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挣”,事实是否如此?
近日,专注母婴“赛道”的上海的纽曼思健康食品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纽曼思”)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这已是纽曼思第六次递表港交所。此前,公司分别于2019年4月8日、2019年10月28日、2020年7月27日、2021年2月8日、2023年12月29日先后五次递表。
纽曼思主要产品是藻油DHA。DHA多存在于鱼油和藻油之中,是一种适用于孕产妇和婴幼儿的营养品,又被称为“脑黄金”。
尽管在DHA细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但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压力倍增以及存货额逐年增加,纽曼思的“降价”策略似乎却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IPO日报发现,公司研发人员为0,产品都靠采购,只负责“贴牌”销售的纽曼思能否靠着“脑黄金”概念一路长虹?
“降价策略”难解库存压力
招股书显示,纽曼思主要于中国从事成品营养品营销、销售及分销,以专属品牌「纽曼思」及「纽曼斯」(英文Nemans)销售。产品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即藻油DHA、益生菌、维生素、多维营养素及藻钙产品。
从股权结构来看,纽曼思是一家标准的“夫妻店”。王平、崔娟夫妇二人分别持股91%、9%,合计持股100%。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六个月(下称“报告期”),纽曼思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38亿元、3.67亿元、4.27亿元和1.4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0亿元、0.88亿元、1.59亿元和0.45亿元。
其中,藻油DHA产品是纽曼思的主要产品。报告期内,藻油DHA产品的收益分别约为3.10亿元、3.41亿元、4.04亿元以及1.80亿元; 分别占总收益的约91.9%、92.7%、94.7%、93.5%及96.2%。
报告期内,公司藻油DHA产品的销量分别约为1569千件、1689千件、2115千件和713千件,2021年至2023年销量稳步上升。
然而,看似稳步增长的收益背后,纽曼思却备受压力。
从2023年开始,纽曼思采取了降价模式,原本平均售价为230元(左右)/件的藻油DHA产品降至210.7元/件。 同时,这种模式也一直延续到了2024年1月-6月。
这就是说,纽曼思核心产品与最高价比,均价已经下降超过一成。 而2017年,纽曼思DHA的均价是210.4元,如今的产品均价已经跌至6年前水平。
“降价策略”虽然让销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毛利率的下滑也是显而易见。 报告期内,藻油DHA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74.9%、76.0%、76.0%以及73.3%,2024年1月-6月已有下滑迹象。
与此同时,纽曼思还面临库存积压的压力。
报告期内,主要产品藻油DHA产品的存货额分别约为1.24亿元、4.98亿元、4.08亿元以及4.29亿元,并未明显减少。
此外,为提升销量,纽曼思还大幅增加促销开支。
报告期内,公司的促销开支分别约为2556万元、3120万元、4974万元以及3215万元,分别占总销售费用的40%、39.5%、48.5%以及66.9%, 从2023年开始大幅度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纽曼思主要依赖于线上销售。
报告期内,线上销售收入分别占总收益的约64.1%、66.3%、73.1%及80.7%,比例不断增加。
但与此同时,纽曼思的线上销售的毛利率却并未有所改善。
2021年-2023年公司线上销售毛利率分别为76.9%、77.3%、77.3%,其中2023年1月-6月线上销售的毛利率为78.6%, 而2024年1月-6月已降到73.7%。
行业“巨头”真身为“贴牌”公司
纽曼思在招股书中表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的母婴藻油DHA市场可分为国际业者推出的产品和国内业者推出的产品,其中国内业者的产品又可进一步分为采用本地藻油DHA原材料的产品和采用进口藻油DHA原材料的产品。
2023年,采用进口藻油DHA原材料的国内品牌占中国藻油DHA产品零售总值的28.5%,其中纽曼思于2023年占约20.5%,按进口原材料制造的藻油DHA产品零售价值计算,纽曼思是最大的国内品牌。
然而,正是这样的一家行业“巨头”,公司员工只有46位。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员工由9名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13名销售及营销、4名会计及财务、4名行政及人力资源以及16名物流成员组成,并无研发、生产等员工。
也就是说,纽曼思做的是“左手倒右手”的生意,国外进口的DHA产品本就是产成品,而非简单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
报告期内,上海康营是纽曼思最大的供应商。
纽曼思也在招股书中提到,自2013年以来,上海康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康营”)一直是公司的供应商。报告期内,公司向上海康营采购的产品金额分别约4760万元、7620万元、6780万元及2020万元, 分别占相应年度采购总额的约56.8%、42.6%、49.6%及48.5%。
IPO日报发现,企查查显示,上海康营于2013年成立,刚成立就肩负采购“重任”。此外,截至2023年,公司参保人数也仅有15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纽曼思在生产和供应链上高度依赖外包。
招股书中提到,向公司提供益生菌成品的科达、提供包装服务的上海易彩及供应美国DHA产品的Confidence集团,亦占公司在往绩期间采购额的很大部分。报告期内, 公司向五大供应商作出的采购总额分别占年度采购总额的90.7%、92.7%、94.3%及92.4%。
而纵观纽曼思的业务模式,主要由供应商亦采用OEM模式制造营养品及/或在其上加贴公司品牌的标签,再由纽曼思去进行销售。
也就是说,纽曼思是一家“贴牌”企业。那么问题来了,这种运作模式下,纽曼思的竞争力何在,且在日益增长的行业竞争压力下如何“一路长虹”?
记者 佘诗婕
校对 褚念颖
吴鸣洲
IPO日报是《国际金融报》旗下新媒体,对平台刊载内容享有著作权。
未经授权禁止。
联想、海尔、美的,每一家巨头背后都有个隐秘王国
当你在味千拉面点了一份溏心鸡蛋,你能想到它跟海尔有什么关系吗?
与家喻户晓的家电巨头海尔不同,“海尔系”拥有四个上市公司平台,手握银行、证券、保险、小贷、消费金融等金融牌照,产融结合涉及数以万计的企业,可谓隐形“金控巨头”。
2014年以后,伴随金融改革加速,实业巨头纷纷涉足金控,数千亿元资金从实到虚,大系频出:“海尔系”“美的系”“格力系”“联想系”“TCL系”“万达系”“苏宁系”……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紧密结合,一般被认为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完成真正经济转型升级的不二载体。 千千万万的张瑞敏、董明珠,都必须经历金融资本的洗礼与磨砺;唯其中战胜诱惑与风浪的企业,方能“屹立潮头续远航”。
中国的实业傍上金控,起于2000年前后。 当时,价格战时起彼伏,实业利润下滑。 为保持增长,也为拓展融资渠道,一些实业巨头开始谋求金融平台。
2001-2002年,海尔一鼓作气控股青岛商业银行,入股鞍山信托,成为上市公司长江证券第一大股东,成立海尔纽约人寿(北大方正人寿)······集齐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四大金融牌照,海尔系横空出世。
从2002年开始,美的创建基金公司,与希望系发起成立顺德农商银行,参股江苏银行、湖北银行·····TCL、格力、奥克斯等实业巨头都在金融界大显身手。
不过,与德隆系、明天系等金融大鳄的“空手套”不同,这些初生实业系谋求的是产融结合。 以海尔为例,产业链上游涉及有色金属、化工、模具等几千家供应商,下游又有数万个渠道商。 他们大多是民营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取贷款。 2002年,海尔注资5亿元成立财务公司,依托金控平台融资放贷,向供应商、经销商提供资金支持。 有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海尔财务公司归集资金超过300亿美元,运营能力在全国200多家财务公司中常年位列前5名。
2015年,海尔计划扩充3000个物流仓储基地,需配备9万辆送装服务车和18万服务人员。 为此,海尔经销商向海尔财务公司申请贷款,按项目进展分批次获取建设资金;海尔根据运营期预计收入,逐年收回本息;在建设过程中,都进行了土地使用权质押或在建工程抵押担保,已建成项目也采取了固定资产抵押担保。 海尔利用产融结合可谓旱涝保收,经销商也解决了资金需求。
相比海尔成立财务公司的时间,格力晚了1年,TCL晚了4年,美的晚了8年。 但皆好事不嫌晚,照样玩得“溜”。
格力利用财务公司的资金归集,可以做到不向银行贷一分钱;把钱从存银行转到财务公司放存,再向产业链内2万多家公司放贷,收益是存银行的数倍。 关键是,格力与上下游公司知根知底,也不涉及地方金融政策差异,因此放贷审批迅速,资金流动效率更高。
2014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外界一直忧虑的“破产潮”“倒闭潮”并未实际发生。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融结合起到了救市效果。 据格力公布的数字,格力在10个月内就向上下游产业链输血250多亿元;通过财务公司对集团成员资金归集达到88%,有效调节了资金余缺,把资金投放到了重点项目上。 即便产业链内公司发生逾期、破产,大多数也被系内处理,难以产生剧烈震动。
有一种说法,深刻揭示了金融大鳄与产融结合的区别:金融大鳄是猎人,打到猎物就跑;产融结合是农民,更多是耕耘。 但是,任何金钱都是具有冒险气质的,实业大系不会永远被关在产业链内笼子里。 一旦选择向外开放,风险与挑战也便随之而来。
2、开放的实业大系
2008年,联想控股入股苏州信托,2009年参股汉口银行,2010年控股拉卡拉,进而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2012年通过正奇金融挺进担保、小贷、典当······不过,在布局上述金控平台之前, 科技 实业巨头“联想系”就已开始向外开放。
这可能源于IT核心产业链并不在国内,而且产品存在明显的周期性,促逼联想向外寻求多元化发展。
2000年,联想投资5000万元创办新东方教育在线,投资1亿元创办门户网站FM365,出资3亿元收购 财经 网站赢时通40%股权。 这些投资都有一个美好的设想:通过与联想电脑捆绑的方式接入互联网,流量上去后再发展电子商务与广告业务。 但是,联想系第一轮扩张撞上了互联网泡沫,加之自身的互联网基因不够强大,所有项目均告失败。
“创业”不成,联想系随后转入风险投资。 2001年,朱立南拿着柳传志托付的PC业务前十年全部利润3500万美元,成立联想投资,主抓初创期风险投资和扩展期成长投资。 虽然没有抓住BAT这样的世纪机会,但朱立南处女投就以800万元拿下科大讯飞11.43%股份,其后也有神州租车、卓越网等闪光项目。
2012年,联想投资更名为君联资本。 2014年,君联资本9家投资企业上市,一举超越红杉、高盛、IDG位居当年第一位。
除了开山之作的君联资本,2003年,联想系成立弘毅资本,主做PE业务,专注收购;2008年成立联想之星,推出“创业培训+天使投资”双驱动模式;2010年成立联想乐基金,主要投资早期、具有高成长性的TMT创业公司。 由此,联想系构造了PE/VC行业内罕有的全产业链,四大投资机构联手贡献了除IT业务外最多的利润。
联想系的具体套路,简单说就是借别人的壳下自己的蛋。 比如,2012年,联想控股设置农业投资子公司佳沃集团,随后收购装入青岛沃林蓝莓果业有限公司65%股权,四川中新农业 科技 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完成原始积累。 2016-2017年,佳沃农业通过表决权委托的形式入主创业板上市公司万福生科,最终完成“租壳上市”,而装入的资产也是第三方国星食品的海鲜业务。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白酒业务。 2011-2013年,联想控股从地方国资手中拿下文王酿酒、孔府家酒等四家地方酒企,然后设置丰联酒业装入白酒资产(后来丰联酒业装入佳沃集团)。 虽然常年亏损,但是联想系拿下的价格还是很低的,2017年4月转手就卖给老白干14亿元,顺带把佳沃集团带上老白干第二大股东宝座。
2015年,朱立南掌管的联想控股于港交所上市,麾下不但包括两家上市公司:杨元庆掌管的联想集团,郭为掌管的神州数码,还集结了四大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遍布金融、农业、白酒、医疗、物流、养老、化工能源等领域。 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朱立南才是柳传志钦定的接班人。
在联想系大杀四方之际,2014年,借金融改革加速,家电巨头金控王国也纷纷选择走出产业链,试图在经济增长放缓期寻找新的增长点。
海尔成立P2P海融易,收购第三方支付快捷通,又悄悄拿下非常珍贵的消费金融牌照。 在上游,海融易+快捷通,联合青岛商业银行继续向产业链输血;在下游,海尔消费金融采取O2O模式,打入红星美凯龙、有住网、绿城电商等消费场景,向消费者提供信用支持。 由此,海尔的产融结合实现闭环,可谓自产自销。
与海尔同步,TCL成立P2P平台T金所,组建了消费金融事业部。 美的则斥资3亿元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神州通付,并依托微信公众号提供员工金融、供应商金融、经销商金融和小微金融。
金控平台的日趋多样化与开放性,有助实业大系的手越伸越长。 比如,海尔的融资租赁公司入股了华东第一大蛋鸡企业鸿轩农业,为产业内的农户提供融资租赁,指定他们购买鸿轩的设备,并从需求端入手提供订单式农业技术服务。 在这个过程里,海尔既不是加盟商,也没有布局产业链,而是使用金融工具构建了一个产销联盟,最后拿走其中的利润。 2016年,海尔影响的蛋鸡产业已有50亿元的量级,超过这个行业里任何一个个体公司。
联想系的广撒网,与海尔系化身养鸡大户,本质上都是利用金融杠杆,进入利润更高的产业。 但是,也不是每一次对外投资都能成功。 熊猫烟花、奥马电器等2014年以后开展对外金融业务的实业公司,至今也未见到太多成效,出现一定坏账。
更何况,并不是所有产业、公司都希望实业大系插上一脚,即便一开始苟且了后来到分钱也会闹翻。 因此,强取豪夺似乎是难免的。
3、并购战争
首先擦枪走火的是美的。
2016年,格力电器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赫然出现宁波普罗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法人就是美的创始人何享健的儿子何剑锋,间接股东就是美的投资与何享健本人。 此事无疑让董小姐“糟心”不已。 虽然“外敌”最终赚了一笔价差撤退了,但是以美的系过往的风格,格力不得不小心提防。
美的是最早走出产融结合,驶上并购扩张、反哺金控道路的实业大系。 早在20年前,美的就通过收购东芝万家乐,进入空调压缩机领域;随后收购荣事达、华凌,提升制冷产业能力,打开白电市场局面;收购江苏春花,实现规模化增长;2008-2014年,通过步步蚕食,实现对小天鹅的绝对控股,对国内洗衣机市场占有率突破60%;2016年,美的斥资33亿元收购东芝白电业务,打通日本、东南亚、欧美市场通道,并获得东芝在压缩机上的核心技术和产业链上的优势。
因此,与格力强调自主研发不同,并购是美的发展技术与市场的第一利器。 而且,当家电市场出现萎缩、不振,美的系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外移,开辟新的战场。
上一次外移发生在2003年,美的在行业走低期收购云南、湖南客车企业,进军造车。 不过,这次尝试以惨败收场,保持专注的格力反倒趁机在空调市场奠定了王者地位。
2016年6月-2017年1月,在家电市场饱和背景下,美的排除万难,收购机器人制造巨头库卡。 与之前不同,市场反响强烈,大批资金流入上市公司美的集团,造成股价攀升1年有余,翻了一倍多,完成了一次并购&金控套路。
有趣的是,当年美的没做成的 汽车 ,格力眼下正在做。 继董明珠以个人名义入股珠海银隆后,格力已与珠海银隆签署了200亿元的互相采购大单,在智能装备、模具、铸造、 汽车 空调、新能源 汽车 等领域,优先采购对方的产品及服务。 也就是说,珠海银隆向格力开放了新能源 汽车 技术。 2017年6月,珠海银隆申请IPO。 虽然格力未占一股,但考虑到董明珠的股东身份及占珠海银隆过半营收的大客户地位,格力系其实已经收服了珠海银隆。
在实业大系眼中,好的标的已成为寸土必争的“国土”,为此杀红眼也是值得的。 2015-2016年,海尔、美的不约而同向北美第二大家电巨头GE报价。 为此,美的CEO方洪波亲赴纽约展示诚意。 考虑到美的与GE合作15年的交情,有观点认为美的几乎已经拿下GE家电业务。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海尔竟然抛出54亿美元的天价拿下了GE,这个价格比之前伊莱克斯的报价高了近一半!
美的近年来正大幅缩小与海尔的市场差距,国际业务占其营收40%份额,但缺乏足够的品牌美誉度。 因此,美的如能拿下GE,将让海尔非常难受,不如抬高加码直接断了对手念想。 须知,GE在中国有大量外包订单,接手的就是美的、格力,此番单子肯定转给海尔了。
但是,美的也有后手,借收购库卡攀上了华为系的亲家。 之前,华为与海尔关系更亲密,双方多有技术合作。 但华为一直觊觎库卡的智能制造技术,以期能打入智能家居市场。 于是,美的借库卡与华为达成移动智能终端与智能家电同盟,双方将实现渠道共享及联合营销、数据分享与数据挖掘。
对美的的反击,海尔系的防范工作尽显大系恐怖之处——从2016年开始,海尔系暗自在大数据领域布局,目前已经投资了7家大数据细分领域前三公司,并迅速消化吸收相关技术,推出了第一个专为智慧家庭定制的生态操作系统UHomeOS。
从资本市场的躁动,到消费市场的硝烟,如今犹如白驹过隙。
相比美的、格力、海尔的高调,TCL属于闷声发大财的主:除深交所上市的TCL集团,TCL系旗下还有4家香港上市公司:通力电子、TCL多媒体电子、TCL通讯 科技 和TCL显示 科技 。 在新三板还有1家以IT产品分销为主业的控股子公司翰林汇。
最近十年,创始人李东生都在极力促成TCL向新商业模式孵化平台挺进,使用的具体财技就是不断并购重组,分拆、分拆、再分拆。 如按分拆最大化考量,TCL应有7个产品业务,3个服务业务和1个创投,总共11个板块,目前已经变出6个上市平台了。
须知,蒙眼狂飙的乐视也才七八个板块,变出了1个乐视网,与TCL系的差距可谓判若云泥。
4、实系道义
正是在并购的硝烟中,有关实业大系是否适度的讨论被提上案头。
历史 上,从产融结合走向金控投机,并由此造成的惨案数不胜数 。 比如福特 汽车 ,2006年先是主业受日本厂商冲击,造成金融业务资金成本上升,最后不得不变卖金融业务才能凑到开发新车的资金。 而海尔收购的GE, 历史 上也由于产融脱节造成大衰退,这才有了业务大甩卖。
判断实业坚挺、金控没有反噬实业其实有一个公认标准:产业利润应远高于资本溢价,金控行为不应当以获取短期差价为主要手段。
不过,这个标准如果撞上野蛮人,那就说不清楚了。
2016年9月,联想系“近亲”孙宏斌所执掌的融创中国以137亿元收购联想控股旗下的融科智地,交易中涉及的40多个项目全是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单价只有2000元每平方米,可谓匪夷所思的便宜。
这无疑为融创四处“搞事情”提供了弹药——从2014年起,融创已经染指了绿城、佳兆业、莱蒙、嘉凯城、乐视、金科······甚至一度接近万科,身份在白衣骑士、野蛮人间反复变换,更不乏“甜甜蜜蜜结婚,反目成仇离婚”的案例。 融创所到之处,无不掀起阵阵波澜。
此外,美的除了袭扰格力,还悄悄潜伏过蓝色光标、西王食品······2016年7月,TCL与伟星新材成立股权投资基金,本来是要投资TCL与伟星新材上下游相关公司,结果不久后竟集结资金杀向上市公司茂业通信,导致后者陷入没有实控大股东的尴尬境地······在舆论热议资本侵袭实业的当口,实业大系事实上也在“抄底”。
从产业巨头,到实业大系,谁在其中坚守本业始终耕耘,谁在其中裸泳狂奔制造泡沫,我们只有拭目以待了。
美菜被曝总部已搬迁,员工先裁50%再裁40%
美菜被曝总部已搬迁,员工先裁50%再裁40%
美菜被曝总部已搬迁,员工先裁50%再裁40%,有员工告诉记者,裁员已有几拨,这个曾经的资本眼中的“明星企业”或正在经历挑战。 美菜被曝总部已搬迁,员工先裁50%再裁40%。
美菜被曝总部已搬迁,员工先裁50%再裁40%1
“衣食住行”人生四件事,“食”无疑最重要,在“今天吃什么”逐渐成为哲学难题的当下,“买菜难”、“买菜贵”等问题又困扰了许许多多的年轻人。
2012年是生鲜电商的元年,2014年社区团购兴起,2017年巨变丛生,后借着互联网东风,生鲜电商成了被资本追捧的“宠儿”,特别是在2020年底各大巨头火拼带火了社区生鲜之后。
疫情为国内生鲜电商创造了事业第二春,资本扎堆入场推动此赛道迎来空前发展机遇,更有甚者已奔赴二级市场,达到最高峰。
然而,疫情催生起来的生鲜平台,在2021年却开始走下坡路,不是裁员就是停止运营。
2022年新年伊始,曾一度红火的社区团购玩家再度迎来衰败的日子!
这不前不久,曾经和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一起传出争夺“生鲜电商第一股”消息的美菜网,再次被曝出裁员和总部搬家的消息。
生鲜电商资本已经退潮,3年没融资的美菜还怎么“美”下去呢?
裁员潮刮到了生鲜电商行业?
近期,生鲜电商赛道频频传来坏消息。
1月13日,叮咚买菜因“大裁员”登上热搜。 但对于此次裁员,叮咚买菜方面及其员工却各执一词。
据华夏时报消息,多位认证为叮咚买菜员工的网友在社交平台透露,叮咚买菜已开启大裁员,采购、算法、运营、招聘部门将裁员20%到50%。
无独有偶,就在前一天另一家生鲜电商玩家被传大规模裁员,甚至连总部都搬了!
1月12日,生鲜电商平台美菜网又传出了裁员消息。
据凤凰网科技,近日,有疑似美菜网离职员工在社交平台表示,继上次50%比例裁员后,美菜北京总部再裁员40%。
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银泰商场的美菜网总部现已搬到北京站附近。
另一位已离职的美菜网员工表示,美菜网一直在裁员,前段时间裁了一些业务总监和产品总监:“总监级的员工还好,有些基础的业务人员强制解除合同,当天走当天谈。”
美菜网方面暂未对上述情况作出回应。
相比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美菜网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继上次9月份暴雷后,美菜网已成生鲜圈的名人。
去年9月,美菜网北京总部被爆裁员50%,部分城市服务关停。
据界面此前报道称,来自一份内部邮件显示,北京总部产品研发等技术部门、采购销售等业务部门、财务等职能部门均面临着50%及以上的裁员比例。
此外,美菜成都研发中心将整体被裁撤,部分城市服务关停,大区合并。
纵观生鲜电商过去一年,“烧钱”、“融资”甚至“破产”成了扯不掉的标签。
美股上市的每日优鲜,2021年前三季度净亏损额30.17亿,叮咚买菜同期净亏损额也达到53.33亿元。 已上市的前置仓双雄亏惨,剩下没有巨头扶持的腰尾部玩家易果生鲜、同程生活和呆萝卜等补血无门后,宣告破产退出竞争。
要知道,生鲜赛道是一条比较长的赛道,而这场漫长战役中,所有玩家都要穿越零售死亡谷。
而在这条路上大家都需要比拼很久,拼到最后谁剩下来,就是所谓的“剩者为王”!
不再执着于谋求规模化扩张的“流血”,融资、上市于是就成了生鲜电商玩家们“止血”的重要手段,因为融资跟不上烧钱的速度最后只会是死路一条。
在爆出裁员消息之前,美菜网上市的传闻就一直不断。
1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美菜网计划于今年上半年提交香港上市申请,并已选定投行筹备上市详情;
据悉,美菜网已委聘中金、花旗及野村负责上市事宜,估计集资3-5亿美元(约23.4-39亿港元)。
其实,美菜网传出IPO上市的“风声”已有时日。
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有传闻美菜网新一轮融资失败,导致资金链紧张,但这一消息后来被美菜网CEO刘传军否认。
2020年7月,复星集团前CFO王灿加入美菜网,担任CFO,这被外界视作美菜网上市的前奏。 但美菜网随后否认了这一消息,称王灿的加入与上市无关。 不过,王灿入职美菜网仅半年时间,便传出了离职的消息。
去年5月,美菜网再被爆出拟赴美IPO,计划筹资5亿美元。 知情人士称,美菜网正在与财务顾问就潜在的IPO事项进行合作。
美菜网对此不予置评,不过明显可以看出美菜网着急了!
因为,在近3年来未获得融资的情况下,这家B2B生鲜电商平台已经历了数位高管出走,2C业务卖身经京东未果,多轮大幅度裁员,以及数次转型并不乐观等多次阵痛。
公开资料显示,美菜网于2014年成立,为生鲜食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提供餐饮食材采购服务予中国近1000万家蔬菜店铺及餐厅,前年开始为个人家庭用户提供配送服务。
自成立以来,美菜网一直是资本眼中的“明星企业”。
短短四年间,完成8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百亿,投资方包括顺为资本、真格基金、高瓴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其最近一次融资发生在2018年10月,当时美菜网获老虎环球与高瓴资本6亿美元投资,估值超过70亿美元。
然而从那以后,美菜网未再出现新的公开融资事项。如今,美菜网传出IPO计划,是否与近期资金链紧张有关?
美菜网早期凭借资本迅速打开互联网卖菜大门,曾经试图抢占“生鲜第一股”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互联网3.0时代,年轻人们不再走进菜市场,传统餐饮供应链地位岌岌可危。 资本的目光逐渐投向美菜网这类的新兴餐饮供应链服务商。
新型餐饮供应链行业方兴未艾,迅速由无人问津蜕变成为蓝海。
2020年,国内生鲜电商领域先后有多达14家平台获得融资,融资总额超136.5亿元。
如无意外,2021年的生鲜电商市场将延续2020年被资本追逐的现象。 然而,生鲜电商赛道上不断洗牌淘汰,烧钱难题一直未能破解。
究其根本就是,各生鲜电商平台为了抢占市场,开始了最粗暴有效的“价格战”手段;
只要价格足够便宜,就不怕消费者不买账,这就是盛行的社区团购平台模式下的营销逻辑和融资手段。
也是,生鲜电商市场面临的主要难点在于盈利困难,一方面是客单价提升达到瓶颈,另一方面是现有的供应链模式在进一步降低成本上遇到了困难。
就目前而言,生鲜电商赛道还没跑出真正的赢家。
创业从来都是九死一生,特别是生鲜赛道,几乎十死无生!
目前国内有4000多家生鲜电商,仅100家左右盈亏平衡,亏损占到95%,其中有7%是巨额亏损,而最终盈利的仅有1%。
若不是突如其来的疫情,生鲜电商可能猝死得更快更多一些。
2021年下半年开始,裁员、关城、拖欠货款等成为了社区团购老玩家们的关键词。
随着平台的接连倒下,社区团购的大坑最终完全凸显。
因为各大社区团购平台上的货品质量太差,特别是一些蔬菜水果,让用户没有忠诚度,流失严重。 靠低价和促销聚集的流量,难以转化为粘性的用户,这成为众多的社区团购玩家的潜在顽疾。
正如阿里副总裁、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所言,“从价值本身来讲,社区团购并没有倡导价值,仅仅是靠大量的营销调研推动。 这种商业模式不能创造真正的商业价值,作为营销手段真的很好,但是并没有创造价值。 ”
顽疾越来越严重,并没有巨大价值,败北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从这点来看,社区团购的洗牌有了第一个,马上就会有下一个。
就像如今陷入两难境地的美菜网,还能继续“美”下去吗?
美菜被曝总部已搬迁,员工先裁50%再裁40%2
因为两个传闻,美菜日前受到格外关注。
一个是裁员传闻。 1月17日,有美菜技术岗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裁员已有几拨,“公司技术体系人员从最多近1000人裁到200左右。 ”新京报记者就此向美菜网方面求证,截至发稿未有回应。 去年9月,美菜方面曾称“现在和未来都会进行正常的组织调整与优化”。
另一个是IPO传闻。 美菜此前多次回应“不予置评”。 有观点认为裁员或是为了上市铺路。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可能性不大,在任何市场上市,都会关注其业务的成长性和可持续性。
从估值70亿元到3年未获融资、裁员消息不断,这个曾经的资本眼中的“明星企业”或正在经历挑战。 在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看来,美菜的客群是餐饮企业,但中国餐饮市场较为分散,连锁化程度不高,各地生鲜采购差异化明显,美菜对标的美国餐饮供应链巨头Sysco模式很难行得通,加上外部竞争激烈,美菜面临挑战重重,“直接模仿Sysco商业模式的时代或许结束了,下一步需要找到适合中国市场的发展模式和盈利道路。 ”
员工称“当天被通知就得走”
“今天通知你,今天就得走人。 ”今年1月,收到裁员通知的美菜技术人员李峰(化名)很是不悦,“1月的社保,公司就不给交了,没有休完的年假也不能换算成补助单发,说是都含在‘N+1赔偿’里了。 ”
李峰说,“据我了解裁员有几拨,公司技术体系人员从最多近1000人裁到现在200人左右,也有主动离职的。 公司把企业办公的组织架构信息关闭了,我们看不到别的团队人员的具体情况。 ”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一些职场类社交平台,不少自称是美菜的员工也发布裁员的信息。 其中,有人去年9月在个人社交平台账号中提到“美菜北京裁员,试用期全裁,只给四分之一月的赔偿”。 有自称是美菜员工的网友在下方评论说“我也是”。
对于上述裁员、赔偿等相关情况,1月19日,新京报记者采访美菜方面,截至发稿未有回复。
根据公开报道,美菜于2021年2月起就开始关闭一些不盈利的地区,同时数百个县域出现撤仓、关门的情况。 2021年9月,美菜被传出大规模裁员,业务收缩的消息也不断传出。 彼时,美菜方面回应称,“美菜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会进行正常的组织调整与优化,不断提高组织效能和专业能力。 同时,美菜所有的业务城市均在正常运营。 ”
从估值70亿美元到3年未获融资
伴随裁员传闻,美菜北京公司还搬家了。 企查查显示,1月13日,美菜关联公司北京云杉世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生住所变更,从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88号1幢4至6层,变更至北京市东城区北京站东街8号C座3层303室。
在李峰看来,“裁员、节流,包括办公地址迁移等,可能都是为了上市,这些操作之后财报估计会更可观、更利于上市。”
其实,美菜在2021年多次被传出IPO消息,上市地也从最初赴美变成赴港。 2021年11月,有消息显示美菜赴港IPO选定中金公司、花旗集团和野村控股负责相关事宜,拟募资3亿-5亿美元,具体细节正在审议中,上市时间和筹款规模都可能发生变化。 而美菜方面则回应“不予置评”。
今年1月初,又有传闻称美菜计划今年上半年提交香港上市申请。 新京报记者采访美菜方面,截至发稿也未有回应。
美菜官网显示,该平台为全国近千万家餐厅提供全品类一站式餐饮食材采购服务,成立于2014年。 截至2018年9月,公司估值近70亿美元。 据企查查显示,美菜自成立后有8轮融资记录,从已披露的具体金额看,融资金额至少90亿元。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其最近的一次融资记录是发生在2018年10月的“E轮及以上”融资,金额约6亿美元,融资方涉及Tiger Global Management、高瓴资本。 自2019年以来,该公司已有3年未有新融资。
3年未获融资,上市消息一传再传。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分析,从美菜实际运营的效果来看,其可能逐渐失去了新的投资者关注。 生鲜电商比一般电商对物流的要求更高,又比传统零售渠道销售价格更低,这是根本性的矛盾。 所以这样的模式虽然存在消费需求,但不存在商业可行性,也就是难上市。
对于美菜裁员是为更利于上市的说法,沈萌表示不太可能:“在任何市场上市,都会关注其业务的成长性和可持续性,并不会因为压缩管理成本后业绩数字好看就能让投资者对细节视而不见。”
简单模仿Sysco模式的时代或结束
美菜曾被认为是资本眼中的“明星企业”,经历多轮洗牌后,如今的美菜虽有一定市场,但已不可与几年前同日而语。 业内人士分析,大型餐饮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采购供应链条。 在美菜的客群中,小餐饮企业居多,具有采购不固定性、经常更换的特点,与当地经销商相比没有价格优势,难以争取更多客源,且这两年因为疫情原因,一些小餐饮关张,让美菜面临诸多拓展市场的挑战。
美菜副总裁王玉雄在2020年第三届中国生鲜零售大会上曾提到,美菜对标美国Sysco(西斯科)。 Sysco是靠餐饮企业的规模量,给餐厅争取到最低的成本,同时也能让这些专业公司从规模中拿取它的利润,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但在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看来,不同国家的餐饮市场不同,中国餐饮公司较为分散,连锁经营品牌相对不多,各地菜品采购也存在较大差异化,菜品规模化采购和配送还不完善,导致集中规模采购的优势不明显,加之许多餐饮企业采购多采取线下,有固定的或熟悉的`采购渠道,这也意味着Sysco模式在国内很难走得通,平台模式发展也存在压力。
此外,生鲜赛道竞争也很激烈,除了美团快驴、宋小菜等生鲜B2B平台,还有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以及社区团购平台抢食C端赛道。
其实,美菜也在不断摸索新发展模式。 根据报道,2020年2月,美菜旗下的美菜商城开启C端模式,增加以个人家庭户为对象的C端配送服务。 2021年6月,美菜副总裁周峰介绍,美菜上线了平台业务,为商户和合作伙伴搭建线上交易平台,吸引更多合作社等中小卖家入驻。
新京报记者在美菜官网看到,美菜城市代理商在招募中。 根据介绍,代理商使用美菜品牌和IT系统,在代理城市开设美菜站点,面向区域内餐饮商户和社区用户提供食材配送服务。 有城市代理商认为,“由于城市体量不大,供应链就没有优势,量起不来,就会出现单位成本高,加上美菜平台还有扣点,公司支持力度也不够,整体做下来就很难盈利了。 ”
庄帅告诉新京报记者,美菜自营模式成本较高,通过开放平台业务、推城市代理商等模式,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资金的投入,但对技术、运营、履约、售后等要求仍然很高,对平台的要求更高,未来发展还需要时间检验。 总体来说,生鲜供给平台化、数字化势在必行,随着互联网及5G技术的不断应用,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变化,都需要企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整个产业的数字化能力,“直接模仿Sysco模式的时代结束了,下一步企业需要探索适合中国市场的发展模式和盈利方式。 ”
未来美菜还会继续对标Sysco吗?美菜方面也暂时没有给出答案。
美菜被曝总部已搬迁,员工先裁50%再裁40%3
曾经有网友列出马云的“六宗罪”,其中一条就是电商的兴起冲击了传统的实体店面。 挤占了实体店的生存空间,难道这就表示电商的发展就是一帆风顺的吗?那可未必。
这家基础牢靠,看似发展稳定的生鲜电商就大规模裁员了。 这家电商名为“美菜网”,是一家生鲜移动电商平台。 要知道,“美菜网”曾经风靡一时。 只不过,如今也面临遇冷危险。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家背后有“金主”的电商平台也面临裁员呢?如今电商的发展形势是怎样的?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美菜网大规模裁员
网上曝光了一则消息,一名疑似美菜网内部员工的网友,在网络上发文称美菜网如今在大规模裁员。 除此之外,还有人发现,美菜网总部还从北京王府井银泰商场搬到了北京站附近。 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美菜网遇到了什么危机?
其实在2021年时,美菜网就传出了总部裁员的消息。 那么就有人会问了,公司内部裁员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何美菜网总部裁员这么值得注意呢?要知道,美菜网这一裁就裁掉了公司总部的50%,搬到北京站后,再次裁掉了40%。 这可不是个小数字。
市场嗅觉灵敏的网友一定猜到了,这样的大规模裁员,一定是因为美菜网公司出现了问题。 不过,这时候又有另一波网友站出来说美菜网根本就没事,甚至还在计划着2022年在香港上市的事情。
即便不管是不是在裁员,美菜网也不曾在任何互联网相关领域放慢脚步。 例如近些年就不断扩展商业版图,把技术、资金扩展到各个领域。
而此前传言被大资本站台的潮多多app,也有网友怀疑背后站台的正是美菜网。 那些广受一二线青年追捧的AJ、绿水鬼等原本几千上万的舶来品,在潮多多上被超过500万年轻人以不足200的底价疯抢,其质量连国际鉴定师都爱不释手,这一幕被网友戏称为“韭菜反抗镰刀”的奇景。 很难不让人相信没有某些大资本的背后运作,来提升自身在某些领域的龙头地位。
二、美菜网“背景”
那么,一边传出即将倒闭的新闻,一边又计划筹资上市,美菜网的现状究竟如何?很多人都认为裁员就意味着美菜网的公司内部出现了问题,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 但说到底,即便是这样,美菜网依旧可以上市,只要满足上市的条件即可。 有时候上市并不是加大了企业的危机,恰恰相反还有可能帮助企业恢复生机。
除此之外,美菜网并不是一般的生鲜电商平台,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不得不提到美菜网背后的“金主”了。 顾名思义,美菜网就是一家主要销售水果蔬菜和农产品的平台,成立于2014年,正是电商蓬勃发展的阶段。 因此当时有许多投资者都十分看好这家平台。
随着网购的普及,人们逐渐开始接受线上生鲜超市。 这种方式对比原来的卖菜渠道有很大的优势。 例如可以送货到家,参加团购时价格更加便宜,也更加透明。 人们也能通过线上的购物评论来辨别菜品的好坏。 这也是为何众多投资者都选择投资美菜网的原因,他们认为这家电商有极好的发展前景。
但美菜网也不仅仅只发展线上店铺,随着美菜网市场估值的上升,该公司也开始涉及线下门店。 拓展线下门店的过程十分顺利。 2021年年初,美菜网线下门店就已经覆盖了全国200个城市,员工数量也达到了3.5万人。 可以说是发展得十分顺利。
三、美菜网没有较好的盈利模式
那么为什么发展得如火如荼的美菜网,如今却面临遇冷的问题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美菜网没有较好的盈利方式。 这也是现在许多生鲜电商平台都存在的问题。
美菜网使用的运营模式是F2B模式,这种模式就是通过高效的冷链物流网络作为中间基础。 其一端联系着农民,一端联系着商户和消费者。 这样的运营模式表面看来没有什么问题,甚至还将商户和农民联系了起来。 可实际上这样的方式在生鲜电商行业并不吃香。
原因就是这样的运营模式并不能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人们选择在生鲜超市买菜看重的是其高效、便捷的优点。 而满足“最后一公里”其实是生鲜超市的竞争核心。 例如,同样创立于2014年的“每日优鲜”,该公司采用的就是“城市分选中心和社区微仓”公用的二级分布仓储存体系。
这样的体系,最大的优势就是配送时效30分钟,可以实现低损耗度,高满意度。 这两点恰恰就是消费者们注重的,毕竟大家买菜肯定是希望在较快的时间能够送上餐桌,而不是连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虽然曾经的美菜网最高估值达到了490亿,可早在2019年时,美菜网就陷入了资金链短缺的问题。 融资空窗期也持续了许久,所以说,2019年是美菜网最后的辉煌。
四、生鲜电商面临的形势
实际上,美菜网并不是唯一一个面临遇冷危机的生鲜电商平台。 现如今生鲜电商行业整体遇冷,行业内部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倒闭情况。 就连原来发展得较好的生鲜电商品牌都黯然退场。 美菜网之所以能够坚持到现在,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其较好的发展基础。
可即便是这样还是掩盖不了遇冷的事实。 如今的各个生鲜电商平台都在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因此,也演变出了社区团购行业,人们可以通过相关生鲜电商平台的小程序进行下单。 这样的方式或许能缓和如今的危机。
其实从一开始生鲜电商平台就不好发展。 该行业不仅获得客户的成本高、产品运输难,甚至还有过程损耗大、供应链难以搭建等问题。 这对于生鲜电商们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看到如今的情况,那些曾经投资生鲜电商行业的资本家也不敢再盲目地进行该行业的投资了。
所以说,如今的生鲜电商行业又面临了一个融资难的问题。 不过不论怎样,生鲜电商企业们一定会想方设法维持自己的公司运营以及业绩提高。 只不过,这条路并没有想象的好走,至于该行业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东集技术冲刺IPO:从校办到私企股权频繁转让,下游客户集中业绩增长点待开发
华夏时报()记者夏高琴张智南京报道全球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行业市场发展日趋成熟,丰富的下游应用场景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诉求驱动着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 日前,主营业务为数据采集设备及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东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集技术”)创业板IPO又有新进展,东集技术进入二轮问询中。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前身作为校办企业的东集技术,在20多年的历程中经历了多次股权变更,其中在2019年,东集技术短期内两次变更第一大股东,且现第一大股东上海铭大基本以“平价”受让了日照丹合手中陆续购入的45%股权,公司第一大股东也从日照丹合变更为上海铭大。 此外,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物流快递、零售电商、生产制造等行业的东集技术,业绩依赖下业需求,近年来公司自物流、零售业销售占比常年在70%以上。 对此,深交所就公司业绩变化及下业变化也进行多项问询。 不过受零售电商及物流快递行业客户需求放缓影响,2021年起公司工业级移动终端产品收入增速也随之回落,到2022年公司业绩已然出现下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像快递物流以及电商零售数字化程度、规模算是比较领先的行业,东集技术后续再依赖这两个行业有更大的增速较难,还是要去开拓和争取其他应用场景的市场份额。 ”从校办企业到私企东集技术成立于2002年,由东南大学、南京斯威特新技术创业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苏厦科技有限公司、时龙兴出资设立。 而查询目前东集技术现有股东,上述创始人的名字已然消失,期间东集有限经历了创始人诉讼,及多次股权转让。 2004年南京斯威特寻求与东南大学就其拥有的全彩色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器SM-PDP技术展开合作,双方签订协议书,然而南京斯威特因后续对技术、市场判断变化并未依约支付相关款项,2005年东南大学及南京斯威特因合作违约对簿公堂,南京斯威特需向东南大学支付违约金400万元。 为缓解该债务,存在同一控制下的苏厦科技进行了第一次股权转让,将其持有的13.43%的股权变更登记至东南大学名下,以担保南京斯威特对东南大学的债务履行。 之后东集技术经过了多次股权转让,时至今日,东集技术的控股股东,已经变为上海铭大。 据悉,上海铭大合计控制东集技术表决权比例为51.25%,而陈德华持有上海铭大50%的股权,陈德华、薛加玉为夫妻关系,因此陈德华、薛加玉均为东集技术实控人。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短短数天时间之内,东集技术便两度变更第一大股东,最终陈德华成为其实控人。 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3月末,东大资产经营公司持有东集技术30%的股权,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而在2019年9月,东大资产经营公司将其持有的东集技术30%股权,作价2.07亿元,转让给日照丹合。 同月,日照丹合又从另外两家公司手中,分别获得东集技术18%、2%的股权,分别花费9179.17万元、1019.91万元。 在9月27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之后,日照丹合共计持有东集技术50%的股权,合计花费3.09亿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然而,短短几天之后,东集技术的第一大股东却又换了人。 2019年9月,日照丹合将其持有的东集技术45%的股权,作价2.78亿元,转让给上海铭大。 按照日照丹合持有东集技术50%股权的价值为3.09亿元来计算,日照丹合以2.78亿元的价格出售东集技术45%的股权,基本上是平价转让。 深交所就上海铭大未直接从东大资产经营公司、华瑞至诚、仁和鼎立受让发行人股份的原因要求东集技术说明。 公司在回复函中解释:日照丹合较早的接触到东集有限,并对东集有限做了较为详细的尽职调查,制定了完整的交易方案。 上海铭大在了解到本次投资机会后,考虑日照丹合已对东集有限进行了详尽的尽职调查,制定了完整的交易方案,上海铭大通过日照丹合参与本次交易能够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及不确定性;此外东集有限的国有产权挂牌交易的时间窗口有限,上海铭大无法及时参与挂牌交易。 因此,上海铭大最终决定作为日照丹合的合伙人参与上述交易。 下游客户行业集中度高,业绩增长点尚待开发“东集公司使命是打造现场采集耐用工具,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 ”东集技术王正国曾公开表示。 事实上,作为校办企业,公司在较长的时间里营业收入以POS机的整机产销,以及为移动产品提供设计方案为主。 直到2009年,公司开始专注数据采集设备及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招股书显示,东集技术目前主要产品为工业级PDA终端、定制机、工业级平板电脑、视觉识别及智能采集与处理产品等,广泛应用于物流快递电商行业、零售行业、生产制造行业、医疗卫生行业、公共事业行业等。 东集技术在回复《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随着公司业务战略调整,2019年后,公司已不再生产POS机。 ”业务重点放在了工业级移动终端产品线。 2019年—2022年6月,东集技术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42亿元、5.92亿元、7.25亿元、2.7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95.35万元、6384.92万元、8172.12万、1779.65万元,业绩快速增长。 不过,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对物流快递行业客户和零售电商行业客户合计的销售占比分别为79.20%、78.03%、75.17%和65.83%,虽然报告期内公司逐步开拓其他行业市场,物流快递行业收入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行业客户集中度仍然较高。 从公司前五大客户来看也是如此,快递业巨头顺丰控股在报告期内2019年、2020年、2022年上半年均为公司第一大客户,极兔速递、德邦物流等知名物流企业也是公司长期合作客户,此外电商平台上拼多多旗下“多多买菜”上海禹璨在2022年上半年也成为公司第二大客户。 公司称,如果上述行业的发展受经济环境恶化、产业政策变化、突发事件等不利因素影响而减缓,则有可能对公司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而这种影响已然开始显现。 工业级移动终端作为发行人最主要的产品,收入占比常年在90%以上。 报告期内,2020年产品收入较上年增长40.24%,主要原因系2020年物流快递行业对工业级移动终端产品需求增加,公司在物流快递行业进行了精准布局,当年对极兔速递、德邦股份等客户的销售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而2021年随着物流快递行业客户需求放缓,公司工业级移动终端产品收入较上年增长速度回落为18.13%。 到2022年上半年,工业级移动终端产品收入较上年下降14.15%。 反映在整体业绩上,2022年东集技术预计2022年营收5.53亿元至5.76亿元,较2021年降23.81%至20.6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4758.88万元至5398.57万元,较2021年降41.77%至33.94%;扣非净利4033万元至4672.8万元,较2021年下降39.11%至29.45%。 对于2022年业绩下滑,东集技术表示主要是因为疫情导致下游零售电商和物流快递收入降低,以及公司毛利率下降、研发投入增加。 不过,公司称:“随着新冠疫情的缓解和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公司生产和发货均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根据公司目前在手订单情况和产品交付安排,公司产品结构有所变化。 ”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快递物流业还是电商零售业,近年来增速均开始放缓。 2月3日,据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介绍,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 而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09万亿元,同比增长14.1%;2020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1.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2019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6.5%。 此外,快递物流业,2022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预计超过340万亿元,同比增长3.6%左右;2021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335.2万亿元,同比增长9.2%。 在下游客户较为集中的情况下,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也呈现下滑态势。 2019年-2022年6月底,公司主要产品(工业级PDA终端产品)毛利率分别为33.53%、34.69%、29.98%及28.79%。 公司回复《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表示:“主要产品毛利率的波动一来是受电子产品生命周期影响,公司主要产品销售单价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进而影响毛利率波动;二来是受产品销售结构发生变化,不同定价的产品型号收入占比波动;三来是受当年部分原材料采购价格变动影响。 ”公司称正持续加大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的投入力度,随着公司新产品的持续推出,公司将在自动识别及数据采集行业中进一步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