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丨全球市场容得下中美欧车企同台竞技

(原标题:随笔丨全球市场容得下中美欧车企同台竞技)

新华社巴黎10月20日电 题:全球市场容得下中美欧车企同台竞技

新华社记者康逸 张兆卿 乔本孝

全球市场足够大,容得下各国企业各显神通;巴黎车展的展位足够多,容得下各国车企同台亮相。记者在巴黎车展看到,5号馆内群英荟萃,一个展厅同时容纳中美欧不同品牌制造商,既便于看展的消费者和业内人士了解比较,也方便参展的汽车制造商、经销商、供应商互相取经,寻找更多合作机遇。

尽管有关增加关税的政治化风险萦绕在车展上空,但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逻辑依然占了上风。“车型精致”“内饰美观”“座椅舒适”“功能齐全”“空间很大”……凭借着时尚设计、创新技术和高性价比,登陆巴黎车展的新款中国电动汽车俘获了不少欧洲消费者的心,在车展上试驾也提升了他们对中国汽车品牌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什么时候在欧洲上市交付”是不少中国厂商被追问最多的问题。

10月14日,人们在法国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举行的2024巴黎车展媒体开放日上参观红旗展台。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谈到中国电动汽车的市场表现和性能,巴黎车展主办方负责人塞尔日·加绍告诉新华社记者,人们愿意驾驶电动汽车支持环保,同时也在意成本,中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创新和成本优势,产品价格与燃油车接近,很有竞争力。

相较于保护主义的政治企图,不少参展企业更加愿意遵循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商业逻辑。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历史悠久的巴黎车展已然成为全球电动汽车的竞技舞台。中美欧车企都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近年来,中美欧车企及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不断拓展加深: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成为其全球最大的生产中心之一;雷诺旗下纯电动车型“达契亚春天”在中国研发制造,位居欧洲电动汽车零售榜前列;通用、福特以及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大众等越来越多美欧汽车巨头纷纷选择与中国伙伴加强合作,布局未来市场的制高点。

全球车企合作有百利而无一害,有助于推动汽车产业发展,促进绿色转型,探索未来的交通出行解决方案,助力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最终的赢家是整个行业和全球消费者。

与中国零跑汽车共同创立合资公司的斯特兰蒂斯集团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说,我们与零跑是一种创新的全球合作模式,经销商和投资者对推出的新款电动汽车都很感兴趣,市场也渴望技术精湛、价格合理的电动汽车,这会为我们两家公司带来新机遇,让彼此都受益。零跑国际首席执行官忻天舒也表示,零跑有技术、产品和成本上的优势,斯特兰蒂斯集团在全球有强大的售后服务网络、制造基地和销售渠道,双方合作优势互补。

10月14日,人们在法国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举行的2024巴黎车展媒体开放日上参观广汽展台。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汽车产业是全球性产业。中欧汽车产业合作40年,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格局。40年来,中欧汽车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是合作,最宝贵的经验是竞争,最根本的基础是公平环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欧双方并非“零和博弈”。当今世界变乱交织,更需要冷静思考,在诸多不确定中把握大势,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和互利共赢的合作大势,应当把经营的主导权交给对风险感受最直接、最敏锐也更知道如何规避应对的企业,聆听企业界呼声,为企业营造“更自由从事经贸往来的环境”。红旗汽车法国经销商尼古拉斯·卡约表示,美国需要中国,欧洲也需要中国,相互之间的合作是必须的。

竞争带来活力,合作创造机遇。上届巴黎车展是两年前,当时疫情阴影仍在,大约有20个品牌参展,展厅面积约4.5万平方米。这次大约有50个品牌参展,展览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比上届大幅增加,这对普通消费者和参展企业都是个好消息,全球汽车产业也在期盼着更多合作共赢的好消息。


欧盟掀桌不玩了?新能源汽车“后路”几何……

作为 汽车 工业的发源地,欧洲可能未曾想过,自己会在新能源时代沦为 “落后生” 。

落后就该奋起直追,这是我们的思维方式。

不过,最近欧盟委员会正在评估一项提案,该提案将动力电池的关键材料——锂归为对人体有害的材料。 如果提案通过,将直接影响锂电池行业乃至新能源 汽车 行业。

如此偏激的动作,被网友戏称 “掀桌不玩了” 。

玩笑归玩笑, 中国新能源车企实力几何?欧盟此举会带来何种影响?我们又能从中挖掘怎样的机遇? 不妨随笔者一同细细梳理一番。

相比日系车、德系车上百年的发展时间,中国的燃油车研发 历史 只有短短几十年。

不仅要打破欧美日韩的技术封锁,还得达到同等水平的质量,实在是困难。 通过新能源技术进行弯道超车的机会,中国一直在等。

1995年,比亚迪成立。 2000年,比亚迪自主研发出锂电池并应用于智能手机,后续应用于电动单车。 2011年,宁德时代成立。 2020年,比亚迪刀片电池问世。 2022年,宁德时代发布麒麟电池。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国内企业在锂电池领域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已经可以与国外厂商近身搏斗,弯道超车的机会终于来了。

2009年,国家颁布《新能源 汽车 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政府掏出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发展新能源 汽车 。

当时潜心发展新能源 汽车 的企业并不多,只有骗补贴手段在不断推陈出新。

不过,千金市马骨,终将迎来千里马。 电芯、电机、电控、电解液、正负极材料等行业逐渐从混乱到有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2018年,国家主动引入特斯拉这条“鲶鱼”,迫使中国新能源 汽车 企业不断创新。

国产品牌也不负众望,在压力下释放活力,终于把技术专利、供应链等优势发挥了出来。

2022年6月,中国新能源 汽车 产销都接近50万辆,继续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

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新能源 汽车 ?

一是为了能源安全。

中国是能源进口大国,但近年来 汽车 保有量快速增长,导致石油缺口变大。 为了给工业制造留出足够的能源,发展新能源 汽车 非常有必要。

二是积累了足够的优势。

中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成本已经低至0.4元/度、0.6元/度,再加上全球第一的特高压输电技术,支撑起了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基础。

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世界第一,能源短缺问题还未真正降临到他们头上。 而且美国地广人稀,当地人更偏爱大排量燃油车。

所以特斯拉在美国的重点其实是智能化,传递的是 科技 进步和 时尚 前卫,是类似苹果的潮流文化。 据说S系列的代码超过了4亿行,在软件定义 汽车 的时代,很多品牌只能望其项背。

至于欧洲,能源极度依赖俄罗斯和中东地区,政客们为了选票走上了环保主义的极端,要在2030-2040年全面停售燃油车辆。

尴尬的是,欧洲并没有提前做好准备。

奔驰宝马奥迪这些豪华品牌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还想躺在品牌溢价上数钱。 结果只能是高端车不如特斯拉,性价比不如比亚迪。

面对这种情况,欧洲现在只有两个办法:

一是直接进口新能源 汽车 ;

二是在自己的生产平台上使用中国的零部件,或者购买专利授权。 比如德国斯柯达新能源 汽车 的整车技术,就是从比亚迪买来的。

前者相当于直接帮国外品牌赚钱,后者则是给国外的新能源 汽车 技术升级提供机会。

站在全球化的角度,当然无可厚非。

新能源 汽车 行业,已经在无形中成为了中美联合绞杀欧日韩车企的战略布局。

美国有政治优势和技术优势,而中国有14亿人口的广大市场,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带来的成本优势。

而欧洲、日本和韩国,因为长期躺在燃油车专利上赚钱,没有积累新技术。 如今被迫迈入新能源 汽车 赛道,已经完全跟不上了。

欧盟现在当然很着急。

所以,抛出锂电池有害这个提案,也并非真的是“掀桌子不玩了”,而是想尽可能限制特斯拉和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

新能源 汽车 本土化生产,是欧盟的野望。

不过,如果真的通过了这个提案,恐怕只会更加有利于中国、美国新能源 汽车 企业的发展。

第一,如果欧洲直接弃用锂电池,改用其他新能源(比如氢能),还是要投入很长一段时间进行技术研发,才能有产品问世。这段时间里,空出来的市场肯定会被抢占;

第二,在中国新能源车企已经垄断市场的情况下,尤其是欧洲90%的锂电池要从中国进口,提案造成的成本上涨,只能由欧洲车企独自承担,反而会制约自己的新能源 汽车 发展;

第三,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已经开始新的技术研发,比如油电混合动力 汽车 。 如果欧洲最后打算重回燃油车(并非毫无可能),会发现这条路可能已经被中国的后发优势赶超。

但是,从积极的层面看,欧盟此举或将倒逼当地锂电池回收行业的规范发展,促使动力电池产业链更加完善。

众所周知,废旧电池污染性很强。

尤其是动力电池,包含大量重金属、电解质、溶剂及各类有机物辅料,不当处理会严重污染土壤与水源,亦会产生有毒气体排放。

而目前的动力电池回收,还存在着商业模式不成熟、缺乏足够有效的收集渠道等一系列问题。

此外,随着下游新能源车企增多,动力电池原材料锂、镍、钴供给吃紧,频频被推至天价,而这些贵金属,可以从退役的锂电池中回收。

动力电池的回收,正在成为下一个风口。

如果问这两年什么涨价最快?锂、镍、钴一定榜上有名。

2021年年初至今,电池级碳酸锂从5万元/吨飙升到47.8万元/吨,上涨近十倍。 金属镍和钴也因为价格暴增,获得了“妖镍”和“钴奶奶”的称号。

这些都是动力电池的原材料,价格高涨,均与新能源 汽车 加速发展、动力电池需求大增有关。

在此背景下,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就是必行之路,否则新能源 汽车 就与燃油车无异,毕竟这些矿产资源和化石燃料一样,终将迎来枯竭的一天。

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需要回收处理的动力电池将达到237万吨,市场规模超千亿。

面对“千亿蓝海”,入局者纷至沓来。

据统计,国内现存动力电池回收企业5万多家,过去一年新成立的超过3万家,占比超60%。

以格林美为例。 该公司2015年便切入动力电池回收领域,2021年,其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实现营收1.51亿元,同比增长61.63%。

6月28日,格林美全资子公司——动力再生举行战投引进与混改签约仪式,武汉市新洲区国有投资平台、中证投资等十余家战略投资者参与投资,助其持续发力动力电池回收行业。

与格林美分一杯羹的,是宁德时代控股的邦普循环。 2013年,动力电池回收尚未在国内兴起,宁德时代便收购了邦普, 切入动力电池回收赛道。

几年来,邦普凭借宁德时代的扶持迅速做大。

4月29日,曾毓群在宁德时代的业绩电话会上表示,子公司邦普的电池回收业务,锂的回收率已经达到91%,镍和钴则达到了99%。

此外,诸如LG、三星、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电池企业纷纷进军动力电池回收产业。

站在招商引资的角度,这片“千亿蓝海”也给地方政府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新能源 汽车 行业方兴未艾,但以特斯拉和比亚迪为寡头的格局已然形成,地方政府再想“砸钱”投出一个“造车新势力”,希望十分渺茫。

新能源 汽车 的产业链那么长,总有一个环节适合你,何必执着于整车制造。

科研实力强可以搞芯片,家里有矿就布局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就发力零部件制造。 如今,又多了电池回收这条新赛道,让整条产业链形成了闭环,上游和下游的界限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

赛道爆发在即,从业者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但另一方面,行业似乎并未真正准备好。

截至目前,工信部已累计公布三批符合《新能源 汽车 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从20多家逐步扩容至47家。

进入白名单的“正规军”,获得了政策的加持和行业的认可,但还是要与“小作坊”分庭抗礼。

据统计,2021年,仅有10%——20%的动力电池通过正规渠道回收,其他多流向非正规渠道。

不用受制于环保、安全等标准,“小作坊”的回收成本更低,因此在抢夺货源时处于上风。 但“正规军”与“小作坊”的斗争,除了利润上的争夺,还有对环境的危害与否。

所以,对前景充满信心之余,需要越来越多规模化的“正规军”接手动力电池回收这门生意。

政府要做的,不只是抓紧机会布局产业,更应该在政策端发力,对动力电池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真正合规的企业创造发展机会,让行业从一开始就建立起 健康 有序的生态。

当然,既然是新兴产业,就意味着信息不对称,可能连业内人士都在摸着石头过河、都会缺乏经验,何况其他人。

有问题不怕,总结经验、调整政策,行业一定会规范起来,而且会不断地向上发展。

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相信中国也能成为领头羊,不仅实现新能源 汽车 的全产业链闭环,也让“生化环材”不再是“四大天坑”专业。

应收账款将改善 一揽子刺激政策落地!多家上市公司回应
金 沙 点 成 新疆持续挖掘沙漠旅游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