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研讨会分享了文物防震最新成果 在一瞬间失去许多珍宝 如何避免

当你走进博物馆展厅,细看那些放置在展柜中的文物,很容易看到它们被精心加固的痕迹:细细的尼龙线缠绕着器皿、固定好的支架“抓握”着雕像……还有各种为文物量身打造的卡扣和楔子,从外部或内部支撑保护着这些展品。

更多更重要的保护则隐藏在观众留意不到的地方:花瓶里装入了旨在降低其重心的填充物;放置展品的展台下隐藏着先进的隔震装置……甚至,如成都博物馆这样,整个博物馆就坐落在数百个隔震的橡胶垫上。

成都博物馆独立展柜下的防震设计

以上种种都属于文物防震技术范畴,它所涉及的领域则跨越了结构力学、建筑学、工程学、气象学、文物保护学等多个学科。10月20日,“2024文物防震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博物馆举行,来自意大利、希腊、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外学者以及国内文物防震领域的近150名专家参会,并分享了有关文物防震的最新研究成果。

世界文化遗产年代久远、类别和数量最丰富的中国、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分布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美国、日本和中国东部沿海各省,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中国博物馆备案数量达到6833家,其中70%以上处于7度及以上地震设防烈度区域。

全球范围内地震频发,国内外历次大地震均对文物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何有效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全球文物保护工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和责任。

研讨会现场,保罗盖蒂博物馆高级研究员、国际文物保护学会名誉主席杰瑞·波达尼(Jerry Podany)和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研究员、文物防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葛家琪分别为会议做了主题报告。

杰瑞·波达尼

波达尼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已有45年,他在报告中分享了这些年来盖蒂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技术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他说:“地震对文物的损毁是非常可怕的,一瞬间就会失去许多珍宝。但在我刚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专门做博物馆文物保护的专家少之又少,多数都是建筑方面的专家。”

第三次来到中国的波达尼认为,本次在成都举办的这场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对全球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产生深远影响,“中国近年来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卓越的实验,并将相关的数据与资源与国际同行共享,而他们取得的进展超出我的想象,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未来的工作也将取得更多成效。”

波达尼所提到的“大量研究与卓越的实验”,在葛家琪有关文物防震技术研究进展的主题报告中得到了印证——从馆藏文物到文物建筑的防震需求,从文物损伤预测分析模型到防震成套技术的运用和检验,葛家琪简明扼要地展示了跨学科团队通过大量实验而得出的理论创新成果。

葛家琪

虽然在多位专家的报告中都展示了文物在模拟地震效果的摇晃台面上努力“站稳”的场景,但葛家琪表示,不可能对所有文物都通过模型实验去测试,“必须有一个理论的力学模型来预测地震可能造成的损伤程度。”

博物馆里的可移动文物与包括古建筑在内的不可移动文物,都有防震的需求。对于历经风雨沧桑的古建筑而言,用现代的钢筋水泥去对其进行加固,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就像一个人挑担子,决定他能挑起多少斤担子的,是他自身的肌肉、骨骼和意志力。”葛家琪说,“每座古建筑都有自己的结构特点以及相应的承载能力,没有统一的标准。”

本次会议期间,专家们还讨论了在ISO/TC349筹备申请文物防震国际标准工作组相关事宜。葛家琪认为,重点在于提供一种规范的方法,去精细评估测算地震可能对馆藏文物或古建筑产生的影响。“过去的文物抗震加固技术以‘硬抗’为主,通过周密的加固来对抗震荡。”他说,“如今则更侧重隔绝地震波造成的振动,以及合理释放地震的能量,就像打太极一样,因势利导,以柔克刚。”

据了解,2008年汶川地震后,在四川省文物局大力支持下,成都博物馆成为了中国第一个采取馆舍、柜架和文物本体一体化防震的示范项目。采用防震技术的雅安市博物馆、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分别经历了2022年6.2级、6.8级强地震,文物无一震损。

中国西南地区是高烈度地震频发区,文物震害风险依然严峻。本次会议期间,文物防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分别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博物馆设立工作站,并举行揭牌仪式。工作站将进一步深化馆藏文物、古建筑、石窟寺等各类文物的防震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动四川文物防震保护事业的发展迈向新高峰。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苏静

被澳洲抢生源最多的几所英国大学!
单节狂丢50分创多项耻辱纪录 上海狂输浙江37分开局4连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