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春雨
| 孙锋
徐新退出投资市场了?没有。
有消息称,徐新和她的今日资本将撤离一级投资市场。但她本人亲 自出面辟谣,发布了《严正声明》,称一直在持续深耕一级市场。
2024 年,投资界有个热门概念—— “耐心资本”。这一理念强调长 期投资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创新和长期价值创造的支持。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耐心资本的概念与多个投资主题和趋势相契合,其中包括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对硬科技和高端制造业的关注,以及对可持续发展和长期增长的投资。
其中,徐新和她的今日资本就是典型的“耐心资本”。
在徐新的投资词典里,“耐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实践。她相信,真正的价值需要时间的沉淀,伟大的企业往往在长期的孕育中诞生。因此,不急于求成,选择与企业并肩作战,共同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是她的投资宗旨。
翻开徐新的投资案例,京东、网易、美团、携程 ……如同一本本生动的教科书,展示了耐心资本的力量。每一个成功的案例背后,她不仅提供资金的支持,更以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徐新看来,耐心资本不仅仅是一种投资策略,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承诺。“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面对纷杂无常的投资世界,徐新和今日资本有他们自己的生存方式,即“徐新式投资”。她的投资哲学强调长期主义,她相信伟大的公司值得长期持有,并且她乐于与创业者一起成长,共同创造价值。
如果要问为什么徐新能做到?她只会说:“如果说我的投资有小小的成就的话,那是因为我积累了3万个小时。我想我可以干到80岁,还可以再来3万个小时!”
上 篇人生从选择和努力开始
“我们的人生是由一系列重大选择组成的,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的人生。”
千翻儿
徐新是个狠人。
1967年出生于重庆的她,童年就像山城的石板路一样,充满了曲折和叛逆。“少时的我不是个乖巧孩子,和父母唱反调,逃化学课是我的两大爱好。”徐新回忆着那段时光。
每当化学课的铃声响起,徐新就会拉着好友, 偷偷溜出校门奔向河边,沉浸在捉鱼摸虾的快乐中。偶尔,她也会赤脚坐在岸边,手里拿着《红楼梦》,仿佛能在那里找到她的江湖。
久而久之,徐新“逃课大王”的名号不胫而走。
直到有一天,老师家访,将她的“罪行”一一列举,父母的脸沉得如同乌云密布。老师的控诉像连珠炮一样,让徐新不敢抬头,只能低头抠着手指。老师一走,父亲手中的衣架如雨点般落在她身上。
“我当时哭得撕心裂肺,是我记忆中最痛的一次教训。”
然而,这顿痛打却像一道闪电,照亮了徐新混沌的世界,仿佛一夜之间开了窍,成绩开始突飞猛进。
就这样,中考的压力悄然而至,摆在她面前的有三个选择 :技校、中专、高中。在那个年代,考重点高中几乎是天方夜谭,尤其是对于她所在的学校来说,升学率几乎为零。
徐新的母亲希望她能读技校,有个稳定的未来,每月还有16.5元的工资。她的三个小姐妹也选择了技校,但徐新却坚定地要考高中。
当时她的班级排名只有25,希望渺茫。然而,父亲却坚定地支持她,认为女儿有学习的热忱是好事。为了提高成绩,父亲不惜重金请家教,还时常陪她聊天,给她打气。
在父亲的鼓励下,徐新更加努力学习。几个月的刻苦攻读后,竟然奇迹般地考入了重庆市重点高中——南开中学,身边的姐妹们羡慕不已,徐新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但,高中的生活并不像徐新想象的那样简单。
她发现自己与同学们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心里不禁涌起了挫败感。父亲再次开导她,用工厂管理的例子告诉她:“要想提高效率,就要走和别人不同的路。”徐新深受启发,很快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并用父亲教给她的管理思维来规划自己的高中生活,也为日后成为“投资女王” 奠定了基础。
三年后,徐新考入了南京大学外语系,从学渣逆袭为学霸,她做到了。
一次机会
时间飞逝。
1988年,徐新大学毕业了。毕业分配时,她选择到中国银行当柜姐,每天的工作就是重复“登记、复印、盖章”三个步骤,十分枯燥。但她没有因为工作的单调而懈怠,反而将每一件小事做到了极致。徐新的勤奋和努力让她在平凡的岗位上持续发光发热,无论是银行知识大奖赛的第一名,还是“三八红旗手”的荣誉,都是她不断超越自我的证明。
在那个时代,成为“三八红旗手”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尤其是在一个拥有2000 名员工的银行中,只有3个名额,徐新的当选无疑是对她工作能力的最好肯定。她不仅在本职工作中表现出色,还主动承担起团支部书记的职责,展现了她的领导才能和对工作的热爱。
然而,徐新并不满足于此。她深知,真正的成长和进步不应该止步于已有的荣誉。她渴望更多的挑战和学习机会,能够不断突破自我。
当她每天骑车经过那座尚未完工的右安门立交桥时,她的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她在心里暗暗发誓,要在这座桥完工之前,让自己的生活发生改变。这个誓言不仅是对自己未来的期许,也是对现状的挑战。
老天总是垂青努力的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991年,中国和英国联合培养注册会计师, 徐新知道这是个机会。
凭借平时的出色表现,她赢得了这个宝贵的名额。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不是科班出身的她,用短短两周的时间,硬是把一本对她来说完全陌生的会计书籍背了下来。
最终,徐新以第二名的成绩脱颖而出,成为获得中英联合培养的幸运儿之一,也成功将一只脚踏入资本圈。
这一步,不仅是她职业生涯的一个飞跃,更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走进投资圈
拿下培训名额后,徐新远赴香港,真正的考验也开始了。
一边培训一边赚钱。1992年,徐新正式到香港普华会计师事务所学习,她回忆道 :“在普华的这三年,是我进步最大的三年,我学会了工作不仅是要努力,那是要拼命的。”
作为重庆人,她听不懂粤语,更谈不上理解,很多工作也无法展开,只能硬着头皮上,甚至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十二点。同时,她还要备考18门课程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但她没有退缩,选择在每天深夜的工作后,继续挑灯夜战。
工作日上班,周末复习考点,忙得连轴转。对当时的徐新来说,正常睡觉是一种奢侈。一转眼,三年过去了。徐新通过了CPA的18门考试,成为正式的注册会计师。
在她做审计期间,学会从财务角度深度切入企业核心,生意模式、利润滚动、经营风险等量化指标成为打量企业的习惯性视角。但做的时间久了,她发现无论查多少家公司,审计流程都是完全相同的,这种感觉就像在银行柜台的工作一样枯燥。对于时刻追求创新的徐新来说,是最不能忍受自己原地踏步的。
深思熟虑过后,徐新又一次进行了选择。1995年,她跳槽到香港最大的本土券商投资机构百富勤工作,正式告别审计事业,开启全新的投资生涯。
下 篇投资女王,来了
“如果说我的投资有小小的成就的话,那是因为我积累了3万个小时。我想我可以干到80岁,还可以再来3万个小时!”
踩准,不容易
娃哈哈算是徐新在投资界打响的第一炮。
刚跳槽到百富勤,她就经办了娃哈哈与法国达能的合资案。这一次,徐新就像打开新世界的大门,里面“错综复杂”的数字、流程,就是她追求的,当然过程中,她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投资理念。
当时,在法国考察时受到依云矿泉水的启发,意识到瓶装水在中国的巨大市场潜力。他决定将这一模式引入中国,投资3000万美元建立了娃哈哈的瓶装水生产线。
徐新作为投资人,对宗庆后的决策和行动进行了全程的观察和支持。
先看宗庆后的策略,用两个词来形容 :大胆、直接。当时,他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广告宣传,让娃哈哈瓶装水迅速占领市场。在产品上市后,宗庆后更是将80%的利润重新投入到广告中,进一步巩固了娃哈哈在市场上的地位。
徐新对宗庆后的这种操作方式表示出了极大的赞赏,“我们都傻眼了,原来可以这样!”这种敢于投入、快速占领市场的策略,最终使得娃哈哈成为中国瓶装水市场的领导者。
对宗庆后本人来说,娃哈哈的成功经营,也让他多次登上福布斯中国内地首富的宝座 ;对徐新来说,这次投资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也加深了她对中国消费市场的理解,为日后在风险投资领域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更重要的是,徐新这个名字在投资界有了属于自己的标签 :敏锐洞察、精准把控。
很快,又一个三年过去了。1998年,徐新转入霸菱投资集团,任霸菱投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在这里,她再次刷新了自己在投资界的位置。
1999年,徐新和网易的创始人丁磊见面,其正处于创业初期,团队只有十几个人,主要是技术人员,整体氛围相对内向。当时网易在互联网行业中排名第三,但丁磊却认定网易一定是第一。
徐新回忆起第一次见到丁磊时,他的自信和对未来的坚定让她印象深刻。丁磊的公司在当时并不被广泛看好,但她看到了其潜在的市场机会,就向网易公司注入500万美金风险投资。
不过,这次投资并不是一帆风顺。
2000年,网易在纳斯达克上市,18个月融得1.15亿美元巨资,徐新最初的投资是5美元一 股,网易在纳市最高值达到每股30多美元,徐新却并没有套现。
世事难料,全球互联网突然出现泡沫危机,股市狂跌,从上市时的30元跌至几毛钱,成为真正的废品股。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投资者选择了抛售,但徐新却选择了坚持。她认为,既然已经投资了,就应该相信品牌的力量,至少网易的品牌依然存在。
当然,如此惨重的亏损,让霸菱的股东们对徐新很不满。
逆境是企业和企业家的成人礼,是企业和企业家脱胎换骨的过程。徐新依旧坚持自己的判断,顶住压力,耐心等待,在她看来,网易只是在逆境罢了。
果然,市场好转了,网易在纳市逐渐有了优异的表现。2004年,徐新套现,为股东们带来了超过 800 倍的收益。正是这种对品牌和市场的信任,才让她在网易触底反弹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徐新在后来的采访中谈及网易时表示 :“并不是说我很有远见,早已经看到了它今天的千亿价值。”
在她看来,这次投资最大收获是她与丁磊之间深厚的合作关系。
后来,丁磊成为中国的首富,很多投资人纷纷称赞,徐新这次投资充分体现了她在面对市场波动时的冷静与坚持,以及对企业未来的敏锐洞察力。徐新二字也因此在投资界声名鹊起,开启了“投资女王”的地位。
随后,她又发现了中华英才网,当时公司里只有五个员工,连一份像样的商业计划书都拿不出来,几乎没人留意这个小公司。不过徐新却发现了它的潜力,见公司不愿意投资,便自己拿出了60万美 元,成为中华英才网的天使投资人并担任其董事长。2006-2008年中华英才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它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三足鼎立。此次投资徐新个人获得了800倍以上的回报。
2004年6月,徐新正式退出霸菱集团,再一次陷入选择,是与国际知名 VC 合作轻松获得融资,还是创建自己的品牌,自己去找投资?
继续打工还是自己干?答案很清晰 :“我,想自己干。”
“如果走第一条路,想独立至少也得7年以后,与其那样为什么不直奔目标呢?”于是,2005年9月,徐新创立了今日资本。
创业初期,团队算上徐新才6个人。他们整天穿梭在世界各地,每天进行3到4场平均两小时的演讲和答辩。最忙的时候,一天要飞三个国家。
那段时间,徐新的压力就和当初投资网易时差不多,心里非常慌乱。创业初期没收入,徐新每个月照常给员工发工资,公司账面一直都处于亏损状态。她还要不停给员工“画大饼”,安慰他们,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直到遇到。
京东背后的女人
刘强东背后的女人是章泽天,但京东背后的女人却是徐新。
为什么?
单干后,徐新花了很多时间寻找“杀手级”的创业者。“2006年,我第一次见到刘强东的时候,他的电脑上写着‘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彼时,京东只是一家年销售额约5000万元的小公司,员工仅50余人。
首先,徐新看上了刘强东这个人。“他大学就开始创业,我觉得大学创业的人,通常不是名利心驱使,而是他天生就是个创业者,而且大学创业的人第 一要有点胆量,第二要管几个人,要有管理能力。”
刘强东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学习期间,没有满足于仅仅学习理论知识,而是展现出了对实践和创新的渴望。当时,计算机编程是一个新兴领域,刘强东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他没有直接的学习途径,但这并没有阻止他的脚步。
每天,刘强东搭乘公交车一两个小时前往亲戚家,利用亲戚下班后的时间,晚上在人家的机器上自学编程。这种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技能的执着追求,深深吸引着徐新。
学会编程后,刘强东并没有止步,而是将所学技能转化为实际的商业价值。他开始在外面接编程项目,帮助别人开发软件,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这不仅锻炼了他的技术能力,也让他初步体验到了创业的艰辛与乐趣。
在中关村,刘强东的创业之路继续延伸。他开设了自己的店铺,从卖刻录机开始,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出色的经营策略,他的店铺很快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头羊。随后,他又将业务拓展到了光盘销售,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徐新回忆起当初聊创业时,刘强东甚至把后台ERP系统展示给她看,销售额就有5000万元,同时可以保证每个月增长10%,关键是,他当时一分钱广告也不打,老客户一年会上来3次。这说明,用户喜欢这个网站。
除了创业者这股劲,徐新还看重管理。“在与刘强东的高管团队沟通时,他们告诉我,公司每天都开例会,这么小的公司每天开例会很不容易。”
就这样,徐新和刘强东聊了4个小时,240分钟,她不仅当场决定投资,还主动提出增加投资额,“问他要多少钱,他说要200万美元,我说‘200万哪够呢,给你1000万美元’。”这一举动在当时的中国电商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不仅如此,徐新怕刘强东和其他投资人见面,第二天就给他买了一张机票,一起坐飞机到上海和其他合伙人见面,签了框架性协议。
“签完我先给了他200万美元过桥贷款。一般情况下是要签正式协议才给钱,我们当时给他钱,一 是给了钱就把他绑定了,另外是帮他向从前一个基金赎身。我投他的时候,他已经跟一个人民币基金签了合同,本来对方说好投500万元人民币的,投了100万元之后不给投了,原因是京东当时老是亏钱。”
当时,徐新要求看一下前一个投资合同,担心会对刘强东埋下定时炸弹。可他坚持不肯,因为合同内有保密协议。即便再缺钱,也不愿意失信,也是徐新看重的企业家气质。
僵持过后,徐新选择了让步,只让律师看了一 下,确定里边没有定时炸弹,保证与刘强东所有的合作条件都不变。
成功投资刘强东后,徐新觉得京东连会计都没有,还是要找一个。“他回答说行,但是工资不能比老员工高。当时京东老员工最高的是月薪1万元。我找来找去,好一点的财务总监都要月薪2万元。后来我找来一个财务总监,工资我出一半京东出一半。”
两个月后,刘强东主动表达2万元的人果然比5000元的好用呀,喊徐新接着帮自己找人。
从了解公司,了解创始人,加入公司,走进创始人,徐新投的案子中,有一半的公司变成了行业第一品牌,京东只是其中最为成功的。京东上市后,今日资本持有京东7.8%的股份,按此计算,徐新在京东这桩投资中获得了100倍以上的回报。
徐新告诉记者,她非常专注,只投消费品品牌,零售连锁,B2C。
“20 世纪20年代的美国品牌第一品牌有25个,你跟踪它60到80年,当时 25 个第一品牌如今有21个还是第一品牌。剩下的四个有三个变成第二品牌。也就是说,你一旦进入消费者的心,变成第一之后,别人是很难取代你的,除非你犯了很大的错误。”
时间很长,效果也很明显。“别的投资人一年投三个,我可能三年才投一个。”徐新更在意选“赛道” 和找到品类的开创者,这与她精准的判断力、果断 执行力和超强耐力是分不开的。
投资加法
人不识货钱识货,资本比钱更识货。金融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上帝之手”能够在物质形态领域横扫千军,更在于它能够改变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命运走向。
徐新喜欢干这样的事。
在京东之后,她继续迈出步伐,成功投资了多家知名企业,如都市丽人、赶集网、大众点评、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她的投资风格注重质量而非数量,每一个投资项目都经过深思熟虑,力求做到最好。
“在做创投人的16年间,她只投了16个项目,但百发百中,几乎每一个都收获巨额回报。”徐新的投资成就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根据2022年胡润富豪排行榜,她的个人财富增长了9%,达到160亿元,在全球富豪榜中排名第1483位。此外,在福布斯中国最佳女性创投人榜单中,她曾连续两年位列第一,今年再次位居第二名,这进一步证明了徐新在投资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影响力。
不过,随着投资市场越来越活跃,徐新的名字仿佛淡出大家的视野,甚至有消息称今日资本已经裁撤一级市场团队。
徐新不是一个爱表达的人,更多的是通过行动来展现自己的能力。但面对这样的谣言,她亲自在朋友圈辟谣,并附上了一则声明 :
第一,今日资本从未撤离一级市场。事实上,今日资本作为国内非常活跃的股权投资人,在过往几年中一直持续深耕一级市场。2023年5月,今日资本作为月之暗面的首轮投资者完成了对其首次投资 ;2024年7月,今日资本又完成了第二次对月之暗面的加仓投资。2024年5月,今日资本还领投了SandAI的早期融资。今日资本在过往两年也追加投资了若干既有项目。“对一级市场的关注,公司始终保持积极观点与态度。”
第二,今日资本作为一只常青基金,募集资金早就已经完成,从来没有出现 LP晚出资或不出资的情况。
第三,作为市场上老牌的投资机构,今日资本一直致力于不断组织迭代以适应市场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同时根据业务变化进行人员的正常调整。
第四,今日资本从成立之初,就在香港和上海设有办公室。从成立开始到现在,香港和上海两地办公室始终存续,不曾有过任何变化,也从来没有关闭任一办公室的情况。
徐新每天踏着舞步去上班,工作内容是和创业者打交道。在她看来,投资这件事就是她的passion(激情)。
当然,徐新还很擅长总结,比如将投资对象分类:
第一类是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他在大公司受过训练,靠系统管理建立起了企业文化,专业性比较强。但这类人的不足之处,他们是执行者,不是一个战略者,主要的工作基本上是销售加管理。
第二类是海归派,这类人肯定是比较聪明的人。但是他们管理的经验比较少,中国的海归派平均20-30岁,他们管人和管企业的经验是比较有限的,他们在融资上会有些优势。
第三类是本土企业家。首先,他们数量很多,之前有一个数据统计中国的中小型企业,一共有2900万户;他们也有“杀手”的直觉,低成本运作已经变成了公司的文化,生命力非常强大 ;这些企业家都很善于学习。不足的地方,他们对董事会可能不太懂,老板容易一言堂。
像这样的总结,徐新还有很多。
不过,当记者问到徐新的偶像时,“沃伦 ·!我读巴菲特的书和他写给股东的信就像读圣经一样,是每天必看的。读他的书,就像跟老朋友聊天一样,英雄所见略同。”她脱口而出。
在徐新眼中,巴菲特的“专注”和“长期持有”的投资理念,是她时刻绷着的弦,也是她的人生投资法。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及其原创平台所有。文章为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