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金砖合作新时代 谱写全球南方团结发展新篇章

(原标题:开创金砖合作新时代 谱写全球南方团结发展新篇章——习近平主席赴俄罗斯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前瞻)

深秋时节,广袤的东欧平原显现斑斓色彩,蜿蜒流淌的伏尔加河与卡赞河、卡马河在俄罗斯喀山交汇。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22日至24日赴俄罗斯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

18年来,金砖这艘大船劈波斩浪,勇毅前行,开辟出一条互尊互助、和衷共济的宽阔航道。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携手金砖伙伴书写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地域国家携手发展的精彩故事,推动金砖合作机制不断迈上新台阶,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建设性力量。

2024年是“大金砖合作”开局之年。“金砖大家庭”实现历史性扩员后,习近平主席将同金砖国家领导人首度线下聚首,为金砖合作机制的发展擘画蓝图,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注入新动力,携手谱写全球南方团结发展的新篇章。

稳步开局 “大金砖合作”站上新起点

“金砖国家是塑造国际格局的重要力量。我们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共同捍卫发展权利,共同走向现代化,代表着人类社会前进方向,必将深刻影响世界发展进程。”2023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期间深刻阐述金砖合作的重大意义和时代价值。

金砖合作机制诞生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时代潮流之中,经过近20年发展,如今已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架构。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主持或出席历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在金砖合作机制的建设、发展、扩员进程等关键节点阐述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引领金砖大船行稳致远。

这是2024年9月25日在俄罗斯喀山拍摄的“金砖机遇”青年交流对话会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今年1月1日,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参与金砖国家合作,“大金砖合作”在国际社会的瞩目中正式开启。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变局的风云际会,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世界希望听到金砖发出更多的声音,期待金砖发挥更大的作用。

金砖的向心力,源自聚焦发展、联合自强的如磐初心。“发展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要务,也是人类社会永恒主题。”在2023年南非“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扩员后,金砖十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30%,人口占全球人口近一半,贸易占全球贸易五分之一。中国同金砖伙伴持续深化互利合作。今年一季度,中国对金砖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超过11%。

这是位于厦门的金砖国家商品服务中心内展示的商品(2022年6月23日摄)。中心将经贸合作与跨境电商有机结合,通过专题推广、直播带货等各种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促进金砖国家优质产品对接中国市场,共同把握发展机遇。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阿联酋迪拜海湾研究中心研究员艾哈迈德·阿里认为,金砖合作机制因其稳定发展的经济体量和平等广泛的合作机遇,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引擎。

埃塞俄比亚学者巴卢·德米西说,加入金砖大家庭带来经济增长、投资机遇和贸易伙伴关系的拓展,有望“显著促进埃塞俄比亚经济社会发展”。

金砖合作机制的驱动力,源自坚守公平正义、完善全球治理的共同信念。“我们就巴以问题协调立场、采取行动,为扩员后的‘大金砖合作’开了个好头。”2023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特别视频峰会上说。世界听到了为重大热点问题凝聚共识、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金砖和声”。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国际法教授埃万德罗·卡瓦略认为,中国同其他金砖国家的合作有力捍卫了多边主义,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金砖合作机制的感召力,源自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金砖国家不是封闭的俱乐部,也不是排外的‘小圈子’,而是守望相助的大家庭、合作共赢的好伙伴。”习近平主席道出金砖合作机制历经风云变幻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发展逻辑。

从2017年中国提出“金砖+”合作模式、首次将金砖合作伙伴对象扩大至全球范围,到如今实现历史性扩员,金砖成色更足、分量更重、影响更大。当前,30多个国家叩响“金砖大门”,充分彰显金砖合作机制广受欢迎,影响力和吸引力越来越大。

阿塞拜疆技术大学创新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埃尔沙德·马马多夫说,金砖合作机制尊重参与合作的各方利益,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合作互利平台”。

工笔细描 镌刻金砖中国印记

上海浦东,高150米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矗立于世博园区,这是金砖国家团结合作的象征。新开发银行是习近平主席亲自关心和推动的金砖合作旗舰项目,自2015年成立以来,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从推动成立新开发银行,到首倡“金砖+”合作模式,从阐述金砖国家“四大伙伴关系”,到推动建设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中国在金砖成长之路上镌刻下深深印记。中国积极携手金砖伙伴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获得广泛共鸣和支持。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世博园区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2022年6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当前,金砖合作正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阶段。中方正同金砖伙伴一道,拓展“金砖+”合作模式,充实政治安全、经贸财金、人文交流“三轮驱动”合作架构,携手开启金砖合作新征程。

“我们要把握大势,引领方向,坚守联合自强的初心,加强各领域合作,推进高质量伙伴关系,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稳定性、正能量。”习近平主席呼吁金砖大家庭团结合作,发挥稳定世界的关键作用。

金砖国家充分利用金砖合作平台,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加强协调,为政治解决国际热点问题提供新动力,为捍卫世界和平安宁贡献积极力量,推动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俄中友好协会主席梅利尼科夫说,随着金砖合作机制参与方和合作方式的增加,金砖国家面临的机遇也在增多,金砖国家在全球舞台上的作用将不断扩大。

发展是各国不可剥夺的权利。2023年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宣布一系列契合时代潮流、推动创新发展的中国倡议和务实举措:设立“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探索建立“金砖国家全球遥感卫星数据与应用合作平台”;共建“金砖国家可持续产业交流合作机制”;倡导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合作……

这是在厦门举行的2024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展巴西展位展出的E190-E2飞机模型(2024年9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如今,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已经启动,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已经成立。从举办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到举行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从开通中国首条金砖城市跨境电商空运专线,到利用厦门创新基地分享数字化转型经验,中国和金砖伙伴一道,推进务实合作,深化互利共赢。

“文明多姿多彩、发展道路多元多样,这是世界应有的样子”“金砖国家为世界文明交流提供了最佳实践”——习近平主席在出席金砖相关活动时,多次强调金砖国家增进文明对话的意义。

2024年9月14日,在俄罗斯莫斯科,与会者出席金砖国家媒体峰会。新华社记者 白雪骐 摄

近年来,金砖国家人文交流如火如荼,电影节、运动会、合拍电影和纪录片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精彩纷呈,架起一座座民心相通之桥。7月,“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在杭州开幕,来自金砖十国的72位诗人齐聚西子湖畔,共赴文学盛会。9月中旬,在莫斯科举行的金砖国家媒体峰会上,来自40多个国家的60多家媒体负责人围绕“金砖国家媒体在推动多极世界稳定与合作中的作用”开展研讨,为促进多极世界稳定与合作贡献媒体力量。9月下旬,《熊猫剧场》“金砖展播季”在莫斯科启动,将通过多家媒体累计播出超过200小时中国主题影视节目,为海外观众呈献文化视听盛宴。

2024年9月22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中俄青少年表演节目。《熊猫剧场》年度开播暨金砖国家影视文化交流活动22日在莫斯科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金砖国家的相关部门、媒体影视机构代表及青少年代表900余人参加。新华社记者 白雪骐 摄

阿联酋《联合报》政治评论员艾哈迈德·哈马迪说,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在金砖国家间深入推进,各成员国向着心相近、民相亲的方向迈进,为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供“金砖样板”。

继往开来 携手共建美好未来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金砖国家日益成为塑造国际格局、维护全球稳定的重要力量,金砖合作机制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是代表南方国家的最核心机制。

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指出,国际社会要以天下之利为利、以人民之心为心,推动发展问题重回国际议程的核心。要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更好发展。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为共同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

2022年9月7日,2022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和颁奖嘉宾在厦门合影。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金砖合作机制以合作聚力、以发展赋能,激发全球南方国家参与全球事务新活力,共同打造全球和平发展大格局。作为金砖合作的重要推动者和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中国始终同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中国为金砖合作机制的不断发展发挥了领导作用。”南非沃尔特·西苏鲁大学研究员祖基斯瓦·罗博吉认为,金砖合作机制有力促进全球南方国家的团结合作,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而中国为金砖合作全球影响力的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董事兼资深研究员邦恩·纳加拉认为,中国所倡导的真正的多边主义、在推动全球南方现代化建设中所作努力为世界带来了信心和重要力量。

2024年9月24日,在俄罗斯喀山,俄罗斯喀山室内乐团演奏传统曲目。“金砖国家文明对话”系列活动24日在俄罗斯喀山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伊朗等金砖国家的相关机构、各领域专家学者及青年代表等300多人参加。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今日中国正是全球南方国家希望成为的样子,”巴西前总统、新开发银行行长迪尔玛·罗塞芙表示,中国倡导更加公正有效的全球治理,正在推动世界构建命运与共的光明未来。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站在新的起点上扬帆起航,中国将继续同金砖伙伴一道,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化各领域合作,积极应对共同挑战,为“大金砖合作”开创新局,推动金砖之船驶向现代化的彼岸。


向凌云为何获评为2023金砖国家经济发展领军人物?

2023年的春天,金砖国家的经济版图闪耀着新的光芒。 4月21日至22日,金砖国家多边主义产业合作高峰论坛在浙江人民大会堂盛大举行,南非国民议会事务代表弗罗里克阁下亲临,为这场盛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向凌云,这位旅美经济学家,荣膺2023金砖国家经济发展领军人物,这是对他在构建全球发展新时代中贡献的认可,也是对高品质伙伴关系的有力推动。

论坛以“维护全球多边贸易秩序,推动世界经济协同发展”为主题,弗罗里克与嘉宾们共话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合作,为金砖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峰会上,新能源、健康医疗、消费电子科技等领域的领军者汇聚一堂,分享智慧,探讨合作,旨在赋能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拓展国际市场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国际贸易质量。

今年,南非接过金砖国家轮值国的重任,将在南非举行的第十五次领导人会晤将汇聚“金砖+”的力量,共同面对全球不确定性的挑战。 作为新兴市场的重要支柱,金砖国家的团结与责任担当,对世界稳定至关重要。 他们需加强合作,深化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未来的挑战,提升金砖合作的影响力。

南非作为非洲经济大国和矿产资源大国,其深井开采技术领先全球,经济结构先进且资源丰富。 作为2023年轮值国,南非与中国经济合作紧密,中国作为金砖机制的坚定支持者和最大经济体,双边关系和南南合作的典范意义深远。 南非特色产业与数字经济的结合,将有望在中国产业互联网模式的启发下,开启新的高质量发展篇章,成为金砖国家数字经济的崭新标杆。

此次会议由2023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暨南非投资贸易国际博览会组委会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共同主办,为南非经济高质量发展绘制了蓝图,为即将召开的峰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金砖中国年主题是什么?

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

中国是2022年金砖国家主席国。 2022年金砖国家协调人第一次会议1月18日以视频方式召开,开启了金砖“中国年”进程。 金砖“中国年”的主题是“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预计将举办100多场活动,涵盖30多个具体领域。

这是继2017年以来,中国时隔5年再次担任金砖国家主席国,相信金砖“中国年”必将取得丰硕成果,为金砖机制发展注入新动力,为疫后世界经济复苏与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金砖国家简介:

金砖国家都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大国。 自2006年建立以来,金砖合作机制已经走过16年的发展历程。 在五国共同努力下,金砖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标志性成果,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积极、稳定、建设性力量。

事实证明,金砖合作顺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得到广泛认同和支持。

以下内容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外交部副部长兼中国金砖国家事务协调人马

作为一个当代青年如何看待当今国内国际形势

当今国际形势与我国外交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这一科学论断精辟概括了当前一个时期国际形势演变的基本特征,也反映了2007年国际战略形势的主要特点。 目前国际战略形势中出现的深刻变革和复杂调整,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三大趋势深入发展的推动下,各国利益出现新的变化、实力出现新的消长、政策出现新的变动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互动的结果。 就我国而言,大国关系、周边关系、发展中国家关系和多边关系,构成了我国外交态势的全局。 大国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重点,周边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要点,发展中国家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基点,多边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亮点。 过去一年,我国的国际战略态势总体上继续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进一步”:大国关系进一步调整,周边关系进一步改善,与发展中国家关系进一步加强,多边关系进一步发展。 但与此同时,我们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必须居安思危,妥善应对:一是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世界仍很不安宁;二是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三是我与各大国关系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四是我国周边还存在一些复杂问题。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台独”分裂势力正在加紧进行分裂活动。 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但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 展望2008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四个继续”: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一、大国关系过去一年,国际力量对比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推动着新一轮大国关系的调整。 美国单边主义严重受挫,2007年明显加强对国际上其他力量的协调和借重。 欧盟实现第六次扩大,成员增加到27个,欧盟峰会通过《里斯本条约》,一体化建设摆脱停滞状态。 俄罗斯复兴势头强劲,2007年经济增速可达7.6%,俄对外政策进取性增强。 日本经济保持复苏势头,积极谋求世界大国地位。 在此背景下,美俄矛盾有所发展,针对美进一步挤压俄战略空间的做法,俄积极展开战略反制;美欧分歧犹存但关系有所拉近;美日强化同盟关系的同时分歧有所展现,特别是日政府被迫中止海上自卫队在印度洋对美军的支援行动,对美日关系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大国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重点。 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有望达到3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2万亿美元,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 过去一年,我国与各大国关系进一步调整。 1、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并有新的进展。 胡主席与布什总统两度会晤、多次通话;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和战略对话成功举行,取得多项成果。 2007年1—9月,中美双边贸易额为2213.6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双方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 双方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加强沟通,双边关系的战略内涵更加丰富。 我成功接待美国防部长盖茨访华,两国军事交流与互信得到增强。 2、中俄关系取得长足发展。 两国高层互动频繁。 胡主席与普京总统五度会晤,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第二个10年的发展确定总体框架。 双边经贸合作务实推进,2007年1—9月,中俄双边贸易额达349.2亿美元,同比增长41.8%,2010年前双边贸易额增至600-800亿美元的目标可望如期实现。 我成功在俄举办“中国年”活动,双方共签署价值约43亿美元的21项合作协议,举行300多项活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 3、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和发展的良好势头。 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 2007年年内,胡主席与时任日首相的安倍两度会晤,温总理成功访日,日现任首相福田成功访华,双方为构筑和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而共同努力。 2007年1—9月,两国贸易额达1719.4亿美元,同比增长14%;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会议机制正式启动,并举行首次会议。 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曹刚川成功访日,是中国国防部长时隔近10年再度访日;中国海军军舰首次访日,书写了两国军事交流的新篇章。 “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活动举行近百次活动,加深了两国民间往来和相互理解。 4、中欧关系保持稳定和发展。 胡主席会晤多位欧洲政要,法总统萨科齐、英首相布朗等欧洲国家领导人访华,中欧举行第十次领导人会晤和第三轮中欧战略对话。 2007年1—9月,中欧贸易额达2561.3亿美元,同比增长27.8%。 9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在大西洋及地中海海域分别与英、法、西班牙等国海军举行海上联合军演,军事交流领域有新的拓展。 二、周边关系我国周边地域广阔,国家众多,既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亮点,也是诸多矛盾和问题相对集中的热点。 过去一年,我国周边地区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朝鲜半岛形势明显趋向缓和,东盟一体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南亚区域合作步伐加快,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成就显著。 8月,上合组织峰会通过《上合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并成功举行“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引起广泛关注。 周边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要点。 过去一年,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进一步改善。 俄罗斯和日本既是大国,也是我周边重要邻国。 中俄关系、中日关系继续取得新的进展。 除此之外,我与周边各方向上国家的关系均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1、与东北亚国家关系取得新的成果。 尽管解决朝核问题仍然是个曲折复杂的过程,但我在朝核问题有关各方之间积极斡旋,推动六方会谈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2007年年内,六方会谈先后于2月和10月通过《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共同文件和《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 朝同意完成对宁边核设施的去功能化,并对核计划进行申报;美将根据朝方行动并行启动不再将朝列为“支恐”国家程序,推动终止对朝适用《敌国贸易法》进程;各方重申向朝提供经济、能源与人道主义援助。 我在朝核问题解决进程中充分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称赞。 中朝传统友好关系进一步巩固。 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 中日韩三国交流合作得到加强,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成功举行,“中日韩文化交流年”顺利展开。 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深入推进。 1月和11月,温总理先后出席第十次和第十一次东盟与中国“10+1”峰会,与东盟达成多项重要共识。 7月1日起,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协议》正式实施,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积极参加东盟地区论坛安全政策会议等对话活动,成功主办东盟与中日韩武装部队国际救灾研讨会和中国与东盟维和研讨会,与东盟安全对话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2、与中亚国家关系不断深化。 2007年是我国与中亚国家建交15周年。 15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成功解决边界问题,不断增进互信,共同建立“上海五国”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 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已成为新型国家关系和区域合作的典范。 8月,胡主席对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11月,温总理对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进行正式访问。 高层互访和各层级交流进一步增强了我与中亚国家的政治互信与互利合作。 3、与南亚国家关系稳步发展。 2007年年内,中巴双方同意将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 7月1日起,中国对巴实施中巴自由贸易协定第一阶段降税,推动中巴自贸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印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胡主席、温总理与辛格总理多次会晤,双方同意不断推进中印合作“十项战略”,深化双边关系发展。 两国外长2007年年内共5次会晤,创历年之最。 2007年1—9月,中印双边贸易额达272亿美元,超过2006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52%,增幅在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中居于首位。 11月,中印举行首次防务与安全磋商;12月,举行首次陆军联合反恐训练,两国军事互信合作取得新的进展。 三、发展中国家关系过去一年,发展中国家经济普遍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联合自强趋势明显上升。 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金砖四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经济总和已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 亚洲、非洲、拉美地区经济都保持较高增速。 新兴力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传统大国。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2007年143个发展中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均实际收入都在增加,只有10个国家人均实际收入水平有所减少。 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基点。 过去一年,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进一步加强。 积极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2007年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各项后续措施的开局之年。 1月30日—2月10日,胡主席对非洲8国进行国事访问,有力推动了中非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 9月,中国与非洲48国外长在联大举行首次政治磋商,启动了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外长级定期政治对话机制。 中国对非援助、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中非发展基金正式启动,免债、免关税等工作有序进行。 2007年1—9月,中非双边贸易额达526.1亿美元,同比增长29.7%。 我与拉美国家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拉双方在联合国、里约集团、美洲国家组织成员与常驻观察员对话会等机制内保持密切磋商、不断加强协调。 以“G8+5”等机制为平台促进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 在全面推动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同时,我积极主动地推进和引导南北对话与合作。 自2002年起,八国集团在峰会期间与部分发展中国家举行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 2007年6月,八国集团启动“G8+5”常规对话机制,今后将定期召开会议,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能源、社会等领域加强对话与沟通。 “G8+5”机制正成为推进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的重要平台。 2007年年内,胡主席出席在德国海利根达姆举行的“G8+5”对话会,就世界经济问题阐述中方立场,主张促进在国际发展领域的南北合作;就气候变化问题发表中方政策主张,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要求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减排义务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措施;在出席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集体会晤时就加强南南协调提出倡议,得到与会领导人的积极响应。 这是胡主席继2003年法国埃维昂会议、2005年英国鹰谷会议、2006年俄罗斯圣彼得堡会议之后,第四次出席南北领导人对话会,对加强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巩固我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多边关系过去一年,全球和地区多边关系发展更趋活跃。 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APEC)、世贸组织、上合组织、欧盟、东盟、非盟、阿盟、亚欧峰会等全球和地区性多边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影响不断增强。 在解决朝核问题、伊核问题、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等方面,联合国安理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12月举行的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厘岛路线图”这一新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框架协议,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和广泛赞誉。 亚太经合组织经过18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拥有21个成员,占世界人口总数的41%、世界经济总量的53%和世界贸易的46%,成为当今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地区性国际组织。 9月,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悉尼宣言》,就气候变化、多哈回合谈判、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问题达成重要共识。 多边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亮点。 过去一年,我国多边关系进一步发展。 中国积极参与多边事务,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上合组织、东盟与中国“10+1”和东盟与中日韩“10+3”、东亚峰会以及“G8+5”等多边机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联合国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全球和地区性组织的活动。 以联合国为重要舞台,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中国高度重视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一贯坚持在联合国框架内、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有关国际问题,在朝核、伊核、苏丹达区等问题上既注意照顾有关国家的合理关切,又重视维护各方的共同利益,既有效维护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权威,又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建设性作用,全面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中国积极加大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力度,截至2007年11月底,我军共参与联合国18项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军事人员9040人次,是安理会五常中派出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 2007年,我应联合国请求,又向黎巴嫩派遣1支60人的维和医疗分队,将赴黎巴嫩维和工兵分队由182人扩编至275人,承诺向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派遣1支315人的多功能维和工兵分队,其中140人的先遣队已于11月24日部署到任务区,获得良好的国际反响。 中国积极履行对联合国应尽的财政义务,会费比额由2.05%上升至2.667%,增幅居各国之首。 中国还从2007年起参加《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恢复参加《联合国常规武器登记册》,为推动联合国裁军和军事信任制度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重视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支持该组织在亚太地区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2007年9月,胡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针对气候变化这一会议主要议题,胡主席明确提出坚持合作应对、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主张,提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介绍了中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措施、成就和目标。 这是继“G8+5”会议后,胡主席再次在多边场合深入、系统地阐述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也是中国领导人首次在国际会议中就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具体、务实的合作建议,受到各方积极评价和支持。 会议通过的《悉尼宣言》采纳了中国提出的主张。 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发展中的建设性作用日益增强。 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战略态势,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鉴往知来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