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企业需要创新发展来培育新质生产力 毕马威

产业结构

9月5日,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表示,在新形势、新变化、新业态的环境中,产业链企业需要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导作用,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这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商业模式和行业生态的全面升级。在此大背景下,企业需拥抱创新,并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构建开放合作的生态体系。”毕马威称。

毕马威指出,例如,我国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转型便处在关键时期。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最新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融入行业发展。另一方面,市场也在快速响应多样化的需求。(澎湃新闻记者 田忠方)


2021便利店行业的数字化新运营、新实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便利店在国内发展迅猛,连锁便利店百强门店数已近13.2万家,并且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本土品牌便利店。 但与此同时,行业普遍存在商品力不足、线上化程度低、门店管理水平低以及人员低效等问题。 国内便利店在数字化能力方面亟需快速提升。

毕马威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发布的《2021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中指出,在政策的支持下 便利店将迎来向5个方向进行转型 ,分别是: 升级结构连锁化 、 以自主品牌个性化吸引流量 、 打造数字化经营闭环 、 扩大便利店服务半径 以及 整合供应链和提高物流管理体系 。 同时购物便捷性、体验场景化、品类升级与数字化驱动将是便利店企业的四大核心发展趋势。

以下我们来看看罗森、全家、好邻居作为便利店代表的数字化创新模式。

罗森:数字化助力高速增长

近几年,日系便利店一反先前谨慎布局,开启“狂奔模式”。

产业链

如果按步子大小看,罗森迈得最大,今以3256家门店的规模反超全家,成为在华门店数最多的外资便利店。 2021年,罗森仍将保持30%-40%的增长速度,计划新开门店1100家,门店总数预计达到4300家。

01 数字化工具分析顾客需求

罗森进入中国之后高速扩张, 除了罗森针对国内情况开展的多种加盟模式之外,就是有一套自己的体系标准。 中国罗森系统部总监范光东在一次演讲时提到了其中的秘诀:“首先就是商品策略,我们有自己的产品研发团队;其次是会员体系,来自于线上的数据,对顾客展开针对性的分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业务流程标准化的输出。 罗森有一套标准管理的业务标准,可以带给所有的加盟体系。 ”

那么罗森是怎么制定这一套业务流程标准化的?这来源于罗森多年来对门店顾客的数据分析和总结。 简而言之,就是顾客想要什么,门店就提供什么,喜欢自有品牌,罗森就自己生产。

罗森发现,越来越多的“小商圈制造零售业”正在逐渐形成,即从原物料的采购、货品的生产、门店的售卖与服务等,一条龙提供给消费者。 消费者满意,自然会再次光顾门店,久而久之,零散的客流就变成了固定客流。

这些数据来源于罗森背后强大的数字化系统,对基础数据的采集以及高效分析能力。 疫情期间,很多消费者无法到门店,与此同时,罗森开始建立微信社群,从拖拉式的推荐,到自主扫码进群的消费者,存活率超过80%以上。 这个过程中,门店会在这个群里面不断发表一些新品、促销活动,以及和用户互动。 除此之外还有接龙活动,可以更好地掌握商品所需,准备库存。

02 商品与运营

罗森在商品上的差异化竞争力在于其鲜食与甜点,其中鲜食的销售占比超过40%。 罗森会根据商品的受欢迎程度等因素,每个月变换12%~15%的商品,一年会变化130~150%的商品。

之所以可以源源不断地快速上新,在于罗森背后的鲜食工厂。 罗森鲜食工厂中的自有商品,主要包含蛋糕、三明治、饭团等便利店特有的低温鲜食品类。

罗森的门店运营能力,在其对年轻人的理解中足已呈现。 罗森想抓的消费人群,为12-19岁的年轻人,在这个年龄段习惯使用的购物渠道,将会陪伴其一生。

针对年轻化的客群,罗森先是在商品口味上做出变化。 除了其招牌品类甜品,有冰皮月饼等年轻化的口味,其余蛋糕、饭团、西点、韩食也都是面向00后研发。

毕马威

其联名的动漫门店,也是如此。 泰迪主题店、HALLO KITTY主题店、LOVE LIVE!主题店、航海王主题店,这些罗森合作的IP,均为青少年耳熟能详的。 入华25年,罗森依然呈现出一种年轻人的姿态。 这体现在其对年轻人喜好的洞察中,还来源于其灵活变通的经营理念。

03 数字化开启智能门店新 探索

便利店已由传统门店升级为数字化、智能化门店!从单一到店消费,转变为线上+线下数字化购物方式,这离不开整个数字化系统。

中百罗森兼顾 科技 与 时尚 ,推出了首家智能数字化便利店——永清城店,为行业树立了又一标杆店铺。

这家拥有众多 科技 创新玩法的便利店,随处可见的数字电子设备:电子价签、电子屏幕、自助收银等,还有新上线物联网控制、空调控温、冷柜故障预警三大系统。

物联网控制系统统一控制招牌灯、店内氛围灯等所有电路设备。 招牌灯、氛围灯会随着天气情况,自动开启调节,为顾客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同时,电路控制系统还能实时进行门店用电量能耗分析和故障报修。

空调控温系统不仅能满足室内温湿度的恒温调节,还能及时为空调外机降温,从而达到节费降耗作用。 冷柜故障预警系统可以实现店内风幕柜等所有冰柜、冷柜故障分析预警。 一旦出现故障,会直接将故障分析数据传导给后台,大大提升检修时效,保证店内正常运转的同时,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门店还采用了电子价签,鲜食区域采用电子价签,可根据门店需求随时对鲜食价格进行时时调整,改变了过去纸打价签的繁琐,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零售的本质是服务顾客,给用户创造最佳的消费体验。 而信息技术可以管理好门店,并让门店有温度。

在第十四届中国商业信息化行业大会上,罗森副总经理何韵民重点分享了罗森三精便利店: 管理精细化、营销精准化、产品精致化 。 首先,在产品精致化方面的实践 :从商品层面,给消费者一个来罗森的理由、给消费者一个再来罗森的理由、给消费者一个经常来罗森的理由。 体现出差异化的商品力;掌握关键Know-how,进行全程价值链管理;以品类管理为核心的KA导向供应商管理。

其次是在管理精细化上的实践 :1、2019年罗森全体系内实现系统改造:由日式售价还原法管理改为适合物联网时代变化的单品单价闭环式成本管理;2、强化以温度错位竞争战略中的管理精细化,实现与外卖平台在时间错位竞争战略中的互补,冷藏系列的跨店预售。

第三,罗森在营销精准化的实践 ,营销精准化不局限自身,通过罗森平台的增值,运营1500万会员体系,与供应商合作,做好供应商新品与对象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作用同时向供应商提供新产品对比、动销信息。

数据驱动赋能数字化营销,基于消费者需求以店铺POS为业务基础的新零售技术在便利店的落地运营;罗森闭环价值,发挥线下场景价值,培育逆向整合能力;深耕会员数据挖掘、O2O外卖、O2O引流、E-PAY,、SNS宣传、社群推广等。

全家:一个中心四个闭环的数字化策略

通过打磨单店模型,以做透区域为主要战略,全家先跑马圈地在江浙沪地区提升市场占有率,再向全国扩张。 而在开店策略上,区域开店前先自建供应链和物流系统,再以供应链可配送范围内大量邀请加盟商开店,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目的。

产业链

为了应对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全家也走上了数字化转型之路,它结合会员体系和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90后客户,实现了快速扩张。

那么,如何做数字化转型?全家提出了“一个中心四个闭环”。

01 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提议。你能帮客户做什么,客户为什么找你不找别人,因此在分析需求的时候必须要了解,客户到底要什么?

产业链

早上上班前去买个早餐,然后冲上楼,这属于个人临时性消费。 那么,如何扩大它的场景?个人的反面是家庭,临时性需求的反面就是计划性,所以全家应该推出家庭消费性计划。 全家现在的会员有6000多万,会员可以凭借积分获得更便宜的价格。 消费者可以感受到全家的价格是非常有优势的。

02 四个闭环

全家首先成立了线上商城。 全家不是要做电商,全家还是线下的门店,第一步应该把线下做好,巩固线下。 而因为全家有会员积分,要让积分活起来,让它有更多的消费场景,所以才成立了线上商城。

线上商城的操作运用了两个手段:

第一,通过店内扫码从线下导入订单。全家的线上商城到了第三年,交易额到达20亿的时候,也没有花一毛钱广告,订单全都来自线下;

第二,通过到店自提实现复购,有50%的人会到店自提。

有人说,我是全家会员,但我好像没有在线上进行过购买。 没错,因为只有20%的付费会员可以购买,付费会员每年需要交100元会费,这就是类似COSCO的会员模式,仅这个会员模式就帮助全家在没有任何成本的前提下,一年赚了12亿。

产业链企业需要创新发展来培育新质生产力

付费会员背后,事实上是有大量数据支撑的。 全家在后台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之后,会不断地扫描客户的画像。

比如说,全家的系统每个礼拜扫描一次数据,某一位客户每个月来10次,数据显示,他一个礼拜没有来了,到第二个礼拜他还没有来的时候,系统就会发短信给他,告诉他全家盒饭七五折。 为什么是盒饭?因为数据显示,他上一次到店购买的是盒饭,这时候如果他在收到短信后到店购买盒饭就会自动打七五折。 同时,收银员还会问他,今天带咖啡吗,因为系统里他的标签显示,他是咖啡达人。 只要根据数据推进,67%的概率他会买这件商品,全家就会推荐给他。

全家的生态链,就是让餐饮等其他不同的业态来使用全家的积分,为了就是把积分做活,让这些业态的客户活跃起来,接下来让他们的客户再回来。 所以全家的6000万会员,有3000万是与各个业态合作了之后,从外部进入的会员。

具体而言, 在以与制造商、批发商信息共享为核心, 实现商品流通合理化、 效率化的同时, 通过开发、生产适销商品追求顾客附加价值的最大化。

据日本全家便利店新社长细见研介向公众的表态,“运用数字技术,致力于降低成本”,将店铺数字化作为最优先项目加快推进。 全家有着一整套的数字化系统的支持,包括普通会员系统、收费会员系统、商品管理数字化系统、全家管家系统等等。 这些数字化工具也帮助全家分析顾客需求和门店客流类型,带来业绩提升之外的飞速扩张。

好邻居是一家在北京拥有300多家们的的区域化便利店企业,一直致力于用数字化手段驱动店铺运营能力改善。 关于数字化理解,以某电商网站推荐为例,列举了每个用户行为、浏览习惯都会被数字化抓取、分析并形成策略以消费者喜好的方式推荐、触达与呈现。 而线下场景,其实一样可以被数字化定义,除了传统订单数据、用户数据,甚至通过IOT设备,用户在场内外、线上线下行为数据都可以被有效的分析、并变成商品陈列、行销等策略。

好邻居:奔跑在数字化运营的道路上

在好邻居数字化落地运营中,信息与营运、采购、库房等团队协作在把每个环节都进行数字化,并针对数字化环节需求进行了相应的人事组织架构调整与相关运营关键数据考核。

针对零售行业现实营运能力以及最优的成本结构考虑,好邻居认为现今阶段以“智能决策与智能辅助”为可行性落地目标,完全的“自动化”在执行过程并不完全经济。 特别是在中小商户,人才紧缺以及高端算法人才成本很高的情况下,完全的数字化运算每个过程更是比较困难。 而把一部分数字化运算结果参考发给门店,结合门店运营经验,会是一个更加务实的方法。 其实这个也是企业文化,和好邻居自身发展情况有很大关系。

而在数字化过程中,人与货的合理匹配(门店店型场景)、货与场的高度配合(好位置放优质商品)是数字化运营建设中的突破点。

针对”人” ,好邻居最近也在和京东零售云门店数字化团队做紧密合作分析,根据用户生命周期模型,对用户进行分层,并努力通过用户运营手段,引导用户来店购买次数。 通过场景的营造与货物的满足度提升关联购买深度。 同时通过对用户、商品标签匹配,把需要的商品放到对应的店型门店,读懂、满足用户需求。

针对“货” ,好邻居在选品过程对单SKU全网评价,在订货环节,通过以往销售、库存、报损等数据以及天气节假日等因素,给予门店订货数据建议,结合门店负责人的运营思路进行合理订货准备。 通过商品的分层运营,针对商品的周转效率、库存深度、贵品管理、品类满足度进行分别管理,并对生鲜商品的生命期做合理规划,通过变价会员通知等方法控损。 加工食品做到与上游工厂的联动生产计划。

针对“场” ,门店数字化团队在选址与场内管理进行了深度合作。

在选址方面,通过空间大数据的应用,加以便利店顾客行为特性,在对欲开店区域情况、人群特征、城市数据进行了数字化展示与参考,给门店开发人员以利器。

在门店场内管理方面 ,针对用户动线、热区进行合理规划,并针对货区的坪效,货架与商品合理匹配与周转效率做了合理的规划与评估。 针对执行效率不断的去修正,把好的位置与重点规划的商品做合理匹配。

在门店的日常事务管理中,好邻居自研了“店务系统”,从而指导&监督门店,执行标准化落地与分析运营数据后形成指导动作(数字化运营)。

通过店务系统与门店日常订货、收货、盘点、报损与收银等工作结合,特别是在执行过程中对一些执行动作的数字化策略指导,进一步提升了门店执行效率降低店员思考难度。

好邻居认为,数字化运营不仅是一套信息化系统,更是一套基于数字化运营方法论,包括:任务->执行 ->统计->分析->预警 ->策略->“自动化”【智能决策和智能辅助】。

而管理层在运营思维上从原先经验主义到数据策略主义的变革决心,不仅需要信息化系统的变革,更需要组织架构与门店流程与考核的对应与支持。 而数字化运营体系的进度也将把一套静态的运营标准化向动态标准化迈进,激发企业在每个运营小环节效率的不断提升。

结语

在疫情过后,各大品牌超市正在围绕社区逐渐转向小型化。 同时,美团、阿里、拼多多、滴滴等互联网巨头相继加入社区团购涌向社区。 而作为以社区服务的便利店而言,生存空间是否会遭受进一步挤压?

对此,专业人士认为,便利店的核心需求还是在于便利这两个字。 超市小型化和电商社区团购对于便利店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特别大,因为各自业态的定位不一样,功能也不一样。 超市小型化和社区团购在便利价值与便利店相比有所不同。

未来3-5年,以运营能力提升为驱动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便利店企业聚焦的重要发展方向。 其中店铺运营是支撑未来发展的核心立业之本,企业需围绕门店扩张、商品迭代与数字化能力提升整体的店铺运营水平。

我来数科怎么样?工薪阶层可以用吗?

我来数科还是很不错的,工薪阶层可以用的。

我来数科是亚洲金融科技集团welab旗下的纯线上金融科技产品, 我来数科借助自主研发的实时大数据处理平台。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通过数据处理、风险管理和营销获客能力,与金融机构、互联网巨头、头部产业平台等展开合作,为工薪族、小微企业主、车主人群提供消费信贷与消费分期服务。

扩展资料:

我来数科隶属于卫盈联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我来数科前身为我来贷,自2014年上线以来,一直专注于纯线上运营。

我来贷WeLab 2013年在中国香港创立,2014年进入大陆市场。 我来贷荣获毕马威(KPMG)评选的2016全球金融科技百强的中国区的第6名及全球第33名。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我来贷注册用户超过1500万,在线申请金额超过605亿,白领工薪用户是我来贷目前的主流用户。

2017年1月12日,我来贷宣布进军蓝领、个体工商和三农用户,另外已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南粤银行、锦程消费、晋商消费、安信小贷等11家银行和大型消费金融公司展开战略合作。 2017年,我来贷在中国地区的金融合作联盟将服务超过中国70%的省份。

会计师事务所的演变

会计师事务所的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恢复重建阶段(1980-1991年)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只要市场经济中存在两权分离,存在不同的利益主体,就有建立和发展这一社会监督制度的必要。 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最早创建于191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一度中断。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基础薄弱,百业待兴,急需引进外资,参与国内经济建设,三资企业因此纷纷涌现。 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建立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制度,为三资企业提供验资、查账和清算等审计服务,成为我国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的必要条件。 1980年颁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规定,合营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所得税申报表和会计决算报表时,应附送注册会计师查账报告。 1980年12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 这是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恢复重建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一阶段大体经历了十年左右的时间。 期间,国务院和财政部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和推进行业恢复重建的政策措施,行业从无到有逐渐发展起来。 采用考核办法选拔注册会计师。 重建注册会计师制度首先要解决执业人员的问题。 由于注册会计师制度中断有近30年,没有这方面人才的积累,重新培养又需要一个过程。 为应急需,国家采取考核的方式,从已取得会计师、高级会计师职称的财务会计人员中,考核选拔注册会计师。 以“挂靠”方式举办会计师事务所。 对注册会计师所在的执业机构顷姿乎的性质,由于时代原因,认识不深,最初叫“会计顾问处”,有较强的职能部门的色彩,后改称“会计师事务所”,但仍明确要由其上级主管单位发起设立,会计师事务所仍是挂靠单位下属的一个附属机构。 发布条例支持行业加快重建。 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地位、性质不明确,社会认知度很低,行业发展极为缓慢,为加快重建的步伐,1986年7月国务院颁布《注册会计师条例》对注册会计师资册姿格、会计师事务所设立,以及业务范围等做出了规定。 成立协会承担行业管理职能。 随着事务所数量增加,业务范围的拓展,如何对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实施必要的管理和监督,有效组织开展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教育,加强行业管理,保证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执业,成为进一步推进行业恢复重建面临的重大问题。 1988年11月,财政部借鉴国际惯例成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随后各地方相继组建省级注册会计师协会。 协会的成立迈开了行业管理的步伐,为行业的全面恢复重建和发展提供了组织基础。 上述措施主要立足恢复重建的现实需要,在执业人员、执业机构、立法保障和管理组织等四个方面,着力推进和加快恢复重建的步伐。 至1991年前后,全国会计师事务所已有459家,批准注册会计师6722人,承办了大量的三资企业的纳税申报、查账、验资、外汇收支报表审查等业务,对改善当时的投资环境,吸引境外投资,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规范发展阶段(1991-1998年)衡量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否规范,有很多尺度,比如是否有合格的人才队伍,是否有完善的执业标准,是否有健全的法律保障,是否有规范的竞争秩序等等。 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专家行业,行业规范发展的基础在人才。 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则是选拔、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是国际通行做法。 在行业恢复重建阶段,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采取考核认定的方式,通过考核的人员主要是离退休的老财务会计人员。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年龄在60岁以上的注册会计师比例超过80%。 考核制度不仅缺乏客观、科学的考核标准,而且也缺乏独立、客观、公正的实施程序。 1990年11月和1991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初步形成,这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规范发展和执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适应这一形势发展,为加快改变行业队伍状况,科学选拔行业人才,1991年12月,首次举办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考试制雀悉度的建立,使得什么是注册会计师,如何成为注册会计师,有了明确的衡量标准和科学途径,有力规范了行业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为注册会计师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007年,通过注册会计师全科考试的人数达到14万人。 在这一阶段,不仅建立了行业人才选拔制度,还在制定行业执业标准、健全管理制度、整顿市场秩序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规范发展工作,推进行业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发展轨道,鲜明地体现了规范化发展的主题和特征。 建立注册会计师执业标准体系,规范执业行为。 1991年至1993年,中注协先后发布检查验证会计报表规则等7个执业规则,统一执业标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 在此基础上,1994年,财政部批准成立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组,参照国际惯例,着手研究制定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并先后制定实施了6批共计48个准则项目,基本形成包括独立审计基本准则、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质量控制基本准则、后续教育基本准则,以及具体准则在内的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框架体系,为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提高执业质量和队伍素质,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健全行业法制建设,规范行业管理。 法制建设是行业规范发展的基础和有力保障。 1993年10月31日,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注册会计师法》,对注册会计师资格取得、会计师事务所设立、业务范围、执业准则、法律责任以及注册会计师协会职责作出系统规定,全面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建设发展。 围绕贯彻落实注册会计师法,财政部和中注协先后制定发布了注册会计师注册、事务所审批、境外所临时执业等14项行业管理制度,建立起以注册会计师法为中心的较为完善的行业管理制度体系,注册会计师行业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大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实现两会联合,规范社会审计市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社会审计市场同时存在着与注册会计师职能完全相同的另一支社会审计队伍——注册审计师。 由于两支队伍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资格准入标准不一、执业规范标准不一,给市场竞争和行业管理带来很大混乱。 经国务院会议多次研究协调,1995年6月19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中国注册审计师协会联合,组成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开创了统一法律规范、统一执业标准、统一监督管理的行业发展新局面。 相对于目前许多行业多头管理、市场分割、协会并立的局面,这既是注册会计师行业改革发展的巨大进步,也是行业规范发展的一次成功尝试,独立审计市场的统一管理,对行业进步和规范发展产生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开展清理整顿,规范执业秩序。 1993年深圳原野、长城机电、海南中水三大案件的接连发生,反映出一些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不高、事务所分支机构管理混乱的弊病。 针对这些问题,于1993年对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资格,特别是分支机构进行重点检查清理,撤销了一大批执业不规范、管理混乱的分支机构。 1997年7月至1998年底,根据国务院领导关于“做扎实工作,整顿会计师行业”的指示精神,注册会计师行业再次开展了清理整顿工作,并更为全面地确定了“清师、清所、清业务”三方面的任务。 经过一年多的清理整顿,共撤销注销事务所520家,撤销分支机构1474家,处罚事务所1181家,清理执业人员4871人,处罚违规违纪执业人员2748名,有效整顿了队伍,规范了秩序,为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和改革创新打下了基础。 三、体制创新阶段(1998-2004年)步入规范化、法制化发展道路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在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进程中,也遇到不少新的问题。 其中,由于历史条件形成的体制问题,特别是事务所管理体制问题是制约行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需要我们对原有的体制进行改革创新。 行业恢复重建时,事务所挂靠于党政企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管理。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病日益显现。 比如,挂靠单位对事务所人财物进行管理,甚至直接干预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损害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也压制了事务所及从业人员创业进取的积极性;事务所依靠挂靠单位的行政权力招揽或指定业务,也严重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 此外,在挂靠体制下,事务所的不当执业行为,导致党政机关可能因此承担连带法律责任,特别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逐步加大,挂靠体制导致的执业责任不清问题必须解决。 所有这些问题,都要求对事务所的挂靠体制进行彻底改革和创新。 为消除事务所挂靠体制的弊端,1998年至1999年底,在财政部领导下,注册会计师行业全面开展并完成了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工作,会计师事务实现了与挂靠单位在“人事、财务、业务、名称”四个方面的彻底脱钩,改制成为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发起设立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中介组织。 事务所脱钩改制,彻底改变了行业的责权利关系,为注册会计师实现独立、客观、公正执业奠定了体制基础,极大地释放和激发了事务所活力。 作为行业发展的微观基础,事务所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的革新,也有力推动了行业运行体制、组织体系、管理机制、监管制度的创新,成为行业走向繁荣创新的新的起点和动力源泉。 由此,以1998年事务所脱钩改制为标志,行业发展进入体制创新阶段。 在此后几年时间里,体制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实现行业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创新。 在事务所完成脱钩改制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改进和加强协会对事务所的监督、指导和管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课题。 在各级财政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各级协会积极探索和完善行业管理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 中注协在研究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制定发布了关于加强协会自律管理体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把自律管理体制归纳为三个方面:以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为核心的决策组织体系;以会员为中心的完整的行业管理和服务职能;以秘书处为主体的协会执行体系。 各级协会根据指导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和完善行业管理和服务职能体系,不断建立健全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专门(专业)委员会等行业管理组织体系。 行业管理组织体系、运行决策机制取得重大进步,秘书处建设和执行力不断加强,行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在财政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协会已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实现行业监管机制创新。 事务所脱钩改制,也相应脱离了挂靠单位的管理体制,客观上要求加强行业管理和监督。 适应这一形势需要,各级协会以强化监管,提高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行业资格管理、继续教育、执业监管等行业管理制度创新。 特别是在实践中,逐步构建起包括注册会计师年检制度、上市公司年报监管和业务报备制度、谈话提醒制度、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制度、惩戒制度等在内的行业监管体系。 其中,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制度要求按照五年一个检查循环周期,对全国所有事务所执业质量进行检查,及时发现事务所执业中存在问题,教育和惩戒相结合,帮助事务所提高执业质量。 同时把证券、期货、金融行业审计作为执业质量检查重点,密切跟踪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期间“炒鱿鱼,接下家”行为,建立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业务报备及分析制度,形成对上市公司审计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在提升上市公司信息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另外,在推进行业各项体制机制创新的进程中,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诚信是行业体制建设的灵魂和文化之基,是行业发展的核心价值。 为此,注册会计师行业确立了“以诚信建设为主线”的工作思路,并一直坚持下来。 其中,发布实施行业诚信建设纲要,全面指导和系统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实施新批注册会计师诚信宣誓制度;引导广大会员积极主动地通过签订诚信执业承诺、自律公约、加强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等多种形式,将诚信理念付诸行动。 同时制定实施会员诚信档案制度,把会员职业道德遵守情况、不正当竞争情况以及受到处罚的类型和原因等信息,作为会员诚信档案的重要记录内容,加强对会员执业诚信行为的监管。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理念现已成为行业共识,行业诚信水平的不断提高,赢得政府、公众和市场的信赖,为全面推进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国际发展阶段(2005年以来)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竞争,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拓展市场,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的特征日益凸显。 建设形成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离不开国际可比的财务信息和国际化会计服务,这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为此,2004年底,中注协召开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开放国内市场和进军国际市场并举的国际化发展思路,要求采取措施,大力推进行业国际化发展。 围绕“四代会”提出目标任务,顺应中国企业走出去和注册会计师职业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2005年注册会计师行业确立了以国际化为导向的行业发展战略路线图,行业发展进入国际化发展的全新阶段。 这一阶段行业发展的最强音就是紧紧围绕行业国际化发展目标,大力实施行业发展三大战略。 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重点,全面实施行业人才战略。 推动行业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在提高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国际化水平。 2005年,中注协制定实施我国市场中介组织第一个系统化的行业人才战略——《关于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发布实施《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对行业人才的教育、选拔和培养工作做出全面规划和指导。 根据这一战略要求,中注协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重点,大力实施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先后从行业公开选拔四批领军人才后备队伍进行跟踪培养,从中选拔优秀学员到境外学习和实践,着力培养能够熟悉国际商务规则、适应国际审计环境的国际化专业人才和事务所管理人才;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与境外职业组织做出考试科目互免安排,支持和资助中国注册会计师取得境外认可的职业资格;在香港设立考区的同时,在布鲁塞尔设立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欧洲考区,吸引国际化人才加入中国注册会计师队伍;开展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优秀学生境外实习、师资培训、教学质量评估,建立起科学的行业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院校教学质量,培养国际化后备人才。 以实现国际趋同为目标,深入推进准则国际趋同战略。 实现准则国际趋同,既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要求,也是全面实现行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顺应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大势,中注协大力实施准则国际趋同战略。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06年2月正式发布48项审计准则,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新审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国际社会对此给予积极回应和高度评价。 同时通过制定准则实施指南,全面加强培训,有效保障了新准则2007年1月1日在境内所有事务所的顺利实施,以及新旧准则体系的平稳过渡。 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审计准则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准则的等效认同,率先实现与香港审计准则的等效互认,为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以事务所走出去为标志,大力推进事务所做大做强战略。 为了满足国内大型、特大型企业集团服务需求,以及行业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2007年6月,中注协发布和实施《关于推动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南》,全面启动事务所做大做强战略,大力发展培育能够为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提供综合服务的事务所,以及能够服务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跨国经营综合服务的国际化事务所。 2007年12月,国务院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会计师事务所扩大服务出口的若干意见》,支持有条件事务所积极走出去,建立国际化服务网络,树立国际化品牌,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在行业做大做强战略的指导下,国内大型事务所展开了强强联合和走向国际的步伐,在设立境外执业机构、开拓境外业务方面取得初步成果。 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恢复重建只有二十多年时间,与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发达国家注册会计师行业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实现行业国际化发展,更好服务中国经济国际化和参与行业国际竞争,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 回顾和总结行业发展历程,对于我们继续做好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事业,乃至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市场中介行业发展,有着很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尤其是以下几条基本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坚持和发扬光大。 行业发展应始终坚持以维护公众利益为宗旨。 公众利益是行业利益的源泉,不把维护公众利益作为前提,失去公众的信赖,就没有行业的发展。 一旦行业的部分从业人员偏离了维护公众利益的轨道、单纯追逐执业机构的个体利益,都将使行业的发展受到重挫。 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未来发展应当继续坚持以维护公众利益为根本宗旨,正确处理行业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关系,在尊重行业利益的同时以维护公众利益为前提。 行业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和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支持。 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成就,与改革开放密不可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密不可分,与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大以来的各次全会,都一再明确要大力发展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规范和发展市场中介组织,为行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和政策扶持。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建设有过诸多重要指示和批示,财政部领导一直重视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将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作为财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来推进,为行业的建设发展指明方向。 各级财政部门也为行业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其他部门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理解和支持,对于解决行业发展中的困难、改善行业执业环境,都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支持和帮助。 行业发展得益于积极地对外开放与借鉴。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恢复重建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注册会计师行业能够取得如此迅速和规范地发展,能够跻身于世界会计师舞台,也得益于我们积极主动并不断坚持对外开放和科学借鉴。 通过对外交流合作,我们不失时机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各国和地区以及国际会计职业组织的交流,积极学习和借鉴行业管理经验;加强执业界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吸收最先进的审计理念、技术、方法和事务所管理经验;积极参与会计职业组织的国际事务,提升行业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特别是近年来,大力开展与境外职业组织的人才培养合作,实施准则国际趋同战略,推动事务所走向国际,开拓国际市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始迈向国际舞台。 行业发展一刻也不能放松队伍素质建设。 市场经济是立足于诚信的信用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注册会计师行业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来源于市场对注册会计师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期待。 行业诚信和专业品质建设是行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建立考试制度以规范行业发展,改革事务所体制以创新行业体制,还是实施行业发展战略以推进行业国际发展,最根本的还是围绕并服务于打造和提升行业的专业品质和诚信特质。 进一步推进行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诚信建设为主线”,统揽行业各项建设工作。 行业发展需要尊重规律,坚持科学发展,不断进行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 注册会计师行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行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也有一个不断健全完善的过程。 在这种形势下,行业发展没有固定模式可以照搬,更不能因循守旧、止步不前,需要积极探索、总结和把握行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并不断创新。 行业未来发展是动态向前的,不可避免会遇到许多新困难、新问题,需要我们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宏观形势的变化,不断探索行业发展规律,以及面临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与时俱进,积极进行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 行业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行业组织。 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表明,一个强大的行业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行业组织。 在财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各级协会的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功能建设,得到稳步加强,协会管理服务得到有效发挥,协会在考试、培训、准则制定、监管、体制改革、会员服务以及行业研究和发展探索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对于推进行业的健康发展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 小巨人 破千!深圳为何盛产国家级专精特新
前沿成果集中亮相 亲探外滩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