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较快增长态势,工业品出口逐季加快,企业利润保持增长,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稳步推进,工业企业对未来经营状况预期改善,信心有所增强。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出口逐季加快,利润保持增长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增速与1—8月份持平,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较快增长态势。三大门类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0%,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0.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3%,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0.5个百分点;采矿业增长2.9%。从当月看,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增速较8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在连续4个月回落后实现回升。
超九成行业和地区、超六成产品保持增长。前三季度,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92.7%。31个地区中,28个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90.3%;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个工业大省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超四成。在统计的61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99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4.5%。
工业品出口逐季加快。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4.1%,增速与1—8月份持平;一、二、三季度增速分别为0.8%、5.2%、5.3%,呈逐季加快态势,有力支撑了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主要出口行业中,汽车、金属制品、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7.1%、20.2%、23.3%。主要出口地区中,广东、江苏、浙江出口交货值同比较快增长,增速分别为5.9%、5.4%、6.3%。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增长。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保持稳定增长;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5%,延续年初以来的增长态势。从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9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占70.7%,行业增长面超七成。高技术制造业利润持续快速增长,1—8月份增速为10.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
二、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工业经济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装备制造业“压舱石”作用不断增强。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7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33.8%,已连续19个月保持在30%以上,较1—8月份提升0.3个百分点,“压舱石”作用不断增强。其中,电子行业增长12.8%,今年以来保持两位数增长,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1.0%,居工业各大类行业首位。
“两新”政策成效显现,相关行业、产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各地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加快落地实施,带动相关行业生产向好。在设备更新等因素带动下,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0.5%、19.8%、12.9%,持续快速增长。从产品看,食品制造机械、农产品加工专用设备、包装专用设备等产品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8.1%、34.6%、11.8%。以旧换新方面,在汽车报废、置换更新补贴政策等因素带动下,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3.8%,与之相关的充电桩产量增长57.2%。得益于家电产品以旧换新政策等,家用冷柜、房间空气调节器、家用电冰箱、智能电视等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增速分别为14.0%、8.0%、7.5%、6.7%。从9月当月看,“两新”政策成效更为明显。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包装专用设备、农产品加工专用设备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7%、57.4%、36.7%,较8月份回升8.5个、43.9个、61.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48.5%,增速为2023年5月以来新高;家用冷柜、房间空气调节器、家用电冰箱等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0.5%、10.7%、9.0%,增速较8月份加快16.3个、20.1个、4.3个百分点。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不断深入,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高端化方面。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3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速为12.2%,连续11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电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分别增长20.8%、17.3%、12.5%。智能化方面。前三季度,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生活服务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6.4%、30.7%;虚拟现实设备、智能手机等智能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1.0%、10.5%;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制造、电工仪器仪表制造等专业配套行业分别增长39.8%、10.1%。绿色化方面。新能源产业不断成长壮大,前三季度,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57.2%、33.8%、12.8%;绿色材料供给增加,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多晶硅、单晶硅等产量分别增长61.2%、52.1%、29.4%。
三、工业企业景气度回升,经营信心有所增强
工业企业景气度回升。对10万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景气指数环比、同比分别上升0.3个和1.0个点。其中,34.0%的企业认为本季度经营状况良好,环比、同比分别上升0.2个和0.9个百分点。9月份,制造业PMI为49.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为51.2%,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
企业经营信心有所增强。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四季度的综合经营状况预期指数环比、同比分别上升1.2个和1.1个点。其中,预计四季度经营状况乐观的企业占34.1%,环比、同比分别上升1.3个和0.9个百分点。调查的6万余家规模以下小微工业企业中,预计四季度生产增速加快或持平的企业比重达到84.4%,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
总体看,虽然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盈利水平较低等困难仍然存在,但前三季度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PMI生产指数回升,工业企业预期企稳、信心有所增强,表明工业经济持续稳定运行仍然具有坚实基础。下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大助企帮扶力度,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工业经济量增质优、行稳致远。
(汤魏巍系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司长)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 恢复态势不断延续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产业链运行平稳、新动能不断积蓄,这都进一步展现了工业经济的韧性。 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效果显现,工业经济恢复的势头将持续巩固。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已增长到5000亿元。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激发市场活力,消费品工业对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支撑作用在增强。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新发多发,工业经济恢复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 恢复态势不断延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10月份工业生产数据出炉 高技术制造业生产加快引领工业增长
央广网北京11月15日消息 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 其中,工业生产持续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加快。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0%(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 从环比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33%。 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汤魏巍在解读10月份工业生产数据时表示,10月份,面对疫情多发散发等不利因素冲击,工业经济在高技术制造、装备制造以及新动能产品带动引领下韧性彰显,总体保持稳定恢复态势。
一是工业生产继续恢复。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增速较1—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 从月度累计看,5月份以来,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分别增长3.3%、3.4%、3.5%、3.6%、3.9%和4.0%,工业生产逐步恢复态势明显。 从三大门类看,1—10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增速较1—9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3.4%,加快0.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5%,回落0.1个百分点。 从当月情况看,10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5.0%,较9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
二是高技术制造业生产加快引领工业增长。 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较9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较9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 其中,在航天强国建设推动下,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3.9%;受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及医疗防疫物资需求带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16.6%、8.4%。 高技术产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0月份,航空航天铝材、民用无人机、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生物基化学纤维产量分别增长281.5%、52.3%,39.1%、33.8%。
三是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彰显工业经济韧性。 10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高于全部规上工业4.2个百分点。 从主要行业看,10月份,汽车、电气机械、电子、仪器仪表行业同比分别增长18.7%、16.3%、9.4%、8.9%。 从主要产品看,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4.8%,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光纤、光缆等电工器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3.2%、16.9%;汽车仪器仪表、工业仪表等仪表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4.5%、11.4%。
四是新兴产品、新动能产品不断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10月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持续显现,新兴产品和新动能产品供给增加。 其中,影像投影仪、平板电脑、5G智能手机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1.8%、25.6%、18.4%;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工业机器人等工业新动能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4.7%、14.4%;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多晶硅、单晶硅等新材料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0.0%、96.2%、59.9%;充电桩、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组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1.4%、69.9%、43.9%。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 恢复态势不断延续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题:工业生产持续增长 恢复态势不断延续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产业链运行平稳、新动能不断积蓄,这都进一步展现了工业经济的韧性。 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效果显现,工业经济恢复的势头将持续巩固。
初冬时节,浙江兴发化纤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的生产车间内,纤维生产设备正开足马力运转,机械臂将一批批装箱完毕的化纤产品搬运至指定位置。 这些产品将漂洋过海,发往全球各地。 公司负责人李兴江告诉记者,坚持发展高端化纤、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企业在风雨中努力站稳脚跟。
10月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光伏电池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4.8%、81.4%和69.9%……如果我们把目光瞄向具体行业,就会看到,工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 在各地各部门和一线企业共同努力下,装备、消费品、电子等多个领域正呈现出积极变化。
深挖内需潜力,用好产品撬动新市场。
当烹饪设备打开,油烟机自动开启;烹饪过程中,及时提醒用户相应步骤……近日,方太发布搭载智能操控系统的厨电集成产品,打通烹、洗、储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智慧餐厨解决方案。
面对竞争,消费品工业特别是家电领域加速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双11”大促期间,快手平台节能空调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倍,节能洗衣机成交额增长超90%;京东平台蒸烤一体集成灶、超薄洗衣机等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已增长到5000亿元。
“在消费品领域,政策主要方向就是推动企业围绕健康、医疗、养老、育幼、家居等领域,以自主创新创造不断满足消费者多层次需求。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激发市场活力,消费品工业对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支撑作用在增强。
坚定创新突破,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9月,宁德时代与宝马集团宣布达成一项长期协议,从2025年开始,宁德时代将为宝马集团“新世代”车型架构的纯电车型供应圆柱电池。
上游关键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中游整车制造、下游充电服务等生态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成为引领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
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目前,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达到298家,全国工业设计类企业超万家,工业设计赋能制造业作用进一步凸显。 近日,工信部批复组建石墨烯、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行业创新步伐不断加快。
借助数字赋能,提升产业链效率。
“你做市场,我做工厂”,口罩生产商蓝禾医疗董事长曹军的这句话,道出制造业企业拥抱数字化的新模式。 与互联网平台协同制造,打通供需和供应链各环节数据,企业研发更“接地气”,“超透气”口罩在平台上线三个月销量突破400万片。
在生产端,5G由生产辅助环节向核心环节拓展,工业互联网面向工业园区落地扎根,工业品采购等数字化应用在中小微企业中推广;在物流端,智能调度、精细运营助力企业降低运输成本,以货拉拉为例,11月1日至11月10日,货拉拉企业版订单量比上月同期增长近80%……
“数字技术降低了仓储、物流、支付等各环节成本,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借力数字化开启供应链转型,赋能品质升级,激发消费创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说。
进一步延长制造业缓税补缴期限,对制造业新增增值税留抵税额即申即退,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一段时间以来,助力实体经济政策接连推出。 工信部近日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从降低数字化门槛到加快数字赋能,对中小企业帮扶加力施策。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新发多发,工业经济恢复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当前是拓展经济回稳向上态势的关键窗口期,要狠抓政策落实,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情况监测调度,加力帮扶中小企业,促进工业经济加快恢复。
消费需求回暖了,9月份电商物流市场回升明显,这说明了什么呢?
消费需求回暖了,9月份电商物流市场回升明显,这说明了什么经济在回暖,此外,这也说明了人们消费的欲望也变高了,最后这说明了,人们手中有余钱了。
首先,这也是在说明了经济在回暖
消费需求回暖了,9月份电商物流市场回升明显,这说明了其实,金鑫是在回暖的,否则也没有电商物流市场的回升。 在疫情大范围发生之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及世界的经济都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经过了一定的控制,以及我们国家的努力,我们现在的一个经济的发展,也是在就这样的回升的,并且从这一个电商物流的回声,也可以看得出来们,国家的经济是住在一个回升的趋势。
其次,这也说明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变高了
消费需求回暖了,9月份电商物流市场回升明显,这说明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其实是在变高的,否则也不会有这些物流的一个回升。 在经济发展的时候,有的消费者也会喜欢把钱放到手里,还不愿意拿去消费,但是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得出来,消费者是愿意把钱给拿出来消费了。
最后,这也说明了消费者的手中有余钱了
消费需求回暖了,9月份电商物流市场回升明显,这说明了消费者手中室有余闲了,否则他们也不会去想要去消费,因此从这一个角度看得出来,消费者的一个经济能力也是在逐渐的回升的,哦,这样直接导致了他们消费欲望的一个提升。 总之,消费需求回暖了,9月份电商物流市场回升明显,这说明了我们国家的经济是处在一个回升的状态的,消费者手中的以前也出现了真多了,并且他们的消费欲望也现在就见的上升的,所以他们也愿意拿钱去消费了而不是拿来存。
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政策“组合拳”怎样加力?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 题: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政策“组合拳”怎样加力?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
多措并举夯实工业经济回稳基础、分业施策强化重点产业稳定发展、分区施策促进各地区工业经济协同发展……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21日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提出接下来振作工业经济一系列举措。
这些措施有哪些特点?将如何确保落实落地?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和业内专家就此回应。
明确“四方面坚持”,把稳工业摆在更突出位置
受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等影响,10月份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出现小幅波动,持续恢复的基础仍需进一步稳固。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必须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聚各方力量,压实主体责任。
通知从多个方面明确了下一步提振工业的具体举措,同时强调,政策措施要把握“四方面坚持”:坚持聚焦重点、加力提效;坚持因地制宜、分业施策;坚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坚持底线思维、安全发展。
首先是坚持聚焦重点、加力提效。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文强说,今年3月以来,应对多重因素叠加冲击,我国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推动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应出尽出、早出快出。 事实证明,政策叠加组合效应持续释放,有力推动工业企稳。 当前,推动工业经济加快恢复,要紧密衔接已出台的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加力。
通知分行业、分地区、分企业进行了部署。 同时,“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确保外贸产业链稳定”“启动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等举措,着重解决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用好产业结构调整有利时机,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
通知明确做好风险预见预判预案,切实保障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安全供应,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
强调精准发力,直指工业运行面临的挑战
辛国斌说,通知针对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市场需求恢复仍需时间、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一些卡点堵点等情况,提出五个方面稳增长重点工作举措,在需求侧着力拉消费、促投资、稳出口,在供给侧着力推进补链强链,加快培育新动能。
其中,针对扩大消费需求,明确落实好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阶段性减半征收购置税、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延续等优惠政策,开展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等。 在稳定工业产品出口方面,提出加快推动通过中欧班列运输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发展。
“在瞄准短板持续发力的同时,提出建立常态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协调机制,保障重点企业、行业稳定生产。 ”刘文强说,下一步政策将在加强区域间、上下游联动,“点对点”“一对一”帮助龙头企业和关键节点企业上加力。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针对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等重点行业明确精细化支持措施,坚持分企施策,提出充分发挥大型企业“顶梁柱”作用、加力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强化对外资企业的服务保障,夯实稳增长微观基础。
狠抓政策落实,为工业回升向好提供保障
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良好机制是保障。
通知提出三个方面保障措施,即强化责任形成合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完善监测调度和督导激励机制,同时明确各地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工业稳增长协调机制作用,鼓励地方安排中小企业纾困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支持。
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将进一步抓紧抓实振作工业经济相关工作,加大督促落实力度,鼓励各地区积极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的堵点卡点,同时做好重点工业大省、行业、园区和企业运行情况监测调度,前瞻性加强政策研究储备,不断丰富政策“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