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谋发展 以改革促开放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谋发展——国家级经开区40年发展综述

新华社记者邹多为、谢希瑶、胡旭

2024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40周年。

从首批的14家到最新的229家,从分布于沿海12个城市到遍布31个省(区、市)……40年来,国家级经开区由东到西、由点到面,坚守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谋发展的初心使命,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级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积极推进创新提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发挥对所在地区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经济发展主阵地

最初不到10平方公里的面积,可以“长”出什么?

在广州经开区,记者找到这样的答案:规上工业总产值、实际利用外资等7项指标居全国经开区首位,综合实力居全国经开区第2位,财税总收入连续7年突破千亿元……

广州经开区2023年交出的靓丽“成绩单”,正是国家级经开区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的写照。

40年来,国家级经开区在盐碱滩涂、荒山洼地中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形成了有利于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引进先进管理经验的“小气候”,有效发挥了经济社会发展主阵地、增长极作用。

——数量扩容布局扩展。截至目前,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已经增至229家,其中,东部地区103家,中部地区55家,西部地区50家,东北地区21家。

——经济增长强大引擎。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万亿元、财政收入2.7万亿元、税收收入2.5万亿元,以千分之三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税收入。

——开放活力持续释放。2023年,229家国家级经开区进出口总额10.1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95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和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比重均接近四分之一,成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主力军”。

改革开放试验田

今年2月,4家企业旗下智能网联乘用车获准在位于北京亦庄的北京经开区至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之间开展载人接驳,标志着世界首个首都城市机场自动驾驶接驳载人示范场景正式开放。

启动建设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聚力建设国家级信创园区和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今天的北京亦庄,处处澎湃着的发展动能,是国家级经开区敢为人先、开拓进取,深耕改革试验田、构建开放新高地的缩影。

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始终是国家级经开区的发展密钥。划定合理明晰的权责关系、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国家级经开区聚焦经营主体关切,自主深化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破解难点痛点,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探索高水平对外开放新路径是国家级经开区与生俱来的使命。昆明经开区紧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契机,有效提升RCEP项下通关便利化,如今,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首发用时较以往公铁分段运输模式缩短1天时间,运输成本降低20%以上;作为安徽自贸试验区经开区块,合肥经开区在全国首创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退货商品+区块链辅助管理”模式……

40年来,国家级经开区加强对国际经贸新规则先行先试,积极与自贸试验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功能型园区联动发展、叠加优势,在填补规则空白、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实施有益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创新转型驱动器

创新,一直是引领国家级经开区发展的第一动力。

聚焦“谁来创新”,大力培育各类科技创新主体。沈阳经开区全力支持建设中科(沈阳)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帮助沈鼓集团、北方重工等科创龙头企业与中科院开展密切合作。在相关合作机制的支持下,沈鼓集团成功研制首台套9兆瓦级大型海上平台压缩机,使我国海上天然气生产摆脱进口压缩机组依赖。

聚焦“怎么创新”,搭建创新平台、构建创新生态。武汉经开区通过与武汉东湖高新区联动,在汽车芯片领域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将高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芯片技术引入汽车功率芯片开发并实现日均1000只IGBT芯片量产,成功突破汽车“功率芯片”领域困局。

聚焦“创新如何转化”,打通科技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在东营经开区,中国有研、潍柴动力、国瓷材料等8家行业领军企业与天津大学联合成立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开发出国际领先的气体机后处理催化剂贵金属高效利用技术,仅潍柴动力,年节约采购成本超30亿元。

40年来,从最初率先开展技术引进制度设计和革新,到如今当好知识产权强国路上的排头兵,国家级经开区从未松懈在科技创新制度领域的探索和前进。截至2022年末,国家级经开区共拥有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683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23万个。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

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主要承载体,以40年创新探索的成效和经验为依托,国家级经开区将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人民日报整版五篇文章谈中国经济为什么行

中国包容性发展已取得辉煌成就包容性发展延续中国奇迹(大家手笔)蔡昉《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30日 07 版)从1978年到2013年,我国经济走过了不平凡的35年。 35年,按照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平均预期寿命算,相当于一个人半生的时间。 在这期间,我国实现了年均9.8%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人均GDP实际增长17倍多,超过历史上任何国家增长最快时期一代人经历过的生活水平改善幅度。 例如,发达国家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平均来说,一个人终其一生实现的生活水平改善程度,英国只有56%,美国大约为1倍,日本也仅为10倍。 难怪美国经济学家萨默斯感慨道:300年之后的历史学家,一定不会忘记大书特书这一前所未有的中国奇迹。 国内外学者纷纷探讨中国奇迹之谜,找出这样那样的因素,用以解释中国奇迹。 如果用更为概括的方式,那么可以说,中国经济奇迹来自改革开放创造的包容性发展。 诚然,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在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方面的差距仍然很大,若按照世界银行[微博]有关标准,还有2亿左右贫困人口,所以还不能说做到了社会全体成员均等地从经济增长中获益。 但总体而言,我国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的成功,的确是包容性发展的结果。 人口众多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人力资源丰富也是我国最大的优势。 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就是着眼于解放劳动力,从而极大提高了劳动积极性和资源配置效率。 从“以粮为纲”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从“离土不离乡”到进城务工经商,及至从民工潮到民工荒,正是依靠这种人民群众全面参与改革开放的模式,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 根据定量分析,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29%提高到2013年的78%。 35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84%可以归结于这种参与或包容水平的提高,包括劳动力增长、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资源重新配置、人口抚养比下降带来的高储蓄率以及劳动力丰富延缓资本报酬递减等。 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入中高速的新常态。 如何通过改革获得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新红利,包容性发展的“中国故事”仍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例如,在选择改革的重点突破领域时,只有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破除抑制市场主体活力和要素优化配置的障碍,才能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因此,更加充分的就业、更加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以及更具分享性的收入增长,既是人民群众的期待,也是改革的重点。 人力资源仍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最大优势。 对潜在的改革红利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相关领域推进改革,可以获得显著的制度红利。 如户籍制度改革、教育和培训体制改革、渐进提高退休年龄的改革以及生育政策逐步调整等。 这些改革如能及时或以适当的节奏推进,在2030年之前可以把GDP年均增长速度提高1个百分点,在2030年之后则可以把GDP年均增长速度提高1.7个百分点。 仅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例。 目前已有1.7亿农民工稳定地在城镇就业和居住,还有约1亿农民工在本乡镇从事非农就业。 他们一旦获得城镇户口和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就不会因经济波动而周期性返乡,也不会因家庭原因而退出城镇劳动力市场,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供给将更加充分。 这种更具包容性的新型城镇化将继续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经济增长增添新动力。 而充分且稳定的就业、不断提高的收入和均等享受的社会保障,将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需求结构更加平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可见,坚持把包容性贯穿在改革和发展中,就可以让中国经济奇迹不断延续。 (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深入的调查研究 广泛的智力支持政府怎样更好发挥作用高培勇《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30日 07 版)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显然离不开政府高超的经济驾驭能力。 我国政府经济驾驭能力何以不断提高?政府怎样更好发挥作用?我国的改革开放始自学习,并在学习中前行。 我国政府早已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并且形成了传统。 从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到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再到各级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的专题学习制度,以及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组织的定期干部培训,经济理论知识都是重要学习内容。 因此,在我国领导干部队伍中,不少人具有较高的经济理论素养或接受过系统经济学训练,是经济管理的行家里手。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调查研究,大凡全国性的党和政府重要会议举行之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都会就相关议题特别是经济发展方面的议题成立一批调研组,在全国范围开展专题调研。 每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各级领导干部都会分赴各地进行实地调研。 各省、市、自治区平日在本地区还会做经常性调研。 通过这些调研,能够获取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第一手信息。 这些充分而准确的信息确保了政府经济决策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我国政府的经济决策并非少数官员说了算,而是在从最高决策层到普通百姓的广泛参与下作出的。 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抓手,涉及重要经济发展议题的会议文件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政府工作报告等,都会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牵头组成文件起草组,起草组成员往往包括中央政府政策研究机构、中央政府职能部门、重要智库、企业界等各方面的负责人和专家。 作为一个已成惯例的决策程序,每年提交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在正式定稿之前,召集各方面代表座谈,征求意见。 遇有重大经济形势变化或涉及重大经济决策时,中央都会召集经济领域等方面的专家座谈。 我国还建立了经常性的信息报送制度,无论肩负智库功能的国家研究机构,还是高等院校,甚或企业的研究团队,都可随时通过《要报》《专报》《情况反映》等渠道向决策层和管理层反映经济发展情况,提供相关政策咨询。 这些富有实效的广泛智力支持,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避免经济决策失误。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风雨洗礼,我国政府处理复杂多变经济问题的视野越来越宽广。 从亚洲金融(3.32, 0.00, 0.00%, 实时行情)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中可以看出,在我国,从全局出发、以大局为重,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一种理念。 在各个时期的经济政策布局和实际行动中,我国形成了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调动资源、配置资源的“举国体制”。 我国政府对于全球经济形势变化非常敏感,善于站在全球经济高度谋篇布局,兼顾当前与长远利益,捕捉各种机遇和挑战,相机把握经济政策推进的时机、节奏和力度。 今天的中国对于经济发展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已经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共识。 在对经济问题充分而广泛的研讨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校正方向,提升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水平。 植根于如此沃土,我国政府驾驭经济能力自然不断提高,政府作用发挥必然越来越好。 (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经济转型之路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之路市场机制激发经济活力胡家勇《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30日 07 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双重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现代社会转型,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 转型之路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之路。 正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经济社会活力和创造力,不断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我国经济才得以成功实现转型、取得巨大成就。 同样,能否续写中国经济奇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践证明,市场机制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最为有效的资源配置工具。 它以最快的速度、最低廉的费用、最简单的形式传递资源配置信息,使利益相关者能够自主决策并作出迅速反应,从而使各种资源处于有效流动和动态优化配置之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有效市场和有效政府相结合,这样的结合对于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 市场机制将潜藏在人民群众中的财富、资源、知识、信息、技能和创造力动员起来,使它们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不竭源泉。 而政府则确保人民群众不仅创造财富,而且公平分享财富,享有选择的自由。 制度条件一旦具备,就如同闸门打开,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就会充分涌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各类财产和社会财富迅速增加。 2013年我国各类工业企业总资产达105万亿元,2010年我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达62万亿元。 这既是以往财富的积累,又是创造新财富的基础。 同时,各类市场主体迅速成长起来。 2013年我国各类企业达241万户,其中国有企业2万户,私营企业176万户。 以股份制为代表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兴起,它融合各类资本的优势,成为新的资本力量和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一支庞大的企业家队伍成长起来,他们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捕捉新机会、开辟新市场、寻找新资源、从事新投资,创造社会财富和就业机会。 大量适合低收入群体的工作岗位创造出来,使他们有机会从事非农工作和获取较高的工资性收入。 人们职业选择和消费选择更加自由,自我价值在更大程度上得到实现;个性化选择又转化为市场信号,促使生产活动和经济结构更加贴近人们的现实需要,推动整个经济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和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重要,经济结构将更加复杂化、精细化。 唯有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适应新常态,使经济社会生活更富生机活力。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决策者是经济运行导航者科学决策引领经济顺利前行戴焰军《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30日 07 版)中国经济连续保持30多年的快速增长,举世瞩目。 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各种因素,但客观回溯这30多年不难发现,在众多因素中,绝大多数因素可能因不同决策而产生不同效应。 决策者是经济运行的导航者,对经济发展起到把握方向的作用。 诚然,决策者不可能超越社会现实任意决策,决策必须以现有根本社会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前提,但决策的科学性正是体现在使现有制度更好地发挥优越性,使现有生产力基础更好地为未来发展所用。 回到30多年持续快速增长的起点,也就是那个关键抉择作出的时点,历史清晰可见。 当时,中国的决策者——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从那以后,党和国家把经济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中心位置,紧紧扭住不放,抵御各种内外因素干扰,避免了经济运行出现大起大落或停滞不前。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我们党确立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通过各个领域的改革和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破除一切影响和阻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特别是具体制度和体制方面的不利因素,同时汲取世界各国在经济管理和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经济交流,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我们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两手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我们党30多年来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从根本上促进了各种经济发展要素更好发挥效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盘活了物质资源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使经济发展活力充分迸发。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造就了众多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产业和一大批生产经营管理人才。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个个高新科技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人们生产生活环境和交往交流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劳动者素质大幅提高。 开拓资本金融市场,畅通现代经济血脉,不断增加人们的财产性收入。 高等教育的发展、依法治国的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市场监管的完善、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等,从各个方面为经济发展除障助力。 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制定实施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适应人民群众渴望国家发展和生活幸福的要求,有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迈向更高阶段和水平。 (为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教授)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对外开放助推经济快速发展杨正位《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30日 07 版)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对外开放功不可没。 1978—2014年,我国对外贸易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4.3万亿美元,由世界第三十二位上升至第一位,成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利用外资从不到2亿美元扩大到近1200亿美元,对外投资从基本为零扩大到10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高居世界第一,世界经贸大国地位不断巩固。 我国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左右,外资企业产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4左右,涉外税收占总税收的1/3左右,带动了1亿多人就业。 对外开放加速我国“新四化”进程,增进国民福利,缓解能源瓶颈,缩小国内外技术差距,促进国内思想解放和体制变革,使我们开阔眼界、增强规则意识,显著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30多年来,我们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发展道路。 开放包容是中华文明的底色和亮色,汉唐盛世和丝绸之路展现了这种博大的开放胸怀。 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们打开国门,看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看到经济发展有不同模式。 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 我们立足国情,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作出改革开放战略抉择,到建设经济特区、浦东开发区;从历经15年艰苦谈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微博],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图景徐徐展开,开放的气度和自信不断增强。 对外开放使我们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依托比较优势及后发优势,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成为世界工厂。 随着国内资本日渐丰富、产业配套能力增强,主动承接高端研发制造和服务外包等更高层次产业转移,更深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我们与时俱进调整开放战略,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既依托自身工业体系,又对接国际市场,不断探求最优开放路径。 对外开放有力推动了国内改革发展。 对外开放始终以满足国内需要为依归,促进国际国内良性互动。 我国企业通过国内市场竞争形成国际竞争力,再走向世界市场与跨国公司同台竞技。 目前,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已达90多家。 我国正加快从经贸大国走向经贸强国,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0多年来,开放型经济始终走在体制改革的前列,在加快与国际规则对接的过程中,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60条任务中约70%可以通过开放加以推动。 对外开放提升了我们的规则意识和规则运用能力。 在对外开放中,我们从国际规则的学习者、遵守者、运用者逐渐成为建设者、引领者。 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微博]时大量修订国内法规政策,主动运用争端解决机制,明显提升了规则意识。 如今,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的设立以及亚太自贸区建设,标志着我国引领国际规则的起步。 今后,我们将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在新一轮国际规则重构中争取主动,以开放的主动赢得改革发展的主动。 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与维护经济安全相统一。 我国坚持渐进稳妥的开放策略,树立开放的经济安全观,注重处理好开放进度与国内承受程度的关系,在开放中不失自主性和独立性,牢牢守住底线。 我国对外开放采取区域梯次推进方式,在试点中看风险是否可控,稳妥后再行推广。 注重解决经贸摩擦,开展反垄断和安全审查,有效维护产业安全。 审慎开放资本市场,保持汇率基本稳定,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提前加强宏观调控,挤压经济泡沫,着力扩大内需,确保了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中国的大量进口为很多国家创造了“中国特需”,中国出口的价廉物美商品增加了国外消费者福利,吸引的过万亿美元外国投资让更多国家分享中国发展红利,每年千余亿美元的对外投资带动东道国的发展和就业。 目前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努力打造命运共同体。 事实证明,中国对外开放走的是共同发展、和平发展之路,中国的对外经贸交流是真正的合作共赢之举。

改革开放以来滁州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滁州人民坚持敢为人先的精神,怀着强烈的发展理念,追寻奋力崛起之路,走过了奋进三十载、辉煌三十年的发展历程。 温故而知新,鉴往而知来。 回顾30年来滁州改革开放的风雨历程,总结经验教训,有利于我们找出一条符合滁州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谐发展新路。 (一)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滁州人民团结一致,锐意进取,不断探索符合市情的发展道路,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外经济日趋活跃,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人民按照党中央三步走战略, 通过不懈努力,己提前完成了前两步的战略任务。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三大战略”,瞄准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努力追赶跨越,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经济总量显著增加。 2007年,我市生产总值达到443.93亿元,比1978年增长18倍(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年均增长10.7%,全市生产总值己由1978年的全省第12位跃升到第7位;人均GDP达到元,是1978年的12.9倍;全市财政总收入为45.49亿元,是1978年的57倍,年均增长15%。 随着财力的大幅增长,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增强。 全市财政支出由1978年的0.8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9.8亿元,累计支出319.6亿元,农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支出增加。 全市经济发展迅速,提前实现“翻两番”。 经济结构趋于优化。 全市一、二、三产业比例由1978年的 59.4:22.4:18.2调整到2007年的25.9:40.2:33.9,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3.5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了17.8、15.7个百分点,改变了过去以农业为支柱的经济结构,提升了二、三产业实力。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22亿元增加至2007年的156.12亿元,增长79.92倍,年均增长l6.4%,工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比重由1978年的18.1%提高到 2007年的35.2%,上升l7.1个百分点。 2007年生产家用电冰箱204.2万台,占全省的23%,彩色电视机 72.5万台,占全省的五分之一。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滁州是农业“大包干”的发源地,也率先尝到体制创新的成果。 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4.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01.5亿元,增长49.6倍,年均增长6.3%。 主要农产品产量成倍增加,其中粮食、肉类、水产品产量均居全省l7 个市前3位,油料产量居全省前5位,确立了主要农产品产量全省龙头地位。 第三产业长足发展。 我市邮电通讯、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服务业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华联、苏果、麦当劳、商之都等大型超市、连锁店、品牌专卖店纷纷落户滁州,红太阳装饰城等一批大市场、专业市场相继建成开业。 伴随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提升,催生旅游、房地产、物流、金融服务和社区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基础投资不断扩大,经济发展后劲增强1978年,全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仅有2000多万元,而且全部是基本建设投资。 30年来,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及社会事业等领域进行了有步骤、分层次、大规模投资和改造。 特别是200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东部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努力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上一批重点工程,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 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50亿元,2005年达到114亿元,2007年达到236.75亿元。 2001年以来7年累计完成投资763亿元,相当于前22年的1.2倍。 工业投入力度逐步加大。 工业投资规模实现快速增加,改变了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门类不全、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的工业体系,生产能力大为增强,并涌现了一批龙头企业。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防洪、排涝、灌溉等能力大为改善。 交通运输己基本形成以公路为骨干,铁路、水运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 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投入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3、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温饱到小康跨越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分享到发展的成果逐步增多, 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总体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跨越。 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环境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比1978年增加21.7倍,年均增长11.4%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21元,比1978年增加34.7倍,年均增长13.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8.97亿元,是1978年的14.1倍,人均储蓄存款由1978年的5元增加到5406.8元;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为29.13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为24.4平方米,“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己是普通农户生活。 4、对外经济日趋活跃,招商引资成果显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积极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调整,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 90年代初期全市才有零星的进出口贸易,年贸易额不足千万美元,直到 2002年才首次突破一亿美元,其后仅用2年时间就实现翻一番,达到2.23亿美元,2007年又在2004年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 4.75亿美元。 经济外向度由1992年的0.5%提高到2007年的8.1%, 居全省第6位,出口贸易国家和地区达到132个。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发展内力不断增强。 198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仅为50万美元,1996年突破千万美元,2006年起连续2年过亿美元,其中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93亿美元,为1988年的386倍,年均增长36.8%。 从2003年起,招商引资连续突破20亿元、40亿元、70亿元、100亿元和200亿元大关,2007年达到208亿元,长三角地区成为引进境内省外资金来源主体。 世界500强企业德国西门子、美国麦当劳、国际纸业等落户滁州,江苏万翔集团、浙江玻璃、湖南长丰汽车等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国内外大企业纷纷来滁投资兴业。 5、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30年来,滁州经济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社会事业也取得较快的发展。 截止2007年底,全市已建立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4个, 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53 项,发展民营科技企业327家,技工贸总收入达76.4亿元。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教育从无到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较快,文化事业发展健康有序。 城乡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环境、生态保护受到重视,生态建设规划出台并实施。 社会福利、保障事业较快发展,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稳步推进, 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旺盛、经济实力增长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二)改革开放30年风雨历程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不同寻常的30年。 回顾我市改革开放坎坷征途,一串串脚印还依稀可辨。 我市经济体制改革从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农业大包干责任制开始,已整整30年,除与全国改革同步进行之外,比较突出的有:一是在80年代中后期,以天长秦栏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以天长、凤阳为代表的个体民营经济迎头赶上,为我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在1993年滁州撤地建市后,首次编制《滁州市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以“加快中心城市——滁城建设”为重点的战略思想。 三是在“九五”时期,提出“科教兴滁、城乡一体化、经济国际化”三大战略,实现两个转变,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1993年3月,滁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被省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级开发区。 四是在“十五”时期,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这一主题,大力实施“科教兴滁、城镇化、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发展思路,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在“十一五”时期,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号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纵深推进“东向发展、工业强市和城镇化”三大战略,有力地推动了近年来滁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伟大革命,它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此,我们仅选取两个重要领域,来回顾我市改革开放30年的风雨历程。 1、农村改革发展基本历程纵观我市农村30年改革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84年),放权搞活,解决“生存吃饭”问题。 我市全面实行以农业“大包干”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的“两权分离”,冲破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僵化体制模式,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得到迅猛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值得骄傲的是,1978年冬,我市小岗村农民冒着巨大风险悄然实行的农业“大包干”责任制,正是小岗村的“破冰之举”掀起了中国农村的一次巨大变革。 第二阶段(1985年——l998年),多业并举,解决“发展增收”问题。 我市积极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由传统经济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转变,实现了农民快速增收、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l990年我市建立了由县、区、乡镇三级“六站一公司”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1993年至l998年,我市进入了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农村劳动力第一次出现了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和跨区域流动,城乡二元结构格局被突破。 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多予少取放活,解决“农民富裕”问题。 以建立城乡统筹、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为特征的农业和农村长效发展机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民小康发展目标。 1999年,来安县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5年,我市终结了种地交“皇粮国税”的历史,实行了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试点。 2007年我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321元,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30年来的农村改革,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彻底改变,市场经济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首要目标。 2、国企改革发展主要历程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主要经历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战略性调整”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1986年),放权让利,拉开了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的序幕。 我市国有企业改革主要从行政管理体系入手,围绕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进行松绑、放权、让利。 “放权让利”作为一种浅层次的经营体制的变革,是对企业自主经营权的第一次松绑,激发了经营者、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1984年,我市创立第一个企业集团——中国扬子集团,扬子品牌从此走向全国,名扬四海。 第二阶段(1987年——1992年),两权分离,开始了从经营权向所有权改革的过渡。 我市通过承包租赁促进国企改革,在大中型企业中实行承包,在小企业中实行租赁。 中国扬子集团经历辉煌发展的5年,走出一条全新的改革发展道路,到1991年,扬子集团已经成长为中国家电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扬子冰箱的市场占有率一度名列中国冰箱行业第2位。 第三阶段(1993年——1997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启动了为解决企业深层次矛盾进行的制度创新。 自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后,我市开始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要目标的国企改革探索之路。 1996年3月,中国扬子集团冰箱厂和德国西门子公司成功合资,成为当时全省引进外资最多、规模最大的合资企业,从此滁州多了个洋品牌。 1997年,我市实施了国有集体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此次改革力度不够,没有真正触及企业产权关系,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从客观上讲,此次改革虽然不尽成功,但它唤醒了滁州人民改革意识。 同年,我市又争取为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运用了相关的优惠政策,甩掉了部分国企包袱,为后来企业改革改制、资产重组提供了条件。 第四阶段(1998年至今),战略性调整,积极探索企业改革新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企改革进入了新的攻坚阶段。 此后,我市加大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力度,采取关闭破产一批、资产重组一批、优化股权一批、承租经营一批,使我市国企改革步伐加快,取得了新进展。 1998年10月全椒柴油机厂作为我市第一家国有上市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为我市企业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 30年来的国企改革,提高了我市国有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盘活了存量资产,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明晰了产权,推进了政企分开;拓宽了职工安置渠道,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当前改革开放中面临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经济规模小,发展速度慢,人均水平低除农业改革外,我市其他方面的改革与发达地区相比落后明显,开放度不高,纵向比让人欣慰,横向比令人惭愧。 十年前,江苏省扬州市和滁州无论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均旗鼓相当,可目前发展水平,我们落后太多。 2007年扬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1亿元、财政总收入213.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5亿元;而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443.9亿元、财政收入45.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6.8亿元,无论经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都远远低于扬州。 2007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590元和532元。 据今年6月份统计数据表明,我市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增速均居全省倒数第四。 2、农业发展慢,工业水平低,三产发育差农业增长慢。 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少,农产品就地转化率低,仍处于农业弱市的境地。 1998年以来,我市粮、油等主产品产量分别创历史最高水平,而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却出现徘徊,农民增收仅靠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增长,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下降,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活已成为制约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大障碍。 工业规模小。 就工业而言,简单加工制造业比重较大,高科技企业少,工业经济缺少大型企业支撑;企业规模不大,产品集中度低,整体效益不高;名牌产品少,竞争力不强;个别大企业在占用我市大量资源和优惠政策后,纳税很少。 三产发展滞后。 按照国际惯例,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要达到40%以上。 2007年,我市人均收入达到1480美元,第三产业产值149亿元,占GDP总量仅为33.9%。 三产比重差距明显,服务业仍为传统服务业态,以金融、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较慢,没有形成气候;旅游业开发不足,水平不高。 3、城镇化水平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作为农业大市,我市农业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城镇化率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城乡二元矛盾较为突出,统筹发展滞后,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不够平衡。 天长经济一枝独秀,市直经济增速比县域经济落后明显。 滁城作为中心城市,经济首位度低,拉动聚集作用弱。 我市各级财政仍然较为困难,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不强,城乡基础设施仍较薄弱,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 4、国企改革艰难,就业压力增大国企改革任重道远。 2007年底,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尚未改制高达158户,平均资产负债率约108%,涉及职工4万多人。 资产质量差,历史遗留问题多,加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顺,产权关系复杂,随时间推移改革成本增加,改革难度加大。 就业压力逐渐增大。 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 据统计,2007年我市约有100万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进入城镇。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大量工人分流进入社会,新增有效就业岗位不足,就业难问题较为突出。 5、社会事业发展不快,保障制度推进较慢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投入严重不足,文化、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落后。 文化建设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教育发展不够均衡。 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扩面不到位,农民养老保险尚未起步,“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水平较低,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存在。 商品房价格过高,经济房和廉租房建设不足,加之部分居民收入偏低,导致困难群众住房难。 6、生态文明建设滞后,发展环境亟待改善我市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污水处理厂和废品处理厂建设缓慢,矿产资源开采管理力度不够,企业安全生产存在隐患。 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有待提高,效能建设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机关办事效率较低,服务质量较差,制约经济快速发展。 (四)改革开放前景展望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重要阶段,改革开放已到了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 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实施东向发展、工业强市和城镇化三大战略,更加注重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促进文化进步、社会和谐。 1、弘扬“大包干”精神,坚定改革开放信念“大包干”开创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河,激发了农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敢为天下先的“大包干”精神彪炳史册。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大包干”精神,赋予时代特色,推动滁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新一轮解放思想热潮正在全国掀起,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力度、崛起的速度。 正如省委书记王金山所说,解放思想要把自己摆进去。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视现实,增强危机感,激发全社会谋发展、追跨越的热情;要敢于冒险,敢于负责,敢于胜利,打破陈规,抓住机遇,发扬自我负责精神,树立自信,坚定必胜信念。 “大包干”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要运用好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深入头脑里,结合实际处,运用全局中,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实现追赶中的大跨越。 2、推进三大战略,加速经济腾飞 突出工业强市。 要狠抓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发展大产业,培育大企业,主攻大项目,不断提高规模企业个数和体量。 做好产业规划,延伸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 进一步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和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提高入园项目投资强度和科技含量,着力打造经济发展平台,继续培植经济强镇,加快县域经济崛起。 提升城镇化水平。 加快“大滁城”建设,全力推进“131”战略组团扩展,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加快建设步伐,打造经济繁荣、山水相连、生态优美、宜人宜居的新滁州。 结合乡镇区划调整,加强县城和重点集镇规划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强镇群,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 实施东向发展。 东向发展作为滁州方向性战略,应将泛长三角地区作为区域合作的新目标、主战场,敞开东大门,建好桥头堡,在基础设施、体制创新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与长三角地区实行全方位对接,使滁州成为泛长三角地区的有机组成部分。 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加快产业集聚,把滁州建设成泛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原料基地。 加速南京都市圈一体化进程,最大限度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增强经济活力。 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业快速发展农村综合改革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全方位、多领域。 今后一段时期农村的改革重点是: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的整体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政策,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和补偿机制;加快农村小型水利产权改革,探索集体资产有效实现形式;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加快建立农村产权制度,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民权益保护体系,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市场化水平,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4、构筑“五大”保障体系,改善民生各得其所狠抓就业再就业,促进劳有所得。 要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市场,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完善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切实解决好群众就业问题。 完善保障体系,做到贫有所济、老有所养。 要加大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逐步提高养老保障标准。 积极探索建立事业单位和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实现病有所医。 要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 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现学有所教。 要巩固和发展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高等教育,积极发展成人教育,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注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增加各类住房供应量,促进住有所居。 要加快商品房开发,加速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逐步缓解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统筹解决城乡残疾人、农村低收入家庭无房、危房问题。 5、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发展环境要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加大整合力度,健全协调机制,完善行政监督体系。 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速国企改革。 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机制,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机关作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缩短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发展环境。 6、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事业,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先进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正气。 加强对地方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与整理。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学艺术和体育活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7、全面推进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着力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等突出问题,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提高森林覆盖率。 重视自然生态和饮用水源保护,控制农村面源污染。 加大境内河流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污水处理厂、废品处理厂建设进度,改善水环境。 加快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推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和城市集中供热,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消费方式,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市改革开放充满希望,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我们坚信,在中共滁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弘扬“大包干”精神,勤劳勇敢的滁州人民,万众一心,开拓进取,一定能把滁州建设得更加美好

跪求3分钟 的 竞争 适者生存的 演讲稿

同志们:市委、市政府今天召开这样大规模、高规格的优化环境、招商引资动员大会,旨在认真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团结和组织全市人民“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真正把加快发展作为全市工作的第一要务,把创新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素,把招商引资、项目落实作为经济建设的第一要事,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广大干部的第一要求。 把好的发展思路切实付诸于具体实践之中,通过我们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人民更富庶、××更富强。 刚才,同志就招商引资和优化环境工作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有高度、有新意,所提要求也很明确、很具体,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下面,我再讲两点意见:一、实现市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的关键在招商引资去年我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前不久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其主题都是一个,就是要“实现市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这既是宗旨所定,也是形势所迫;既是人民所望,也是责任所在。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要实现市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关键是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我们要以明天的眼光来审视今天,以世界的眼光来审视××,站在关系××兴衰荣辱的高度来深化认识,立足市域经济发展的大局来高度重视,把进一步扩大开放、大力度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旋律、加快发展的重头戏。 (一)实现发展提速的生力军在招商引资。 发展不足、发展不快是××最大的现实,加快发展是全市人民最迫切的愿望。 要加快发展,就必须强化投入产出观念。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 面对我市消费拉动十分乏力、出口份额又少得可怜的现实,加快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主要是靠投资拉动这一块。 从去年我市经济增长情况来看,GDP增长了9.5%,其增幅的实现主要是靠投入来拉动的,仅固定资产投入一项,去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了61.3%和1.8倍。 今年我市所确定的GDP增长目标是10.5%,扣除3%的经济自然增长率,那么还有7%以上的增长率需要依靠投资拉动来实现。 按投入1元钱实现1至1.5元GDP的标准来测算,我市今年至少需要增加5个亿以上的直接投入。 要扩大投入,靠自身积累毕竟极为有限,甚至可以说是难以达到的,招商引资才是最现实、最可靠的选择。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必须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来实现市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实现比别人更快、更好地发展。 如果说本次会议的良苦用心何在,我看就是要营造氛围,建立机制,优化环境,加大招商,以营造经济热点,激发工作热情,掀起创业热潮,真正做到以大招商促进大发展,以大投入促进大增长。 (二)经济运行提质的主动力在招商引资。 我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仅煤炭的相关规费收入在全市财政总收入中占去三分之一强。 财政收入的这种资源依赖型的构成,决不是令人乐观和让人欣慰的,而应该令人担忧、发人深省。 只要我们认真审视一下国内一些资源型城市的成长历程,就不难发现他们大都因资源而生,因资源而兴,又因资源而衰,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我们××的现实不难使我们看出,长期的资源粗级开发,已明显导致市域经济的低效慢速运行。 加之我们又主要靠煤炭产业,所以可称之为高危运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要改变这种格局,靠什么?他人成功的经验告诉了我们,靠扩大对外开放,靠加大招商引资,靠不断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 这已无需我们再去探索,只需要我们朴实无华、踏踏实实地去做就行了。 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高科技产品。 彻底改变粗级产品、低附加值产品“一统江山”的局面,真正靠高科技产品来增强企业实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真正靠高科技产品来振兴大产业,搞活一方经济。 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现代科学管理方法。 努力把所引进的企业变为培育经济管理人才的学校,变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向导,变为引导企业“再造”的中心,努力推动全市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变革。 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先进适用技术。 市超牌重钙有限公司通过与南京化工大学合作开发新产品,成功地把10元一吨的碳酸钙原矿,提升为1万元一吨的产品。 科学技术“点石成金”的这种魔力,为我市资源型企业的改造提供了成功范例。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作为一项主要任务来抓,支持企业走协作配套之路,积极充当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技术辐射的载体,充当大企业产品配套的外部成员,努力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着力点在招商引资。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党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当前,由于农产品“卖难”,农民增收日显艰难,再加之我市的企业素质不高,又导致了大量的工人下岗失业。 这种艰难和尴尬,无不使我们深感不安和焦虑。 群众的困难,应该唤起我们的党性和良心。 我们一定要有“民贫我惭”、“市弱我愧”的责任感。 在目前我市就业消化能力较弱、群众增收路子不多的条件下,要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依靠外商、引进外资、借助外力,抓紧抓好民生之本,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 要通过招商引资扩大就业。 要引资嫁接改造国有企业,促使企业脱困发展,增加现有企业的就业容纳能力;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变就业包袱为发展要素。 要通过招商引资富裕农民。 要积极把外商、外资引入农业领域,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拉长农民增收链条;积极依靠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四)××形象提升的突破口在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不但能加快××发展、推动经济提质,而且能改造、提升××形象。 通过招商引资能塑造生机勃勃的发展形象。 发展才是硬道理。 有实力,才会有魅力。 我们××人“宁愿自己盖帐子,人情不能丢面子”的这种朴实固然可爱,但毕竟不能长期撑下去,××最大、最好的面子应该是“市富民强”。 这样,人家才会在骨子里看得起我们,我们也才可能“昂首挺胸”!审视我市现状,除城市建设在省内还可“略领风骚”外,其他的就“捉襟见肘”、“囊中羞涩”了。 我们同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在哪里?说到底,就是在招商引资的意识、力度和环境上。 为此,我市要通过招商引资,开辟开发与开放相得益彰的工作局面,谱写建设与发展竞相争辉的壮丽诗篇,努力树立跨越式发展的崭新形象,切实改变人口大市、财政穷市的落后面貌。 通过招商引资能塑造宽松开放的环境形象。 “水积而鱼黎,木茂而鸟集”。 招商引资的扩大,就是经济环境优化的最好证明。 我市每引进一个大项目,就可为树立环境形象立下一块丰碑;每引进一个知名企业,就可为树立环境形象矗起一块招牌;每引进一个名牌产品,就可为树立环境形象打出一道广告。 这比任何宣传都要可靠有效,都更令人信服。 通过招商引资能塑造人丁兴旺的文明形象。 我们在招商引资中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要有“让外商发财,促××发展”的双赢思想,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营造鼓励外商来××发财,支持外商在××兴业的浓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动在××大地竞相迸发,放手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在蔡伦故里充分涌流,促使××形成一种“洼地效应”和“集聚效应”,带来项目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造就人丁兴旺的文明形象。 二、实现招商引资更大更新的突破的关键在优化环境我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援引了早在两三千年前,《吕氏春秋》对环境问题的透析:“覆巢毁卵,则凤凰不至;刳兽食胎,则麒麟不来;干泽涸鱼,则鱼龙不往”。 在加入世贸的新形势下,只有优化环境,形成综合优势,才能抢占发展先机,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尤其是在衡阳与郴州的南北夹击的大背景中,我们只有营造比他们更好的发展环境,才能打造加快发展的高位平台,才能实现市域经济的快速增长,真正使××迅速崛起为经济强市。 否则,就只有眼睁睁地看到我们××在被人嘲笑和蔑视中萎缩。 这是对××千古文明的玷污,对××百万人民的犯罪。 处于这样的历史关头,我们一定要强化“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创造财富”的理念,构筑更优的发展平台,营造更特的投资“洼地”。 (一)优化环境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牢固的招商引资意识。 所谓市场经济就是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配置生产生产要素。 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其内在的价格、竞争、供求机制,从根本上决定了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流向。 我们今天召开的优化环境招商引资动员大会,其目的归结到一点,就是要顺势而行,应时而动,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的束缚,树立与市场经济形势相适应的新观念,把握市场经济基本规律,这样才能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增强工作的创造性,提高招商引资绩效。 除了我们通常讲的一些观念外,围绕招商引资的意识和环境问题,我想有必要谈一谈对市场经济的一些直观理解。 ①市场经济就是政策经济。 当前,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内陆地区发展的市场经济往往是在政策的拉引下,获得后发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要发扬××人不服输、不气馁的劲头,激流勇进,击水中流,不断推出优惠政策,以创造环境优势,吸引客商“眼球”。 在制定招商政策上要有战略思维,真正按“三个有利于”标准来衡量一切、评判一切,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管,但求所得。 要敢于舍小利求大利、舍眼前利益求长远利益,只要能促进××发展,只要能实现群众利益,就要鼓励试、放手搞、不争论;只要法律没有明文禁止,什么事都可以谈,什么利都可以让,真正做到“只要来××,一切好商量”。 ②市场经济就是环境经济。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所发挥的是基础性作用。 环境好,就可以形成吸引生产要素的“洼地效应”和“聚集效应”,反之,必然导致“荒漠化”和“边缘化”的严重后果。 对于××的经济环境,我们要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待,交通与区位是我们的优势,但是如果环境不好,交通便利就可能使××变成“过水丘”,区位优越就可能使××出现“中部塌陷”;同时,要用全面的观点来看待,既要重视硬件,更要重视软件,全面创新经济环境,做到以环境新优势挖掘区位传统优势,以环境大改善促进招商引资大突破。 ③市场经济就是全球经济。 简单地讲,市场经济是没有市界、省界、甚至国界的,我们现在经常讲的一句话,叫做“经济全球化”,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市场经济要求打破一切区域的界限和条块的分割,打破一切行业和部门的垄断,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使经济要素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合理配置。 市场经济的这一特点,铸就了“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 这使我市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在奋发中崛起,要么就在竞争中败退;要么把外地的生产要素吸到××来,要么就被外地所“掏空”。 广大干部一定要增强危机感,自觉适应市场经济的开放型特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真正做到以大开放促大发展。 ④市场经济就是朋友经济。 人与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是懂感情的。 实践证明,对中外客商的感情投资就是对本地经济的潜在投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有了感情,一切障碍都可能化为乌有。 不广交朋友、不尊商亲商,招商引资就不可能有所突破。 要广交朋友,勇于上门推售自己,鼓励客商来××投资,即使客商暂时不能来××投资,也要常走动、常联络,不断培养感情、加深了解;要善待朋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的客商要设身处地多为他们着想,热情周到而不自丧其节,积极主动而不盛气凌人,做到想其所想,解其所难,帮其所需,真正在帮助客商发展中建立深厚的感情;要诚信待友,对答应的事要躬行不悔、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对做不到的事要坦诚相告、给客商一个明确答复,对做好了的事要不求回报、但求客商在××生活舒心、工作顺心。 唯其如此,××的朋友才会遍天下,××才能成为天下客商的××。 (二)优化环境就是要创新政策,完善制度,建立完备的招商引资机制。 资本因利而动,环境因时而创,政策因商而设。 我们要站在制度建设高度,全面创新招商政策,健全招商激励机制,努力促进对外开放的扩大。 一是要认真落实政策承诺制。 吃透国家宏观政策和法规精神,用活用好各项优惠政策,做到上面有的坚决执行,外面有的参照施行,自己制定的务必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执行,真正做到让利招商、放开搞活,最大限度地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的《关于鼓励兴办生产性企业的优惠政策》,必须全面落实到位。 对重大投资项目,还要通过现场办公会的形式,实行“一事一议”的办法,尽力满足投资者的要求,给投资者以大的回报空间。 对承诺的事项,要按照“政府承诺,××兜底”的原则,不打折扣,一一落实到位。 二是要认真落实招商激励制。 市委、政府制定《关于对全市招商引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目标管理办法》、《关于完善招商引资奖励的实施办法》,目的就是为了调动起广大干部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鼓励干部群众投入招商引资洪流,形成全民招商的工作格局。 市委、政府对招商引资实行奖罚的态度是鲜明的,凡是完成招商任务的单位,都要受到鼓励;凡是达到奖励办法规定标准的个人,都要受到奖励。 三是要认真落实办事委托制。 对招商项目,招商局要无偿代投资者办理各种报批手续,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真正在投资者与政府各部门之间建起一条“绿色高速路”,切实减少投资者与政府打交道的成本;对重点企业,要实行挂牌保护制,除税务、公安外,任何部门都不得去检查、收费,去打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市委、政府已经决定,对所有收费项目,都委托给市政服务中心去承办,由市政服务中心跟企业打交道,在部门与企业之间筑起一道“绿色隔离带”;凡是与群众办证办事息息相关的部门和单位都必须进入中心,并实行“阳光政策”,公开办事程序,自觉接受政务中心的统一管理与监督,决不准搞“暗箱操作”和“体外循环”。 四是要认真落实项目责任制。 全市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不仅是本单位、本部门优化经济环境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全市招商引资各“突击队”的“一号首长”。 今年,市委、市政府已将全市的招商任务分解到了各级、各部门,形象地讲,就是已经给大家发出了战斗指令。 我们必须按照《关于对全市招商引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目标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切实完成招商任务。 在这里特别要提出的,就是我们市级领导,一定要做给大家看,带着大家干,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五是要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 谁破坏经济环境,谁就是××人民的“公敌”,谁就必须受到严肃追究。 没有铁的纪律,就没有好的环境。 对不守纪律而搞“三乱”的,要让其“利润”为负;对不讲法制、违规执法、执法犯法的,要让其弃权归位;对不听招呼而阻工闹事、强买强卖的,要让其“臭名”远扬。 通过强化责任追究制,严肃查处一批重大案件,真正使环境整治工作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优化环境就是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形成强大的招商引资合力。 一是要加强协调,形成合力。 各级各部门要树立优化环境的“一盘棋”思想,强化招商引资的全局观念,对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政策、承诺的事项和出台的措施,只有坚决执行的义务,没有敷衍塞责的理由;只有照章行事的权力,没有明从暗顶的藉口,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形式主义,搞政出多门、各行其是的无政府主义,决不允许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的现象存在,要真正做到想政府招商之所想,急人民致富之所急,解客商经营之所难,形成强大的招商引资合力。 在这里,还要重申一句,政府的各个部门必须坚决维护政府的权威,维护市长的权威。 个别同志不要“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利令智昏,连基本的规矩都不懂了。 二是要奖罚兑现,取信于人。 现在重要的不是研究思路,而是如何变思路为实践;不是制定政策,而是如何变政策优势为招商优势、发展优势。 为鼓励干部招商,推动全民招商,在制定奖罚措施时,市党政联席会议进行了慎重研究,以提高奖罚政策的可操作性,达到“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的要求。 不管奖励多少,不管财政有多困难,哪怕去贷款,也要保证奖励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这是市委、政府的坚定决心�要通过奖罚兑现,让敢抓、会抓、善抓的干部,得到令人眼红的任用,得到令人心跳的奖励,在全市真正形成无才不用、无功不赏的工作导向。 三是要强化监督,从严查处。 充分发挥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的作用,抓住影响较大的重点案件、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不正之风严重的行业和部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切实提高工作实效;要充分发挥投诉中心的职能作用,做到每案必查、每查必果,切实维护投资者和群众的利益;综合督查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要协调配合,加大重点案件查处力度。 优化环境,义不容辞;招商引资,责无旁贷。 我们一定要勇挑重担,有谋善管,常思招商良策,常抓环境治理,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同志们,“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让我们在历史长河的岸边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地刻上这么一句:“我们没有辜负人民,没有辜负××,没有辜负历史!”在全市招商引资暨优化经济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的文章 一见·总书记强调做好 海
网上主题宣传启动 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