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拯
宏观政策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工具,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加强预期管理。”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对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意义重大。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同探讨。
——编 者
只有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向市场释放明确且一贯的信号,才能营造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从而真正稳定预期、提振信心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9497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离不开宏观政策有力有效。三季度以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引导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互配合,体现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极大提振市场信心,对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形成有力支撑。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近日国务院以“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政策协同提升实施效果”为主题进行专题学习。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就是要坚持系统观念、增强大局意识,用系统性的思维、方法和措施,优化政策资源和工具的配置组合,确保各项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精准有力。
增强一致性,先要明确目标,“增强一盘棋意识”。宏观政策是一个囊括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的复杂体系,每项政策都有各自侧重,同时又对其他领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只有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出发,自觉服从全局、服务全局,才能确保各类政策相互衔接、有机统一,以“心往一处想”的共识实现“劲往一处使”的协同。
就拿楼市来说。国庆假期,深圳新房认购量较去年同期增长664.14%,北京新房网签量较去年同期增长730%,上海二手房日均成交套数是2023年同期的近3倍。楼市“银十”开局回暖,得益于从稳增长、惠民生的大局出发,各地区各部门打出的政策组合拳。在供给侧,对商品房建设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在需求侧,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财税、金融等政策抓紧完善、协同配合。实践有力证明:自觉在大局下行动,从全局视野充分考虑政策初衷、目标取向、功能定位,让部门利益、地方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才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市场经济是预期经济、信心经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才能给经营主体释放清晰信号,稳定预期。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只有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向市场释放明确且一贯的信号,才能营造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从而真正稳定预期、提振信心。
近日,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到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再到不断健全民营经济形势监测指标体系,各方面政策都体现共同的主旨,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多措并举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有效增强了民营企业的信心。
可以说,从严从细把关各项政策对经济总量和结构、供给和需求、行业和区域、就业和预期等的影响,多出有利于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和抑制效应的政策,才能实现有效的预期管理,形成正向预期与经济回升向好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是提升宏观调控效能的重要抓手,要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发挥制度的规范、引导、激励、约束作用。比如,建立健全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工作机制,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综合评估新出台政策对经济发展、稳定预期、就业民生等方面的影响;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围绕实施国家发展规划、重大战略促进各项政策协同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一项政策出台,不管初衷多么好,都要考虑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考虑实际执行同政策初衷的差别,考虑同其他政策是不是有叠加效应”。充分考虑各项政策之间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就能释放更大的政策效能,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注入强劲动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1日 05 版)
限购令影响情况
南京市政府于12日下午颁布《关于贯彻住建部等部委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政策明确规定,暂时限制购买第三套住房,取消自住改善型购房补贴,预售许可证申报价格需在3个月内保持稳定。 这是继京沪杭等城市出台住房限购令后,一线城市的又一政策响应。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宁波、福州、厦门八个城市已实施住宅限购令。 南京、深圳政策相对温和,每家最多可以购买两套住房,与京沪杭等城市每户家庭只能购买一套房相比,政策宽松度稍有差异。
此轮调控政策在楼市成交量上有所体现。 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全市新建商品房(不包括经适房和限价房)网签总量为1383套,环比上周的3867套,下跌了64%。 全市二手住宅网签总量为1594套,环比上周的4591套,跌幅超过65%。 深圳楼市在国庆期间日均成交量为363套,但在长假过后,新房成交量骤降,10月8日至10日的日成交套数分别为118套、53套和80套。 据统计,9月份30个大中城市中,有超过2/3城市的楼市成交量环比上涨,其中,北京、南京和深圳等重点城市成交面积环比涨幅都在50%左右。 然而,到了10月上旬,大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
自2010年底开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限购城市名单,出台限购令的城市共41个,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26个省会级城市和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等计划单列市,以及无锡、苏州、三亚、佛山等6个热点城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70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31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环比停涨,其中14个城市出现下降,17个城市持平,停涨城市增加了5个,涨幅缩小的城市有15个。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房价出现集体停涨,房价调控成效逐渐显现。
中国营销学会副理事长洪仕斌认为,严格的调控政策出台后,购房者的观望情绪进一步增强,政府不断呼吁调控房价的声音,使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 不少房地产开发商面临运营资金链断裂压力和成交量惨淡的现实,降低房价、刺激销售、加快资金回笼已经成为一些房企的决策重点。 金九银十的到来为开发商规模降价促销提供了契机。 北京中原地产报告指出,全国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房价月均环比上涨分别为0.29%、0.3%、0.16%、0.1%、0.09%,房价涨幅呈现缩小趋势,7月份已接近降价临界点。
通州房价已经进入实质性下降通道,从三万降至一万五,直接打了对折。 昌平、房山、顺义等郊县新开楼盘价格出现大幅下调。 北京房地产业协会数据显示,北京上半年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价元/平方米,比2010年全年均价元/平方米下降6.1%,新建普通商品住房均价元/平方米,与2010年相比持平。 98.1%的在售项目价格下降或持平。 同时,深圳、上海、广州等城市房价涨幅也明显受到抑制。 其他限购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得到了遏制。
对于各地出台的限购令,专家及业内人士对其效果存在争议。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限购属于行政命令,在投资投机者大量购房的现实条件下,暂停购房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他预言,未来半年上海等城市的房价将会趋于稳定,部分城市楼市甚至“急剧降温”。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原主任易宪容指出,信贷和税收政策才是关键,现有的信贷政策80%还未落实好,如果把现有政策落实好,已经足够,无需再出更多政策。 他认为限购令只是地方政府出于对中央责任担忧而采取的“应景之策”,其有效性还有待观察。 财经评论员叶檀在媒体上撰文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认为各城市出台的限购令没有区分已经持有的物业套数,对抑制需求的效果有限。
自“限购令”出台后,这一政策被誉为是楼市调控中最严厉的手段。 长春实施10余天来,开发商和购房者的反应五花八门。 房地局相关网站数据显示,“限购令”实施前5月19日,长春市网上签约商品房达1056套,此后6个工作日签约量不及19日一天。 开发商对产品销售持有信心,认为长春主要以刚需为主,“限购令”政策对抑制需求的效果有限,房价不会出现较大涨幅,但也不会大幅下降,市场发展将趋于平稳。 购房人期待“限购令”能降低居高不下的房价,一旦房价有所松动,再考虑购买。 部分人认为长春几乎没有炒房人,几乎都是自住,因此“限购令”对长春房价影响不大。
商业地产方面,在住宅限购令实施后,商业地产受到关注。 2011年全国商业地产开发投资总额接近万亿元,出现爆发式增长。 然而,大量资金追逐商业地产后,2012年增量资金仍在不断注入这一领域。 前7个月全国新增购物中心投资规模达到2200多亿元,预计全年可超过3000亿元,累计投资超过1万亿元。 预计2016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一倍。 一线城市人均商业面积已经超过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上海人均商业面积达到3平方米,如果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商业面积达到2.5平方米。 供应量超过市场需求,将导致大量商业物业滞销堆积,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引发连锁反应。 商业地产采用的模式包括分割出售、售后返租、地产大鳄+商业巨头等。 此外,铜锣湾模式、新天地模式和万科模式等商业经营表现出色的模式也较为流行。
扩展资料“限购令”是4月30日北京出台“国十条实施细则”中明确提出的:从5月1日起,北京家庭只能新购一套商品房,购房人在购买房屋时,还需要如实填写一份《家庭成员情况申报表》,如果被发现提供虚假信息骗购住房的,将不予办理房产证。 这是全国首次提出的家庭购房套数“限购令”。
材料一:建国60年来,我国从满目疮痍、积贫积弱到经济总量世界第三、人民生活迈向总体小康,从封闭半封闭
小题1:①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分)②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分)③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让分配制度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3分)④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提高国家的宏观调控水平。 (3分)⑤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走出去,引进来,把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和层次(3分)小题2:①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因此,我们必须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大力发扬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维护民族团结。 (4分)②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性义务。 因此,各族干部群众要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4分)③公民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因此,各族干部群众要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不受挑拨煽动、不参与违法活动,坚决同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 (4分) |
求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中国巨轮依然破浪前行 任仲平(一)历史常常以惊心动魄留下深刻印记,也常常以峰回路转写下绚丽篇章。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巨浪滔天,世界经济跌宕起伏,中国经济险象环生。 2009年,中国经受了新世纪(23.22,-0.03,-0.13%)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成为世界经济触底反弹的新引擎。 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信心和勇气的重大考验,是对我们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大考验,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风雨中走过,风暴中挺立。 大考之年,中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二)这是一份令人难以置信的答卷。 2009年初,曾有外国媒体如此预言,“中国已经开始经济衰落,也许将比美国经济还要恶化”,“中国难以继续奇迹”,它“只是个身陷囹圄的大国”。 7个月之后,这家杂志刊登题为“中国能否拯救世界”的封面文章,封面上一只熊猫正拿着气筒给瘪了的地球打气。 那时,中国上半年7.1%的增速,“几乎成为照耀全球经济信心的灯塔。 ”2009年末,还是这家杂志将“中国工人”评为年度人物。 原因是:尽管一年前许多人认为“保八”是一个梦想,但是中国做到了。 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使得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 从否定到肯定,从当初的疑虑到后来的赞誉,一年时光,很多人颠覆了对中国的认识。 但在看法不断校正、结论不断修改中,一个更大的疑问是——“为什么是中国”?为什么是中国?危机袭来,世界经济一片肃杀。 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各国政府或奋力自救,或联手反击,但大都收效有限,许多经济体步履沉重。 中国如何能在世界经济衰退的漩涡中“风景这边独好”?为什么是中国?外贸依存度60%以上,中国本应成为金融危机席卷下的重灾区。 在外部需求骤然减少、出口增幅急速下滑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又如何能越过激流险滩,成为“2009年显著增长的唯一主要经济体”?在2009年末的中国答卷上,写着这样的数字——这一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50%。 这是二战以来全球首次出现的经济新格局。 在新的世界经济版图中,这份答卷标注着沉甸甸的“中国分量”。 是什么让中国经济将“不可能的奇迹”继续下去?是什么让中国人民在危机袭来之际奋发前行?是什么让社会主义中国成为“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的国家”,书写了难以置信的“中国答卷”?(三)在外人眼里,“中国经济的复苏故事堪称神奇”,而在中国人看来,这“神奇的故事”始于党中央未雨绸缪的远见卓识。 早在2007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提出,在经济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必须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监测和预警、危机反应和应对能力,增强金融业抗风险能力。 当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做到未雨绸缪,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要及早制定预案,妥善应对,趋利避害。 2008年2月,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上总书记又提出,要正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特别是次贷危机蔓延等情况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这种见微知著的敏锐洞察,审时度势的深刻认识,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 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2008年11月党中央作出三个重要判断——第一,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依然存在。 第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第三,危机给我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大关口,大智慧。 回头再看,在不进则退的险峻形势下,党中央的三个重要判断,无疑是一年来中国决胜千里的信心之源。 这个判断,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刻,打消了疑惧,稳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明确了方向。 局面豁然开朗。 因为这个判断,我们有了见事早、行动快、驾驭全局的“中国部署”——党中央、国务院打破常规,在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一个月,及时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大政策措施。 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为中国经济应对冲击的重中之重。 因为这个判断,我们有了出拳重、措施实、力度空前的“中国行动”——加大投资,刺激消费,给经济“输血”,帮企业闯关。 从两年新增投资4万亿,到全年新增信贷近10万亿;从减税降费、贴现降息,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从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到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一系列“组合拳”,力度之大,配套之全,前所未有。 因为这个判断,我们有了底气足、视野宽、统筹兼顾的“中国主张”——“从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力度,灵活而准确地解决问题”,“把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结合起来”,“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应对之策忙而不乱,既解近忧又谋长远。 还可以从另一个视角,把握“中国故事”的脉络。 2009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元旦讲话中强调“必胜信心”;3月的全国两会上,在江苏、广东代表团解析“机遇”,鼓劲打气;4月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上,提出“携手合作同舟共济”;月底在山东,勉励大家“拧成一股绳”;6月在黑龙江重申“增强信心”;7月云南调研提出“危中求进,化危为机”;8月新疆考察强调“改革发展,团结稳定”;9月在第六十四届联大倡导“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10月考察山东,提出“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12月考察广东,强调“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生命”……这一年,所有中央领导同志都风尘仆仆,深入实际,身临一线,调研指导。 中央领导同志一年的足迹,凸显了三个主题词:信心,变革,合作。 它清晰地传递着应对冲击的“中国思路”,呈现了坚定的意志、开阔的视野和大国的责任。 国际舆论评价:“中国领导人展现出驾驭复杂局面的大智慧。 ”(四)一个国家应对风险挑战的水平高低,体现其“国家能力”的强弱。 国家能力是国家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 对危急情况的应对水平,往往更能直观地呈现“国家能力”的高下。 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轰然倒下,金融危机自华尔街决堤而出,席卷全球:美国季度GDP创下27年来的最大降幅,道琼斯指数暴跌近半;日本、欧元区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反映国际贸易的领先指数——波罗的海综合运费指数高台跳水,短短6个月便从点下探至663点……世界经济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在此后充满煎熬的一年内,面对经济急剧下滑的颓势,很多国家危讯不断,中国经济也遭遇改革开放以来罕有的巨大困难。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中国经济就在全球率先回升向好,交出了一份全球瞩目的中国答卷。 这是一份“关于速度”的答卷。 10.6%、10.1%、9%、6.8%、6.1%、7.9%、8.9%,将2008年以来近七个季度的GDP增幅连成一条曲线,是一个漂亮的“V”型反转。 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昂首回升,“保八”已无悬念。 这是一份“关于质量”的答卷。 2009年的中国生动诠释了“好”与“快”的发展辩证法。 在稳定外需的同时扩大内需,中国经济的增长路径,开始转向依靠“三驾马车”并头齐驱。 以发展方式之变应对外部环境之变,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八项区域发展规划、十一个重大科技专项陆续启动,抑制六大行业产能过剩,“4万亿”源源流向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 增长更有质量,发展更有后劲。 这是一份“关于温度”的答卷。 “越是在经济困难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 中国没有简单地搬用“凯恩斯式刺激”,也没有“撒胡椒面”,而是将一揽子计划重点锁定民生领域。 2009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有望超过1100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改革稳健推进。 GDP增长的每一个百分点,都紧系着最广大民众的福祉。 这是一份“关于责任”的答卷。 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把自己的事办好,本身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中国主动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危机爆发之初,国际投资大亨索罗斯预言:“各国能否有效对付本轮金融危机,关键在于各自的政策效力。 ”在这份应对冲击的“中国答卷”上,我们看到执政党对形势的判断有了丰富的现实依托,看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一系列国家目标得以实现,看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国家理念得到践行,看到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世界的贡献。 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国家能力”的最好注脚。 (五)强大的“国家能力”,让中华民族在迎战国际金融危机中,团结更加紧密,信心更加坚定,应对更加主动。 “国家能力”的背后,是执政党的决策能力、制度的保障能力、理论的指导能力。 有了执政党的决策,才能第一时间形成国家意志,确定导向鲜明的国家目标。 有了制度的支撑,才能最大限度地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保证国家意志付诸实践。 有了理论的引领,才能把握规律,立足长远谋划未来。 没有党中央在严峻形势下的准确判断,没有随之产生的一系列“国家决策”,我们就不会有应对冲击的主动性;没有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没有全国一盘棋的社会机制,我们就不会有应对冲击的战斗力;没有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视野,我们就不会有应对冲击的创造性。 或许外界的目光,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能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彭斯判断,中国应对危机的力度最大、速度最快,应对危机的时间选择正确,延迟几个月就可能错失良机。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评价,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 联合国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中国出台的刺激措施是世界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战略转折点。 (六)当金融危机使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入死胡同,资本主义的制度缺陷暴露无遗,被推到“十字路口”的中国,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印证了迎战危机的“国家能力”。 这一制度优势,使我们能集中力量办大事,铸就迎难而上的“中国力量”。 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腹地,从城市到乡村,从政府到企业,全国一盘棋,决策顺畅,执行高效。 从中央到地方发挥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杠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 整个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共御艰辛的严冬,迎接发展的春天。 这一制度优势,使我们能用多种手段推动发展,保证有序有力的“中国效率”。 一方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科学性、预见性,灵活把握“政府之手”的高效;一方面坚持推进改革,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之手”的神妙,激发民间的创造力。 既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有效弥补市场经济的自身不足,确保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 一个国家应对风险挑战能力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是否有适合本国国情、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的发展道路和制度基础。 正是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使中国越是处于危急关头,越能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整体合力。 (七)纵观历史,每次大的经济危机都曾重创世界经济,同时又催生新的发展机遇。 在危机中抓住机遇的国家,通常率先复苏并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从传统模式之“危”中,看到科学发展之“机”,奠定了化危为机“国家能力”的理论基础。 危机面前,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标本兼治、远近结合,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契机,把统筹兼顾作为谋划和推动工作的根本方法,兼顾长期与短期,协调内需与外需,统一民生与国计,既成功化解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眼前之急”,又通过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谋得“长远之功”。 危机面前,我们以扩大内需为基本立足点,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支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强度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度鼓励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做到了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有机结合。 在迎战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地奋力突围,抢抓机遇。 广东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实施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天津着力构筑高端产业、自主创新、生态宜居高地,锻造经济发展新优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许多省区市强劲增长、力撑大局,中国经济新的强大引擎已在轰鸣。 在迎战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地高度重视培育资源消耗低、辐射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战略产业,高度重视打造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市场主体。 国内高技术产业“抗压力”增强、增长势头迅猛,文化产业发挥“反周期调节”的特点,通过深化体制改革逆势上扬,撑起一片新天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科学发展这一总揽全局、把握未来的清晰思路,奠定了中国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新跨越的基础。 国际金融危机倒逼出科技突破和产业变革,迎来了中国迈向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历史机遇。 (八)几百年来,中国从未抵达这样的位置。 当国际舆论感慨“中国方舟拯救了世界经济”,当外国政要确信“中国缺席的谈判没有任何意义”,当世人惊叹“2009年的年度大事就是中国突然跻身世界外交和经济舞台最前沿”,我们看到,金融危机重塑了世界经济版图。 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上升,造就了中国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的声音被世界认真倾听,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力量”举世瞩目。 这样的场景令人感慨万千。 有学者提出,中国近代的衰落,并非完全源于经济与科技的落后,直到18世纪末中国的GDP仍占全球的1/3。 老大帝国实力不衰,余威仍在,却终至山河破碎、备受凌辱,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家能力”的持续下降。 当政者对人民凝聚力的丧失、国家对社会组织动员能力的衰退,让偌大的中国一盘散沙,这才会在列强环伺中一触即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新中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社会主义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锻造出坚不可摧的“国家能力”。 这种能力,曾在抗击“5•12”特大地震中震撼世界;这种能力,曾在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大放异彩,如今又在应战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展现威力。 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证明了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坚强的领导核心。 (九)走过激流,中国巨轮依然破浪前行。 这是年轻共和国的下一个航程,又一个甲子的开启;也是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又一次崭新的开局。 一年前,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这样写道:“前进的道路,总是越过一岭又一峰,闯过一关又一坎”。 一年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提出“坚定必胜信心、增强忧患意识,共同迎接奋发有为的2010年”。 我们将继续书写答卷。 我们会再次获得成功。 团队意识是大局意识、配合意识、协作意识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目的是形成向心力,增强凝聚力,提升战斗力。 有一本书叫《狼图腾》,通过对群狼捕食的描述,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团队”意识。 狼群高效的团队协作性,使它们在攻击目标时往往无往而不胜。 独狼的力量是单薄的,但群狼的力量则是强大的,这就是“1+1>2”的效果。 大家知道,每年在美国篮球大赛结束后,常会从各优胜队中挑出最优秀的队员,组成一支“梦之队”赴各地比赛,但结果总是令球迷失望——胜少负多。 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队,虽然他们都是最顶尖的篮球选手,但是由于平时分属不同球队,无法在短期内培养团队精神,不能形成有效的团队出击。 “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也是这个道理。 因此,只有我们班子每位成员不断强化“团队”意识,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否则,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各行其是,各自为战,那只能是一盘散沙,难成大事。