述著作《中华饮食文化史》(三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16年。 AHistoryofFoodCultureinChina,SCPGPublishingCorporation,2015.(ISBN:978-1--16-5)《中华酒文化》,中华书局,2012年。 《中华饮食文化》,中华书局,2012年。 《餐桌的记忆:赵荣光食学论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衍圣公府档案》食事研究,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东方美食出版社,2003年。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中国旅游文化》(共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满汉全席源流考述》(季羡林《东方文化集成》),昆仑出版社,2003年。 《饮食文化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 《中国古代庶民饮食生活》,(台湾)商务印书馆,1998年。 《中国古代庶民饮食生活》,商务印书馆,1997年。 《满族食文化变迁与满汉全席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赵荣光食文化论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天下第一家衍圣公府食单》,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中国饮食史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天下第一家衍圣公府饮食生活》,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第四届亚洲食学论坛(2014西安)论文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健康与文明:第三届亚洲食学论坛论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 《中国饮食文化史》(全十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 《ASIANFOODHERITAGE:HarmonizingCulture,TechnologyandIndustry》(二卷,合编),(曼谷)朱拉隆功大学,2013年。 《中国饮食文化专题史》(已出版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2012年。 《中国烹饪文化大典》,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留住祖先餐桌记忆:2011杭州·亚洲食学论坛学术论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高等烹饪教育教材》(精品)系列10种,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高等烹饪教育教材》系列20种,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 诗集《允中集》(二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 《江上吟》(四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诚公斋吟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 《直行集》,(香港)东方美食出版社,2006年。 《西湖集》,(香港)东方美食出版社,2005年。 《偷垂集》,(香港)东方美食出版社,2003年。 译著英·《美国高层建筑》,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日·石毛直道:《饮食文明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英·史景迁:《清代饮食》,黑龙江省商业经济学会,1984年。 学术论文《应当重视中华餐桌仪礼建构》,中国食品报,2016年5月。 《“厨”义原流与“厨柜”文化漫议》,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8月。 《“饮食文化圈”理论认知中华饮食史的尝试——序<中国饮食文化区域史丛书>出版》,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中国菜走向世界”:一个永久进行时态的问题》,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我对中国现时代“韩国料理热”现象的思考》,饮食文化研究,2007年第1期。 《论李白的酒人品第与“酒圣”释义的中国酒文化历史及其现实意义》,食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5食文化与食品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2005年4月。 《拒烹、拒售、拒食野生动物——我是怎样提出“三拒”倡议的》,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中国酱的起源、品种、工艺与酱文化流变考述》,饮食文化研究,2004年第4期。 《中国餐饮大众外食新时代视野下的“大排档”文化透析》,饮食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 《历史演进视野下的东北菜品文化》,饮食文化研究,2003年第4期。 《“后非典时代”:SARS事件对中国饮食文化走向的现实与历史意义》,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10期。 《关于“发展黔菜”问题的一些初步想法》,东方美食:学术版,2003年第2期。 《关于NHK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大型文献文化节目<中国满汉全席历史再现>的说明》,饮食文化研究,2003年第1期。 《关于中国传统年俗菜的文化评估》,饮食文化研究,2003年第1期。 《孔孟食道及其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上的地位》,(首尔)韩国食生活文化学会志,第17卷第4号2002年10月。 《关于箸文化研究的若干问题》,(首尔)韩国食生活文化学会志,第17卷第3号2002年7月。 《宋徽宗与宋茶道文化精神关系初探》,饮食文化研究,2002年第2期。 《19世纪中叶前后西方人对中国箸文化的两种不同认识及其思考》,饮食文化研究,2002年第2期。 《中国传统酒人形象的历史异变》,饮食文化研究,2002年第1期。 《中国当代餐饮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构想》,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9期。 《中国餐饮新热点:“杭州菜”热俏的分析与思考》,饮食文化研究,2001年第1期。 《关于箸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思考》,饮食文化研究,2001年第1期。 《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传统与创新——中国饮食文化研究20年的省悟》,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十美风格》,(台北)联合文学第141号,1996年7月。 《“满汉全席”名实考辨》,历史研究,1995年3月。 《中国古代食圣袁枚美食实践暨饮食思想述论》,中国烹饪走向新世纪,经济出版社,1994年10月。 《中国食文化研究事情》,(东京)VESTA(季刊),第18号平成6年(1994)1月1日。 学术会议《期待素食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大陆的基本食生活方式》,“素食与和谐社会”国际研讨会,2017年5月18日,广州。 《味品湖山,诗韵杭州:历代诗人眼中、心底的杭州饮食》,第13届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2017年4月23日,杭州。 《美食·美食:“美食家”与当代中国餐饮文化》,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会暨博鳌美食文化论坛,2017年3月28日,海南博鳌。 《主旨与担当:亚洲食学论坛的创立与追求》,2016第六届亚洲食学论坛(京都—大阪)主题发言,2016年12月5日,日本立命馆大学。 《光扬中华饮食文化:世界中餐业的时代责任》,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专题讲座,2016年6月27日,北京联合大学。 《酒不醉人人自醉——宋代社会酒饮风习》,浙江省博物馆“武林大讲堂”演讲,2016年4月5日,杭州。 《“衍圣公府食事”是人类文明史的宝贵遗产——基于梳理<衍圣公府档案>的认识》,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2015年,曲阜。 《食学科恢恢建构:徜徉三十五年的经历与感悟》,首届全国高校饮食文化课教学与教材研讨会主题发言,2015年11月,杭州。 《斯文重构应当从规范餐桌进食仪礼做起——我对当代中国人文明修养与行为形象进步的思考》,2015杭州生活与发展国际研讨会演讲,2015年10月,杭州。 《关于中国历史古代蒸馏器的功用及其与蒸馏酒关系的疑问》,第四届亚洲食学论坛,2014年11月,西安。 《中华农业传统节令食俗的现代遗留与代表性庆娱食品存续——以二十四节令食品的历史与现实情态为例》,第二届亚洲食学论坛主题演讲,2012年8月,曼谷。 《中华饮食文化五千年历史节点上的<随园食单>》,留住祖先餐桌的记忆:2011杭州·亚洲食学论坛,2011年8月,杭州。 《中国人的“竹笋”食用及其文化意义》,光州国际美食节文化论坛特邀主题演讲,2010年,韩国光州。 《中国餐饮文化习俗的历史特征与时代演变》,东莞药监局研习班演讲,2010年6月3日,浙江大学。 《孔子鬼神观及其历史价值探析》,第二届世界儒学大会,2009年9月,曲阜。 《与现时代中国餐饮企业文化建设有关的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国际徽商大会·餐饮峰会,2007年,安徽。 《十三世纪以来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文化风格与历史演变特征论述》,“中华历史文化与餐旅初论——海峡两岸餐旅学术研讨会”,2002年12月,台湾。 《珍爱自然:拒烹濒危动物宣言》,第一届东方美食国际大奖赛暨新厨艺论坛全体职业厨师宣言,2001年4月18日,泰山。 《大豆在中国膳食结构中的地位与中国菽文化》,“第三届中日动脉硬化症血栓症一级预防国际学术研讨会”,1996年10月,哈尔滨。 《来自中国的食文化报告》,“韩国食生活文化学会韩中日报告特集”,1993年6月,韩国汉城。 《中国历史上人群自噬现象述论》,“中国社会史第四届研讨会”,1992年9月,沈阳。 《中国寒冷地区饮食文化的历史地位与前途》,“世界多雪国家21世纪发展学术研讨会”,1992年3月,日本长冈。 《黑龙江地区饮食文化浅谈》,“首届黑龙江省烹饪学术研讨会”,1991年,哈尔滨。 《青楼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国社会史第三次研讨会”,1990年10月,成都。 视频小筷子大智慧,《文明之旅》专题节目,CCTV,2015。 赵荣光《中华饮食文化》公开课“高屋建瓴: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理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2012。 赵荣光《中华饮食文化》公开课“两根魔棒:中华民族筷子文化”,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2012。 赵荣光《中华饮食文化》公开课“金塔结构:中华饮食文化的层次性”,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2012。 赵荣光《中华饮食文化》公开课“饮者留名:中华酒文化”,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2012。 赵荣光《中华饮食文化》公开课“博大精深:中华饮食思想”,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2012。 赵荣光教授旅游学院告别讲座,爱奇艺,2015。 2015·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实录(上),拍摄与制作:李建胜(山东电视台),·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实录(中),拍摄与制作:李建胜(山东电视台),·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实录(下),拍摄与制作:李建胜(山东电视台),2015儒风雅乐中一场与汉代食礼的约会,拍摄与制作:李建胜(山东电视台),2015相关评论《中国烹饪高等教育的文化境遇——与季鸿昆先生风雨同舟廿五年》,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书生本色:赵荣光先生治学授业纪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食学学科建设刻不容缓——专访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赵荣光教授》,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公宴会“双筷制”与新时代餐桌文明——对赵荣光教授倡导用筷“革命”的思考》,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中国菜走向世界:一个永久进行时态的问题——专访著名饮食文化学者赵荣光教授》,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从学者精著中体验丰美的盛宴——评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饮食文化研究,2004(2)

中国当代思想家有哪些?

1、陈寅恪:国学大师,百年清华四大哲人,前辈史学四大家

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 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 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 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行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2、王国维:近代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

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3、钱穆:史学四大家之一,创办新亚书院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 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 1949年南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

4、梁漱溟:研究国学、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

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

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生著述颇丰,存有《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唯识述义》、《中国人》、《读书与做人》与《人心与人生》等。 1988年6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

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政协委员,第六至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取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称誉为“现代新儒家” 。

拉菲尼亚选巴萨传奇最佳11人 MSN领衔 哈布白 小罗在列
步行者新援摩西 球衣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