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11月19日,俄乌战火已持续燃烧1000天。
当地时间2022年2月21日,俄罗斯莫斯科,俄总统普京签署宣布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总统令,宣布承认乌东民间武装自称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为独立国家。本文图片均来自视觉中国
2021年11月,多家外媒相继披露美国情报部门消息,称俄在边境部署大量兵力,或对乌发起军事行动,但遭俄方否认。与此同时,在俄与西方国家的谈判过程中,俄希望北约保证不再东扩等关键要求遭到西方拒绝。2022年2月21日,俄总统普京宣布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为独立国家。2月24日,俄宣布在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乌总统泽连斯基随即颁布戒严令并关闭乌领空,下令在乌开展全面军事动员,爆发。
在冲突爆发1000天之际,有关“美国拜登政府解禁乌克兰使用美国提供的武器袭击俄罗斯境内纵深目标的限制”的传言,为俄乌局势再添一层不确定性。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此梳理了俄乌两国战场及政治局势、西方援乌措施、俄乌社会民意及和谈情况,与读者共同回顾俄乌冲突下的过去1000天。
战场动态
2022年冲突爆发初期,俄军兵分四路由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进入乌克兰,一度突入基辅州及哈尔科夫州等乌主要地区,但推进速度很快放缓,双方陷入僵持。3月底,俄宣称第一阶段军事行动基本完成,将专注“解放”乌东顿巴斯地区。此后,俄军分别在4月及7月宣布控制亚速海北岸军事要塞马里乌波尔市及乌东卢甘斯克,但在6月宣布自蛇岛撤军。
当地时间2022年4月19日,顿涅茨克地区马里乌波尔,俄罗斯部队在当地持续进行特别军事行动。
8月底至9月,乌军在哈尔科夫方向发起反攻,收复该州多个城镇及定居点,并逐步在南部赫尔松方向掌握主动权,11月夺回对该州首府等第聂伯河右岸地区的控制权。俄则在9月宣布进行二战后首次“局部军事动员”,征召30万预备役人员,同时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扎波罗热举行“入俄公投”。10月,普京签令将上述四地纳入俄领土范围。
当地时间2022年8月15日,乌克兰哈尔科夫,黎明时分,俄罗斯火箭从别尔哥罗德地区发射升空。
双方此后在前线陷入数月僵持,最激烈交战集中在乌东巴赫穆特,瓦格纳集团雇佣兵成为俄在当地主力。至2022年年底,巴赫穆特几成“废城”,俄乌均称对方伤亡惨重。同时,俄乌远程袭击力度日益增强,俄大桥于10月发生严重爆炸,冬季能源基础设施遭袭则使得乌供电、供暖等受到严重影响。
当地时间2023年2月24日,乌克兰基辅,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在圣索菲亚广场举行仪式。
进入2023年,俄军继续加大对乌东攻势,5月20日宣布夺取巴赫穆特,结束了这场持续超200天的血腥战役。同时,地面战斗开始小范围蔓延至俄边境,俄布良斯克州、别尔哥罗德州自3月起相继遭到反俄武装“俄罗斯自由兵团”“俄罗斯志愿军”袭击。无人机袭击也一度蔓延至莫斯科乃至克里姆林宫,乌军逐步由守转攻。
6月,泽连斯基正式宣布乌军开启夏季大反攻,但在此后数月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在陆地战场仍陷僵局。自10月起,俄军向乌东重镇阿夫杰耶夫卡发起猛攻。时任乌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11月警告称,俄军仍在人力、装备及技术领域占优,双方阵地战的僵持趋势如长期持续,将对乌极为不利。但在黑海,乌军日益占据主动。到2023年年底,在乌军频繁的无人机、无人艇袭击下,俄黑海舰队开始自塞瓦斯托波尔疏散,多艘舰船遭到破坏。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9日,顿涅茨克阿夫杰耶夫卡,从空中俯瞰被摧毁的居民楼。
2024年2月,在俄数月进攻下,乌军宣布自阿夫杰耶夫卡撤退。5月,乌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战火重燃 ,俄军利用西方军援抵乌前的“窗口期”向哈尔科夫、沃尔昌斯克地区推进,但攻势于6月基本陷入停滞。
8月,战场形势急剧变化,乌军对俄边境库尔斯克州发起越境突袭,将战火带至俄本土,欲以此缓解东部战线压力、为和谈争取筹码。至8月中旬,乌称控制该地区超1000平方公里领土。但在2个月的拉锯战后,俄方称已收复该地区近一半领土,并在乌东控制多个战略城镇。据《纽约时报》评估,俄军10月控制了乌东约4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为2022年夏季以来最大战果。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4日,顿涅茨克地区,俄乌冲突持续,中央军区的俄罗斯军人用BM-27 9K57 Uragan多管火箭炮向前线阿夫杰耶夫卡地区的乌克兰阵地开火。
10月至今,俄乌战场出现新动态。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18日晚,韩国情报机构国情院消息称,朝鲜已决定向俄罗斯派出4个旅团规模的特战部队士兵参战,规模为12000人。乌方随后于11月5日表示,乌武装部队与朝鲜士兵之间发生了“小规模冲突”,预计未来几周会发生更多冲突。11月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后,俄乌前线交战持续出现升级迹象,无人机、导弹等远程攻击的规模及力度日益增大。
政局波澜
冲突爆发以来,俄乌国内政局均曾出现波澜,军事领域官员任免尤为频繁。
·俄罗斯
2022年4月,在俄军未能实现以“闪击”快速结束战争的目标后,曾在叙利亚战场担任指挥、时任俄南部军区指挥官德沃尼科夫被曝出任俄在乌军事行动最高指挥官。同年10月,在乌军反攻取得进展后不久,俄国防部宣布俄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由俄空天军总司令苏罗维金担任。三个月后,俄军再度换帅,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开始负责前线行动。
与此同时,俄雇佣兵组织瓦格纳集团创始人普里戈任自2022年底多次公开批评格拉西莫夫、绍伊古等国防部官员,称军方腐败无能且拒绝提供弹药,并拒绝接受所有志愿军需与国防部签约的要求。2023年6月,普里戈任发起“武装叛乱”,一度行军至莫斯科附近,但在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调解下终止前进。8月,普里戈任及多名瓦格纳高层在坠机事故中身亡。
2024年开年,俄著名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2月在狱中死亡,监狱方面称其在“放风后身体不适,随后失去知觉”,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美情报机构4月称,纳瓦利内之死“或与普京无关”。
当地时间2024年5月7日,俄罗斯当选总统普京的就职典礼在莫斯科举行。
3月,普京以创纪录的支持率赢得自己的第五个总统任期。就在大选刚刚结束之际,莫斯科发生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事件,造成145人死亡、超过550人受伤,引发对俄国内安全漏洞的讨论。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有关联的社交平台账号宣布对此负责,俄方则指责此次行动与乌克兰有关。
与此同时,普里戈任“兵谏”的余波也延续至2024年。5月普京正式就职总统后,曾长期在经济领域工作的别洛乌索夫接任绍伊古成为俄新任防长,国防部多名官员相继因腐败落马。外界分析认为,此番人事调整意在解决军队腐败问题、帮助俄节约国内资源,为俄乌冲突长期化做准备。
·乌克兰
2023年,随着乌国防部屡次卷入腐败丑闻、乌军夏季反攻失利,乌对军方官员的任命也出现多次变化。当年1月起,乌媒体披露称乌国防部以高出市价数倍的价格购买军粮及军装,一名国防部副部长在此期间引咎辞职。尽管时任防长列兹尼科夫本人否认涉及相关采购,但泽连斯基仍于9月宣布将其解职,防长由国有资产基金主管乌梅罗夫担任。
此外,乌“将帅失和”的危机也日益公开化。时任乌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11月在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称俄乌在前线已转入阵地战的僵局,同时强调乌方需要“新策略”,但遭到泽连斯基批评。此后,军方和政府在征兵及复员等政策上再现纷争。在战场策略分歧不断、扎卢日内民意支持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2024年2月,包括扎卢日内在内的多名乌军方将领被解职,乌陆军司令瑟尔斯基出任乌武装部队总司令。
今年5月20日,泽连斯基五年总统任期届满。乌在戒严令下无法举行大选,有关泽连斯基合法性问题的讨论不绝于耳。与此同时,乌人事变动也并未止步于军事领域。自3月起,泽连斯基内部圈子中人员出现多次变动,随后于9月正式启动政府“大洗牌”,包括前外长库列巴在内的多名高级官员辞职或被调任。有分析认为,乌高层变动旨在为战争及外交新阶段做准备,也将帮助泽连斯基巩固权力。
9月下旬起至今,关于乌军方高级官员或再遭解职的消息再次流传。乌克兰“RBC.UA”新闻网10月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乌梅洛夫、瑟尔斯基被解职的可能性不大。其中,乌总统办公室曾在初夏因战事僵持考虑将瑟尔斯基解职,但在库尔斯克行动后,“这个想法就消失了”。
对乌援助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迅速宣布对俄实施金融、科技、能源、贸易、运输等领域实施全面制裁,同时不断“加码”,将部分第三国企业列入制裁清单。与此同时,西方向乌提供大量经济、军事援助,多国大幅提升国防预算,瑞典、芬兰放弃长期不结盟政策携手加入北约。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也快速申请加入欧盟。其中,欧盟2023年6月宣布授予乌候选国地位,一年后开启“入欧”谈判。
然而,美欧多次被指援乌“缓慢”,延误乌军战机。2022年起,美国对乌援助多次因国会两党分歧被“搁置”,欧盟对乌援助也曾屡次因成员国内部分歧而难产。此外,尽管西方陆续同意向乌提供防空系统、远程导弹及F-16战机等关键武器装备,但其批准及交付进展迟缓,且对其使用范围多有约束。外界分析认为,西方国家既担忧与俄紧张局势持续升级、被直接卷入冲突,也因自身生产能力有限而无力快速提供更多武器。
2023年夏季乌军反攻失利、10月中东战火重燃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在当年年底发布的报告中称,西方国家大幅缩减了对乌克兰的援助承诺,已经降至俄乌冲突开始以来的最低水平。
2024年,随着美国大选带来的压力日益迫近,加之俄在乌东取得进展、乌军对库尔斯克越境突袭未引发俄猛烈报复,西方在援乌问题上表态日益频繁,多国与乌签署双边安全保障协议,各方此前所设“红线”逐渐模糊。7月,北约宣布将继续支持乌在“不可逆转的道路上全面融入欧洲-大西洋安全体系,包括加入北约”。
当地时间2024年8月14日,乌克兰苏梅州,一辆乌克兰军车驶过一个被摧毁的与俄罗斯的过境点。
而在战场上,是否允许对乌使用西方援助的远程武器深入打击俄领土成为外界关注焦点。5-6月,欧洲多国逐渐取消相关禁令,白宫也宣布“部分”放宽乌使用美援远程武器限制,但仅限出于防卫哈尔科夫地区的目的,且拒绝允许乌使用远程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打击俄境内目标。俄方随后警告此举将改变冲突性质,并多次提及俄计划修改核学说。
相关讨论此后持续数月,泽连斯基也多次出访推动盟友“解禁”。9月,在伊朗被控向俄提供短程弹道导弹后不久,英美一度强烈暗示或解除乌武器使用限制,但最终并未做出相关声明。曾有美官员9月透露称,白宫一直担忧此举可能引发俄在乌境内使用更具破坏性的武器、对美欧进行破坏性袭击或加强对伊朗及也门胡塞组织的支持。
在10月朝鲜被曝派军赴俄、誓言快速结束冲突的特朗普11月胜选之际,11月17日,拜登被多家美媒曝出同意“解禁”。另有报道称,英法也已允许乌使用其提供的“风暴之影”及SCALP导弹深入打击俄领土。
目前,有关国家均未明确证实此事,也尚不清楚美国此次许可的范围。有消息人士向《纽约时报》、路透社等媒体透露,乌军可能首先利用ATACMS打击库尔斯克,但拜登的许可范围也可能包括俄其他地区。此举被认为是美国政策的“重大转变”,但也有分析认为,解禁“来得太迟”,俄军目标多数已撤出ATACMS打击范围,加之乌导弹储备不足、特朗普此后是否将延续此政策仍存疑,因此难以使战局出现根本性变化。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8日警告称,乌军使用ATACMS导弹袭击俄领土将意味着新一轮紧张局势。他同时表示,普京此前已表明,如西方放宽限制将被俄视为“质变”,意味着北约直接介入冲突,俄方将视情况做出适当回应。
和谈与民意
2022年2-4月,俄乌曾在战火之中开启和谈。在4月的伊斯坦布尔谈判中,双方甚至一度“非常接近和平”,但由于在领土、安全保障等问题上分歧巨大,谈判最终破裂。此后,俄乌和谈陷入停滞,国际社会提出的和平方案也未能让双方重回谈判桌前。
同年11月,泽连斯基正式提出十点“和平公式”,包括核安全、食品和能源安全,要求俄军撤军并停止作战、释放所有被俘人员、恢复乌领土完整等。此后,乌方和谈相关讨论基本以此为基础,并曾召开多次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但俄方均未参加。
俄方则多次强调,谈判必须“基于现实”而非乌方条件,同时称美国对这场冲突如何结束拥有“决定性的一票”。2023年12月底,普京在年度讲话中再度提及冲突初期俄提出的对乌“去纳粹化”“非军事化”及“维持中立地位”等目标。
2024年后,俄乌双方愈发频繁提及和谈。普京6月表示,乌应承诺不加入北约,保持中立、不结盟、无核地位,自卢甘斯克、顿涅茨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全面撤军,上述四地以及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作为俄联邦地区的地位应在国际条约中加以确定,西方还需取消所有对俄制裁。
库尔斯克遭袭后,普京曾一度拒绝和谈,但随后又于9月表示准备好在2022年于伊斯坦布尔达成的协议基础上与乌谈判。俄外长拉夫罗夫今年4月透露,俄乌曾在伊斯坦布尔商定乌领土上不得建立任何军事基地,《北大西洋公约》集体防御条款适用于乌克兰,但如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遭袭,则双方协议将立即取消。
10月,泽连斯基公布酝酿许久的“胜利计划”,包括要求向乌发出“无条件入约邀请”、加强乌防御力量、对俄实施“全面的非核战略威慑”等,并称如盟友遵循该计划,冲突或可在2025年结束,但该计划未在西方获得大范围支持。
不过,据英国《金融时报》11月披露,乌方在该计划中为特朗普提出的“针对性”条款,尤其是战后用乌军取代部分驻扎在欧洲的美军、与西方分享重要的自然资源这两个条件,“引发了特朗普的兴趣”。
11月胜选后,特朗普再度强调将快速结束俄乌冲突,但尚不清楚他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此前其被曝光的“和平计划”的可能方案也被外界认为并不现实。同时,欧洲国家日前被曝出开始更加频繁地讨论“以乌领土换安全”的话题。然而,俄乌近期虽均表示对和谈持开放态度,但尚无迹象表明其将放弃自身和谈立场。泽连斯基称,有可能与俄罗斯进行谈判的条件是第三国支持和增强乌力量。普京则再次强调乌应实现中立,双方和谈应“基于现实”。
目前,俄乌仍在通过战场军事行动争取更有利的和谈地位。而在民间,尽管近三年来对于和谈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两国民众均不希望政府做出重大让步。
根据俄独立民调机构列瓦达9月的调查,超半数民众支持和谈,但对俄军事行动的支持率仍然保持在76%的较高水平,只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支持向乌归还领土。另据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11月调查,同意做出领土让步的民众比例自2023年春末开始增长后于今年5月停止变化,反对者比例则在过去5个月中由55%升至58%。
战地记者|“我是一名记者,我有责任去报道真相。”
记者!记着!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是事件的书写者,昨天一条这样的热搜悄然登上微博热榜,并且持续被人们关注着,那就是#战地女记者陈慧慧已在加沙26天#。 随着巴以冲突事件的持续升级,这场战事一直占据着我们国内新闻媒体的主要议程,此事件的记录和报导就成为了战地记者的主要任务。 10月9日她在前线发回第一篇报道,到2号为止陈慧慧已经在战地坚持了整整26天。 目前,据了解至少有9名中国记者正在巴以冲突前线,为我们进行采访报道。 陈慧慧是央视总台驻土耳其安卡拉站记者,曾多次深入土耳其与叙利亚边境战地;曾为采访偷渡难民,登上简陋危险的偷渡船;俄乌冲突,她参与报道俄乌领导人土耳其会晤;土耳其7.7级强震后,她在强风暴雪中挺进灾区……此轮巴以冲突爆发后,陈慧慧坚持每天抵达现场,发回第一手报道。 陈慧慧在社交媒体透露,第二批增援记者即将到位,希望自己能顺利撤回。 陈慧慧发文称:这几天一直在距离加沙北部不到一公里的小山坡上报道,炮击声枪击声不断,战机在头上轰鸣。 她表示:很多网友留言说记者好勇敢,枪炮声不断但语速平稳流畅似乎丝毫不受影响。 但实际上每天在边界,最害怕的那个人是自己,有点风吹草动异响都非常警觉,姚老师(姚书博)总是笑着安慰我,“别怕,不会有事的!”“所有的前线报道,都是我们共同完成的,但观众只看到了镜头里的记者。 ”她说。 谢谢大家的留言和支持,所有鼓励和心意都收到。 约瑟夫·普利策:记者是社会的扬声器,是社会的瞭望者,是需要热情、勇气与决心的。 战地记者指在战争中报道新闻的记者,又称“随军记者”,是新闻工中的一种职业分工。 战地记者同样也包括文字记者、画家、摄影机者、摄像记者。 他们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所采写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目击新闻就是战地报道。 战地记者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19世纪初就在欧洲诞生了,是随着近代报业与军事的发展而出现的,迄今已经有200年的历史。 战地记者贯穿了整个近现代新闻史,也贯穿了200年来的战争史。 战地记者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独特的新闻史,也是一部独特的战争史。 “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这是战地记者永远的格言。 另一位央视的战地记者同样值得我们注意到,他就是刘骁骞。 他总是游走在危险的边缘,试图用最客观的拍摄、采访和报道揭秘那些披着“危险”标签的新闻事件中隐藏的真相,因此也获称“奶音狠人”。 就因为他总是能在危险的现场,用温柔的语言,打动受访者的内心。 他曾经的同事柴静说过:对于一个记者来说,通往人心之处,也许是最艰难的一种历险。 刘骁骞参与《美国俄亥俄州列车脱轨致有毒气体扩散》《美国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跪压”致死案》等热点事件追踪报道。 2021年,凭一线报道美国大规模反种族歧视抗议和城市暴乱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 2021年,制作系列报道《原罪|美国原住民寄宿学校黑幕调查》。 推荐小伙伴们可以读一读他著的俩本书,分别是《陆上行舟:一个中国记者的拉美毒品调查》和《飓风掠过蔗田:一个中国记者的古巴见闻录》,他用克制的情感、客观有清醒的文字还有群像的刻画,真实的描绘出了他所看到的巴西和古巴。 他曾深入巴西贫民窟毒品交易的最深处,采访手持枪械头戴黑色头套的毒贩,他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毒贩说小时候的愿望是好好读书,长大成为一名消防员,因为自己觉得消防员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可以救人。 他曾采访过以绑架记者著称的哥伦比亚武装力量人民军的领导人之一的富兰克,刘骁骞穿上防弹衣深入“哥武”腹地,准备轰炸的飞机就在他的头顶飞过。 “我的报道从来不写‘冒死’‘拼死’‘拿生命去换来’这样的语句,最多强调独家采访。 我也怕死,我不是拿命换报道。 我只是觉得调查报道中,真听真看真感受也非常重要。 ”他想揭开世界上许多灰色地带和危险事件的真相,通过他的真见真听和真感。 战地记者是战争的产物,没有战争也就没有战地记者。 但战地记者的产生比战争起源要晚得多。 战地记者的产生不仅与战争有关, 而且与整个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是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近期历史上多次战争,都留下了战地记者的足迹, 他们为我们了解战争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详实的材料,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范长江、胡政之。 战地记者由于身处特殊的战争环境, 其新闻采写活动与和平条件下有较大的不同。 相比较而言, 战地记者需要有比一般记者更大的胆识、更强的新闻敏感、更快的反应能力、更高的牺牲精神、更广的知识面以及更优秀的采访写作能力。 战地记者在进行战事报道时,不能只限于一个层面,而要努力将报道的范围扩展到其它更多层面,以反映战争全貌。 战地记者的马甲上有一个英文单词“press”是这个职业给予他们的最后一层保护。 战地记者世界十大危险职业之一,危险程度仅次于排雷工兵,枪炮声响起的瞬间,就是他们需要奔赴战场的时刻,镜头和话筒是他们唯一的武器。 他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用肩膀扛起摄像机、手指握紧麦克风,他们即悲悯又冷静,用镜头记录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用声音和文字传递希望与和平,呼吁人道主义精神。 新闻理想与新闻力量从未远去。 陈慧慧说:“我是一名记者,我有责任去报道真相。 ”
美国为什么总优先采取经济制裁的手段?
说美国“优先采取经济制裁手段”,那真是对美国客气了!美国“优先”采取的手段往往是“军事先行,经济紧随”,那就是先把战火点燃,挑起战事,然后才是动用所谓的“经济制裁”的大棒,除了尽显“霸权之势”,那就是“利益之谋”。
人们早已认清了美国的那副嘴脸,那就是一个到处插手、挑事的“好事者”“闹事者”“拱火者”,不断制造国家之间的对抗、对立,造成地区之间的紧张局势。 可以说,哪里有枪炮声,哪里就有美国的“印记”。 可以说,如今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拨开迷雾,都可以看到美国的身影在到处晃动。
美国就是一个以“利益”为导向的国家,说其“唯利是图”那真是恰到好处。 美国每天的喋喋不休、到处插手,煽风点火,添油加醋,费尽心机,其最大的动力、最直接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自身的一己私利。 那么,究竟是优先采用经济制裁手段还是优先直接军事出击,那都是围绕自身利益进行衡量之后的结果。
这次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中,美国貌似“优先”采取了经济制裁的手段,其实早已经是采取了“军事手段”的,比如之前给乌克兰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接着进行“军事煽动”等,这些不都是进行就赤裸裸的“战争拱火”吗?
等到把战火点燃以后,美国就开始“经济制裁”了。
当然,美国也会直接军事出击的,比如入侵伊拉克、出兵阿富汗之类,便是直接军事出击了。 而军事出击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经济利益。
此外,即使貌似是采用了经济手段,而其骨子里是通过经济制裁来催化“战争”,只是把战场安排在了他国的土地上。 不管是伊拉克战争,还是阿富汗战争,以及此次在乌克兰土地上的俄乌战争,无不是美国到处“拱火”的结果。
其做法往往是这样的:在世界各地寻找好了“动乱目标”之后,然后就拼命去煽风点火,最终结果引起战火,结局就是乱中“渔利”。 其操作手段早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实现经济制裁,事实上就是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搏杀之烈不亚于真枪实弹的战争。
美国到处挥舞着“制裁”的大棒,今天制裁这个,明天制裁那个,其霸权之心暴露无遗。 不过,任何一种“制裁”与“战争”都一样,都是一把双刃剑,甚至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比如,被称为“核弹”级别制裁的“对俄切断SWIFT关联”,就是两败俱伤的手段。 因为美国动不动就这样去制裁,只能让被制裁国就会抛弃美元而使用其他支付手段,最终还是不断弱化“美元霸权”地位。
可以肯定:长此以往,不过是自我掘墓!
《老人与海》让你特别困惑或这感到奇怪的地方是什么?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被誉为“文坛硬汉”的海明威,在年轻时,有这么一段往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岁的他加入红十字会救伤队,奔赴意大利前线。
有一回,他刚走出防空洞,就遭遇炮弹袭击,身负重伤,他的身旁是伤得比他更重的战友。
他拖着对方,向前方百米远的指挥所艰难移动,最后和同伴晕倒在指挥所前。
事后,他捡回一条命,身上被炸出200多处伤口,也因为英勇救人,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
医院休养期间,海明威爱上了照顾自己的护士小姐姐,两人迅速坠入爱河。
他把这段坎坷经历写了下来,作为对战争与爱情的纪念。
然而初稿写完后没多久,这本书就在巴黎不幸被小偷扒走,无比郁闷的他,只好埋头重新创作。
又过了7年,这部小说终于出版,它的名字叫《永别了,武器》,出版后被好莱坞搬上荧幕,大获成功。
书中主人公亨利的故事,几乎是海明威自己的真实写照。
经历了血腥荒唐的战争、没有结果的爱情、无人可诉的伤痛,现实中的海明威没有被生活撂倒,人生的后半场反而愈挫愈勇,无惧生死,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硬汉。
面对命运的摧残,他发出怒吼: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翻开这本著名的“反战”小说,先让我们回到这本书描写的时代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之一,历时4年多,涉及30多个国家,卷入世界约15亿人口,参战各国死伤人数超过3500万。
当战争进入到后半段,美国小伙子亨利,在意大利北部加入了军队救护队。
他怀着对战争的好奇和荣誉的向往奔赴前线,可直面战场才发现,战火露出的冰冷爪牙早已让整个欧洲满目疮痍。
士兵们都知道自己的命运,那就是冲上前方,然后被埋葬在坚不可摧的攻势之下。
正如书中所说:“那些所谓光荣的事,并没有什么光荣,而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 只不过这里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就地掩埋。 ”
一次,亨利在执行任务时被炮弹击中,他顿时觉得灵魂出窍,一直在风中飘。
战友的哀叫唤回了亨利的神智,他的一条腿全炸没了,另一条腿的残肢和裤子勉强连着,随风晃动。
还没等亨利挪过去救他,战友就已经失血死去。
这是亨利第一次离真实的死亡那么近。
那次过后,他成为了一个浑浑噩噩的大兵,每天机械地履行上级指令,对胜负没有任何欲望。
终于有一天,亨利等到了撤退的任务。
那日,大雨令前路泥泞不堪,车辆难行,溃败的军队人人自危,枪炮声不绝于耳。
同伴们不是公然出逃就是被莫名杀害,连亨利最喜欢的下属也死在长枪短炮中。
偏偏亨利又遭遇到意大利宪兵队的盘查,因为外国口音,他被误认为是德国间谍,对方不由分说就要拉他去审问。
宪兵队一个个枪毙他们怀疑的军官,哪怕这些军官曾为战争抛头颅洒热血。
这让亨利彻底寒了心。
快轮到自己时,亨利趁其不备,劈开左右士兵,跳进河流仓皇逃生。
上岸后,亨利撕掉了代表荣誉的星章,甚至不想再穿这身军装,此时只想着:永别了,武器!
其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悲剧,时代的尘埃落在每个人身上,只会加重命运的不幸。
今年不时反扑的疫情、猝不及防的俄乌冲突、意外坠毁的东航MU5735,四川突然爆发的地震……
在时代的洪流面前,每个人都如同蝼蚁,大多身不由己,即使侥幸逃脱,也会遍体鳞伤。
痛苦是生命的底色,可是坦然面对它,却是人类摆脱折磨的必修课。
书中特意描写了这样一段场景:
点燃火把,柴火上的蚂蚁大多先往中央着火的地方爬,纵然触火逃离,也不怕重蹈覆辙。
你看,哪怕是生活在暗处的蝼蚁,也将奔赴光明作为本能。
哪怕不知道前方等待的是什么,哪怕注定要承受许多痛苦,它们依然愿意为一线生机拼尽全力。
面对现实黯淡和人生苦难,人会本能地想逃,亨利也不例外。
他被颓丧、厌战的氛围深深感染,意志被渐渐消磨,步入了日复一日喝酒谈天、寻花问柳的消沉生活中。
他不断自我麻醉:“也许根本就没有战争”、“战争对于我这个人已经结束了”。
酒保向亨利询问前线战况,他也敷衍回答:“我哪会知道。”
沉溺在自己虚构的“太平盛世”中,亨利并没有感到轻松。
他就这样在军中碌碌无为消磨时光,直到有一天,亨利在医院认识了美丽温柔的护士凯瑟琳。
开始,亨利并非真正喜欢凯瑟琳,不过是无聊中的浅薄调情。
凯瑟琳也是如此,未婚夫的死亡让她等待8年的婚姻梦破碎,通过在亨利面前扮演顺从爱人,才能让她逃避旧情难忘的悲伤。
两个不知如何在现实中安顿自己的人,互相抱团取暖,躲避真实世界带来的苦闷与孤独。
爱情,成为了他们逃避当下的乌托邦。
他们偷得这一段欢愉,忘记硝烟,忘记死伤,凯瑟琳也在这一期间怀孕了。
战争越是惨烈,亨利越是思念这段柔情,越是渴望一切结束后,和凯瑟琳去意大利风景最优美的地方结婚,带着他们可爱的孩子。
亨利从宪兵队手下逃跑后,不顾一切地回到凯瑟琳身边。
为了躲避追捕,他们在雨夜划船七个小时,逃到没有战争的中立国瑞士,躲在与世隔绝的雪山村庄,用寻欢作乐的方式,走一步看一步,迷迷糊糊地过着日子。
他们的生活乍一看如童话般美好,但无忧无虑的欢乐并非人生本味,而是一剂麻醉,叛逃与背弃的伤口依旧在心里生根发芽。
亨利不愿回首战争,不愿和仍以为他是爱国青年的家人联系,甚至什么人也不见,以免触及自己的身世与过去。
未出世的孩子,成为他肉眼可见的唯一希望。
可是希望终究没有降临。
凯瑟琳因为难产,与腹中的孩子在一个雨夜一同死去。
这段爱情的悲惨结局,如同凯瑟琳临死前说的那句那样:“人生只是一场卑鄙的骗局。”
人生从来都是一场“骗局”,在过得不顺利这件事上,我们一直在“伪装”,以此逃避这个世界给我们的打击。
逃避不可耻,但没用。
因为无论悲惨或肮脏,根本就没有另一个世界。
正如海明威写的那样,哪怕暂时躲过烦恼,内心的牵绊也让你避无可避:
得过且过走过一生,纵有再多的侥幸,再美好的愿景,也是一场虚幻。
生活的动力从哪里来?
从面对失败的勇气中来,从与自己的一次次和解中来,从过好当下每一刻的决心中来。
当我们以为被现实抛弃时,不如想想,是不是攒够失望的我们,自己推开了整个世界?
亨利做出的每个选择,看似是命运推波助澜,但更多代表了时代背景下,大多年轻人共有的彷徨和困惑。
他曾血气方刚自愿加入和他无关的战争,却又答不出为何要为他国参战;
他曾义无反顾地为了爱情成为逃兵,却又在爱人垂死的时刻只能听天由命;
他能像硬汉般面对生活的种种磨难,但却又无时无刻不陷入悲观和妥协。
在故事的结尾,亨利独自留在病房,关了门,灭了灯,与逝世的凯瑟琳告别。
他静静坐着如同一座石像,一言不发,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离开医院,一步步走进雨夜,脸上是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
全书在此戛然而止。
告别了武器,又告别了爱情,亨利将何去何从?
故事看似没有写完,可也只能止步于此。
写这部小说时,海明威只有23岁,未来去向何处,他也没有任何答案。
一战打响时,数百万年轻人,因为一句宣传语,因为一声招呼,就慷慨激昂地奔赴前线,连战争何物都没弄明白,就命丧他乡。
海明威也是其中一员,亲历战场,他甚至一度想开枪解决自己。
矛盾颓丧又没有方向,像极了小说中的亨利。
写完小说后的三十年,海明威在伦敦出过车祸,当过战地记者,上过军事法庭,进入政府黑名单,深陷抑郁症,写作遭遇瓶颈……
他曾经无限风光,又瞬间跌入谷底。
变幻无常的人生,好像随时随地潜伏着毁灭的危机。
经历了无数至暗时刻,年过半百的他,写下另一部巨作《老人与海》,向年轻时不知所措的自己交出了答案。
《老人与海》中,连续84天捕不到鱼的老渔夫圣地亚哥,一次又一次撑着小船出海,只为捕捉心中真正的大鱼。
无论天气多么恶劣,无论多么孤立无援,圣地亚哥没有退缩,没有放弃,终于独自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鱼。
然而,他在归途却遭遇鲨鱼袭击。
圣地亚哥拼死搏斗,用满身伤痕,从鲨鱼嘴里抢下巨鱼的骸骨带了回来,让众人惊叹不已。
什么让圣地亚哥如此执着?
他说出了那句至理名言:“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
以前看到这句话,只当是励志语录,读了《永别了,武器》,才更深刻地理解了它的含义。
我们每个人都曾像亨利一样,蓬勃、热血、无畏。
然而面对厄运现实,有的人很快放弃抵抗,举手投降;有的人毕生不卑不亢,拼尽全力。
一个人人生的定局,并非体现在得失中,而是藏在他的选择里。
生活永远无法打败一个永不服输的人。
只要不曾向逆境低头,死磕到底,剩下的旅途,就有逆风翻盘的无限可能。
有读者说:“你不懂海明威为何经典,其实是件好事。 这意味着你的人生没有遭遇什么挫折,过得安稳幸福。 ”
但当你有一天读懂海明威,你会发现:
即便生活总大写着失败,也不妨碍我们一往无前;即便受尽命运的苛待,依然能活出自己的价值。
海明威说过:“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们为它奋斗。 我只同意后半句。 ”
生活有时候就像是一场战争,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全身心投入战斗,屡败屡战,跌倒爬起。
但更多的时候,生活也藏着它的温情与希望,在你咬牙走过的旅程里,给你无尽的勇气和动力 。
你要做的,便是不认怂、不怠惰,永不妥协地走下去。
点个赞吧,以不怕输的勇气,踏过泥泞,穿过荆棘,活出你最坚强的样子。
:洞见·北方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