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乌最高拉达(议会)发表演讲,详细介绍了他提出已久的旨在赢得俄乌冲突的"胜利计划"。
计划中包括两个重要内容:一是要求北约尽快"不设条件"地对乌方发出入约邀请;二是进一步加强乌军事力量并解除对西方援乌武器的使用限制。
泽连斯基称,如果该计划能得到支持,乌克兰最迟在明年可以结束战争。
德新社报道截图
不过,对于这两大主要诉求,作为"拱火联盟"老大的美国采取了模糊对策;而问题缠身的欧洲盟友则反应冷淡,甚至内部出现严重分裂。
"这相当于美国打向乌克兰的一记响亮耳光"
在泽连斯基公布计划的同一天,乌克兰驻北约使团团长娜塔莉娅·加利巴连科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基辅方面正寻求在美国总统拜登卸任前,获得加入北约的邀请。
加利巴连科说,乌克兰认为,此时向乌方发出入约邀请,"可以成为美国现任政府政治遗产的一部分"。当被问及乌克兰希望北约何时发出邀请时,她回答, "越快越好"。
路透社报道截图
然而,但对于乌克兰方面"越快越好"的喊话,盟友们的回应一如既往地"打太极"。
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当地时间17日表示,他相信乌克兰"终有一天"会成为北约成员国,但这个问题需要北约各盟国进行讨论,才能决定如何推进。
"欧洲新闻"网报道截图
美国的态度则更模糊不清。
下个月的美国总统大选给乌克兰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副总统哈里斯表示将继续支持乌克兰,但她没有详细说明这种支持的程度;而反复宣称自己一旦重返白宫将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至今也没有明确解释他到底将如何处理这场冲突。
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北约成员国都没有表现出向乌克兰发出加入北约邀请的意愿。一位匿名的美国政府高级官员此前对媒体表示,目前华盛顿的立场没有改变。
路透社报道截图
虽然在入约问题上不松口,拱火却在继续。
白宫当地时间16日发表声明宣布,拜登当天宣布了新一笔价值4.25亿美元的对乌军援计划,以满足乌克兰的紧急需求。声明还称,拜登将于11月主持"乌克兰国防联络小组"的领导人级别会议,与国际伙伴协调对乌额外援助。
美国《国会山报》报道截图
然而与此同时,美国做的另一件事却伤了乌克兰的心。
华盛顿15日授权在以色列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以加强以色列防御伊朗导弹的能力。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美国为何不在乌克兰邻国罗马尼亚或波兰部署"萨德"系统,以帮助保护乌克兰西部免受俄罗斯的攻击时,五角大楼发言人萨布丽娜·辛格的回应多少有些区别对待的意味。
辛格强调,这是"不同的防御能力,不同的战争,不同的地区",美国对以色列和乌克兰的承诺有所不同,"有点像苹果和橘子(的区别)"。
《基辅独立报》报道截图
对此,俄罗斯外交部无任所大使罗季翁·米罗什尼克说,这相当于美国打向乌克兰的又一记响亮的耳光,而这也凸显出美国在援乌问题上有多虚伪。
"欧盟需要做出改变"
自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乌克兰一直在请求西方放松对援助武器的限制,近期更是加码要求允许使用西方提供的武器对俄罗斯本土纵深目标发动袭击。
对此,俄罗斯方面多次警告,如果西方允许乌克兰这样做,莫斯科将认为北约国家与俄罗斯"处于战争状态"。
美国《国会山报》报道截图
当地时间17日,欧盟秋季峰会在布鲁塞尔举行。本次峰会讨论的议题之一就是对基辅的军事支持,但形势显然并不乐观。
据欧洲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在当天的会议上,与会各国领导人并未深入讨论泽连斯基提出的计划。而且,由于分歧严重,他们也没有就承诺向乌克兰提供巨额贷款议题取得进展。
要知道,如今欧洲的拱火热情已经大不如前。
本月早些时候,泽连斯基旋风式访问英法意德四国,以寻求在严冬到来之前获得更多军事和财政支持。但各方承诺有限,在放宽武器使用限制方面也未松口。
不仅如此,欧洲盟友对乌克兰施加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要求其尽快制定更具体的计划,考虑如何结束战争。
彭博社报道截图
与此同时,在援乌问题上,欧盟自身也面临财政压力:德国政府已减少了明年预算中的拨款,而法国正在努力应对自身不断膨胀的赤字。
本月9日,欧盟轮值主席国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批评欧盟对俄乌冲突的反应措施"计划不周、执行不力",而且采取了错误的策略。他称,欧盟正面临最严峻时期,"需要做出改变"。
本月14日,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也表示,欧盟的乌克兰政策存在很大问题。他说,既然尝试了两年多"亲战"的做法,被证明不成功,现在是时候用支持和平的政策取代支持战争的政策了。
《匈牙利民族报》网站报道截图
策划丨王坚
记者丨游佳
丨林维 郭晓明
签审丨闫明 原丁 蔡耀远
监制丨关娟娟
欧洲盲目跟从美国什么外交政策?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难民潮近来冲击欧洲多国,引发广泛关注。 探究这场危机产生的根源,不难发现这与欧洲在西亚北非地区盲目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密切相关;而面对不断涌来的难民,欧洲各国相互推诿、协调乏力,欧洲社会正面临“自食恶果”的局面。 难民如潮,应接不暇从地理上看,匈牙利等国成为难民和偷渡客踏入欧盟的主要门户之一。 受持续战乱威胁,今年来自叙利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和非洲国家的难民取道巴尔干地区,“闯关越境”进入匈牙利的人数激增。 截至目前,官方公布的涌入匈牙利的非法移民数量今年已超过16万,其中约15万人提交避难申请。 不少非法入境者并未受到警方监控,他们已经或正尝试通过非正常途径前往西欧。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部分欧盟的“外围”国家自身实力有限,不愿甘当应对难民问题的“桥头堡”,加之不少难民的目标是前往德国等其他较富裕的西欧国家,因此这些国家对难民采取了比较忽视的态度,这也助长了难民入欧的“信心”。 据德国内政部预测,今年全年可能会有80万难民涌入德国。 目前德国各地政府机构普遍感到压力巨大,主要问题是难民审批过程复杂、处理难民申请的人力不够、难民临时安置场所数量有限等。 难民涌入德国后,不少地方,特别是东部地区,接连发生极右分子在难民营外聚众闹事、攻击难民和焚烧政府计划安置难民的设施等事件。 仅今年上半年,德国就发生了200余起破坏难民营的袭击事件。 法国北部城市加来也成为难民聚集地之一。 法国媒体从空中拍摄的照片显示,约3000名非法入境者在加来附近扎营,其中一些人试图闯入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或藏身于货运卡车,伺机偷渡到英国。 自今年7月底以来,几乎每晚都有多达2000人次试图闯入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共有9名非法移民在通过隧道的过程中死亡。 战乱与贫穷:难民潮的两大推手西亚北非地区的持续动荡造成大量难民无处安身,为躲避战火,他们只能被迫朝着相对安定的欧洲迁移。 匈牙利科尔维努斯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教授、欧洲一体化和安全政策专家加利克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次难民潮源自阿富汗、伊拉克及叙利亚等国的局势动荡,加上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不断扩张,难民潮汹涌而至。 加利克说:“美国当初对伊拉克和阿富汗进行干预,就是用新政权替代‘独裁’政权,推广‘民主’,但现在这被证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 作为美国的盟友,欧洲国家也参与其中,美国和欧洲(对难民问题)负有很大的责任。 ”以利比亚为例,法国分析人士指出,卡扎菲执政期间,利比亚曾与欧洲共同打击难民偷渡欧洲。 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粗暴干涉利比亚事务,导致该国局面千疮百孔,根本无法阻止来自非洲的难民通过利比亚进入欧洲。 此外,欧洲难民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叙利亚。 持续了4年多的冲突使叙利亚陷入深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战乱摧毁了叙利亚平民的生命和家园,更销蚀了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 当前,叙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水电供应等公共服务难以为继。 即便在局势稍好的首都大马士革,普通家庭也面临着平均每天停电6到8个小时,为加油排队一两个小时的困境……“如何去欧洲”,现已成为叙利亚人私下里讨论最多的话题。 既然留下来亦无希望,越来越多的叙利亚人孤注一掷,踏上了生死未卜的偷渡路。 叙利亚资深媒体人穆恩尼斯说,一些西方国家从危机爆发之初“煽风点火”,为叙反对派武装提供经济、政治支持,导致叙局势不断恶化;但当他们现在受到叙利亚危机的外溢影响时,却相互推诿,这显示出他们对待叙利亚问题的虚伪和双重标准。 再有,由于欧洲国家援助一些贫困地区的承诺迟迟未兑现,不少生计没有着落的民众不得不进入欧洲求生。 据统计,在进入德国的难民中,约四成是逃避贫困的经济难民,主要原因是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以及撒哈拉以南少数非洲国家经济陷入停滞或增长乏力。 德国《明镜》周刊文章指出,欧盟2005年宣布,到2015年要实现对外发展援助增加到占国内生产总值0.7%的目标,但实际上欧盟发展援助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多年来一直徘徊在0.4%左右,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发展援助2005年至2013年间还下降了约30%。 分析人士指出,法国位于西欧核心地区,从那里前往英国和西欧其他国家十分方便。 而法国作为前殖民大国,在历史上与很多非洲和中东国家有持久广泛的联系,法国有大量来自这些国家的合法移民,有些人在法国社会获得了良好发展。 这些“榜样”也成为难民前往欧洲的驱动力。
美国真的很虚伪吗?就没有一点好的地方吗?
是真的虚伪,但不可能没有一点好的地方;推行霸权主义,缛世界的羊毛,而其尖端科学还是领先世界的,把全世界的尖端人才选入美国,这棋走的蛮好的。
一个老话题:为什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民主是虚伪的
美国总统布什是父子总统(老布什一届,小布什两届,共12年),希拉里竞选没成功,只能屈就当三把手---国务卿。 如果当年希拉里获胜,就能成为夫妻总统(克林顿已连任两届)。 肯尼迪家族相信金钱可以打造总统,左右政治,因此从小培养四个儿子从政,花巨资前赴后继的竞选美国总统,要成为总统家庭。 美国的家族统治现象,两大右翼老党垄断现象,让人反思美国真是一个民主国家吗?虽然很多人迷恋英美的民主制度,但对其真正了解的并不多。 在此是一些资料。 通过这些事实,让你更清楚的了解英美民主。 美国总统的家天下和独裁权可能有很多人并不知道,美国总统是世界上权力最大的总统。 罗斯福曾说过美国总统是“国王、总理和大臣的统一体”,与独裁者差不了多少。 美国政府是家天下,重要官员需要总统提名由参议院批准,低级官员完全由总统任命。 总统有权罢免一切官员,无须国会同意。 不是总统信任的人,总统不提名你不任命你没有办法。 而且不管多大的官,只要总统觉着你不顺眼可以直接免职。 不仅对部长、司令、首席大法官这样的大官一人说了算,甚至司局长也是总统一个说了算。 不是总统的人,便不会有做官的机会,敢不唯命是从,随时可以拿下。 中国的官员任命和罢免,先是组织部考察还要上常委会讨论表决,美国没有这一套,总统一人说了算。 美国宪法赋予了总统独断专行,不受议会制约,却可以操纵议会的权力。 国会通过的法律,必须总统签署才能生效,总统对立法有最终的否决权。 国会对总统的监督权弹劾权,障碍重重,几乎是不可能的。 要想弹劾总统,先是众议院(人数435人)多数人同意才能提出动议,立案之后再由参议院(人数100人)审讯,三分之二的参议员通过才能通过。 仅立案就得435人中的一半同意,罪名成立还得100人三分之二通过。 因此调查和弹劾总统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非这个总统已到了罪大恶极的程度。 这保证了总统的独断专行。 克林顿绯闻如是在一般国家早就下台了,但在美国下台不了。 布什因发动伊拉克战争,在国会已失去多数议员支持,但不必下台。 在其它议会制国家,只要多数议员不信任就会下台,美国不行。 美国宪法赋予了总统的独裁一切的权力和实际上不受议会弹劾的权力。 另外,总统是军队最高统帅,而且有我说打谁就打谁的权力。 可以在不经议会审议同意的情况下,先斩后奏对外宣布战争。 美国也有副总统,但不是总统的助手,也不分管某一方面工作,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 主要的作用当后备总统,一旦总统被暗杀紧急接班。 这就是美国总统,一个完全的大家长,独裁者。 没有那个国家的领导人有比他更大的权力。 美国宪法如此给予总统独揽一切的权力,主要是为了确保总统的权威和国家的稳定。 美国是国际上政局总稳定的国家,也是得益于此。 相反,那些议会制国家的总理首相,却像走马灯一样变来变去。 议会稍有矛盾,便得换人。 欧洲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如工党,社会党,社会民主党等,因为在二战中坚决的抵抗侵略,二战后又为工人群众说话迅速崛起,进入各个国家的执政党行列。 欧洲各国的两党民主,基本上是左右翼轮流执政,共同执政。 欧洲的左翼政党,是工人和下层人民的代言人,走的是民主社会主义道路。 由于欧洲左翼在战后迅速成为执政党,长期执政,将欧洲推向了民主社会主义道路。 欧洲各国基本上都成为福利国家,福利社会,阶级矛盾很小。 欧洲国家的社会制度,与资本主义更远与社会主义更近。 即使右翼执政,也不会改变这种社会制度,只有政策的差别,没有根本的差别。 出现左右靠近的情况。 与欧洲国家不同的是,美国的两党都是右翼的,社会主义政党难以进入执政地位。 其中有两大原因,一是美国选举靠钱说话。 在其它国家,选举经费主要由国家掏钱,可以相对公平的竞争。 在美国,竞选经费主要由党派筹集,每次竞选花费几十亿美元,新成立的党根本不可能有经济实力与两大老党竞争。 政治已完全被两党垄断。 这两大右翼老党,立场相同,理念相同,差别仅是在一些具体政策上的快慢之争。 没有本质差别,很难分清两者差别何在。 而且两党的成员也这样认为,因此经常串换身份。 那里有空子就朝那个党里钻。 两党之间没有路线斗争,观念分歧,甚至比有些国家的政党内部立场更一致。 与其说是两党,不如说上一党两派,甚至算不上两派。 在美国允许给候选人捐款,企业团体向党派捐款不受限制。 这实际上就是说,给候选人行贿是法律允许的,不算行贿。 如果当选,也将回报企业。 如,虽然很多美国人反对个人持有枪支,但武器制造商可以通过捐款不让其成为议题。 而穷人关注的民生和福利问题,很难成为选举议题。 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主要谈对外关系、对外战争、宏观经济政策等,很少谈具体的民生与福利政策。 二是美国的总统选举是代表人制度,新的党派根本不可能同时在很多州获胜,进入执政领域。 正因为没有社会主义政党可以进入执政地位,因此美国社会的福利政策比欧洲差很多。 美国很富有,但只是少数人,不是福利社会。 正因为如此,欧洲的民主比美国更好,更能代表多数人的利益。 美国的民主就是确保两个老的右翼政党长期执政,永远不允许代表社会大众的左翼政党,如与英国的工党、德国的社民党、法国的社会党类似的政党参与政治。 正是这些左翼政党,才让英国的布莱尔,德国的施罗德,澳大利亚新当选的总理陆克文,这些出身贫穷的孩子可以执政。 丑小鸭可以变成金凤凰。 美国总统没有穷孩子出身。 美国的民主是一个拒绝穷人的民主。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美国总统布什是父子总统,如果希拉里当时获胜,就成为夫妻总统。 肯尼迪家族用相信金钱可以打造总统,左右政治,从小培养四个儿子从政,花巨资前赴后继的竞选美国总统,要成为总统家庭。 美国的家族统治现象,老党垄断现象,让人反思美国真是一个民主国家吗?如果是,美国的民主只是富人民主,而且是一个相对落后的民主国家。 当年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曾向纳粹大屠杀纪念碑下跪,让很多人震惊。 然而日本人永远不会对中国这样做。 主要原因是德国社民党是一个左翼政党,追求公平与正义。 勃兰特是该党总书记,社会主义者,因此有以跪为荣的良心。 日本人不会这样,日本自民党是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右翼政党,民族主义政党。 日本领导人不会有这样的觉悟,即使有,也不敢这样做。 不然,将导致自己在党内孤立。 美国和日本,都是一个富人把持政治的社会。 关于选举权,从地主和资本家的民主开始,到全民普选走了二三百年。 英国最早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实现普选最晚。 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将过去以出身分配选举权,变成以财富多少来确定选举权。 也就是说,过去是按出身分享政治,现在是按财富分享政治。 革命前是贵族民主,革命后是地主和资本家民主。 英国由此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20多年后的1711年,法律规定,要当上市镇郡的议员,须有300镑或600镑以上的不动产或土地年收入,也可以花四五千镑买个议员来过瘾。 不要觉得几百镑是个小数字。 当时英国的国家收入也就几十万镑。 如果按现在的比例,必须是千万富翁才有当地方议员的权力。 到18世纪中叶,才有2%的英国人有了选举权,也就是700万人中有选举权的人数增加到15万。 到1832年,降低了财产限额,但工人阶级和妇女仍然没有选举权。 此后,工人阶级发动了以争取普选权为目标的“宪章运动”,提出按人口分配议席,取消财产限制,实行秘密投票等主张。 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反对,这一运动实际上失败了。 1867年扩大了选举范围,1872年废除公开选举实行秘密投票。 1884年统一城乡选民标准,但工人农民仍然没有选举权。 有财产的人才有投票权,而且可以多处投票。 何处有地产房产,就在何处有选举权,有钱人最多有80次投票权。 此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18年。 牛津、剑桥的毕业生有双重投票权,此情况持续到1948年才取消。 其次是按纳税额多少,分别投票。 有钱人人数很少,但议席很多。 1918年,英国降低了财产限额,改居住期一年半为选举条件。 给年满30岁且大学毕业的女性以选举权,或者丈夫有5镑的土地收入。 1928年,给予女子与男子同样的选举权,同时降低了居住期限、教育程度等条件限制。 1948年,废除复数投票和等级投票,实行一人一票,一票一价。 到1969年,将选民年龄由21岁降为18岁,实现了全民普选。 英国由大地主民主选举到全民普选用了300年。 占居社会大多数的工人、农民、妇女本来是没有选举权的,他们的选举权是通过长期的工人运动,从资本家那里要来的。 美国于1779年建国,各州选举法普遍规定,只有拥有足够财产的白人男子才有选举权。 成年白人男子中,只有10%有选举权。 以后扩大到多数白人男性公民(按交税数额确定公民资格)。 1870年,提出不得以曾为奴隶而剥夺其选举权,黑人才获得选举权。 妇女在1920年获得选举权。 美国一直按人头税确定选举权,而且要进行文化测验,不识字的人没有选举权。 1964年,美国宪法规定,不得因未交人头税剥夺选举权。 1973年,选举年龄由21岁降到18岁。 1979年规定,不得因性别剥夺公民的权利,实现了普选。 美国的民主,由少数白人富翁开始,经历了二百年才实现了普选。 资本主义国家长期以来不给工人农民选举权,长期拒绝给予妇女选举权,不给有色人种选举权。 美国在《独立宣言》发表100年前,还一直停留奴隶制度,有色人种没有选举权。 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反映了,西方国家长期以来是歧视工农,妇女,奴隶,有色人种。 认钱不认人。 这些被歧视者,经过长期的抗争,才争取到了自己应有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