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四川省荣县人民法院不断强化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体化统筹推进执破融合工作走深走实。今年以来,该院通过建立执破融合中心,创新三项举措,即打造专业团队、优化工作流程、深化资源共享,执破融合模式由“各自为战”转为“团队攻坚”,探索构建涉诉涉执企业“立—审—执—破”全流程跟踪破产风险筛查机制,对终本库案件定期筛查,做到“应移尽移、应立尽立”。建立执行法官参与办理破产机制,推动破产案件审判效率提升,升级管理系统,在破产案件办理中融入执行手段,借助执行查控系统精准查找企业财产,共享“总对总”“点对点”财产调查结果,实现与破产法官实时互通对接。(欧桥锋)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相关实施方案三篇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相关实施方案(1)X年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启动之年。 我们将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努力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 ——整体谋划,以系统思维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围绕市域社会治理“怎么推”,坚持从新起点、宽领域、多层次、高标准来谋篇布局。 研究出台了《x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平安x建设发展规划纲要(X-X)》,构建市级统筹协调、县级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强基固本、村(社区)落细落小的市域社会治理链条,围绕《实施方案》确定的X项基本任务,逐项分解细化为可量化、可跟踪、可评价的阶段性目标,每年进行检查考核,促进形成创先争优的局面。 ——惩防结合,以安全稳定推进市域社会治和搜理现代化。 围绕市域社会治理“治什么”,坚持一手抓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治安突出问题的解决,一手抓公共安全防控短板的补强。 一是构筑总体安全防线。 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果运用,防微杜渐重大风险。 二是实施综合治理工程。 强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业治理,重点推进十大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 三是建立动态防控体系。 深入推进警种融合和网格警务融合,落实综治责任单位挂点帮创工作,健全交通、消防、特殊人群等领域安全防范管理机制,织密防控网络。 ——党建引领,以坚强组织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围绕市域社会治理“谁来推”,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凝聚市域社会治理合力。 一是强化党委领导。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体制,成立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发挥市、县区党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作用。 二是探索党建融合。 纳入“X、X”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内容,探索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途径载体。 三是推动党员下沉。 深化属地管理,试点开展乡镇(街道握中)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积极推行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 ——做实做细,以固本强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围绕市域社会治理“强什么”,坚持以基层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为载体,推进段棚山要素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不断强化基层治理能力。 一是汇聚治理要素到中心。 充分发挥基层综治中心组团式管理服务作用,实现民安民生事件“综治中心分派吹哨、相关部门依责销号”的工作格局。 二是整合治理力量到网格。 对网格过筛梳理、整合优化,细化服务事项准入清单,对网格内事项定人、定岗、定责,规范案事件采集办理流程。 三是倾斜治理资源到基层。 发挥乡镇(街道)政法委员作用,推进人民法庭“全面双达标”工作,深入开展“枫桥式”派出所、司法所创建,推行落实一村(社区)一警(辅警),提高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能力。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相关实施方案(2)当前,在大数据、信息化深刻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新时代条件下,国家治理要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自觉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现代化水平,新时代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进要求以解决市域内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市域范围内为国家治理体系提供了顶层设计与基层实战之间承上启下的枢纽,事关顶层设计落实落地,事关市域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不过,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新阶段,一些地方客观上在市域社会治理问题上面临着一些认识不清、认识不足的问题,工作实践仍然有待探索,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思想内涵、运行机制、框架结构、工作范式也亟待研究与学习。 福建省厦门市在理解与推进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决策部署上更具超前意识、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实干精神,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同时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借鉴作用的做法,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和遇到的问题,也同样值得顶层设计、理论构建和其他各地市域的注意。 研究发现,大数据与信息化在厦门市社会治理中的应用不但拓展了治理资源,也通过大数据技术所代表的方兴未艾的深层社会变革,触及到了一些更为深刻与微妙的权力结构与文化根基问题,加深了我们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中创新驱动力、“智慧城市”、“智慧社会”、“智能社会”建设等要求的思考与理解,增强了我们对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在创新社会治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新的重要手段。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理论构造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内的具体实施和浓缩反映,是依托具体的城市区域而发生的治理活动的统称。 从世界范围来看,不同城市在历史传统、文化习俗、政治体制与社会经济发育程度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呈现多种多样的城市治理形式。 可以说,没有固定的、统一的城市治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甚至同一国家的同一城市在不同时期都会呈现各自的特点。 综合来看,市域治理需要一个依托城市区域作为群众公共活动的地理空间载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等多元主体基于特定的制度安排,针对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等,通过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合作、协商,实现在城市区域内的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相调和的动态过程。 具体到我国,市域治理应该是在党委的主导下、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城市市民等主体依照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则共同参与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 因此,市域社会治理是我国已有的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的自然延伸、具体实施与因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想新理念,并且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对社会治理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概念由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于今年6月4日在延安干部学院全国新任地市级政法委书记培训示范班开班式上提出。 7月17日,陈一新在《人民日报》刊登《推进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一文。 文章指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分为治理理念现代化、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中理念现代化以目标导向、政治导向、为民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等“五个导向”的树立为主线,体系现代化以市域社会治理的政治体系、自治体系、法治体系、德治体系等“四大体系”的优化为核心,能力现代化则以统筹谋划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政法改革能力、创新驱动能力、破解难题能力、依法打击能力、舆论导控能力等“七大能力”的提高为重点。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厦门模式”实践近年来,厦门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思想和福建省有关精神和部署,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城市社会治理信息平台,推进辖区社会治理现代化,解决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探索智慧城市社会治理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大数据应用等,开展了一系列生动实践。 第一,政治导向与治理体系在厦门市域社会治理中相结合。 厦门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参与,互动共治,以协商民主的方式方法、制度机制,推进居民的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真正发挥居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此外,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市域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大力开展“支部基本建设年”活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共组织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2.56万场次、民主评议党员20多万人。 稳步推进农村基层党建,持续推动“党建富民强村”工程,探索实施“人才兴村”计划,持续深化驻村蹲点,专项开展整治“村霸”工作。 全面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出台“1+7”城市基层党建系列文件,构建基层党组织引领小区业委会、业主监督委员会和物业服务机构等多方参与治理体系,着力破解治理难题。 成立全国首家城市党建学院,打造107个实训基地。 城市基层党建经验做法得到中组部认可并在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上书面交流。 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全市各级党委积极创新社区党建和基层治理整合机制,健全社区党组织核心主导机制,推行街道和社区“大党委制”,建立社区党组织与多元主体协商共谋、群团组织与党政部门参与社区治理、在职党员进社区、社区党代表工作室,以及社区党组织与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负责人交叉任职等机制,建立以党组织书记为核心的社区工队伍,使党的领导扎根社区,党的先锋作用发挥在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重要的战斗堡垒作用。 第二,自治、法治与德治体系建设。 一是充分发挥自治的基础性作用。 推行以社区为基本治理单元的基层治理模式,逐步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社区自治体系。 在此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生活、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推广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软法治理”经验,既发挥硬法的基础性、框架性调整功能,也发挥软法的延伸性、辅助性规范作用。 二是充分发挥法治的保障性作用,包括创新立法机制,营造特区良好法治环境;严格依法行政,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深化司法改革,认真抓好员额制改革,突出健全完善司法责任制;坚持普治并举,将法治宣传与依法治理同步部署、同步推动、同步落实,不断提升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奠定了良好社会基础。 三是充分发挥德治的引领性作用。 积极构建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大力选树道德模范等。 第三,坚持问题导向,提高破解难题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 一是抓实“五安”系列平安工程。 从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吃、住、行、就业等方面安全问题着手,组织开展“家安、路安、食安、业安、心安”等平安系列工程创建活动。 二是着力排查化解涉众型金融风险,建立“线上+线下”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三是坚持源头治理。 深入化解“城市病”难题。 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从源头防治环境污染、交通拥堵问题。 四是坚持“减存控增”,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五是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积极破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难题,使厦门日益成为外来人口欢迎城市。 六是做好涉台人员服务管理。 推动台胞台企享有同等待遇,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 第四,加强创新驱动与智慧治理,运用大数据手段打通市域社会治理各条战线。 厦门市已建成多个大数据基础性平台,其中包括政务信息共享协同平台,社区服务管理网格化平台,城市公共安全平台,信用厦门平台,厦门百姓APP等。 2012年开始,厦门市构建了政务资源共享协作平台,以及六个区级共享协作平台,建立了跨部门和跨层次的信息共享、数据同步、业务协作渠道,使各单位的数据资源为城市的统一平台提供服务。 近年来,围绕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开展了网格化平台、“i厦门”一站式惠民服务平台等一系列跨部门协作整合应用。 在党建管理上,厦门市全面使用“厦门党建e家”信息平台,全市1.4万个基层党组织、21万多名党员全部纳入平台管理,率先在副省级城市层面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 在综治与政法工作中,厦门市政法委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牵头建设了综合性的政法综治共享平台,构建了统一基础数据库支撑、统一流转处置(协同平台)、多个专业领域分中心(政法综治中心、公共安全中心、信用中心)协同运作的社会治理信息化体系,最大限度融合上述平台的建设成果,实现公共安全部门协同治理,打通了部门信息化联动渠道及配套机制。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相关实施方案(3)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全面强化社区党委的领导力和组织力,构建党委统筹、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区治理体系,提升我街道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重要部署,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社区党委领导核心作用,通过明确社区“六定”(定位、定责、定员、定岗、定费、定薪),构建完善“一核五化”治理模式,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理顺体制机制、推动力量下沉、夯实基层基础,最大限度发挥社区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把社区党委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建设“西部中心、智造重镇、魅力蚝乡”提供坚强保障。 二、工作原则(一)坚持党的领导,固本强基。 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建设贯穿社区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以深化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提升,以基层治理成效检验基层党建成果,始终确保社区治理的正确方向。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群众。 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坐标,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创新联系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坚持大开放大融合,统筹推进。 建立多层次的区域化党建平台和组织网络,注重系统谋划、统筹协调,强化互联互动、共建共享,推进全街道范围内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共谋区域发展、共抓基层党建、共育先进文化、共助人才成长、共同服务群众、共建共享家园。 (四)坚持创新发展,破解难题。 围绕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顺应社区治理发展趋势和政府职能转变需求,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在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创新上下功夫,巩固和深化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成果,切实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五)坚持重心下移,做实基层。 进一步发挥街道、社区在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职能定位、理顺条块关系、优化组织架构、加强综合保障,使基层有资源有条件有能力更好地服务群众,落实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工作措施(一)强化社区党委领导核心1.明确社区党委领导核心地位。 严格落实市委关于推进城市基层党建“标准+”系列文件精神,明确社区党委领导核心地位,打造“一核多元”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社区党委是街道党工委领导下的基层委员会,是社区各类组织的领导核心,负责领导本社区的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列为社区党委会议的重要议题,将十九大精神列为“三会一课”的必学内容和党员干部培训的必修课。 充分发挥新时代讲习所(社区党校)作用,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讲思想习理论、讲党史习初心、讲宪法习法治、讲民生习服务、讲政策习发展、讲传承习文化等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讲习活动,推进十九大精神在XXX落地生根。 2.健全社区党委运行机制。 研究保障社区党委充分行使社区人事安排权、重要事项决定权、领导保障权和管理监督权的具体措施,落实《中共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党委“四项权力”实施细则》,健全社区“四议两公开”重大事项议事决策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党委在社区各项事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社区党委对基层治理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 落实兼职副书记参与社区党委分工,股份公司董事长负责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股份合作公司自有物业等管理工作。 根据区的统一安排,分批从区、街道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担任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副书记)。 3.强化对集体经济的领导监督。 以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换届为契机,加强股份合作公司党的建设。 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中的作用,推动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换届工作顺利完成;社区党委领导、支持和监督公司的发展,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任免须经社区党委研究同意,公司重大事项提交股东大会决策前须经社区党委研究审议;支持社区党委书记兼任社区股份合作公司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主任,董事长候选人建议为中共党员。 明确社区党委对社区集体经济监督事项。 进一步规范社区党委对集体经济的监督范围、程序方法和纪律要求,确保社区党委对股份合作公司的领导、支持和监督。 严肃社区党委对社区集体经济的监督责任。 对股份合作公司未按要求报社区党委审核把关、或社区党委履行职责不到位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因街道各职能部门把关不严,造成社区党委不能有效行使“四项权力”的,追究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4.实行社区财务管理党委书记负责制。 发挥社区党委主动性,增强社区党委对经费的使用权。 凡是上级下拨到社区的各类服务群众经费,由社区党委牵头组织实施,统筹使用。 社区财务管理实行党委书记负责制,社区党委书记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应依法接受审计监督。 (二)机构人员“标准化”5.落实社区工作清单。 严格落实社区党委、工作站、居委会工作事项清单,凡未列入清单的事项,需区级及以上党委政府有明确规定的方可下放至社区,并实行“费随事转”。 进一步清理、归并对社区的各类考核、评比、检查,制定目录严格管理,为社区“减负”。 各相关科办对照社区工作清单,梳理、制定工作流程,并开展业务培训会。 6.合理设置社区工作架构。 按照统筹、管理、服务、联动四大职能,将社区工作架构设置为“一办两平台”。 一是综合办,负责社区内部运作和监督工作;二是党群联系服务平台,负责区域化党建、群众联系服务、综合窗口管理等工作,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三是综治平台(综治中心),负责智慧管控、应急值守、平安法治、安全生产、综合巡查整治等工作,维护社区平安秩序。 按照区指导要求,修订社区党委(工作站)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办法,指导社区科学设置功能组别。 7.完善社区专职工薪酬待遇体系。 落实《宝安区社区专职工管理办法》,做好社区专职工岗位设置,分为负责人、主办、辅助三类,建立分类分档岗位管理体系。 按区统一部署,做好人员过渡和聘用工作。 落实社区专职工的薪酬待遇,在市区指导下,逐步完善街道社区专职工薪酬福利方案,建立健全动态增长机制。 坚持“能者多得、奖勤罚懒”原则,制定社区专职工的绩效考核办法,鼓励减员增效,切实提高社区专职工工作效率和能力。 8.加强社区专职工队伍培训。 制定社区专职工培训计划,分岗位、分批次开展人员培训。 抓好新入职社区专职工培训,开展政治理论、依法行政、行为规范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 依托“头雁论坛”、“蚝乡讲堂”、“展翅行动”等品牌培训项目,全面加强社区专职工培训,切实提高社区工履行职责、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9.推动“1+1+6”队伍力量下沉。 综合巡查、社区综合整治、安监3支队伍由街道具体调配下沉,与社区工作人员“搭班干活、捆绑作业”。 社区治安消防队伍由区公安分局统筹下沉社区,负责社区内出租屋、“三小”场所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小型消防站值守、扑灭初期火灾和公共区域内的治安巡逻防范工作。 环水、交通、交警、市场监管等4支区专业队伍由区主管部门统筹调配下沉,安排人员对接一个或多个社区,并在相关社区挂牌公示、接受监督,除承担本部门工作职责外,还要响应社区诉求,结合职能会同社区开展联合整治。 10.理顺下沉人员管理体制。 下沉人员日常管理由主管单位和社区共同负责,其行政、人事、工资关系保持不变,组织关系原则上转到社区党委。 其中,社区综合整治、治安消防队伍日常管理以社区党委为主,综合巡查、安监队伍日常管理以街道为主,环水、交通、交警、市场监管队伍日常管理以区主管部门为主。 11.完善下沉人员考核激励机制。 赋予社区党委一定的考核权限,下沉人员年度考核由各主管部门、社区党委共同行使。 其中,社区综合整治、治安消防队伍,社区党委考核比重不低于70%;综合巡查、安监、环水、交通、交警、市场监管队伍,社区党委考核比重不低于50%。 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选拔使用、发放绩效和奖励工资的重要依据。 考核结果公示前应报区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12.提升下沉人员工作效能。 各科办要加大对下沉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力度,实行持证上岗,有条件的可按照相关规定授予执法资格,定期对人员到岗到位、专业能力、工作落实等情况进行跟踪考核,确保队伍专业素质。 对不服从管理、不配合工作、工作不到位、专业水平不足或连续年度考核排名靠后的,社区党委可对下沉人员实行“一票否决”,要求主管部门调整下沉人员。 下沉人员因工作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其主管部门应承担连带责任。 街道相关科办应结合工作实际和社区情况,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下沉人数、时间路径、工作职责、管理分工、绩效分配、监督考核、一票否决等事项,上报街道党工委,再按要求上报区网格化管理工程领导小组审批,同时送区纪委(监察局)、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局备案。 (三)网格治理“精细化”13.优化网格划分。 按照“规模适度、动态调整”的原则,按区网格办的要求,适时调整基础网格,以适应工作需要。 以社区为单位划定警格、安格、交格、环水格、市监格、洁格等专业网格,并根据网格调整情况对人员配置、系统设置等同步调整。 根据区公安分局优化布点的要求,做到“一社区至少一个警务室”。 鼓励各社区在网格划分的基础上,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 14.优化巡、拨、办、督机制。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综合巡查事项、定点巡查事项进行优化。 根据实有事件的发生规律和季节变化,对巡查频次进行优化。 按照“谁上报、谁核查”对系统推送已整治的事件进行核查,对于网格员核查不通过的事件退回整治,核查超过三次仍达不到结案标准的,纳入整治单位绩效考核,限期督办。 15.推行微小事件简易程序。 根据区网格办制定的《网格员督办微小事件清单》,由网格员对微小事件当场办理或督促相关责任主体进行整改,对拒不整改的由综合整治队强力整治。 对于危险程度高、事态紧急的事件网格员以快采快报形式报告相关部门处置。 加强巡查和整治队伍的配合,巡查中队向整治中队派驻联络员提高采办信息流转效率,定期采取针对性的联合整治行动,集中解决一批突出问题。 16.建设社区综治平台。 根据上级要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置群众接待、矛盾纠纷调处、心理咨询等功能区域,场所建设面积控制在300—500平方米。 建设社区微型管控平台。 将社区综治中心、应急值班室、视频研判室、微型消防站调度室、巡查整治事件处理室等进行功能整合,高标准建设社区微型管控指挥中心,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 深化推进“一社区一法律顾问”、“一社区一心理咨询师”、“一社区一名以上禁毒社工”,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强化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处力度。 17.建设实有人口动态管控系统。 根据区统一要求,将社区内实有事件、实有人口等网格基础信息进行集成、分析,加强与党建、公安、教育、民政、人社、消防等部门的业务信息融合,充分挖掘数据间的关联性及规律性,分别以区、街道、社区为单位直观呈现,促进网格基础信息在推进基层党建、基本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有效应用。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相关实施方案三篇
1. X年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启动之年。 我们将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努力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 2. 整体谋划,以系统思维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围绕市域社会治理“怎么推”,坚持从新起点、宽领域、多层次、高标准来谋篇布局。 研究出台了《x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平安x建设发展规划纲要(X-X)》,构建市级统筹协调、县级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强基固本、村(社区)落细落小的市域社会治理链条,围绕《实施方案》确定的X项基本任务,逐项分解细化为可量化、可跟踪、可评价的阶段性目标,每年进行检查考核,促进形成创先争优的局面。 3. 惩防结合,以安全稳定推进市域社会治和搜理现代化。 围绕市域社会治理“治什么”,坚持一手抓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治安突出问题的解决,一手抓公共安全防控短板的补强。 一是构筑总体安全防线。 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果运用,防微杜渐重大风险。 二是实施综合治理工程。 强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业治理,重点推进十大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 三是建立动态防控体系。 深入推进警种融合和网格警务融合,落实综治责任单位挂点帮创工作,健全交通、消防、特殊人群等领域安全防范管理机制,织密防控网络。 4. 党建引领,以坚强组织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围绕市域社会治理“谁来推”,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凝聚市域社会治理合力。 一是强化党委领导。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体制,成立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发挥市、县区党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作用。 二是探索党建融合。 纳入“X、X”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内容,探索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途径载体。 三是推动党员下沉。 深化属地管理,试点开展乡镇(街道握中)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积极推行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 5. 做实做细,以固本强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围绕市域社会治理“强什么”,坚持以基层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为载体,推进段棚山要素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不断强化基层治理能力。 一是汇聚治理要素到中心。 充分发挥基层综治中心组团式管理服务作用,实现民安民生事件“综治中心分派吹哨、相关部门依责销号”的工作格局。 二是整合治理力量到网格。 掘慎对网格过筛梳理、整合优化,细化服务事项准入清单,对网格内事项定人、定岗、定责,规范案事件采集办理流程。 三是倾斜治理资源到基层。 发挥乡镇(街道)政法委员作用,推进人民法庭“全面双达标”工作,深入开展“枫桥式”派出所、司法所创建,推行落实一村(社区)一警(辅警),提高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能力。 6. 当前,在大数据、信息化深刻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新时代条件下,国家治理要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自觉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现代化水平,新时代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进要求以解决市域内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市域范围内为国家治理体系提供了顶层设计与基层实战之间承上启下的枢纽,事关顶层设计落实落地,事关市域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不过,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新阶段,一些地方客观上在市域社会治理问题上面临着一些认识不清、认识不足的问题,工作实践仍然有待探索,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思想内涵、运行机制、框架结构、工作范式也亟待研究与学习。 7. 福建省厦门市在理解与推进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决策部署上更具超前意识、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实干精神,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同时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借鉴作用的做法,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和遇到的问题,也同样值得顶层设计、理论构建和其他各地市域的注意。 研究发现,大数据与信息化在厦门市社会治理中的应用不但拓展了治理资源,也通过大数据技术所代表的方兴未艾的深层社会变革,触及到了一些更为深刻与微妙的权力结构与文化根基问题,加深了我们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中创新驱动力、“智慧城市”、“智慧社会”、“智能社会”建设等要求的思考与理解,增强了我们对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在创新社会治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新的重要手段。 8.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理论构造。 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内的具体实施和浓缩反映,是依托具体的城市区域而发生的治理活动洞梁的统称纳散运。 从世界范围来看,不同城市在历史传统、文化习俗、政治体制与社会经济发育程度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呈现多种多样的城市治理形式。 可以说,没有固定的、统一的城市治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甚至同一国家的同一城市在不同时期都会呈现各自的特点。 综合来看,市域治理需要一个依托城市区域作为群众公共活动的地理空间载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等多元主体基于特定的制度安排,针对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等,通过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合作、协商,实现在城市区域内的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相调和的动态过程。 具体到我国,市域治理应该是在党委的主导下、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城市市民等主体依照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则共同参与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 因此,市域社会治理是我国已有的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的自然延伸、具体实施与因地发展。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想新理念,并且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对社会治理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10. “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概念由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于今年6月4日在延安干部学院全国新任地市级政法委书记培训示范班开班式上提出。 7月17日,陈一新在《人民日报》刊登《推进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一文。 文章指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分为治理理念现代化、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中理念现代化以目标导向、政治导向、为民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等“五个导向”的树立为主线,体系现代化以市域社会治理的政治体系、自治体系、法治体系、德治体系等“四大体系”的优化为核心,能力现代化则以统筹谋划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政法改革能力、创新驱动能力、破解难题能力、依法打击能力、舆论导控能力等“七大能力”的提高为重点。 11.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厦门模式”实践。 近年来,厦门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思想和福建省有关精神和部署,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城市社会治理信息平台,推进辖区社会治理现代化,解决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探索智慧城市社会治理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大数据应用等,开展了一系列生动实践。 12. 第一,政治导向与治理体系在厦门市域社会治理中相结合。 厦门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参与,互动共治,以协商民主的方式方法、制度机制,推进居民的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真正发挥居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此外,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市域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大力开展“支部基本建设年”活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共组织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2.56万场次、民主评议党员20多万人。 稳步推进农村基层党建,持续推动“党建富民强村”工程,探索实施“人才兴村”计划,持续深化驻村蹲点,专项开展整治“村霸”工作。 全面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出台“1+7”城市基层党建系列文件,构建基层党组织引领小区业委会、业主监督委员会和物业服务机构等多方参与治理体系,着力破解治理难题。 成立全国首家城市党建学院,打造107个实训基地。 城市基层党建经验做法得到中组部认可并在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上书面交流。 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全市各级党委积极创新社区党建和基层治理整合机制,健全社区党组织核心主导机制,推行街道和社区“大党委制”,建立社区党组织与多元主体协商共谋、群团组织与党政部门参与社区治理、在职党员进社区、社区党代表工作室,以及社区党组织与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负责人交叉任职等机制,建立以党组织书记为核心的社区工队伍,使党的领导扎根社区,党的先锋作用发挥在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重要的战斗堡垒作用。 13. 第二,自治、法治与德治体系建设。 一是充分发挥自治的基础性作用。 推行以社区为基本治理单元的基层治理模式,逐步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社区自治体系。 在此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生活、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推广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软法治理”经验,既发挥硬法的基础性、框架性调整功能,也发挥软法的延伸性、辅助性规范作用。 二是充分发挥法治的保障性作用,
如何将创新创业思维融入教学实践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 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意见》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同时也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扮源强有力的抓手。 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并且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那就意味着从学生入校到毕业、从专业教育到素质教育、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训练、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等诸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根据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特点,首先应该在专业教育中挖掘固有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其次,开发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第三,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将第二课堂纳入学分考评体系。 一、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专业教育的实施依据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以不同性质的课程体系作支撑,因此,要想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那就不是简单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几门创新创业课程的问题,而是要在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和各类课程体系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类课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专业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限选课等)、公共选修类课程(综合知识和素质类)和各类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组成。 其中专业类课程以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教育为核心,公共基础类课程和公共选修类课程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载体,各类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类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训练平台。 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不难看出,专业教育本身与创新创业教育从来就不是两码事,因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养成以及社会实践训练,都是创新创业中不可缺少的,因此,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专业教育本身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一部分。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一些高校教师本身缺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教学理念更多地停留在为了教学而教学、为了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的认知层次,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创新思维训练和创业意识的唤醒。 更有甚者,从入职到退休,一个教案和讲稿可以贯穿职业生涯的始终,这样的教育者本身如何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受教育者呢。 因此,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从教师做起,只有全体教师树立了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主动探索和挖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固有的创新创业要素,通过言传身教,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孝没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带着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而学习,为了职业生涯或创业生涯而学习,从而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也只有所有教师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了环环相扣的、贯穿学生大学学习生涯的各类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才能切实做到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深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挖掘专厅慎态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固有的创新创业元素,落脚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上。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任何课程的设置,都有其特定的功用和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今后的职业生涯或创业选择做准备。 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理念不明,教学目标不清,教学内容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不知所学知识为何用、能解决什么问题,接下来自然就是厌学、被动地学、为应试而学,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不外乎考完试就将所学知识还给了老师,很难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任何学科和专业的起源和发展,都离不开发现和创新,所以,学科本身的发展改革历程,专业的创建、完善和发展历程,都是很好的创新案例。 如果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不仅就知识本身进行传授,还能够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视角讲解学科的发展,主动从所授课程中探索挖掘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并结合创业项目、创业大赛、创业任务、创新发明诠释所授知识的用途,指明知识对于职业、创业、创新的作用,同时将本学科最前沿和最新的发展动态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同时也将有益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 除了教学内容中要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也要从教学方法上尝试改革创新,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 现行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素质和方法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不能靠单纯的说教,更多地是要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去感悟,通过切身感悟去领会。 因此,教师在进行知识讲授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参与的多种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使用。 比如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头脑风暴、情境模拟、预设问题等方法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验创新、创造的乐趣。 还可以积极探索以项目为载体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通过项目教学法,训练学生的计划、执行、决策、总结等综合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另外,还可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QQ聊天工具、微博、微信、电子邮件、论坛等,提供课外咨询服务和答疑解惑,提升教师对学生指导的时效性和交流的便利性,藉此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1]。 因此,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契机,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突破口。 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由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在培养某一专业领域的研究型或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更注重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即使在融入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后,也只是在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方法层面加强了引导和启发,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创新创业的结合上给予了更多的联系和相融,而在创新创业素质、知识和能力等的培养方面,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因此,开展系统的创业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课程化教学,开发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一驾马车上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应该既包括适用于各专业大类的通识性的课程,也包括与专业结合紧密的具有行业特点专业特征的课程。 目前我国高校开设较普遍的具有代表性的通识性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大致有:创业基础、创业管理、新创企业战略管理、创造学、KAB创业基础、SYB创业培训、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而与专业结合紧密的具有行业特点专业特征的课程,尚在艰难的摸索探究中,少数学校结合本校专业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比如,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就数字出版领域创业人才的培养,针对本校出版发行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新闻出版素养的提升开发了《出版物市场调查与分析》、《出版物营销》、《出版选题策划》、《出版项目策划》等课程[2]。 由于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创新创业课程还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实施差异也很大,因此,尽快创建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普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保证。 虽然西方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早,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但是创新创业教育要本土化,因此,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创新,最终创建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具有行业特点专业特征的课程,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而通识性的课程,可以结合专业有选择地作为必修课或公选课开设,课程的设置一定要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有机融合。 比如,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市场营销》是该专业的专业主干核心课程,那么在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时,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没有必要再开设《市场营销》课程。 再比如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虽然通过专业教育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管理能力、团队经营、人际沟通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可能相对欠缺,而这些知识和能力,不仅是创新创业所需,即使在就业岗位上同样也需要,因此,在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可以选择那些与专业、就业相关度高的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必修课,比如《施工企业管理》等,其余作为选修课。 构建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无论是作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其目的就是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既满足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同时,对于那些有着强烈创新创业欲望的学生,又达到了全面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供给。 四、将第二课堂纳入学分考评体系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从入学教育、军训到课程设计、课程实训、现场参观、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基本贯穿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这些实习实训的安排,如果在科学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框架下,能非常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素质能力的提升。 除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外,开辟创新创业实践第二课堂,是创新创业教育落地生根的另一重要抓手。 创新创业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延伸,是丰富创新知识和体验的重要途径。 要使这一抓手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助推器,必须将创新创业实践纳入学分考评体系,以此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树立,从客观上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为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良好的生长土壤,由外向内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挖掘创新创业人才。 学分的设置,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本着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原则,最好每个学期设置一个学分,这样,才能让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而不是昙花一现,了无踪影。 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可以通过参加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获得。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二课堂活动非常丰富,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比如团中央等单位主办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和创业”挑战赛,中国发明协会等单位主办的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创新创业大赛等;还有各类创新创业讲座和论坛;各类学科竞赛。 另外,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进行创新发明专利的申报,参加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发表论文,自主创业,取得职业资格认证以及其他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等,都属于创新创业实践的范畴。 这些活动涵盖了专业知识的应用,创新创业意识的提升,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养成。 因此,将第二课堂纳入学分考评体系,不仅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的完善和补充,还是营造校园创业氛围、发现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将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纳入学分考评体系,考核评价重在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唤醒、创业精神的培养、创造思维的训练、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以及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锻炼上,而不是结果的成功失败与否。 总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需要全体教师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需要科学、完整、系统的顶层设计,需要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彰显和运用其固有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