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丨从赓续红色血脉到弘扬城市精神 上海提升人民城市文化品质

(原标题:大江东丨从赓续红色血脉到弘扬城市精神,上海提升人民城市文化品质)

“上海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这五年”系列观察⑬

上海,光荣之城。1921年7月到1933年1月的12年间,党中央机关长期驻扎上海,留下的许多红色印记,成为党的诞生地的不朽丰碑。遍布全城的红色资源,与时代同行,见证着伟大建党精神的孕育和践行,凝聚成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力量源泉。

上海浦东陆家嘴。资料图片

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城市精神,上海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全力保护传承城市文脉,实施“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地标,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产业蓬勃兴起,不断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图景,涵养人民城市建设的文化温度。

红色血脉贯通城市融入生活

“很多英烈都曾被敌人关押在这里。每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就意味着他没能见到最终的胜利……”

在龙华烈士陵园缅怀革命英烈,到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追忆峥嵘岁月……随身带着《光荣之城 红色“沪”照》,大学生小胡陆续参观了上海45个红色场馆,最终在《新青年》部旧址完成了“红色印记”上海城市红色寻访活动的全部集章打卡,“每个场馆我都认真参观学习了,两个月下来,收获满满。”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全市共有不可移动红色资源612处,红色血脉贯通城市物理空间,红色基因深深融入城市日常生活。

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一大纪念馆供图

穿过高楼遍布的新天地商圈,步入绿树成荫的石库门街区,中共一大纪念馆伫立眼前。走出纪念馆,红色经典步道链接起周边众多红色旧址、遗址、纪念设施。徒步前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部)旧址,整个开放式街区,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红色文化长卷。

这里是黄浦区,历来被视为上海的“心脏”区域,拥有经第一批《上海市红色资源名录》认定的红色资源143处,居全市之首。依托红色资源集聚优势,黄浦努力将区域内更多红色旧址、遗址面向大众展示,打造可见、可触、可感的“红色露天博物馆”。

“市民游客行走在黄浦的大街小巷,就能与红色文化不期而遇。”黄浦区委书记杲云说,“红色露天博物馆”正在打破“围墙”,让红色资源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通过推动众多红色资源、街区风貌及文化生态融合呈现,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到“红色露天博物馆”,在漫步中感知红色文化。

蝉鸣阵阵,思南路73号的花园内绿意盎然,百年雪松巍然屹立……经过精心修缮,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7月23日重新开放。这幢上海唯一保存完整并对外开放的周恩来纪念地,以“生活化”“零距离”为重点,打破传统封闭模式,与周边街区有机融合,馆内各场景不再设置“一米线”,让参观者贴近感受其独特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周恩来侄女周秉德说,周公馆修旧如旧重新开放,体现出上海对纪念馆的高度重视,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到周公馆,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一位参观者留言感慨,当年在十里洋场潜伏、战斗的革命者,应该是很孤勇的,“走进红色遗址场馆,回望光荣历史,感悟改革开放,更加体会来时路不易,一定要奋斗啊。”

在上海这座人民城市,红色文化可触可及,直抵人心。

城市精神城市品格立本铸魂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开放、创新、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炼概括的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是上海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砥砺奋进的发展史。

孕育于上海的伟大建党精神,同样也是上海城市精神、城市品格的源本和根魂。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前夕,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研讨会上,从全国各地来到上海的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用好用活红色资源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伟大建党精神与精神谱系是源与流的关系,根与叶的关系”“精神力量是无形的,却可以通过有形载体显其内核,通过文化建设厚其土壤”……

文以化人,日新其德。近年来,上海依托全国首家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省级研究中心——上海市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以及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等一批研究机构,打造建党精神研究高地,厚植上海城市文化底蕴。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聚焦青少年这一重要群体,上海围绕“大思政课”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持续丰富红色文化内容供给,点亮红色教育的“长明灯”。

2024年上海市微宣讲大赛决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读书能救中国吗?”“我们能做些什么?”“我要好好读书,让这微弱的光,变成照亮黑暗的火炬!”2024年上海市微宣讲大赛决赛现场,四名来自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的高中生,排演原创舞台剧《黄炎培的故事之读书立本》,再现教育家黄炎培幼时读书立本的故事,感动全场观众。

“一共有多少位一大代表参加了会议?”同学们挥舞小国旗,在“党史大闯关”环节争先恐后抢答。这是卢湾一中心小学的“开学第一课”。心愿卡上,孩子们郑重写下自己新学期的期待、长大后的梦想。

百闻不如一“件”。中共一大纪念馆开展“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活动,让百件革命文物藏品走进课堂,拉近青年一代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等场馆,探索戏剧演绎等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宣讲方式,推动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复旦大学将老校长陈望道的旧居打造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组建“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年均讲解700多场,累计服务各界参观者10多万人次。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强调,这是在“用好上海的红色文化资源,依托部校文化共建,让伟大建党精神‘活’起来、‘火’起来。”

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所有努力,都在为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积攒精神底气和资源优势。

2023年10月25日召开的上海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打造文化自信自强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这是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必须担负起的重任。上海是文化建设的高地,也是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此前,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这座城市融合发展、发扬光大;如今,上海立志以文化软实力的新跃升,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红色文化指向人民城市建设的精神引领,江南文化连接人民城市建设的文化传承,海派文化则更注重融合与共生。”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所长郑崇选说,人民城市建设成为“三种文化”融合发展的广阔舞台,“以人民为中心,具有生活质感和情感深度的文化才是‘活的文化’。当‘三种文化’浑然一体地融入上海城市的日常生活,弘扬上海城市精神和品格也就拥有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明大势、知责任、勇担当、善作为。在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之际,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实践,迎来新成果。

原创舞剧《李清照》。上海歌舞团供图

金秋十月,全球演艺优质资源在上海同频共振。自原创舞剧《李清照》担纲开幕演出,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主板演出将陆续上演57台163场节目,其中,境外演出占比约六成,在沪首演比例超过90%。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感慨:“如果说20年前,国际名团将上海作为巡演的‘备选项’,那么20年后,上海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名团驻演的‘必选项’。”艺术节吸引全球观众“为一部戏来上海”“为一个节来上海”,更好感受上海金秋的艺术氛围和美丽的城市风貌。

“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上海文艺工从党的百年奋斗史汲取澎湃能量,从炽热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动人素材,创作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佳作,《永不消逝的电波》《千里江山图》《繁花》等文艺佳作不断涌现,理想与信念的光辉在银幕、在荧屏、在舞台、在书页上闪耀,激励人心。

向世界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故事。上海举办一系列国际文化艺术展览和演出,制作“老外讲故事”等系列融媒体产品,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展示中国发展道路、上海文化魅力。2021年推出的百集《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境内外播放量突破16亿,2022年《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播放量超过10亿,2023年的《老外讲故事·另眼观盛会》邀请外籍人士讲述对中共二十大的思考和感悟……

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上海努力探索文化改革创新之路,大力推进上海报业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系统性变革,构筑影视创制、艺术品交易、演艺、电竞、旅游、体育、网络文化和创意设计等文化产业发展新优势。同时,大力发展文化新业态新消费新市场,推进文体旅商娱展一体化发展,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

文化是城市的软实力,也是发展的硬道理。守住文化之根、锻造文化之魂、彰显文化之力、务求文化之新、深耕文化之美,上海在人民城市建设中,正努力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浦江两岸结出丰硕成果、绽放璀璨光芒。


2022红色基因传承优秀征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2022红色基因传承优秀征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余纤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红色基因传承优秀征文1

我来到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一缕清风徐徐吹来,耳畔的发丝迎风扬起。气势恢宏的红色大门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光芒,守护在两旁的建筑似乎有些年头了,让人不由地想知道它的历史 故事 ……

慢慢走上绿树成荫的小路,细细浏览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烈士雕塑,感悟着墓碑上所镌刻的沧桑历史……我缓缓来到了烈士们的陵墓前。 这里有长长的台阶,沿路树木葱茏,苍翠欲滴,尽头是烈士的墓冢。 一步一步往上走,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只有光芒没有黑暗的地方。 用指尖抚摸青石板上的几个大字“广州公社烈士之墓”,感受着那凹凸不平的触感,一股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

俄顷,我的眼前竟浮现出广州起义的一幕——陈铁军和周文雍在刑场举行婚礼。 那天下着毛毛细雨,寒风刺骨。 敌人将周文雍、陈铁军押赴黄花岗刑场。 群众听见他们慷慨激昂的呼喊,纷纷赶来尾随行车,形成悲壮的送别队伍。 在行刑的那一刻,周文雍和陈铁军决定把他们在革命中产生的爱情公之于众,在刑场上大喊:“我们要举行竖慧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婚礼的礼炮吧!”他们身上早已被酷刑折磨得血迹斑斑,手铐把他们的身体押在敌营,但他们的意志和灵魂永远不会屈服!在旁的群众无一不被他们脸上的决绝与眼中的爱意所感动。

我抬头看向万里无云的天空,心里不禁感慨万分。

是啊,这些勇敢坚定的革命烈士用生命为我们筑竖消起这一片蓝天。无数的革命烈士用他们坚定不移的信念、宁死不屈的勇气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共产党、什么是红色基因!我们应该传承红色基因,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为有了红色基因的传承,我们的祖国逐渐变得强大。 我国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科技都在飞速进步。 我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预计会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北京申奥成功、“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这些耀眼的成就,无不向我们展示着祖国的日新月异。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挑起时代的重任,肩负着无数革命烈士的深深期许。 我们要传承优良传统,如:不屈不挠、热忱善良、坚强勇敢的品质。 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立大志,立长志,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准备为祖国发展、民族昌盛而奉献自己;我们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注社区治理并为之献言献策、利用闲暇时间做志愿者服务社会;我们要争取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身边同学的榜样,积极帮助他们,共同进步。

只要我们有梦想,肯拼搏,总有一天我们会实现理想,祖国的未来会前途无量!未来的中国,再也没有贫穷人口、没有忍饥挨饿的人;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智能社会,人们的生活富足美满;未来的中国,也将不再有环境污染,绿水青山永在旁;未来的中国……

未来有无数种可能,只要我们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人,那么中国的未来必定更美好!

2022红色基因传承优秀征文2

自古以来红色便隐含着鲜血。 那张扬而又赤烈的鲜艳原色,曾带给我们无数震撼,它鲜明的颜色诉说着它的由来,汇集了多少热血青年的高涨呐喊声,熔融了多少奋不顾身的战斗牺牲,包含了多少希望、期盼与红色精神。

贯穿历史过往的红色精神,直至今日,仍高举旗帜,挥舞着旗摆,指引方向。

跨越时空的隧道,穿越时空之门,我们回到过去,在祖国壮丽的河山中,无处不闪烁着革命红色的光芒,无处不印记着红色革命的脚印,我们被这红色所征服,感叹他们的伟大,感叹英雄们的红色精神。

“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一位15岁女孩坚定的声音回荡在耳边,一个花季少女的年龄,诠释了坚强的深刻含义。 她——刘胡兰,面对敌人的严刑拷问,不顾自身安危,无畏中包含着多大的决心与毅力,_亲自为这位少女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各地的抗敌战争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了,广大人民一呼百应,刘胡兰倒下了,夏明翰撑起了红色革命的一片天。 还有万里长征、卢沟桥事变的无数流血牺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和平是一切外交关系的基调,虽没有纷乱的战争,没有血流成河的牺牲,却也有无数的红色精神。 “工匠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历史长河中孕育的新生命,他们的“钉子”精神成为引领当今社会的旗帜,他们的坚韧、不辞辛劳的奉献,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当浸进骨子里的东西,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是这种精神的承载者、传播者、践行者。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垒土。 ”中国梦的实现也是如此,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去建造中国梦的基石。

王峰,火海救人英雄。 纵使浓烟埋没了整栋楼房,纵使一千多度的高温,王峰依然在发现火情之后义无反顾的三次冲进火场救人,在他三次从浓烟滚滚的火海出来时,王峰已快被烧成“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邻近的路口,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 因为王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从火海中逃生,二十多位邻居无一伤亡。 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烙下你的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盘,红色精神在人们心中永生。

支月英,扎根乡村三十六年的最美教师,1980年,只有十九岁的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千米,离乡镇四十五千米,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三十六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她跋涉了很多路,吃了许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她的信念。 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时光花白了你的麻花辫,但红色精神始终坚守在深山。

正是这些无畏的英雄,撑起了整个中国梦的进程,这些舍己为人的优秀精神,正如数十年前一场场的红色革命般汹涌,无论十年、百年,这些红色精神依然在我们心中永驻,在我们血液中流淌。

面对未来,我们应当继承这些红色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尽我们所能,让红色精神永远传承。

2022红色基因传承优秀征文3

红色,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温暖,象征着力量,象征着未来。 当我们坐在宽阔的教室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些关于战争年代的课文,当我们坐在火炉旁,听爷爷奶奶讲战争的故事,于是,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留下了红色的印记。

红色基因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灵魂。 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的五星红旗永不褪色。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种信念要坚持下去,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来说,就必须在思想和学习上拧紧螺丝,自觉做理想信念的继承者。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 它孕育了著名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先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不畏牺牲。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用信仰和决心,写下了人类史上的壮美诗篇。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要牢记“爱国”两字。

从前爱国是:不当汉奸,英勇奋战,带兵打仗。 而现在不同,现在的爱国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国家发明更先进的武器。 或者锻炼好身体,扛起边防战士肩上的枪支,保卫我们的国家。

虽然中国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还是有许多地方战争频发,有许多人还在用生命来保卫祖国。 但有人不懂珍惜和平幸福的生活,仍旧窝在被窝里打暴力游戏。 这跟吸毒有什么两样?难道还想背上“东亚病夫”的称号?

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2022红色基因传承优秀征文4

多少时代变迁,几经更遥远,在和平之鸽的庇护下,祖国不断向前。

当人们刷屏微聊时,当青少年听摇滚乐学着非主流时,那些红色经典是否离我们越来越远?那些先列事迹是否被人们遗忘?不,当然没有,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天空中出现那一抹红色,是那么鲜艳,那么夺目,心头莫名滋生起自豪感来。

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是的,小时候的我酷爱看战争片,一看便起劲,看见王二小被敌人抓去便急得哇哇大叫,一看见鬼子被炸,共产党打胜仗又破涕为笑,嘴里还振振有词,我长大也要杀鬼子,保家卫国,遥想当年的激动。 我心中也泛起点点涟漪,遥想共产党当年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一切为前线的决心,是多么英勇的风采。

革命先烈,我敬重你们,你们的鲜血,浇灌明日的朝阳,用身躯,铺垫远方的路。 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总是穿梭于枪林弹雨中,和敌人斗智斗勇。 在此,便涌现出一大批保家卫国之英雄,那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宁死不降的抗日英雄杨靖宇,英烈浩气,威震敌胆的英雄魏,拯民……。 太多太多。 正是有这些英雄的舍生忘死,才有今天的繁荣昌盛,俗话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对呀。 ”

漫漫长征路,一路艰辛坎坷谁知道?过草地,翻雪山,淌泥泞,十万八千里,路途之遥远,九九八十一难,克服重重难关,_在《七律。 长征》中写到,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是多么凛然的气势,穷山恶水,不怕苦、不怕累,正因为共产党员心中有德念,有希望,脚下才有力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今天,我站在长征大桥之上,望车川流不息,贡江的水流向远方,想起一句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掏尽英雄。 路边的小学生佩戴红领巾,成了最美的风景。 再向前,在广场上,革命先烈的雕像,栩栩如生,手握枪柄,武装起来,一种大义凛然的正气瞬间弥漫我。 有几个孩童正在上面拍照,稚趣横生。 党的十九大指出:让红色精神光耀新时代,让红色基因融入时代,是的,泱泱华夏,炎黄子孙,中国人的红色情结与俱生来,它流动在民族血脉里,遗传于民族基因中,我敬仰红色,它是新时代的生命与鲜血浇灌的赞歌,唱响新时代的乐章。

如今,祖国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屹立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革命英魂也能含笑九泉,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必须传承红色基因,与时俱进,在大江南北展现红色风采。

敬重革命先烈,我们是红色接班人。

2022红色基因传承优秀征文5

当你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知识的时候,当你们来到人流如织的游乐场玩着各种玩具的时候,当你们躺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你们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暑假,我阅读了一本名叫《红色精神》的课外书,它使我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先辈们艰苦奋斗、流血牺牲得来的。

这本书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革命故事,这许许多多的小故事分别体现着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其中令我最为之动容的故事还是——朱德的扁担。

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朱德同志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再一次深深触动我的心灵。

1928年4月,狡猾的敌人由于对井冈山上军事力量的迅速壮大感到恐慌,便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困在井冈山,饿死、冻死。 被封锁的红军面临着衣、食、药等许多方面的困难,其中最难的就是吃饭问题。 红军要吃粮食,必须自己下山去挑粮。

井冈山地势险峻,红军从山下挑粮上山,几十里无平路,翻山越岭,挑一次粮至少得奔波一天。 42岁的朱德军长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粮,每次都要求把两只箩筐装得满满的,他成了这支挑粮队伍中年龄最大、挑得最重的人,但走起路来仍然稳健利落,毫不落后于那些年轻的战士。 战士们看到朱军长既要制定作战大计,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食,十分心疼他。 于是,他们商量将朱军长的扁担藏起来,这样他就没办法挑粮了。 哪知道朱德找不到扁担,自己重新做了一根扁担,还在扁担上写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 从此,他的扁担就再也没人“偷”了。 第二天,朱德的身影又出现在挑粮队伍中。 就这样在朱德的带领下,经过井冈山军民的共同努力,井冈山的粮食储备充足,变成了粮仓。

是啊,这一根小小的扁担,让我们看到了朱德身上那崇高的品质。 作为军长的他完全可以命令战士们去挑粮食,何必亲力亲为呢?作为年龄最大的他,完全可以不挑或少挑,何必累着自己呢?而朱德却不是这样做的,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他选择了和战士们同甘共苦。 朱德身上这种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我顿时觉得革命前辈是多么崇高、多么伟大。 他们正是凭着这种优良品质,才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个胜利。

有首歌唱得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这些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哪有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这些可敬的革命战士,当敌人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摇不动他们那鲜红的革命精神。 他们的坚强、勇敢,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 如今,在革命先辈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谈起珍惜条件,我却有些自愧不如。 每次吃饭时,我不是嫌菜不好吃,不入味,挑三拣四,就是吃完时碗里还剩下许多饭粒,看都不看就走了。 妈妈批评我的时候,还不以为然,心想:碗里剩几粒饭有什么关系,家里的米多得是呢?我从未想过,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战士们能吃上饭就算极好的待遇了,他们每天都忍着饥饿,耐着严寒,一步一步向前进。 而我却嫌这嫌那,还浪费粮食,完全不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条件。 每次想到这些,我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

幸福的日子很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 只知道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不懂的什么是战争,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 今天,虽然那些革命先辈们已经永世长眠了,但它们的名字会流芳百世,他们的红色精神一定会被我们这一代人发扬光大!

★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的作文【5篇】

★传承红色基因淬炼红色精神征文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作文

★2022初中生红色故事主题作文题目10篇

★传承红色基因作文600字7篇

★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发言稿精选范文5篇

★2022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优秀征文8篇

★“红色记忆·薪火赓续”主题征文作文10篇

★关于传承雷锋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征文10篇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雷锋精神征文10篇

滴滴清纯的济南泉水 文化中国行丨热爱恒温18℃的你
特殊药方 近观枫桥丨老郎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