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的家,在敦煌。”
“敦煌壁画临摹复原的门道,需要耐下心来细细去研究,这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从上世纪开始,在父母的指引下,我一直投身于敦煌壁画的复原临摹。于我而言,复原壁画既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也承载了我对敦煌的热爱,是值得投入一生的事业。我特别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敦煌艺术,读懂敦煌壁画,让这些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有生命力地传承下去。”72岁的史敦宇说。
1952年出生于敦煌莫高窟的史敦宇,是首批敦煌学者在莫高窟诞下的第一个孩子,由常书鸿先生起名为“敦宇”。她自幼跟随父母——第一代敦煌工史苇湘、欧阳琳出入洞窟,给师长们充当“小助手”的同时,学习绘画和壁画临摹,得到常书鸿、段文杰等大师的指导和传授。“这些年里,我整理出版父母和自己的画作,在上海参与敦煌当代美术馆的建设,在世界各地举办敦煌艺术展览,通过许多不同的方式宣传敦煌的艺术和文化。要让敦煌艺术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就不能故步自封,因此我也支持年轻人们做各种各样的创新尝试,将敦煌壁画中的元素应用到现代文创产品的开发里,或是进行数字化的开发和活化,都是为了让古代敦煌匠人们的智慧,再次回到千家万户的生活中去。”史敦宇说。
都督夫人礼佛图线稿,史苇湘、欧阳琳、史敦宇复原
都督夫人礼佛图,史苇湘、欧阳琳、史敦宇复原
都督夫人礼佛图现状(图片来源:敦煌研究院官网)
史敦宇的新书《敦煌初见时》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精选收录史苇湘、欧阳琳、史敦宇一家两代三人所作的112幅壁画复原作品。书中所录作品涵盖敦煌壁画中最具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六大主题:故事画、经变画、乐舞飞天、世俗生活、供养人像、敦煌遗画,特别收录敦煌藏经洞中流失海外的画作复原图19幅。
《敦煌初见时》
对史苇湘和欧阳琳,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曾回忆,“史苇湘先生是我认识和学习敦煌石窟艺术的入门老师。他对每一个石窟,每一处壁画了然于心,如数家珍。他们伉俪二人把一生的青春和热血都贡献给了敦煌艺术研究事业。”
“1943年,张大千在成都举办‘抚临敦煌壁画’展览会,当时我父母是四川成都艺术专科学校的学生,在老师的推荐下去给大千先生的画展做义工。展览期间,学生们被敦煌艺术的魅力深深震撼。张大千告诉我父亲,你们要想当中国的画家,必须要去莫高窟,去临摹,去感受,只有去了莫高窟以后才会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多么的优秀,而这样悠久的历史有多么珍贵。自此以后,我父亲简直是着了魔,一心就想要到敦煌去。次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了,常书鸿先生正为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力量不足而发愁,他向张大千先生提起缺乏人手,张大千推荐了我父母这一批学生。我母亲欧阳琳和她的几个同学在毕业后立刻奔赴了敦煌,父亲史苇湘因为参加青年远征军耽误了学业,晚一年才赶到。1947年,我母亲他们到敦煌时,段文杰先生亲自赶着牛车去接他们,当时女同学们都穿着时兴的旗袍,镇上的人没有见过,追着他们的车看。这群满怀热血的艺术青年,给敦煌小镇带来了新的面貌,也给莫高窟的保护研究注入了鲜活的力量。”史敦宇在书中如此回忆。
段文杰先生驾马车迎接新成员
在敦煌的日子,物质上极其艰苦,精神上极其富足。“初到莫高窟,我父母他们就迫不及待地跟着常书鸿先生进入洞窟学习临摹。我父亲说,他那时候是‘一见钟情’,第一次进入洞窟时,就被那些古老瑰丽的壁画和彩塑震撼得发呆了。在这样的激动和热情之下,他们恨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工作中。从温暖潮湿的四川盆地到黄沙漫天的大漠边陲,生活上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种种困难。水是生活保障中最基础的资源,但听我父母说,刚到敦煌生活时,水却成了他们的一大难题。四川人爱喝茶,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里的水是不能泡茶的。因为敦煌的水源头在祁连山上,山上的雪水原本是很好的,但是流到莫高窟的小沟渠里的时候,要经过一大片白花花的盐碱地,水质就变得很硬,不习惯的人喝了都要病倒。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不敢穿黑色的衣服,因为大家都是在河里洗衣服,而黑色的衣服晾干之后上面就会结一块一块的白渍,是水里的盐分太重了。在生活中,连水都困难,更不要提其他的了。”
史苇湘在窟内面壁临摹
因为父母工作繁忙,两三岁时,史敦宇刚学会走路就自己跑进洞窟了。“常书鸿先生害怕我打搅他们画画,就用他的大头皮靴子在湿湿的沙地里面一抹,抹出一块平整的地面,给我捡一根榆树枝作画笔,和我说,你看我和你爸在画古汉桥,你也来试试,看能画出多少。画完以后他们一看,我的‘作品’也是有模有样。洞窟里的色彩和形象,就这样在我心里扎下了根,从河滩上的一根榆树枝开始,一画就是一辈子。”史敦宇说,“在父母辈的影响下,我一直沉浸在敦煌壁画的复原工作中,做了几十年的美术教师,培养了很多对敦煌艺术感兴趣的学生。我的父母长眠于莫高窟前,我也已经年逾古稀,但敦煌艺术的保护、研究和弘扬,是没有尽头的事业。让更多的人欣赏敦煌、读懂敦煌,这就是复原壁画的美育意义之所在。”
史敦宇为复原画着色
五十多年来,史敦宇专注于壁画复原工作,她的复原图以父辈在洞窟中面壁临摹留下的大量第一手线稿为底本。《敦煌初见时》收录的复原图都经历少则二三年,多则几十年的繁复工作,其中《西方净土变》复原图巨幅原作,正在敦煌当代美术馆展出。
“虽然这些年来,我辗转在兰州、北京、上海等地居住,但敦煌一直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敦煌的水土养育了我,莫高窟的文化氛围塑造了我,那些瑰丽绚烂的壁画彩绘,生动神异的石窟故事,永远留存在我的画布上,成为我生命中难以割舍的部分,因此我也一直认定,我的家,就在敦煌。”史敦宇说,“敦煌是一部读不完的书,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和弘扬工作,是没有尽头的事业。先辈们‘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莫高精神,在今天仍然要延续下去,一代接着一代,代代都要有贡献。”
关于莫高窟有哪些有趣的传说
1. 诗句关于莫高窟的故事与传说 诗句关于莫高窟的故事与传说 1.关于莫高窟的传说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大泉沟东岸,介于三危山和鸣沙山之间,南北长约1610多米。 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碧天黄沙,贯通中外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古丝绸之路上。 据唐代碑文记载,莫高窟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 传说有个叫乐尊的和尚云游到此,忽然看到东边的三危山金光闪闪,迎着夕阳,仿佛有成千上万的佛在金光中显现,便认为这里是佛家圣地,遂募钱开凿了第一个石窟。 消息传开,来往于丝绸之路的商旅、官员纷纷在此修建佛窟,祈求路途平安。 到了唐代已有窟龛1000多个。 五代、宋、西夏、元又不断修建。 以后虽经自然和人为的破坏。 至今仍保留了各代石窟492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唐、宋木构建筑5座,是世界上历史最久、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文化艺术宝库。 如果把各个洞窟中的壁画连接起来,可以组成一条高1米,长22.5公里的瑰丽的画廊;如果把藏经洞里的经卷、文书、绢画连同莫高窟其它所有的珍贵文物放在一起来研究,就是一门浩瀚的“敦煌学”。 现编为17窟的“藏经洞”,是莫高窟的精华所在。 这里藏有从西凉建初元年到北宋至道元年,近10个朝代,500多年的经卷、古籍、文书、绣画、铜象等4万多件。 文字有汉、藏、梵、于阗、龟兹、粟特、突阙等;书类有手抄本、雕板印刷本、拓本等。 这些稀世罕见的珍品,不仅对我国古代文献的补漏、校勘有很大的价值,而且为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科学、民族历史、对外交流等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料。 莫高窟最壮丽的是壁画艺术。 壁画虽经历千百年的风沙侵蚀,但仍色彩鲜艳、线描清晰。 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有飞天、伎乐、菩萨、仙女等,直乃“天衣飞扬,满墙风动”。 壁画内容除佛经故事、本生故事、佛教史迹、神怪传说、帝王生活、装饰图案等外,还有大量的民风民俗画面。 如狩猎、耕作、打鱼、收割、推磨、舂米、盖房等生产风俗画面;婚丧、嫁娶、旅行、行医、剃度、洒扫等生活风俗图景;车船、梨担、连枷、纺车、织机等交通和生产工具的形象描绘;有学校、酒肆、屠房、旅店、集市等场所的风俗场面;有亭台、楼阁、宫殿、塔寺、院落、桥梁等建筑图样;还有音乐、舞蹈、杂技、节庆等娱乐活动的生动写照,真是一部古敦煌民风民俗的百科全书。 2.关于敦煌莫高窟的神话传说 或者 故事 请告诉我 谢谢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开凿在鸣吵山东麓继崖上。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僔者行至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盟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中国石窟艺术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 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 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 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 北朝时期洞窟中主像是一般是释迦牟尼或弥勒,主像两侧多为二胁侍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塑像背部多与壁画相连。 窟内顶部和四壁满绘壁画。 顶及上部多为天宫伎乐。 下部为夜叉或装饰花纹。 中部壁画除千佛外,主要画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 其中本生故事有割肉救鸽、舍身饲虎、九色鹿舍已救人等。 隋唐为莫高窟全盛时期,隋代百窟样式由北朝的中央塔式改为中心佛坛,组像同前。 唐出现一样、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组合。 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重返“丰硕壮实”之貌。 窟中壁画主要是大场面的说法图和简单的经变图。 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于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塑像。 第148窟主尊涅磐像是莫高窟最大的一组彩塑群像。 唐代壁画是多种经变图,其规模极为宏伟,表现出天国的壮丽图景。 石窟造像五代时已丧失生命力宋代,宋代起步入衰退。 交通 乘火车至柳园站转乘汽车到敦煌即可。 食宿 敦煌宾馆(敦煌东大街)。 特产 八宝密食、密三刀、驼掌等。 3.关于莫高窟的传说 传说传说中公元336年的某一天,一个名叫乐樽的和尚云游四方到了此地,已是黄昏时分,却只见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金光灿烂,似有千佛在跃动。 他跪下来,发下宏愿,从今以后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 在漫天黄沙的莫高窟入口中,埋藏着佛教的珍贵典籍,任何得到此典籍的人都有可能一步登天,成为超脱六道轮回的存在。 虽然这个传说不知道是真假,但是却引来了邪魔外道的觊觎。 赤蛇蝎:据说是全无心性的生物,每日里只为寻找更多一点的水分而在沙漠中游走。 人类的血液就是它的最爱。 雷族后裔:他本有机会继承祖先的事业,成为天界高高在上的神祗。 但对于力量的疯狂追逐令他最终堕落。 于是人们便在莫高窟见到他不停地寻觅,希望用神奇的典籍来重返天界。 黑蛇蝎:似乎是赤蛇蝎的亲族,不过与赤蛇蝎不同的是它们在大量吸吮人类的血液后开始变得有智慧起来,当然也更加冷酷无情。 鬼面蝠虎:它们拥有厉鬼一般可怖的面孔,两臂之间力大无穷,可以轻易撕开人的身体。 它们出现在这里并不为宝藏,只是对寻宝人的身体有着饕餮对美食一样的喜好。 飞天沙盗:这是一群来自异域的寻宝者,但是他们没有任何宝物的消息,也不愿意信任任何伙伴,只是自己孤独地寻找。 他们的妒忌心令他们对于一切有可能先他们一步拿走宝物的人憎恨无比。 4.敦煌莫高窟的风光、故事、传说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 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莫高窟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 在藏经洞中就曾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艺术价值极高,可惜由于当时动荡的社会以及腐败的明清政府,加上道士王圆箓的疏于管理,这些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 现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观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故事 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古代,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波斯商人的骆驼队因遇风沙袭击而迷路,忽然出现一头九色神鹿给他们指点方向。 九色鹿回到林中,听见有人呼救。 原来一个弄蛇人在采药时不慎落水。 九色鹿忙将他驮上石岸。 弄蛇人感恩不尽,九色鹿只求他别将遇见它的事告诉别人,弄蛇人连连答应,还对天起誓。 波斯商人到了古国皇宫,与国王谈起沙漠中的奇遇,谁知王后听了,执意要取九色鹿皮做衣裳。 国王无奈,张贴布告:捕到九色鹿者给予重赏。 弄蛇人见利忘义,向国王告密,并设计将九色鹿引入包围圈。 当他假装再次落水,神鹿闻声赶来救他时,守候的武士们就万箭齐发。 谁知九色鹿发出神光,利箭都被化为灰烬。 九色鹿向国王揭露弄蛇人忘恩负义的丑恶行为,国王深为不安。 弄蛇人吓得胆颤心惊,连连后退,跌进深潭淹死,恶人终究得到应有的惩罚。 5.关于莫高窟的传说 传说传说中公元336年的某一天,一个名叫乐樽的和尚云游四方到了此地,已是黄昏时分,却只见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金光灿烂,似有千佛在跃动。 他跪下来,发下宏愿,从今以后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 在漫天黄沙的莫高窟入口中,埋藏着佛教的珍贵典籍,任何得到此典籍的人都有可能一步登天,成为超脱六道轮回的存在。 虽然这个传说不知道是真假,但是却引来了邪魔外道的觊觎。 赤蛇蝎:据说是全无心性的生物,每日里只为寻找更多一点的水分而在沙漠中游走。 人类的血液就是它的最爱。 雷族后裔:他本有机会继承祖先的事业,成为天界高高在上的神祗。 但对于力量的疯狂追逐令他最终堕落。 于是人们便在莫高窟见到他不停地寻觅,希望用神奇的典籍来重返天界。 黑蛇蝎:似乎是赤蛇蝎的亲族,不过与赤蛇蝎不同的是它们在大量吸吮人类的血液后开始变得有智慧起来,当然也更加冷酷无情。 鬼面蝠虎:它们拥有厉鬼一般可怖的面孔,两臂之间力大无穷,可以轻易撕开人的身体。 它们出现在这里并不为宝藏,只是对寻宝人的身体有着饕餮对美食一样的喜好。 飞天沙盗:这是一群来自异域的寻宝者,但是他们没有任何宝物的消息,也不愿意信任任何伙伴,只是自己孤独地寻找。 他们的妒忌心令他们对于一切有可能先他们一步拿走宝物的人憎恨无比。 6.关于敦煌莫高窟的诗句 《释敦煌》 在那河西走廊的丝绸古路, 蓝天白云飘过的沙洲, 有一颗明珠历尽沧桑, 敦煌的莫高窟神采飞扬。 我用辞海的字句也无法描述他璀璨的星光。 我不愿意走近你风动的壁墙, 怕我呼出的浊气污染了你天衣舞裳。 我感叹我敬仰, 把艺术融进每寸墙壁的巨匠, 把灵魂融进艺术的巨匠, 铸就了传世的敦煌,他们的功绩万古流芳。 历史岁月的悲长,痛彻骨髓的伤, 被强盗掠夺破坏的艺术,鲜血在流淌。 飘零在强盗博物馆里的瑰宝, 都印着华夏思想的源远流长, 如果我能我愿意穿越到曾经的辉煌, 站在鸣沙山上,手握刀枪, 所有的掠夺,我愿意用躯体阻挡。 这是狭隘的想, 难道你没有发现强盗也变了模样, 用礼貌语问候东方, 这是华夏艺术的力量, 涤荡洗净强盗丑陋的狂妄。 无论飘零到哪里的一件艺术, 任何一个角落或天堂, 都展示华夏民族的博爱光芒。 敦煌!在华夏辉煌!在世界辉煌!永远的敦煌!!7.关于敦煌莫高窟的小故事 樊锦诗:敦煌女儿 她守护敦煌已四十多年,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 她有愧于家庭、有愧于孩子,也怠慢了自己,但却无愧于敦煌。 季羡林先生说,她为敦煌牺牲了一辈子,功德无量。 1963年,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的樊锦诗,被时任敦煌研究所所长的常书鸿点名要到了敦煌。 25岁的她,告别了恋人,抱着干3年就走的念头,来到了西北荒漠,住进莫高窟旁边的一座破庙。 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敦煌,她一头扎进洞窟,先后牵头完成了莫高窟北朝、隋以及唐代早期分期断代的研究,开创了敦煌石窟考古的新天地。 灿若星河的敦煌艺术让她如痴如醉,敦煌遗产的保护也需要充满朝气的年轻人。 但樊锦诗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1967年,樊锦诗与大学时的恋人彭金章结了婚,当时彭金章已在武汉大学筹建考古专业。 虽然成了家,他们却过着劳燕分飞的日子。 1968年,樊锦诗分娩在即,却因工作需要不能离开敦煌,当彭金章挑着扁担一路换车、到了敦煌,看到的却是光着屁股的婴儿,身上连点儿布条也没有。 樊锦诗看到连孩子衣服都带来了的丈夫,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此后,樊锦诗一家4口,长年分散居住在4个地方。 夫妻不能团聚,母子难以相见。 樊锦诗曾经想过:为家为孩子,应该离开敦煌。 然而敦煌对于她已经是一块磁石,很难割舍了。 一句舍不得,让这个江南弱女子抛家离舍,独自一人在敦煌工作了23年。 1998年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后,她顶住各方压力,使有关部门放弃了了将敦煌上市的念头;她研究游客承载量,希望在满足游客需要和文物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她不遗余力引进人才,使地处戈壁荒漠的敦煌研究院拥有的博士生在全国文物保护界位列第一;她创造性地提出了数字化敦煌的概念,要真实、完整、可持续地将敦煌传给子子孙孙。 她说,世界上只有一个敦煌,保护不好她,我们都是历史的罪人。 8.谁能告诉我关于敦煌莫高窟的故事与文化 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共有石窟600余个,敦煌艺术是佛教题材的艺术。 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彩塑近三千身,内容非常丰富。 敦煌石窟艺术是产生和积存在敦煌的多门类的艺术综合体,它包括了敦煌建筑、敦煌壁画和敦煌彩塑。 以莫高窟为中心的敦煌石窟,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作为我国的民族艺术瑰宝,它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稀世之珍,为我国的民族艺术珍宝和人类文化遗产的明珠。 敦煌莫高窟称千佛洞。 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 南北长约1600米。 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 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 敦煌石窟的建筑尤以莫高窟保存的五座唐宋木构窟檐为稀世之珍和一些宋元土木古塔;壁画中也出现不少代表时代的古建筑图样,可说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不可缺的第一手资料,具有研究历史和艺术的价值。 莫高窟的石窟建筑,由于时代不同,石窟形制呈现不同的特色,主要有5种:1.禅窟(即僧房)。 2.塔庙窟(即中心窟)。 3.殿堂窟。 4.佛坛窟。 5.大佛窟(及涅盘窟)。 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与莫高窟隔河相望。 主体建筑为二层平顶楼房,该建筑约一半隐蔽在丘陵中,外部只露出上层窗户及宽阔的屋檐。 与莫高窟的环境相协调。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内容丰富,技艺精湛。 五万多平方米的壁画分为佛像画、经变画、民族传统神话题材、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画、故事画和山水画。 敦煌飞天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 9.关于敦煌莫高窟的神话传说 或者 故事 请告诉我 谢谢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开凿在鸣吵山东麓继崖上。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僔者行至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盟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中国石窟艺术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 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 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 北朝时期洞窟中主像是一般是释迦牟尼或弥勒,主像两侧多为二胁侍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塑像背部多与壁画相连。 窟内顶部和四壁满绘壁画。 顶及上部多为天宫伎乐。 下部为夜叉或装饰花纹。 中部壁画除千佛外,主要画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 其中本生故事有割肉救鸽、舍身饲虎、九色鹿舍已救人等。 隋唐为莫高窟全盛时期,隋代百窟样式由北朝的中央塔式改为中心佛坛,组像同前。 唐出现一样、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组合。 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重返“丰硕壮实”之貌。 窟中壁画主要是大场面的说法图和简单的经变图。 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于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塑像。 第148窟主尊涅磐像是莫高窟最大的一组彩塑群像。 唐代壁画是多种经变图,其规模极为宏伟,表现出天国的壮丽图景。 石窟造像五代时已丧失生命力宋代,宋代起步入衰退。 交通 乘火车至柳园站转乘汽车到敦煌即可。 食宿 敦煌宾馆(敦煌东大街)。 特产 八宝密食、密三刀、驼掌等。 10.敦煌莫高窟的传说 你好, 一千六百多年前,有和尚师徒三人,欲往西天寻觅极乐世界,那天傍晚行至敦煌,宿营前,师傅请俩徒弟出去化缘。 两人一东一西,各走一方。 向西的和尚法名乐樽,走到一处,见风景极美——朗朗大漠上,有一条蜿蜒小溪潺潺流过,溪北是戈壁无边,黄沙迷漫,寸草不生,荒凉凄厉;溪南是一条延绵无尽的低矮山脉,山脚下白杨成林,绿草茵茵,百鸟争鸣,生机勃勃。 乐樽面对美景,感叹唏唏,乐而忘返,时辰一久,略感疲倦,便坐地小憩。 突然,一道金光闪过,晃得乐樽困意全消,站起睁大双眼,只见金光出自溪南的山脉,而且不止一道,赤橙黄绿青蓝紫,由山顶发出,射向天空,一阵又一阵,照得天际流光溢彩,照得云朵五光十色,照得大漠瑞气升腾,照得乐樽满面彤红。 乐樽原本就悟性极高修行极深,见此情景,顿然感悟,泓静的出家人之心也忍不住激情迸发,一阵狂奔至师傅跟前,高呼:“找到了!找到了!”。 师傅面露会意笑容,也不问什么,轻声而郑重地对乐樽说:“那你就留下来吧。 ”。 于是,不久,第一个洞窟便在发光山脉面溪的山坡上诞生了。 很快又有了第二个、第三个、……乐樽一心一意化缘建窟,造神供佛,将自己的才情、志趣、寄托、期盼,全都融入到大漠上这个山脉之中,洞窟之内。 从此,乐樽的奇遇广为转播,乐樽的佛洞更是引来无数商贾僧侣,文官武仕的极大关注,纷纷前来观摩朝拜,其中不乏出钱出力出策者,使之愈发规模宏大,灵气聚集。 乐樽之后,筑窟之风更是经久不衰,一浪高过一浪,一朝胜似一朝。 高峰时,洞窟逾千。 至今历一千六百余年,期间虽经时光磨难,战乱摧残,仍保有完整的洞窟492个,里面珍藏着历史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还有唐宋木构建筑五座。 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集佛教艺术、建筑、彩塑、壁画之大成的旷世奇葩。 莫高窟之辉煌顶峰虽不在乐樽之时,但所有后来者均公认:乐樽的人品修行最高,所有后人,莫高与彼。 为表对乐樽的崇敬之意,便将此处命名为“莫高窟”。 这便是莫高窟有趣的传说之一。
敦煌石窟里面的文物是被哪个国家的人偷走了。一共偷走了多少
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少为人所知,几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 但自藏经洞被发现后,旋即吸引来许多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他们以极低廉的价格从王圆箓处获得了大量珍贵典籍和壁画,运出中国或散落民间,严重损伤了莫高窟和敦煌艺术的完整性。 1907年,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在进行第二次中亚考古旅行时,沿着罗布泊南的古丝绸之路,来到了敦煌。 当听说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后,他找到王圆箓,表示愿意帮助兴修道观,取得了王的信任。 于是斯坦因就被允许进入藏经洞拣选文书,他最终只用了200两银两,便换取了24箱写本和5箱其他艺术品带走。 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又以500两银两向王圆箓购得了570段敦煌文献。 这些藏品大都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现拥有与敦煌相关的藏品约1.37万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但近年来由于该馆对中国文物的保护不力甚至遭致失窃,因而受到不少指责。 1908年,精通汉学的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在得知莫高窟发现古代写本后,立即从迪化赶到敦煌。 他在洞中拣选了三星期,最终以600两银两为代价,获取了1万多件堪称菁华的敦煌文书,后来大都入藏法国国立图书馆。 1909年,伯希和在北京向一些学者出示了几本敦煌珍本,这立即引起学界的注意。 他们向清朝学部上书,要求甘肃和敦煌地方政府马上清点藏经洞文献,并运送进京。 清廷指定由甘肃布政使何彦升负责押运。 但在清点前,王圆箓便已将一部分文物藏了起来,押运沿途也散失了不少,到了北京后,何彦升和他的亲友们又自己攫取了一些。 于是,1900年发现的五万多件藏经洞文献,最终只剩下了8757件入藏京师图书馆,现均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对于流失在中国民间的敦煌文献,有一部分后来被收藏者转卖给了日本藏家,也有部分归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但更多的已难以查找。 王圆箓藏匿起来的写本,除了卖给斯坦因一部分以外,其他的也都在1911年和1912年卖给了日本的探险家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 1914年,俄罗斯佛学家奥尔登堡对已经搬空的藏经洞进行了挖掘,又获得了一万多件文物碎片,目前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 近代,除了藏经洞文物受到瓜分,敦煌壁画和塑像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目前所有唐宋时期的壁画均已不在敦煌。 伯希和与1923年到来的哈佛大学兰登·华尔纳先后利用胶布粘取了大批有价值壁画,有时甚至只揭取壁画中的一小块图像,严重损害了壁画的完整性。 王圆箓为打通部分洞窟也毁坏了不少壁画。 1922年,莫高窟曾一度关押了数百名俄罗斯沙皇军队士兵,他们在洞窟中烟熏火燎,破坏不小。 1940年代,张大千在此描摹壁画时,发现部分壁画有内外两层,他便揭去外层以观赏内层,这种做法后来引发了争议,直到现在依然争论不休。
《CCTV中国通史纪录片》第49集 敦煌 音频(解说词)
第49集:敦煌 公元1006年,这座戈壁上的城市再次被恐怖所笼罩,位于新疆与中亚的黑汗王朝,占领了于阗王国之后,可能继续向东推进。 消息传来,饱受战争劫难的三界寺里的僧人们,意识到又一次大难将至,他们出门逃难。 就在逃难之前,他们把所有不便带走的经卷、文书、绣画、法器等全都藏进了这个小小的洞窟中,然后用泥壁封好,绘上壁画,一切显得了无痕迹。 三十年过去了,信奉佛教的西夏王朝,最终占领了这座城市。 然而,不知是什么原因,这次出门逃难的僧人们再也没有回去,这个藏有经卷文书的神秘洞窟至此变成了尘封千年的秘密。 九百多年过去了,1900年初夏的一天,一个来自湖北的普通老道士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神秘的洞窟。 当洞窟中的这些文物宝藏重见天日,丝绸之路上这座几乎被遗忘的历史文化名城,终于告别了千年的沉寂,重新获得了世界的瞩目,它曾经的辉煌,依然渐渐变得清晰而鲜活起来。 “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史记·大宛传》中这段文字,是敦煌这个地名的最早记载。 后人解释敦煌的意思,敦,大也,煌,盛也。 战国时代,强大的月氏吞并了羌人,秦朝末年,他们又驱走当地的乌孙人,从此,月氏人成为敦煌与河西地区的主人。 然而,没有永远的强者,公元前209年,崛起的匈奴击败月氏,成为这里的新主人,并不断侵犯汉朝边境。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派张骞出使西域,欲联络大月氏合击匈奴,但此时的月氏人乐不思蜀,张骞只好空手而返,张骞却有意外的收获,他将就这次长达13年的出的使见闻,向汉武帝递交了一份报告。 这份报告成为汉武帝随后用兵西域,和打通丝绸之路的重要参考。 郑炳林:当时汉武帝打匈奴,就是匈奴与羌人结合以后呢,把河西走廊占领以后呢,汉朝政府在与世界接触的这个窗口路线整个堵掉,他没办法,他要跟世界接触,必须把这个匈奴和羌人对他的围堵形成的包围要打破。 公元前121年,雄大才大略的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率领一支远征军西出河西,结果,霍去病击败匈奴,从此,河西纳入汉朝版图。 为确保敦煌与河西地区的长治久安,公元前111年,西汉王朝在河西设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进行行政管辖,并大规模移民屯田,敦煌逐渐繁荣起来,从此,有文字记载的敦煌历史正式开始,中西交通的陆路国际通道丝绸之路也得以开通。 郑炳林:敦煌在这个路线上,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就是你出去不论到哪条线,出了敦煌以后,都得走将近1500里路,因此在敦煌出关的时候,必须经过行资的准备。 经过一个月回到敦煌,也得休息,那么就在敦煌地区,这个商业城市就这么形成了,所以敦煌城市的形成。 即带着军事性质,又带着商业性质。 东汉末年,中原地区军阀混战,虽然经历了西晋的短暂统一,但很快就是八王之乱,永嘉之乱。 接着西晋灭亡,晋室南迁,中原进入十六国时期。 敦煌也先后归属于前凉、前秦、后凉、北凉、西凉等五个政权,与战乱频仍的中原地区相比,敦煌社会的总体形势比较稳定,经济持续发展。 随着大批中原大族与士人的迁入,文化也逐渐繁荣起来。 儒家经典在在敦煌广为流传,一些大儒如张奂、宋纤、索袭、敦禹、阚裀、刘昞等纷纷隐居于此,聚徒讲学。 其中刘昞一生著述甚丰,撰有《略记》八十四卷,《敦煌实录》20卷。 张奂之子张芝为著名书法家,擅长草书,被誉为“草圣”,为后来王羲之等书法家开创书风起了先导作用,敦煌已经成为一个人文荟萃之地。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拥有文人和文化的城市,才算是一座真正有内涵的城市,经过四百年积淀,文化敦煌终于呈现在我们面前。 但此时的敦煌,仍让人觉得还缺少一样东西。 于是,佛教来了,这正是敦煌一直在默默等待的。 大约从公元前260年开始,佛经由天竺僧人带入西域,西域成为佛教的第二故乡,是当时佛法最兴盛的地区。 敦煌是佛教传入中原的第一站,佛教传入之初,敦煌就出了不少著名的高僧。 魏正始年间(240—249),月氏人竺法护在敦煌出家。 晋武帝时,他随师游历西域诸国,带回许多佛经,在敦煌、长安、洛阳等地翻译、传播。 因竺法护世居敦煌,人们便称他为“敦煌菩萨”。 竺法护的弟子竺法乘也是一带高僧,在敦煌一带的影响甚至超过他的师父。 这是敦煌特有的一种佛教祈福仪式,每年春天,敦煌城里的僧人要在城东这座建于公元386年的白马塔前,举行一场法式活动,为的是纪念著名高僧鸠摩罗什的心爱坐骑驼经白马。 十六国时期,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来到中原传授佛学。 他骑一匹名叫“天骝”的白马向东而行,行至敦煌,白马突然病倒。 相传白马临终之前,当晚托梦于鸠摩罗什,说现已入关,前面就是阳关大道,敦煌是自己的超脱生死之地,今后再也不能陪伴他继续前行,并叮嘱鸠摩罗什一路珍重。 说毕,化成一片彩霞升天而去。 为了纪念一路与他相依为命的白马,鸠摩罗什化缘建造了这座白马塔。 一千多年来,白马塔巍然屹立,成为这座古城悠久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者。 在十六国时期,由于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提倡,中原地区佛教愈加兴盛,越来越多的西域高僧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中原弘扬佛法,敦煌依然是他们进入中原的第一站。 敦煌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刻终于到来,此前几百年的准备仿佛就是为了这一刻的到来。 公元366年,一位名叫乐僔的高僧西行来到敦煌,在城东南鸣沙山东麓,眼前忽然一亮,三危山上出现了万道金光,在金光之中,依稀有千佛化现而出。 乐僔坚信这里就是自己寻找的佛国圣地,于是决心留在这里修行,并在三危山上开凿了第一个禅窟。 这件事远近传扬,虔诚的善男信女纷纷来到这里朝拜。 许多年后,法良禅师从东方来到敦煌,又在旁边开凿了另一个石窟。 从此,香火更旺,信佛的人更多,石窟越开越多。 于是高僧大德、王公贵族、普通市民各色人等,不论高低贵贱,男女老少,都在三危山上争相开凿大大小小的石窟。 他们根据各自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做着不同的功德,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中积蓄着智慧的结晶,酝酿着博大的佛教文化。 道证:抄写经卷有功德,挖掘开凿洞窟,能够消除我们的烦恼,这本来在经典上面就有记载,这些行为能够增加我们的福慧,这个过程首先就是一个修行的方法。 每天,莫高窟回荡着钟鼓铃铎的清响,成群结队的善男信女身穿华美的服装,手里拿着香炉、花束或者乐器,嘴里念诵着佛号,从一个洞窟到另一个洞窟,顶礼膜拜,喃喃许愿,每一个洞窟里香烟缭绕,每一坐佛像前点着长明灯。 隋朝虽为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但在敦煌佛教传播史上,可以大书特书。 因为在短短三十七年中,莫高窟竟留下了94个石窟,平均每年完成两个半以上,有些洞窟规模宏大,绝非一两年可以完成。 雷闻:敦煌的佛教在隋代获得巨大发展,其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整个大的背景,隋代的两代皇帝,就是隋文帝和隋炀帝特别崇佛,这样整个社会上弥漫着一个崇佛的风气。 另外一个就是具体敦煌这个地方,它是地处边陲,另外,它是地处中西商路的要道,所以往来的客商其实在一路上并不平安,也面临着很多危险,有人为的,有自然的。 所以他们也是需要,到了敦煌以后,祈求佛的保佑。 敦煌城外,漫漫丝绸路,茫茫无人区。 敦煌既是起点,同时又是终点。 商人行旅由此往西,通过阳关和玉门关就是茫茫戈壁和无尽沙漠。 只有两样东西才可能支撑旅人们踏上这条险象环生,甚至完全可能有去无回的险路,那就是:金钱和信仰。 敦煌,既是中西商贸的中心,又成为佛教的圣地,其原因正在这里。 公元633年,敦煌正式更名为沙州,随着盛唐的到来,敦煌迎来最为辉煌的时代。 大唐王朝如日中天,威加海内,唐太宗被西域各族尊称为天可汗。 为控扼西域,保护商路,唐王朝在安西都护府下设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史称安西四镇。 郝春文:在安西都护府和安西四镇设立之前,一旦西域被少数民族政权控制,敦煌就变成边缘前线了,现在有了安西四镇和安西都护府,这样敦煌就变成了后方了,所以在唐前期,安西都护府存在的时期,敦煌它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据唐人杜佑的《通典》记载,天宝年间,敦煌有人口6395户,人,茫茫戈壁滩上的敦煌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唐代近三百年间,人们在莫高窟开窟279个,为历朝历代最多,至此,三危山莫高窟南区崖面上,大小石窟群密如蜂窝,已很难再找到开窟之所。 这里,终于成为拥有一千多个石窟的佛教圣地,故又称千佛洞。 莫高窟现存洞窟870余个,其中保存较好的492个洞窟内,共存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2415身,规模宏大的莫高窟不仅蕴藏着丰富的艺术珍品,而且包含了中古中国,以及西域的传统文化艺术。 由于其壁画及彩塑艺术的宏富辉煌和内容博大精深,因此得到世界艺术画廊、墙壁上的博物馆,实际艺术宝库等称誉。 赵声良:汉唐是中国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了,那么,唐代的东西在哪找,在内地已经没有了,就在敦煌。 所以敦煌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代表中国美术史一个重要的方面。 172窟是盛唐时期经变画中杰出的代表作品,这个洞窟南北两壁的主要内容是《观无量寿经变》,北壁经变画中以西方净土为主,以佛为中心,这是三维复原后效果,四周绘有场面宏大的寺院建筑群,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 宏伟壮观的楼台亭阁,耸立在碧波荡漾的七宝莲池中,这是唐代壁画中表现建筑群的典型代表作。 赵声良:顺便说一句,这个壁画不光是建筑画的好,人物也画的非常好,那个佛和菩萨画的非常精彩,尤其是前面那些供养菩萨,小的菩萨,各种各样的姿态,有的人好像在沉思的状态,有的人好像在听佛说法,一种喜悦的状态,有的人好像在动作想去看看跳舞的状态,每个人都画得非常生动,它把一个佛国世界展示得非常美妙。 天上还有飞天,飞来飞去,这个时候你看那个飞天化的很小,远远地看着,好像从建筑后面就飞过来了,在亭台楼阁的背后,我们还发现,从那个房子后面还发现有一点点山水景色,这样的话,它就有深度了,这是一个很真实的空间。 这幅画当中有气、有气势,然后画一个人是有精神神韵,这才是一个艺术追求的一个最终的目标。 而不是说它那个细微的地方是不是很像,中国画历来讲究追求,就是艺术真实。 第96窟始建于延载二年(695),主尊为倚坐弥勒大佛,高达35.5米,据说莫高窟第一坐佛也是依照武则天的形象而塑造。 在窟中,抬头欣赏这尊弥勒大佛的丰姿时,许多人都会想起那位以弥勒自居,在许多方面做出辉煌成就的一代女皇武则天。 第130窟还有一尊高达27米的“南大像”,走进这个深深的洞窟,仰视这尊雄浑饱满、雍容庄重的弥勒大像,让人感受到来自盛唐穿越千载的那种自信而从容的时代精神:盛唐气象。 赵声良:其实我们要想,古代人的信佛,他进到里面他要拜佛,他是处在一个比较矮的位置,仰起头看这个佛像,那个时候感觉这个佛,那个眼睛往下视,那种慈悲的感觉,你受到关爱这样一种感觉。 所以现在我们欣赏敦煌艺术,还是应该想,还是应该体验,体会那个宗教的情怀。 如果没哟宗教情怀的话,我们很难体会敦煌最美的地方。 在隋唐的三百多年间,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彩塑,在华夏大地上,扮演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大智大慧的佛法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相遇后,逐渐实现了自己的完美蜕变。 杜永卫在莫高窟从事临摹复制彩塑造像已有二十多年,他一直在潜心研究失传的敦煌彩塑技艺,一百多年,许多艺术家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敦煌彩塑,他们都在试图破解盛唐时代彩塑技艺的密码。 敦煌目前尚存彩塑三千多身,这些彩塑经千年不裂,历千年色彩鲜艳,技艺之精,为世界所罕见。 在杜永卫看来,他的方法和理念更接近于古人。 杜永卫:古人他们就利用这个矿物质颜料,都是来自于这种自然的这种天然颜料,他结合得是那么天人合一,那么自然,做像的时候他们就怀着一种虔诚,一种敬畏,一种慈悲,这种心理去做,他才能做出好的佛像来。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河西防御空虚,吐蕃趁机出兵占领凉州,之后甘、肃二州相继沦陷。 公元786年,敦煌为吐蕃政权所占领,吐蕃遵守勿徙他境的盟约,敦煌避免了人口的大规模流失。 吐蕃当时的赞普是赤松德赞,他大力弘扬佛法,敦煌正是他所要保护的一座佛教圣城。 他在敦煌继续开窟建寺,使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158窟是开凿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一个典型洞窟,在佛坛之上,一座长达15.6米的涅槃佛像静静地躺在那里。 “涅槃”是指灵魂脱离肉体,进入不生不灭的佛教最高境界。 这尊佛右胁而卧,神态安详,唇含笑意,没有世人临终的苦痛,表现了“寂灭为乐”的涅槃世界。 与此涅槃像相呼应,洞窟南、西、北壁的壁画描绘的是弟子与世俗人物的举哀图,表现了他们得知佛陀入灭后极度悲恸的场景。 引人瞩目的是,在北壁各国王子举哀图中,就有吐蕃赞普的形象,他的旁边,则是一位汉装的帝王像。 在他们身边,还有13位中亚或西域的国王,采取了割耳剺面、刺心剖腹等惨烈的哀悼方式。 但吐蕃奴隶主统治的主旋律,终归野蛮残暴,敦煌人民为此忍受了近70年苦难。 于是,公元848年,敦煌人张议潮带领人民揭竿而起,赶走吐蕃奴隶主,收复瓜州、沙州等地,赶走吐蕃后,张议潮多次派人赴长安联络,渴望重新回到中原政权的怀抱。 从画面可看出,当时敦煌及河西各族人民欢庆光复的盛况。 敦煌虽然再度回到了唐朝的怀抱,但此时的唐王朝却已经走向衰落,这昭示着敦煌接下来的坎坷命运。 公元1006年,位于新疆与中亚的黑汗王朝占领了于阗王国之后,继续向西推进,消息很快传到敦煌。 三界寺中一群惶恐不安的和尚,将花费多年心血积累下来的大量经卷、文书和绢画藏进了那个神秘的洞窟。 这就是我们本集开头所看到的那一幕。 外面的世界从不停止喧嚣,唯有那个幽暗洞穴里的经卷文物,在岁月的长河里冬眠不醒。 公元1036年,西夏占领瓜、沙二州,沙州(敦煌)自此归西夏政权统治前后长达191年,这是敦煌自建立郡县以来,由少数民族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 1524至1714年的近二百年间,敦煌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先后被吐鲁番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使敦煌绵延千年的汉唐文化传统因失去传承而销声匿迹,流行一千多年的佛教绝迹,被佛教徒视为圣地的莫高窟,不断遭到人为破坏,昔日繁荣的莫高窟变得满目疮痍。 明王朝西部边陲是肃州以西70里外的嘉峪关,敦煌被弃至关外,从此失去屏蔽河西的重要作用,而联络古丝绸之路的交通干线,也不再经过敦煌,而该走嘉峪关直通哈密之路,交通枢纽地位的丧失,使敦煌从此失去了它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715年,康熙派军队大举西征,收复敦煌。 之后大量移民至敦煌屯田,社会经济开始恢复,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得以重现。 清雍正元年(1723),“复立沙州所,三年,旋升所为卫”。 从此,清王朝恢复了对敦煌的统治。 清政府广移民,修县城,兴文教,敦煌政治经济文化从此得到重建与发展,佛教开始复兴。 但汉唐时代的文化辉煌一去不返,敦煌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的命运。 就在清王朝走向穷途末路之时,丝绸之路已成为历史,敦煌也逐渐为人们所遗忘。 但时间的脚步不会为敦煌的衰败而停止。 公元1900年初夏,敦煌天气渐热,莫高窟里却仍旧荒凉破败得让人揪心。 这位来自湖北的莫高窟看守人——道士王圆箓开始忙碌起来。 农历5月26日这天,王道士清沙工作进行到第16窟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神秘的洞窟,正是这次偶然的发现,将沉睡将近九百年的一批长眠者唤醒过来。 这就是今天编号为第17窟的藏经洞,藏经洞里有从公元4世纪末到11世纪初的各种历史文献与文书,数量总计五万多卷,其中百分之九十为佛教典籍,但也有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道教典籍、官方与私人文书、档案、以及曲谱、舞谱等,在文字上,除了主体的汉文部分之外,数量最多的是古藏文文献,其次是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以及少量的梵文文献。 一批价值连城,非常罕见的珍贵文物,如堪称国宝的绢画,麻布画、木版画,经文、佛像等珍贵文物,满满地堆积在这个见方3米的洞窟里。 沙武田:我们知道正史,二十五史,那记载的都是帝王将相的历史,那是政治史,但是,藏经洞,记载的那就是老百姓的历史,这是非常珍贵,为什么敦煌资料这么珍贵,就是因为它这样的第一信、第一手原始资料,还有一个,它记载正史里面的所不计的一些内容。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珍藏的从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部分遗书中,有大量的敦煌手抄经卷。 李际宁是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部的研究员,今天,他为我们打开了一幅一千多年前珍贵的手写经卷。 李际宁:这是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南北朝北魏延昌二年写的,写着延昌二年四月十七日敦煌镇,管经生令狐礼太抄写的,当时由官方聘用的一些写经生,专门来抄书,在那个时期抄的经,我们可以看到,带有很强的浓郁的隶书风格,那么我们现在在敦煌遗书里见到了大量的、这样失传的典籍。 令人遗憾的是,20世纪初,这批刚出土的珍贵的文物和文化遗产,随即遭到西方列强的疯狂劫掠。 公元1907年5月,英籍匈牙利探险家斯坦因在莫高窟见到了王道士,他自称大唐高僧玄奘的忠实信徒,沿着他的足迹前来朝拜。 头脑简单的王道士深为感动,同意将文书和经卷以极低的价钱卖给他,16个月之后,装满写本的24口箱子及五个装满绢、纸绘画艺术品的箱子,在夕阳的余晖下被运离了敦煌。 随后到来的法国汉学家伯希,夜以继日地把剩下的所有写本都翻检了一遍,最后仅花五百两银子,就骗走了极具价值的七千多件藏经洞经卷文书和古画。 美国人华尔纳、俄国人奥登堡、日本大谷光瑞闻风而至,他们或揭走壁画,或掠走文物。 敦煌藏经洞所拥有的五万多卷价值连城的文物,经过西方列强的一再盗劫,劫余的被清政府运至北京,入藏京师图书馆。 一番劫掠之后,敦煌藏经洞的文物散落于世界十多个国家。 有人这样说:藏经洞文物藏于英国者最多,藏于法国者最精,藏于俄国者最杂,藏于日本者最隐秘,藏于中国者最散乱。 目前大约有多件敦煌遗书主要珍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这其实这是冰山一角。 李际宁:这件金刚经是武则天仪凤元年,为她父母祈福抄写的,所以用上好的纸张,著名的书手,这件宫廷抄写的金刚经,这纸非常的细腻,我们在这个高倍放大镜底下看这个纸张,这个纤维打的非常地细,表明处理得非常光滑。 藏经洞的发现震惊了世界,从此,国际上多了一门显学:敦煌学。 敦煌学是指以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以及敦煌史地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在法国、英国、俄罗斯、美国及日本的学者,对敦煌文献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 一百年来,中国同样涌现出许多敦煌学研究者,他们怀着民族文化与文物被劫掠的耻辱感与愤激情怀,对敦煌的历史文化进行潜心研究,取得了一批又一批让世界瞩目的研究成果。 柴剑虹:敦煌学的形成造就了一大批热爱敦煌文化,热爱我们文化遗产的这么一大批人,自觉地、有牺牲精神地去保护莫高窟,保护敦煌这些文化瑰宝,我们最典型的就像常书鸿先生,守在莫高窟,去保护莫高窟,一干就是几十年,还有一代一代的敦煌人,以常书鸿为代表的,后来由段文杰院长,现在有范锦诗院长。 所以,我认为他们的一种精神就是热爱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献身文化传承的事业,这点对我们今天是非常重要的。 郝春文:我们经过老中青三代学者的努力,我们已经改变了,就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这个面貌已经彻底改变了,现在我们的口号是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世界。 虽然敦煌藏经洞多数文物流失国外,但敦煌在中国,敦煌历史文化的根在中国。 三危山上的莫高窟已静立一千多年,它脚下的大泉早已干涸,再也照不出伟大佛教艺术的溢彩流光。 然而,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所蕴涵的文化宝藏,都在记录着我们沧桑而辉煌的历史,记录着我们祖先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信仰。 敦煌文化的高峰已经不再,汉唐时代的辉煌不会重现,但敦煌的历史还要写下去,对于中华儿女来说,继承它博大的精神内涵最为重要,敦煌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敦煌是我们的文化血脉,敦煌就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