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事故现场
当地时间10月27日,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以北格利洛特地区一处路口,一辆卡车冲入公交车站。以色列警方称, 事件已造成至少24人受伤。
据以色列警方初步调查,事发时,一辆巴士正停在车站内,准备让乘客下车,这时一辆卡车撞上了该车站。以方称, 卡车司机已被打死。 (总台记者 王寅)
早前报道
卡车撞上巴士总台记者 获悉,当地时间27日上午,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以北格利洛特地区一处路口, 一辆卡车撞上一个公交车站,目前已造成多人受伤。 急救部门正在现场进行救治。
图为救援现场格利洛特地区是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总部和以军8200情报部队的所在地。(总台记者 王寅)
各位朋友,哪位是学历史的,我想请教一下历史知道,简单的帮我讲一下“以色列是怎么建国的”有哪些历史经
19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大规模反犹太主义浪潮,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也由此相应兴起。 1881年,俄籍犹太医生平斯克尔出版了《自我解放》一书,提出了建立犹太民族国家的想法。 该书被认为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发端。 1896年,匈牙利犹太律师弯岩举赫茨尔又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想。 针对当时欧洲到处可以听到的“犹太人滚出去”的口号,他这样写道:“我现在要以最简单的形式提出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要‘出去’吗?到哪里去呢?”“应该把地球的某一部分的主权授予我们,其面积足以满足一个民族的正常需要;其余的事情将由我们自己来做。 ”赫茨尔的著作在犹太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这个民族家园究竟建在何处,犹太人内部也有过分歧。 他们设想过在南非和阿根廷,还认真考虑过乌干达,并为之进行过投票。 直到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才将其最终定在犹太人心目中的文化根——巴勒斯坦。 这次大会提出,犹太人应建立“ 一个得到公众承认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园(或国家)”。 与此同时,“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成立并开始活动。 他们组织犹太人向许多世纪以来阿拉伯人聚埋碧居的巴勒斯坦移民,并成立了“犹太国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开发公司”等相应机构。 这次大会召开的1897年,被认为是犹太人将自己的家园梦想开始付诸实践的一年,也被认为是巴以争端的开始之年。 从《贝尔福宣言》到《巴勒斯坦白皮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被英军占领,战后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 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写信给犹太复国主义者枣信联盟副主席罗斯查尔德,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 此信后被称为《贝尔福宣言》。 犹太人据此开始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 但是,此举遭到巴勒斯坦当地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他们以暴动和罢工的方式向英国施加压力,要求限制犹太人移民。 这场动乱一直持续了3年之久。 与此同时,在纳粹迫害下生计无着的犹太人继续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至1939年,移居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总数已增加到44.5万人。 1936至1939年期间,英国曾建议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面积远比后来联合国划定的小)和一个阿拉伯人国家,但被阿拉伯人拒绝。 1939年5月,英国政府害怕进一步激起阿拉伯各国的反抗,遂主动向阿拉伯各国示好,提出了所谓的《巴勒斯坦白皮书》。 白皮书提出:在今后5年中,每年只限移入1.5万名犹太人;限制犹太人购买阿拉伯人的土地,准备把巴勒斯坦逐步移交给一个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当地政府,犹太人可在该政府管辖下实行高度自治。 阿拉伯人的动乱是平息了,但是,在对立情绪强烈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建立信任,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巴勒斯坦白皮书》公布之时,恰是欧洲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苦苦寻求安身立命的绿洲之日。 在纳粹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全世界1/3的犹太人被杀害,遇难者总数达600万,欧洲犹太人所剩无几。 英国在向德国宣战前,由于坚持白皮书的立场,不让受迫害的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使得当地犹太人和托管当局处在了战争边缘。 只是基于对德国法西斯的共同仇恨,才使暴力活动有所限制。 但是,在战时,犹太突击队从未停止过对拦截非法移民的英军设施的破坏。 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和以色列立国二战结束后,从纳粹集中营里解放出来的几十万波兰犹太囚徒,成了无家可归之人。 他们不能返回故园,因为此时在波兰各地相继发生了杀害返乡犹太人的事件;除了几个北欧国家之外,饱受战争蹂躏的西欧国家无力收容他们;连素以移民国家著称的美国都不愿敞开大门。 此时,惟一张开臂膀欢迎他们的,就是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 由于英国继续坚持白皮书的政策,导致犹太突击队同英国托管当局的冲突不断升级。 犹太人炸路断桥,袭击拘禁非法移民的营地,暗杀英国官员。 对英国而言,这将是一场不得人心的战争。 此时,希特勒杀害600万犹太人的罪行,正被逐步揭露,国际舆论一边倒地同情犹太人。 让那些被解放的波兰犹太人继续住集中营,实在是说不过去。 随着轴心国秘密文件的曝光,英国当年拒绝意大利的提议、不同意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经意大利转送巴勒斯坦的决定,也大白于天下,舆论视英国为残杀犹太人的帮凶。 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英国决定从巴勒斯坦脱身。 1947年2月15日,英国宣布把巴勒斯坦这块烫手山芋转交联合国。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 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可达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 1万人;犹太国国土为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 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 苏联出于争取以色列执政的工党的考虑,一改从帝俄时期就固有的反犹态度,为以色列建国出了大力,并对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巩固给予了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 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大一番感人的演讲,对181号决议的顺利通过起了重要作用。 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 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2/3强。 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 更令阿拉伯人难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国的领土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 犹太国则不然,犹太人虽仅有60万,不到总人口的1/3,然而其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大部分又位处沿海地带,土地肥沃。 1948年5月14日下午,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上,挤满了犹太人。 下午4时,身高1.6米的“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独立宣言》。 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作出了积极的反应。 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查理·罗斯向记者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 承认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国人在还不知道这个新国家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就拟好的。 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总统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 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 5月17日,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 建国次日即爆发战争1948年5月15日,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 当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同时,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 这次战争史称“巴勒斯坦战争”。 与以后的几次中东战争不同,英美两国出于在阿拉伯世界的长远战略考虑,在巴勒斯坦战争中站到了阿拉伯人一边。 倒是苏联为争取这个新生的国家,对以色列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当时在苏联控制之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不仅为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军火,而且为以色列提供专用机场、建立空中走廊,为以色列训练空军和伞兵部队。 战争进行之时,几名驻欧美国空军犹太裔士兵冒着军法审判的危险,偷了3架重型轰炸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机场装满炸弹后,起飞轰炸开罗和大马士革。 由于参战的阿拉伯各国彼此之间心存疑忌、内部不和,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和埃及国王法鲁克各打算盘,使得只有游击队实力的以色列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7月中旬,在英、美的催促下,以色列宣布停火,但零星战斗持续到1949年。 这次战争后,巴勒斯坦被分为三部分: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78%,超过“ 分治决议”规定面积5700多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归约旦管辖;加沙地带归埃及管辖。 近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成为难民。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失败使周围阿拉伯国家备感耻辱,到处弥漫着革命的气息。 1949年3月、8月和12月,叙利亚先后3次发生政变。 1951年7月,约旦国王阿卜杜拉父子被巴勒斯坦难民刺杀。 阿卜杜拉国王18岁的孙子侯赛因由于子弹击中了祖父亲手别在他胸口上的一枚勋章而幸免于难,于1953年继位成为约旦哈希姆王国国王。 1952年7月,埃及军人推翻法鲁克王朝,自由军官组织领导人纳赛尔于1956年6月成为总统。
去以色列旅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在世界版图上有这样一个国家,它阳光明媚,它 历史 悠久,它滚滚尘封、它别样风情…当你一郑野团旦踏上它的领土,就会时时处处感觉到无限的魅力与惊喜,从朝圣胜地耶路撒冷到世界最低点死海,再到特拉维夫城市的夜生活…上帝始终眷顾这个国度,你置身于此,生命犹如重生。 透过飞机上的玻璃凝望这片神秘的土地,它的沧桑与美丽已经深深刻进我的生命和记忆,它就是以色列,一块流着奶和蜜的土地。 以色列,在希伯来语中意为“与神角力者”,名字来源于《圣经》:犹太人的祖先雅各与天使角力并取胜,上帝给雅各改名以色列。 以色列, 历史 和战争让她带给世人不一样的感受,想要踏上这片土地已经很久,上帝走过的地方,神秘的宗教文化,战火纷飞的 历史 ,已经让我的心迫不及待地躁动起来。 在大多人的心目中以色列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国家,常年的战争让她本有的神秘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 以色列,可以说大部分是和圣经联系在一起的,在以色列的国度里,你会不断地,跟随着上帝的脚步,思考着过去、现在或是将来。 耶路撒冷带着希望去祈祷 耶路撒冷带着希望去祈祷 没去过耶路撒冷,就不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神圣。 置身整座城市,就好像穿越了时空,错觉她从创世以来就是如此安宁,从来不曾受伤,纯净的就像头顶的蓝天。 这里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被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认定为宗教起源的地方。 数千年来,虔诚的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前往耶路撒冷朝圣的脚步,希望可以在这里得到神灵的庇佑,收获未来的幸福。 即使你不是宗教的信仰者,也不妨到犹太教的哭墙回顾人生,去最美丽的回教会听听那里的诵经,或者亦可以感受一下耶稣传福音的足迹。 此时,那颗有些浮躁的心,才会得到彻底的宁静。 哭墙,圣城的爱与伤 哭墙,圣城的爱与伤 哭墙,是每个来以色列的游客的必走之地。 这里,也喊橘有着属于它自己的故事:遥想当年,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建成了金碧辉煌、的圣殿,但却在巴比伦人入侵的时候被毁于一旦。 后来,重建起来的“第二圣殿”也没有被保存,在罗马人攻陷耶路撒冷时再次被摧毁,而圣殿西侧的西墙就是宫殿仅存至今的一部分。 后来,犹太人便常常聚集于此,诵读经文、哀哭民族多舛的命运,因而得名“哭墙”。 在此祈祷的游客大多会在哭墙内塞上一张小纸条,写下自己的愿望和祝福,希望这里的神圣可以庇佑自己。 死海,地球的最低处 死海,地球的最低处 死海距离耶路撒冷并不远,开车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沿途随着海拔的不断降低,很多人的耳膜会感觉到一些压力。 死海的水面在落日的映照下发出夺人心魄的金色光芒,当你漂浮脊州在死海中,天际线呈现出瑰丽的粉色。 来到死海,漂浮是必须经历的,任何人皆能轻易地漂浮在死海水面,这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简直是一件最令人振奋和激动的事情。 数千年以前,人们就发现了死海和附近矿物泉的疗养作用,特殊的自然环境加上经过离子过滤的阳光作用,让你能在地球的最低点健身和美容,给你神仙般的旅程享受。 所以,这里又被人成为“地球上最天然的疗养院”之一。 特拉维夫—雅法白天不懂夜的黑 特拉维夫—雅法白天不懂夜的黑 老城区雅法是一个富有现代气息和艺术特质的、浪漫唯美的海滨小城。 灿烂的阳光把老城的建筑染成金黄,小巷弯曲悠长。 太阳当空时,漫步于此,可以感觉到时间的停顿,回忆因此而拉长,以至于在你结束旅行很久之后,还会回味那里阳光的味道。 而到了夜晚,就要看特拉维夫的表现了。 从速食生活的快餐,到优雅的欧式咖啡屋,酒吧、夜总会、钢琴房都会一直营业到深夜,加上这里的跳骚市场,无一不是享受夜生活的好去处。 不能错过的是,沿着海滨长达几百米全是一家接一家、不同主题的享乐之所,凉棚连成一条起伏的波浪,与海浪交相呼应。 以色列的工作日通常开始于星期日,而在星期四就进入周末,所以,一般来说,星期四的晚上将会是特拉维夫-雅法最热闹的一天,你可以在罗斯柴尔德大街逛逛,欣赏一下街头艺术家的表演,附近一些小街中也散发着上世纪30年代的风情。 加利利,步入田园理想国 加利利,步入田园理想国 这是一个感官享受的胜地,深林山谷、小溪瀑布。 清晨,当太阳喷薄欲出之时,加利利湖顿时浮光曜金、七彩流溢,水中窥见群山的倒影。 夕阳西下时,湖上晚霞万簇,所有的一切喧闹仿佛戛然而止,为夜幕降临做好准备。 而你,大可花上一整天的时间随意地骑马、划船、垂钓、赏鸟,甚至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散步。 湖面上,不时有小舟泛过,成缕的阳光洒在身上,令心情安静而平和,也是对生命的另一种升华。 凯撒利亚,在废墟中想象那时的繁荣 凯撒利亚,在废墟中想象那时的繁荣 这座城市有过相当辉煌的 历史 ,但是在公元640年,被阿拉伯人征服,便开始走向了衰退,到萨拉丁占领它时,整座城市已破坏无遗,成了一座废墟。 现如今,物换星移,眼前这根根断柱,横七竖八地浸泡在海水中, 忍受着海水无情地侵蚀。 凯撒利亚的古城依然还在,进入城门,遗址展现于地中海海边。 多根罗马圆柱耸于宫殿痕迹之上,宫殿之前就是当年的港口,可惜仅剩轮廓。 一座气势恢宏的城市海边高地,让人想起古埃及神庙里壮观的廊柱。 圆柱由一 2018年底以色列之行圆满回归,回来之后感悟很深。 想说的很多,一两句也说不完。 找了我认为最典型的9几点来简述。 首先我们去的是南部城市埃拉特,这里的景色特别美,边防特别严。 与埃及,约旦的三国交界带,以色列被阿拉伯国家包围,下飞机后的公路旁,第一次看到荒漠中的铁网高墙作为边界限防止恐怖分子。 (心里捏了一把汗,实际还是很安全)可以从埃拉特远眺约旦。 夜色下的耶路撒冷老城,不用多说(宗教的圣城),夜晚我们在耶路撒冷老城里行走,感受到时间的穿梭,和 历史 的厚重感。 在以色列中部的,看到了拉蒙地坑以及拉蒙镇,壮观的自然景观自己荒漠中崛起的绿洲,让我为之震撼。 以色列出名的死海,疗养度假圣地,首次体验景点死海照片躺着看报纸,很神奇[偷笑]给我的感觉就是泡了之后的几个小时皮肤特别好,没玩儿够。 以后还想去那边。 海法是以色列北部的城市,海法地标空中花园,俯瞰特别美,城市非常现代,绿意匆匆。 以色列大兵:在以色列满大街,包括商场,公园。 火车站都可以看到背着长枪服役的年轻人。 以色列全民服兵役,据说长枪7公斤,士兵对枪支负全责。 图九:现代化的都市 特拉维夫,不亚于北京上海的繁华程度。 一路从南到北自驾,感觉穿越了几千年。 以色列这个国家真的完全出乎我的想象!(此处省略几千字[偷笑])最后推荐一本书,《创业的国度》,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保证会让你对这个国家产生不一样的想法。 很多关于犹太人的故事以及传说,其实以色列并没有那么神秘,每个人至少都应该去一次。 它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好。 每个人去了那边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以色列成了一个备受争议又悲情的字眼,提到她,人们想到的多数都是混乱,无序。 或许你看到的是纷争,贫瘠,硝烟弥漫,而在我眼里,她却是辉煌,丰饶与橙果香甜的写照,她的绝美值得你舟车劳顿去膜拜与品鉴。 搭乘有着“全球最佳飞行服务”称号的以色列航空公务舱,我们在当地时间周五清晨结束了十一个小时的飞行,在专属向导的带领下,踏上了这片热土。 随后,专属司机载着我们前往特拉维夫大卫洲际酒店办理入住,酒店就位于特拉维夫市中心,去各个景点都很方便。 作为一个典型的吃货,本人对地中海的 美食 已经垂涎已久,没想到HHtravel鸿鹄逸游的向导不仅满足了我的味蕾,最重要的是让我这个被朋友们称为黑暗料理主厨的人在烹饪方面找回了一点自信。 第二天早餐后,我们来到了特拉维夫有着一百多年 历史 的卡梅尔市场与 美食 导师Orly Ziv见面,Orly Ziv导师毕业于希伯来大学营养学专业,热爱素食的她带着我们闲逛这个当地最大的自由市场,市场里各式各样的干果和中东特色香料让人眼花缭乱。 除了最有名的椰枣,番茄、猕猴桃、菠萝还有各种让人想不到的水果在这里都能被制成干果,鲜艳诱人,让人不得不驻足看上两眼。 我们在这里挑选了几样午餐的食材。 随后在Orly Ziv导师指导下学做了一道鹰嘴豆炖咸鱼菠菜、Pita饼和无花果沙拉,这就是我们的午餐啦,这应该是我见过的鹰嘴豆最另类的吃法了,不过尝起来还不错。 Orly Ziv导师告诉我们,以色列的食物都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这里的每顿饭几乎都是以沙拉和Pita饼开始的,佐餐用的是鹰嘴豆泥、芝麻酱和茄子酱。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鹰嘴豆泥,这种酱是用磨成泥的鹰嘴豆加入调味料做成,经常搭配面包和生鱼等一起食用,口感很特别。 下午的时候,向导带领我们徒步雅法古城,这座依山而建的古老街区和教堂映射着古城的 历史 ,而建筑的内部聚集着鼎级的以色列艺术家,画廊、珠宝商店、古董商店,漫步其中,能够体会到以色列现代艺术的魅力,凄美的传说和抽象的现代艺术的结合。 之后向导还为我们安排了海滨自行车骑行。 风光宜人的海滨之路就像是长长的纽带,将千年古城雅法和时髦摩登的特拉维夫连接起来。 日落时分,我们将自行车停靠在路边,在特拉维夫海滨静静地看着太阳落入海中,橙红色的波浪带着温柔的情怀向岸边卷来,溅起浪花,再缓缓退去,特拉维夫风和日丽的一天就这样在这似火的晚霞中落下了帷幕。 我们的晚餐是在著名的蓝色公鸡餐厅享用的,这家餐厅是国际级厨师Shaul Ben Aderet开的,在巴西、乌拉圭和许多国家的以色列大使馆都有Aderet大厨定制的代表以色列特色的晚宴。 餐厅更像是一家私人收藏馆,店里有各种手工艺品,公鸡外形的小饰品更是随处可见。 晚上,我们还去苏珊娜德拉尔艺术中心欣赏了以色列现代舞演出。 罗斯柴尔德大街可是特拉维夫的创新基地。 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都在街两旁的房子中亲手塑造属于他们的世界,特拉维夫有一半的创新公司都在这里。 这里一面是白城的包豪斯建筑,一面是特拉维夫的摩天大楼,大道上还坐落着许多特拉维夫最时髦的当代艺术画廊。 爱好艺术的童鞋们可以前去打卡参观。 第四天我们来到了提比利亚,除了参观八福堂,迦百农堂,彼得献心堂,五饼二鱼堂,我们还乘船游览了加利利湖。 秋天的加利利湖湖水碧蓝,天空高远。 有意思的是船长在游船上还升起了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也飘荡在加利利湖上了。 胡拉谷地位于以色列北部,戈兰高地脚下,距以黎边界只有30公里。 这里是以色列第一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候鸟从欧洲迁往非洲的必经之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鸟儿们在这里过境,休息,筑巢。 但每年的候鸟观赏期一般为11月到次年4月,而我们是在秋天去的,所以没赶上,想要观看候鸟迁徙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注意选对时间。 相信大多数人都跟我一样是从课本上认识死海的,这一趟旅行,我不仅亲眼目睹了死海的芳容,还享受了一把死海漂浮的乐趣。 死海湖水呈深蓝色,非常平静、富含盐类的水使人不会下沉而且无法游泳。 好玩儿的是如果把一只手臂放入水中,另一只手臂或腿就会浮起。 向导告诉我们,如果把自己浸入水中,正确的姿势是将背逐渐倾斜,直到处于平躺状态。 不过还是要在岸边备好矿泉水,如果海水不慎入眼,就可以立即用矿泉水冲洗了。 到了耶路撒冷,最令人期待的是登上Lonely Planet推荐的房顶观景台环顾老城。 站在观景台上,老城的四个区尽收眼底,日落时分,在这里看着不远处圣殿山上的圆顶建筑反着橘红色的夕阳光芒甚是惬意。 白天阳光下显得沧桑而沉重的老城,此刻露出了流光溢彩的一面,仿佛在述说几千年前这里的浮世繁华。 漫步在城中,穿过老城北端那威严耸立的大马士革门,就好像走进了几千年前的 历史 。 在这里还能体会到最原汁原味的市井文化。 最后一站,向导还为我们安排了重走苦路十四站的徒步活动,徒步行程结束于犹太教的第一圣地哭墙。 哭墙下满是犹太教徒,看着大家都在默念圣经,有的还抚摸着哭墙低声倾诉,我也不禁被他们的虔诚之心感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以色列在奥妹的心中觉得它是辉煌,丰饶与橙果香甜的写照,它的绝美值得小伙伴们舟车劳顿去膜拜与品鉴。 奥妹在以色列呆了共10天的行程,从以色列 最北面玩到最南面,即使是这么大的跨度衣服也不用带特别多,一件小羽绒,或者冲锋衣足以handle整个旅行(因为奥妹是冬季去的,在那里听当地人说以色列最冷的就是1到4月这3个月了,奥妹觉得冷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是冬天去的,但最主要的是风大,所以建议小伙伴们去的时候把围巾,口罩和帽子都带上,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噢!) 接下来就给小伙伴们介绍一下奥妹10天之旅的亲身体验
在以色列学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留学国家中,以色列绝对是冷门中的冷门。 山漏有数据显示,目前在以色列留学中国学生不到800人。 谈到以色列的时候,你脑海中第一感觉是危险,第二感觉就是神秘了吧?这样“战火纷飞、尘土飞扬”的国家难道也能留学?下面一些解答希望解除你心里的疑问。 发达么?客观来说,以色列从基本的经济和社会数据来看属于较高水平的发达国家,国际汇率基准的人均GDP与香港和日本大致在一个水平,低于北美和西欧主要国家,但高于南欧。 由于国内物价高企,所以购买力平价的人均GDP和南欧国家相当。 以最低收入为例,以色列现在的水平是4500谢克一个月,谢克对人民币为1.6:1,换算下来这个最低收入也和香港类似,比南欧高。 按照联合国综合了寿命,教育和经济水平的“人类发展指数”来看,以色列近两年和丹麦,比利时,新加坡,法国等国排名接近。 不过就我主观所见,以色列的社会给人综合的“发达的感觉”比起上面提到的这几个国家还是要稍微低一点的。 这可能与居民素质的参差不齐有关,因为以色列的回归法规定所有犹太人都有权利回归以色列,但是由于这些移民背景各不相同,没法保证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都在一个水平线上。 民风如何?以色列的民风总体来说完全不像很多人在远距离上想象的那样充满宗教气氛,压抑沉闷。 当然了耶路撒冷的部分地区还是符合这个描述的,但是对于大部分世俗犹太人为主的地区来说,总的生活氛围是轻松,愉快,甚至有些随意的。 以色列人基本都比较外向热情,符合地中海国家的一般特色。 如果说日本德国新加坡的严谨程度是100分,美国英国是80分,意大利西班牙是50分的话,我觉得以色列大概是70分左右。 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循规蹈矩的完成。 这意味着很多你觉得一定没问题的事情,可能会遇到一些意外;同时也意味着你觉得一定没戏的事情,有时候会遇到被挽救的惊喜。 至于是没戏还是出现转机,取决于你怎么和人沟通。 由于之前的两年多已经适应了日耳曼式的循规蹈矩,一开始有点不习惯,后来觉得这样的弹性有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因为人生中很多机遇确实得靠自己主动去争取。 安全么?我觉得安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一般性的治安,一个是战争期间的安全。 一般性的治安是非常好的,我来以色列第一天到达的时候是凌晨,街上很安静,一些开着的店里面的人也在做“该做的事”。 晚上经常出去跑步运动之类的,没有遇到过任何不好的事。 至于战时的状况,相信绝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以最近几天为例吧,我是看到了新闻报道才知道特拉维夫市内有非常大规模的俄塞俄比亚犹太人抗议事件,警方还使用了烟雾弹什么的,在知道之前,我还是天天坐公交上学、放学,就跟同一个城市的另一边没有发生任何事一样。 相信真的打起仗来很有可能也是这种状况。 有好吃的裂唯野么?由于以色列人多数是来自欧洲和北非中东的犹太人,因此大多数的菜系和这两个地区接近。 最常见的是中东风格的pita(面饼),humus(鹰嘴豆酱),baba ganoush(烤茄子泥),shawarma(烤肉),欧洲风格的牛角包,奶酪,啤酒,冰淇淋满大街都是的,不过因为犹太教kosher的关系想吃德国肘子可能比较难。 其他菜系中值得一提的是寿司店特别多,据说密度全世界仅次于东京和纽约。 以色列因为阳光非常充足,农业科技也发达,所以蔬菜水果质量非常好。 尤其是番茄,茄子,柑橘属的水果,又大又饱满,充满了阳光的味道。 至于特别高逼格的餐厅,还没有钱也没有闲去探索过。 说起农业,除了滴灌技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全世界吃的最多的樱桃番茄的品种就来自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农学院。 有好玩的么?特拉维夫夜生活超级high。 由于很多以色列人都是混血所以帅哥美女非常多。 从我男性视角出发,这里从斯拉夫风格的金发白肤美女到中东北非那种小麦色皮肤身材婀娜的美女都有。 至于女生嘛,夏天去海边转转,绝对有福利哦。 以色列的景点大多和宗教有关,圣经里N处圣地就在你肆喊面前。 东西方的各大主要文明很多都在这里落过脚,留下点古迹什么的。 自然风光方面,北边有雪山,南边有沙漠。 周边旅游,使馆都在特拉维夫或者拉马特甘,去欧洲,土耳其,约旦,埃及应该都还是挺方便的。 不过如果还想去伊朗和海湾国家可能会比较麻烦。 气候如何?以色列沿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内陆有些地区可能算是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雨热反期,不利于植被生长,因此这里每一片植被似乎维护的都很耗费成本。 不过雨热反期的好处就是阳光很灿烂的时候不会觉得特别热,反而背阴的地方还可以比较凉快,因为空气中的湿度并不高。 可能由于这个气候很对西方人的口味,感觉以色列也有非常多的晒太阳一族,和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地中海国家如出一辙。 交通怎么样?沿海地区铁路网覆盖的很好,和欧洲国家无异。 各个市内以及城市之间都有大巴,大巴有固定班次,不过做不到完全准时。 开车的话,停车是个大问题,尤其在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 打的的话,司机不一定都会主动打表,需要明确的表示出来,以免最后扯不清。 大学的水平怎么样?以色列的大学不是很多,基本分布在几个主要的城市,如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海法以色列理工学院等。 平均水平应该说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也有一些非常顶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以色列的国情和很多发达国家不同,因为高中生毕业要服三年兵役,所以开始大学比较晚。 而迫于生活压力很多人又选择再30岁之前工作,因此感觉博士生的数量和比例都不太高。 也许正因为此,论文的产出不是那么多因而导致大学排名上并不是很突出吧。 但是另一方面以色列近十年来也获得了多个诺贝尔重量级的奖项,合作的院校也都是其他各国最顶级的,因此水平还是受到了国际的认可的。 师资方面教授基本都是欧美顶级的名校毕业,水平是有保障的。 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如何?这个问题我觉得可能各个学校不完全一样。 从特拉维夫大学的情况来看,国际化水平与我之前在荷兰的学校相比只能说是一般。 只有两个本科项目和有限的几个硕士项目是英文的面向国际学生的。 可能因为国际学生不是很多,学校的服务机构对待国际学生似乎也没有完全做好所有硬件上的准备。 不过这几年学校在加大国际化的力度,似乎对于吸引中国和美国的学生尤其感兴趣。 如果只会英语,生活在这些城市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基本所有人都或多或少会英语。 不过如果你会希伯来语,俄语或者阿拉伯语,生活会变得更方便一些这是肯定的。 学些什么专业比较好?这个问题其实我没法回答。 我觉得一定要视自身情况而定,先想清楚自己想学什么,再看以色列有没有合适的。 总的来说,我认为以色列的生命科学,信息和电子科学,农业科学以及与中东或者犹太有关的人文科学是世界顶级的。 此外,我觉得犹太这个民族最擅长的是突破性的思想创新,无论是一神教还是基督教,共产主义还是心理解析,金融创新还是相对论,都是一种革命性的“立论”。 而那些工于细节的领域,可能不是这里最擅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