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展望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支撑因素依然较多。
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10月以来多项经济数据边际改善。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1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存量政策持续显效、增量政策有效落实、政策组合效应不断释放,11月、12月经济运行有望延续10月以来回升向好的态势。展望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支撑因素依然较多。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2024年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因素。李超透露,下一步将开展加力支持“两新”政策效果评估,总结延续好的经验做法;同时将研究提出未来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的政策举措,待履行相关程序后适时公开发布,持续以“两新”政策推动群众受益、企业获利、经济向好。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当前既要看到一揽子增量政策初步生效,“两新”“两重”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也要继续观察政策推动的经济回升、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回暖能否持续。当前中国经济短期筑底回稳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夯实,10万亿元资金化债激发了地方政府积极性,但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对中国经济和政策产生压力,这需要财政、货币、房地产等宏观政策进一步发力,增强和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政策储备丰富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社会预期持续改善。
从生产端看,10月份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3%,比上个月加快1.2个百分点,这也是今年以来服务业生产指数的最高增速。
从需求看,“两重”(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不断释放消费潜力、拉动投资增长。10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都有所加快,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11.2%,比上月加快9.6个百分点。
李超表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在持续增多,市场信心得到提振,经营主体预期有所改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都重新回到了扩张区间,企业生产和投资意愿正在增强。
随着近期增量政策陆续落地,经济边际回升,部分机构开始上调对四季度及全年的增长预期。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称,基于中国超长期特别国债所支持的汽车以旧换新计划、新房销售改善、出口增长反弹及股票市场交易上升等因素,将中国四季度GDP同比增速预测从4.4%上调至4.9%,同时将全年增速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至4.8%。
展望2025年,李超表示,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支撑因素依然较多。
她表示,从市场空间看,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明显,还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有待释放。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例,中国整体城镇化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拉动万亿规模的新增投资需求和2000多亿的消费需求。从政策支撑看,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正在全面落地见效。
“我们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政策储备,精准调控、逆周期调节等工具不断完善,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不断提高,宏观政策系统集成、精准发力,将有力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李超说。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表示,所有的政策在推动实施过程中都要考虑节奏感,考虑政策的衔接协调。现阶段,一揽子增量政策“组合拳”已经很综合了,但它在整体经济工作中,依然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更多的增量政策“在路上”。后续还要和2025年的经济政策、和“十五五”规划去做衔接,“十五五”规划带来的“增量”将是中国经济下一步走稳走好的重要支撑。
“两新”政策有望再加力
“两新”工作开展以来,国家发改委已经推动各方面出台实施细则近300项,持续发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引导带动作用,以“两新”政策激发品质新生活、产业新动能、市场新活力。
从数据来看,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汽车类、家具类以及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增速比上月加快,当月这四类线上商品零售额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到1.2个百分点。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果也在显现,前10个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1%,明显快于全部投资的增长,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14.8%,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60%。
李超表示,“两新”政策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支持企业通过“更新”增强产品迭代升级能力、更好满足消费需求,同时,也支持居民通过“换新”增加消费、带动企业投资扩产,从而推动投资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关于“两新”政策下一步安排,李超透露,一方面,将开展加力支持“两新”政策效果评估,总结延续好的经验做法;另一方面,将研究提出未来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的政策举措,待履行相关程序后适时公开发布,持续以“两新”政策推动群众受益、企业获利、经济向好。
近期,浙江、山东等省市在国家明确补贴标准的家电产品基础上,将空气净化器、智能门锁等新型家电产品纳入补贴范围;四川、湖北等省市则采取满减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灵活的家电补贴。此外,广州、深圳等地还出台了个人消费者新能源汽车置换更新政策,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努力让民营企业有感有得
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持续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民营经济立法进程并公开征求意见,推动各地方各部门聚焦民间投资、公平准入、融资支持等,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
备受市场关注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已完成征求意见,离正式出台更近一步。10月10日,司法部、国家发改委在门户网站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2024年10月10日至2024年11月8日。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积极推动解决问题诉求,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机制,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6次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充分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建议;截至10月底,国家发改委通过各种渠道收到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1234项、已办结696项,协调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多项数据显示,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从投资看,前10个月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1.4%,比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速高2.1个百分点,实体经济领域民间投资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从外贸看,前10个月以人民币计价的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9.3%。从市场活力看,市场消费潜能正在加速释放,比如,民营经济占比较高的网络零售增长明显加快,前10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3%,增速比前9个月加快0.4个百分点。
值得指出的是,民间投资降幅还在扩大,1~10月累计同比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至0.3%,连续三个月为负,同期国企投资增长6.2%,高于前值0.1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速放缓0.1个百分点至6.4%。2024年前10个月,民间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为50.3%,比2023年年末低0.13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仍有待夯实。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张军扩表示,目前民营经济的预期提升仍然有待进一步稳定和提升,建议一方面在继续落实好各项明文规定的政策同时,把隐性壁垒和隐性歧视问题作为重点专门治理,并研究出台更具可操作性、可检验性的措施;另一方面,要结合《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和征求意见工作,深入研究民营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进一步夯实长期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思想基础,为民营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和法治保障。
李超强调,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需要持续不懈的努力,国家发改委在持续跟踪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挑战和问题,愿意认真听取民营企业的心声,将继续会同有关方面采取更多务实举措,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积极营造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同时,继续充分发挥多层次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作用,帮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努力让民营企业有感有得,不断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国家发改委:严格限制建设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截图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 其中提到,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树立全生命期管理理念,完善治理结构、创新治理方式,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严格限制建设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严禁建设“丑陋建筑”。
优化城市空间治理。 编制完成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促进城镇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全面推行增量投放与存量盘活利用相挂钩。 适当扩大住宅用地供应比例,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有序增加蓝绿生态空间。 探索推行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分层开发、立体开发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等模式。 稳慎把握省会城市管辖范围和市辖区规模调整。 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严格限制建设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严禁建设“丑陋建筑”。 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加强文物保护利用。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根据常住人口规模优化街道社区设置和管辖范围。 建设现代社区,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依托,对接社区居民需求、提供便捷优质服务。 引导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区志愿者、驻地企业单位等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支持老旧小区引入市场化物业服务或推行社区托管、社会组织代管等方式,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和标准化水平。
国家发改委再就“稳投资”发文21条措施促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
继10月25日印发《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后,国家发改委再就“稳投资”发文。
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意见》从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加快实施,引导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鼓励民间投资以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加强民间投资融资支持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等6方面提出21条措施,从而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
《意见》明确要求,做好拟出台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防止出台影响民间投资积极性的政策措施。 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民间投资信心,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杨畅认为,如此定调有利于进一步稳定民间投资的预期,并且统筹相关政策举措形成联动,为民间投资的修复创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
具体政策上,《意见》支持民间投资参与102项重大工程等项目建设,同时特别提到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参与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意见》要求,在发行基础设施REITs时,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加快推出民间投资具体项目,形成示范效应,增强民营企业参与信心。
加强民间投资融资支持方面,《意见》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机制,通过项目对接会等多种方式,搭建有利于民间投资项目与金融机构沟通衔接的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对民营企业贷款利率水平和与融资相关的费用支出,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等。
此外,《意见》还要求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持续推动合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鼓励金融机构合理让利,推进降低企业用能、用地、房屋租金等成本;引导民营企业发掘新的投资机遇,找准未来发展方向;鼓励民营企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避免片面追求热点、盲目扩大投资、增加运营风险等,从而促进民间投资的健康发展。
杨畅认为,当前民企私企表现相对偏弱,因此,此时政策发力支持民间投资具有非常重要的及时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亿元,同比下降2.3%;其中,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亿元,下降8.1%。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接受记者采访时同样表示,当前民间投资增速面临一定制约,一方面,私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持续负增长,导致民间资本加大投资能力减弱;另一方面,工业企业尚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PPI仍在低位运行。
国家发改委指出,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一半以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大政策支持,用市场办法、改革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有利于调动各方投资积极性、稳定市场预期、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增量配电网是什么意思?
增量配电网意思是指新增加的配电网,出自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 通俗的话语:只要不在电网企业手中的配电网,不管现在有没有存在,只要电压在220千伏及以下,都属于增量配电网。
区域电网增加新的配置资源。 增量:顾名思义就是原来没有,现有了,就叫增量,增量配网是区域电网增加新的配置资源意思。 增量配网的正确方法:
1、规划编制,增量配电网项目必须纳入地方政府能源管理部门编制的配电网规划。
2、提出项目申请,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依据规划,向地方政府能源管理部门申请作为增量配电网项目的业主。
3、确定项目业主,地方政府能源管理部门通过招标等市场化机制,公开、公平、公正、优选确定项目业主,明确项目建设内容、工期、建设范围并签订协议。
增量配电网原则上指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和220(33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局域电网,不涉及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网建设,增量配电网建设应当符合省级配电网规划,符合国家电力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市场主体对电能配送的要求。
坚持公平开放,不得指定投资主体。 试点项目应当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公平开放,通过招标等市场化方式公开、公平、公正优选确定项目业主,明确项目建设内容、工期、供电范围并签订协议。
项目业主应为独立法人,具有与配电网投资运营相应的业务资质和投资能力,无不良信用记录,确保诚实守信、依法依规经营。 鼓励电网企业与社会资本通过股权合作等方式成立产权多元化公司参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