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牢 中国饭碗 践行大食物观 央广时评

(原标题:【央广时评】践行大食物观 端牢“中国饭碗”)

眼下正值“三秋”农忙时节,全国各地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好“丰”景。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0月16日,全国秋粮已收69.5%,进度同比快2个百分点。今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稳中有增,特别是以玉米为主的高产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各地通过推广高产品种,组织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提高播种质量,增加种植密度,夯实了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天道酬勤。粮食丰收不仅是广大农民群众一年辛勤劳动的结果,也充分彰显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强劲韧性和国家大力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的有效性。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本周也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强法治 保供给 护粮安”,它再次提醒人们,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共同努力确保我们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营养丰富、经济实惠、安全可持续的食物。

10月16日,江苏连云港,收割机在抢收水稻

近年来,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引领下,我国粮食产量接连跨上新台阶,各地种植结构持续优化,区域布局不断完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日益丰富。城乡居民的餐桌从大米白面到燕麦、杂粮,从普通牛奶到奶酪、乳清,从花生油、玉米油到稻米油、胚芽油等等,更均衡、更营养、更健康的食物结构正在不断提升人们的健康饮食需求。可以说,食物结构的丰富与丰产,对我们粮食安全就更有保障。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我们端稳“中国饭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践行大食物观,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要发挥法治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通过全面贯彻实施粮食安全保障法,引领全社会履行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定责任,持续完善与粮食生产各环节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大对粮食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各行各业和公众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营造爱粮惜粮、健康消费的良好社会氛围。

10月17日,浙江金华,村民采收当地特色农产品“舜芋”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要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的安全屏障。譬如,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等手段,大力推进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向森林、草地、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同时,要不断优化粮食的供应链管理,建立高效的粮食物流体系,确保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顺畅流通。此外,还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在粮食安全领域的合作交流,如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以应对全球性的挑战。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要抓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要在全社会大力践行“光盘行动”,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在全体公民中养成节约粮食、理性消费、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

10月16日,江西赣州,老师带领小朋友学习辨识粮食

践行大食物观,关键要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行动上。我们要以强法治为重要基石,以保供给为核心要务,以护粮安为长远使命,同心协力、身体力行,共同守护好大国粮仓,让“中国饭碗”更丰盛、更健康、更牢固,让“粮安天下”的愿景一步步成为现实。(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赵新宁)


青少年如何端牢中国饭碗

青少端牢中国饭碗需要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要让节约成为习惯,不能把眼光仅仅放在这短短的一两天,而是熔铸在你与我的心中,从而自觉做到节约粮食。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物质条件日益充裕的今天,也许大部分人都想象不到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然而,当前全球粮食市场供应短缺矛盾突出,饥饿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广泛存在。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出警告,人类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多达17亿人正暴露在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的破坏之下,导致贫困和饥饿问题的恶化。

我们需要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浪费就是“犯罪”。 凡事贵在坚持,要让节约成为习惯,我们更不能把眼光仅仅放在这短短的一两天,每一天都可以做到节约粮食,它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我们希望它是一种情结,熔铸在你与我的心中,从而自觉做到节约粮食。

光盘行动:

“光盘行动”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带动大家珍惜粮食、吃光盘子中的食物,得到从中央到民众的支持,成为2013年十大新闻热词、网络热度词汇,最知名公益品牌之一。

光盘行动由一群热心公益的人们发起,光盘行动的宗旨: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 养成生活中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习惯,而不要只是一场行动。 不只是在餐厅吃饭打包,而是按需点菜,在食堂按需打饭,在家按需做饭。

正在发起的“光盘行动”,提醒与告诫人们:饥饿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而即便时至今日,珍惜粮食,节约粮食仍是需要遵守的古老美德之一。

如何系统推进、端牢中国饭碗

端牢国人的饭碗要大力实施“两藏”战略,着力调动农民和政府“两个积极性”,加力推进粮食生产“两化”。

第一、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 以高标准农田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配套完善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启动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持续保护好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

第二、构建辅之以利、辅之以义的保障机制,让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有积极性。 同时将年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省份,推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义务共担、责任共扛。

第三、通过服务社会化和生产机械化,提高粮食经营效率,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推进服务社会化,加快建立主体多元、功能互补、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粮食生产统防统治、代耕代种、代收代储,将先进适用品种技术装备和组织形式导入小农户,培育95万多个农业社会化组织,服务面积近17亿亩次,服务带动小农超过7800万户。

重视粮食安全的原因

粮食安全被多次提及,18亿亩耕地红线、1亿亩高标准农田、1.3万亿斤以上粮食产量,共同构筑起了中国人饭碗的“安全底线”。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乎国之命脉。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食物结构的改善,虽然口粮消费比重下降,但是用于生产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的饲料粮比重上升,粮食需求总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大豆、豆粕、玉米等进口不断增加的原因。 如果不能将粮食产量维持在1.3万亿斤以上,就无法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

端牢中国饭碗论文1000字

端牢中国饭碗论文1000字如下:

维护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 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 自1981年起,有关国际机构、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这一天都要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旨在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今年世界粮食日的活动主题是“齐成长、同繁荣、共持续,行动造就未来”,我国的系列宣传活动主题是“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目的在于进一步唤醒全民的粮食安全意识,用实际行动端牢中国饭碗。

粮食问题一直是全球问题。 当前,全球粮食紧缺问题是难以克服的“瓶颈”,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76.33亿人口中至少还有8.2亿人面临饥饿,相当于每9人就有1人在挨饿。

在发展中国家里,每5个人里就有1人营养不良,有20%的发展中国家人均粮食占有率是无法保障饿。 的,全球大约每4秒钟就有1人死亡,饥饿每年夺走上千万人的鲜活生命。 今年由于蝗灾和新冠疫情的冲击,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粮食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 民以食为天,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我国虽然粮食连年丰收,看起来供应充足,但中国的食物资源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粮食安全问题仍是头等大事,不得不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致力于保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并在产业规划、精准施策、细化服务、技术护航等各方面大力扶持,让农村拥有大批能创业、懂创新的新农民,保住了耕地红线,促进了农作物优质高产,有效地稳住了农业的根基。

粮食安全得益于全民行动。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段时间以来,餐桌上、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严重,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也给粮食安全问题带来极大隐患。

作为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带头践行“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新风正气,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带动全社会形成节约之风,杜绝奢侈浪费。

要加强全民教育引导,通过各种宣传形式,让干部群众自觉参与“光盘行动”,让节约粮食入脑入心、付诸行动、成为习惯、形成美德。 要充分发挥监管力度,对严重浪费行为坚决惩处,对过度消费行为要正确引导。 要守住耕地红线,做到能种尽种,最大限度保证粮食生产的自给率,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传承大美非遗 守护文化瑰宝 闪电评论丨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
薄荷糖……细节还原辛瓦尔遇袭身亡全过程 最后时刻身边携带枪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