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专题展开幕 最完整呈现朱屺瞻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品

摘要: 对于其漫长艺术人生的中段时期,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艺术创作,却缺乏深入的研究、认知与评价。

11月6日,朱屺瞻艺术馆“图式再写——朱屺瞻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写生与创作专题展”正式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2月8日。

据介绍,此次展览的学术团队调动一切力量与资源,向社会寻觅与征借此时期的的精品力作,可以说本次展览是迄今为止对朱屺瞻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品最完整的呈现,既包括朱屺瞻艺术馆的典藏作品,又有公私机构的珍稀收藏。

展览共展出34件/组(96幅)作品,其中,“山水十二品”“积肥图”“60年代写生册页”“天目山莲花峰”等作品以及11本速写本都是首次向社会公开亮相。

谈到现代美术史上的朱屺瞻,人们多爱谈其苍茫拙厚的笔墨和强烈醇正的色彩,特别是他在接近九十岁高龄实现艺术上的“耋年之变”。相对而言,对于其漫长艺术人生的中段时期,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艺术创作,却缺乏深入的研究、认知与评价。

此次展览“图式再写——朱屺瞻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写生与创作专题展”将重点聚集其新中国成立后的艺术创作,探讨他对于时代与社会的艺术探索和创作特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发展迈入新纪元,此时,美术界面临的任务是如何重新审视传统和推陈出新,反映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服务于新社会。

在改造中国画和新国画运动大潮的影响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别是在1953至1966年,前后十多年时间,朱屺瞻的足迹曾踏遍祖国青山,这一时期他曾二登黄山,二上井冈山,先后到达过北京、武汉、重庆、成都、西安、南京、无锡、杭州、温州、宁波、广州、景德镇等地,或往革命圣地,或进风景名胜,或踏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兴工程,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名山大川……积累了大量的即景速写和山水画画稿,正如多年后,朱屺瞻谈到“在这个阶段,写生是我主要功夫”。并深切感悟到“写生须写出活处”的艺术主旨。

本次展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景写生”、“第二部分:深入生活”、“第三部分:新与变的转向”。通过书写朱屺瞻先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艺术脉络的切片,探讨其在国画改造背景下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分析其在审美趣味、图式意义、笔墨技法等各方面所做的变革和探索,希冀呈现出他创作变迁过程、创作思想,从艺术史与社会学相结合的角度探寻朱屺瞻在20世纪中国美术中的贡献,追索其在20世纪中期中国画发展史上的独特意义。

此外,即日起至12月6日,“对话与手迹——上海新水墨艺术基地邀请展”在朱屺瞻艺术馆三楼推出,以精神在场的维度和视角,在承续水墨文脉和当下演绎的创作实践中,呈现了六位艺术家张雷平、宋玉麟、张培成、陈心懋、陈九和乐坚的作品。

此次展览在主题上除了每位艺术家的创作外,希望呈现出“手迹”,那些完成未完成的手感的秘密,让彼此成为对话的可能性邀请艺术家参与其中。


袁晓岑的其他相关

袁晓岑:当代中国花鸟画的铺路者一部近现代中国绘画史就是一条艺术探索之路,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就是如雷贯耳的铺路者。 著名美术评论家鲁慕迅1995年在《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作品展》画集代序中总结道:以齐白石、林风眠、潘天寿同期或稍后活动于中国花鸟画坛的还有郭味蕖、李苦禅、朱屺瞻、吴作人、王雪涛、田世光、袁晓岑、郑乃珖等名家,代表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及以后中国花鸟画的不同画风和画派,他们也是当代中国花鸟画的铺路者。 人民美术出笑神版社为彰显我国近现代绘画艺术成就,为海内外这些绘画大师陆续出版专集。 当代写意孔雀画创始人、当代中国花鸟画铺路者袁晓岑专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袁晓岑》也问世了。 最初那一掬土取自故乡关于故乡那个偏僻的独家村,年届90的袁先生这样深情描述:“予1915年生于贵州普定县半耕半读之家,家有房屋数间,薄田数丘,自耕自食,但山林广阔,环境幽深,其时山花野卉四时不绝,飞禽走兽出没其间,喜鹊、画眉时到檐边篱下,山鸡野猪不时亦可捕到,景色优美,得天独厚。 滚升掘白日听坠石之声,便见岩羊于山顶格斗;夜间见有犬夺门而入,便听到豹子在林间吼叫,住家周围地名有蟒蛇洞、老熊洞、老虎咬牛、豹槛丫口,顾名思义,其神奇当可知也。 家中又养着牛、马,予时用木炭画飞禽走兽,用粘土捏小牛、小马,自得其乐,宛如童话世界。 ”9岁入沙家马场小学的袁晓岑,一边学习,一边帮父亲放牛放马,还一边为同学画窗心纸,逢年过节将自己的绘画作品送给老师和同学。 校长特别钟爱这个天资聪慧的学生。 1930年,袁晓岑在贵阳省立师范学校接受正规教育之余,因了崇拜当时活跃于贵阳画坛的名画家景小楠,跨出校门,结识了“选文斋”裱画店的老板梁选文。 利用这个机会,他反复临摹景小楠先生的作品,画技如黔灵山上的春笋节节升高。 在此基础上,他研读了许多美术理论书籍,潜入中国画的渊源脉络。 这种研习痴迷到用省下的伙食钱,换来一本本《芥子园画谱》时,饥肠辘辘的他竟兴奋得如获至宝。 他从此师法南齐谢赫的“六法”理论,由传统工笔走墨,苦练中国画笔墨功,为后来的写意花鸟画打下了坚实的技法基础。 其间,偶有卖画收入,便于假日与梁选文结伴而行,足迹遍及贵阳的灵山秀水、古寺名刹。 至今他还记得黄果树瀑布观瀑亭那副楹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岩似火何须薪助焰自高。 ”名匾、名联、名碑词滋润了他古典文学的素养。 云南的红土地给了他另一掬土1935年,20岁的袁晓岑只身来昆明,考取了国立云南大学,却因入学条件过严,尚无高中文凭的袁晓岑毅然插班昆华中学。 因为他深知“才如湖海文始状,腹有读书气自华”,绘画要成大器,必须深厚自己的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素养。 在一个名叫黄禅侠的画店店主那里,他认识了由高剑父、高奇峰兄弟和陈树人等20世纪革新中国画的先驱所创立的岭南画派。 当抗日烽火烧遍大江南北,北大、清华等大学纷纷南迁至昆明,大批名人志士云集春城时,袁晓岑获得高中文凭,再度考入国立云南大学文史系。 云南大学汇集的一批著名学者教授,以自己广博的知识和先进的思想引导着袁晓岑。 袁晓岑在学习岭南派画风和中国传统的“六法”中的“气韵生动”上身体力行。 在画作中注重表现形神、表现灵性,使自己的画艺得以突飞猛进,所以1938年首次在昆明举办个人画展,便赢得书画界前辈及社会名流的称赞,百余件作品销售一空。 这次成功不仅使23岁的袁晓岑享誉云南画坛,也坚定了他师承并光大岭南画派的决心。 大师为他添一掬土1941年,海外漫游归来的徐悲鸿先生来到云南大学映秋院,爱才如子的熊庆来校长将袁晓岑引荐给大师。 年长袁晓岑20岁的大师指着他的水墨画马幽默地说:“你画的是中国马,我画的是西洋马。 ”大师给他许多速写,要求他多画速写,注意实物写生,把握轮廓线条与光影关系,画出马的雕塑感。 大师的谆谆教导,使年轻的袁晓岑受益匪浅,决心像大师一样特立独行,辟一代大核画风。 之后,他创作的每一幅作品,大师都亲自点评,并在点评中介绍了罗丹、巴里、蓬蓬、鲁德等法国著名艺术家的雕塑作品。 在大师加深他对岭南画派的理解中,他亦加重研习法国雕塑作品,反复揣摩中西雕塑艺术的异同,为他日后的雕塑创作夯下了坚实基础。 抗战8年,袁晓岑在昆明以卖画为生,一边求学,一边进行绘画和雕塑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历史给了他一片沃土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了,袁晓岑也迎来了一个艺术创作的春天。 1951年,袁晓岑创作的国画《孔雀》和《小鸭》在全国第一届画展获得好评。 1954年,他的雕塑《母女学文化》、《牧羊女》、《庆丰收》入选第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各大报刊相继发表评论。 1959年,《母女学文化》入选前苏联主办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期间,他与中央美院一批著名雕塑家合作完成了北京民族文化宫的民族团结大型浮雕。 1964年,著名美学家、美术评论家王朝闻盛赞袁晓岑的雕塑,并推荐给中国美术家协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袁晓岑个人雕塑展,几十件极富个人风格和民族地域特色的作品,引起了艺术界的广泛关注,《光明日报》等大报交口赞誉这位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举办个人作品展的雕塑家。 “十年浩劫”中,视艺术为生命的袁晓岑,以惊人的毅力投入花鸟画创作。 其写意孔雀独树一帜,确立了写意孔雀画的代表地位。 1973年经周恩来总理倡议,中国画研究院调集黄永玉等国画家为北京饭店作画,袁晓岑名列其中。 在改革开放的春天,袁晓岑的100余件国画、雕塑精品相继问世。 1993年《袁晓岑国画雕塑集》出版时,回顾接触岭南画派以来的半个多世纪,包括以较多精力投入雕塑的20年,他终于在70年代走出了岭南画派,形成了独特画风,在中国画坛自成一家。 特别是雕塑绘画的并举和相得益彰,大有裨益于绘画的结构准确、造型优美、高度凝炼;写意孔雀的成功正是得益于坚实的雕塑基础。 所以王朝闻先生为他题辞:“画家、雕塑家袁晓岑的作品,不只创造性地体现了两种艺术形式的差别与联系,更可贵的是诗意与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统一。 ”由陈毅元帅倡导、荣宝斋出版的《荣宝斋画谱》第42册袁晓岑专辑,至今已印刷5次。 2003年驰名中外的天津杨柳青画社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亦为袁晓岑出版了花鸟画专辑。 已作品等身的大家袁晓岑自己,仍始终以“此时,此地,我心”为创作原则。 此时,乃时代精神;此地,乃地域特色;我心,乃真情实感。 添土铺路:一锹一锹又一锹正如人们说“虾”就想起齐白石,说“马”就想起徐悲鸿,而一说到“孔雀”和“仙鹤”就想起袁晓岑。 对“孔雀”和“仙鹤”情有独钟的袁晓岑,将孔雀和仙鹤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仪态万千,以至其写意孔雀成为中国画坛一绝,所以湖南人民美术出版社将画册《袁晓岑画孔雀》,与《齐白石画虾》、《李可染画牛》、《李苦禅画鹰》、《关山月画梅》并列出版。 袁晓岑认为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是画好孔雀的前提。 早在1953年袁晓岑就随边疆工作队,“与傣族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 清晨与傣族农民入山寻猪草,见孔雀成群出没于林际草坪,金瓴翠羽闪烁于薄雾晨纱,使我如置身仙境,领略了大自然里的孔雀的清新、野逸、幽雅、出尘,远非配以牡丹、桃花、杏花等庭园孔雀可以比拟。 且自然环境中的形象具有矫健、潇洒、自然之美,所处环境的简洁又非工笔所能奏效,使予在意境处理及表现形式上受大启发。 ”历经半个世纪不倦追求的袁晓岑总结说:“在西方艺术写实基础上把中国艺术的‘意想’加上去,将美强化、突出、夸张;将美中不足之处减弱”。 美术不是丑术,他追求以美烘托神韵的美学观,所以他夸张了的孔雀美才成为当代画坛的一绝。 1988年,他应邀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5米长、3米高的《瑞鸟图》,集中展示了他写意孔雀画的艺术天才。 袁晓岑笔下的仙鹤亦为一绝,并成为国家领导人出访的国礼。 经过对鹤的长期观察,他对鹤的形体的秀逸、仪态的傲岸了如指掌,一弃前人程式化描绘和狭窄意境传达,以写意写实结合表现“芦塘之闲适,沼泽之争逐,雪源之起舞,九皋之和鸣,自有一种苍茫辽阔野逸出尘之感。 ”“在写意中注意体感和动感,在环境构图中重意境,仙鹤本身就丰富了。 ”1993年完成的《百鹤图》长卷中,他为突出主题,在无背景处理中展现100只鹤的觅食、悠闲梳羽、相依为伴、嬉戏追逐、行颈长鸣、展翅冲霄……构图恢宏,自然连贯,节奏鲜明,如长江大河奔腾澎湃。 袁晓岑自幼爱马成癖。 他笔下的马之所以不同于他人,也得益于雕塑。 “我的马在造型上以中国马为基调,综合伊犁马、蒙古马、阿拉伯马、英纯种马的美,在对美的强化中弱化不美,以东方重精神的审美,抓住阿拉伯马和中国伊犁马的灵性和精灵”。 结构的处理也由单一的线条而与雕塑的线面结合,形成独特风格,所以《群马图》入选2003年全国画院双年展。 艺术还要有厚实的文化学养。 中国文学学养深厚的袁晓岑,追求诗意中蕴藏韵味的东方审美精神。 《举杯邀月》、《伯乐相马》等古人物雕塑及反映少数民族风情的《牧归》、《纳西人家》等作品,都是于情景交融中别具一格地再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 《母女学文化》、《祖国颂》、《金沙水暖》、《茶马古道》等重大题材作品,坚持提炼生活中的真实形象,通过自然含蓄的表达,生发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1999年,袁晓岑为昆明世博园创作的青铜雕塑《孔雀》,构图、造型都别具匠心。 2001年,86岁的袁晓岑以昆明金马碧鸡传说为题材,由孙冉翁“长联”获灵感,倾心创作了青铜雕塑《金碧腾辉》,立于昆明东风广场,作品构思巧妙,气势轩昂,再次展示了袁晓岑雕塑艺术的魅力。 他创作的雕塑《纳西人家》和《茶马古道系列》,也将立于古城丽江。 第二故乡的近70个春秋滋养了一个大师的艺术精灵,而《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袁晓岑》卷的出版正是大师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回报。 袁先生已于2008年6月9日晚在昆明去世。 享年93岁。

有20种职业可以使人长寿,书法家名列榜首

点上方蓝字可免费订阅关注 ——————江苏书协—————— 中国书画可以养生,书画艺术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是养生保健的有效方法。 医学专家研究结论表明,在可使人长寿的二十种职业中,书法家名列榜首,而画家也在其中。我国历代的书画名家都普遍高寿,他(她)们逢世时大都意气风发,童颜常驻,神采奕奕,长寿永年,用精彩的一生应验着书画养生的妙用。 欣赏完下面这些高寿书画家们舒心的名作,相信大家也不难理解,他们为何能得如此长寿了吧!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人均寿命39—46岁 钟繇,79岁 (151年~230年) 钟繇《宣示表》 故宫博物院藏 三国的钟繇被世人成为「 ”楷书鼻祖”。他的小楷体势微扁,行间茂密,点画厚重,笔法清劲,醇古简静,富有一种自然质朴的意味。据说,钟繇小时候跟随刘胜去抱犊山,习了三年书法,练习书法的过程让他保持了心情平静,耳清目明,达到了修身、养心、养性的效果。而饮食上,他偏爱水煮,能减轻肠道负担。这样心身都得到绝佳的调养,焉能不长寿乎! 卫夫人,77岁 (272年~349年) 卫夫人小楷《古名姬帖》 卫夫人,晋代著名书法家,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卫夫人是「 ”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卫夫人教羲之时,说「 ”点”要如高峰坠石、「 ”一州团”要似千里阵云、「 ”竖”要像万岁枯藤。理解重量与速度、学习开阔的胸怀、知道强韧的坚持,然后把这些感觉运用到书法甚至为人处事中,卫夫人真可谓书法得道之人。后人若能真正做到如此境界,一生获益的岂止是书法和长寿! 隋、唐代 人均寿命43—47岁 欧阳询,84岁 (557年~641年) 欧阳询《仲尼梦奠帖》 唐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 ”唐人楷书第一”。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为「 ”欧体”。《梦奠帖》可谓欧体楷书的登峰造极之作。 虞世南,80岁 (558年~638年)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虞世南是唐朝政治人物、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虞世南书法继承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冲和而有遒丽之气。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虞世南作书不择纸笔,却很注意坐立姿势和运腕方法。他认为,只要姿势正确,手腕轻虚,即使是粗纸,秃笔,信手拈来也能挥洒自如,别出新意。 贺知章,85岁 (约659年~约744年) 贺知章《孝经》曾于上海博物馆展出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相信大家都是通过这首诗认识唐代文人贺知章的。其实,贺知章虽以诗闻名,然也喜书法,功底更是不赖!他和张旭交往甚密,被人以「 ”贺张”称之,书法自然精绝!贺典型性格特征,就是旷达豪放,不拘小节,还自号「 ”四明狂客”,自然也有利于长寿。 颜真卿,76岁 (709年~785年) 颜真卿 《祭侄文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祭侄文稿》号称「 ”天下第二行书”。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端庄雄伟。他的行书遒劲郁勃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柳公权,87岁 (778年~865年) 柳公权《玄秘塔碑》 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稿衫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 ”楷书四大家”。柳公权的楷书能达到清淡的艺术境界,于养生是具有很明显的效果的。清,即清净恬适,乃道家修持的最高境界;淡,即淡薄无为,亦佛家修持的圣境。柳公权潜心修书的纯净思想,可以说与中国自古的养生理论「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 宋代 人均寿命41—52岁 陆游,85岁 (1125年~1210年) 陆游草书《自书诗卷》 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 ”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 ”南宋四大家”。陆游草书《自书诗卷》全卷笔墨酣畅,潇洒遒劲,气势磅礴。卷中字形大小、笔画轻重变化很大,运笔时而飞旋,时而凝重,似造化在胸,随手变化,令人目不册敬橘暇接。 明代 人均寿命46—56岁 沈周,82岁 (1427年~1509年) 沈周 《庐山高图》 纸本设色 193.8×98.1公分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沈周自题《为祝淇作山水轴》 绢本 浙江省博物馆藏 沈周(公元1427年~公元1509年),明代杰出书画家。他是明代中期文人画「 ”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并称「 ”明四家”。 文征明,89岁 (1470年~1559年) 文征明 小楷《草堂十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征明 《乔松叠岭》 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 ”明四家”(「 ”吴门四家”)。在他同时代的画家中,文征明是最高寿的一位。他的长寿,除了来自于艺术的滋养,还与他善于养生不无关系。他是一个生活的极简主义者,早饭是一些刚做好的饼饵之类。中餐他会喝一点酒,量不多,也就两小杯,如果谈话兴致上来了,再添两小杯,再加是无论如何不肯了。晚餐吃面食或者米饭,无酒,就寝前再食二小瓯米粥,长年如是,几乎雷打不动。更奇葩的是,文征明过了五十岁文征明就戒绝性生活了,原因是要把全副精力投入到了水墨生涯中去,好友唐寅、钱同爱每每要与他开一些 意味的玩笑,最后文征明总是招架不住落荒而逃。 董其昌,81岁 (1555年~1636年) 董其昌 行书《不自弃文》 手卷 董其昌 山水画《林泉清幽图》 立轴 董其昌,明代著名书画家,擅画山水,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为「 ”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傅山,77岁 (1607年~1684年) 傅山《草书风磴吹阴雪五律诗》轴 绫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傅山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 ”傅山的小楷最精,极为古拙,然不多作,一般多以草书应人求索,但他的草书也没有一点尘俗气,外表飘逸内涵倔强,正象他的为人。” 朱耷,80岁 (1626年~1706年) 朱耷 《行书题画诗轴》 纸本 77.9X166.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八大山人 《古木幽亭》 朱耷,即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画家。性情孤傲倔强,行为狂怪,以诗书画发泄其悲愤抑郁之情。他的山水画笔墨质朴雄健,意境荒凉寂寥。亦长于书法,擅行、草书,宗法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董其昌等,以秃笔作书,风格流畅秀健。 清代 清前期人均寿命45—51岁 清后期人均寿命31—34岁 乾隆,88岁 (1711年~1799年) 《行书凤凰清听轴》纸本 乾隆自幼就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除了爱书画,清乾隆皇帝活了88岁,也得益于他三字养生口诀:齿常叩,津常咽,鼻常揉,腿常运,面常擦,足常摩,腹常旋,腰常伸,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这也就是中医上所说的「 ”九常”养生法。 刘墉(刘罗锅),85岁 (1719年~1804年) 刘墉 书法 刘墉,清代书画家、政治家。一生书法曾经数度变化,年轻时珠圆玉润,中年笔力雄健,到晚年则趋于平淡。刘墉善于用书法修身养性,陶冶文心。他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神游八极,心清气爽,呼吸舒愉,动静结合,笔下生力,墨里增神。练习书法时,人进入一种超脱的境界,通过屈臂伸手,肩肘运动,也可得到柔和的全身锻炼。 翁方纲,85岁 (1733年~1818年) 翁方纲 书法 翁方纲(1733~1818), 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其行书是典型的传统帖学风格。连贯柔和,不急不躁,循规蹈矩,很有特色,不失大家风范。 阮元,85岁 (1764年~1849年) 阮元 书法 阮元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近现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 人均寿命50岁左右, 1978年后人均寿命67岁—77岁 吴昌硕,83岁 (1844年~1927年) 1924年作篆书八言联对联 吴昌硕 花卉 吴昌硕为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 ”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蒲华、虚谷齐名为「 ”清末海派四大家”。 齐白石,93岁 (1864年~1957年) 齐白石 书法 齐白石 《步步高升》 齐白石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养生有独到之处,归纳为「 ”养生五绝”,即:一「 ”七戒”,二「 ”八不”,三「 ”喝茶”,四「 ”食之有道”,五「 ”拉二胡”。「 ”七戒”中的戒空度,就是在说人生不学,苦混一天。故白石老人每天绘画不止,不让时光虚度,他逝世前一年仍作画600余幅。 黄宾虹,90岁 (1865年~1955年) 黄宾虹 书法 黄宾虹 《富春秋色》 黄宾虹为近现代著名画家、学者。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早年受「 ”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 ”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 ”黑宾虹”。90岁的一代国画大师黄宾虹认可道家的养生哲学,他认为:道家养生讲究养性、养气、主静和制欲,正和国画养生同源同理。宾虹大师「 ”依道”养生,因此寿至耄耋。 何香凝,98岁 (1878年~1972年) 何香凝书法 何香凝 山水画 她的山水花鸟,笔致圆浑细腻,色彩古艳雅逸,意态生动。她的画画早年受日本画风的影响,动物栩栩如生,造型准确,具有很强的写实功夫。画 运用留白,不着笔墨,给人以开阔的境界。真可谓笔墨精到,功力不凡。 于右任,85岁 (1879年~1964年) 于右任 书法 于右任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常有友人问他高寿的养生之道,他总是指指客厅墙上高悬的那副字画,笑而不言。 那是一副写意的莲花图,旁边是一副对联:不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如意。 朱屺瞻,104岁 (1892年~1996年) 朱屺瞻 《银塘春意》 朱屺瞻算是中国画坛里的年长老寿星,他创作继承传统,融会中西,致力创新,所作笔墨雄劲,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 郭沫若,86岁 (1892年~1978年) 郭沫若 书法 郭沫若书法既重师承,又多创新,展现了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以「 ”回锋转向,逆入平出”为执笔八字要诀。郭沫若以行草见长,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其楷书作品虽然留存不多,却尤见功力,气贯笔端,形神兼备。郭老的长寿秘诀,与习书法、坚持常年 以及讲究科学的养生饮食方法都分不开。 刘海粟,98岁 (1896年~1994年) 刘海粟 黄山奇峰图 刘海粟 1978年作 天平观朝晖 刘海粟为中国著名画家,早年习油画,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后潜心于泼墨法,笔飞墨舞,气魄过人;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刘海粟老人,直到晚年仍然面色红润,思维敏捷。有人向其求教长寿秘诀,刘老总结了四「 ”得”口诀,即放得下,吃得进,拉得出,睡得着。 林散之,91岁 (1898年~1989年) 林散之 书法行书四言联 1980年作 来自《林散之书画集》(文物出版社) 林散之 书法 不俗即仙骨 多情乃佛心 林散之被誉为当代草圣,是诗、书、画三绝的艺坛大家,其山水画尤为海内外所敬服。林散之论书有「 ”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入圆时更觉方”句,这一笔法原理来自黄宾虹对他的指教与影响。他自师从黄宾虹后,不仅画入其门,书亦得其法。论林先生长寿,除了源于用来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书画,还得益于晚年双耳失聪,故减少外出与诸事的干扰,从而带来了心静不烦的生活状态和「 ”每日三睡”的规律作息。 张大千,84岁 (1899年~1983年) 张大千《隶书年少将军七言联》 纸本 1932年 上海博物馆藏 张大千 《湖光山色》 张大千,中国著名泼墨画家,书法家。被西方艺坛赞为「 ”东方之笔”,又被称为「 ”临摹天下名画最多的画家”。大千先生认为:书画是一种在纸上进行的气功和太极拳。因为在习字作画前,首先需要排除杂念,意守丹田。「 ”先默静思”,净化心灵,这就像练气功前的「 ”入静”阶段。然后运气于指、腕、臂、腰,以调节全身之力于笔端,「 ”下笔点画撇折曲直,皆尽一身之力而送之”,或似「 ”蛟龙戏海”,或似「 ”蜻蜓点水”,使妙笔生辉。以上运笔,就像太极拳的一招一式。由于习字作画要凝神贯气,调节呼吸,刚柔相济,虚实相间,用力有轻重之别,运笔有快慢之分。这样,很自然地通融全身血气,使体内各部分机能得到调和,使大脑神经兴奋和抑制得到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沙孟海,92岁 (1900年~1992年) 沙孟海 行书:「 ”双湖偃长虹,月出微澜静。鼓枻独沿洄,流光荡空影。 ” 沙孟海,二十世纪书坛泰斗。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林风眠,91岁 (1900年~1991年) 林风眠 花鸟 林风眠 山水 林风眠 仕女 林风眠,生于广东梅县,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林风眠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他的作品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味道,是上个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之一。吴冠中、赵无极等名家都出自林风眠门下。 林风眠的一生有过两次惨痛的毁画经历,一次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人毁的,另一次是在文革时期,自己毁的。但凡在文革这坛染缸浸泡的知识分子,要么疯要么自杀了,而林风眠则说,「 ”我绝不自杀,我要理直气壮地活下去。” 黄永玉在《比我老的老头》一书中,这样写到林风眠的去世:九十二岁的八月十二上午十时,林风眠来到天堂门口。 「 ”干什么的?身上多是鞭痕?”上帝问他。 「 ”画家!”林风眠回答。 因画画这件事儿林风眠一生受了无数难,但他也不曾有放弃的念头,「 ”画”于91岁高龄的林风眠来说是永恒的精神支柱与寄托。 舒同,93岁 (1905年~1998年) 舒同 书法 舒同,字文藻,又名宜禄,江西东乡人。创办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被 称为「 ”马背书法家”、「 ”党内一枝笔”。被曹禺誉为「 ”一代宗师,吾党之荣。” 高度赞誉舒同是「 ”长征过来人,书坛谱新章。” 赵朴初,93岁 (1907年~2000年) 赵朴初 书法 赵朴初是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朴老的养生之道,有三:一是蔬食,二是 ,三是「 ”梦想”。这三条中,精神是最重要的。一个人没有「 ”梦想”,精神就振作不起来,就谈不上健康长寿了。 吴作人,89岁 (1908年~1997年) 吴作人 骆驼 吴作人 金鱼 吴作人 熊猫 早年攻素描、油画,功力深厚;间作国画富于生活情趣,不落传统窠臼。晚年后专攻国画,境界开阔,寓意深远,以凝练而准确的形象融会着中西艺术的深厚造诣。在素描、油画、艺术教育方面都造诣甚深,他在中国画创造方面更是别创一格,自成一家。吴作人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领军人物。其笔下的骆驼、熊猫、金鱼均可谓一绝! 谢稚柳,87岁 (1910年~1997年) 谢稚柳 山水画 谢稚柳 山水画 启功,93岁 (1912年~2005年) 启功 书法 启功 竹 启功,中国书法家,书画鉴定家。看启功先生精美的书作,总似有一股挥散不尽的朝霞之气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尘杂俱灭。先生的字有着淡淡的书卷气,爽利、挺拔、清隽、美而不俗、光彩独耀。就是在偌大的展厅、与诸家墨宝并陈,也能一下子吸住你的眼神,打动你的心。启功的高寿与他思维活跃、心胸宽广、谦恭幽默、平易温和、举重若轻的养生之道,有密切关系。启功先生说他有「 ”三怕”与「 ”二不怕”。「 ”三怕”,「 ”怕过生日”、怕沾上「 ”皇家祖荫”(启功是皇族,为雍正九世孙)、怕给自己介绍老伴;「 ”二不怕”,一不怕病、二不怕死。 关山月,88岁 (1912年~2000年) 关山月 书法 《天道酬勤》 关山月 《石上泉声带雨秋》 关山月,原名关泽霈,生于广东阳江。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曾拜师「 ”岭南画派”奠基人高剑父。其作品秉承岭南画派「 ”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写实性,以山水画和画梅见长。除了与画为友,关山月的长寿之道也在于经常与人交谈,既活跃了自己的脑子,又结交了各界朋友,心情开朗,胸襟豁达。 吴冠中,91岁 (1919年~2010年) 吴冠中 水乡 吴冠中 天鹅 吴冠中,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文革期间,长年的劳作,加上作画的不规律,使吴冠中得了严重的肝炎,有一天,吴冠中听说,他的老同学已经成了名画家,激起他的雄心和不甘,吴冠中就像是疯了一样拼命地作画。医生都治不好的肝炎居然在忘我的作画中一天天地恢复了。他对于画有种纯粹的执着,「 ”人生只能有一次选择,我支持向自己认定的方向摸索,遇歧途也不大哭而归”;外加,吴冠中先生是一个活得透彻的人,心里无私天地宽,自然也就身体好、高寿了。 朱德群,94岁 (1920年~2014年) 1995 书法-李清照词 1954 《阿里山》 1989 《夜尽天明》 朱德群先生是当今著名海外华人艺术家之一,也是法兰西学院第一位华裔院士。他抒情而充满诗意的抽象绘画,被法国现代绘画史家称许为「 ”把东方艺术的细腻与西方绘画的浓烈融汇得最成功的画家”。 赵无极,92岁 (1921年~2013年) 赵无极与朱德群、吴冠中被合称为艺术界的「 ”法兰西三剑客”。在绘画创作上,以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蕴,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 ”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赵无极认为画画同呼吸一样。人需要呼吸,不呼吸活不下去,绘画也要呼吸。你要把你自己的感情放进去,让画面同你一道呼吸。赵无极在90多岁高寿时曾说:「 ”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还能拿画笔、涂颜料,我就一无所惧。” 练习书画不仅使人笔下生辉,谈吐高雅,吐字如兰,同时还是一种养生保健的极佳方式,怡养性情,培养高尚人格……其实,养生没有统一标准,书画只是一个典型而有效的方式,人只要能做到活动筋骨、锻炼身体、愉悦心情,就能延缓衰老,益寿延年! 版权说明:本平台以传播书法知识为宗旨,文章源自网络,仅代表原观点,网络素材无从查证,若所文章中的文字内容、美术、摄影等作品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江苏书协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打造专业书法微杂志 欢迎转发 有任何意见、建议及推荐内容都可与我们交流 邮箱:jsssfjxh@163.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江苏文艺一路生花 从1954到2024
皇马1 7万人面前 安切洛蒂面如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