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疏解大动作!中国星网领航 雄安新区迎来首批入驻企业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随着雄安新区空天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一颗璀璨的“主星”已然在产业链条上熠熠生辉。

10月15日,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星网”)在雄安新区启动区雁翎大街办公楼正式办公,标志着中国星网作为首家落户的中央企业全面迁驻雄安新区。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产教融合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是雄安新区新增投资的重要来源,央企要做雄安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支撑,既要做好相关服务有力支持雄安新区发展,又要主动提供机会带动雄安新区产业升级。

首家央企正式入驻

记者了解到,中国星网雄安办公楼于2024年9月23日顺利竣工并交付使用,随后迅速完成了总部及四家二级公司的搬迁工作。随着中国星网总部在雄安落地,多家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创新平台纷纷奔赴雄安。

据悉,中国星网在国资委央企名录排名第26位,也是中央批准成立的一家从事卫星互联网设计建设运营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自2021年成立以来,中国星网落实党中央关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决策部署,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卫星互联网应用和空天信息产业发展,促进科技、产业、人才等资源要素向雄安聚集,打造央企落户雄安新区标杆。

空天信息引领着全球科技创新的潮流,是雄安新区着力布局的未来产业之一。依托中国星网等行业龙头,雄安新区正在谋划以卫星互联网、时空信息服务(北斗)、空天飞行器三大赛道为引擎,汇集卫星集成与总装、运载服务、卫星载荷、关键单机部组件、元器件制造、关键软硬件技术研发、电信运营商与后台服务企业7个细分领域并跑的空天信息产业链条。

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10月15日表示,希望中国星网以总部搬迁入驻为契机,充分发挥产业链链长牵引作用,构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更多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落地雄安,共同打造我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产业新高地。

中国星网董事长张冬辰则表示,中国星网以正式迁驻雄安新区为新起点,推动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产业、人才等资源要素向雄安聚集,加快构筑产业创新生态,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贡献星网力量。

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作为首家正式入驻雄安办公的中央企业,中国星网不仅加速了自身的发展步伐,也吸引了众多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创新平台纷至沓来,共同推动雄安新区成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新高地。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雄安新区在构建未来之城、引领数字经济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激发央企“雄安热”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

记者注意到,除中国星网外,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雄安总部办公楼主体结构封顶,正在进行装饰装修;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办公楼,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北大人民医院雄安院区等加快建设;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有序推进,央企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机构近300家。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央企间兴起的一股“雄安热”,这背后离不开新区高效优质的承接服务。

为吸引和留住疏解企业和人才,雄安新区不断完善“政策+机制”与“行政+市场”相结合的承接疏解方式。新区确保疏解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医保和住房公积金待遇不低于北京同期水平,让企业和人员安心落户,实现“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的目标。

事实上,雄安新区聚焦承接疏解、服务疏解、配套疏解,积极构建有利于增强北京非首都功能吸引力的制度体系,产业和创新要素集聚的条件逐步完善,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作用日益显现。

而雄安新区未来发展也备受瞩目。余丰慧指出,雄安新区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确保能够支持更多企业和人口的迁入;制定和实施更有力的人才引进和保留政策,打造优质的人才发展环境;推动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新区的生活便利性和品质;加强与北京等地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此外,10月16日,雄安新区在启动区举行2024年第四季度重点项目开工动员。这批开工项目共计58个,总投资376亿元,项目个数多、种类全、覆盖面广。

雄安新区方面表示,四季度首先要牵住疏解“牛鼻子”,大力推进国家能源集团雄安基地、中核雄安科技园等疏解项目落地实施;其次,聚焦重点片区建设,全力攻坚启动区主战场和昝岗片区,加快起步区第五组团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占比超50%;再次,持续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启动区城市文化广场项目作为新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新区综合性演出、休闲娱乐、文化集中展示等功能,增强城市吸引力;最后,持续巩固雄安防洪体系。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工具,加快实施一批水利防洪项目。


央企总部“离京潮”大幕拉开,体现怎样的战略布局?

今年9月底,国资委直属央企连续举行了两场重量级的大会。 首先,9月25日,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在上海揭牌成立。 新公司以中国西电集团以及国家电网旗下的许继集团、平高集团、山东电工电气等企业为基础重组,致力于打造输配电装备领域的核心技术和产业链。 接着,9月26日,中国三峡集团总部举行搬迁湖北武汉揭牌大会。 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和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三峡集团前身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成立于1993年,总部曾于2009年搬迁至北京,如今则回到“老家”。 时间轴再向前倒推。 今年4月26日,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总部设在雄安新区,成为第一家将总部设在雄安的副部级央企。 中国卫星的主营业务是“卫星互联网事业”,即通过卫星为全球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将成为继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之后的第四大通信巨头。 仅十几天后,5月8日,中国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重组为“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化工企业。 新中化同样将总部设在了雄安。 中化董事长宁高宁透露:中化是首批在雄安新区暨首家在启动区企业总部区登记注册的央企总部。 这意味着,雄安新区设立“企业总部区”,而中化是“首批”进驻的央企之一,后续雄安无疑还将迎来更多批次的央企总部。 随后,8月6日,中国华能集团董事长舒印彪公开表示,华能总部也将搬迁至雄安,成为继中国卫星、中化控股之后,第三家明确将总部搬迁到雄安的副部级央企。 北京作为首都,当前集中了绝大多数的央企总部。 而从今年几个月以来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动作不难看出,央企总部正在加速搬离北京:新成立的公司无一将总部设在北京,而原有的公司如长江三峡也主动离京。 增量与存量两方面,同时推进“离京潮”。 央企的去向也不同。 一是向“千年大计”雄安新区集中;二是集合自身发展所需,聚焦主业,靠近产业前沿。 中国卫星、中化、华能属于前者。 5月10日,国资委在雄安举行了“中央企业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支持雄安新区发展暨央地合作座谈会”。 这次座谈会指出,要全力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雄安新区配置聚集,加强创新平台、总部经济、产业集群建设;在雄安加快布局一批国际一流的新型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用好用足雄安改革政策红利。 这释放了明确的政策信号,未来雄安新区将成为央企总部的新高地,重点的是形成科技创新的规模效应。 中国三峡、中国电气则属于后者。 三峡集团本来就是因建设三峡工程、开发治理长江而设置。 三峡工程也位于湖北,集团总部由北京回迁武汉的逻辑简洁明了。 而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将总部设在上海,具有多重考虑。 一是借助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便捷,发展国际化业务;二是利用上海的科技教育优势,布局数字化、智能化研发;三是通过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加强资本市场运作,培育新的上市公司。 显然,与北京相比,上海更具综合优势。 经过多年来的改革重组,目前国资委共有96家直管央企。 其中,四分之三将总部设在北京。 这种格局是以往计划经济模式隐式形成的,是资源分配高度集中的产物。 很多央企如航空、航天、兵器、电力、石油等,都由计划经济时代一些国务院部委改组而来,自然将总部设在首都。 综观全球主要经济体,没有任何一个首都像北京这样集中了如此多的企业总部。 这一方面不利于均衡发展、市场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北京的“大城市病”。 推动央企总部离京,势在必行。

哪些央企搬雄安

央企搬雄安的有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卫星网络集团。

一、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在雄安设立总部项目。 该项目的设立是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促进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 该公司已经在雄安完成了首批建设任务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未来的进一步搬迁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卫星网络集团也在雄安设立了总部项目。 该集团的搬迁旨在更好地整合其业务和资源,促进其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雄安作为新的总部基地,为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为优质的资源支持。 该集团在雄安的建设和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除了这两家央企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央企也在雄安设立了分支机构或项目,以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这些央企的搬迁和设立项目,不仅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运营效率,也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同时,这些央企的搬迁也为雄安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推动了其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四、央企在雄安的搬迁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合作和协作,才能更好地推动这一过程的发展,实现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目标。

雄安新区哪些央企入驻

雄安新区入驻的央企有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等。

这些央企的入驻为雄安新区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以下是

1.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综合性化工企业,其在雄安新区的入驻,有助于推动当地的化工产业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 同时,该公司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具有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为雄安新区的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2.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卫星通信网络服务提供商,其在雄安新区的设立标志着该地区在通信基础设施方面的进一步完善。 这对于雄安新区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和信息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的入驻,将为该地区提供稳定的能源支持。 同时,公司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方面的布局,也将助力雄安新区实现绿色发展。

4.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是以电力产业为主的大型能源企业,其在雄安新区的设立,为当地的电力供应和能源结构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此外,该公司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布局,也符合雄安新区未来的发展规划。

这些央企的入驻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支持,也推动了雄安新区在产业、生态、交通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它们的到来标志着雄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一市长死亡! 突发!以色列空袭黎巴嫩政府大楼
28年资深员工举报董事长 IBM中国 危机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